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的捕鱼历史虽然十分悠久,但远洋渔业则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从1985年3月,我国第一支远洋船队开赴西非进行捕鱼作业,我国才开始有了远洋渔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拥有的远洋渔业船只已超过1000艘,形成了年产100万吨的生产能力,总产值达4.3亿美元,生产作业区域已从最初的西非海域发展到东非、南亚、南美、北太平洋、南太平洋的30多个国家地区。作业方式也从最初单一的拖网捕捞发展到具有拖网、竿钓、延绳钓以及围网捕捞等多种捕鱼技术共存的作业方式,已在国外建有70多个远洋渔业企业,同3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渔业合作项目,派出远洋渔船1260余艘,外派人员达2.7万人,这些都为今后提高捕鱼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捕捞高品质鱼种,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奠定了技术基础。
1、远洋渔业企业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大多数出国作业的渔船是通过民间渠道促组成,缺乏政府间达成的合作协议,致使作业渔船受政治上、经济上的双重压力和风险。一些好的项目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缺乏对外国海域资源状况、港口条件及市场容量的分析研究,导致渔业项目和渔船数量总量失控,、整体效益下降。
2、作业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金枪鱼钓、鱿鱼钓及一些拖网作业的发展虽然改变了我国远洋渔业结构单一的局面,但与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省相比,无论是产量、产值还是作业规模上,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3、产业不配套。远洋渔业企业的主要生产环节在捕捞,供给保障系统、渔货加工系统、渔货营销系统不健全,利润流失严重。尤其是没有自己的终端品牌产品、没有自己的营销网络、缺乏供给系统已成为制约远洋渔业企业发展的“瓶颈”。
4、布局不合理,每能形成规模优势。项目的开辟缺乏统一的布局规划,没有形成“稳住一点、开发一片、带动一面”的优势互补、规模经营的格局,在新渔场的开发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企业各自为政,失败了不能很好地总结教训,成功了又不能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开发新的渔场。金枪鱼项目主要集中在南太平洋海域,鱿鱼主要集中在北太平洋和阿根廷海域,项目布点集中,捕捞风险较大,不利于扩大规模。
5、水产品市场疲软,产品积压严重。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国际市场疲软等原因的影响,水产品销售不景气,产品价位低,积压严重,船队增产不增收的局面非常普遍。
6、设备陈旧,更新缓慢。我国许多大型金枪鱼钓船和鱿鱼钓船都是购买的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二手设备,船龄都在20年以上,一些国产的渔船设备更新和大修不正常,事故隐患比较严重。
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对策
1、以国有企业为龙头,全面发动,重点突破。目前单个远洋渔业企业的规模小、实力弱,相互之间的协同性差、团结意识淡薄,一哄而起,一哄而散,最后是两败俱伤或几败俱伤。政府要加强这方面的协调,支持国有龙头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联合,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势力强、技术全面、经验丰富等方面的优势和积累的经验、教训,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大批群众渔业走出国门,让群众渔业在巩固发展阶段起到主力军的作用。
2、要加强远洋渔业的行业管理。根据我国发展远洋渔业的教训,鉴于远洋渔业涉外性强,政策性强的产业特点(世界远洋渔业先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和我国的台湾省,都是依靠行业协会的主导作用,以行业管理促进行业效益的提高。),我国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搞好行业管理,辅助远洋渔业的发展。首先要成立专门的远洋渔业行业管理部门(如远洋渔业协会),制定远洋渔业的长期和近期发展战略规划,根据远洋渔业的特点完善配套管理办法;第二要加强各省市、各地区、各企业之间的组织协调,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形成整体的合力,以点带片,以片带面;第三要加强远洋渔业信息的交流,正确的引导远洋渔业的发展,通过行业本身的相互协作,沟通信息,一致对外,达到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目的。第四是加强对远洋渔船的出入境管理。
3、加快远洋渔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新资源、新技术的开发。一是运用渔业试验船或辅导民间渔船探勘开发公海渔业新资源,开拓新渔场,结合产、官、学界专家,协助推动产业研究发展与经营管理分析,健全产业体质。二是调整远洋渔业的产业结构,加速发展鱿鱼、金枪鱼、狭鳕、三文鱼、南极鳞虾等渔业。三是改进渔具渔法、渔捞技术,逐步淘汰船龄在十五年以上的渔船,建造新船并装设符合规定的环保、防污、节约能源的设备,切实提高经营效益。
4、加大远洋渔业人才的储备,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远洋渔业队伍。远洋渔业项目在国外实施,环境比较复杂,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创业,虽然已经积累了一批具有开拓精神、懂业务、擅管理的专业管理队伍,但从远洋渔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无论队伍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是远远不够的。一是现有的大专院校少,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不相适应,难于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二是船员的选配主要是谁投资谁选配,一些船员仅经过简单的培训就成为远洋渔船的船员,难以适应远洋渔业的要求。不少有专业特长船员为增加收入,受雇于港、澳及国外渔船,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随着海洋渔业管理时代的到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海洋渔业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应是高级的海洋渔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更重要的应是高级的海洋渔业管理人才。随着海洋渔业正向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逐步迈进,对海洋渔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复合型、外向型的发展趋势,要求渔业管理人员要了解水产业的各个分支,同时还应强化外语会话能力,掌握外贸、国际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5、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远洋渔业是一项投入大、风险大的产业,又是解决渔业捕捞强度的重要出路,发展远洋渔业既是企业行为也是政府行为。利用世界渔业资源,把地球其他地方的资源转化为本国企业的利益,这本身就是带有国家利益的行为,因此,世界上许多远洋渔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其远洋渔业的发展都进行了专项扶持。我国政府要通过实施某些优惠政策,通过行业的协调管理,使该产业更加有序,为这个产业的发展创造合适的条件和环境,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世界一些发达国家采取高额补贴,扶持远洋渔业,每年政府用于远洋补贴达 400 亿美元。另外,日本政府为防止捕捞能力和技术外流,采取补贴企业方式,将退出作业的 135 条金枪鱼船全部炸掉沉入海底,以保持自己的垄断地位。目前在设备技术上,发达国家仍处于优势地位,具有很大竞争力。而我国远洋渔业起步晚,底子薄,则更需争取国家政策扶持,从而加速远洋渔业的开发,拓宽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
6、捕捞、加工、贸易相结合,走综合经营的路子。单纯的依靠捕捞已不能大幅度的提高企业的效益,要引导远洋渔业企业走捕捞、加工、贸易相结合的路子。一是加强产品的分级、收购、加工、运输、储存、销售、废弃或销毁等阶段的管理。二是建立具有新鲜、卫生、安全等特色的国产品牌的水产品加工基地。三是提升鱿鱼、金枪鱼等鱼种的加工层次,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积极拓展水产品的综合利用开发;四是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另外还要注意建立自己的补给系统和基地。
7、建立统一的远洋渔业基地政府有关部门应组与联合龙头骨干企业在国内外建立产、供、销配套的远洋渔业基地,搞好渔船的配套服务,让所有的远洋渔业渔船放心作业,减少后顾之忧。基地的建设可采用一家建设有偿服务或多家共建按比例分成等多种方式。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年增刊 p113-114
第二篇: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姓名:王慧学号:11142128
【中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因特网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给传统政府的管理模式带来一场革命。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经济增长能力的重要标准。本文从电子政务的特点及发展入手,结合我国近年来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总结出我国在电子政务的道路上的成就及不足,以期得出相关有效的策略为我国电子政务在政府应用上的作用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正文: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与特点
电子政务,政务是核心,电子是手段,就是指政府机构应用现代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政府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彻底转变传统工作模式,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全方位、高效、优质、透明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务的特点:
第一,在电子政务的概念中,核心内容是政务,也就是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电子政务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手段;
第二,电子政务是对政府组织结构和流程的优化和重组,而不是简单的政府上网;
第三,电子政务提供跨越空间、时间和部门限制的沟通和协作渠道,用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第四,电子政务必须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它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从电子政务的概念及特点,我们可以看出,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该符合以下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硬件系统是电子政务实现的载体;二是处理的事务都是与政府有关的公共事务,是政府实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一种手段。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①:办公自动化阶段(准备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3年)、“三金工程”阶段(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政府上网工程”阶段(展开阶段1997年4月—2000年10月)、“三网一库”阶段(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
1.我国电子政务起点比较低。这是因为我国总体上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而
西方国家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早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就完成了。
2.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各地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在发展过程中,则是在中央政府的“推动”和需求的“拉动”下从一些行业管理部门开始的。
3.我国电子政务的目标和出发点更具多样性。由于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政府对经济特别是对企业的管理方式要进行彻底的改变,这些变化,必然影响到政府政务的活动,因此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促进政务活动的变革。
(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根据《第十九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 报告》显示①,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我国共建成各类网站843,000个,上网计算机总数5940万台,上网用户总人数13700万人,我国域名总数(包括我国国家顶级域名CN和COM,NET,ORG等通用顶级域名)为4,109,020个。虽然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总数很大,增长速度较,但互联网络的普及程度目前还很低,发展空间仍然非常大。
2、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站建设已初步完成。根据《第十九次中国 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①,截止到2006年12月31,我国CN下注册的域名数为1,803,393个。与2005年同期调查的1096924个相比增长了164.4%。我国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在CN下注册域名数增长势头强劲,不同部门局域网已搭建完成。
3、政府部门内部的信息化和资源共享使办公效率大幅提高。许多地方政府,如上海,深圳、天津等沿海城市都提出以电子政务为核心内容的数字化城市或数码港计划。
4、政府网站的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加强,双向互动性有所 提高。根据《2004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显示④,在信息服务提供方面,大多数的政府网站提供“政府职能”、“业务介绍”、“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政府新闻”。政府网站提供最多的交互性服务有“政府信箱”、“留言板”、“投诉,举报/信访”、“民意调查,意见征集”等。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对策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电子政务的起步及发展皆晚于他国,不仅表现在理论研究的不成熟和短板方面,在实际应用中也表现出一系列的问题:
1、电子政务的认识上还存在误区
一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把工作与电子政务割裂开,不重视软件的开发和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而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 政务处理模式,结果很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设备成为高级打字工具,或者成为一种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以为把政府的一些政策、法规和条例搬上网络就万事大吉,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和网络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三是部分政府公务员担心发展电子政务会对自身的既得利益构成威胁,对电子政务有抵触、消极情绪。
2、电子政务发展缺乏整体性规划和统一性标准
由于我国电子政务是在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中零散进行的,条块分割较为严 重,缺乏统一规划,使得大部分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式不统一,彼此之间很难实现互联、互通、互利用、互操作。一味追求国外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缺乏统一标准是主要原因。目前,跨部门、跨地区对数据互联共享的需求已十分迫切,电子政务标准化已成焦点问题。
3、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未到位
由于我国现行的政府机构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曾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运作,尽管现在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但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还随处可见,如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重叠严重,审批过多,政府工作缺乏严格的程序,行政流程不合理,透明度低,暗箱操作严重,政府决策科学性差,对政府行为缺乏监督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与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要杜绝这些行为,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迅速实现电子政务所要求的“一站式”“一体化”服务还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
4、公众信息需求了解不够,忽视对公众与企业的满意度调查
尽管“服务型”政府在理论上已经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但是在实践中,行政组织传统的“只向上级负责”而非“关注效果,向用户负责”的作风仍然十分普遍。这导致的问题包括:①政府信息公开范围较小,在可公开可不公开的灰色地带大都做法保守,以不公开为主;②忽视公众的需求调查,只围绕着上级政府的评价指标转,在网站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但是与公众的真实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网站的有效利用率仍然很低;③网站的服务功能仍然不够完善,网上办事项目较少,忽视企业用户的需要,缺乏信息无障碍通道建设,忽略残疾人等信息弱势群体的需要;④笔者的研究显示,政府在网站建成后,基本没有进行过对公众、企业用户的满意度调查,在网站升级投资立项时,仍然存在着很大主观性与盲目性。
5、缺乏专业的电子政务建设人才
电子政务在我国已经开展了5年多的时间,但时至今日,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请一些专业的网络公司进行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后,长期请网络公司人员驻守,一旦网络公司人员离开电子政务系统运转就受到影响,有的地区在市、区级政府部门均实施了电子政务的前提下,真正的电子政务人才屈指可数,个别部门甚至没有一个人懂得操作电脑,在这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电子政务系统其运作情况可想而知。
(二)针对问题提出的发展对策
1、转变观念并提高认识创造有利于电子政务发展的良好环境
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对此有正确的认识。首先要求从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开始。因为电子政务的实施必然会牵涉到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既得利益,如果没有主要领导的支持和参与,电子政务的发展势必会流于形式。其次要求广大政府公务员真正树立起“执政为民”的思想,认识到电子政务是贯彻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途径与方法,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体现。再次要求政府各相关部门进行“系统思考”,克服本位主义思想,从整体利益出发,顾全大局,使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2、制定发展规划并建立统一技术标准
标准化是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的的提。目前,必须重点建立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国政府办公特点并与罔际标准兼容的电子政务标准,制定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组织建立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系统,编制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修订和制定急需的标准实行方式,构建标准符合性检测机制和实施机制,完善标准咨询与服务体系。
3、加大行政改革并创新政府管理
实施电子政务,将使原有的行政方式转换到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它需要业务模式做较大的调整,需要优化和扩展行政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将信息技术在政府机构的应用从简单地取代手工劳动提高到工作方式优化的新层次。更重要的是需要与企业、团体、民众、社会服务机构等众多的网上客体协调。所以,政府要在未来社会中提升管理的权威和效率,要在国与国竞争中取得优势并立于不败之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如何适应新的行政环境,调整行政组织,转变行政方法,进行行政改革。
4、加强电子政务的人性化与动态交互功能使之更贴近公众
我国在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的时候.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例如加拿大,其政府所有的网上服务,都是在对用户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基础上推出的,以充分满足公民的需求和期望。我们也应该注意进一步加强对群众各方面要求的了解,以此为根据来制定工作流程,重视政务网站的人性化设计,在服务的便利性上下功夫,把方便群众、满足群众多种多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5、建设一支能适应电子政务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公务员队伍
电子政务对国家公务员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知识存、应用技能都提出了严峻挑战。政府阚络化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公务员整体素质的高低。因此,加强以复合型人才为标准的国家公务员知识更新、电子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国家公务员的综合素质是实现电子政务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政府应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第三篇: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对策
资源环境科学062班0640300426王建华
[论文关键词]绿色食品 发展现状 问题 发展对策
[论文摘要]我国发展绿色食品,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介绍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状况,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开发绿色食品的策略
我国于1990年正式开始发展绿色食品,到现在经历了10年多时间,其间在中国不仅建立和推广了绿色食品生产和管理体系,而且还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仍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现已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委托了38个分支管理机构、定点委托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机构56个、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检测机构9个,从而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绿色食品认证管理、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网络。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必须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前,绿色食品工作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发挥着它的示范带动作用,绿色食品品牌已经成为代表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一个精品形象。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不仅是入世以后带动我国农产品大规模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以后发展的重要方向。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是绿色食品的生命线,绿色食品发展规模越大,品牌知名度越高,越是需要加强监管,因此,依法完善绿色食品监管体系,实现绿色食品监管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已经成为绿色食品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1996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了绿色食品标志图形、中英文及图形、文字组合等4种形式在9大类商品上共33件证明商标的注册工作;中国农业部制定并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标志着绿色食品作为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在中国的形成,同时也表明中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截止1998年底,全国共开发绿色食品产品1018个,生产总量为840万吨,开发面积达226万公顷,分别是1990年的8倍、24倍、56倍,年平均递增速度分别为26%、42%和57%。现已开发的绿色食品产品涵盖了中国农产品分类标准中的7大类、29个分类,包括粮油、果品、蔬菜、畜禽蛋奶、水海产品、酒类、饮料类等,其中初级产品占30%,加工产品70%。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产品分布中国各地,许多企业是大型知名企业,许多产品是中国名牌产品。1998年,中国参与绿色食品开发的企业有619个,企业年生产总值达402亿元人民币,年销售额为285亿元人民币,税后利润17亿元人民币,其中80%以上的企业由于开发绿色食品经济效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目前,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是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技术标准和环境、产品一体化的跟踪监测,严格限制化学物质的使用,保障食品和环境的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所谓“特定的生产方式”是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禁用或限量使用化学农药、肥料、添加剂等物质,对产品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依法对产品实行标志管理。
迄今为止,我国绿色食品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消费认识不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还不认识、不了解,使得绿色食品在我国蕴含着巨大消费潜力,未能形成现实意义上的有效需求。据一项调查显示,人们对“绿色食品”这个名词的认知度较高,但多数人对绿色食品缺乏进一步的了解。所以引导消费者充分认识、了解绿色食品及其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体健康等方面的作用是现阶段重要的工作,从而促使消费者自觉购买、使用绿色产品,把潜在需求变成有效需求。
(二)经济条件不成熟。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限制或者禁止使用农药等人工合成物质,限制转基因等某些先进农业科技的应用,引起了产量的下降,加上认证、加工、储藏、检验、包装等各环节的特殊要求,绿色食品生产和管理的成本要高于普通产品,造成绿色食品定价较高。市场上,绿色食品比一般食品的价格高出几倍,甚至近10倍。这就使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
(三)产品结构不合理。近10年,绿色食品开发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相对于普通食品,绿色食品生产规模太小,绿色食品实物年产量还不到全国普通食品年产量的1%。即使发展较快的粮油、饮料、蔬菜类产品,所占的比例也很小。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产品品种单调,无法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据资料表明,2003年,在我国绿色食品产品结构中,粮油类产品占28%,蔬菜类占17%,饮料类占l5%,而消费者最为关心和市场需求较大的畜禽肉类产品、水海产品所占比例极小。较少数量的产品在结构不尽合理的情况下,无法形成独特的绿色食品市场。
(四)假冒伪劣层出不穷。任何企业和个人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必须经注册人的许可。但是,部分企业法律意识淡薄,绿色食品侵权行为和假冒绿色食品时有发生,影响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信赖。
二、开发绿色食品的策略
现今,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状况并不良好,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必须在以下方面加强:
(一)强化宣传,推动绿色食品消费潮流。研究发现,消费只有融入了保护环境、崇尚自然,才能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消费理念,所以,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开展多层次的绿色食品宣传教育,引导绿色食品消费潮流,启动绿色食品消费市场。在宣传内容上,要宣传绿色食品无污染、安全、营养、优质的特性,强调绿色食品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人类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在营销对策上,要通过CIS设计来提高绿色食品的宣传效应,在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设计中贯之以绿色食品思想,辅之以环境保护行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传播绿色文化,烘托出绿色食品消费氛围。通过普及绿色食品消费观念和知识,使消费者熟悉绿色食品的涵义、特性、标志、标识,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使更多消费者认识绿色食品对保证身体健康、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形成自觉的绿色食品消费需求。
(二)完善绿色食品科技含量。检查发现,绿色食品的科技含量决定了其附加值及价格,只有通过投入高科技,才能有高产出、高效益。所以,要加强同有关科研机构、高校、监督检测机构等合作和开发,逐步形成完善的绿色食品科研开发和生产应用相结合的开放性服务
体系,为绿色食品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推动。加强绿色食品人才体系建设,开展绿色食品知识和科技培训,进一步提高绿色食品专职管理队伍的业务素质。
(三)自主开发绿色农产品。在浙江省,发展绿色产品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虽然浙江省绿色食品生产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但全省绿色食品的区域发展不完善,缺乏绿色食品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缺乏绿色食品生产经营的龙头企业,使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大市场难以衔接,尚未形成绿色食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针对这种区情,就可以实行区域发展、规模推进的原则;优先从山区、半山区沿海滩涂、生态农业实施区和农产品出口基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并逐步在不同地区建立起多种类型的生产示范基地,强化企业开发的主体地位和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有一定影响的绿色食品生产体系。按照把产业调新、产品调优、档次调高、规模调大的要求,结合各乡镇不同的产地、气候条件,确定发展不同的项目,以加快形成产业集聚优势,使农业由弱势产业向强势产业转化,自主开发绿色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发展绿色食品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苗青松.赵开兵安徽省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15)结合安徽省生产绿色食品的实际,从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优势、发展重点以及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安徽省绿色食品的进一步发展提出
建议和对策.2.期刊论文仲山民.胡芳名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经济林研究2001(2)绿色食品已经成为当今人们食品文化的价值方向.1990年以来我国绿色食品发展很快,建立了绿色食品管理和检测机构,有力地推动我国绿色食品发展,为人世做了重要的技术物质准备.3燕香梅,沈阳市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19,1833.4期刊论文布建中.张秀卿.Bu Jianzhong.Zhang Xiuqin 浅析山西省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前景-农产品加工·学
刊2005(6)
分析山西省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优势及前景.界定了绿色食品的概念,阐述了发展绿色食品的重要意义,针对山西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
题提出相应的措施,指出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的广阔前景.5.期刊论文姜媛媛.刘兆庆.李达.刘爽.万立波.Jiang Yuanyuan.Liu Zhaoqing.Li Da.Liu Shuang.Wan Libo 绿色
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农产品加工·学刊2005(12)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重要意义,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深入探讨.6.期刊论文张勇.俞菊英.潘晶华辽宁省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3)
对辽宁省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与探讨.分析了绿色食品在农业和食品加工业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根据辽宁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发
展绿色食品的相关对策.7.会议论文欧阳喜辉 北京市绿色食品发展现状、趋势与对策研究 2001
文章对北京市绿色食品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北京市绿色食品发展具有资源、区位、政策和资金四个优势,并提出了北京市绿色
食品发展的制约因素.明确了北京市城效型绿色食品发展的基本原则,“十五”发展目标,发
展重点,并提出了保障措施,对全国其它城郊型绿色食品的发展
具有借鉴意义.8.期刊论文赵力 营口市绿色食品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25(3)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发展绿色食品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抓手.本文阐述营口市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发展绿
色食品对策与建议.9.期刊论文董秀金.田光明.王小骊.叶雪珠.胡桂仙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科技咨询导报2007(27)
现阶段,绿色食品已是我国绿色产品链中的一个新亮点,本文在分析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几点针对性建议,希望对我国绿色食品的健
康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作用.10陈福明,绿色食品产业与中国绿色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1871188.
11苗青松、赵开兵,安徽省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694670,4675.
第四篇:我国农业旅游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农业旅游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
08 级资环1班 冯佳珺
学好:2008738
1[摘要]
早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初期,广大农村就依据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业旅游”活动。进入90年代,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游客需求呈多样化的趋势,人们更加注重亲身的体验和参与,很多“体验旅游”项目融人农业旅游项目之中,极大地丰富了农业旅游产品的内容。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们更加注重绿色消费,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也逐渐与绿色、环保、健康、科技等主题紧密结合,更加注重项目的参与性、娱乐性和知识性。
2001年,国家旅游局为落实国发[2001] 9号文件,把推进农业旅游发展工作列为当年旅游工作要点,并通过对山东、江苏、浙江等省的调研形成了《农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于年底公布了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候选名单,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候选名单的推出进一步推动了该项工作向广度和深度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旅游 可持续发展发展 意义 问题 对策
[正文]
一、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一样,是在巨大的社会需求的拉动下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与国内旅游的蓬勃发展相伴而生,尤其在近几年的“黄金周”旅游和居民的城市周边游中以“农家乐”为主的各种农业旅游项目深受广大游客的欢迎,呈现出勃勃生机。纵观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主要呈以下特点:
1.从需求角度看,我国农业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节假日出门旅游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据统计,2003年,我国旅游业虽然遭受“非典”的巨大影响,但国内旅游人次依然达到了8.7亿,国内旅游收入达到 3442亿元,出境旅游者也超过了2000万人次,而且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门旅游的会越来越多。近几年来,人们旅游消费的观念、消费方式正逐渐发生着变化,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更加注重亲身的体验、参与,尤其在“非典”以后,更加注重环境的要求,更渴望抛开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压力,走向自然、尽情放松自己,这种需求为广大农村蓬勃兴起的农业旅游项目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2.从供给角度看,我国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资源类型多且开发成本较低
目前,我国农业旅游主要有观光型、休闲度假型、农事活动参与型、科普教育型、民俗文化型等多种形式,很多项目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广大游客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诉求。如:山东枣庄峄城区的万亩石榴园、山亭区的万亩梨园、枣园,临沂的万亩板栗园、杏园等均利用果木林园发展观光旅游;北京昌平、怀柔、平谷等地利用当地农村闲置的房屋开办家庭旅馆、开展各种民俗旅游活动;河北秦皇岛、北京、上海等地利用当地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展各种科技农业旅游活
动,既利用了当地闲置的资源,又有效降低了开发成本。
3.从地域分布看,农业旅游项目广布全国,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农业又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开展农业旅游的基础和条件。从目前开展农业旅游活动的地域分布看,我国大部分的农业旅游项目都依托城市居民这一重要客源市场,与开展城市周边游等项活动相结合,旅游形式也多为一日游、二日游等具有城市周边游性质的活动,并以城市为中心逐渐形成环城市旅游带。
4.从产品类型看,多以资源依托型为主,且类型丰富
从已推向市场的农业旅游产品的类型来看,有旅行社组织的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包价游形式,有当地农民提供的吃住游一体的小包价游形式;有参与、体验式的旅游项目,亦有观光游览式和度假休闲式的旅游活动。这些旅游活动和项目均利用其现有的生产经营活动资源和特色来展开。如有以采摘桃、梨、杏、苹果、橘子等水果和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为主的采摘活动;有以养殖、种田、种树、钓鱼等为主的农事劳动活动;亦有以体验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各项活动等。
5.从消费档次看,以中低档次消费为主
由于农业旅游项目充分依托广大农村现有的农业生产资源和农村乡土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与其他类型的旅游项目比较,农业旅游项目具有相对成本低、投资较少、经营灵活的特点,从所提供的旅游产品来看,价位则以中低档次为主,从消费的层次来看,也以中低档次的消费居多。
6.从发展阶段看,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虽然历经了从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开展“农家乐”等旅游活动到各种农业园区的建设把农业与观光活动相结合,从农业旅游经营单位等客上门到主动促销宣传,从无序经营到通过政府整合资源、有组织地宣传推介等许多令人振奋的变化,但从游客出游的动机、消费档次以及项目开发建设的水平上看,我国的农业旅游发展尚没有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
二、我国农业旅游在发展中的意义
旅游农业是以旅游、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为目标,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深度挖掘与农业、农民、农村相关的文化内涵,把产品生产、动植物观赏、新品展示、农业体验、学习考察、休闲度假、娱乐购物、民风民俗以及游客参与融为一体的一种新型农业体系和高层次的文化消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它是农业和旅游业广度、深度以及内涵的拓展,是生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我国发展农业旅游无论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新的产业面的形成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农业产业资源和农村民俗文化资源,既减少了传统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资源的消耗,又充分挖掘和利用了当地资源,实现了农业和旅游业之间产业链的延伸,不但有助于旅游业新产品的开发、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促进了农副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并通过旅游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其附加值,从而形成了一个更宽、更广的产业面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协调发展,一个成型的、推向市场的旅游产品,必然涉及到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的诸方面,农业旅游的开展不但带动了农村道路的建设、运输业的发展、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的销售、餐饮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2.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
广大农村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不但改变而且大大提高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打破了原有资源和市场的束缚,实现了新的意义上的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从而解决了农民增收难的矛盾。
3.丰富了我国旅游产品的类型和内涵
我国广大农村几千年来形成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是我国古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农业旅游可资利用的最珍贵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是我国旅游业在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为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宝贵资源提供了可能。很多旅游项目通过深入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使旅游产品的类型不断增加、内涵不断丰富,也为游客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4.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展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间接扩大了农村的就业面,另外,很多农民在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项目,亦农亦旅,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广大农村的社会繁荣和稳定。
5.促进了农村环境面貌的变化
良好的环境也是旅游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吸引游客,广大农村更加注重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展,缩短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得到完善,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观,更重要的是农民的市场意识增强了,观念得到了转变,自身的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6.进一步挖掘和保护了当地文化
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展,使广大农民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中的不可估量的价值,使当地农民更加注重对当地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使几千年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所蕴含的古老文化、民风习俗得以传承和发扬。
7.有效缓解了“黄金周”各传统旅游景点的压力
由于农业旅游项目依托广大农村,为旅游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旅游空间和领域,有效疏导了游客,缓解了“黄金周”期间各传统旅游景点的接待压力。
三、我国农业旅游现存的问题
我国的农业旅游的发展虽然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但目前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1.缺乏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
我国现有的农业旅游活动大多是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下,自发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各地的“农家乐”旅游项目其经营主体多为一家一户的农民,经营方式和经营内容也基本相似,无序竞争的情况比较严重,迫切需要通过统一的旅游规划来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打出品牌。从目前我国农业旅游项目发展存在的问题看,应重点通过规划解决农业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乡村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如何突出农业旅游的乡村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如何加强统一的管理和开展营销活动等方面的问题。
2.管理体制混乱,阻碍了农业旅游的发展
目前我国对景区景点的管理涉及到建设、国土、林业、农业、水利、旅游、文化、宗教等多个部门,而农业旅游项目由于充分利用了农、林、牧、渔等传统产业资源和古村镇等文化资源,涉及的部门会更多,这些部门都会从各自功能性管理的角度提出不同的管理规章和标准,而这些管理规章和标准往往只考虑部门要求;不利于对农业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这就需要地方政府从落实“三农”政策的角度,协调各相关部门,以促进农业旅游的快速发展。
3.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标准
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标准,很多地方开展的农业旅游项目服务设施不健全、卫生不合格、安全有隐患、服务无标准,管理混乱无序,严重影响了农业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规范管理既包括了政府部门的直接管理,也包括了行业协会组织的间接服务和管理,只有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才能走上有序发展之路。从直接管理的角度看,开展农业旅游项目必须取得旅游、工商、卫生、安全等相关部门的许可,具备相应的条件才能接待游客;间接管理则是通过行业协会组织制定统一的服务规范和标准,并通过业务指导、会员培训、活动安排等工作,达到整合现有资源,提升产品品质,实现集约化经营的目标
4.项目分散、内容单一,没有形成规模和品牌
一方面,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指导,各旅游项目间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配合,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业旅游项目大多采取农户独立经营的模式,资金投入少,项目较分散,内容也比较单一,尚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更没有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
5.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够,缺少创新理念
由于目前我国对农业旅游发展规律的研究较少,各地普遍缺少对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专业化指导,经营者对农业旅游的内涵、性质、产品开发的方向不能正确把握,缺乏创新的思维和开发理念,造成很多农业旅游项目由于缺乏对产品的深入的挖掘和包装而逐渐被市场所遗弃。
我国大部分的农业旅游项目集中在广大的农村,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致使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遭遇很多困难,突出表现在交通设施相对较差、上下水、用电得不到保障,环境卫生较差,住宿设施落后、食品卫生差等等。
6.各项基础设施较差、配套服务设施落后
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部分地实现了农村由一产到三产的直接转变,但这种转变只是表现在形式上,很多旅游企业还没有摆脱传统农业产业经营的思维方式,要达到观念的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现代旅游企业,要走克服小农思想意识,在经营管理企业过程中,始终贯穿现代旅游业的服务理念,把服务也作为产品的一部分,不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升产品品质。
7.农业旅游的特色不突出
旅游业发展的现代化所追求的应是民族化、地方化和特色化。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通过发展农业旅游而致富的农民在开发新的产品时往往忽视地方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追求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反而使游客感觉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因此,如何保障我国乡村传统文化特色与民俗风情的可持续性,将是我国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四、对我国农业旅游的相关建议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民收入的普遍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旅游需求的增长。2004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百姓生活游”主题年活动,并在上半年对农业旅游示范点组织了验收,该项活动的开展对农业旅游在全国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应积极组织、有效引导、共同努力,使我国的农业旅游发展提升到更高水平、走向更高层次。
1.提高认识,重点扶持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农业旅游的发展在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广大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发展农业旅游作为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利用中央1号文件下发的契机,切实研究和制定支持农业
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争取在信贷、税收、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支持和政策倾斜。
2.规划先行、试点推动
目前,我国农业旅游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对农业旅游的发展还缺少深入的研究,可采取“先试点、后推广,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先行支持和扶持一批农业旅游示范区作为样板推出,根据统一的规划要求来整合资源,以促进各经营单位协调、有序发展。
3. 要素整合,协同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食住行游购娱各要素协调发展、共同提高。我国大部分农业旅游项目内容单
一、配套要素发展不均衡,亟需产业要素之间的整合。一方面要考虑农业旅游项目与其他产业要素之间的整合;另一方面,各农业旅游项目之间也要考虑如何互为补充、形成规模、共塑品牌、协同发展。
4.深化研究,提高品质
目前,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产品的挖掘开发、经营管理还是对外包装宣传等方面都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还应在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研究,争取通过各方不懈的努力,进一步提升农业旅游产品的品质。
5.因地制宜开发旅游农业,突出特色。
乡土气息是旅游农业的基础,特色是其灵魂。开发时要避免景点、景区现代化,农村都市化,尽量保持原有的风貌及风俗。同时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风土气候、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土特产品等,因地制宜、抓住特色合理地开发,不能盲目模仿,造成不必要的资源、资金等的损失。
6.多元融资,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与生态保护。
旅游农业除了可以从国家、集体中获得资金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所有制形式吸纳农民、乡镇企业、大企业和集团的闲置资金。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上市融资。但值得一提的是主管部门必须掌握好这些资金的用途,如果单纯注重经济收益,资金主要用于农村第三产业投资(如:道路、游乐设施、房舍餐饮、纪念品生产等),而不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维护和环境生态保护上,那么农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不但不会改变,反而会雪上加霜。所以宏观调控部门应通过合理规划、引导,在发展旅游农业同时,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以及生态保护。
五、结论
旅游农业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拓展了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内涵和素质,是实现农业“三高”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农业摆脱当前困境和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一个新事物,旅游农业的步伐可能还很稚嫩,并且当前发展也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但旅游农业代表着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前景广阔,有理由相信,总有一天它会根深叶茂。
[参考文献]
[1]王继权.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生态经济,2001,1
[2]高贤伟,卢朝晖.旅游农业发展初探.江苏农业探讨,1998,5
[3]戴雄武.旅游农业方兴未艾.世界农业.1998,10
[4]杨雍哲.中国加入WTO与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经济问题,2000,11
[5]姜国祥.市场化进程中农业保护政策的选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6
[6]《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新华社,2004,2,8
第五篇:我国农业旅游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农业旅游资源现状及对策
农业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并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的旅游业的统称,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农业旅游等。
发展农业旅游有以下作用:(1)有利于拓展旅游空间,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而转向追求精神享受,观光,旅游、度假活动增加,外出旅游者和出行次数越来越多。一些传统的风景名胜、人文景观在旅游旺季,往往人满为患,人声噪杂。旅游农业的出现,迎合了久居大城市的人们对宁静、清新环境和回归大自然的渴求。(2)有利于实现农业的高产高效等目标。利用农业和农村空间发展旅游农业,有助于扩大农业经营范围,促进农用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理调整,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同时又可以农业旅游为龙头,带动餐饮、交通运输、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农业生产的附加值。
(3)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旅游为招徕游客,除了在景点范围内营造优美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景观场所外,必须绿化、美化周围地区的田园和道路,维护农业与农村自然景观,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农业旅游的特点
开发农业旅游,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利用农业、农村资源,兴办休闲旅游事业,然后逐步过渡到旅、农、工、贸综合发展,从而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地域上寻找并创造出城市旅游点无法与之媲美的农业旅游景观特色。根据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为了在农业旅游系统中建立不同门类的子系统,从而建设各具特色、内容多样、轻松愉快的不同农业旅游模式,我们就要研究农业旅游的基本特点。一般认为农业旅游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农业特性 旅游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其旅游功能的,旅游农业的引人入胜主要是优美的田园风光。在开发旅游功能的过程中,可能局部地改变原来的农业生产结构,但农业生产仍是旅游农业的主要方面,所以要防止旅游农业的过度开发,避免破坏基本农田保护区等。
(2)生态特性。
旅游农业的发展的目标之一是调整人和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旅游农业的兴旺也要得益于宁静优美的生态环境、天然的自然景观以及纯朴的乡村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等。因此,在开发建设旅游农业过程中,尽可能不破坏原来的自然生态环境,减少人工作用,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3)娱乐特性。
旅游农业除了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外,还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娱乐性,否则也不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娱乐性主要体现在观光、农业体验、民俗活动和自然探险等富有农村农业和自然风光特色的游乐活动中,而人工游乐设施则适可而止。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
综观目前国外农业旅游的发展情况,根据农业旅游的性质、定位、经营等方面的特点,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主要可分为三大类:
(1)传统观光型农业旅游。
主要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为卖点,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茶,享尽田园乐趣。如法国农
村的葡萄园和酿酒作坊,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和参与酿造葡萄酒的全过程,而且还可以在作坊里品尝,并可以将自己酿好的酒带走,向亲朋好友炫耀,其乐趣当然与在商场购买酒不一样。而日本兴起了务农旅游,东京一家旅行社,每年以春天的插秧、秋天的收割为契机,组织都市人去农村体验农民的生活,在沿海地区还组织游客参加捕捞虹鳟鱼和海带的采集及加工等活动,使都市人直接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2)都市科技型农业旅游。
以高科技为重要特征,在城内小区和郊区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既可以为城市提供部分时鲜农产品,又可以取得一部分观光收入,兼顾了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如新加坡兴建了10个农业科技公园,在公园里不仅合理地安排了作物种植,而且还精心布局一些名优花卉,观赏鱼,珍稀动物的观赏,名贵蔬菜和水果的生产,同时也相应建有娱乐场所,养鱼池由纵横交错的水道组成,并配有循环处理系统。菜园由新颖别致的栽培池组成,由计算机控制养分,游人漫步其中不仅可以心旷神怡,还可以大饱口福,真是如同生活在仙境之中。
(3)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
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农业资源,如森林、牧场、果园等,吸引游客前去度假,开展农业体验、自然生态领略、垂钓、野味品尝,住宿、度假、游乐等各种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活动。如澳大利亚人则常于周末或假日,自己驾车,带上小孩,选一个离家不远的牧场小住几天,大人可以放松一下身心,而孩子们则可了解都市里无法见识的牧场生活。而美国的庄园主在苹果、梨子、葡萄、西瓜之类的瓜果快熟的时候,就在报刊上登广告,招揽游客去农场摘水果度假,城里的人热烈响应,纷纷根据广告上的示意地图开车前往,水果随便吃,累了可以在树下草地休息,呼吸新鲜空气,聆听鸟儿的歌唱,直到太阳西斜,人们还可以在农舍小住一夜,品尝农庄主人准备的别有格调的晚餐,享受到一个别致的假期。
农业旅游开发分析、现状
我国各地的农业旅游开发主要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目前正向以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国内游客参与率和回游率比较高的农业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和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等几个方面。
农业旅游开发类型农业旅游的迅速发展,逐渐呈现出产业的规模化和产品的多样化。国外一些与农业旅游相关的旅游主要有:Agrotourism(农业旅游)、Farm Tourism(农庄旅游)、Green Tourism(绿色旅游)、Village Tourism(一般指偏远乡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和Peripheral Area Tourism(外围区域的旅游)等。
综合国内农业旅游的现状和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农业旅游基本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类:
①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农业旅游。②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农业旅游。③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农业旅游。④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农业旅游。
农业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农业旅游层面理解不深,概念混乱
目前部分学者将农业旅游等同于农业旅游(agrotourism)注,有的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严重地降低了农业旅游的丰富性,掩盖了农业旅游所包含的其他类型。许多农业旅游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多数农业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农业旅游的各个层面,有的甚至歪曲了农业旅游的内涵,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
(2)各自为政
在农业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农业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在农业旅游开发中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以及对农业旅游文化狭义和片面的理解,忽视了对农村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缺乏规划和策划
由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许多农业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有的农业旅游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此外部分乡村在开发农业旅游时,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农村旅社建成高楼大厦,城市化倾向严重,影响农业旅游的特色。
(4)人才匮乏
由于农业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针对农业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农业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农业旅游操作中,许多农业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和由当地农民担任。农业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农业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农业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相矛盾,农业旅游处于粗放经营,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物循环中,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旅游业的发展。
(5)开发产品特色少、雷同多
目前国内农业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农业旅游的开发过分地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此外,我国还存在农业旅游产品雷同多,缺少特色产品,整体接待水平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
(6)振兴农村经济的贡献有限
振兴农村经济的贡献有限 由于我国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诸多原因,致使我国农业旅游开发较为成功的区域多在近大、中城市的外围,甚至就在城市中开辟农业旅游项目,农业旅游在振兴偏远地区农村经济的作用非常有限。
此外目前我国的农业旅游多以专项旅游产品出现,如观光果园、观光茶园、高科技农艺园、多功能花卉园、休闲渔场等,与其它景区和自然资源结合程度不够,旅游从业人员中农村人员偏少,旅游收益主体不以农民为主。而发达国家开发农业旅游主要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民的收入,一般以小型开发为主,农户为参与主体,旅游收入只是对当地农民收入的一种补充,这与我国的农业旅游有较大的区别。
农业旅游的开发程序
农业旅游开发是运用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对乡村的自然旅游资源、社会文化旅游资源、公共投资、技术与人力资源、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旅游产业要素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源优化配置,使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者可以利用的旅游吸引物,并因此产生经济价值及其它多种价值,或对已被部分利用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加强,从而提高旅游资源综合价值的过程。农业旅游开发是在特定的农村环境中进行的,开发过程及开发后的经营都将对农村社会、经济和环境都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因而农业旅
游的开发始终要与农村居民最直接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要使当地农民在旅游开发中受益。
旅游开发项目构思拙劣或项目匆匆上马,都可能导致开发失败(McKercher,2001)。缺少专门机构指导旅游开发会带来滥用建设资金的问题(Prideaux,2002)。目前我国农村以家庭为生产经营主体,农村的经济组织、行政管理组织和社会管理组织在不断地弱化,如果不进行广泛的动员则无法自行组织起来。因此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旅游开发需要建立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旅游开发指导委员会,其职能主要是对整个开发行动进行组织、协调和沟通。这一组织一般由村里有号召力并热心旅游事业的干部组成,并能获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认可,是广大村民利益的代表者。结合国内外农业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了开发农业旅游按以下七个步骤进行。农业旅游的开发程序
社区利益→第一步:拟议旅游开发项目
↓
第二步:项目影响因子的识别←-
↓ 开发指导委员会与社区居民双向沟通
第三步:社区咨询以获得支持――
↓
第四步:项目可行性研究 ←专家就目标市场、经济状况进行分析
↓
第五步:项目修订 ←评估专家报告
↓
第六步:筹集开发资金 ←投资机构项目权衡
↓
第七步:项目实施
建立以上农业旅游开发程序是因为:
首先,农业旅游开发要充分考虑社区利益,并在“资源+市场”开发导向下拟议旅游项目,既立足于资源优势,同时又考虑到旅游市场的需求。对现有的农业旅游资源的赋存情况、文化内涵以及开发条件进行分析论证,在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拟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
开发农业旅游项目通常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并使当地居民受益,但同时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开发农业旅游会直接和间接引起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开发项目的影响因子进行识别,为定性定量地预测和解释影响的程度提供基础数据,目的是提出增进有益影响的建议,制定消除与缓解有害或负面影响的对策。这些影响因子包括人口影响因子、社区内和机构内的各种关系因子、个人和家庭层次上的影响因子、社区基础设施需求因子、经济条件变化因子等。各种因子又可细分为不同的内容,要根据农业旅游资源状况、农业旅游项目和乡村所处的区位条件等内容进行调整。农业旅游开发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的因子
人口影响因子 人口自然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入流出;季节性旅游者变化;农村家庭的迁入迁出;年龄、性别、民族组成的变化
社区内和机构内的各种关系因子 形成对拟议开发的态度;村民受益差异;行政联系的影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方面的不公平;改变就业机会;社会治安状况个人和家庭层次上的影响因子 扰乱日常生产生活的方式;邻里联系的变化;造成民族习俗、观念、宗教活动的差异;家庭结构的变化
社区基础设施需求因子 引起社区基础设施变化;土地的获取和支配条件变化;社区公共服务条件的变化;对已有资源的影响;休闲和文体活动变化
经济条件变化因子 就业人数、类型、收入的季节性变化;部分地块价值变化;个人和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收入中非农收入所占比例;地方财政收支;拟议开发旅游项目的投入和产出;新增基础设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
其二,农业旅游开发是一个双向信息反馈的过程,主要通过农业旅游开发指导委员会将旅游的影响告知社区居民,并作出解释,将其意见和建议综合考虑,尽量扩大有益的影响,消除或减少负面影响。人口影响因子、社区内和机构内的各种关系因子、社区基础设施需求因子的变化影响地方农村财政收支和经济发展,最终结果是导致当地的居民的生活质量发生变化。因此应把各因子变化对社区居民的的综合影响信息传递给社区居民,以获得公众对项目开发的理解和支持。
其三,基本保证农业旅游开发项目满足社区公众的需求和符合社区居民的利益,但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聘请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专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拟议旅游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建设方案预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比较论证,从而评价方案的可行性,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这一步中对旅游市场和对经济的分析非常重要,以保证待开发的旅游项目在经济上可行,在市场上有需求,并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其四,结合专家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进行修订。通过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团对项目可行性研究进行评审,参加评审对象扩大到旅游开发指导委员会成员,以及与旅游项目实施相关的社区代表。这样既能保证项目的科学性,又能得到社区居民的支持,以减少实施过程中的阻力。
最后,多渠道筹集开发资金,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谁投资、谁受益”的方针,鼓励多种形式的资金投入。村民可采用资源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也可以工代资,以劳动力转化为股份。对于所在村的上级行政部门,则可采用旅游扶贫,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为旅游业初期发展注入资金,以奠定农业旅游开发的基础。以项目换土地、土地作价或土地使用权都可以作为筹资方式。在现行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优化投资环境,给予投资者一定优惠政策以调动外来投资者的积极性。顺利筹集到资金后,即可以实施旅游项目开发。
总的来讲,本开发模式能比较充分地体现“社区事务,社区参与”的思想,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保证项目的科学性。从项目的筹划到实施的各阶段社区居民均有参与的机会,这有利于获得社区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减少开发工作中的阻力。农业旅游的开发措施
(一)增强农业旅游的文化内涵
在农业旅游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农业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农业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加强农业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有利于改变目前我国农业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在农业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农业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
(二)保持本色,突出特色
对农业旅游的开发,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农业旅游的投资商在开发中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因而对农业旅游开发要加强科学引导和专业指导,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然、闲情和野趣,努力展现农业旅游的魅力。
(三)政府主导,联合经营,共树品牌
目前全国各地城市近郊都在花大力气发展农业旅游,争夺客源的竞争非常激烈。农业旅游要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实现联合经营,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创立品牌,增加市场竞争力,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实现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
(四)农业旅游的开发要做好几个结合1.农业旅游开发要与其它旅游开发相结合农业旅游不能理解为是一种纯粹的农业资源开发,而要与区域内其它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的开发结合起来,借助已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2.与农村扶贫相结合据估算我国农村目前大约有1.5亿剩余劳动力,到2010年还将至少新增劳动力6350万人左右。从中短期看,我国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开发农业旅游可增加旅游就业机会,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压力。
3.农业旅游开发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2001年我国的小城镇已突破2万个,城镇化率达37.66%,最近10年期间,我国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镇约800个,10年中有1亿农村人口落户小城镇。农业旅游开发可能牵涉到移民问题,小城镇是比较理想的接纳场所。农业旅游开发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小城镇的建设要按旅游城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小城镇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也可以依托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旅游商业,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等。
4.与资源保护和打造生态个性相结合在农业旅游开发中要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的问题,防止旅游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加强与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坚持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给予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
国家要对农业旅游业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是非常必要的。许多研究表明一般农业旅游很难带来高收益,因此国家除给农业旅游开发长期的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外,还要制定对农业旅游开发倾向性的政策,并将农业旅游的开发纳入到各级旅游总体开发规划中。
(六)加强社区参与和对农民的培训引导
农业旅游开发要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村社区重要的产业。在农业旅游开发中农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把农业旅游做活、做大、做好,就得加大社区参与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工作,激发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努力开拓农业旅游的本土特色,增加旅游收益,使广大农民真正受益。
总之发展农业旅游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维护乡村性和地方特色,走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一体化的道路,实现农业旅游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最终实现农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