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床医师输血知识教育与培训制度
医务人员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培训制度
1、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根据医院业务水平和发展要求制定本年度医务人员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培训计划。可通过请输血方面专家来院讲课、本院输血相关科室专家讲课等多种形式培训,学习内容应涵盖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输血相关基础知识、医院用血规章制度、输血新技术、无偿献血知识等方面,通过定期全面的培训学习,提高临床医务人员输血方面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合理科学用血的意识及能力,推动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的开展。
2、按照年度培训计划医务科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临床用血及无偿献血的培训,授课人员充分准备教材内容并进行问题解答,医务科记录学习时间、参加人员及学习内容。
3、医院应组织安排医务人员积极参加输血相关的学术交流和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通过各种机会提高医院医务人员专业技术。
4、每年不定期进行医务人员输血知识、无偿献血知识的考核,考核成绩作为年度考评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依据。
第二篇:临床医师、护士供输血培训考试卷
临床医师、护士供输血培训考试卷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医院输血管理法律法规依据?
A.《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B.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C.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血液制品管理条例》
2.下列哪项不是血液管理“三统一”内容?
A.统一规划设置采供血机构 B.统一管理临床用血标准 C.统一采血,供血 D.统一管理临床用血
3.下列哪项是在医院采血并输注?
A.择期手术患者的自体输血 B.家庭直系亲属的互相输血 C.亲友之间的互相储血 D.单位及社会人员之间的互相献血
4.公民献血后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哪项除外?
A.三年内无偿享用三倍的医疗用血 B.三年后无偿享用等量的医疗用血 C.累计献血800ml 以上,终身无偿享用无限量医疗用血 D.累计献血800ml 以上,直系亲属无偿享用无限量医疗用血
5.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输血前医患双方需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B.大力提倡自体输血和动员亲友互相献血 C.2000ml 以上用血要按规定报批 D.急诊抢救用血,医疗机构可无条件临时采血自供
6.《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范临床用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输血日期前应向输血科预约备血 B.无家属无自主意识患者紧急输血,无需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也无需报批,即可输血。C.血液取回后,不得再退回。D.血液取回后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
7.关于临床输血,应记入病历的有以下几项,哪项除外?
A.《输血治疗同意书》 B.输血报告单 C.输血情况记录 D.无输血反应的《输血不良反应单》
8.以下除外哪一项均属于输血不良反应?
A.输注成分血液 B.发热兴非溶血反应 C.过敏,荨麻疹 D.输血传播疾病
9.输血可以传播以下疾病,哪项除外?
A.输血传播甲型肝炎 B.输血传播乙型肝炎 C.输血传播丙型肝炎 D.输血传播艾滋病
10.输注4℃保存2 天的血液,一般不会传播哪种疾病?
A.乙型肝炎 B.艾滋病病毒 C.梅毒螺旋体 D.丙型肝炎
11.下列哪项不属于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A.ABO 血型不合,主要由IgM抗体引起的急性血管内溶血;
B.Rh 血型不合,主要由IgG 抗体引起的的血管外溶血;
C.其他稀有血型不合,主要为慢性血管外溶血;
D.受血者或供血者红细胞本身有缺损导致的溶血。
12.发生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哪项除外?
A.受血者联合免疫功能低下,不能识别异体细胞并加排斥; 2 B.输注的全血中含有大量的免疫活性细胞;
C.输入的异体免疫活性细胞在受血者体内植活并增殖;
D.输入的血液经辐射处理。
13.4℃库存的全血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发生变化,下列哪项除外?
A.血钾二周增加4 倍 B.血氨三周增加100 倍 C.红细胞携氧能力减弱 D.血液Ph 值下降
14.4℃库存血液的变化,下列哪项不正确?
A.粒细胞保存24h 后,丧失活性和功能 B.血小板保存12h 后,丧失大部分活性 C.凝血因子Ⅴ、Ⅷ保存24h 后,丧失约50%活性 D.红细胞数量减少
15.下列哪项不属于成分输血?
A.红细胞制剂输血 B.血浆制剂输血 C.血小板制剂输血 D.全血输血 16.下列哪项不是成分输血的优点?
A.能提高输血治疗效果 B.可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C.可以节约血液资源,减轻病人负担 D.不利于选择各种血液成分的保存条件
17.关于红细胞悬液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1u 的红细胞悬液由200ml 全血制备 B.同等量的血液,红细胞浓度比全血更高 C.红细胞悬液制品中去掉了全部血浆 D.输血不良反应比全血少
18.目前最适用的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的最佳方法是?
A.离心去白膜层法 B.洗涤去白细胞法 C.过滤法去白细胞法 D.以上均不是 19.具备输注浓缩白细胞的条件是?
A.粒细胞数≤0.5×10 9 /L B.有明确的细菌感染 C.联合抗菌素使用48h 后无作用 D.以上均是
20.关于血小板输血,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1 个治疗量的浓缩血小板,血小板数量≥2.5×10 11 /袋
B.浓缩血小板可用离心法从多个献血员的全血中分离
C.浓缩血小板可用机采法从一个献血员身上采集
D.输注新鲜全血可补充足够的血小板
21.关于血小板输注的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说法?
A.血小板数在50×10 9 /L 以上时,常无出血,不必输注血小板;
B.血小板数在20--50×10 9 /L,若要进行外科手术时,需先补充血小板;
C.血小板数量减少是输注血小板唯一的指标;
D.血小板数低于20×10 9 /L 时,如有出血,应及时输注血小板。22.关于新鲜冰冻血浆(FFP),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新鲜血浆无须在6h 内速冻成冰 B.FFP 含有的成分同新鲜血浆 C.FFP 的保存期为一年 D.FFP 不能替代新鲜液体血浆
23.关于普通冰冻血浆,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新鲜冰冻血浆保存一年后,可改为普通冰冻血浆; B.-20℃条件下冰冻的新鲜液体血浆只能作为普通液体血浆使用 C.血浆中钾、氨、乳酸等含量较高,不适合新生儿,肾功能不全等病人使用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4.关于血浆的不合理使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作为胶体液,补充血容量 B.补充白蛋白,增加机体营养 C.补充球蛋白,增强机体免疫力 D.以上均属不合理使用血浆
二.是非判断题。正确就在括号里打√,错误打×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于1998 年10 月1 日起施行,主要内容是倡导无偿献血,规范采供血;主要目的是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合理,提高输血质量。()
2. 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十八周岁到六十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3. 献血法规定,公民每次献血200—400ml,两次献血时间间隔为6 个月。()
4. 公民献血后三年内可无偿享用三倍的医疗用血,三年后可无偿享用等量的医疗用血()
5.公民献血量累计超过 600ml,可终身无偿享用无限量医疗用血,直系亲属无偿享用等量医疗用血()
6.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输血适应症为血红蛋白小于100g/L,红细胞比容小于0.3()
7.临床用血可以不预约,一次性使用2000ml 以上的血液也无需报批。()
8.医疗机构在紧急抢救用血时,可以无条件临时采集血液自行使用。()
9.临床输血需输血前1--2 天抽血,连同《临床输血申请单》一起,专人送往输血科备血()
10.无家属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无需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由科主任签字 即可输血。()
11.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择期手术病人的自体输血,亲属间的互相换血可以在医院进行。()
12.输血前受血者检查 HIV、HCV、HBV、TP 四项,会增加病人经济负担,如病人不用意,可以不检查.()
13.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疾病所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统称为输血不良反应.()
14.输血传播了HIV、HCV 不属于输血不良反应.()
15.输血所指的 HIV、HCV 的”窗口期”是指献血员在感染病毒后到血液中能检出病毒抗体或标志物的这段时间。此时的血液具有传染性.()
16.发热性输血不良反应常发生于输注开始后15分钟到输血后1小时内,体温高达38-41℃.()
17.预防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反应(TA-GVHD)的最有效办法是辐照所要输注的血液, 杀灭免疫活性细胞.()
18.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常于输血后2—3 周左右出现难治性高热,继之出现全身皮疹(红皮病),全血细胞减少,腹泻等免疫效应,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19.老年人心功能差,儿童血容量小,心功能不全或慢性严重贫血的患者需要输血时,容易造成血循环负荷过重,所以不宜输注全血.()20.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的患者不宜输注大量的库存时间较长的血液.()
21.手术病人手术中丢失的是全血,所以输血时应当输全血,以补充血液中的各种成分()
22.急性大出血的病人应当是先输血后补晶体液再补充胶体液.()23.全血不全是指4℃保存24h 后的全血中粒细胞的功能已丧失;12h 后血小板丧失大部 分活性;凝血因子Ⅱ、Ⅷ活性下降.()
24.4℃保存的全血比较稳定的成分是红细胞、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
25.成分输血是指将血液中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制备成高纯度高浓度的制品,根据病 情需要什么就输什么的输血方法.()26.输全血可补充全部血液成分,没有必要进行成分输血.()27.成分输血可以提高疗效,减少输血反应,便于血液成分保存,节约血液资源等.()
28.临床使用的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Ⅷ等,不属于成分输血范畴.()
29.红细胞悬液是临床使用最多的红细胞制品成分.()30.红细胞悬液几乎适合所有需要输血(红细胞)的病人输注.()31.洗涤红细胞由于纯度高,血浆蛋白含量少,是对已产生抗IgA 抗体的患者输血的最佳 选择制品.()
32.少(去)白细胞红细胞要求白细胞残留量小于2.5×10 8()33.目前临床使用的少白红细胞的制备方法有三种:过滤法,洗涤法,离心去白膜层法.最好 方法是洗涤法.()
34.一个治疗剂量的全血或成分血内,白细胞数小于2.5×10 6 ,即可预防非溶血性输血 发热反应,又可预防HLA抗体的产生.()
35.过滤法去处白细胞效果好,操作方便,不易污染,是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最好方法.()
36.去白细胞血液的输注适应证是:a.器官移植病人;b.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的病人 c.需要长期多次输血的病人()
37.浓缩白细胞或粒细胞输血由于疗效不确切,输注风险大而基本上不用于临床()
38.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相当于2000—3000ml 全血中的血小板数量。()
39.手工分离多个献血员的血小板比机采从一个献血员身上采集的血小板好。()
40.临床是否输注血小板主要是根据患者血小板的数量来确定低于正常值即可输注()
41.血小板数量50--100×10 9 /L 为轻度血小板减少。()
42.中度血小板减少是指血小板数量为20--50×10 9 /L。()
43.血小板数量5--20×10 9 /L 为重度血小板减少。()
44.输注血小板应当慎重,一般轻度血小板减少不必输注,中度或重度减少应根据情况 评定后再考虑是否输注。()
45.新鲜冰冻血浆(FFP)输注效果不如新鲜液体血浆。()
46.新鲜冰冻血浆(FFP)需在-20℃条件下速冻成冰。()47.输注新鲜血浆主要是补充凝血因子,输注量应当把凝血因子提高到正常水平()
48.输血浆可补充免疫球蛋白,提高机体免疫力。()
49.可用血浆补充血容量,补充营养蛋白。()
50.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是指:a.能不输血坚决不输;b.能少输血者决不多输;c.能输成分血者决不输全血。()
第三篇:医院临床输血知识的教育与培训计划
朝阳医院临床输血知识的教育与培训计划
今年,我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将根据工作职能。进一步的加强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在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工作中,开展多形式输血安全和血液保护措施,保持临床血液供应充足、安全、有效。
具体计划如下:
(一)加强对临床用血管理、监督和检查。
严格按照国家《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淮北市朝阳医院临床用血指南》等要求,督促建立和完善规范的用血制度,认真履行输血管理委员会的职能,不断提高医院的临床用血管理水平,并做好临床用血的考核、评价、检查工作。
(二)提高医院的科学合理用血水平。
加强对临床医生的临床用血知识培训教育,通过教育培训,合理掌握临床输血指征,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做好血液开源节流工作。全年开展全院输血知识培训至少一次。
(三)要加强输血科的建设。
加快输血科血液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加大硬件投入、加快人才培养,鼓励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障技术。保证输血科24小时为临床提供血液保障的能力。支持临床和输血科开展临床用血的科学研究,支持相关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应用于临床。
(四)加强血液冷链管理,确保血液安全。加强血液冷链管理,确保血液和血浆储存和运输的系统,以安全的方法维持血液及成份制品的各项水平。培训领取血液的护士、医生、驾驶员,保证血液安全。在工作中推广血液冷链设备的使用。
(五)严格落实输血科工作人员备案制度。
要严格按照省卫生厅、市卫生局下发的文件精神,建立健全输血科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尤其是对新参加工作的同志要加强培训,落实备案,严格管理。
(六)成分用血
加大管理力度,保持医院临床输血95%以上的成分输血率。
(七)开展自体输血
进一步和临床沟通、配合、宣传,积极开展自体输血,提高自体输血的比例,力争达到5%。(目前我院自体输血2.5%)
(八)认真执行输血前的相关申请、检测、审核、不良反应报告等规定
1.输血前感染性5项检验100%。2.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100%。3.开展输血评估 4.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5% 5.完善输血记录力争95% 6.血液有效使用率100% 7.不良反应报告100% 8..不良反应反馈率100%
(九)利用网络和刊物加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医院橱窗、宣传栏等阵地,宣传临床用血的政策、信息;大力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好处。积极宣传动员家庭互助和社会援助献血,使献血无损健康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第四篇:临床输血信息反馈制度
临床输血信息反馈制度
为了了解临床输血及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置换术的治疗效果及输血不良反应,以提高临床输血疗效,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制定本制度。
1、临床输血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患者输血后若达不到预期效果,或病情比输血前加重,又不能用原发病解释时,应及时向输血科反馈,或请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指定专家会诊,共同分析原因,重新制定输血治疗方案。
2、临床科室在进行输血治疗时,一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必须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或《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表》,并及时送回输血科。在紧急情况下先处理患者并电话告知输血科,后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或《输血记录表》。回报单或记录表是输血反应的凭据,未送此单者输血科视为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或《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表》须保存10年。
3、输血科应由专人每月去临床科室进行一次临床输血信
息调查,了解临床输血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征求临床意见,以便为输血科改进服务提供依据。
4、如有临床科室要求输血科协助处理输血相关疑难问题时,输血科应积极给予配合,并作书面记录。
5、每季度对临床反馈的信息进行一次小结,每年进行一次总结,并上报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第五篇:临床医师输血权限管理制度
北京市协和医院临床医师输血权限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科学、安全、合理用血,实施输血医师权限化管理,现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临床医师用血权限的准入
1、临床医生获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参加医院组织的临床输血知识培训及考核,考核合格后由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授予临床用血处方权限。
2、有用血权限的医师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临床输血知识培训,未参加培训的予以院网批评通报,连续两年不参加培训的,暂停其用血权限。
二、临床医师用血分级管理
1、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以下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批准,方可备血。(以上条款不适用于急救用血,符合 1
紧急用血条件可以不受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权限及逐级审批限制,但需在用血后两个工作日内补齐相关审批手续。)
三、临床医师用血评价
用血评价主要包括:合理用血和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实施情况。
1、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评价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证进行输血,输血适应证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2、科室输血质量评价: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医师合理用血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
3、输血科质量监控:医务部授权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内容包括:(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2)输血前是否有免疫学检查;(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4)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5)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6)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等,并将评价结果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
四、临床医师用血的监管
1、临床医师用血权限的暂停。临床医师被查到半年内不合理用血及不合格输血病程记录达3次的,由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发出“用血权限暂停通知书”,暂停当事医师的用血权限,输血科将不再接受理其输血申请。
2、临床医师用血权限的恢复。当事医生需恢复用血权限时,应向医
2院输血管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经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当事医师方可恢复用血权限。
3、临床医师用血权限的考核。输血管理委员会授权医务部及输血科定期对全院临床用血情况的进行督导检查,并予以评价及公示,并直接与医师的用血权限进行挂钩,同时将检查情况纳入科室和医务人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医务部
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