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的理论研究

时间:2019-05-15 12:2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邓小平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的理论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邓小平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的理论研究》。

第一篇:邓小平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的理论研究

邓小平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的理论研究

所谓科学的态度,就是立足于现实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态度,既不用主观的想象去代替客观的现实,也不拿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去取代对事物本性的全面把握,更不用墨守成规的办法去应对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说明,能不能用这种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存亡

。正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在领导我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先后从四个不同的方面为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从理论到实践、从原则到具体地指明了方向,使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能够在风云变幻、惊涛骇浪的国际形势中,绕过险滩暗礁,乘风破浪地朝着实现跨世纪的发展目标奋勇前进,在社会主义处在低潮谷底的时候,赋予它以新的生机和活力。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社会主义当然比资本主义好,而且在经历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邓小平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的理论,是在处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展开的。

在我国结束文化大革命,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候,社会上出现过一种从右的方面怀疑和反对社会主义的思潮,散布所谓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言论。要是听任这种言论任意泛滥,显然就谈不上什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以,为了彻底驳倒这种言论,邓小平首先从社会发展的道路和方向上,从普遍到特殊、从历史到现实详细展开了社会主义当然比资本主义好的论证:“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哪个好?当然是社会主义制度好。”(注:《邓小平文选》第卷,第页。)因为社会主义的经济以公有制为基础,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据此,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就能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理想和共同的道德标准。反之,资本主义却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摆脱经济危机,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和绝望。所以,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又遭受了破坏,但是无论如何,社会主义制度总比弱肉强食、损人利己的资本主义制度好得多。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这是资本主义所绝对不可能做到的”(注:《邓小平文选》第卷,第页。)。即使以我们从长期处于停滞徘徊境地的经济发展速度来说,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总结了经验,纠正了错误,毫无疑问将来会比任何资本主义发展得都快,而且比较稳定和持久。”(注:《邓小平文选》第卷,第页。)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多年来取得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这一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惊人的准确性证实了邓小平的这个预见。

不仅从普遍性方面来说,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好得多,而且从特殊性方面来说,近现代的中国历史也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因为它不能摆脱旧中国那种混乱、贫困和落后。具体地说,在过去,国民党搞了几十年的资本主义,结果还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而在今天,如果十多亿人的中国还要走资本主义道路,那么,即使百分之几的人可以富裕起来,会产生一批百万富翁,却绝不能解决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的生活富裕问题,甚至连温饱都没有保证,最后发展起来也不过是一个附庸国,而且对世界来说这还是个灾难,要把历史拉向后退好多年。所以,在社会发展的道路和方向上,我们必须划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界限,坚持社会主义而摒弃资本主义道路,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就没有前途”(注:《邓小平文选》第卷,第页。)。

社会主义制度不仅在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中比资本主义制度好,而且由于它代表了人类发展的未来,所以必然在发展过程中取代资本主义。邓小平根据当代世界发展的实际,坚定地重申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说:“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注:《邓小平文选》第卷,第—页。)而当着我们在世纪中叶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时,就将“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卷,第页。)。

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科学论断,在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他们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多年来世界历史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凯旋进军,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这种必然性。但是,世纪下半叶以来,在一些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的资本主义制度在继续发展着,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反而遭遇到挫折,特别是在—年间发生了苏东剧变、苏联解体那样的严重挫折和暂时复辟,西方资产阶级

据此而宣称“现在不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代,而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扩张的时代”。在这样的时刻,邓小平坚定地重申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其根据又是什么呢?

这里涉及到的,是一个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历史进程的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努力利用最新科学技术成就,去促

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又适应于形势的发展变化,在资本主义制度所许可的范围内,对于私有制实现形式、企业组织和生产管理的某些环节、消费品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及建立系统的国家干预机制等方面,调节社会矛盾,使得狭隘的资本主义制度能够容纳社会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并使阶级矛盾得到一定的缓和。但是,由于这些调节毕竟是在保存私有制的基础上采取的,它并没有解决私有制同不断发展的生产社会化的基本矛盾;相反地,这种矛盾还在新的基础上不断地积累和加深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南北差距在不断扩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矛盾——在美国突出地表现为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在西欧国家则突出地表现为失业率居高不下——在加深和加剧着,资本主义国家在今后无疑还会采取新的调节措施来缓解矛盾,但贪得无厌的指导思想却把资本主义制度引向日益严重的经济失衡,这种不断积累和加深的基本矛盾呼唤着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来取代资本主义;而苏东剧变、苏联解体则使人民得到锻炼、从中吸取教训,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并能在经过长过程的发展以后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十分明显,在这里,看不到当代资本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变化发展,或者对于这种变化发展不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马克思主义分析,都会导致脱离实际。邓小平正是在对当代世界的发展实际进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的基础上,重申社会主义在经过长过程的发展以后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的。

二、为改革开放扫清思想障碍,需要科学地对待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为了推行其让人民群众普遍贫穷的假社会主义,曾经广泛地散布谬论,把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绝对对立起来,给和他们的假社会主义相对立的一切东西,统统扣上资本主义帽子以吓唬群众,诸如什么“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如此等等,似乎社会主义注定是穷的草,一旦富了就会变成资本主义。当着我们在结束文化大革命以后实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政策时,这些形而上学的流毒便凸现出来,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思想障碍。正是为了扫除这些障碍,把人们的思想从这种禁锢中解放出来,邓小平大力地进行了拨乱反正,强调要明辨是非,他指出:“对于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思想,当然也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要弄清楚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要比封建主义优越。”(注:《邓小平文选》第卷,第页。)这种明辨是非的科学态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针对“四人帮”鼓吹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也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的谬论,邓小平强调指出,这是“对社会主义的歪曲甚至污辱”,因为“向穷的方向发展,这不能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总要使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增加,整个国家一步一步地富裕起来,难道穷就是社会主义吗?”接着,邓小平又尖锐地质问说:“农民收入增加是不是资本主义?靠自己的劳动成果增加了收入,这是什么资本主义?”(注:《邓小平思想年谱》,第页。)显然,这是对“四人帮”鼓吹和推行的假社会主义的极其有力的拨乱反正。

指出技术、科学、管理本身并没有阶级性;指出市场经济也只是方法,而并不等于资本主义。邓小平说:“有些东西并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注:《邓小平文选》第卷,第页。)例如,技术问题是科学,生产管理是科学,这些东西本身并没有阶级性,在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有用,许多经营形式都属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手段和方法,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所用,又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谁用得好就为谁服务,甚至在传统观念中一直被认为具有社会制度属性的市场经济,实际上也只是一种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和方法。“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注:《邓小平文选》第卷,第页。)。这一辨析,为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大胆利用资本主义社会中创造的文明成果,乃至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奠定了思想基础。

从指出不能把有利于发展生产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改革当作资本主义去批判,到提出“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措施是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早在年,邓小平就批评那些没有经过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就把一些有利于发展生产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改革措施也当作资本主义批判的现象,他指出:“对什么是资产阶级思想中需要坚决批判和防止蔓延的东西,什么是经济生活中需要坚决克服和抵制的资本主义倾向,如何正确地进行批判,还有必要继续进行研究并作出妥善的规定,以防重犯过去的错误。”(注:《邓小平文选》第卷,第页。)十几年以后,当着有些人因为分不清改革开放措施姓“资”还是姓“社”而左顾右盼,迈不开步子的时候,邓小平又上升到明辨是非的客观标准的高度,强调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卷,第页。)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这个判断标准,彻底澄清了把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抽象对立起来的迷雾,排除了一些人给发展生产力的新鲜事物乱扣资本主义帽子的现象,帮助人们掌握了明辨是非的客观尺度,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三、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历来主张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和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他更把这看成是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邓小平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卷,第—页。)而且要搞清楚的还是如何建设比资本主义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邓小平在年的南方谈话中总结归纳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注:《邓小平文选》第卷,第页。)

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邓小平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问题是从发展社会生产力谈起的,邓小平反复强调,无论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还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最根本的关键,都是要解决我们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问题。然而,“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就要在“发挥社会主义固有的优点”的同时,“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卷,第页。)。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愚蠢的。那么,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吸收资本主义的一些有用方法,引进外资,是不是违反了社会主义原则,是不是等于实行资本主义,或者会导致资本主义?对此,邓小平断然地给予了否定的回答,一是因为我们在改革中,始终坚持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美元的外资是冲击不了这个基础的,即使像在实行“一国两制”中那样,在自己身边容许在小地区、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也只会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二是因为我们走的是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三是因为我们有强有力的社会主义国家机器,一旦发现有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情况时,可以出面干预把它纠正过来。所以,邓小平强调指出:“把这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卷,第页。)但是,在另一方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吸收资本主义的一些有用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又肯定会带来一些消极因素、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而且只有消除了这些消极因素和腐朽东西,才能更好地实现发展。反之,要是听任其自由蔓延,就会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邓小平语重心长地告诫说:“现在有人担心中国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这个担心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我们不能拿空话,而是要拿事实来解除他们的这个忧虑,并且回答那些希望我们变成资本主义的人。”(注:《邓小平文选》第卷,第页。)拿什么样的事实?一是要有务必消除这些消极因素和腐朽东西的“清醒的头脑”,二是要有消除这些坏的东西的有效手段,其中包括法律手段。邓小平指出:“我们特别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同时提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说服教育工作,同社会不良风气包括特权思想进行斗争。”(注:《邓小平文选》第卷,第页。)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绝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绝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绝不允许把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技术和某些管理的经验变成了崇拜资本主义外国,受资本主义腐蚀,丧失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注:《邓小平思想年谱》,第—页。)。我们要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教育我们的后代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有道德,讲礼貌,守纪律,要艰苦奋斗,要有爱国主义精神,绝不能做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俘虏。

四、全面把握资本主义变与不变的方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形势在经历了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立、三个世界的鼎立以后,从年代左右开始又发展到东西南北关系凸现的新阶段。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注:《邓小平文选》第卷,第页。)

就东西之间和平与战争的问题来说,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国际化,使发达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关系达到空前的程度,这就迫使他们避免以战争作为解决矛盾的手段,而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更使制止世界大战具有了现实的可能。“现好范文版权所有在,世界从对抗转向对话、由紧张转到缓和这一趋势是明显的,至少在今后三十年、五十年内这一趋势还会发展”(注:《邓小平思想年谱》,第⒉页。)。而就南北之间的经济或发展问题来说,民族独立运动在革命浪潮过后,进入从经济社会发展中争取摆脱贫困的新境界,但殖民时代形成的那种极不平等、极不公正的经济关系,又严重影响到南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这样,虽然世界仍旧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有时还有所发展,但无论如何,和平和发展正日益明显地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

世界主题的转换,改变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共处和斗争的形式,使它们之间争夺军事优势的斗争,让位给了争夺综合国力优势,特别是争夺经济和科技优势的竞争,社会主义国家要抓住这个机会,借助一切力量把经济搞好。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除非打起世界战争,即使打世界战争,打完了还搞建设。”(注:《邓小平文选》第卷,第页。)

然而,世界主题的转换所改变的,只是资本主义国家同社会主义国家共处和斗争的形式,而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要西化和分化社会主义国家,使之变质、最终把它们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统治轨道的本质。邓小平强调指出:“资本主义是想最终战胜社会主义,过去拿武器,用原子弹、氢弹,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现在搞和平演变。”(注:《邓小平文选》第卷,第页。)就是要把他们那套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观强加给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通过渗透和颠覆去改变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以,邓小平又说:“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注:《邓小平文选》第卷,第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在国际上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在国内把我们的军队、专政机构、共产党员、人民和青年教育好,抵制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图谋。

五、邓小平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的理论,是当代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在邓小平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的四个方面的论述中,核心是第三个方面的论述,即关于吸取和借鉴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论述,其他三个方面的论述都是为它服务、为它提供保证的。这是因为,这个方面的理论论述所要解决的,是在我们时代振兴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在人类的理想中,社会主义无疑要高于、优于资本主义,但是,自从世纪年代社会主义的苏联在同资本主义的竞赛中败下阵来,在—年又发生苏东剧变、苏联解体那样的严重曲折以来,社会主义要重振雄风,就不仅要在狂风恶浪、乱云飞渡中坚持住,而且还要找到一条“建设比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卷,第页。)的道路。事情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中国要对国际共运、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话,关键是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国际上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比重的增加,而且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加优越。”(注:《邓小平思想年谱》,第页。)邓小平所找到的这条道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要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时代特征、本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的过程中,通过吸取和借鉴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去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

但是,在另一方面,在当代的社会主义社会,吸取和借鉴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利用资本主义的有用方法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却是一件既有阻力和干扰,又有风险的事情。为此,它既要求人们清除所谓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错误看法,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又要求人们从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抽象地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束缚中解脱出来,大胆采用包括资本主义有用方法在内的一切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同时又要求人们消除因此而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还要求人们在世界主题变换的情况下,全面把握资本主义变与不变的方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这些,为吸取和借鉴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排除干扰、消除障碍和克服风险。邓小平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的论述的第一、二、四部分,正是围绕着这些问题而展开的,所以,它们构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概括地把它称作吸取和借鉴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邓小平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的理论,是当代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这是因为,虽然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上,经典作家曾再三强调社会主义要吸取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就,但是,把发展生产力确定为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并为完成这个中心任务而广泛采取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在内的一切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却“是个很大的试验,是书本上没有的”(注:《邓小平文选》第卷,第页。),而把这一切作为获致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这个目标的方法,更是在当代条件下的一种重大的理论创新。邓小平指出:“我们要用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实践,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让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认识到社会主义确实比资本主义好。”(注:《邓小平思想年谱》,第页。)正是在这种理论创新的指导、推动和影响下,我们不仅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而且实现了体制、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创新,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谷底的时候,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生机和活力。在人类已经跨入世纪,面对国际国内的种种新情况和新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继续坚持邓小平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的理论,并在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中,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作者:庄穆 肖贵新 《光明日报》(2016年10月05日 06版)

【知行论坛】【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中国共产党特别注重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始终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既一脉相承,又随时代和时势的新变化、新发展而与时俱进,是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典范。

忠实坚守与发扬光大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不仅体现在最初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确立马克思主义对政党一切行动的指导地位上,也体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进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的有机融合,取得了两大理论成果。

在中国走向近现代的思想探索中,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等等轮番登场,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成功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我们该怎样从文化学的视角来评析这一事件呢?从文化排异与文化认同及其辩证关系的角度分析,西方自由主义思潮与中国文化传统太“异”,注定不能得到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因而必然产生排异性,衍生“水土不服”;新儒家思潮又同中国传统文化太“同”,不能满足中国近现代化变革与创新的文化需求,更无力引领中国实现社会变革,创造全新的社会形态,无异于“新瓶装旧酒”。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既“异”又“同”。由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倡导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新的社会历史观、社会发展观与社会价值观,是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所严重缺失的,因此令国人耳目一新。同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价值观以及社会发展 1 大目标的追求上,又有不同程度上的“同”,如在辩证的思维方法上,在“均贫富”的社会价值和大同社会的发展目标追求上均有共性或相似性,所以,马克思主义能够被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同和接受。由此可见,在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成功领导中国完成近现代化的这一社会发展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坚守者和继承者。

同时,中国共产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简单化和教条化地搬用,而是要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包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优秀文化遗产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如毛泽东所指出,中国共产党“就是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这一运动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上的创造才能”。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自然内在地包含着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自然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义和内涵。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政治报告中就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他还曾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可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的这一基本的立场和原则,本质上就意味着对中国实际、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尊重与坚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中国特色”就包含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正如习近平同志精辟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 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厚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厚的历史渊源,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批判继承与继承批判

在近代中国,对待传统文化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完全否定本民族文化的“全盘西化”论,另一种是固守传统的文化保守主义。但它们都没能真正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十月革命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马克思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方法是“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观”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传统文化的一种理性态度,也是一种辩证的方法。辩证否定观的精髓是继承与批判的辩证统一,即继承是批判中的继承,批判是继承中的批判,二者并非二元对立。这种辩证的态度和方法本质上是科学的、理性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中国共产党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之理性批判态度的具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批判、要去除的是其糟粕,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则要继承,要“古为今用”。“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毛泽东同志这句话不仅阐明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同时也指出分辨传统文化中“糟粕”与“精华”的价值标准:封建性与民主性之分。在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 3 义国家,这与传统的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是本质不同的,这也就决定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绝不是不加分析地兼收并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习近平同志秉持中国共产党人对待自己传统文化的一贯的理性态度,强调对我国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眼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绝不是简单的搬用,而是“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也因此,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创新发展的继承,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发展。

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全面、系统地中国化的第一人,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国情及中国实践的科学与完美的结合。毛泽东同志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熟读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在中国革命的大熔炉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富有创造性的结合。

邓小平同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也都非常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无一例外地坚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和理论创新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创新性地继承和运用。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要加强对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如此之论,可谓高瞻远瞩,为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庄穆、肖贵新,作者单位: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第三篇:“用生命对待事业”

“用生命对待事业”

“用生命对待事业”

——山东省监狱警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纪实

我要评论

山东省监狱系统警察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监狱工作科学发展,为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据统计,全省监狱系统已连续9年无重大监管和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其中滕州监狱保持了自建狱以来28年无脱逃事故的全国最长纪录,教育改造质量不断提高。“用生命对待事业”的山东监狱人民警察精神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司法部领导的高度评价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忠诚:公正执法,捍卫法律尊严

提起监狱警察公正执法的话题,滕州监狱服刑人员孙福感激万分。他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一年,期间于看守所被羁押117天。缓刑期间,他又因盗窃被捕,两罪合并判处有期徒刑14年6个月。入狱期间,他通过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后,认为所判刑期中应把先期羁押的117天作为刑期折抵。监区警察了解到情况后,帮他核查取证,并办理了有关的申诉手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孙福接到了将他先期羁押的117天作为刑期折抵更正的刑期刑事裁定书,他激动地说,“做梦也想不到这一切都是真的。”

服刑人员皮宝的父亲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的儿子在运河监狱服刑,他从临沂到监狱看他,不料在滕州火车站被骗,吃饭都成了问题,运河监狱警官仇世军知道这个情况后,立即从自己的腰包掏出200元钱给他作路费。他说:“别说我们没能力给警察送礼,即使带点土特产给警察表示点心意他们都婉言谢绝,我们还时常得到他们的爱心捐助,对这样的好警察不服不行啊。”

据枣庄检察院、济宁检察院驻监狱检察室主任们介绍,滕州、运河、鲁南、微湖等监狱警察执法公正,非常廉洁。他们从罪犯入监、出监、狱政管理、生活卫生、减刑假释等各方面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对每一个环节都抓得很严。减刑假释材料都是集体研究,个人谁说了也不算。检察院的信箱每周开启一次,从没发现过检举警察的信件。从网上信箱与刑满释放的罪犯沟通,也从没发现警察有任何问题,他们认为,这支队伍确实做到了“公平、公正、高效、廉洁”。

山东省监狱管理局局长王本群告诉记者,多年来,山东监狱警察把公正执法,保护罪犯的合法权益,作为监狱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做到了两个到位:一是对于罪犯被法律剥夺的权利执法到位;二是对于罪犯没被法律剥夺的权利保护到位。为了确保公正执法,各监狱大力实施“阳光工程”,积极推行狱务公开,对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涉及罪犯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向社会公开,使刑罚执行的全过程透明。省局制定了“两公开、一监督”的狱务公开办法,各监狱积极探索监狱执法新途径,比如德州监狱创办了服刑人员家属学校,微湖监狱开办了月末开放日等,有效维护了罪犯的合法权益。

挚爱:以人为本,播撒人间大爱

采访中,许多服刑人员及亲属表示,监狱警察不仅是警察,更像亲人。许多警察都有撇不开的“大墙情结”和“犯人情结”。运河监狱分管监管改造的副监狱长刘登才说:“在工作岗位上坚守着,是我们监狱警察最放松的时刻,帮助服刑人员解决困难和问题,我们才感到心里踏实。对每一名服刑人员都要不放弃、不抛弃,要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任城监狱教育科科长满昌普介绍,服刑人员入狱后,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的犯人妻子提出离婚;有的家庭发生变故,有的子女辍学,有的家庭与之断绝关系,有的长时间不来“接见”。针对这些,监狱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主要是实施“亲情工程”,对长时间家属不来接见的罪犯集中过生日。服刑人员李某说:“我活到50多岁了,第一个生日却是警官们给我过的”。

省监狱局教育处处长何旭告诉记者,针对部分罪犯家庭困难、影响稳定的实际情况,大部分监狱都建立了扶贫救危基金,并成立了新生希望工程基金会,每年都拨出专款,对那些生活特别困难的罪犯家庭和遭受灾害的亲属给予救助。

在运河监狱我们听到了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2011年12月14日下午3点40分,服刑人员李昌因肺结核消化道出血,收入狱内医院治疗时,突然大量吐血,随时危及生命。在转院途中,李昌突然意识丧失、呼吸骤停,出现窒息症状,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负责护送的警官徐立峰沉着冷静,立即实施嘴对嘴人工呼息,在急救两分多钟的时候,李昌突然大口大口喷出黑血及痰液,吐在了徐立峰的脸上和身上。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救,待李昌转危为安后,徐立峰才去洗换……

在青岛、在淄博、在鲁西等十多所监狱,我们也听到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有的警察为罪犯千里寻亲,有的警察冒雪千里家访,还有的警察为了罪犯子女户口和入学的问题历尽艰辛……

用心:创新工作,着眼罪犯回归

近年来,山东广大监狱人民警察着眼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着眼和谐社会建设,持续创新,用心工作,不断探索确保监狱安全稳定的新方法,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新途径。按照“一三三”工作思路和“突出重点、增加亮点、多干实事”基本要求,围绕统筹和谐发展的总体目标,构建了确保监狱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夯实了监狱长治久安的基础防线。同时,实施教育改造工作优先发展、领先发展“双先”战略,探索创造了特色化文化育人、社会化技能教育、扁平化网络教育、规范化教育流程、科学化分类教育、实用化心理矫治、“一体化”社会帮教、多元化激励教育、文明化环境改造为工作体系的山东特色教育改造模式,使罪犯的法制道德素质、文化技能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现代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成功教育转化了一批又一批刑事犯罪分子。

在滕州监狱八监区大院,记者看到了两个形同父子的服刑人员。一个身患半身不遂、手拄拐杖、坐在椅子上晒太阳,一个时而为他按摩双肩、时而嘘寒问暖。偏瘫的是柳存胜,照顾他的是王继斌。王继斌像亲儿子一样照顾了柳存胜整整五年。王继斌因贩毒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刚入狱时,王继斌是油盐不进,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多次被关禁闭。监区教导员专门为他量身定做了转化方案:个别谈话,情绪发泄,心理辅导,亲情会餐。这些教育逐渐融化了他那颗冰冷的心,从此以后,监区的重活、累活他都抢着干,在监区开展的“一对一帮扶”活动中,王继斌主动与身体最不好的柳存胜结为对子,并且一照顾就是五年。这五年应该说是王继斌洗心革面的五年,这是监狱警察用心教育创造出来的奇迹。

在运河监狱服刑的林涛,因盗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刚入狱时,他多次产生脱逃的念头。林涛的言行未能逃过监区管教警察的眼睛。他们一遍又一遍找林涛谈话。在警察的指导下,林涛不仅学到了许多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还取得了中专毕业证书,掌握了建筑瓦工、建筑工程预算、工程设计等技术,加快了改造步伐。为使林涛出狱后能够有出路,监狱与济宁市建筑公司取得联系,使林涛与济宁市建筑公司签订了就业合同。林涛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经过一年的时间,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建筑工程监理考试,被聘为建筑公司监理,年薪十几万元。事业成功后始终没有忘记监狱警察的教诲,他出资数万元扩建了本村小学,后来又整修了乡镇敬老院。3年来,他先后接纳、安置了数十名刑满释放人员到他所在的公司就业。

奉献:默默耕耘,无私无怨无悔

“做一名好警察,是我的本职,是我的追求,也是我的光荣” ——周长青这样给自己定位。2010年5月8日,星期六,正在整理罪犯减刑假释材料的邹城监狱九监区分监区长周长青突发脑血管梗塞,病倒在岗位上。周长青自1982年参加工作,30年来,对于个人待遇、子女就业、家属安置等问题,他从没向组织提过一个字的要求。监狱就是他的家,工作成了他的全部,在他的日历里,基本没有节假日,每年近350天靠在监狱做罪犯的管理教育工作。柳西东,滕州监狱一名基层警察,因肺癌去世,年仅34岁,察看他生前考勤纪录:2001年,出勤363天,2002年,出勤361天,在查出肺癌晚期的2003年,他出勤363.5天。

在全省监狱系统像周长青、柳西东这样的事例很多。“高风险、高负荷、高应急、高强度”,是监狱警察工作性质的突出特点;“眼睛一睁,忙到熄灯,眼睛一闭,提高警惕”是监狱警察的工作常态。有的监狱警察甚至连下班回家后听到手机铃响都提心吊胆,生怕是监狱出了事。一名监狱警察的爸爸诙谐说是监狱警察是“8小时的待遇、12小时的工作量、24小时的责任。是国家机器上磨损得最快的部件”。

据多名监狱警察的妻子介绍,绝大多数警察都比正常工作时间提前半个小时上班。吃过晚饭,就匆忙赶往狱内,忙着训练犯人队列,开展与罪犯谈话,抓好管理教育,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长年坚持不懈。全省监狱警察几十年如一日,特别是在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广大警察比平日更多了几分压力和警惕,主动留在狱内,陪同罪犯一同过节。部分监狱政工部门负责人介绍说,“基层监狱警察每天工作时间都超过10个小时,40%的基层警察每年工作在350天以上,重大节日出勤率都在95%以上。”

“刚结婚的时候特别不理解,他每天都泡在监狱里,也很有怨气,借用儿子的话说,就是两头不见人影,把家当成了宾馆,在监区工作根本就没有时间概念,连儿子的生日都不知道”。这是一名鲁南监狱警官妻子的感慨;“我丈夫根本没有放松的时候,到家就喊累,吃过饭就睡觉,电话放到床头上,临睡前,还要看一遍电话,怕没电、怕有遗漏的信息。但一听到有关安全稳定工作的电话,爬起来就走,过年的时候,老人问,回家过年不,总是回答,不确定!想和他一块过一个春节,那真是一个奢想!”这是滕州监狱一名警官妻子的“牢骚”话语。

采访中监狱警察告诉我们:监狱是“高危”的特殊行业,既要把罪犯管理好,还要把他们教育改造好,难度非常大,但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意味着奉献和牺牲,就要无怨无悔做好每项工作……

(本文除警察外,罪犯均为化名)

(作者单位:山东省监狱管理局教育处)

第四篇:用真诚对待学生

用真诚对待学生

对待学生要有爱心,辅导学生要有耐心,教育学生要有一颗真诚的心。要一心一意善待每一个学生,才会在教育教学上喜获丰收。前几年我担任初一253班班主任的工作,初一新生进行了军训活动。我想利用军训的机会让新生融入到班集体中,初步建立班级凝聚力。为了更快的了解学生,我让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通过学生对每天军训的记录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通过了解有件事让我难忘。

在日记中发现我班的冯宇同学写到军训真累真没意思的话。看到他的日记我又观察了他的军训状态。在军训中我发现第二排的第三名冯宇同学的动作协调能力较差。每次踏步都比别的学生慢。正步走的时候经常一顺边。就因为他的原因第二排学生的整体动作总是不齐。他也被教官罚了几次。休息的时候别的男生坐成一排有说有笑,而他总是一个人孤独的坐在一边。发现问题后,我来到冯宇的身边开始和他聊天。我对他说:“每个人都有特长和不足的地方。老师知道你在军训中很认真,你的训练非常的刻苦,但是你的态度不够积极。老师相信你是个有能力、能吃苦的好孩子!

不要丧失信心啊!老师看的不是你的动作怎么样,而是你是否有一

颗积极向上的心!”。在第二天的日记中,我看到他写道:“休息时,老师和我的谈话,让我非常的感动。军训是为了磨练人的意志,我一定要坚持下去。”从此,他和别的男生坐在了一起有说有笑的,而且军训也认真多了,动作也很规范。从这个事中,我体会到当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我们要分析他完成不好的原因,要真诚地对他讲明道理,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先鼓励他,但同时注意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军训的七天生活使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了孩子们。他们是一群可爱的、肯吃苦的并且有着强烈集体荣誉感的好孩子。在我们和教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评为了先进班集体,圆满的完成了军训任务!

第五篇:用匠心对待工作

继承遗志,须用匠人之心来对待工作

各位领导,亲爱的工友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炼铁部的,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继承遗志,须用匠人之心来对待工作》。

开始我的分享之前,我想先给大家提出一个问题,请大家思索,并在你的心中写下答案。这个问题是“作为一名泰钢人,在您过往的工作中,最能代表您的水平,或者说您最得意的作品是什么?”

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请大家先观看一部短片,这是一部广告片,是香港音乐教父—李宗盛,为他在杭州制作吉他的工厂所拍的广告。短片的名字叫做《致匠心》

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

我二十出头入行,三十年写了不到三百首歌,当然算是量少的。我想一个人有多少天分,跟出什么样的作品,并无太大的关联。天分我还是有的,我有能耐住性子的天分。

人不能孤独地活着,之所以有作品,是为了沟通。透过作品去告诉人家:心里的想法、眼中看到世界的样子、所在意的、所珍惜的。所以,作品就是自己。

所有精工制作的物件,最珍贵、最不能替代的,就只有一个字——“人”。人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所以,没有理所当然。就是要在各种变数、可能之中,仍然做到最好。

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面对大自然赠予的素材,我得先成就它,它才有可能成就我。

我知道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所以我们宁愿这样,也必须这样,也一直这样。

为什么?我们要保留我们最珍贵的、最引以为傲的。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

专注做点东西,至少能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一段简单、直白的旁白,呈现了两个人物手工做鞋与做吉他的故事,让我们不得不对工匠的精神心生敬意。从音乐人向制琴师跨界,李宗盛翻越了一座人生的“山丘”。早在1997年,暂别一线歌坛的李宗盛前往因制作顶级手工吉他而闻名世界的加拿大,在那里,他遍访顶级手工制琴师,从设计到选料再到后期制作,潜心学习每一道工序。十多年来,他为了梦想一路坚持,就像一把原木吉他,任凭时光打磨,始终保持演奏最本色的音符。

是的,专注做点东西,至少能对得起光阴、岁月。这也正是王主席生产前经常教导我们的,“干啥爱啥,干啥像啥,聚精会神”。从这个角度来讲,他老人家也更是一位“独具匠心”的匠人。

在部队,他是军人的榜样,是全军学马列积极分子,学雷峰代表,全国优秀军转干部;曾参全军作报告。

办企业,他是业界的标杆,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他带领全体职工艰苦创业、负重奋进、顽强拼搏,在下马企业的一片废墟上逐步崛起、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一家集钢铁冶金、能源电力、机械加工、建筑安装、国际贸易、高科技开发、三产服务于一体,跨行业、跨产业经营的国家大型企业。

搞管理,他是学习的典范,他所创造的党的领导、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管理、科技进步四轮驱动战略,被誉为。

为人民,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连任九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纪委推荐表彰的勤政廉政典型、“感动山东十佳”人物。他自荐请缨,创立泰钢工业园,把周围10个村15000多名群众划归泰钢,把农村改制为7家实业公司,探索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

省委宣传部在授予他“齐鲁时代楷模”是这样评价:“ 三十年筚路蓝缕夙兴夜寐,他用傲人的业绩书写了创业先锋的传奇;三十载坚定信仰忠于职守,他凭执着的追求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本色;一生利济天下福被后人,他以感人的大爱诠释了一党员企业家的情怀;高凤亮节,日月可鉴,政工人心,众口皆碑,堪称“齐鲁时代楷模”。

在每一个行业、在每一个领域,无论何种角色,王主席都做到了最好和极致,不说“惊天地,泣鬼神”,但他老人家所留下的“作品”绝对是做到了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国家,更无愧于他所衷爱的钢铁事业。连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吴官正也为他亲笔撰写贺卡“您的党心、您的为人、您的工作、您的苦累,皆为我辈之楷模”。那扪心自问,我们可以、或者能用什么样的作品来铨释“泰钢人”这一光荣的称号。有吗?是什么?

其实,每一个成功的人,都必会伴随着伟大的、精致的作品,或者说是只有创造出“独具匠心”的作品,才能带来人的成功。而每一件成功的作品背后,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正像视频中所说,面对大自然赠予的素材,我得先成就它,它才有可能成就我。只有用心成就工作,工作才能成就你。

一名高炉工长,只有把匠心藏于心底,才能对各项操作指标了然于心,找到高炉长寿、高产、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只有把每炉铁都炼到经济指标最好,质量指标最高;

一名轧钢工,只有把匠心藏于心底,才能对影响成本和质量指标的各种因素胸有成竹,用心调整,轧出质量最佳的钢材,铸就质量品牌;

一名电工,只有匠心藏于心底,才能认真点检、精心维护,把每一件可能影响生产的因素质考虑周全,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为生产创造最佳条件。

每一名职工,都把匠心藏于心底,考虑好上下游工序间的关系,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密切配合,紧密合作,以全公司为核心去考虑问题,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极致和最佳,泰钢就能做到最佳。

通往成功的路很长,要耐得住寂寞,铺得下身子,从点滴做起。电影《一代宗师》里有句话:“功夫是什么?就是时间。”要老老实实地蹲好每一个马步,从平地起高楼,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事事力求完达、美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修成正果。元论做什么工作,坚持不急功近利,不傲倨一时的成绩,真正沉下心来历练,挥洒汗水,处处严要求,时时高标准,把握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丝缺陷,探究每一个模棱两可,追求的是一生的造就,那么“好好做事”,“拿出作品”也就水到渠成了。

我想,在做的每一位,如果,我们都能拿得出对得起时间的作品,那我们离成功还会远吗,泰钢离胜利还会远吗。

继承遗志,带着一颗匠心去工作,祝愿您取得成功!

下载邓小平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的理论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邓小平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资本主义的理论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

    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是人们给弥勒佛写的一副对子的上联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保护学生的尊严 责任 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注重育人 教师......

    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

    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 (保护学生的尊严) PS:1教育是一门艺术,因为人是最神秘最复杂的生物。面对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如何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如何将德育教育的目标转化为他们......

    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后进生

    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后进生 对于班主任来说, 最头痛的就是班上的后进生. 阳光、空气、水、花、草、树共同构成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大自然不会因为花不如树实用、 草不如树高大而......

    小王子读后感 用真心对待朋友

    小王子读后感 用真心对待朋友谢辰黎读了《小王子》这本书,我知道了小王子住的星球只有一座房子那么大。但是他却走遍了整个宇宙,最后他来到地球的大沙漠。小王子在那里看见了......

    用阳光的心态对待生活

    用阳光的心态对待生活 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他就是不知道,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所以,人生要经得起考验和磨练。 没有人有耐......

    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

    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 东营市胜利友爱小学代东丽 《卡尔•威特的教育》无疑是一本培养天才的奇书。“把一个低智儿培养成了全德意志闻名的奇才,这是证明《卡尔•威特的教育》......

    用哲学的态度对待人生

    西方哲学给我的感觉一直是一种严肃而严谨的西方智慧,它不同于我们东方智慧的博大而含蓄,东方哲学是中华古文化的主题核心,是对绝对终极真理的学习领悟与实践,也可以说是指导人类......

    用仰视的眼光对待群众

    用仰视的眼光对待群众(思想纵横) 如何对待群众,考量着领导干部的品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带着俯视的眼光与群众打交道,令群众十分反感,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