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失信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制度
失信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制度
1、客户失信违法行为及责任追究
1.1 客户失信违法行为:
·提供伪劣标的物;
·逾期供货或不供货
·逾期付款或经催付款仍不付款;
·客户利用合同欺诈我公司财物;
·其他失信违法行为。
1.2 责任追究措施
·取消赊销条件(信用额度、信用期限);
·停止供货;
·取消供货资格;
·按合同违约责任条款追究;
·采用仲裁、诉讼手段追究失信违法行为责任。
2、公司失信违法行为及责任追究
2.1公司员工擅自以公司名义对外穕合同并违约或骗取款物 ·产品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标准;
·逾期供货;
·拖欠货款;
·其他失信违法行为。
2.2 纠正措施及责任追究
·及时采用书面通知或信函,通过特快传递或派员直接送达客户或供应商等;
·依法赔偿相关供应商经济损失;
·对质量不合格,影响客户使用,按合同规定理赔;
·对违规或违法人员,按公司《员工行政违纪处罚条例》进行行政处理并追究经济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部门立案侦查处理。
3、合同纠纷处理
3.1 发生合同纠纷,公司有关业务部门及合同签约人员应立即向部门分管副总经理及信用管理办公室报告,并向信用管理办公室提供合同纠纷材料、证据等。
3.2 信用管理办公室与有关部门沟通研究,提出解决合同纠纷的措施和方法,报送分管信用管理办公室副总经理或总经理同意后实施。
3.3 采取协商方式解决合同纠纷的,由有关业务部门负责。必要时,信用管理办公室可配合处理;采用调解、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合同纠纷的,由信用管理办公室负责,必要时请公司法律顾问参与处理,有关业务部门须配合处理。
3.4 所有合同纠纷的处理均应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进行。
3.5 当公司有关业务部门发现有关客户或供应商利用合同合同诈骗等犯罪活动时,应立即向分管副总经理、总经理报告。在分管副
总经理、总经理同意的情况下,信用管理办公室或相关业务部门负责向公安机关举报。
3.6 在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以解决合同纠纷同时,公司对因客户或供应商当事人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的案件,应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和财产保全措施。
3.7合同纠纷发生后,有关部门负责派员采取措施,收集和整理有关证据,其中包括客户或供应商财产状况等证据情况,及时向法院提供信息,在证据可能丢失或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应当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3.8 向法院提交原始证据时,信用管理办公室应事先复印并保存原始复印件,向法院提交原始凭证后,应向法院索取原件证据的收执。
3.9 所有合同纠纷的处理过程,均应建立记录,其中协商会议记录、谈判记录、协议书、申请书、诉状、答辩书、裁定书、判决书等,均由处理合同纠纷的负责人转送信用管理办公室保管备案,有关业务部门仅保留复印件(正式文本有多余亦可保存原件)。
3.10 信用管理办公室应当建立合同纠纷案卷材料,年末按档案管理规定归档管理。
第二篇:庐山管理局违法违规建设行为责任追究
庐山管理局违法违规建设行为责任追究
暂 行 办 法
第一条为保护庐山风景区资源,进一步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及时有效查处各类违法建设行为,强化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根据《行政监察法》、《公务员法》、《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行政处罚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九江市违法违规建设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庐山管理局建设项目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结合我山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山规划区域内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驻山单位负有防止违法建设行为的发生、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建设行为的职责。凡对违法建设发现、处理有失职、渎职行为的,依照本办法进行责任追究。
管理局局直单位及下属基层单位、驻山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和居民、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凡参与违法建设的,应当进行责任追究。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违法建设行为和违章建筑是指:
(一)未依法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或不按批准用途使用土地,擅自进行建设的;
(二)未依法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含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和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不按规划许可进行建设的;
(三)未依法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
(四)未经竣工验收或将验收不合格的房屋交付使用的;
(五)非法占用国有和集体土地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未经法定许可审批或未按许可审批内容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以及未按规定拆除的临时建筑等;
(六)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建设行为。
第四条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要带头维护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是整治违法违规建房的直接责任人;局直单位、驻山单位对本辖区、本单位(职工)的违法违规建房负监控、制止、拆除等责任,其党政正职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局直基层单位以及各分厂(场)、各村(社区)、组对本辖区的违法违规建房负巡查、监控、制止和报告等责任,基层单位主要领导、分厂(场)厂长、村支书和村、社区委会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各职能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庐山规划区内的建房负审批、监管、查处等责任,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
第五条各责任主体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行责任追究:
(一)局直单位、驻山单位的党政正职因失职导致本单位、本辖区内新增违法违规建房并未及时拆除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管理局纪委或建议驻山单位上级主管纪检部门进行责任追究。
1.本辖区、本单位一年内出现1例违法违规建房并未及时拆除的,对第一责任人予以诫勉谈话,并作出书面检查,取消当年个人评先评优资格。
2.本辖区、本单位一年内出现违法违规建房或累计达到2例并未及时拆除的,对第一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对第一责任人年底考核确定不称职,同时予以记过处分,扣发当年考核奖金,一年内不得提拔重用,党内予以警告处分。
3.本辖区、本单位一年内出现违法违规建房或累计达到3例并未及时拆除的,对第一责任人予以撤职处分,同时对第一责任人予以记大过或党内严重警告处分,3年内不得提拨重用。
(二)局直基层单位、分厂(场)、村(社区)委员会未及时发现报告,导致本辖区一年内新增1例违法违规建房的,第一责任人由纪委(监察局)诫勉谈话,直接责任人限期拆除并党内警告处分;一年内累计新增2例违法违规建房的,第一责任人通报批评,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直接责任人一律先停职限期拆除,同时追究党纪政纪责任。一年内累计新增3例及以上违法违规建房的,第一责任人要引咎辞职,同时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直接责任人先免职同时从严追究党纪政纪责任,2年内不得提拨重用。村(社区)委员会主任,不是党员的按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对其他责任人员给予相应党纪政纪处分。
(三)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擅自建设违法建筑或参与违法建设的,经批评教育主动拆除自建或参与建设的违法建筑的可免予处分;不按规定主动拆除的,停职限期拆除;干扰、阻挠、抗拒或煸动他人干扰、阻挠、抗拒有关部门依法执行拆违及相关公务的,一律先免职,并从严追究党纪政纪责任,5年内不得提拨重用。
(四)违建当事人取消其三年内享受的除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外的本山特设的民生补贴资格。
第六条违法违规建设监管工作列入管理局目标管理考核内容,管理局组织有关部门不定期进行督查,对监管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并督促相关单位按本办法处理到位。局直单位、驻山单位要建立相应督查机制,局直基层组织、基层单位、分厂(场)、村(社区)等责任单位要建立巡查机制,对辖区内新出现的违法违规建房,应当24小时内发现并予以制止,如果两天内拆除并恢复原状,可以免予责任追究。凡驻山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出现违法建设行为,未在规定时间内处理的,除建议其上级部门追究其责任外,两年内停止其单位的一切建设项目审批。
第七条国土、建设(规划、房产)、综合执法、公安等部门在查处违法违规建设过程中,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据有关规定,给予职能部门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及其他责任人员行政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或相应党纪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撤职处分,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一)在拆违工作中,谎报、瞒报、拒报违法违规建设情况的;
(二)不落实拆违工作责任制,对辖区内违法建设查禁不力的;
(三)违反规定擅自办理权属登记或确权,违反规定新批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审批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办理入户或分户,批准房屋、土地流转,变更房屋、土地用途的;
(四)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违法出租、转让土地,为违法建设提供便利条件的;
(五)唆使、纵容、庇护、放任单位或个人进行违法违规建设的;
(六)违反规定对违法建筑给予补偿的;
(七)对违法建设项目依法应作出而不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
(八)在受理辖区建房、维修申请时,出现推诿扯皮、不负责任、吃拿卡要、服务态度恶劣、规定承诺时限内未完成审批程序的;
(九)未按规定处理违法违规建设、拆违纠纷和投诉的;对拆违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未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妥善处理,引发群体性事件或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
(十)其他违反拆违管理规定的情形。
第八条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强化对追责执行的监管,加大问责力度。有关责任人员由其任免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需要给予党纪处分或组织处理的,由纪委会同组织、人事部门共同作出;有严重失职、渎职、以权谋私、滥用职权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5.6渝南分局“八个坚决”强化违法行为责任追究
渝南分局“八个坚决”强化违法行为责任追究
近日,针对以往违法行为惩戒效果不明显,处罚震慑力不够的现象,渝南分局认真分析近期事故特点,以“八个坚决”,强化了对违法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并对性质恶劣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是对未执行敲帮问顶规定的,坚决追究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
二是对使用淘汰设备、工艺的,坚决追究矿长或业主的责任。
三是对制定的规程措施严重违反规定的,坚决追究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的责任。
四是对无规程措施作业的,坚决追究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的责任。
五是对未学习贯彻规程措施进行作业的,坚决追究相应队长或技术人员的责任。
六是对未经安全培训下井作业的,坚决追究矿长或业主的责任。
七是对维修巷道、过破碎带无专人照看安全的,坚决追究当班安排工作领导的责任。
八是对发现隐患不及时处理的,坚决追究相应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
第四篇:成都市预防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小编推荐]
成都市预防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成都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2009年02月12日
成府法〔2009〕7号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建立预防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制度,有效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维护土地管理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 法》、《四川省土地监察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7〕71号)和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 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预防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工作应承担的责任及责任追究。
第三条(责任划分)
市人民政府组织领导全市预防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工作,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市级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责权限具体组织实施。
区(市)县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为本行政区域预防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
相关职能部门、企业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承担相应的预防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责任,其主要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和经办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第四条(区[市]县人民政府责任)
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做好以下工作,确保本级政府及其部门无土地违法行为,并将本行政区域内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
(一)定期听取相关部门报告,及时掌握本行政区域内违法用地、耕地保护形势及预防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的责任落实及责任追究情况。
(二)组织领导土地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对相关部门因受到阻力而难以查处的案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依法查处;其中属城市、镇规划区的违法用地行为且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在接到相关部门报告后,15个工作日内组织限期拆除。
(三)消除隐患,防止土地违法案件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四)检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查处乡、村庄规划区内违法用地行为。
第五条(乡镇[街办]责任)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以下工作,确保本级政府无土地违法行为,并将本区域内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
(一)查处乡、村庄规划区内的违法用地建设行为。自发现行为之日起或接到相关告知后,2个工作日内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15个工作日内组织限期拆除。
(二)制止本条第(一)项规定以外的违法用地和违法用地建设行为。自发现违法行为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组织力量进行初步制止,同时上报区(市)县国土部门;其中属城市、镇规划区内的违法用地建设行为的,上报区(市)县规划部门。
(三)消除隐患,防止土地违法案件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四)配合国土部门开展土地动态巡查,建立土地监察信息网络。
第六条(国土部门责任)
市和区(市)县国土部门应做好以下预防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工作:
(一)建立向本级政府报告制度。会同同级监察机关定期向本级政府报告本辖区耕地保护、落实预防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责任的情况;及时报告重大案件和因受到阻力而难以查处的案件,并抄报上级国土部门。
(二)制止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自发现违法行为之日起或接到相关告知后,3个工作日内予以核实,确属违法的,责令立即改正;符合立案标准的,2个工作日内立案查处。
(三)建立告知制度。查实违法用地事实后,按本办法的职责划定,告知相关政府、部门落实相应责任;其中属城市、镇规划区内和乡、村庄规划区内的违法用地建设行为的,3个工作日内分别告知同级规划部门和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查处。
(四)建立土地动态巡查责任制。市国土部门负责全市动态巡查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区(市)县国土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土地动态巡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对新发生的违法用地应在5个工作日内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根据需要可以邀请同级公安部门协助调查或参加案件讨论;对有证据证明涉嫌犯罪的,应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如果行为人可能逃匿或者销毁证据,应在移送时一并告知受理案件机关。
市国土部门对区(市)县人民政府及其国土部门落实预防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出纠正或整改意见,对纠正整改不力的,将情况上报市人民政府。
第七条(规划部门责任)
市和区(市)县规划部门应做好以下预防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工作:
(一)制止和查处城市、镇规划区内的违法用地建设行为。自发现违法行为之日起或接到相关告知后,3个工作日内予以核实,确属违法的,责令停止建设;符合立案标准的,2个工作日内立案查处。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15个工作日内责令行为人限期拆除;
(二)建立告知制度。查实违法用地建设事实后,按本办法的职责划定,告知相关政府、部门落实相应责任。其中属城市、镇规划区外或乡、村庄规划区内的违法用地建设行为,3个工作日内告知同级国土部门或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查处。
(三)对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不得办理建设规划许可。
市规划部门对区(市)县人民政府及其规划部门履行规划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出纠正或整改意见,对纠正整改不力的,将情况上报市人民政府。
第八条(监察部门责任)
市和区(市)县监察部门应做好以下预防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工作:
(一)建立向本级政府报告制度。会同同级国土、人事部门,定期报告本辖区预防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情况。
(二)建立土地违法案件督办制度。会同同级国土部门,对重大典型土地违法案件,实行联合督办。
(三)对土地违法案件中的责任人进行查处。国土部门查处的土地违法案件,依法应当给予处分,但本部门无权处理、应属监察机关处理的,应当在作出行政处罚 决定或者其他处理决定后10日内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监察机关。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及时查处,并将处理结果书面告知国土部门。
第九条(公安机关责任)
市和区(市)县公安机关应做好以下预防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工作:
(一)及时受理涉嫌犯罪的土地违法案件。对国土部门移送的土地违法案件应自接收案件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依法进行审查,作出立案或者不予立案决定,并书 面告知国土部门。认为不予立案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同时退回案卷材料。对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应在24小时内转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并书面告知国土部门。
(二)积极配合参与涉嫌犯罪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工作。
第十条(有关职能部门责任)
对没有合法土地用地手续或接到违法用地、违法建设需要查处的相关告知后,应当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规 定,发展改革部门不得办理项目审批、核准手续,规划部门不得办理建设规划许可,建设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房产部门不得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手续。未依法 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占用农用地设立企业的,工商部门不得登记。对已实施行政许可的,予以清理撤销。
第十一条(金融机构及公用企业责任)
对没有合法土地用地手续或接到违法用地、违法建设需要查处的相关告知后,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规定,不得发放贷款,供电、供水、供气等市政公用企业不得为违法用地及建设通电、通水、通气。
第十二条(责任追究的实施)
对未落实本办法确定的预防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责任的,由市和区(市)县国土、规划部门提请本级政府、监察部门或者人事任免机关对相关责任单位及其责任人进行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对责任人的诫勉谈话和责任单位的通报批评)
对未落实本办法确定的预防和查处土地违法行为责任的,视情节轻重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诫勉谈话或通报批评;对责任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第十四条(对责任人的行政处分)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等相关责任追究的规定给予处理:
(一)区(市)县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被通报批评后,未在限定期限内组织改正的;一内本行政区域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 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或虽未达到15%,但造成恶劣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因土地违法严重,被国家、省定为重点整改地区或重点督办案件的;因 土地案件处理不当,严重损害群众利益,造成群众集体上访和社会不稳定的。
(二)同一单位或个人一内受诫勉谈话或通报批评三次以上的。
第十五条(解释机关)
本办法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实施时间)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关于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行为责任追究制度
关于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行为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条为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依法追究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的“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其他关于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法律、法规。
第三条对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以教育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行政机关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较重的,对行政机关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社会评议等工作制度的;
(二)对收到的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举报不积极处理的;
(三)未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的;
(四)违反政府信息公开新闻发布等工作制度的;
(五)未按时发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的。
第五条行政机关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较重的,对行政机关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的方式、程序及时间和内容公开政府信息、不及时更新公开政府信息内容、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
(二)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不真实,搞虚假公开的;
(三)违反规定收取费用的;
(四)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服务方式提供政府信息的;
(五)公开不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的;
(六)拒绝、阻扰、干扰依法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的或者不落实监督检查决定的;
(七)违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六条责任追究由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施。
第七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区各级行政机关。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适用本制度。教育、环保、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城市管理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单位,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