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心得
“抓质量、保安全、优服务、树品牌”
----学习《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心得 质量是兴国之道,质量是强国之策,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政府形象。《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的出台表明了国家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质量监管部门,我们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纲要》将我国的质量发展目标分为2015年和2020年两个时间节点。提出到2015年,我国在产品质量方面,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工程质量方面,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服务质量方面,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75%以上。到2020年,建设质量强国取得明显成效,质量基础进一步夯实,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要达到或超越上述目标要求,黎川县质监局应着重从“抓质量、保安全、优服务、树品牌”四个方面做好工作。首先要“抓质量”。一要抓质量意识提升。黎川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除了老牌的陶瓷业以外,没有什么其他拿得出的工业产品,县里大多数企业只加工半成品、配件、消耗品或者订单加工,生产成品的只有个别企业,能打出自有品
牌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也造成了本地企业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普遍薄弱的客观现状,所以,在黎川经济发展逐渐走上高速路的过程中,借《纲要》发布的东风,携“质量兴县”的契机,质监部门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纲要》的学习宣传贯彻,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二要抓质量主体责任。质监部门应协助当地政府出台相关文件来明确企业的质量主体作用,通过建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促使企业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引领优势企业发挥带头履行社会责任的作用,提高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水平,对引发质量安全问题的企业实施“黑名单”制度,推动企业在社会质量发展提升过程中自觉发挥主体作用。三要抓质量监管创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全社会对建设学习型和服务型政府机关的基本要求。在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加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之间的矛盾、GDP数量提高和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所以,在维护经济发展大局的前提下,只有通过创新质量监管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完善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机制,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多元救济机制,才能充分发挥质监部门解决和缓和因质量问题引发社会矛盾的排头兵作用。
其次要“保安全”。一要保食品和产品质量安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产品质量安全里最重要、最突出的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强化日常巡查监管,落实食品安全协管员激励制度,创新行业监管模式,完善全县重点食品的动态监管及事故应急处理制度,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重点实施“放心”工程等方式,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放心”工程建设,是符合《纲要》精神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所谓“放心”工程建设,比如 “放心奶”、“放心肉”、“放心早餐”、“放心糕点”等等,强化食品在养殖、生产、流通、餐饮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保障和安全控制能力,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逐步实现食品质量可追溯,引导百姓知情选择,理性消费,从而依照市场规律优胜劣汰,扶持优质企业占领市场,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的保障度。二要保特种设备安全。近年,黎川上马了大量的建设工程,我们以监督检查建设工程中涉及的特种设备安全问题为重点,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完善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安全责任体系、风险管理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形成企业全面负责、检验技术把关、部门依法监管、政府统一领导、社会广泛支持的特种设备质量安全多元共治格局。
再次要“优服务”。其核心思想就是以企业为本。一是质监部门自身要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流程和创新服务模式。我们要以企业为本,结合全县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实际,做到“先企业之忧而忧、后企业之乐而乐”,从而“政通于企业所求、令行于企业所想、计问于企业所需”,创新服务观念与做法,积极适应和推动黎川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二是推进全县服务行业的质量提升。服务是窗口,服务是名片,服务行业质量的全面提升是黎川经济飞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不管是生产性服务还是生活性服务,黎川基本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没有几家企业建立了国内或国际的服务标准体系。全县服务行业质量提升工作的重点是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如:金融服务、现代物流、高技术服务、商务服务、交通运输和信息服务等重点生产性服务领域,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实施服务质量国家标准。在活性服务业方面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旅游、家庭服务、文化体育产业等生活性服务领域,服务质量显著改善,服务产品种类不断丰富,行业自律能力和质量诚信意识明显增强,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和高品味的需求。最后要“树品牌”。树品牌是质量发展提升最直接的体现方式,也是实施“质量兴县”战略的最终目标。品牌代表了优质、安全、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2011年在质监部门的努力帮助和培育下,康舒、环球和九州三家陶瓷企业生产的耐热瓷煲、日用陶瓷和陶瓷卫浴产品被评为“江西名牌”产品,背后体现的是三家企业高质量、高满意度和高市场占有率的高竞争力。通过实践和摸索,今后我们的重点工作应该是:围绕质量提升为中心,依靠培养树立名牌企业为手段,以点带面,先培育一批知名龙头企业带动行业产业化规模化;再用重点行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关注的行业有陶瓷、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制鞋、纺织、旅游和文化产业。争取三到五年内能培育出10-20个省名牌产品,1-2个全国知名品牌,并在名牌培育的过程中调整好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产品质量水平大幅提升,本地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总之,我们质监部门作为质量监管部门应该把握机遇,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承担起应有的职责,努力让每一个承担质量主体责任的企业、每一个消费者都真正地重视质量、关注质量,要用坐不住、等不起,如芒在背的紧迫感,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最广泛的社会基础,人人给力,个个呐喊,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崇尚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质量文化观,一步一个脚印地将黎川建设成质量强县,让共享美好生活的蓝图变成现实。
二○一二年四月十日
第二篇:质量发展纲要学习心得体会
质监发展贵在财务控制与引导
当前,在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地经济发展总基调的背景下,质监工作如何服务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质量涉及百姓和民生、政府和企业,涉及管理和生产、产品和健康,涉及国家声誉和群众生命安全,可以说质量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学习《纲要》后,我认识到质量提升是转变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名质监部门财务人员,深知财务工作在推动质监事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坚持创新化深剖财务工作发展,尽自己绵薄之力。
一是加强专项资金使用效果,控制财务专款专用。现代社会质量问题频繁出现,其只要原因就是监管经费不足,首先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提高经费支持力度。向地方政府申请更大程度的资金政策支持,与政府、财政部门多沟通、勤汇报,争取更大力度的资金支持,发挥好监管职能,扶持好企业健康发展。其次实行多部门联合办案,适当分化责任,减轻财务压力。多部门联合办案,既可以有效强化专业能力与专门权力,又可以适当分解责任,同时还可以有效减轻财务经费压力,可谓一举多得。再次实行质量问题参保机制,拓宽财务救济渠道。近年来我国关于质量问题的机制不断规范,法律不断完善,由此诞生出一些多元救济制度如质量责任保险制度,以及产品伤害制度等法律赔偿制度,有效地转移分化了保障责任,大大的增强了政府监管部门的财务保障能力。因此与相关保险公司协作,牵头推进企业参加产品质量责任联合保险,既能够增强我系统财务保障能力,又能够提高企业抵抗产品质量责任的能力,获得双赢的结果,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最后全局参与预算制作,强化经费实用效果。结合一线人员的监管需求,合理判断经费项目比例,结合财务预算要求,准确制作项目预算,既强化了预算的科学合理,又保证了监管工作的切实需要,达到了不浪费一分钱的财务管理效果。
二是优化财务检验项目,引导质量监管方向。首先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社会产品更新换代频繁,质监检验项目和标准也应及时更新改革以跟随时代发展。财务工作也要对此有着敏感神经,准确判断监管重心,及时更新检验标准与项目,更迅速的引导监管方向,更早的杜绝突发问题的发生。其次,为更好的服务社会和企业,改善罚没与收费的财务比例,减少对企业的惩罚力度,增加对企业无偿的检验服务,通过财务检验项目与标准的数字微调来影响质量监管的发展方向。
财务工作一直都在为质监事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通过数字的统计来发现质量监管的发展效果及预测来年的质监需求;通过数字的微调来影响质监事业的监管方向;通过分门别类的差异投入来强化质量监管的范围与效果。财务工作在促进质监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也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创新的思维方法,努力挖掘更多财务管理方法为质监事业推波助澜。
第三篇:学习《教育发展纲要》心得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1)
我通过这次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收看专家对《规划纲要》解读的视频讲座,我感到这份广集众智以凝聚共识,力求完善的纲要处处体现着党和国家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使我受益匪浅,对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学习重点,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涵
通过学习,我感觉《纲要》的每一条都是针对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的,内容翔实,措施具体,针对性强,有改革创新,给我们描绘了未来十年中国教育发展的蓝图和预期的目标。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纲要》中提及的“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种高度是体现了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纲要提出未来十年教育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德育的内容,方式都要与时俱进,要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着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坚持全面发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造,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纲要创造性地提出的教育改革发展“二十字”工作方针。这“二十字”中优先发展主要是指政府社会在宏观工作中的重点把握,与一般教师关系不大,但后面十六个字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领会、贯彻。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知识社会,信息时代,人们对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关键因素。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公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提高质量”放在最后并非质量不重要,而是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的质量观,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质量,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分数,这里的质量还包括学校特色,学校中教师的发展和校长的发展。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强化课堂教学,提高资源建设质量,确保教学质量及育人质量。
二.结合我校实际,大力发展基础教育
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基础教育即将要进入到一个新的转折期和上升期,也正是教育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教育者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和性格,其次在于发展智能、培养人才。
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职业、行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对劳动者的素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空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及时了解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并将其运用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以不断地提高和创新,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国家强盛的动力,也是个人发展的必需。21世纪的教育应当是不断造就人、不断培养人、不断发展人全部潜能的过程。作为指导未来十余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全民终身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方便。
作为教育工作者,自我要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平等地对待、赏识他们,不断的为他们提供成功机会,让他们逐渐的实现人生的价值。把
孩子们引出误区、走出困境、重树自尊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这才能真正的达到教育的根本。
三.落实纲要精神,不断提升自身整体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必须精于道,要授业必须精于业,要解惑必须先自知。作为一名校长应时刻不忘记学习,善于学习,具有学习意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并不断的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校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观念,钻研业务,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校长。要讲究教育策略和方法,做到教学相长。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职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育规划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作为教师学习之余应该认识到四个坚持的重要意义:即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相信随着《教育规划纲》的颁布和实施,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大业一定会谱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
学习《纲要》,就是要把纲要精神植根于具体的工作中,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就要求当前教育要为国家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义务教育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未来的人才成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其根本就在课堂教学上,因此研究课堂改革教学是当前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教师思想,提高认识。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具体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培养标准。为此应积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学习《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学习《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任务。只有领会《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实质,才能把握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培养标准,才能为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走好扎实的第一步。
三、课堂教学改革要有科学可行的实施思路
1、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更新教改理念,触及课堂教学改革实质。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虽然轰轰烈烈多年,但基本上是穿新鞋走老路,多数老师被教学改革形势所迫,又怕失败而影响成绩,所以表面上喊课堂教学改革实际上抱着老方法不放,上课时怕学生不懂不厌其烦地讲,下课担心学生不会而无情地加大作业量和训练难度,搞得自己和学生苦不堪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学校必须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研讨新的教学理念,必须让广大教师清醒认识到:“学会学习,教是为了不教;为学而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只有深入研究并领会先进教学理念的精神,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发现当前课堂教学新问题,真正触及课堂教学改革实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有效进行。
2、注入真情感,让学生产生内动力,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老先生明确告诉我们教育是充满情感的,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把我们的情感注入工作中,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喜欢课堂、喜欢上课、喜欢学习,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动力,这样课堂教学改革才能取得实效。
3、改进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主题中明确指出“ 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此课堂教学中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让学生成为知识和信息的寻求者和加工者,进而引导他们会学习,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这应作为新时期改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以我校语文课堂教学为例,我们可以把其分成这样几个部分:
1、要掌握的内容
2、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难
—讨论解疑——训练提高
指导自学—展示
第一部分:指导自学(预习)。要求:教会学生自学方法;预习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强调人人有预习笔记;解决了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问题,突出实效性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二部分:展示。展示这一步是显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学得怎么样。学生在自学中所掌握的内容,有些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需要老师及时准确到位的点评。正确的内容得到老师肯定,那些获得正确内容的学生会产生一种成功感,主动学习意识增强了。对错误的内容,老师应指出错在哪里,帮助学生找出出现错误的原因,鼓励学生在错误中吸取教训。浓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内动力。
第三部分:讨论解疑。解疑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①不懂的概念和内
容。②与书中不同的看法。③对老师讲课的要求和建议。对质疑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有计划地将学生质疑出的问题安排在讲课中。在思考、质疑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第四部分:训练提高。为使各类学生都有收获,达到全面提高目标,可以推行三类型作业训练,兼顾好中差。这也符合《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有“人人成才观念”。
总之,新的教育时期必须有新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教学观念,我们在工作中要以《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科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才能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新局面。
今天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学习了《教育规划纲》。通过这次的学习,引起了我对这一纲要的关注,才知道这是目前在教育界讨论的极其激烈的一大热点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诚如温家宝总理所说: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作为一名高校的教师,深感责任重大,下面针对教育规划中关于高等教育方面的内容谈谈个人的感想。我觉得应该正确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任务定位。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职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育规划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作为教师学习之余应该认识到四个坚持的重要意义:即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相信随着《教育规划纲》的颁布和实施,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大业一定会谱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
通过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感到这份广集众智以凝聚共识,力求完善的纲要处处体现着党和国家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释放出“不破不立”的改革信号。我深刻了解了国家对教育的宏观政策,了解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也明白了教育在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进步中的重要作用!《纲要》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我从中深受启发。根据学习重点,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之内涵
通过学习,我感觉《纲要》的每一条都是针对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脉络很清晰,应该说把握住了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脉搏。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纲要》的“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这是《纲要》之精髓,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种高度是体现了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知识社会,信息时代,人们对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关键因素。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公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强化课堂教学,提高资源建设质量,确保教学质量及育人质量。
二.结合地方实际,根据纲要几个看点之拙见
《纲要》指出:“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国家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明确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
多年来我们小学教师的最高职称为“小高”,与初中、高中、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不对等,小学教师工作五年就可以晋升小教高级教师,以后就再也没有晋升的机会了,中教高级在小学也有但是很难,有一些地方制度就被卡掉了。在小学队伍里有很多一批人是正轨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而且荣获很多的荣誉称号,教学成绩优秀,工作能力极强。但他们就是因为是小学教师,在职称评定上没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举例说,在竞聘小学特级教师时,还存在着“已评上但没有聘任者不符合评选条件”的奇怪决定,把政府因种种原因没有及时兑现教师职称工资的责任,强加在了教师的头上,部分优秀教师觉得没有了奔头,不能尽快脱颖而出,不仅不利于教师个人发展也不利于我市教育事业的整体推进。另外,小学与中学教师的职称平衡问题,虽已写进《发展纲要》,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仍需要时间,广大教师翘首以待。虽然如此,老师们都是快乐的,有学生的地方就有老师的快乐,对学生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知音,然后,带着一份不舍,带着一份眷恋,带着一份优异的成绩,更带着一份优秀的人生品格踏上了新的征程。每逢这时,老师们欣慰:无愧于学生,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所以老师们是快乐的。但这种现状也在客观上影响了教师自我提高的积极性,不利于稳固并提升教师队伍。今天的《纲要》又一次让老师们看到了希望!落实精神是关键。
三.落实纲要精神,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纲要》指出: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增强学生体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养成良好习惯。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根据《纲要》精神,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写一手漂亮的好字,让学生快乐的成长,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把作业结合社会实践,让学生爱学爱做,更要注重品行培养,让学生知道感恩,感恩家长,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把学会知识和思想教育两手抓。我们学校这个暑期在校长的领导下,建立了名师成长工作室,把《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当作重要研究课题之
一。我建议在教委的引领下,让学校间也相互切磋,我们名师工作室准备今年向各学校发起名师走就来活动,吸纳全区各学校省市教学能手参加。名师成长工作
室成员将密切关注学生心理,时刻把让学生爱学、乐学、好学,作为课程设计的最佳目标。如果一个教学设计满足了学生掌握知识的需要,而使学生失去了对该学科的兴趣,无论如何都不能算作成功的课例。要把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格作为最终追求。
对《纲要》的学习集中于以上几个方面,暂时得出上述心得,真心希望教育可以真正受到重视得到改善,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为此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学习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活动心得方案
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
活 动 方 案
根据国务院颁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文件精神和领导部署,为了能更好的落实和学习,我厂制定了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纲要》的学习宣贯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学习宣贯活动,在全公司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纲要》的高潮。提出工作措施和规划,保障《纲要》所规定的各项措施得到有效实施,提升全公司质量意识,提高我公司质量水平。
二、宣贯重点工作
(一)宣传培训
1、组织召开学习《纲要》大会。公司全体领导班子、各车间、车部门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2、开设学习《纲要》专栏,及时通报宣贯《纲要》最新情况。技术部、质检部、生产部负责人至少要写一篇学习《纲要》的心得体会。
3、举办《纲要》宣贯培训,选派优秀人员,对我公司其他人员培训,使全公司质监系统人人了解和掌握《纲要》基本内容和要求。
4、张贴宣传标语,开办质量课程,强化质量教育,增强群众的质量意识。
(二)组织召开质量兴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明确各人贯彻落实《纲要》的职责分工。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学习贯彻国务院《纲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协调、指导《纲要》的学习贯彻工作。
组 长:朱亚军 副组长:朱新亚 朱新超
组 员:郑云兰 刘玲 刘秋玙 刘晓洁 朱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
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纲要》的学习宣贯是一项长期工作,高度重视,根据职责、结合实际,制订宣贯计划,积极、主动开展学习宣贯活动,增强贯彻执行《纲要》的自主动性、创新性和实效性,确保学习宣贯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加强交流,及时沟通。各部门要注意做好情况沟通与信息报送工作,报告学习宣贯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有关建议,及时上报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
<<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深刻体会到没有质量就没有未来,《纲要》的颁布,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英明决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新时期促进质量发展、建设质量强国的行动指南。《纲要》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的思想,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特别把顾客满意度作为衡量质量的硬性指标,进一步指明了科学发展的核心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因此,《纲要》将引领着科学质量的发展。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是质检部门职责的核心,是公司又好又快发展的主攻方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也对质量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坚持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求,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和全面建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确立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创新质量发展思路措施,以更新更好更大的质量发展成果展现质监工作成效。
要植根于发展,注重与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相协调,与推动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相适应,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相一致,使贯彻《纲要》与推动发展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其次要服务于发展。全面发挥职能,着力抓好质量工作。不断提高贯彻《纲要》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充分显现实施《纲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要把引领推动、促进质量提升作为贯彻《纲要》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质量的战略性、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依靠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等技术手段及必要的行政措施,创造质量竞争优势,增强产品、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质量基础。
要夯实质量发展基础。提高标准制修订水平,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标准,加强与国际组织标准化合作;充分发挥检验检测在产品创新、科研技改、提质降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质量第一”的经营战略,走以质取胜发展道路;坚持扶优治劣,净化市场环境。主动开展邀请社会各界“进企业、进质监、进实验室”活动。坚持开展“全国质量月”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质量宣传活动,努力形成企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再次要健全质量发展推进机制,建立质量发展重大事项的研究决策机制和协调推进机制,完善质量发展激励机制和品牌培育激励机制。
要把严格监管、确保质量安全作为贯彻《纲要》的头等大事。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守住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促进质量发展。
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监管为民”意识,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提高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科学处置质量安全事件,维护质量安全,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使质量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其次要严格质量监管。加快质量法治建设,严格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摆正本末关系,做到“三前三早”:防范在前,加强风险监控,注重隐患排查,力求安全风险“早控制”;监管在前,加强源头治理,辅以事后监管,提升监管实效,实现安全隐患“早解决”;处置在前,完善处置预案,提高处置能力,积极争取主动,科学高效应对,做好安全事件“早处置”。注重未雨绸缪,广泛收集、研判国际、国内有关产品安全风险信息,开展风险监测,提高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五篇:学习《质量发展纲要》的心得体会
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质量观——学习《质量发展纲要》的心得体会
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全面总结了我国质量工作的经验,对质量的内涵、质量发展的意义、影响质量的因素、质量管理体制以及推动质量发展的途径等方面均作了科学的阐述,体现了我国质量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进步。《纲要》全面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内涵十分丰富,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研究。在此,就如何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谈一点体会。
一、科学发展观是树立科学质量观的理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地回答了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根本观点。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资源和环境矛盾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提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要指导作用。
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具体的产品质量到宏观经济运行质量都与发展密切相关。质量观是人们对质量问题的根本看法,是发展观的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质量观。科学发展观是科学质量观的理论基
础。
首先,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对待事物的“质量”应该有一个严谨科学的态度。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地看待质量。其次,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要从服务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质量问题,全面衡量事物的质量。在强调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节能、环保、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的问题。第三,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开展与质量有关的各项活动应“以人为本”。第四,用科学发展的观点来对待事物的质量。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下,或者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对质量的要求是不同的。任何质量要求都是有条件的,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要辩证地对待事物的质量。
综上所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质量观是“全面、客观、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质量观。
二、产品质量的内涵。
“质量”是哲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但现实生活中它又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经济运行质量、生活质量、工作质量以及我们经常提到的产品质量等,都有特定的含义。人们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特定条件下质量的具体内涵,则需要科学质量观的指导。
质量是物理学的术语,也是许多领域的术语。产品(包括服务)质量应属于经济学的范畴,2000版ISO9000标准的定义为: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固有特性”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特性,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要求”是指明示的、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和期望。这种需求和期望不仅仅是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还包括社会的需求和期望。例如,生产某种产品不仅要考虑个别人群的需求,还应该考虑环保、资源节约、公共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后者就是社会需求和期望。但有时这两种需求与期望是矛盾的,这就需要统筹考虑,权衡利弊。我国在安全、环保等方面制定的标准基本上都是强制性,是必须达到的要求。“满足要求的程度”是一个比较的结果,即事物的“固有特性”与“要求”进行比较,得出“满足程度”是差、是好、还是优秀。科学的质量观是在“固有特性”、“要求”和“满足程度”三个方面来把握的,一是要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特性(固有特性)和发展规律,二是要全面、客观的理解要求,三是科学评价满足要求的程度。
三、用科学的质量观指导工作。
质量是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质量发展”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质监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促进“质量发展”,用科学质量观指导质监工作,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提高质监工作有效性的必然选择。
在具体工作中,需要研究的是如何贯彻科学质量观的问
题。质量管理既要考虑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市场主体(企业)的个性要求,需要统筹兼顾。在制定标准时,既要考虑到市场要求,同时,还要考虑资源合理利用、环保等一系列问题,即站在全局的高度、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设定产品的质量指标,形成的标准才会科学、先进、合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趋利避害才是问题的关键。
安全指标是重要的质量指标。对安全问题,我们无论怎样强调都是不过分的。但是,安全永远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地在同来自于自然的、人为的不安全因素作斗争。解决安全问题,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又要尊重科学。科学的认识安全问题,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正确处理安全事故,是做好质量安全工作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总之,《纲要》全面贯彻了科学发展观,贯彻《纲要》,必将促进质监事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