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违法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办法
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违法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办法(省政府令第235号)
发布时间:【02/06/2011 08:26:08】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
第235号
(来源:省政府网站)
《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违法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已经2011年3月31日省政府第9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省长 姜大明 二○一一年四月一日
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违法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办法
第一条 为了及时查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违法违纪行为,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顺利实施,维护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管理和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以下简称参合农民)违反新农合制度规定的,依照本办法追究责任。
第三条 新农合违法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公正、公平、过错与责任相适应、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对新农合违法违纪人员的处理,应当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
新农合违法违纪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新农合管理和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保障新农合工作规范开展。
第五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违反新农合制度规定的行为有投诉、检举、控告的权利。
收到投诉、检举、控告的部门、机构,属于本部门、机构职责范围的,应当及时办理,并将办理结果于60日内告知投诉、检举、控告人;不属于本部门、机构职责范围的,应当于5个工作日内移交相关部门、机构,并告知投诉、检举、控告人。
违反前款规定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参加新农合的;
(二)拒绝符合条件的农民参加新农合的;
(三)违反规定变更新农合补偿比例的;
(四)未按照规定拨付新农合补助资金,影响新农合工作正常运行的;
(五)编造、虚报、瞒报新农合统计数据及相关信息的;
(六)截留、挪用新农合基金的;
(七)未按照规定履行监管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
(八)其他违反新农合制度规定的行为。
第七条 新农合管理和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造成新农合基金损失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予以追回:
(一)违反规定程序办理报销或者拨付资金的;
(二)拖延发放或者扣留参合农民新农合证件的;
(三)违反规定扩大或者缩小补偿范围的;
(四)违反规定提高或者降低补偿比例的;
(五)未按照规定时限拨付定点医疗机构垫付的补偿费用的;
(六)未按照规定时限报销参合农民医疗费用的;
(七)未按照规定履行监管、审核职责,造成新农合基金损失的;
(八)编造、虚报、瞒报新农合统计数据及相关信息的;
(九)出具虚假证明的;
(十)挪用、骗取或者指使、授意、串通他人挪用、骗取新农合基金的;
(十一)违反规定造成参合农民档案信息错误,影响参合农民报销的;
(十二)其他违反新农合制度规定的行为。
第八条 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撤销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
(一)未核实参合农民身份,造成新农合基金损失的;
(二)未按照规定执行新农合报销药物目录和诊疗项目或者未履行告知义务的;
(三)未按照入院或者出院标准收治患者的;
(四)未按照规定及时转诊,造成一定后果的;
(五)违反规定扩大或者缩小补偿范围的;
(六)违反规定提高或者降低补偿比例的;
(七)未按照规定时限报销参合农民医疗费用的;
(八)违反《处方管理办法》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增加参合农民费用的;
(九)编造、虚报、瞒报新农合统计数据及相关信息的;
(十)出具虚假证明的;(十一)伪造、更改、损坏、丢失参合农民住院病历等档案资料的;(十二)骗取或者授意、指使、串通他人骗取新农合基金的;(十三)超科目、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并参与新农合报销的;(十四)违反规定提高药品价格和诊疗费用参与新农合报销的;(十五)其他违反新农合制度规定的行为。
新农合定点机关根据情节轻重,对直接负 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处分;属于非国家工作人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节轻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或者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新农合基金损失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予以追回。
第九条 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警告或者暂停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第十条 参合农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5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新农合基金损失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予以追回:
(一)为他人提供或者借用他人新农合证件,骗取新农合基金的;
(二)伪造医学文书、证明、票据等,骗取新农合基金的;
(三)隐匿、销毁证据,干扰调查新农合违法违纪行为的;
(四)其他违反新农合制度规定的行为。第十一条 违反新农合制度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理:
(一)屡犯或者拒不纠正违法违纪行为的;
(二)强迫、授意、指使或者串通他人违反新农合制度规定的;
(三)伪造、隐匿、销毁证据的;
(四)其他依法从重处理情形的。
第十二条 违反新农合制度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理: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新农合违法违纪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主动交待违反新农合制度规定事实的,或者检举、揭发他人违反新农合制度规定情况属实的;
(三)受他人胁迫实施新农合违法违纪行为的;
(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理情形的。
违法违纪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免予处理。
第十三条 对发生严重新农合违法违纪行为的,由上级行政机关给予通报。
第十四条 本办法第二条规定之外的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违反新农合制度相关规定的,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 法律、法规对新农合违法违纪责任追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2005年12月20日颁布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有前款所列行为的,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由主管部门或者监察发省监察厅等四部门关于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行政处分规定(试行)的通知》(鲁政办发〔2005〕96号)同时废止。
主题词:卫生 医疗 办法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1年4月1日印发
第二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违法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共)
德江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违规违纪行为
责任追究办法(建议稿)
第一条为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基金安全,促进新农合制度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德江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则》、《铜仁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等新农合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县新农合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中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以及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以下称参合人员)。
第三条在新农合资金筹集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新农合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未按规定落实新农合补助资金的;
(二)不按规定为农村“低保户中一、二类对象”、“重度残疾人”、“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结扎户”资助参合费的;
(三)从新农合基金中提取、列支工作经费的;
(四)滞留、截留、挤占、挪用、贪污新农合基金的;
(五)不履行组织、宣传、发动职责,达不到筹资标准的;
(六)职能部门不认真履行监管职责,造成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
(七)其他违反新农合资金筹集管理的行为。
第四条 在新农合基金补偿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经办机构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擅自提高或降低补偿范围、补偿标准的;
(二)有意拖延补偿款兑付时间,向参合人员或定点医疗机构索取好处的;
(三)在补偿工作中,因失职造成新农合基金损失的;
(四)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与定点医疗机构或参合人员合伙套取新农合资金的;
(五)在监督、调查、走访、核实过程中,敷衍塞责,造成新农合基金损失的;
(六)其它违反新农合管理规定的。
第五条 在新农合医疗服务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不认真核实参合人员身份,造成冒名顶替的;
(二)分解大处方,进行分次报销的;
(三)出具新农合有关虚假证明的;
(四)使用自费或贵重药品及进行特殊检查或治疗不告知的;
(五)不按病情收治病人,小病大治的;
(六)采取伪造病历、处方、收费票据及挂床住院、少收费多报销等手段套取新农合基金的;
(七)搭车开药、串换药品的;
(八)重复收费或无医疗服务行为收费的;
(九)推诿病人、截留病人,不及时转诊延误治疗的;
(十)参合人员因意外伤害住院,接诊医生在病历记录中不详细记录受伤原因,造成基金损失的;
(十一)不严格执行新农合诊疗目录或药品目录的;
(十二)不能提供住院病人病历资料的;
(十三)其他违规违纪行为。
第六条参合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向其追回已补偿的医疗费用外,同时取消内再次住院的补偿资格。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一)将本人“合作医疗证”转借他人使用的;
(二)提供虚假医药费收据、处方,冒领合作医疗补偿资金的;
(三)涂改医药费收据、病历、处方、检查报告或授意医护人员作假的;
(四)利用合作医疗在定点医疗机构开出药品进行非法倒买的;
(五)因本人不遵守合作医疗政策规定,造成医疗费用不能补偿而无理取闹的;
(六)其它违犯合作医疗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七条本办法所列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由纪检监察机关或主管单位依照法定程序和人事管理权限进行处理。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情节较重或者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极坏的,给予组织处理。
第八条本办法所列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有关规定给予党纪处分;应当追究行政纪律责任的,由纪检监察机关或主管单位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九条 本办法所列应当追究的责任人为医务人员,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相关规定进行严肃。
第十条本办法由德江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规定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管理人员失职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员失职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局监〔2007〕83号
来源:纪委办公室 提供:藏伟忠提供 2010-09-03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强化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的责任意识,有效防范失职行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运营质量,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范围内各级任命的所有管理人员。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失职行为,是指企业管理人员不履行、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企业经济利益和企业信誉遭受损害的行为。具体解释见释义。
第四条 对失职行为责任人的处理,应综合考虑损失数额、社会不良影响程度、历史原因与现实情况等因素,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事实为依据,以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为准绳;
(二)权利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
(三)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的原则;
(四)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 集团公司成立以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任组长,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总经济师、工会主席和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组成的责任追究领导小组,其职责:
(一)负责制定、修改本办法;
(二)组织和指导责任追究工作的开展;
(三)评估失职行为对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信誉影响,对领导干部或责任人根据责任划分,针对相应条款提出处理意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提交相关会议研究决定。
第六条失职行为责任追究办公室设在集团公司监察部,其职责:
(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二)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
(三)拟制调查报告;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四)受理失职行为的举报、投诉;受理当事人的申诉。
第三章 失职行为责任主体
第七条 凡属未完成生产经营指标;在安全、质量、以及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造成企业经济利益受损,给企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的直接责任者、主要领导责任者、重要领导责任者将受到责任追究。
第八条有关责任人员的区分
直接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起决定性作用的人员;
主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直接领导责任的人员; 重要领导管理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应管理的工作或者参与决定的工作不履行、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次要领导责任人员。
第九条 经济损失、信誉损害区分标准
(一)较大经济损失,较大信誉损害是指造成以下结果之一的:
1、工程安全、质量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含)以上30万元(不含)以下,一次发生负伤5人(含)以上、重伤3人(含)以下;受到集团公司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受到所在地县级新闻媒体曝光的;
2、物资设备招标采购、商贸活动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含)以上30万元(不含)以下;
3、工程投标或工程管理、资金管理活动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含)以上50万元(不含)以下。
(二)重大经济损失,重大信誉损害是指造成以下结果之一的:
1、工程安全、质量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含)以上100万元(不含)以下,一次死亡1-2人(包括当时死亡或伤后一个月内死亡)的;受到铁道建筑总公司主管部门通报批评、或受到所在地市(地)级新闻媒体曝光的;
2、物资设备招标采购、商贸活动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含)以上50万元(不含)以下;
3、工程投标或者工程管理、资金管理活动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含)以上100万元(不含)以下。
(三)巨大经济损失,巨大信誉损害是指造成以下结果之一的:
1、工程安全、质量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含)以上300万元(不含)以下,一次死亡3人至9人的;受到省部级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或受到所在地省级以上新闻媒体曝光的;
2、物资设备招标采购、商贸活动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含)以上;
3、工程投标或者工程管理、资金管理活动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含)以上500万元(不含)以下。
(四)特别巨大经济损失,特别巨大信誉损害是指造成以下结果之一的:
1、工程安全质量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含)以上,500万元(不含)以下,一次死亡10人以上;受到国家机关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受到中央新闻媒体曝光的;
2、工程投标或者工程管理、资金管理活动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含)以上。第十条 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责任者的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而造成财产毁损的实际价值。
第四章 失职行为追究
第十一条 根据失职行为的性质、情节轻重和危害程度,给予失职责任者以下处分和处罚:
(一)责令书面检查并通报批评;
(二)调离工作岗位;
(三)行政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引咎辞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同时附带经济处罚。第十二条 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对直接责任者处以责令书面检查并通报批评或行政记过处分,按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5%进行处罚;对主要领导责任者处以责令书面检查并通报批评或行政警告处分,按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2%进行处罚;对重要领导责任者处以责令书面检查并通报批评。
第十三条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直接责任者处以行政记过、记大过或降级处分,按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2%进行处罚;对主要领导责任者处以行政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并按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1%进行处罚;对重要领导责任者处以责令书面检查并通报批评,并按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的0.5%进行处罚。
第十四条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对直接责任者处以撤职、留用察看直至开除处分,并按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2%进行处罚;对主要领导责任者处以调离工作岗位、行政降职或撤职的处分,并按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1%进行处罚;给予重要领导责任者行政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并按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的0.5%进行处罚。第十五条 造成特别巨大经济损失的,除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外,对直接责任者处以留用察看或开除处分,并按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3%进行处罚;对主要领导责任者处以降职、撤职或留用察看的处分,并按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的2%进行处罚;给予重要领导责任者调离工作岗位、行政降职或撤职处分,按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的1%进行处罚。
第十六条 管理人员由于失职行为,未完成上交款指标第一年按《生产经营责任状》处罚执行,并给予黄牌警告;第二年仍未完成上交款指标除按年初签订的《生产经营责任状》班子成员按未完成上交款的2%罚款外,单位主管领导引咎辞职或撤职,其他班子成员视状况进行调整。
第十七条 管理人员由于失职行为,出现业主来电来函告急按第十二条执行;黄牌警告,限期不能改变面貌的按第十三条执行;被停止省(市)内工程施工资格的,按第十四条规定执行;被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的,被吊销安全施工许可证的按第十五条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铁路施工质量信誉评价中影响集团公司信誉的按局工管〔2005〕112号《集团公司 集团公司党委关于强化铁路项目管理、切实维护企业信誉的决定》执行。
第十九条发生较大经济损失与信誉损害追究项目部、指挥部领导责任;发生重大以上经济损失与信誉侵害,根据事故发生所辖地区有关部门出具的调查报告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安全质量事故负次要责任的处理,比照此规定降一格处理。
第二十条项目亏损,是指因项目管理者的责任使项目实际支出的成本费用超过按规定编制的项目成本以上的部分,其责任追究按《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对经营亏损有关人员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处理,由于不可抗拒或国家重大政策的调整而造成经济损失或项目亏损的,不作为违规违纪问题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管理人员由于失职行为,造成经济损失、质量安全事故、企业信誉受损,二种(含)以上损失行为同时发生的,对直接管理者、分管领导者、主要领导责任者按择一重处。
第二十二条 失职行为责任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从轻处理。存在不可抗力因素,致使不能正确履行职责的;积极配合调查并主动检举同案其他严重失职、犯罪行为的;主动挽回了经济损失、有效阻止了危害结果发生的。
第二十三条 工程投标、工程管理、物资设备招标、安全、质量事故、财务、审计、成本部门,或事故调查组在履行工作职责后,必须如实对预计和已经发生的经济损失以及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发生经过、事故救援情况、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发生原因、性质、责任认定、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建议、事故防范整改措施形成逐级审批的书面报告,连同有关证据材料统一由监察部存档备查,并作为行使处罚追究权利的有效法律依据。
第二十四条 追究过程及结果公开透明,平等接受群众监督;被追究责任当事人对责任追究处理决定有异议的,可在决定通知本人后5日内向集团公司责任追究领导小组或办事机构申请复议(节假日顺延)。第二十五条 集团公司此前有关规定与本办法有抵触的,按本办法执行。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解释权为集团公司监察部。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7 年6月6日起实施。
附件:释义
一、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失职行为:
1、单位私自复印、传借、丢失集团公司资信证件,造成企业损失的;
2、组织或个人操作不当,工作不负责任,造成资格预审未通过或投标失败的;
3、经营承揽活动期间不顾大局,不服从集团公司统一协调,对内部单位拆台、压价,给集团公司的声誉和经济造成损失的;
4、报价不合理,以低于运营成本中标,造成经济损失的;
5、运用不正当手段经营、违规操作,给企业声誉和经济造成损失的;
6、未完成集团公司经营指标任务的。
二、生产管理中的失职行为:
1、因指挥不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的;
2、出现不合格工程,未能通过集团公司或相关部门检查验收的;
3、施工的工程、设备存在缺陷,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
4、未按规定进行业务检查,导致隐患未被及时发现,或者因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不及时进行有效整改,导致企业利益受到损害的;
5、无正当理由拖延工期,给企业造成损失的;
6、单位生产管理不善,造成亏损的。
三、技术管理中的失职行为:
1、单位技术管理体系、规章制度存在缺陷导致损失的;
2、技术方案存在问题导致安全、生产、质量事故的;
3、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审定把关不严造成损失的;
4、条件出现变化,设计变更不及时导致损失的;
5、质量管理体系没有通过验收的;
6、单位发生其他技术管理失误的。
四、合同管理中的失职行为
1、签定经济合同不进行资信调查,盲目签约的;
2、签定经济合同不按规定送审或不按审查意见修改,擅自签约的;
3、合同内容存在严重缺陷,故意过错或被对方利用签订了不平等合同、开口合同、无效合同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
4、合同履行把关不严,造成资金流失或标的物与合同规定严重不符的;
5、发现对方预期违约,不及时索赔、不行使抗辩权的。
五、财务管理中的失职行为
1、违反集团公司规定,擅自对外提供担保、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
2、单位对外欠资金不及时清理的;
3、故意、不作为使企业丧失债权的;
4、隐瞒帐户、公款私存及私自设立小金库的;
5、管理不善造成专项资金超支的;
6、未按规定程序审批,擅自越权办理捐赠、赞助的;
7、假借投资、合作等名义转移企业资产或采用关联交易等手段转移企业利润的;
8、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弄虚作假、提供不实会计信息或考核结论的;
9、潜亏挂帐、故意隐瞒收入和利润的;
10、预算执行不力,财务管理不严,造成经济损失的;管理不善致使单位资产流失或被盗窃、贪污、诈骗的;
11、本单位发生贪污、回扣、挪用企业资金造成损失无法收回的;
12、违反规定擅自集资,拆借资金造成损失的;
13、擅自提高职务消费标准或利用职务之便进行非职务消费的;
六、物资管理中的失职行为
1、单位采购、抵债物资质次价高的;
2、设备、材料、配件供应不及时或规格型号不配套,影响生产的;
3、采购设备、材料、配件因质量问题影响使用或不能使用的;
4、因计划不周形成物资长期积压的;
5、采购、运输、保管过程中管理、操作不当,造成物资毁损、丢失的;
6、验收把关不严,致使不合格物资入库或进入生产环节造成经济损失的;
7、违反规定预付货款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
8、单位采购过程中,不按规定程序办理、营私舞弊,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的。
七、其他失职行为
1、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集团公司管理制度、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发生政策偏差造成经济损失或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
2、在大学生招聘、人员调动、聘(解)用、考核、干部提拔、责任追究工作中不按程序办事造成不良后果的;
3、擅自更改本单位党委会(党总支、党支部会议)、经理办公会或其他领导小组决议造成不良后果的;
4、严重失职,管理不力,致使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存在严重缺陷的;
5、利用职权为配偶、子女、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经商、劳务分包、办企业提供便利和优惠条件,给企业造成损失的。
第四篇:不规范公务行为责任追究办法
第一章 指导思想、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一条 为规范基层党员、干部的公务行为,进一步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防微杜渐,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规违法案件的发生,促进干部队伍正规化建设,特制定本责任追究办法。
第二条 不规范公务行为责任追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惩处与责任相适应,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不规范公务行为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应尽的职责,造成不良影响或产生严重后果所应担负的责任。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从事公务的正科级以下(不含正科)的党员干部或者群众,包括因工作需要受聘于办事处、各基层站所的工作人员和选举产生的社区干部等。
第二章公务行为过错
第五条 在履行日常工作职责中,不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不认真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党委、政府的政策、决定、规章制度影响政令畅通的,延误整体工作推进的;
(二)不按时上下班,经常迟到早退的;上班时间脱岗、漏岗等擅离职守,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在办公场所衣着不整举止不雅的;
(三)对属于本职责范围的工作办事拖拉、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低下、无故超过办事时限或遇问题不主动处理的;对不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或不宜由本单位办理的事项不说明、不移送、不告知服务对象的;不按“首问负责制”要求执行的;
(四)对服务对象态度冷漠、生硬、作风蛮横、粗暴、服务语言不规范、不礼貌等不文明行为,群众反映较大的;在工作时间内做与本职工作无关事项而不接待服务对象或解答问题简单应付的;对服务对象提出的正当要求置之不理或应当告知而不告知、应当办理而不办理等不作为的;因言行不文明而与群众发生冲突的;
(五)不按规定程序公开办事或办事不公正的行为;
(六)丢失或损毁当事人呈报材料或对当事人一次性告知不清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
(七)对应公开的事项不公开或不及时公开,搞假公开、无效公开的。
第六条 在履行日常工作职责中,不正确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二)作出与法律、法规、规章相悖的决定;
(三)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索要、接受礼金和贵重物品的;
(四)利用职权或工作上的便利,为自己、配偶、子女
或请托人谋取利益的;
(五)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
(六)因主观过失,导致管辖范围内出现重大责任事故或影响社会安定的重大事件的;
(七)刁难或打击报复举报人、投诉人的;
(八)违反行政管理制度,贻误行政管理工作并造成一定后果的。
第七条 在履行行政征收职责中,不正确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追究相关责任人行政过错责任:
(一)不具备征收资格实施征收的;
(二)擅自设定征收项目、扩大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或搭车收费的;
(三)依法应征收而不征收的;
(四)对应征收款违规批准减、免、退,或应予减、免、退而不予减、免、退的;
(五)不开具票据或不使用法定部门制发的专用票据的;
(六)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擅自开支征收
款的;
(七)无偿服务变相收费,有偿服务只收费不服务或只提供部分服务的;
(八)违反规定向企业、个体工商户、辖区单位、组织索要赞助款物、强买强卖收费的;
(九)违反规定收取押金、保证金和管理费的;
(十)不按规定办法缴销收费票据的;
(十一)其他违规征收规定的行为。
第三章 责任追究方式及运用
第八条 不规范公务行为责任追究方式为:
(一)情节轻微、影响较小的,对直接责任人给予告诫或批评教育,并限期改正;
(二)影响正常工作,或者给群众造成损失的,对直接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责令做出书面检查,扣发年终目标奖的50%,并限期改正;
(三)情节严重,影响较大的,视情况给予调整工作岗位或辞退处理,聘用人员解聘,选举产生的建议自治组织启动罢免程序予以罢免,扣发全年目标奖;
(四)违反党的纪律和行政纪律的,按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并扣发全年目标奖和第13个月的工资;
(五)对于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除追究直接责任者责任外,还要追究有关领导者的责任;
(六)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以上追究方式可以单处或并处。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或加重责任追究。
(一)当年内出现两次以上造成重大影响的不规范行为的;
(二)同时出现两种以上产生了不良后果的不规范行为的;
(三)干扰、阻碍、不配合调查的;
(四)对投诉人、检举人、控告人打击、报复、陷害的;
(五)有其他从重、加重处分情节的。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从轻或减轻责任追究。
(一)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损失的;
(二)主动承担责任或纠正不规范行为的;
(三)检举他人重大违法违纪行为,情况属实的;
(四)有其他从轻、减轻处分情节的。行为过错显著轻微,行为人经批评教育后积极改正的,也可免予责任追究。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追究当事人责任:
(一)管理服务对象弄虚作假,致使当事人无法作出正确判断的;
(二)管理服务对象不配合,致使当事人无法正确履行职责的。
第十二条 对不规范行为的责任追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三条 因行为不规范,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造成经济损失,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应当给予赔偿的,依法给予赔偿。违反行政纪律取得的财物,依法予以没收、追缴。
第十四条 基层党员、干部的不规范行为的执行:由本地纪检监察机关商主管部门及司法机关予以执行。
第四章 附则
1、本办法由党的地市纪律检查机关、地市行政监察机关负责解释。
2、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川委发[2008]3号 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违法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办法
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违法违纪行为
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川委发[2008]3号)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肃处理违反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法定代表人责任制。
共产党员、干部和社会公众人物应带头模范遵守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有配合调查、如实说明自身婚育情况的义务,有教育、督促家庭成员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责任。
第三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对违反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行为进行检举、控告,有关机关和部门应当认真受理、调查和处理。对检举有功人员,应当给予奖励。
第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责任人员中的共产党员(下同)党内严重警告至开除党籍处分;对其中的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从重处理:
(一)不符合法定再生育条件生育子女的;
(二)对本人的超生子女实行假“收养”的。
有配偶者与他人生育子女或者再次违法生育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第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诫勉处理;情节严重的,给予党内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一)夫妻符合再生育的法定条件但未经批准生育的;
(二)收养他人子女满六个月未依法办理收养手续又没有正当理由的;
(三)双方皆无配偶和子女的男女未履行婚姻登记手续第一次生育,三个月内未补办婚姻登记手续的;
(四)双方皆无配偶,一方有一个子女、另一方无子女的男女未履行婚姻登记手续生育的。
第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至开除党籍处分:
(一)非法为他人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
(二)利用超声技术或者其他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 1
鉴定的;
(三)进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
(四)实施假节育手术、进行假医学鉴定、出具假节育手术证明的;
(五)组织、介绍妊娠妇女进行非法鉴定胎儿性别或者施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
(六)违法将终止妊娠药品销售给未获准施行终止妊娠的机构、个人或者药品零售企业的。
第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党内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至开除党籍处分:
(一)以不正当手段取得或者伪造、变造、买卖生育服务证、生育证、出生医学证明、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奖励扶助证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婚育证明等计划生育证明材料的;
(二)阻挠、干涉他人实行计划生育的;
(三)协助、包庇、纵容他人违法生育的;
(四)拒绝、阻碍有关机关和部门依法调查取证、征收社会抚养费等执法行为的;
(五)以编造、散播谣言和封建迷信活动等形式,干扰、破坏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
第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党内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至开除党籍处分:
(一)违法审批人口和计划生育有关申请的;
(二)出具计划生育证明材料有过错的;
(三)违反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使用规定的;
(四)截留、挪用、骗取、贪污奖励经费、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经费等计划生育经费以及倒卖、变卖政府免费提供的避孕药具的;
(五)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或者拒报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数据,或者有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
(六)不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财政保障政策的;
(七)拒不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和优待政策的;
(八)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党内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至开除党籍处分:
(一)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定点机构拒绝按规定提供免费技术服务的;
(二)在婚姻登记、孕产期保健、户口登记、物业管理、房屋出租管理、资质准入、营业执照办理等工作中,不履行法定查验职责,或者不按规定向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常规信息并及时通报特定情况的;
(三)拒不提供违法生育当事人的收入证明、纳税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的;
(四)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不履行相关法定职责的;
(五)拒不配合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考核、评估、检查、督查、督办和案件查处的;
(六)有其他不依法履行有关法定职责行为的。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该地区、部门(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一)未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任务的;
(二)本单位人员(含聘用人员)违法生育的;
(三)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因违法行政引发恶性案件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
(四)在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中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的;
(五)拒不履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定职责,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第十一条 对受到“一票否决”的地区、部门(单位),取消其当年综合性先进、荣誉称号的评选资格。对市(州)和纳入省委、省政府目标管理的省直部门,在综合目标考核时,按照目标管理的有关规定降低一个获奖等次。各地、各部门参照上述原则对受到“一票否决”的单位给予相应处理。
对受到“一票否决”的地区、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分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当年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并取消其各类先进、荣誉称号的评选资格;任期内被否决两次以上的,责令辞职或者免职;其中出现重大失误的,三年内不得提拔和晋升职务。
第十二条 对地方党委、政府实行“一票否决”,由上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否决建议方案,报请同级党委、政府决定,有关部门执行;对有关部门(单位)实行“一票否决”,由本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否决建议方案,报请同级党委、政府决定,有关部门执行;对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实行“一票否决”,由同级党委、政府决定,有关部门执行。
发现有关责任人员调任、转任后五年内有应予“一票否决”情形的,由有管辖权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其提出否决建议,并按前款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把遵守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作为提拔任用干部、推荐各级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联委员候选人、工商联执委和评选各类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的一项基本要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联委员、工商联执委、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违法生育的,按照规定程序罢免其代表职务或者撤销其委员资格、荣誉称号。
对违法生育人员,视为不具备参选村(居)民委员会主任或者委员,以及录用、聘用为财政供养人员、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的条件。在任村(居)民委员会主任或委员违法生育的,责令辞职。在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违法生育的,予以免职。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违法生育的,其所在企业不得评为先进、模范企业。
对违法生育造成恶劣影响的行为,可予以公开揭露。有关部门对查处的违法生育典型案件,可予以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
第十四条 依照本办法规定给予党纪处分的,可视情节同时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情节较轻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给予通报批评、诫勉等处理;情节较重的,予以责令辞职、免职等处理;情节严重的,予以辞退、解聘等处理。不是共产党员的,应当单独给予组织处理。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责任人员,应当给予政纪处分的,行政机关公务员按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处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国家对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专门管理规定出台前,可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处理;其他人员,应参照本办法规定的党纪处分档次给予相应的政纪处分。
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五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责任人员,应当给予纪律处分的,由纪检监察机关、任免机关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或者人事管理权限实施;组织处理由组织人事部门、任免机关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实施。需按本办法第十三条进行处理的,由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建议。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有关机关或部门在职权范围内作出处理后,认为需要给予其他处理的,应当及时提出建议,被建议机关或部门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
第十六条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等职能部门应当对本办法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情况通报、联合执法、资格审查、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中共四川省纪委、四川省监察厅商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实施前发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违法违纪行为,尚未处理的,按本办法的规定处理;已经处理的,不再重新处理。中共四川省纪委、四川省监察厅•关于共产党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计划生育法规纪律处分规定‣(川纪发„1995‟31号)、•关于修改†共产党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计划生育法规纪律处分规定‡部分条款的通知‣(川纪发„1998‟4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