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文本谈对人的本质学说的理解
学号:10111026
姓名:黄珊
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文本谈对人的本质学说的理解
摘要 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马克思在1845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提出了其对于人的本质的界定: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的理论创新,标志着马克思已经从费尔巴哈的人本思维方式转向了科学的实践逻辑指导下的实践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但是把人的本质界定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并认定这只是马克思的观点,这并非是对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准确解读。其实费尔巴哈已经从社会关系来界定人的本质了。与费尔巴哈不同,马克思自已首先是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来规定人的本质的。由此出发,才能正确认识马克思所说的社会性的真实含义及其在自然生态问题空前严重的当今世界的深刻意义。
关键字 人的本质;实践思维方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社会关系;自然
1845年4月,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写下了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在《提纲》中,马克思围绕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缺陷——直观性和受动性,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重读《提纲》,发现其中蕴涵的丰富思想对认识人的本质学说也是大有裨益的。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人的问题不断探求,从古代的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后来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以人为中心的主体性哲学逐渐建立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人的本质的探索也在不断推进,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把人的本质虽然看成是活动,但是他把这种活动仅仅看成是思维的辩证运动的结
果,在费尔巴哈那里,他把人当成是对象性的存在物,认为人的“类”本质是所谓的理性,爱,意志。但在二者那里,都把人的本质看成是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绝对稳定,不随历史的变迁而变化。在论及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时,几乎所有的著述都引用的是《提纲》中的下述论点:“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根据这句话,人们断定把人的本质看作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属于费尔巴哈,而与费尔巴哈不同,只有马克思才把人的本质界定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认真研读马克思的原著,细致对照和体会费尔巴哈的相关论述,笔者发现,上述长期流行的解读并不完全准确。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特别是其实践论人类学中,本来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被称为“人学世纪”的2l世纪更是意义更大。因此,对此有必要加以澄清,对其相关的内涵也应有更深入的认识。马克思在批判吸取前人对人的本质的看法的基础上,坚持从人的实践活动,具体的社会实践出发,来考察生活在具体的社会关系内的活生生现实的人,得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的科学结论。马克思能得出这一科学的认识,其在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上的转变起到了根本作用,马克思从黑格尔的思辨逻辑到费尔巴哈的人本逻辑的转变,最后和费尔巴哈的人本逻辑的分道扬镳,建立起自己的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正是在这一新的思维方式的指导下,马克思独辟蹊径,从实践来理解和思考相关哲学问题,包括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从而实现了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当代的我们在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言说的时候,不能局限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表层言说上面,要想真正理解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言说的精髓,就要深刻的深入到历史文本中,探寻马克思思考这一问题的思维道路,遵循着马克思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本真的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解读,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会像马克思那样思考。
马克思的《提纲》共十一节,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的批判集中在第六节。这一节的全文如下: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不是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
(2)所以,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1](P18)
要正确理解马克思的这段重要论述,首先得了解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对于人的本质,费尔巴哈首先强调的是它的感性存在。他说:“人的本质是感性„„人的存在只归功于感性。”“人的最内秘的本质不表现在‘我思故我在’的命题中而表现在‘我欲故我在’的命题中。”[2](P213-214.P59)进一步,他论述得最多的是人区别于动物而具有的“类”意识,即理性、意志和爱。他说:“究竟什么是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呢?对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最一般、最通俗的回答是:意识。„„只有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性当作对象的那种生物,才具有最严格意义上的意识。”又说:“人自己意识到的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或者,在人里面形成类、即形成本来的人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就是理性、意志、心。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心力是爱。„„在人里面而又超乎于个别的人之上的属神的三位一体,就是理性、爱和意志的统一。”[3](P26-P28)
在这里,费尔巴哈确如马克思所说,是把“类”当作个人的本质来理解,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和共同性这样的“抽象物”。但是,费尔巴哈并没有停留于此,他超越了自己的这些认识,已经从社会关系来认识人的本质了。他指出:“三位一体之秘密,是社会生活、集体生活之秘密——是我与你的秘密。”[3](P346)在《因<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而论<基督教的本质>》中,他就明确地把人的本质与社会性联系起来了。他以第三者的口吻说:“费尔巴哈把人的实体仅仅置放在社会性之中——,他(指费尔巴哈自己——引者按)是社会的人,是共产主义者。”[3](P434)
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解读和界定,走的是回答人是什么的道路,回答的方式是以人的属性规定人的本质的道路。而这一条道路是和以前哲学回答人的本质问题上走的道路是一样的,得到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言说是抽象同一的,是没有血肉的人,是“一般的人”,没有达到对人的现实性的理解,要想实现在人的本
质认识上的质的飞跃,就要改变其思考问题的方式,从而得到合理正确的认识结论。
尽管费尔巴哈对社会的认识还仅仅是从“我”和“你”这样一种感性直观的认识出发的,但是他已经不是从孤立的单个人来考察人的本质,而是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认识人的本质了。在他看来,真正的人是具有“类”意识因而与“类”相统一的人,也就是他所自命的“社会的人”和“共产主义者”。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评价费尔巴哈的伟大功绩时就已经明确指出,费尔巴哈“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现实的科学,因为费尔巴哈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成了理论的基本原则”。[2](P158)显然,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已经是从人与人之问的社会关系来界定人的本质了。这个明白无误的论断,对于认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和《提纲》的含义无疑具有极大的参照意义。
费尔巴哈对社会关系的认识无疑还是简单而肤浅的(对于这种肤浅性,恩格斯后来有过极其深入的揭示和批判),但是他毕竟开启了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关系去考察和规定人的本质的崭新思路。这种由关系思维所认定的关系质,已经不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感性地存在着的、由人与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东西。“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提法,显然概括地表达的是费尔巴哈的观点。在一定的意义上,马克思对这个观点是认同的,但是在如何认识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具体内容上,他就大大超越费尔巴哈了。这个超越首先就表现在他在这里对费尔巴哈的观点所作的批判上。
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来认识和界定人的本质,并不意味着“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人的本质就没有关系;而只是说,对于人的本质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带根本性,社会关系及其总和乃足这种关系的社会性表现。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算是在马克思主义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了这个观点。如果仅仅局限于社会关系本身,看不到社会关系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联系,也就看不到社会关系的具体历史内容,甚至只是像费尔巴哈那样只是从对“两个人”之间的自然联系的感性直观去认识这种关系。从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认识人的本质,对于正确理解社会性的实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的观念,似乎社会性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矛盾、对
立和斗争。这显然只是从差别、分化的角度来解释社会性。按照这种解释,阶级社会里的人的社会性也就是阶级性,而阶级性则只是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分化和斗争。在阶级社会里,由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还不能满足每个个人自由发展的需要,由最早的分工发展起来的阶级分化和矛盾确实愈来愈尖锐,阶级对阶级的斗争确实成了社会生活中主导性的内容和历史变革的杠杆。但是,即使是在阶级社会中,也只有阶级之间的合作才能直接实现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而阶级斗争的作用无非是促使这种阶级合作格局的实现和变革。还应该看到,不仅从家庭到氏族到部落到国家是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是人的社会性的扩展,而且从个人到阶级以及由阶级组成国家,也是人的社会性不断扩展和提高的过程。历史上的先进阶级、革命阶级,也就是在社会化的程度上更高的阶级。从这个角度认识社会性,显然就不是分化和差异的观点,而是从人与人的合作、亲和和协作的观点去看了。当初费尔巴哈把理性和爱确定为社会关系的内容,实际上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后来,马克思论及人的社会性时也是持的这种观点,并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坚定地举起社会主义的旗帜,为社会主义在人间的实现奋斗终身。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说得更为明确。他说:“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至于这种合作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则是无关紧要的。[1](P34)应该说,这才是对社会关系的本质性的说明。正是“许多个人的合作”的范围和水平实际上决定和表现着人的社会性本质。参与合作的个人愈多愈广泛,合作的方式愈符合人性,愈有利于人的本质的生成,社会性的水平就愈高,这样的社会也就愈先进。
以“许多单个人的合作”来说明社会性,是由人和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这一更深刻的本质决定的。因为,单个的人只有通过合作才能从事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才能解决自己和自然之间的矛盾。这种合作的范围愈广泛,合作方式愈密切和深入,人的社会性程度就愈高,并最终在“类”水平的合作中实现“类本质”的生成。
由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历史具体内涵和水平所决定,人的社会化的程度(包括广度和深度、内容和形式)也是历史具体的。阶级社会中的不同阶级就是以此划分和形成的社会群体,也就是说,阶级性只是社会化程度不同的一种具体的社会
性。按马克思的原意,阶级的划分和对立以致斗争,实际上是人的类本质生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异化现象,他甚至曾经明确地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是异化的。阶级最终要消灭,那就是人的社会化即全体个人之间的全面合作的真正实现,也就是人类世代向往的大同世界的到来。只有这种“类”水平上的合作,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冲突。今天的人类要真正走出生态危机这个“人类困境”,就迫切需要“类”水平上的合作。
人类的历史就是单个人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推进和提高的过程,直到每一个人都成为社会化的人,亦即个体与类相统一。至此,也就足马克思所说的“历史之谜”真正解决之时。人作为类存在物也就是社会存在物,类和社会的情况是什么样,个人也就只能是什么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只有类的解放即社会的解放实现,每一个个人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到那时,个人的自由发展才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费尔巴哈哲学选集.上卷商务印佰馆,1984年版
[3]费尔巴哈哲学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二篇:《费尔巴哈提纲》人的本质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人的本质
在该提纲中,马克思还进一步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性论,特别是其关于人的本质的看法;并给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界说,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此强调了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故人的本质也是具体的、历史的。他认为应从社会的、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人及人的本质;不仅如此,对社会生活本身也应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理解,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在该提纲的最后一节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哲学与以往的哲学的根本的不同,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观点出发指出,人绝非单纯消极被动的存在,对象、自然也绝非仅仅是外在于人的客体,直观的对象。人首先是作为能动感性活动的存在,对象首先、而且从根本上始终是人的感性活动的对象,主体的对象。因而认识活动,第一,不是主体消极被动接受客体作用的、受自然必然性盲目支配的活动,而是主体以其实践理念(目的),即价值理念和理论理念对客体进行选择的主动活动;第二,不是主体对客体直接的映现、单纯的模写,而是主体以其先在的、在实践中形成的作为实践模式内化的认知结构对客体进行建构的能动活动;第三,不是一次完成的动作,而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无穷发展过程,由现象到本质、由一级本质到二级本质……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第三篇:人的本质的思考——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人的本质的思考——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人,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人科人属人种,是一种高级动物;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人是极其复杂的,复杂到有时连自己都不能解释自己。到底什么是人的本质呢?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产物;中国古代的一些哲学家说:人是天地之灵气,万物之精华;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把人的本质看做是自我意识、精神;黑格尔把人逻辑地理解为自己劳动的结果,把劳动看作是人的本质;费尔巴哈则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从自然人出发,把人的本质看做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抽象地孤立地谈论个体的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即理性、意志和心。凡此种种,众说纷纭。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以前的旧的哲学进行了批判,提出了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恩格斯在四十多年后写《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以附录的形式把这个文件公诸于世,并且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是“包含着新的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的经典性表述,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
第一,“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更重要的,人还是社会的存在物。因此,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 1
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由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类自身的区别也主要在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其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而人的自然属性又总是受着社会属性的规定与制约,成为社会化的自然属性,因而,人的本质也就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在自然界,生物的种类不计其数,然而人却做为独一无二的,具有高度智慧的动物,与其它生物存在本质的差别,其根本原因,就是人具有社会性。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的故事,就是对此最好的例证:狼孩卡马拉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吃肉时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手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的引颈长嚎。经过7年的教育,她才掌握45个词,勉强学会说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只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于3、4岁的孩子。狼孩的事实,证明了人必须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类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赋的、生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社会化了的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点。而人脑又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本身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它的原材料来自客观外界,来自人们的社会实践。所以,这种社会环境倘若从小丧失了,人类特有的习性、他的智力和才能就发展不了,一如“狼孩”刚被发现时那样,有嘴不会说话,有脑不会思维,人和动物也就没区别了。人出生之后一项最重要的人物就是进行社会化,学习生产、生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学习和掌握社会规范;培养和习得社会角色等等,完成从生物个体发展成为具备社会成员素质的“社会人”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非要否定人性中包含的自然属性因素,而是强调社会属性是人性作为与兽性和神性相区别的根本所在,从而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因此,马克思主义承认并重视人的自然属性,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基础和前提,没有自然属性,即生理构造和食欲、性欲等生物本能,就谈不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人的本质主要体现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在这个意义上,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更是社会的存在物,所以,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另外,人的社会属性虽然以自然属性为基础,但是,历史和现实中的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都是经过其社会属性洗礼的,都包含有相应的社会内容。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生物
本能与动物的本能是有区别的,例如,人类不仅仅有食欲,还有饮食文化,人类的性欲也是与两性间的感情相联系的,并由此产生了家庭。造成这一区别的原因就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为自然属性注入了社会内容。所以,如果否认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而把人的自然属性看作人的本质属性,就会将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混为一谈。
第二,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首先,这说明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不是机械的,而是有机的,它们彼此影响、制约、渗透,形成纵横交错的统一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的就是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而不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简单相加或某种社会关系的重复。这就要求我们用系统的、全面的方法从总体上,从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联系中把握人的本质。诚如马克思所说:“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其次,各种社会关系在有机统一的联系中不是并列的、平等的,它们在决定人的本质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物质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它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因此也对人的本质具有最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是彼此分割、孤立的,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正是在社会关系中才形成了人的本质。人们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关系式复杂多样的,主要包括生产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思想文化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等等。在诸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本质;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又有其相对独立性,也从各个不同侧面规定着人的本质。因而人的本质也就是以生产关系为主导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结合。“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个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每个人一生下来就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只有在社会关系中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否则,一旦脱离社会关系,丧失社会属性,就会和徒具人形的“狼孩”一样,无论先天有多么发达的大脑和健全的躯体,都不可能具备人的本质。
第三,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地发展变化着。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错误在于离开人所生存的具体的历史
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谈论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从分析费尔巴哈入手,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彻底否定了抹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和历史性,并从这种抽象的、一般的、孤立的单个人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马克思并不完全否认人类具有某些共同性,而是反对将这一共同性抽象化,反对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他主张从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去理解人。马克思认为在考察人的本质、理解人时,“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社会关系总是具体的,因而由它们的总和所构成的人的本质也就必然是具体的。同时,由于人们的社会关系总是随着社会实践,首先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因此“人的本性”也就是在每个历史时代的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述,是留给后世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德里达所说:“没有马克思就没有将来”“我们都是马克思主义遗产的继承者”,我们应该更多更细地阅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从他的思想精华中汲取营养,促进自己更好的成长。
第四篇:人的本质的思考――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讲解
人的本质的思考——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人,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人 科人属人种, 是一种高级动物;精神层面上, 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 念, 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文化人类学上, 人被定 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 尤其是能够建立团 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人是极其复杂的 , 复杂到有时连自己都 不能解释自己。到底什么是人的本质呢?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 的产物;中国古代的一些哲学家说:人是天地之灵气,万物之精华;德国古典唯 心主义哲学把人的本质看做是自我意识、精神;黑格尔把人逻辑地理解为自己劳 动的结果,把劳动看作是人的本质;费尔巴哈则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 自然界的一部分, 他从自然人出发, 把人的本质看做是 “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 抽象地孤立地谈论个体的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 ,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 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即理性、意志和心。凡此 种种,众说纷纭。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以前的旧的哲学进行了批判,提出 了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恩格斯在四十多年后写《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 哲学的终结》时,以附录的形式把这个文件公诸于世,并且给予了高度评价,称 之为是“包含着新的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了 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 特别是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 物主义的合理内核, 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 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
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的经典性表述, 包含着 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 第一,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 更重要 的,人还是社会的存在物。因此,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所谓 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
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由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社会属性, 人类自 身的区别也主要在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其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 而人的 自然属性又总是受着社会属性的规定与制约, 成为社会化的自然属性, 因而, 人 的本质也就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 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在自然界, 生物的种类 不计其数, 然而人却做为独一无二的, 具有高度智慧的动物, 与其它生物存在本 质的差别,其根本原因,就是人具有社会性。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的故事, 就是对此最好的例证:狼孩卡马拉刚被发现时, 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吃肉时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手撕开 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的引颈长嚎。经过 7年的教育,她才掌握 45个词,勉强学会说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只有 16岁左 右,但其智力只相当于3、4岁的孩子。狼孩的事实,证明了人必须生活在社会 环境之中,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类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赋的、生来就有的, 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不是孤立的, 而是高度社会化了的人, 脱离了人类 的社会环境, 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点。而人脑又是物 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本身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它的原材料来自客观外界, 来自人们的社会实践。所以,这种社会环境倘若从小丧失了,人类特有的习性、他的智力和才能就发展不了, 一如 “ 狼孩 ” 刚被发现时那样, 有嘴不会说话, 有脑 不会思维, 人和动物也就没区别了。人出生之后一项最重要的人物就是进行社会 化,学习生产、生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学习和掌握社会规范;培养和习得社会角色等等, 完成从生物个体发展成为具备社会成员素质的 “社会人” 的过 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并非要否定人性中包 含的自然属性因素, 而是强调社会属性是人性作为与兽性和神性相区别的根本所 在, 从而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因此, 马克思主义承认并重视人的自然属性, 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基础和前提,没有自然属性, 即生理构造和食欲、性欲等生物本能,就谈不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人的 本质主要体现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 在这个意义上, 人不仅是自然的 存在物,更是社会的存在物,所以,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另外,人 的社会属性虽然以自然属性为基础, 但是, 历史和现实中的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 都是经过其社会属性洗礼的, 都包含有相应的社会内容。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生物
本能与动物的本能是有区别的,例如,人类不仅仅有食欲,还有饮食文化,人类 的性欲也是与两性间的感情相联系的, 并由此产生了家庭。造成这一区别的原因 就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为自然属性注入了社会内容。所以, 如果否认人的本质在于 其社会属性, 而把人的自然属性看作人的本质属性, 就会将人与动物、社会与自 然混为一谈。
第二, 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首先, 这说明各种社会关系之 间的联系不是机械的,而是有机的,它们彼此影响、制约、渗透,形成纵横交错 的统一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体现的就是人的本质是各种社 会关系的有机统一, 而不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简单相加或某种社会关系的重复。这 就要求我们用系统的、全面的方法从总体上, 从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联系中把握 人的本质。诚如马克思所说:“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 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其次,各种社会关系在有机统一的联系中不是并 列的、平等的,它们在决定人的本质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各种社会关系中, 物质关系, 特别是生产关系是最基本、最主要的, 它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社会 关系,因此也对人的本质具有最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 同时,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是彼此分割、孤立的,而是 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正是在社会关系中才形成了人的本质。人们所生活于其中 的社会关系式复杂多样的, 主要包括生产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思想文化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等等。在诸种社会关系中,生产 关系是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 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本质;其他 各种社会关系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也从各个不同侧面规定着人的本质。因而人的 本质也就是以生产关系为主导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结合。“不管个人在主观上 怎样超脱个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人的本质是由社 会关系决定的, 每个人一生下来就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只有在社会关系中 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否则,一旦脱离社会关系,丧失社会属性,就会和徒具 人形的“狼孩”一样,无论先天有多么发达的大脑和健全的躯体,都不可能具备 人的本质。
第三,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 历史地发展变化着。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 性和人的本质的学说, 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错误在于离开人所生存的具体的历史
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谈论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从分析费尔巴哈入手, 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 彻底否定了抹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和历史 性,并从这种抽象的、一般的、孤立的单个人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 所固有的抽象物” 的观点。马克思并不完全否认人类具有某些共同性, 而是反对 将这一共同性抽象化, 反对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 他主 张从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去理解人。马克思认为在考察人的本质、理解人时, “我 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 变状态中的人, 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 发展过程中的人”。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社会 关系总是具体的, 因而由它们的总和所构成的人的本质也就必然是具体的。同时, 由于人们的社会关系总是随着社会实践, 首先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的,因此“人的本性”也就是在每个历史时代的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 “整个历 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述, 是留给后世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正如 德里达所说:“没有马克思就没有将来” “我们都是马克思主义遗产的继承者” , 我们应该更多更细地阅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 从他的思想精华中汲取营养, 促进 自己更好的成长。
第五篇:我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理解
我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理解
摘要:论述民生的概念,改善民生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如何改善民生
关键词:民生、原因、意义、改善民生
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改善民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中国传统社会当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到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给“民生”注入新的内涵,并将之上升到“主义”、国家方针大政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孙中山对于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1,“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2,“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3。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从这一角度看,广义上的民生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呢?
第一,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之首是以民为本,解决好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部署了发展教育、扩大就业、深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改善民生任务。这是当前我国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的基本民生问题,可以说教育是民生之始,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社会管理是民生之盾。
第二,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我们也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变化发展的阶段,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清醒地认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所提出的新要求、新问题,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望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从而进一步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感、紧迫感。改善民生是当前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大政策,必须千方百计落实好。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民生问题的新特点,我们在改善民生问题上要有新的举措、新的突破。首先要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有所突破,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人民群众总体上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人民群众有了更高的物质文化需求,在解决了商品短缺之后,现在又出现了某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短缺,因此必须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生活环境等方面公共服务的供给,提高人民群众在这方面的享有水平;再者要在《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2页《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25页《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35页
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上有所突破,下决心整顿收入分配秩序,打击各种非法谋利行为,取缔各种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最后在解决历史遗留的民生问题上有所突破,在我们的改革发展的过程上,由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制度不衔接、不完善等问题,产生了一些历史遗留的民生问题,我们要采取负责任的态度,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妥善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改善民生是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础条件。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最大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显著地改善了民生,使中国老百姓得到实惠。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应体现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改善民生上。
第四,改善民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现实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由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导致各个不同阶层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我国的民生问题面临诸多新课题、新矛盾。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一些带有基本生存性质的民生问题并未完全解决,由于经济增长目标导向的单一性而产生的就业难问题,由于分配制度不完善而出现的地区间、城乡间、不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问题,由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导致的看病难、上学难和住房难问题,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到位而产生的生产安全和环境污染的事故频发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尽快加以解决,否则不仅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将危及社会的稳定,影响社会文明的进程。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而这一重大战略,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改善民生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立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能不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解决好,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只有不断破解民生难题,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只有人民信任和支持,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稳如泰山。因此,我们必须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关心百姓,始终惦记民生,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到人民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问题之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到一系列具体的惠民政策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二)改善民生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财富的分配要公正、公平、合理,社会财富要为全民共享,共同致富,这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同志早在1987年就强调指出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让人民富裕起来,过上殷实、幸福的生活。因此,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高度关注民生,注重改善民生,使劳动人民创造的一切财富为全民共同享有,这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
(三)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问题,特别是解决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是推
进社会公平正义,进而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纵观中外发展史,民不聊生必将产生**;重视民生则促进社会发展,保持社会和谐。因此,只有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关注全体人民的民生问题,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进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
那我们到底要怎么办才能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呢?首先,我们一定要把以下六个社会建设作为重点:(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有如下几种办法。
第一,要重视促进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居民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就业是民生之本。现在,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国家应该鼓励支持乡镇中小企业发展,以吸收乡镇劳动力,改善农村及乡镇就业情况。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使之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
第二,要重视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百姓更多地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近年来国家对义务教育和其他各级教育的投入明显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些投入和措施应该在今后持续进行,还应该在一些偏远,贫困地区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贴住宿费。与此同时,还应该不断完善国家助学体系,保障每年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助学经费充足。要逐步建立城乡基本医疗体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2年开始试点后,在全国农村迅速普及。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达7.2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82.8%。与此同时,为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国务院决定加快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争取在试点的基础上尽快铺开。
第三,要重视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统筹城乡发展,贯彻“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在今后发展中,还应该结合方针不断得到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体系。从2004年开始,分别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连续出台了4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这些重大政策和措施,对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要重视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五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针对近年来主要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导致的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问题,中央政府应不断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也要尽快全面铺开。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也应加大投入,以改善生活环境。与此同时,绿化和交通以及生活燃气电力的问题同样不能忽视
当然,改善民生问题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在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当前主要矛盾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现实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解决我国民生问题不可能走西方福利国家的道路,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人民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解决好当前面临的问题,完全可以驾驭中国航船胜利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