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13:53: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生活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生活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篇:社会生活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开题报告社会生活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选题背景

选题意义

文献综述

国内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七大史观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

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

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

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3、“文明史观”构建中的正确态度:

第一,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

第二,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

第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

第四,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第五、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第六,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

【特别提醒】

第一: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

第二: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复习时: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例1】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工业文明的历史,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具体说,包括如下阶段:

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殖民扩张与争霸。

3.发展——蒸汽时代(19世纪初~1870年)。重大事件:工业革命。

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1870~1917年)。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5.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重大事件:1929~1933年,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1945年至今)。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1973~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

【例2】以文明史观整合中国近代史

1.文明的差异:考察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文明发展的不同程度。如清朝晚期中国还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而西方已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2.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把近代史上的各次侵华战争放置在文明冲突的角度来认识。

3.文明的融合:从文明的吸收、内化、演进的视角去审视“西学东渐”和思想近代化进程。也要注意一国内部不同民族文明的交融。

4.文明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近代文明的历程给我们思维的启示:

①文明必须保持前代优秀文明,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根据国情进行文明创新。如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对苏联模式的借鉴和扬弃。

②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成果。如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下,现代化进程没有统一的模式,却有多样化的道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新兴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三种文明相互影响。

③文明的交流是双向的,其影响也是双向的。

三、现代化史观

1.概念内涵:现代化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2.主要线索:

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

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等内容。

③思想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理性化进程。

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其他还涉及教育现代化、军队与国防现代化、信息传播现代化、人口控制化、社会福利化等。

2.现代化模式的类型

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看,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3.准确理解现代化

①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要保留民族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②现代化是一种历史进程,是动态的。只要在工业经济时代,现代化就在进行、就在变化。

③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现代化并不等同于社会进步。作为一种历史进程,它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

⑤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是现代化的前提,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产物。

【例1】近代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中国近代化为例

(1)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2)近代化的内容:

(3)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近代化的启动阶段(1840~1895年)

第二阶段:近代化的发展阶段(1895~1915年)

第三阶段:近代化的深化阶段(1915~1927年)

第四阶段: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

第五阶段: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后)

四、社会史观

1.基本内涵: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

2.主要内容: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例1】“社会史观”下的历史复习: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为例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四次大变迁

第一次: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第二次:1911年,辛亥革命后:

第三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第四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五、革命史观

1.基本含义:所谓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2.主要线索:革命史范式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六、唯物史观

1.主要含义: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的观点。

2.主要理论: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进入工业社会,生产工具主要表现为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在一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

C.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D.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众的作用为基础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造就的,是时代的必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作用都受着历史发展规律即必然性的支配,而不能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个人的作用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个人只能顺应历史的发展。英雄人物在历史的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但起促进作用。

E.继承和发展。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发展。第一、批判不等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全盘否定。之所以要批判地继承,是因为历史文化遗产往往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第二、继承是为了发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遗产与外来文化,推陈出新;第三,以古鉴今。总结历史,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联系现实,面向未来,发展民族文化;第四,反对绝对的否定与绝对肯定。

F.原因和结果

(1)一因多果:即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

【例1】明清君主专制制度:阻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科学技术的落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2)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是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的。

【例2】明清时期我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3)互为因果,即同时存在历史整体中的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更多地存在于历史的横行联系中。

【例3】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背景下产生,改革后又促进了民族融合。

G.现象和本质

现象是指事物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体现。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质决定现象。

H.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通过分析社会矛盾的存在以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全面理清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使命,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方向。

【例1】中国鸦片战争后社会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利用主要矛盾分析中国近代史: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扶清灭洋;西安事变;国共合作

I.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所谓必然性,也称规律性,是指在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注定要发生的、人的主观意志无法改变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直接原因,不可能改变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

历史解读,要学会解读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造就必然,影响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都是通过无数的偶然性事件表现出来的。当我们站到某一个历史时刻点上的时候,过去历史的进程和现在的现状似乎都成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必然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对历史进程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偶然性对历史发展仅仅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七.生态史观

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生态史观是生态学和历史学“杂交”的产物,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粱。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御的责任。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已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而且是一个难题,急待解决。人们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和历史上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已将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而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需总结和借鉴人类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经验,总结和记取破坏生态环境的教训。生态史学已成为历史学中的“显学”,它的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为生态史试题的命制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条件。历史课程具有公民教育的功能,引导年青一代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和增强其生态环保意识,是历史学科的责任。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论断。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着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与矿产等资源的矛盾又进一步凸显出来。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要树立人类资源危机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从长时段看,气候变化影响人的活动,而人的生产与生活也影响了气候和环境。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人能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并以这种认识为指导改造自然界来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的认识、活动对自然界产生直接与间接、积极与消极的多方面的影响,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更注意保护自然,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合理地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因此,我们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不仅要看到改造自然的有利后果,也要看到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不仅要看到短期后果,也应看到长期后果;不仅要看到局部后果,也应看到整体或更大范围的影响。

人与自然关系史(1)纵向梳理

在渔猎时代,人类数量有限,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对自然的影响(保护和破坏)都十分有限。

在农业时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首先是地表),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局部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在工业时代,人类更大规模更广泛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内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在未来时代(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时代),我们应充满信心地相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时代一定会到来。(2)横向梳理

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与气候的关系、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人与水资源(江河湖海等)的关系、人与生物资源的关系、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等方面,更具体地分析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得与失。

八、多元史观运用

例1:对于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现象,运用何种史观会评价较高或较低?并请说明理由。

评价较高 评价较低 通商口岸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扶清灭洋” 革命史观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 洋务运动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 革命史观

例2:对中国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问题的认识

从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

从现代化史观: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

从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从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例3:多种史观评价孙中山和辛亥革命

革命史观: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

社会史观: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第三篇:地图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地图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史料教学一直是历史学的重要教学方式,地图史料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在教学中能够清楚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和史学概念,并在教学中升华学生的情感。初步探讨了史料的分类以及地图史料在教材中的地位,进而以三个部分的内容分析了地图史料的三个教学上的应用:战争教学、自然环境、国家意识,最后根据地图史料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议。希望通过分析地图史料的作用,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提供经验和服务。

【关键词】地图史料 高中历史教学 应用

历史是人类对于已发生事情的探索,从中寻求借鉴和启示,目的是为了为现在的社会服务。人们依据史料来进行研究,史料本身是客观性质的,不同的历史学家的不同注解造成了史料的主观性。梁启超谈论史料时论述道:“史料何者?过去人类思想形式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流至今日者也。”白寿彝认为史料“亦即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史料教学是一种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历史史料教学中,师生将文本和搜集的史料引入学习,通过史料的媒介作用,让学生能更清晰、真实地掌握历史知识,并在对史料的分析归纳理性化的过程中张扬学生的人格个性,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正确史观。史料的构成形式也较为复杂,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图片史料。在图片史料含有地图史料、文物史料等。

任何历史的研究都不能离开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所以地图史料就是更为重要的构建学生直观想象的史料。“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与特定的空间相关,离开了空间的历史事件、历史进程、历史现象就无从谈起,因此,把握历史空间概念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以人教版为例在整本书中应用了大量的地图史料,尤其是在战争中的应用,更能够清楚的使学生了解战争的过程和辅助教学。此外,在教学中,对于地图史料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地图史料的?鹫?教学应用

人教版必修一教科书中包括了12幅地图史料,而其中有5幅都是战争教学应用的。战争也分为古代战争和近现代战争,对于年代久远的古代战争,虽然教科素并没有将其划归为重点学习内容,也没有专门的地图对其进行解释,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其中地图资料的影响。在古代战争中,自然地理环境占大部分的比重。在作战地的地势、地形上可以使学生形成直观印象;在作战双方层面,可以通过各方生活环境地图理解双方实力的差距;在战争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地理环境的构建直接了解作战的过程、战争的走向以及结果;战争结束后,可以了解双方的国家或者地区的走向。古代战争同时以其难以具体形象的教学而限制教师的课堂活动,在补充地图史料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更好的发挥教学的直观性原则。通过展示地理环境地图使学生理解当时的自然环境与现代形成对比,有调查结果表明补充的地图材料在文科和艺术体育类专业普遍反映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所以为了更好的应用于战争的教学,教师还应该加强战争直观地理地图的整合,不要重复教材上已有的内容,应多扩充课外知识。

近现代战争以其史料的翔实作为主要特点,记录角度多样。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将现代战争的庞杂和翔实的历史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的选用。首先,在现代战争中时间和地点是一直困扰教师的问题。大量战争的繁杂不便于学生的记忆,地图史料的使用能够将历次战争的基本史实以过程性的方式教授给学生,使其方便记忆。其次,近现代战争中的过程可以利用三维还原的模式,在时间、地点确定的基础上,还原战争的双方、战争过程、导致战争结果的因素,还能够将战争背后的引申情况和作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更好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地图史料还可以扩大教学规模,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但是还要注意的是战争角度的切,如果说角度切入是定向、主体截取是构筑框架,那么细节的讲授则是为课堂教学输送血与肉,使之完整。在教授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中,作战双方的势力对比和各国参战的先后顺序使得学生产生了很多的疑惑,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地图史料以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向学生讲授各主要国家的基本形式以及战争过程非常有利于学生的记忆。除了书上的地图史料,教师也可以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根据书上的地图史料制作立体地图,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清晰的认识。立体地图的制作、实际地理形势的展出,这些较传统教学要更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能力。对于导致战争结果的因素,在分析比较各国基础的情况下,可以与现今的社会进行相联系,并且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地图史料的自然环境教学应用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中有2幅对于自然环境的描写的地图史料,分别是“古代希腊城邦分布示意图”“罗马扩张示意图”,在这其中能够看到自然地理在学习中的基础作用。历史环境的形成不仅仅是发展过程的展现,同时也是以自然为基础的地域范围的形成。只有在这样的地理范围之下才会出现特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环境,这也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展现。自然地理环境利用地图能够更好的讲解具体的知识,并且能够更好的展现自然环境的作用。长久以来,自然地理环境在历史学的发展中占据了较少的地位,但是也是不可或缺的地位。年鉴学派第二代布罗代尔的史学家曾经将自然地理视为历史学的新方向,但是都没有脱离人类作为主体征服自然的地位,到了现代环境史的发展对于自然地理的作用起到了正名的作用。虽然上述的自然地理发展过程与实际教学关系较松散,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自然地理对于史学地位的提升,也会直接影响到历史的基础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跟随历史发展的潮流重视自然地理环境的教学。在讲授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影响因素的课程时,就更应该重视地图史料的重要。根据地图讲解生活状况,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地图上展现的自然环境,推导出自然环境之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随之而确立的经济生活方式,人们在此种环境下选择的政治制度。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6课的讲授为例,可以发现罗马法之所以从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疆域的扩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决定因素。而疆域扩大这一事实则是从罗马每一个时期疆域的地理范围确定的,可以发现罗马地理环境逐渐扩大。在第5课的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讲解中,可以从地图史料中发现希腊围绕大海,进而分析出人民的生活方式以海为主,结合自然地理能够推导出被大海包围的环境使得人民更倾向于开放的经济活动方式如经商,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政治习惯也是自由和开放的,是向往共治、自由、民主的,最后使学生自主产生希腊民主制度之所以能够产生与它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的理解。

三、地图史料的国家意识教学应用

地图史料除了上述两种教学应用之外,还有一种展现国家地理范围的直观表达。在实际教学中,地图史料将国家以地理范围的形式表现出来,主要展现的是各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统一。这一内容,也可以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的第一单元体现出来,表达方式上主要是培养学生国家意识。第一课“西周分封示意图”、第二课“秦朝疆域图”、第三课“元朝行省图”均体现了这一原则。在第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分封示意图”虽然是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向学生讲解西周的政治制度,同时也是向学生讲解中国早期的历史,使学生形成地理范围的概念,培育早期国家意识。第二课的“秦朝疆域图”使得学生能够理解大一统的含义以及对于中国形成的巨大意义,使得学生能够直观的形成对于自身国家范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三课的“元朝行省图”在教学中通过讲解各省的设置、中书省管理地区、少数民族管理地区,对各区域设置的原因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自动形成元朝是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的国家,并且将元朝对多民族地区进行管理的政治制度提炼出来,升华出对国家的感情。将第一单元的地图史料联合起来展示给学生会使学生产生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国家的历代发展的整体印象。国土范围的变化、国家变化的原因以及现在国家的制度等等都可以通过地图史料展现出来,不仅辅助了教师的教学,也会增加学生的国家意识,进而可以达到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绪。

除了展现各国家民族融合的过程,教师还可以将各国发展的历史放到世界的大背景下进行讲授,展示各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各国的关系。如第25课的“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作为一则政治形势的地图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各国地位和阵营。该则史料能够展现各个国家的地理范围和势力范围,展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对比。在教学过程中,国家意识的培养超出了国界,在了解国际环境的基础上还可以与自己国家的发展进行对比,对学生的学习上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上述提到了地图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主要作用,但真正的能够发挥史料教?W尤其是地图史料的作用还需要教师主体的发挥、学生的理解,史料的正确选用等方面。著名历史学家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提出:“任何一种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里面可能有错误,可能有虚伪,可能有私人的爱憎,可能有地方及民族的成见,不经精密的考证,即笃定不疑,后患实无穷无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作用对于地图史料进行鉴别,还要在书上史料基础上为学生选取课外的地图史料,在去存取精、去伪存真方面做到最好,将地图史料的功能发挥出来,更好地辅助教学,丰富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白寿彝.史学概论[M].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3]谢波.史料教学与其它教学方法的整合.上海教育科研,2005,(02).[4]赵跃青.如何树立历史空间概念.中学政史地,2009.[5]杜维运.史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第四篇:高中历史教学中史观的整合与运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观的整合与运用 作者:赵富民 来源:《学周刊·A》期刊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6日

摘要:随着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各种史观陆续出现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如何把握并运用史观解答历史问题,成为每位中学历史教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笔者通过介绍中学历史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史观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史学观念,并进一步强化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学 史观整合运用

一、史观的概念及分类

史观,也被人们称为历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史观有多种,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英雄史观、民族史观等。近年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新史观明显地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为了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的需要以及应对高考,我们有必要对常见的史观进行初步的了解,以便灵活运用。

(一)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当上层建筑及其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时,社会革命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

(二)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代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人类的交往加强了世界的横向联系,促进了整体化的发展。

(三)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史可分解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同的文明之间不断交流和融合。

(四)现代化史观

现代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现代化。其中,经济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民主化和法治化,思想现代化主要是指理性化和科学化。

(五)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认为,社会问题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都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

二、史观的运用与整合(一)史观的运用

1.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主要是强调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突出阶级斗争和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重要性。在讲到必修一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运动、俄国十月革命、近代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等模块时,多用到唯物史观和革命史观。

2.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要求从整体上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强调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之间的横向联系。在讲到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战后经济全球化时,多用到全球史观。如评价早期殖民扩张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欧洲殖民国家和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影响,更应当站到全球史的角度,考虑其对整个世界市场的影响。

3.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主要提到两种文明,即传统的农业文明和近代的工业文明。近代西方的殖民扩张,实质上是两种不同文明的撞击。以鸦片战争为例,英国战胜了中国,实质上是工业文明战胜了农业文明。

4.现代化史观

现代化史观立足于社会转型,主要涉及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侧重近代社会的发展演进过程。不同的国家,国情和领导阶级不同,现代化进程也不同。如欧美国家起步较早,故而走在现代化的前列,而亚非拉国家由于历史原因,起步较晚,导致现代化进程相对落后。以中国为例,现代化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步履维艰。

5.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主要侧重于对社会下层人物和社会习俗的研究,通过下层人物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来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为研究者提供了全新的历史视野。如讲到宋代发达的商品经济时,可以从当时小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习俗入手,通过社会生活的变化来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面貌。此外,政治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必然引发社会生活的变迁。历史必修二第十四课便是从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入手,揭示由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引发的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史观的整合

虽然有不同类型的史观,但是在分析具体问题时,需要整合不同的史观来更全面地阐述问题。如评价近代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时,我们应结合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这三种史观进行评价。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这样评价: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分析,殖民扩张将更多的亚非拉国家卷入世界市场,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分析,欧洲国家在侵略和掠夺亚非拉国家的同时,客观上传播了欧洲先进的工业文明,推动了亚非拉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又如,在讲到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我们也可以用现代化史观去评价一些有争议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得出客观的结论。如评价洋务运动时,我们可从洋务派兴办工业、创建新式海军、开设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具体措施入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新的结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而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李鸿章,则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和领军人物。

以上是关于各种史观的概念及综合运用的方法。在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相关的史学著作,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虞和平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等,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解题能力,以便适应各种高考新题型。

第五篇:用“大历史观”深化高中历史教学立意

用“大历史观”深化高中历史教学立意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教授提出的“大历史观”为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大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以宏观之着眼点看待历史,不拘泥于具体的人物事件;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中西的比较看待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强调从较长的时段来观察历史,注重历史的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注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把这样的“大历史观”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深化教学立意,现以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四个重要阶段,即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创立并成为蔚然大宗;西汉中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宋明时期,儒家思想融入佛道义理,进一步发展为官方哲学;明末清初,传统儒学遭到猛烈批判,发展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教材对儒家思想对当时及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生活的影响介绍较少,需要教师用“大历史观”,设置新情境,应用新材料,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演绎归纳,得出结论。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设计的:

一、儒学是维系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纽带

世界历史上的许多强盛帝国如盛极一时的古埃及帝国、波斯帝国、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等庞大帝国,统一后不久就土崩瓦解,独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中国古代虽曾有短暂的分裂,但统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何故?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拥有以孔子思想为主干的民族文化,而孔子思想是促成中国分久必合、统一国家一直延续下来的思想基础。大一统观念是中国国家统一的理论基础。中国自古就有天下一统的观念,《诗经》就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孔子提倡大一统,他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孔子大一统的思想到汉代时受到董仲舒的大力提倡,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将孔子的大一统思想视为天地之间永恒的规则、古今通用的道理。孔子的大一统主张成为巩固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理论基础,大一统思想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①

历代仁人志士都以追求大同社会,维护国家统一为己任。儒家的“和为贵”、“重义轻利”、“以天下为己任”和“大一统”思想一直生根于中国人的思想深处。中国虽民族众多,方言各殊,习俗迥异,但文字统一,儒家思想流传甚广,再加上经济、文化的交流,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所以中国古代虽曾遭到外来侵略,但都未曾亡于外族入侵;虽有短暂的分裂,但统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

二、儒学官方化的多重影响

西汉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并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儒家思想官方化。那么,儒学官方化对中国社会有哪些影响呢?我设计了以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写出小论文。

(1)儒家经典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结合隋唐科举制到明清八股取士再到清末废除科举制,谈谈儒学的作用。

(2)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制,废除明经科,而进士科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增加法科。整顿太学,设置武学、医学、律学等专科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王安石变法这样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儒学官方化有什么弊端?

(3)比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你得到什么启发?

学生展开思索和讨论,并踊跃发言,我作了归纳。首先,科举取士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②其次,官员的选拔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导致官员没有多少实际学问,处理事务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形成“学而优则仕”的传统,造成全社会重人伦轻法制、重经义轻实务、重诗赋轻科技的风气,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古代科技虽然繁荣辉煌,但仅具实用性,缺乏理性归纳和科学实验,没有上升到数学化和理论化的高度,没有发展为近代科学。再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专制,不利于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和成长。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更是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造成全社会因循守旧、万马齐喑的局面,以致于清朝学者龚自珍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

三、关于宋明理学的评价

魏晋以后,佛道兴盛,冲击了儒学的独尊地位,二程、朱熹等人融合佛道义理来解释儒家经典,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的儒学体系——理学。教材重点陈述了理学和心学的主要观点,但对其评价却语焉不详,我提供了二程、张载和朱熹的一些言论作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首先,二程哲学体系中,“理”具有宇宙本体、儒家人伦道德和事物规律等多种涵义,是一种内涵丰富具有多重属性的范畴,它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把儒家思想上升到哲学化、思辨化的高度,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其次,理学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北宋理学家张载有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这句话成为许多仁人志士的座右铭,他们埋头苦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成为中华民族坚强的脊梁。另外,理学家们提倡读书明理,创办书院,促进了当时讲习学问,好学读书的风气。但是,我们业应该看到,理学强调封建伦理道德,朱熹把“三纲五常”提升到“天理”的高度,还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存天理,灭人欲”,扼杀人的正当欲求,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再看同时期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倡导人文主义,呼唤人性解放,追求现世幸福,掀起思想解放潮流。东西方差距的形成,由此可见端倪了。

四、从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发展看近代前夕中国社会的转型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在封建制度的重压下缓慢发展,理学日益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在思想界出现了一批带有反封建民主启蒙色彩的思想家,如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他们批判封建专制统治,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崭新命题;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提倡“工商皆本”;反对理学的空谈,提倡经世致用。这些主张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代要求。但由于封建专制的强化,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并没有形成新的阶级成分——资产阶级,这些带有民主启蒙色彩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回眸同时期欧洲的启蒙运动,倡导理性,宣传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社会契约,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制度的宣言书。二者不同的结果,折射出当时东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等发展状况的巨大落差。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需要探讨的东西还有很多,运用“大历史观”,分析儒家思想的时代性,考察其在历史长河中因时而变的深刻原因,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启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精髓与糟粕的反思,在历史教学中拓宽教学视野,深化教学立意,都大有裨益。

注解:

①摘自孔祥林《儒家思想在国家统一中的作用》

②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16章《传统的儒家文明》)

下载社会生活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生活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高中历史教学中全球史观的运用(共5篇)

    浅议高中历史教学中全球史观的运用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一、用全球史观指导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的依据 1、是高考改革的需要。近年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都......

    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思维导图是利用图片直观形象地展示知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

    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教学设计

    一、课标内容1、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2、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

    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

    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 夏洛克 一、课标要求: 1.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懂得有时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代价,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懂得人因......

    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

    学科:初三政治主备:胡江杰校审:胡江杰八 年级:学生姓名:领导签字: 第六单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复习学案 【单元主题】学会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 【复习目标】 1、了解公平......

    多元史观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5篇)

    多元史观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现状反思及应对策略 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 李玲 摘 要: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及考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在历史学科高考的发展过程中,已经从过去......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周瑞强 主要参加者: 张春兰 蔡红波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报告 关键词:信息技术 应用 研究 一、前言......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摘要】学校以德智体美劳为标准对学生进行生理和心理的教育。长时间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讲究品德教育,但是和学生群体脱离,并不符合实际,教导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