第一篇:质监局工作人员学习《质量发展纲要》体会
质量是兴国之道,质量是强国之策,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在理论中心组学习活动中,对国务院出台的《质量发展纲要(-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深入解读,一致认为,《纲要》的出台表明了国家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质
量监管部门,我们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纲要》的学习宣传贯彻,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一、加强宣传贯彻《纲要》,创造浓厚的质量发展环境
(一)要充分认识《纲要》的战略意义,提高质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1960年6月4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强调“数量不可不讲,质量要放在第一位,要提高质量、规格,增加品种”。这是第一次强调把质量放在第一位。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在经济建设中要把产品质量放在突出的位置。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强调,要“坚持质量第一,采用先进标准,搞好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199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以来,质量发展的社会环境逐步改善,质量水平稳步提高。总书记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以质取胜”,“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温家宝总理在的全国质量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要坚持质量第一方针,全面提升我国产品质量水平。
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质量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标准、人才、技术、市场、资源等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纲要》的出台,明确提出了要推动建设质量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坚实的质量基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需要可靠的质量支撑;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也需要更强的质量保障能力。质监系统必须充分认识《纲要》的战略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求真务实,稳扎稳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全市质量水平,推动建设质量强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要充分认识《纲要》的二十四字方针,明确质监工作的精神内核。
《纲要》提出了“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信守法、夯实基础、创新驱动、以质取胜”的二十四字方针,丰富了质量发展的精神内涵。《纲要》对二十四字方针作出了具体阐释,要把以人为本作为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把安全为先作为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把诚实守法作为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把夯实基础作为质量发展的保障条件,把创新驱动作为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以质取胜作为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
我们认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而实现质量发展,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安全为先”要求质监工作者必须严格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好社会的和谐稳定。“诚信守法”体现着社会道德准则,对于质量领域违法行为,我们必须给予严厉打击,以营造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夯实基础”要求我们做好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以及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加强质量人才培养,加强质量法治建设,不断完善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为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创新驱动”要求我们用创造性思维解决质量监管问题,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同时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努力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增强质量竞争能力。“以质取胜”就是要做到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加强质监部门的引导作用,帮助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增强产品、企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更多的名牌产品。
(三)要充分认识《纲要》的发展目标和举措,明确质监工作的方向和任务。
《纲要》提出了总目标,同时从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三个方面提出了到2015年和到2020年两个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质量重于泰山,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质监工作者必须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按照《纲要》要求,循序渐进,巩固当前质量发展成果,不断探索质量监管的新路,切实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保障质量安全,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二、用《纲要》定向,在质监工作模式上不断创新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全球产业分工和市场需求结构出现的明显变化,都对质量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质量工作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挑
战和机遇面前,质监工作必须准确把握《纲要》的精神实质,应势而变、顺势而为,进一步创新工作模式,努力开创质监工作新局面。在工作方式上,要克服“官”即“管”的官本位思想,变“坐班办公”为深入一线,大力开展“干部在一线服务、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树立、成效在一线体现”的“一线工作法”,形成以实干立身、靠实干进位、用实
绩争得话语权的氛围。在执法方式上,要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变“钢性”执法为“柔性”执法,让“说理式”执法贯穿于执法全过程,不仅强化执法维护法律尊严的作用,还要通过执法过程提升执法对象的守法意识。同时,还要从单纯执法的思维中解脱出来,通过执法发现问题,帮助企业找出解决办法,通过有效帮扶提升企业发展能力。在服务方式上,要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变“坐等办事”为靠前服务,要不断更新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举措,优化发展环境。要立足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为企业提供“及时雨”式服务;要当好为企业办事的“服务员”,努力做到贴近企业“零距离”,进行“对等式”服务;要真心为企业的发展着想,立足于为企业排忧解难,雪中送炭,开展“超前式”服务;要引导企业走质量兴企的路子,积极助推企业健康发展,深化“助推式”服务。
三、探索质量监管的新思路,实现质量工作跨越式发展
在新形势下做好质监工作,必须以《纲要》为标杆,校准工作偏差,并不断创新。一是强化执行理念,提升“三种能力”。要大力倡导“执行力就是生产力”的工作理念,注重科学思维和辩证思维,着力提升科学决策的能力;善于把上级政策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提升政策对接的能力;要敏锐地发现机遇,乘势而上,提高把握机遇的能力。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健全“三项机制”。从决策、执行、监督、考核等各个层面,建立健全“三项机制”,推动落实。健全目标责任机制,实行定目标、定责任、定标准、定时限、定奖惩的“五定”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包联制度,搞好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强化调度督察机制。充分发挥督导检查在推动落实中的重要作用,对做出的重大决策和谋划推进的重点工作执行情况要实行专门督察,全面掌握落实情况,及时进行督察督办。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切实形成速度、质量、效益、结构相统一的科学考核体系,把问责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三是强化作风建设,弘扬“三种精神”。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着力弘扬“三种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干事创业环境。弘扬求实求效精神,进一步强化“等不得”、“慢不得”、“误不得”的紧迫意识,坚持“干”字当头,做到言必求实、行必求实、功必求实。弘扬求严求快精神,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分秒必争地抓落实。弘扬求精求细精神,树立和增强精细意识,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把每一项工作、每一项任务、每一条措施精细化、具体化、阶段化,以精细求落实,以细节定成败。
第二篇:质量发展纲要学习心得体会
质监发展贵在财务控制与引导
当前,在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地经济发展总基调的背景下,质监工作如何服务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质量涉及百姓和民生、政府和企业,涉及管理和生产、产品和健康,涉及国家声誉和群众生命安全,可以说质量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学习《纲要》后,我认识到质量提升是转变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名质监部门财务人员,深知财务工作在推动质监事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坚持创新化深剖财务工作发展,尽自己绵薄之力。
一是加强专项资金使用效果,控制财务专款专用。现代社会质量问题频繁出现,其只要原因就是监管经费不足,首先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提高经费支持力度。向地方政府申请更大程度的资金政策支持,与政府、财政部门多沟通、勤汇报,争取更大力度的资金支持,发挥好监管职能,扶持好企业健康发展。其次实行多部门联合办案,适当分化责任,减轻财务压力。多部门联合办案,既可以有效强化专业能力与专门权力,又可以适当分解责任,同时还可以有效减轻财务经费压力,可谓一举多得。再次实行质量问题参保机制,拓宽财务救济渠道。近年来我国关于质量问题的机制不断规范,法律不断完善,由此诞生出一些多元救济制度如质量责任保险制度,以及产品伤害制度等法律赔偿制度,有效地转移分化了保障责任,大大的增强了政府监管部门的财务保障能力。因此与相关保险公司协作,牵头推进企业参加产品质量责任联合保险,既能够增强我系统财务保障能力,又能够提高企业抵抗产品质量责任的能力,获得双赢的结果,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最后全局参与预算制作,强化经费实用效果。结合一线人员的监管需求,合理判断经费项目比例,结合财务预算要求,准确制作项目预算,既强化了预算的科学合理,又保证了监管工作的切实需要,达到了不浪费一分钱的财务管理效果。
二是优化财务检验项目,引导质量监管方向。首先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社会产品更新换代频繁,质监检验项目和标准也应及时更新改革以跟随时代发展。财务工作也要对此有着敏感神经,准确判断监管重心,及时更新检验标准与项目,更迅速的引导监管方向,更早的杜绝突发问题的发生。其次,为更好的服务社会和企业,改善罚没与收费的财务比例,减少对企业的惩罚力度,增加对企业无偿的检验服务,通过财务检验项目与标准的数字微调来影响质量监管的发展方向。
财务工作一直都在为质监事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通过数字的统计来发现质量监管的发展效果及预测来年的质监需求;通过数字的微调来影响质监事业的监管方向;通过分门别类的差异投入来强化质量监管的范围与效果。财务工作在促进质监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也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创新的思维方法,努力挖掘更多财务管理方法为质监事业推波助澜。
第三篇:学习《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心得
“抓质量、保安全、优服务、树品牌”
----学习《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心得 质量是兴国之道,质量是强国之策,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政府形象。《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的出台表明了国家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质量监管部门,我们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纲要》将我国的质量发展目标分为2015年和2020年两个时间节点。提出到2015年,我国在产品质量方面,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工程质量方面,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服务质量方面,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75%以上。到2020年,建设质量强国取得明显成效,质量基础进一步夯实,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要达到或超越上述目标要求,黎川县质监局应着重从“抓质量、保安全、优服务、树品牌”四个方面做好工作。首先要“抓质量”。一要抓质量意识提升。黎川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除了老牌的陶瓷业以外,没有什么其他拿得出的工业产品,县里大多数企业只加工半成品、配件、消耗品或者订单加工,生产成品的只有个别企业,能打出自有品
牌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也造成了本地企业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普遍薄弱的客观现状,所以,在黎川经济发展逐渐走上高速路的过程中,借《纲要》发布的东风,携“质量兴县”的契机,质监部门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纲要》的学习宣传贯彻,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二要抓质量主体责任。质监部门应协助当地政府出台相关文件来明确企业的质量主体作用,通过建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促使企业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引领优势企业发挥带头履行社会责任的作用,提高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水平,对引发质量安全问题的企业实施“黑名单”制度,推动企业在社会质量发展提升过程中自觉发挥主体作用。三要抓质量监管创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全社会对建设学习型和服务型政府机关的基本要求。在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加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之间的矛盾、GDP数量提高和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所以,在维护经济发展大局的前提下,只有通过创新质量监管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完善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机制,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多元救济机制,才能充分发挥质监部门解决和缓和因质量问题引发社会矛盾的排头兵作用。
其次要“保安全”。一要保食品和产品质量安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产品质量安全里最重要、最突出的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强化日常巡查监管,落实食品安全协管员激励制度,创新行业监管模式,完善全县重点食品的动态监管及事故应急处理制度,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重点实施“放心”工程等方式,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放心”工程建设,是符合《纲要》精神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所谓“放心”工程建设,比如 “放心奶”、“放心肉”、“放心早餐”、“放心糕点”等等,强化食品在养殖、生产、流通、餐饮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保障和安全控制能力,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逐步实现食品质量可追溯,引导百姓知情选择,理性消费,从而依照市场规律优胜劣汰,扶持优质企业占领市场,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的保障度。二要保特种设备安全。近年,黎川上马了大量的建设工程,我们以监督检查建设工程中涉及的特种设备安全问题为重点,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完善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安全责任体系、风险管理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形成企业全面负责、检验技术把关、部门依法监管、政府统一领导、社会广泛支持的特种设备质量安全多元共治格局。
再次要“优服务”。其核心思想就是以企业为本。一是质监部门自身要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流程和创新服务模式。我们要以企业为本,结合全县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实际,做到“先企业之忧而忧、后企业之乐而乐”,从而“政通于企业所求、令行于企业所想、计问于企业所需”,创新服务观念与做法,积极适应和推动黎川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二是推进全县服务行业的质量提升。服务是窗口,服务是名片,服务行业质量的全面提升是黎川经济飞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不管是生产性服务还是生活性服务,黎川基本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没有几家企业建立了国内或国际的服务标准体系。全县服务行业质量提升工作的重点是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如:金融服务、现代物流、高技术服务、商务服务、交通运输和信息服务等重点生产性服务领域,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实施服务质量国家标准。在活性服务业方面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旅游、家庭服务、文化体育产业等生活性服务领域,服务质量显著改善,服务产品种类不断丰富,行业自律能力和质量诚信意识明显增强,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和高品味的需求。最后要“树品牌”。树品牌是质量发展提升最直接的体现方式,也是实施“质量兴县”战略的最终目标。品牌代表了优质、安全、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2011年在质监部门的努力帮助和培育下,康舒、环球和九州三家陶瓷企业生产的耐热瓷煲、日用陶瓷和陶瓷卫浴产品被评为“江西名牌”产品,背后体现的是三家企业高质量、高满意度和高市场占有率的高竞争力。通过实践和摸索,今后我们的重点工作应该是:围绕质量提升为中心,依靠培养树立名牌企业为手段,以点带面,先培育一批知名龙头企业带动行业产业化规模化;再用重点行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关注的行业有陶瓷、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制鞋、纺织、旅游和文化产业。争取三到五年内能培育出10-20个省名牌产品,1-2个全国知名品牌,并在名牌培育的过程中调整好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产品质量水平大幅提升,本地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总之,我们质监部门作为质量监管部门应该把握机遇,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承担起应有的职责,努力让每一个承担质量主体责任的企业、每一个消费者都真正地重视质量、关注质量,要用坐不住、等不起,如芒在背的紧迫感,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最广泛的社会基础,人人给力,个个呐喊,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崇尚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质量文化观,一步一个脚印地将黎川建设成质量强县,让共享美好生活的蓝图变成现实。
二○一二年四月十日
第四篇:学习《质量发展纲要》的心得体会
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质量观——学习《质量发展纲要》的心得体会
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全面总结了我国质量工作的经验,对质量的内涵、质量发展的意义、影响质量的因素、质量管理体制以及推动质量发展的途径等方面均作了科学的阐述,体现了我国质量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进步。《纲要》全面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内涵十分丰富,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研究。在此,就如何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谈一点体会。
一、科学发展观是树立科学质量观的理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地回答了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根本观点。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资源和环境矛盾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提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要指导作用。
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具体的产品质量到宏观经济运行质量都与发展密切相关。质量观是人们对质量问题的根本看法,是发展观的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质量观。科学发展观是科学质量观的理论基
础。
首先,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对待事物的“质量”应该有一个严谨科学的态度。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地看待质量。其次,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要从服务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质量问题,全面衡量事物的质量。在强调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节能、环保、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的问题。第三,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开展与质量有关的各项活动应“以人为本”。第四,用科学发展的观点来对待事物的质量。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下,或者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对质量的要求是不同的。任何质量要求都是有条件的,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要辩证地对待事物的质量。
综上所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质量观是“全面、客观、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质量观。
二、产品质量的内涵。
“质量”是哲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但现实生活中它又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经济运行质量、生活质量、工作质量以及我们经常提到的产品质量等,都有特定的含义。人们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特定条件下质量的具体内涵,则需要科学质量观的指导。
质量是物理学的术语,也是许多领域的术语。产品(包括服务)质量应属于经济学的范畴,2000版ISO9000标准的定义为: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固有特性”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特性,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要求”是指明示的、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和期望。这种需求和期望不仅仅是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还包括社会的需求和期望。例如,生产某种产品不仅要考虑个别人群的需求,还应该考虑环保、资源节约、公共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后者就是社会需求和期望。但有时这两种需求与期望是矛盾的,这就需要统筹考虑,权衡利弊。我国在安全、环保等方面制定的标准基本上都是强制性,是必须达到的要求。“满足要求的程度”是一个比较的结果,即事物的“固有特性”与“要求”进行比较,得出“满足程度”是差、是好、还是优秀。科学的质量观是在“固有特性”、“要求”和“满足程度”三个方面来把握的,一是要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特性(固有特性)和发展规律,二是要全面、客观的理解要求,三是科学评价满足要求的程度。
三、用科学的质量观指导工作。
质量是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质量发展”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质监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促进“质量发展”,用科学质量观指导质监工作,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提高质监工作有效性的必然选择。
在具体工作中,需要研究的是如何贯彻科学质量观的问
题。质量管理既要考虑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市场主体(企业)的个性要求,需要统筹兼顾。在制定标准时,既要考虑到市场要求,同时,还要考虑资源合理利用、环保等一系列问题,即站在全局的高度、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设定产品的质量指标,形成的标准才会科学、先进、合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趋利避害才是问题的关键。
安全指标是重要的质量指标。对安全问题,我们无论怎样强调都是不过分的。但是,安全永远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地在同来自于自然的、人为的不安全因素作斗争。解决安全问题,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又要尊重科学。科学的认识安全问题,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正确处理安全事故,是做好质量安全工作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总之,《纲要》全面贯彻了科学发展观,贯彻《纲要》,必将促进质监事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第五篇:学习纲要体会
《学习纲要体会》李
在学习了幼儿园指导纲要后,我觉得自己在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改观。纲要的理论知识是平时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制定、内容选择等的支撑点。学习了新纲要我体会到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感觉到我们作为幼儿教师的重任。我们应该踏踏实实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精心去培育祖国的花朵。幼儿园教育是终生教育的奠基阶段,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还要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正确发展,幼儿园还应该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环境对于幼儿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环境创设方面,纲要指出要为幼儿创设健康、丰富、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生活、学习环境。做为老师,我觉得应该给幼儿提供发挥和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促使幼儿自主性的得到不断发展。让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从而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代发展要求接轨。如在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环境材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充分考虑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投放材料,为幼儿创设探索性的环境。
如何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我认为材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如自然角花盆里的泥土,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感知活动,初步懂得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培养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要充分发挥环境材料的作用,我们还必须明确每一个墙饰的教育价值。如墙饰“地球妈妈”——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地球妈妈生病了,我们应该怎样做?”,引导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地球妈妈生病的原因和为地球妈妈治病的方法。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幼儿也参与了许多环保活动,自觉、主动地保护身边的环境。要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及教育目标来设置环境和投放材料是基本前提,但要真正实现还必须有教师的启发、鼓励和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他们能做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做,他们能想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想,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和材料,发展他们获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给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我们应尽可能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自己决定做什么,并把材料放置在方便幼儿取放的地方,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便于幼儿不断地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鼓励幼儿积极与环境互动,促进幼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