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庐山管理局违法违规建设行为责任追究
庐山管理局违法违规建设行为责任追究
暂 行 办 法
第一条为保护庐山风景区资源,进一步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及时有效查处各类违法建设行为,强化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根据《行政监察法》、《公务员法》、《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行政处罚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九江市违法违规建设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庐山管理局建设项目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结合我山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山规划区域内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驻山单位负有防止违法建设行为的发生、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建设行为的职责。凡对违法建设发现、处理有失职、渎职行为的,依照本办法进行责任追究。
管理局局直单位及下属基层单位、驻山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和居民、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凡参与违法建设的,应当进行责任追究。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违法建设行为和违章建筑是指:
(一)未依法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或不按批准用途使用土地,擅自进行建设的;
(二)未依法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含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和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不按规划许可进行建设的;
(三)未依法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
(四)未经竣工验收或将验收不合格的房屋交付使用的;
(五)非法占用国有和集体土地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未经法定许可审批或未按许可审批内容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以及未按规定拆除的临时建筑等;
(六)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建设行为。
第四条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要带头维护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是整治违法违规建房的直接责任人;局直单位、驻山单位对本辖区、本单位(职工)的违法违规建房负监控、制止、拆除等责任,其党政正职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局直基层单位以及各分厂(场)、各村(社区)、组对本辖区的违法违规建房负巡查、监控、制止和报告等责任,基层单位主要领导、分厂(场)厂长、村支书和村、社区委会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各职能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庐山规划区内的建房负审批、监管、查处等责任,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
第五条各责任主体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行责任追究:
(一)局直单位、驻山单位的党政正职因失职导致本单位、本辖区内新增违法违规建房并未及时拆除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管理局纪委或建议驻山单位上级主管纪检部门进行责任追究。
1.本辖区、本单位一年内出现1例违法违规建房并未及时拆除的,对第一责任人予以诫勉谈话,并作出书面检查,取消当年个人评先评优资格。
2.本辖区、本单位一年内出现违法违规建房或累计达到2例并未及时拆除的,对第一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对第一责任人年底考核确定不称职,同时予以记过处分,扣发当年年度考核奖金,一年内不得提拔重用,党内予以警告处分。
3.本辖区、本单位一年内出现违法违规建房或累计达到3例并未及时拆除的,对第一责任人予以撤职处分,同时对第一责任人予以记大过或党内严重警告处分,3年内不得提拨重用。
(二)局直基层单位、分厂(场)、村(社区)委员会未及时发现报告,导致本辖区一年内新增1例违法违规建房的,第一责任人由纪委(监察局)诫勉谈话,直接责任人限期拆除并党内警告处分;一年内累计新增2例违法违规建房的,第一责任人通报批评,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直接责任人一律先停职限期拆除,同时追究党纪政纪责任。一年内累计新增3例及以上违法违规建房的,第一责任人要引咎辞职,同时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直接责任人先免职同时从严追究党纪政纪责任,2年内不得提拨重用。村(社区)委员会主任,不是党员的按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对其他责任人员给予相应党纪政纪处分。
(三)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擅自建设违法建筑或参与违法建设的,经批评教育主动拆除自建或参与建设的违法建筑的可免予处分;不按规定主动拆除的,停职限期拆除;干扰、阻挠、抗拒或煸动他人干扰、阻挠、抗拒有关部门依法执行拆违及相关公务的,一律先免职,并从严追究党纪政纪责任,5年内不得提拨重用。
(四)违建当事人取消其三年内享受的除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外的本山特设的民生补贴资格。
第六条违法违规建设监管工作列入管理局目标管理考核内容,管理局组织有关部门不定期进行督查,对监管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并督促相关单位按本办法处理到位。局直单位、驻山单位要建立相应督查机制,局直基层组织、基层单位、分厂(场)、村(社区)等责任单位要建立巡查机制,对辖区内新出现的违法违规建房,应当24小时内发现并予以制止,如果两天内拆除并恢复原状,可以免予责任追究。凡驻山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出现违法建设行为,未在规定时间内处理的,除建议其上级部门追究其责任外,两年内停止其单位的一切建设项目审批。
第七条国土、建设(规划、房产)、综合执法、公安等部门在查处违法违规建设过程中,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据有关规定,给予职能部门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及其他责任人员行政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或相应党纪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撤职处分,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一)在拆违工作中,谎报、瞒报、拒报违法违规建设情况的;
(二)不落实拆违工作责任制,对辖区内违法建设查禁不力的;
(三)违反规定擅自办理权属登记或确权,违反规定新批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审批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办理入户或分户,批准房屋、土地流转,变更房屋、土地用途的;
(四)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违法出租、转让土地,为违法建设提供便利条件的;
(五)唆使、纵容、庇护、放任单位或个人进行违法违规建设的;
(六)违反规定对违法建筑给予补偿的;
(七)对违法建设项目依法应作出而不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
(八)在受理辖区建房、维修申请时,出现推诿扯皮、不负责任、吃拿卡要、服务态度恶劣、规定承诺时限内未完成审批程序的;
(九)未按规定处理违法违规建设、拆违纠纷和投诉的;对拆违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未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妥善处理,引发群体性事件或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
(十)其他违反拆违管理规定的情形。
第八条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强化对追责执行的监管,加大问责力度。有关责任人员由其任免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需要给予党纪处分或组织处理的,由纪委会同组织、人事部门共同作出;有严重失职、渎职、以权谋私、滥用职权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失信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制度
失信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制度
1、客户失信违法行为及责任追究
1.1 客户失信违法行为:
·提供伪劣标的物;
·逾期供货或不供货
·逾期付款或经催付款仍不付款;
·客户利用合同欺诈我公司财物;
·其他失信违法行为。
1.2 责任追究措施
·取消赊销条件(信用额度、信用期限);
·停止供货;
·取消供货资格;
·按合同违约责任条款追究;
·采用仲裁、诉讼手段追究失信违法行为责任。
2、公司失信违法行为及责任追究
2.1公司员工擅自以公司名义对外穕合同并违约或骗取款物 ·产品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标准;
·逾期供货;
·拖欠货款;
·其他失信违法行为。
2.2 纠正措施及责任追究
·及时采用书面通知或信函,通过特快传递或派员直接送达客户或供应商等;
·依法赔偿相关供应商经济损失;
·对质量不合格,影响客户使用,按合同规定理赔;
·对违规或违法人员,按公司《员工行政违纪处罚条例》进行行政处理并追究经济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部门立案侦查处理。
3、合同纠纷处理
3.1 发生合同纠纷,公司有关业务部门及合同签约人员应立即向部门分管副总经理及信用管理办公室报告,并向信用管理办公室提供合同纠纷材料、证据等。
3.2 信用管理办公室与有关部门沟通研究,提出解决合同纠纷的措施和方法,报送分管信用管理办公室副总经理或总经理同意后实施。
3.3 采取协商方式解决合同纠纷的,由有关业务部门负责。必要时,信用管理办公室可配合处理;采用调解、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合同纠纷的,由信用管理办公室负责,必要时请公司法律顾问参与处理,有关业务部门须配合处理。
3.4 所有合同纠纷的处理均应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进行。
3.5 当公司有关业务部门发现有关客户或供应商利用合同合同诈骗等犯罪活动时,应立即向分管副总经理、总经理报告。在分管副
总经理、总经理同意的情况下,信用管理办公室或相关业务部门负责向公安机关举报。
3.6 在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以解决合同纠纷同时,公司对因客户或供应商当事人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的案件,应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和财产保全措施。
3.7合同纠纷发生后,有关部门负责派员采取措施,收集和整理有关证据,其中包括客户或供应商财产状况等证据情况,及时向法院提供信息,在证据可能丢失或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应当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3.8 向法院提交原始证据时,信用管理办公室应事先复印并保存原始复印件,向法院提交原始凭证后,应向法院索取原件证据的收执。
3.9 所有合同纠纷的处理过程,均应建立记录,其中协商会议记录、谈判记录、协议书、申请书、诉状、答辩书、裁定书、判决书等,均由处理合同纠纷的负责人转送信用管理办公室保管备案,有关业务部门仅保留复印件(正式文本有多余亦可保存原件)。
3.10 信用管理办公室应当建立合同纠纷案卷材料,年末按档案管理规定归档管理。
第三篇:浚县干部作风建设违规行为责任追究办法
浚县干部作风建设违规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2014-03-12 08:52:24| 分类: 文件通知 | 标签:干部作风 违规行为 责任追究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浚县干部作风建设违规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2014年2月15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改进工作作风的有关规定,狠刹“四风”,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浚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乡镇(街道)、产业集聚区、县直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 责任追究坚持实事求是、权责一致、依纪依法、惩教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违规行为
第四条 严禁违规公务接待。
(一)不准在公务活动中提供或接受超标准的接待,超标准报销招待费、差旅费;
(二)不准将休假、探亲、旅游等非公务活动纳入公务接待范围,用公款报销或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三)不准在工作餐中提供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菜肴,或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或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
(四)不准在接待费中列支应由接待对象承担的差旅、会议、培训等费用,或违规以举办会议、培训等名义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开支;
(五)不准向下级单位及其他单位、企业、个人转嫁接待费用,或在非税收入中坐支接待费用;
(六)不准借公务接待名义列支其他费用支出;
(七)不准以招商引资等名义变相安排公务接待;
(八)不准违规新建、改建、扩建内部接待场所,或对内部接待场所进行超标准装修或者装饰、超标准配备家具和电器;
(九)不准在公务接待中,组织到营业性娱乐、健身场所活动,或安排专场文艺演出;
(十)不准发放和收受高档消费品、礼品、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
(十一)不准利用公务接待变相套取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十二)不准有其它违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五条 严禁公款大吃大喝。
(一)不准在参加会议、培训、学习等期间,用公款相互宴请,或安排高消费娱乐等与公务无关的活动;
(二)不准借节日、纪念日、工作调动等名义,用公款在“公务灶”、私人会所或营业性饭店等地方相互吃请、走访、聚餐等;
(三)不准在执法、检查和考核等工作中接受管理对象、下属单位或个人的宴请和收受礼品、礼金、礼券;
(四)不准接受和持有娱乐、健身、美容、旅游、餐饮等行业机构以及商场、会所、宾馆、俱乐部等发行的会员卡;
(五)不准使用或变相使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
(六)不准工作日或值班时间饮酒;
(七)不准有其它违规公款大吃大喝的行为。
第六条 严禁公款购买赠送年货节礼。
(一)不准用公款购买、赠送或收受土特产、有价证券、商业充值卡、会员卡;
(二)不准用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烟酒、花卉、月饼及其他食品等年货节礼;
(三)不准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明信片、挂历等物品;
(四)不准领导干部的父母、配偶、子女收受与领导干部行使职权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赠送的礼品、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
(五)不准有其它违规公款送礼的行为。
第七条 严禁公款旅游、休闲娱乐。
(一)不准以出差开会、考察学习、培训研讨、招商参展、洽谈业务等机会或名义用公款在国(境)内、外旅游;
(二)不准组织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
(三)不准用公款报销或向其他单位(含企业)摊派旅游费用,接受下属单位或服务对象安排的旅游活动;
(四)不准借外出开会学习、参观考察等用公款购买各种形式的纪念品;
(五)不准用公款组织或参与到KTV歌厅、夜总会、足浴、酒吧等场所高消费娱乐活动;
(六)不准用公款安排垂钓等休闲活动;
(七)不准有其他违规公款旅游、休闲娱乐的行为。第八条 严禁违规使用办公用房。
(一)不准违规出租出借办公用房;
(二)不准擅自用公款包租、占用宾馆、酒店房间供个人使用;
(三)不准超面积占有、使用以及占用多处办公用房;
(四)不准豪华装修办公用房、添臵高档办公家具及办公用品;
(五)不准调离或退休后继续占用原单位办公用房;
(六)不准占用(借用)下属单位、企业或个人的住房、办公用房;
(七)不准以“学院”“中心”“危房改造”等名义新建、扩建、迁建、臵换、购臵楼堂馆所;
(八)不准有其它违规使用办公用房行为。
第九条 严禁违规配备、使用、管理公务用车。
(一)不准未经审批擅自配备、更新或处臵公务用车;
(二)不准将公务车辆登记入户在企业或个人名下;
(三)不准对外出租出借公务用车;
(四)不准借用、占用、租用下属单位、管理服务对象或者企业、个人车辆;(五)不准私自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的车辆;
(六)不准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臵或者豪华装修;
(七)不准借调动、退职、退休等工作变动之机,把原单位公车带入新单位或自己留用;
(八)不准将公车用于婚丧喜庆、度假休闲或接送子女上下学等私人活动;
(九)不准将公务用车违规停放在住宅小区、酒店和娱乐场所;
(十)不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擅自驾驶公务车;
(十一)不准在下属单位报销燃油、维修费用,或在车辆燃修等费用中虚列名目或者夹带其他费用;
(十二)不准有其它违反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十条 严禁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等“红白事”。
(一)不准未按规定程序申报操办婚丧嫁娶等事宜;
(二)不准采用电话、短信等方式乱打招呼、滥发请柬;
(三)不准借生日、生孩子、祭日、职务升迁、工作调动、子女升学、乔迁新居等名义举办喜庆活动或纪念事宜设宴席,收受除亲属外其他人员赠送的礼品、礼金;(四)不准用公款送礼金、礼品;
(五)不准由本单位或与本人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报销或变相报销办理婚丧喜庆事宜费用;
(六)不准化整为零,分期分批次、多地点设宴请客;
(七)不准在婚丧嫁娶等事宜中搞封建迷信活动、扰乱公共秩序;
(八)不准有其它违规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的行为。
第十一条 严禁滥发津贴补贴。
(一)不准自行新设项目或者继续发放已经明令取消的津贴补贴;
(二)不准超过规定标准、范围发放津贴补贴;
(三)不准以各种名义向职工发放各类奖金;
(四)不准违规发放加班费、值班费;
(五)不准擅自提高标准发放改革性补贴;
(六)不准超标准缴存住房公积金;
(七)不准以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商业预付卡、实物等形式发放津贴补贴;
(八)不准将执收执罚工作与津贴补贴挂钩,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发放津贴补贴;(九)不准违规使用“小金库”款项发放津贴补贴;
(十)不准违规使用工会会费、福利费及其他专项经费发放津贴补贴;
(十一)不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职务影响,违反规定在其他单位领取津贴补贴;
(十二)不准借重大活动筹备或者节日庆祝之机,变相向职工发放津贴、补贴、奖金福利、实物用品、有价证券或者与活动无关的实物;
(十三)不准违规向关联单位(企业)转移好处,再由关联单位(企业)以各种名目给机关职工发放津贴补贴;
(十四)不准有其他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的行为。
第十二条 严禁兼职取酬。
(一)不准现职和不担任现职但未办理退(离)休手续的领导干部,未经审批到企业兼职任职;
(二)不准到企业兼职任职的,仍保留公职人员身份和党政机关的各种待遇,在企业领取薪酬、奖金、津贴等报酬和其他额外利益;
(三)不准离职或退休三年内,接受原任职务管辖范围内的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介机构的聘任,或从事与原任职务管辖业务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四)不准党员领导干部以个人或者借他人名义经商办企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和有偿中介活动,以及在经营性事业单位等兼职(任职);(五)不准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企业或个人谋取不当利益;
(六)不准有其它违规兼职取酬的行为。
第十三条 严禁参与赌博、色情及封建迷信活动。
(一)不准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二)不准为赌博活动提供场所或其他便利条件;
(三)不准在开会、学习、下基层调研或检查工作之余进行任何形式的赌博活动;
(四)不准与管理或服务对象进行任何形式的赌博活动;
(五)不准用公款参与赌博;
(六)不准进行色情活动,观看淫秽影视书画、淫秽表演;
(七)不准搞封建迷信活动,扰乱生产、工作、社会生活秩序;
(八)不准有其它违规参与或组织赌博、色情及封建迷信活动的行为。
第十四条 严禁违规举办各类节会庆典活动。
(一)不准未经批准举办各类论坛、节会、庆典、研讨会、运动会、赛会、文艺晚会活动;
(二)不准以举办节会、庆典等活动的名义,发放和收受礼品、礼金,向下属单位或服务对象摊派费用;
(三)不准使用财政性资金举办营业性文艺晚会;
(四)不准有其它违规举办节会庆典活动的行为。
第十五条 严禁违规调查研究、举办会议、新闻报道。
(一)不准在接待、安排上级单位和领导调查研究、工作考察中弄虚作假;
(二)不准陪同人员超过规定人数;
(三)不准违规张贴悬挂标语横幅、摆放花草,或安排群众迎送,铺设迎宾地毯;
(四)不准违规使用警车开道,封路、清场闭馆;
(五)不准未经批准超过规定次数、规模和时间召开会议;
(六)不准违规出席各类剪彩、奠基和节庆活动;
(七)不准摊派、转嫁会议活动经费;
(八)不准违规使用会议费购臵办公设备,或者用会议费列支公务招待费等与会议无关的费用;
(九)不准印发的文件简报无实质内容;
(十)不准未经审核擅自发文,违规进行公文处理和精简文件;(十一)不准违规播发新闻报道,或新闻报道超过规定字数,或对不符合报道规定的会议活动进行报道;
(十二)不准有其它违规调查研究、会议活动、新闻报道的行为。
第三章 责任追究
第十六条 对发生上述第四条至第十五条违规情形之一,情节较轻、未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责令相关责任人写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对于单位违纪的,对单位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对直接责任人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依纪依规给予相关责任人党政纪处分。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县纪委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曰起执行。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通知
教师[201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现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 2014年1月11日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保障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小学教师是指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少年宫以及地方教研室、电化教育等机构的教师。
前款所称中小学教师包括民办学校教师。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处分包括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开除或者解除聘用合同。其中,警告期限为6个月,记过期限为12个月,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期限为24个月。
第四条 教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处分:(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的;
(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时,不履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职责的;(三)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的;
(四)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职务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
(五)体罚学生的和以侮辱、歧视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六)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七)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
(八)组织或者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报刊等谋取利益的;
(九)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或者组织、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的;
(十)其他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应当给予相应处分的。
第五条 学校及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发现教师可能存在第四条列举行为的,应当及时组织调查,核实有关事实。作出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教师的陈述和申辩,听取学生、其他教师、家长委员会或者家长代表意见,并告知教师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对于拟给予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以上的处分,教师要求听证的,拟作出处理决定的部门应当组织听证。
第六条 给予教师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应当与其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第七条 给予教师处分按照以下权限决定:
(一)警告和记过处分,公办学校教师由所在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决定。民办学校教师由所在学校决定,报主管教育部门备案。
(二)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处分,由教师所在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人事部门备案。
(三)开除处分,公办学校教师由所在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人事部门备案;民办学校教师或者未纳入人事编制管理的教师由所在学校决定并解除其聘任合同,报主管教育部门备案。
第八条 处分决定应当书面通知教师本人并载明认定的事实、理由、依据、期限及救济途径等内容。
第九条 教师有第四条列举行为受到处分的,符合《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撤销其教师资格。教师受处分期间暂缓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教师受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处分期间不能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受撤销专业技术职务处分期间不能重新申报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条 教师不服处分决定的,可以向学校主管教育部门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向学校主管教育部门的上一级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第十一条 学校及主管教育部门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者推诿隐瞒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上一级行政部门应当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第十二条 教师被依法判处刑罚的,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给予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以上处分。教师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丧失教师资格。
第十三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国家物资储备部门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责任追究办法综述
附件:
国家物资储备部门
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责任追究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物资储备部门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生产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履行安全生产职责,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增强安全生产工作执行力,严肃责任追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国家物资储备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责任追究,是指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或者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责任事故,对相关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实施的责任追究。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储备物资管理局、办事处(以下简称“管理局”)和纳入国家物资储备管理序列的各类储备仓库、事业单位和企业(以下简称“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以及对负有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和直接责任人员(以下简称“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
第四条
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责任追究遵循公平公正、有错必纠、责罚相当、惩教结合、分级实施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适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五条
国家物资储备局(以下简称“储备局”)是储备部门安全监管的责任主体,承担本部门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责任;管理局是本辖区安全监管的责任主体,对所属企事业单位负有监督和管理责任;企事业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第二章 责任追究方式
第六条
对管理局、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责任追究方式主要包括: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约谈、挂牌督办、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经济处罚、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实施一票否决权制。
对储备局、管理局以及企事业单位有关责任人员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责任追究方式主要包括:通报批评、约谈、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停职检查、责令辞职、免职;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等。
第七条
地方执法部门已经作出行政处罚的违法违规行为,仍可按本办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第八条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为的,除按照本办法进行责任追究外,还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行政或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章 责任追究运用
第九条
出现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对有关单位进行通报批评、约谈、挂牌督办;情节较重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给予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实施一票否决权制:
(一)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健全,执行不严格的;
(二)安全组织不健全,安全措施不落实的;
(三)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未按职责层层落实或考核奖惩制度不落实的;
(四)安全生产松懈,长期得不到纠正的;
(五)行政许可事项未达标的;
(六)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
(七)重大安全隐患未及时上报,未采取控制措施或者及时整改的;
(八)发生一般事故C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
(九)安全经费投入不足,未按有关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的;
(十)未按规定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或者不落实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的;
(十一)其它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应当进行追究责任的。第十条
出现下列行为之一的,可对企事业单位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给予经济处罚、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实施一票否决权制。给予有关责任人员通报批评、约谈、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停职检查;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责令辞职;情节严重的,给予免职、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一)不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上级、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决定、命令、指示的;
(二)制定或者采取与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的规定或措施,造成不良后果,或者经上级、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指出仍不改正的;
(三)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形势研判不及时、不到位,导致企事业单位发生一般事故B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
(四)企事业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安全设施工程项目未严格履行工程建设项目“三同时”规定的;
(五)成品油库和火炸药库未按规定进行安全评价,或者对安全评价中指出的安全隐患整改落实不及时或者管控措施不到位,造成一般事故B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
(六)擅自改变安全设施用途,造成一般事故B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
(七)违反开展仓储物流服务有关规定,造成一般事故B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
(八)生产作业中,因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或者作业环境不符合职业安全健康标准,造成一般事故B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
(九)未经审批从事危险性作业,造成一般事故B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
(十)企事业单位行政许可事项未达标,或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从事生产经营及工程建设,造成一般事故B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
(十一)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的;
(十二)重大安全隐患整改不及时或者管控措施不到位,造成一般事故B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
(十三)违规储存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的;
(十四)企事业单位对承租单位、施工单位资质审查不严,或者在安全生产监管中失职渎职导致一般事故B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
(十五)企事业单位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关闭后仍继续生产的;(十六)未组织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报告、应急救援有失职、渎职行为的;
(十七)企事业单位发生等级生产安全事故出现瞒报、谎报、漏报、迟报,或者组织、参与瞒报、谎报、漏报、迟报的;
(十八)阻挠、干涉上级或者地方执法部门对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调查或者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的,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对事故责任人处理决定的,不依法依规对事故责任人作出处理的;
(十九)在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二十)对抢险救灾、防汛防疫、运行维护财政专项资金等专项款(物)疏于管理,造成款(物)被贪污、挪用,或者毁损、灭失的;
(二十一)严重违反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规章制度的其它情形。
第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从重追究责任:
(一)内发生两起等级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
(二)发生等级生产安全事故未及时主动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力的;
(三)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在事故、问题调查处理过程中逃避责任、推诿扯皮,组织、参与或者指使他人破坏事故现场,伪造、篡改、毁灭、隐匿有关证据,串供或者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隐匿、包庇同案人员,欺骗或阻挠事故调查的;
(四)对安全隐患已经提出整改要求,未及时落实造成等级生产安全事故的;
(五)其它应当从重追究责任的行为。
第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从轻或不予追究责任:
(一)发生等级生产安全事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挽回损失的;
(二)违纪违规行为情节轻微,及时改正,且未发生事故的;
(三)有效推动事故、问题妥善调查处理的;
(四)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且相关部门认定无责任的。
第四章 责任追究程序
第十三条
对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调查和初步认定,按照管理权限由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组织或者协调。
第十四条
对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须追究责任的,应当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组成员应当包括安全监管、人事、纪检监察、相关业务部门和有关专家等人员。第十五条
调查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违法违规行为性质认定准确,责任划分明确;责任追究意见、建议依据充分,处罚恰当。
第十六条
调查结束后,调查组应当提交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一)违法违规行为概况;
(二)责任分析;
(三)所在单位、地方相关执法部门的意见;
(四)处理意见及建议;
(五)相关证据材料,包括技术分析报告、照片、询问笔录、地方执法部门相关材料等。
第十七条
储备局、管理局、企事业单位按照管理权限和程序,根据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严重程度,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第十八条
受到责任追究的单位和人员依照有关规定可以申请复核或者申诉。
第十九条
企事业单位、管理局对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责任追究不适当的,管理局、储备局应当责令予以重新核定或者纠正、撤销。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
各管理局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储备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国家物资储备系统关于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计储法[2001]224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5.6渝南分局“八个坚决”强化违法行为责任追究
渝南分局“八个坚决”强化违法行为责任追究
近日,针对以往违法行为惩戒效果不明显,处罚震慑力不够的现象,渝南分局认真分析近期事故特点,以“八个坚决”,强化了对违法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并对性质恶劣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是对未执行敲帮问顶规定的,坚决追究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
二是对使用淘汰设备、工艺的,坚决追究矿长或业主的责任。
三是对制定的规程措施严重违反规定的,坚决追究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的责任。
四是对无规程措施作业的,坚决追究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的责任。
五是对未学习贯彻规程措施进行作业的,坚决追究相应队长或技术人员的责任。
六是对未经安全培训下井作业的,坚决追究矿长或业主的责任。
七是对维修巷道、过破碎带无专人照看安全的,坚决追究当班安排工作领导的责任。
八是对发现隐患不及时处理的,坚决追究相应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