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阶段教学法的创始人——赫尔巴特
阶段教学法的创始人赫尔巴特
约翰〃菲力德利赫〃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著名教育家,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他以创造阶段教学法闻名世界。
赫尔巴特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也广泛接触各种新思想。14岁时,他写了一篇充满反封建意识的论文《人类的自由》。大学毕业后,他像当时许多文人一样,在贵族家中担任家庭教师。
在指导孩子读书过程中,渐渐对教育产生了兴趣,还带领学生访问了当时已负盛名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1806年,他写了《普通教育学》,并在哥尼斯堡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教育研究所。
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赫尔巴特创造了一种新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他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完整的结构,要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他明确提出了“四阶段教学法”。后来,赫尔巴特的学生席勒等人进一步发展了这种阶段教学法,形成了“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应用”五步教学法。这种方法一直被认为是传统教学的标准模式,它强调了教师、教材和课堂(“三中心”)的作用。
赫尔巴特在教学的心理学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反映了近代教学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他的教育理论已不合时宜了。
在哲学上,认为宇宙由无数绝对的、不可认识的“实在”(精神实体)所构成。“实在”间不同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构成宇宙可变性的外形,造成人们对宇宙变化的错觉、幻觉。在伦理学即“实践哲学”上,认为人类道德的基础是五种永恒不变的观念,即内在自由、完美、善意、法律和正义。在心理学上,认为心理学就是研究观念出现、结合和消失的科学;发展“意识阈”学说,提出“下意识”看法;提出统觉是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观念的过程。认为“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与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指明目的,后者指明途径、手段”。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完美德性”的人。把教育过程分为三个部分:管理、教学、训练。提出用威吓、监督、命令和禁止、惩罚等管理方法,约束儿童“不驯服的烈性”,养成守秩序的精神,为教学和道德训练创造必要条件。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教学是教育的最基本的手段,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德性;教学的任务在于通过不同学科形成儿童各种活动观念,教学必须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阶段和相应的“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四种心理状况。认为训练的任务是养成善良的品格和对上帝的感情,强调德育与宗教教育相结合。后来其门徒将其发展成“五段教学法”,清末民初传入中国,对中小学教学有一定影响。
赫尔巴特学说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盛行于欧美,形成传统教育学派,主要教育著作有《普通教育学》(1806)、《心理学教科书》(1816)、《学校与生活的关系》(1818)和《教育学讲义纲要》(1835)等。
第二篇:赫尔巴特五步教学法及案例分析
赫尔巴特五步教学法及案例分析
一.案例
教室的中间,学生每6个人围坐成一个小组,教室的四周摆放着许多新鲜蔬菜。上课了,王老师亲切的话语想起:“大家看,我们来到‘菜园里’,我们四周有这么多蔬菜,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乘着同学们的兴趣,王老师继续往下说:“那好,待会儿同学们就走下座位到教室的四周去看一看、摸一摸这些蔬菜,再读一读旁边的小卡片,试着记住它们的名字,可不要把蔬菜的名字叫错了!”
在学生经过观察,朗读蔬菜名字的活动后,王老师又说道:“你们刚才认识了那么多的蔬菜,谁愿意说说它们?”
“我刚才认识了豆角,我觉得豆角又细又长又软,像一根鞭子。” “我知道了,南瓜是黄色的,是圆形的,它的皮很硬。”
“西红柿,红红的,软软的,我闻了闻,还有一股清香味呢!” „„„„
二、涉及的问题及相关观点概述
这个案例涉及到课堂教学中课程内容这个环节,它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赫尔巴特的五步教学法,即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应用。当然现代教学不可能完全按照这个模式进行教学,但我们可以将这个五步教学法融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里,同时赋予更多的涵义在这个概念中,把赫尔巴特的五步教学法拓展到一个更高的平台。
(一)学生有着鲜活的生活经验与体验
青少年一代获得自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过多强调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而忽视学生的经验,必然违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上,我们可以做到课堂的“预备”。
学生在进入教育过程之前和在教育过程中始终有着丰富的鲜活的生活经验与体验。一方面我们的教育教学不可能将学生的这些经验与体验剥离开,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传递的各种信息也必须借助于每个学生不同的经验与体验才能够在学生的头脑中扎根、发芽,为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
(二)课程内容要联系学生现实的生活世界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理论比较抽象难懂,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把理论联系实际,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例子来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提示”作用。
以往的课程内容过多的关注科学世界,忽略了人现实生活着的世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课程内容的难、繁、旧等。生活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生活世界是具体,直观,丰富多彩的,它富于情境性、情感性和不规则性。于此相对应的是科学世界,科学世界是建立在数理逻辑基础之上的,由概念原理和规律规则构成。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参照这个理论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教师所创设的“科学世界”中,在一步步提示中,完成对理论的探索与认知。
(三)课堂内容要关注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对于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中,有些学生会发现一些学科的知识会有联系或者有交叉,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将两者联系起来一起学习。还有时候,当学生解决问题遭遇瓶颈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联想,通过其他事物来发现解决方法。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教师不能固步自封,使学科走向自我封闭,教师要对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经验加以引导。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经验是一个相互缠绕的整体,很难在其中分辨和区分哪部分是数学经验,哪部分是语文经验、哪部分又是关于艺术的,通常各种学科会交叉、缠绕、融合在一起。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陷入学科中心主义,导致学科与学科之间,学科与生活之间相脱节。有些教师一味的强调一门课程的重要性,束缚了学生的联想性,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另一门学科来解决现有学科的难题,或者通过对于相关事情的联想来帮助解决问题。
(四)课程内容是师生共同开发总结的
教师和学生不是单纯的课程执行者和接受者,而是课程内容的开发者和总结者。很多时候,在教学进行到最后一个部分时,教师通常会进行一番总结,把之前的知识点进行整理,然后一股脑的“打印”到学生的脑海里。这样传统的总结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和厌倦心理,因为课堂变成了单方面的讲授,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和沟通。
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自己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自己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这个原则,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会使教学更有效。
(五)把课程内容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要教会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把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起来,而不是只存在脑海里用于应付考试。这就体现了赫尔巴特最后一个阶段“应用”。
知识的运用有很多方式,首先它可以是以语言的方式实现的。即应用已学过的知识去完成有关口头和书面的作业题,也就是用言语去回答提出的问题或解答习题。其次,.以实际操作的方式实现的。即把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各种实习作业,实际操作中去。比如,学了物理电学后,去安装电灯,安装或维修半导体或电子管收音机;学生依据压力的定义,通过实际操作去测定某一重物对支持物所产生的压力。还可以把所学得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比如学过化学后,参加化工厂的生产劳动,进行实际操作;或者运用所学的生理学、化学知识去从事某种农业技术的改革和品种的改良;运用物理学的力学原理去进行工具改革等等。
三、我的看法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这节课上,老师通过事先的准备(准备各种实体蔬菜),在课堂上提示同学们深入了解蔬菜的名字和特点,最后和学生一起总结。整个过程体现了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同时教师将书本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创设了生活化的情境,并将教学分成了认知生活,探究生活和表达生活三个层次。这对于赫尔巴特的五步教学法又更进了一步,充分把课堂上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之间的生活体验。
第一,认知生活。书本中的字,词以及文字描述来源于对实际生活的观察,提炼与抽象,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如果单纯的在教师的引导下读课本,读单词,是很难与现实生活中生动形象的实物建立联系的。针对这个情况,教师要布置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带领孩子们走进创设的“现实生活”中。这个时候,课文中所要学习的单词不在是一个个陌生的、生硬的方块字的组合,而是一个个孩子们急于想认识的朋友。当学生在教室的提示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的单词的意思,欢乐的教学气氛就会弥漫整个课堂,学生就会对知识的追求产生很大的满足感和自豪感,有利于促进良性的学习。
第二,探究生活。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课程内容是与相应的探究生活的方式相结合,生活化的内容需要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手去操作、用心去感受、用头脑去思考。在生活化的场景中,教室不是限制学生的手脚,而是要鼓励他们进行联想,在实际的探究中,自然而然的学会知识。
第三,表达生活感受。联系生活的课程内容不局限于字、词的认识,而是通过学生独自探究后自己发现“伟大成果”。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在将自己所学习的感悟表达出来,这是教师无法直接传授的。可以说,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表达是自己研究总结后的全面认识,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达来了解学生理解掌握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思维语言和逻辑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很多人认为,赫尔巴特的理论只能用于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的思想,把他的思想融入到现代的教育环境中,而且他的这套教学方法让一个教师明白课程规划的重要性,由浅入深,一步步把课程推向高潮。我觉得最有用还是他五步教学法中的最后一点——应用。很多教师现在仍旧把书本上的知识全部塞给学生,学生只会背诵机械化的概念,却不会真正的应用。
比如,在小学课程中,有很多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时候密切相关,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知识真正“活”起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估算。教师在教授这个知识的时候完全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生活情景,比如估算自己最喜欢吃的巧克力,最喜欢的玩具,最新的电子产品等等,然后教会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碰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运用所学的估算知识来对物品进行一个估价,最后考虑自己是不是有能力购买这个物品。
虽然我现在还是一个师范的大三学生,但是通过学习赫尔巴特的一系列理论,让我对课堂的规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深知这是一项十分有挑战性的任务,怎样使课堂内容更具科学性,怎样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这都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带给我的思索。
四、参考资料
1.案例来源:黄荣军 《认识生活 探究生活》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7月
2.刘冬岩 《实践智慧——一种可能的教学价值》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7月 3.朱宁波主编 《实践新课程——原理 案例 思想资源库》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5月
4.董远骞 《教学的理论与艺术》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8月
第三篇:李华--赫尔巴特五步教学法案例分析
赫尔巴特“五步教学法”教学案例
贵州省瓮安县珠藏中学 李华550416
课题:动能 动能定律
一.预备;唤起学生已有的旧概念,提出问题,说明目的。
我们在初中学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就叫做动能,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系。那么,到底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质量、速度有什么关系?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二.提示,提出新课题,讲解新内容。
【演示实验】:如右图所示,让滑块A从光滑的轨道上滑下,与木块B相碰,推动木块做功。
学生描述看到的现象:
a. 让滑块A从不同的高度滑下,可以看到,高度大时把木块B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
b.让质量不同的木块从不同的高度下滑,可以看到;质量大的木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
从功能关系的定性分析可以得到,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则它的动能就越大。
三.联结,把新旧知识相比较,建立他们之间的联系。
【物理情景Ⅰ】: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为V1 =0自由落下,当下落距离为h时,速度为V2。
【物理情景Ⅱ】:一个初速为V1,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S,速度增加到V2。
【物理情景Ⅲ】:一个初速为V1,质量为m的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在摩擦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S,速度减小到V2。
【物理情景Ⅳ】:一个初速为V1,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了一段位移,速度为V2 ,其运动过程
中受到的摩擦力为f。
由前面所学的知识,归纳、推导出结论填入下表:
【结论1】:物体只受重力作用,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1/2mv2这个物理量的变化。
【结论2】:物体在只受一个动力的情况下,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1/2mv2这个物理量的变化。
【结论3】:物体在只受一个阻力的情况下,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1/2mv2这个物理量的变化。
【结论4】:物体在受阻力和动力的情况下,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1/2mv2这个物理量的变化。
四.总结,概括,得出结论。
通过上面的推导,我们可以得到:合外力F所做的功等于1/2mv的变化。根据功能关系,合外力F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得出以下结论:
1.动能
【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与物体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
【定义式】:Ek =1/2mV2,(V是瞬时速度)
【单位】:焦耳(J)
【说明】:
2a.动能具有标量性,且只有正值。动能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b.动能具有瞬时性。在某一时刻,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也就具有一定的动能。动能是一个状态量,与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相对应。
c.动能具有相对性。对与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速度有不同的瞬时值,也就具有不同的动能,一般都以地面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d.动能具有不可突变性。物体的动能不会发生突变,它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外力对物体做功的过程或物体对外做功的过程。
2.动能定理
【内容表述】: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 达 式】:W=Ek2-Ek1。(W是合外力所做的总功,Ek1、Ek2分别表示初、末状态的动能。若初、末速度分别是v1、v2,则Ek1 =1/2mv1, 2 Ek2 =1/2mv22).【物理意义】:动能定理揭示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与物体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变化的大小由合外力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说明】:
①: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作功过程,也使用于变力作功过程。
②: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也适用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
③: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既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所组成一个系统。
④:动能定理的研究过程可以是针对运动过程中的某个具体过程,也可以是针对运动的全过程。
⑤:动能定理的计算式为标量式,v为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
⑥:在W=Ek2-Ek1 中,W为物体所受所有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正功取正值计算,负功取负值计算;Ek2--Ek1为动能的增量,即为末状态的动能与初状态的动能之差,而与物体运动的过程无关。
五: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进行练习。
【例1】:如图所示,物体从高为h的斜面体的顶端A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水平面上的B点停
止,A到B的水平距离为S,已知:斜面体和水平
面都由同种材料制成。求: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动摩
擦因数?
【解析】:(方法一,过程分段法)
设物体质量为m,斜面长为l,物体与接触
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滑到C点的速度为V,根据动能
定理有:
mghmglcoslcosSDC12mv
2物体从C滑到B,根据动能定理得:
h联立上式解得: 方法二:过程整体法S
mghmglcosmgSCB0
hSS联立解得: lcosCB
S【点评】:若物体运动过程中包含几个不同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时,可以分段
考虑,也可以以全过程为一整体来处理。往往全过程考虑比较简单。
【例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开一个光滑小
孔,从孔中穿一根细绳,绳一端系一个小球,另一端
用力 F1向下拉,以维持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半径
为R1的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今改变拉力,当大
小变为F2,使小球仍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但
半径变为R2,小球运动半径由R1变为R2过程中拉力对小球做的功多大?
【解析】:设半径为R1和R2时小球的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υ1和υ2有向心力公式得:
F1mv1R
1W
2同理: 1
2mv22F22mv2R22由动能定理得
: 12mv1
联立得: W1
2F2R2F1R1
【点评】:绳的拉力作为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变力,变力做功不能应用公式W=FS直接运算,但可通过动能定理等方法求解较为方便。
【例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υ0射入木块中,设子弹在木块中所受阻力不变,大小为Ff,且子弹未射穿木块。若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为D,则木块向前移动距离是多少?系统损失的机械能是多少?
【解析】:以子弹、木块组成系统为研究对象。
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据
动量守恒定律有:
υ=m
Mmmυ0 =(M+m)υ(设υ0方向为正)0
子弹打入木块到与木块有相同速度过程中摩擦力做功:
对子弹-Ffs
对木块Ffs子= mυ2-mυ20①
212211木=Mυ2②
由运动草图可知:S木=S子-D③
由式①,②,③解得:s木=
2mDMm ①+②有 1
2(M+m)υ2-
2mυ20 =Ff(s子-s木)12
1(M+m)υ2-1
2mυ20=-FfD 即FfD=mυ20-2
11(M+m)υ2 m022
2△Ek=mυ20- 22(mM)=Mm
2(Mm)20
【点评】:子弹和木块相互作用过程中,子弹的速度由υ0减为υ,同时木块的速度由0增加到υ,对于这样的一个过程,因为其间的相互作用力为恒力,所以我们可以从牛顿运动定律、能量观点、动量观点三条不同的思路进行研究和分析,类似这样的问题都可以采用同样的思路。一般都要首先画好运动草图。
第四篇:《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在地理课堂的应用》
《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在地理课堂的应用》
姓名:张晓虎
单位:唐山市开滦二中
通信地址:唐山市古冶区开滦二中地理组
邮编:063100
电子邮箱:zhxh1976@sina.com
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在地理课堂的应用
近代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在其教育学著作《普通教育学》中,精心构建了科学的教育学框架,并首次提出了统觉论和兴趣说。
所谓统觉,即新观念为已经存在于意识中的旧观念所同化和吸收。赫尔巴特认为,任何观念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而总是与其他观念相互联系,组成一个“观念团”,这个观念团通过统觉过程把与之一致的新观念吸收进来,不断扩大和完善,以至形成观念的体系,最终形成统觉团。依据统觉学说,教学上应把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合起来,通过统觉过程把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为学生所理解。赫尔巴特认为,学习和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统觉过程,是一个统觉团的形成过程,具体包括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同时赫尔巴特认为,兴趣是一个由“专心”和“审思”共同组成的心理活动,既是统觉的基本条件,又是智力活动的前提。同时他指出,人的“专心”是指集中于某一主题或对象而排斥其他的思想活动,而“审思”是指追忆与调和意思内容的思维活动,即深入理解与思考,把“专心”中认识的个别事物集中起来,使之联合成统一的东西。“专心”与“审思”这两个环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构成了兴趣的四个阶段,即注意、期望、要求、行动。
赫尔巴特正是依据其统觉论和兴趣说,提出了其极为著名 “四段教学法”,既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首先,明了,先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其次,联想,把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联系;第三,系统,对新的知识体系作出概括和结论;最后,方法,要求能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同该教学程序相应的学生心理状态既是兴趣的四个阶段: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下面,笔者仅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节为例,对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在地理课堂的应用试做探索。
一、明了—注意阶段:阅读漫画,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语文书上,我看到了一幅漫画《这段木头一定有虫》,画的什么呢?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一个年轻人正在砍伐树木。只见他,站在一棵高大的树下,挥起了沉重而又锋利的斧头,使尽了浑身力气,向大树拦腰砍去。这时,一只啄木鸟从远处飞来,落在年轻人的肩上。它看着年轻人的举动,既气愤,又不解,拼命地朝年轻人的头啄去,心里一边想: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考虑到漫画含义与本节内容关系密切,所以我便以此引入了新课:同学们,啄木鸟为什么说年轻人的脑袋是木头,而且是有虫的木头呢?这则漫画又是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你自然就有答案了!这样的课堂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给了学生以感染启迪,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联想—期待阶段:问题导航,明确目标,锻炼学生学习能力 既然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那么整体性是怎么表现的呢?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风景照片,告诉学生这组照片是某旅游爱好者从我国新疆拍摄到的,请大家仔细观察、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1.图中自然景观包含了哪些地理要素? 2.这些要素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
3.这些要素之间如何保持了景观的一致性?
设计此活动,既能运用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增强学习乐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与归纳能力。
可以让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老师适时点拨,最后小结: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土壤、地貌、生物等要素共同组成的,并且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使得他们在景观上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接下来,让我们做一个小游戏,老师再出示一组照片,告诉你们,其中有几张不是该旅游者从新疆拍摄的,你能去伪存真,把它们挑出来吗?能说出你的理由吗?
这个活动一下子激发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跃跃欲试,都想表现一下自己,那就让他们畅所欲言,这个活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老师可以深入学生当中,但要做到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学生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最后,师生达成共识,理直气壮地检出了成群的牦牛、大片的苔原、肥沃的黑土、葱绿的竹林等照片。通过小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而且使学生逐渐树立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念。
三、系统—探究阶段:集思广益,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审思
不要停下来,继续我们老师的导演角色。从剩下的照片中检出这样一张,告诉大家,这拍自新疆和田地区的某薪柴市场,然后将其放大问学生:你们看到这张照片,会无动于衷吗?我们再大胆地设想一下,若是啄木鸟飞到这个市场,面对此情此景,又有什么想法呢?
这个有趣的问题,无疑会推波助澜,使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潮。还是让学生尽情讨论、大胆发言,尽量让学生把破坏植被、砍伐森林所带来的后果说的全面一些,如水土流失、全球变暖、气候恶化、河道淤塞、地上河、土壤盐碱化、物种减少等,最好能落实到具体的地区进行说明。老师分别给予肯定,并小结:通过人类对植被破坏的分析,我们发现,一个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一要素变化了,会导致其他自然要素的变化,甚至环境整体的改变。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另一个表现。
同时,我们也看到,作为环境中的自然资源,森林的砍伐,带来了其他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等一系列的变化,显然,认识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我们利用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系统和改善环境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如行云流水一般,过渡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进入了下一阶段。
四、方法—行动阶段:应用新知,解决问题,拓展启迪学生智慧
学生已经意识到,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如果不注意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会使其他资源及其环境发生变化,甚至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除了乱砍滥伐,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吗?鼓励学生联系所学、结合实际,说出一些案例来。如:
1.塔里木河上中游过度引水,造成下游径流量减少,河床干涸,植被枯萎,动物死亡,生态环境更加干旱。
2.黄土高原土地过度开垦,水土流失加剧,生态恶化,农业减产,也是造成黄河下游地区形成“地上河”、洪涝、盐碱化等灾害的重要原因。
3.每生产出1吨铜,需要消耗相当于35吨煤炭的能源,会产生142吨废渣。同时,开采矿石使土地废弃,排出废物和消耗能源也不可避免地会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且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扩展。最后,为了进一步证明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形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对土壤形成的分析,探究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以及人类活动的关系,并完成活动中的相关问题。显然,此项活动将探究学习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又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最终的目的就是使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想深入人心,使学生学到真正对其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
综上所述,在赫尔巴特看来,学生在接受新事物时,总有一条明显的思维主线,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让学生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掌握新的观念,使学生通过专心达到“明了”与“联想”,通过审思达到“系统”和“方法”,这就是“四段教学法”的思想内涵。
笔者尝试着将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应用于地理课堂,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正如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所说,“赫尔巴特的伟大贡献在于使教学工作脱离陈规陋习和全凭偶然的领域。他把教学带进了有意识的方法的范围,使它成为具有特定目的和过程的有意识的事情,而不是一种偶然的灵感和屈从传统的混合物。
第五篇: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
05成人教育学赵丽梅学号200518
2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近代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在近代教育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与之比肩,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乃至之后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巨大、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赫尔巴特提出了作为独立的一门科学的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一、赫尔巴特生平简介
生于德国奥登堡。他的幼年教育受益于母亲和家庭教师,以后入拉丁学校,于1794年进耶拿大学。在学校内他研究康德、费希特等人的哲学著作;当时刚发表的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Parmenides,约公元前六世纪)关于一切存在都是统一的和不变的学说,给他很大的影响。1797年初,他在修完大学课程之前,即去瑞士担任一贵族的家庭教师;他对教育的兴趣就是由这个职务引起的。他在1799年曾访问过柏格多夫,与裴斯泰洛齐相识,这一认识给他的印象很深,但是他并未接受裴氏观点中的民主主义倾向。1799年以后,他停居在友人家专攻哲学;1802年在哥丁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随后即在该校任教。1809年他应哥尼斯堡大学的聘请,继康德之后,讲授哲学与教育学,并创立教育研究所,目的在于训练教师,应用他的教育原理。1833年,他重回哥丁根大学任教,于1841年逝世。
二、赫尔巴特教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坚信,他建立了“科学的教育学”。因为他的教育学具有坚强的双翼,即把教育学建立在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他说:“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来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
当然,在分析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时,也不能忽视他的政治思想。离开了他的政治的观点,也难以对他的教育思想做出客观的评价。
(一)政治背景
赫尔巴特生活的时代背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到欧洲革命时期。(德国 封建地主阶级VS资本产阶级)
赫尔巴特正是当时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妥协、力图维持君主制的统治的思想的代表。显然,他的政治立场是保守的。其教育理论是为维持容克地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他的教育思想在许多方面都反映了他的社会政治观,即他希望在不破坏和不根本改变德国当时社会秩序中求得某些改革。
(二)实践哲学
赫尔巴特的伦理观:五种道德观念 “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 其中,“内心自由”和“完善”的观念是针对个人的道德修养而言,而“仁慈”、“正义” 和“公平”的观念则是指个人与他人或社会发生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这五种观念包含着意志道德的一切类型,并是巩固世界秩序的永恒真理。
赫尔巴特伦理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强调知识或认识在德性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他指出“巨大的道德力量是获得广阔视野的结果,而且又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思想群活动的结果。”
(三)心理学
赫尔巴特认为,观念是心理的最基本的要素。他把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看成是观念的集聚和分散。他断定心理学是研究观念集聚、分散、结合和消失的科学。教育过程就是不断向学
生呈现“观念”的过程。
从观念竞争有强弱变化的认识出发,赫尔巴特还提出了“意识阈”的观点,并用观念在“意识阈”内外的活动变化来解释人的心理。赫尔巴特把全部心理活动归结为观念的活动,实际上也就是把人的全部精神生活都看成是观念的活动。
在心理学上,赫尔巴特还提出了“统觉”的思想,统觉是赫尔巴特教学理论的重要依据之一。
赫尔巴特的哲学和心理学反映了德国哲学和心理学注重思辩和经验的特点
三、《普通教育学》简介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一书全称为《从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学》。是1806年发表的。该书所阐述的学校管理制度、道德教育的理论以及教育目的等,从其政治方向来说,是为“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服务的,但是,该书所论述的教学理论,说明了心理学对于教育学的意义,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的原理,论证了教育性的教学这一概念,特别是指出了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意义。所有这些,在教育史上都有一定的价值,这就是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在世界各国得到传播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我们今天重新研究与评价该书的意义之所在。
全书共分三编,三编之前加有一个“绪论”。
绪论里,赫尔巴特着重说明教师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与作用。还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以及教育目的与作用等问题
第一编的标题是“教育的一般目的”,共分两章,第一章为“儿童的管理”,第二章为“真正的教育”。本编主要论述了管理和教育的一般目的问题。
第二编的标题是“兴趣的多方面性”,共分六章,各章依次为:“多方面性的概念”、“兴趣的概念”、“多方面兴趣的对象”、“教学”、“教学的过程”、“教学的效果”。本编主要论述了兴趣的多方面性问题,并以此为基本原理来解释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科设置,阐述了教学的过程,环节等一系列教学论问题。这一部份是《普通教育学》一书的核心,也是比较有价值的部份。
第三编的标题是“性格的道德力量”,共分六章,各章依次为;“究竟什么叫做性格”、“论道德的概念”、“道德性格的表现形式”、“性格形成的自然过程”、“训育”、“训育特殊性的考察”。本编主要论述了训育和道德性格的形成问题。
管理、教学和训育,构成了赫尔巴特教育体系的骨干
四、《普通教育学》中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五道念与教育目的论
五道念构成了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论的理论基础。五道念即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在赫尔巴特看来,五道念为人人所共有。作为一套普遍的道德范畴,五道念是人类的永恒的美德,它将人类的一切美德都网罗入内。五道念是一个层层剥笋,步步递进的关系,愈到最后,其道德自律的成份愈少,而道律他律的色彩愈浓。赫尔巴特断言,五道念囊括了意志道德的一切类型,因而是巩固世界秩序亦即维护普鲁士君主政体下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和道德规范的“永恒真理”,如果人人都能牢固地将五道念建立起米,天下自无任何骚乱,社会自然安定太平,人民自然各司其职,安守本分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的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还把儿童未来的目的分为两部分,即希望达到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谓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一个人有时可以根据自由选择而给自己提出的目的,或者说与职业选择有关的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教育就必须发展人的多样的、各方面的感受性,培养人的多方面的兴趣。所谓必要的目的就是道德的目的,这是一个人在任何活动中都必须达到的目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以各种观念来丰富儿童的心灵,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完
美的道德品格的人。
(二)性恶论与管理论
赫尔巴特禀承了历史上沿袭的,曾为中世纪神学所极力鼓吹的“性恶论”,认为在儿童天性中处处都会表现出不服从的烈性。,“所以为了要使那种在烈性与欲望中成长起来的意志不被他们(指儿童的烈性与欲望)造成具有反社会的倾向,就有必要经常不断地对它们保持明显的压制”,“而儿童管理就是许多必要的预防措施之一”。他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
赫尔巴特将对儿童的管理作为实施教育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在赫尔巴特看来,教育过程可分为三大部分:管理、教学、训育。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不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实施道德品格的教育就无从谈起。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首先对儿童进行管理,如果不首先通过管理将儿童天生的粗野倔强的性格压下去,无论是教学还是教育都无法进行。但是,儿童管理既不是教学,也不属于教育,旨在为顺利进行教学和教育创造前提条件,除此之外别无目的,“这种管理并非要在儿童心灵中达到任何目的,而仅仅是要创造一种秩序”。
主要的管理方法有:威胁、监督、权威与爱。
(三)兴趣说与教学论
兴趣的多方面性可分为两大类,即“认识”的兴趣和“同情”的兴趣。“认识”的兴趣是属于周围自然现实的认识,“是在观念中摹写在它面前的东两”,而“同情”的兴趣则属于认识社会生活的,“是把自身置于别人的情感之中”。以上这两大类兴趣又可具体分为六种兴趣: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宗教的兴趣。为发展学生的兴趣,他认为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动精神,因为“津津有味地学习的东西,能够很快地学会巩固地掌握”。
兴趣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兴趣的多方面性”构成了儿童意识活动的内在动力。“兴趣的多方面性”为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和必要。由此,赫尔巴特提出了他的范围广泛的教学课程论。属于经验兴趣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物理、化学、地理;属于审美兴趣的学科是文学、唱歌、图画,属于同情兴趣的学科是外国语(古典语与现代语)和本国语,属于社会兴趣的是历史,政治、法律,属于宗教兴趣的学科则为宗教。
兴趣的四阶段与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还进一步对兴趣的心理特性和心理过程进行了探讨,认为人的兴趣是一个由“专心”和“审思”共同组成而又相互矛盾的心理活动。“专心”与“审思”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兴趣的四个阶段,即注意、期望、要求、行动。赫尔巴特正是依据兴趣的四个阶段提出了其极为著名且又影响极为巨大而深远的“四段教学法”。这就是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明了就是向学生明确地讲述新的教材;联想就是通过教师和学生谈话,使学生把新旧观念联合起来;系统就是学生在新旧观念联系的基础上,去寻找结论、定义和规律;方法就是把已学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有逻辑地、创造性思维的技能。赫尔巴特所规定的这些阶段,由他的学生齐勒(Ziller)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段,称五段教学法。
(四)性格观与训言论
训言论即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他认为道德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灵,而且能指导他们的感情、愿望和行为,形成他们的性格。
他认为道德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灵,而且能指导他们的感情、愿望和行为,形成他们的性格。道德教育的方法应该依靠学生已有的美德。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找到学生的善良特征,甚至学坏了的学生的善良特征。用一个火花燃起另一个火花。道德教育的方法,他认为包括以下几种:约束学生;限定学生;规定明确的行为规则;使儿童心灵保持“宁静和明朗”;以奖励和谴责去“鼓舞”儿童的心灵;劝告规律的生活方式,家长要保证儿童合理的生活秩序,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分辨是非,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赫尔巴特所
建立管理儿童的制度曾经广泛地推行着,这种制度的缺点在压抑儿童的创造性,使他们绝对服从成人的权威。
五、《普通教育学》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1.《普通教育学》的历史地位。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伟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论走向科学的开山祖和奠基石。
(1)赫尔巴特将五道念作为其教育论的理论基础。这种试图将教育目的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之上的努力显然是一种理论上的贡献,从而使其教育目的论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的理性之物赫尔巴特试图将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将现实社会的要求与未来社会的召唤统一起来,从而培养既能立足现实,又能面向未来的人才,赫尔巴特试图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尖锐对立中寻找平衡和支点,并将这一思想体现和贯彻于其教育目的论之中。
(2)赫尔巴特将其管理论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这显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但是,即使在赫尔巴特的最专制的管理论之中,我们还是可以依稀看到一些民主的东西:“人们只能理智地把这种服从同儿童本人的意志结合起来,并只能把这种服从作为一种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真正的教育的结果来期待得到”,“一个外行的教育家如果擅自行使支配权,而这种权力既不是从父母那儿得来的,又不是被学生承认的,那么他将完全自毁于此。”
(3)《普通教育学》的不朽生命在于它的教学论。
第一,赫尔巴特从其观念、兴趣、统觉等心理学思想中寻找其教学论的理论依据,试图将其教学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这是赫尔巴特的一个极为重大的理论贡献。
第二,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从而正确地阐明了教学的定义,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第三,“四段教学法”的提出。“四段教学法”对于教学的四个阶段划分得很清楚,且比较细致地考虑到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注意到不同教学阶段学生的不同兴趣,特別考虑到不同的教学阶段所应采取的不同教学方法。这对于知识的系统授受和教学过程的规范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4)在训育论中,赫尔巴特试图将道德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统一起来,从而使人归于“内心自由”。从中我们又可以看到赫尔巴特试图将人之个性与社会性协调统一起来的努力。赫尔巴特重视有规律的生活在儿童的道德性格养成中的作用,将道德性格的养成生活化,重视教育者在形成儿童道德性格中的重大影响和作用,主张陶冶,反对强制,所有这些,都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小结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主要体现在他这本《普通教育学》里。他所提出的把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科学的主张、把道德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的见解、多方面兴趣的理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以及统觉心理学理论,等等,对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欧美多数国家以及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尤其是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其实,赫尔巴特的巨大的历史功绩主要不在于众人加之于他的“近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等美誉,而在于他的教育学说成了西方近代教育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赫尔巴特这样重要的教育家来说,仅仅通过几种教育著作,是不可能真正完整和全面地把握其思想体系的。在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进程中,赫尔巴特的影响也同样重要。这不仅是因为他是最早被系统介绍到中国的西方教育家,更主要的是他对20世纪初期中国建立新式学堂和发展近代师范教育发挥了无人可及的巨大作用。而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影响则持续的时间更长。如果细读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教育学者发表的有关教学和学习的论著,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与赫尔巴特学说之间的种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