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史观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5篇)

时间:2019-05-13 00:07: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元史观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元史观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第一篇:多元史观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多元史观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现状反思及应对策略 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 李玲

摘 要: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及考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在历史学科高考的发展过程中,已经从过去相对较单一的历史观去分析问题发展成为运用多元史观去解读历史。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也应与时俱进,更加注重引导和帮助学生运用多元史观来解读历史现象背后蕴藏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去适应高考,更高的层面,可以为学生完善历史观,具有完整独立的人格,提升其独立思考能力提供帮助,同时为其成长成材之路打下良好基础。关键词:多元史观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一、高考的新变化及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反思

近几年高考命题形式已经不再拘泥于教材本身,而是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注重多元历史观的运用。多元历史观要求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分析历史,对同一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我们可以通过更多角度去全面分析,得出更为客观的评价。身为历史教学的一线教师,一方面应及时总结在过去的教学实践经验中取得的不足,另一方面应加强探索如何选取史料,渗透多元史观,从多元史观的视角中统领和理解教材,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将“史观”应用于教学实践。

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历史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乃是客观存在;但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理解和表达,则是历史学家心灵劳动(或活动)的结果,是要取决于历史学家的人生体验的。”[1]所以历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对它的认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思想和立场(阶级立场、政治立场、民族立场)、不同的背时代景、史学家自身的人生经历,甚至史学家自身所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均会影响到其对历史事物的评判标准产生差异。而上述因素的客观存在,也为多元史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由于传统史学、历史教材以及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对近代历史上影响力比较大的一些人物比如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等人的认识和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如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等的历史性评价存在相同的问题。如,在以往课堂教学中,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的历史原因以及其教训,通常学生回答: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所以失败了。教训是说明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不能够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与此类似,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了?答: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够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如此顺利成章的答案,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似乎都已经接受该“事实”,却忘记了历史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很多学生在提到北洋军阀的时候,大多的反应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等。必修二经济史中“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在1912-1919年期间发展迅速,其规模和速度超过之前的半个世纪,被称之为 “短暂的春天”;必修三文化史,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也是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长时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难免产生惰性思维,习惯而机械地接受了一些所谓的历史结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过去几十年前对历史事件所做出的评价,是否也会因为时代、思想及史学家和评论家自身的局限性而出现不够完善或者不够准确的情况呢?答案是肯定的,这种现象是必然存在的。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有义务完善这项工作,突破教材的局限,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任何历史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无论是历史教学还是历史研究我们都尽量避免出现标签化、脸谱化、简单化、模式化的弊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尽快适应高考的新变化。

二、多元史观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主张多元的历史,那么什么是多元史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体现了四种史观,即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除此之外,还有革命史观、阶级史观、正统史观、英雄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等。在新课标改革之后,传统的革命史观和阶级史观逐渐淡化。

1、近代化史观

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在认识近代化(现代化)史观时要注意几点。近代化史观也有消极的一面,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女工、童工问题等,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还有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等。此外近代化有西化内容,但又不是完全西化。

近代化史观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所以高考可以出题的角度也非常多,全国卷基本每年都有涉及。

2、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在认识历史的范围上,要改变以往偏重政治史的习惯,将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内容视为文明演进的重要内容。文明史观要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要看到各个文明的独特性,同时还应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同时又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

历史主观试题多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来命题。如:2006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Ⅰ第37题、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Ⅰ第40题(1)(2)问考察中华民族内部文明交流,体现“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的”这一主题。2008年高考全国高考文综卷Ⅰ第37题通过考察中国唐代科举制和英国近代文官制度,进行文明比较,体现“文明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折射“文化上应相互借鉴、求同存异,使各种文明兼容并蓄。

3、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

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近几年的上海卷、北京卷、全国卷等曾多次考察全球史观,命题率比较高。

全球史观在教材中的很多课程都比较实用。如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中西方政治体制比较。

多元史观的运用不是相互对立。而是有机结合。以此题为例:对于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现象,运用何种史观会评价较高或较低?

通商口岸: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评价较高;革命史观评价较低 “扶清灭洋”: 革命史观评价较高;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评价较低。

洋务运动: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评价较高;革命史观评价较低。

三、应对策略

新的课标,宽泛的高考立意,全面的史观,这些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一线教师该如何做出调整,以适应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帮助学生树立全面、正确的历史观呢?下面提出几点建议:

1、掌握多元史观在近几年高考中的应用。在近几年高考从世界的立场来看中国,转变视野,视角新颖。例如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第38题,从世界的角度来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从美国家庭消费的变化来反映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第16题,从共产国际的角度看毛泽东思想”。[2]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第39题为例,内容是洋务运动,采用了两位亲眼目睹洋务运动又有出游欧洲经历的清朝大臣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结合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的变化考察考生对历史认识的理解。不仅仅是广东卷,近几年的全国卷,江苏卷,北京、上海等多地都出现了这样的试题。充分运用近几年全国各地出现的高考真题。这些试题不仅含金量高,而且对答案的分析也比较透彻。通过对试题的解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多元历史观的应用。

在浩如烟海的试题里面,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精选一些试题,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原则做出归纳和总结。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由学生自己做出的归纳和总结,更便于学生自己记忆和学习;另一方面,教师适度的参与和帮助,有意识的将多元史观渗透到其中,更便于学生开拓视野,提高认识能力和水平。

2、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能力。教师在教学常过程中,应该注重多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关注史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引导学生从更新、更具时代感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历史。对最新史学动态的关注,对一线的中学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无论是课改前还是课改之后,这都是我们必修的功课之一。

在日常生活之中,更多地积累素材。如新闻报纸最近出现的“外国媒体看中国春节’。类似这样的题目我们都应额外留意。要合理地运用教材。教材是教师师和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资料,所以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已有的资源。如相关的人民版教材的知识链接,这些内容应该是专家们精心选来的,价值不容小觑。

3、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多元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过去相对较保守和过于程式化的史观中解放出来,突破“只重史实”的局限性思维方式,进而上升到以“史论”的高度去看待高考、看待历史。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历史观指导,没有方法的历史教育是不能称之为科学的。从高一教学开始就不断渗透对多元史观的应用。如必修一对鸦片战争、开放通商口岸、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的评价;必修二新航路的开辟、洋务运动、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及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必修三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这些题目都以多元的史观为角度,有比较经典的高考试题可供借鉴参考。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七大史观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

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

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

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3、“文明史观”构建中的正确态度:

第一,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

第二,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

第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

第四,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第五、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第六,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

【特别提醒】

第一: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

第二: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复习时: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例1】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工业文明的历史,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具体说,包括如下阶段:

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殖民扩张与争霸。

3.发展——蒸汽时代(19世纪初~1870年)。重大事件:工业革命。

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1870~1917年)。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5.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重大事件:1929~1933年,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1945年至今)。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1973~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

【例2】以文明史观整合中国近代史

1.文明的差异:考察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文明发展的不同程度。如清朝晚期中国还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而西方已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2.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把近代史上的各次侵华战争放置在文明冲突的角度来认识。

3.文明的融合:从文明的吸收、内化、演进的视角去审视“西学东渐”和思想近代化进程。也要注意一国内部不同民族文明的交融。

4.文明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近代文明的历程给我们思维的启示:

①文明必须保持前代优秀文明,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根据国情进行文明创新。如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对苏联模式的借鉴和扬弃。

②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成果。如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下,现代化进程没有统一的模式,却有多样化的道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新兴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三种文明相互影响。

③文明的交流是双向的,其影响也是双向的。

三、现代化史观

1.概念内涵:现代化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2.主要线索:

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

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等内容。

③思想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理性化进程。

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其他还涉及教育现代化、军队与国防现代化、信息传播现代化、人口控制化、社会福利化等。

2.现代化模式的类型

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看,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3.准确理解现代化

①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要保留民族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②现代化是一种历史进程,是动态的。只要在工业经济时代,现代化就在进行、就在变化。

③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现代化并不等同于社会进步。作为一种历史进程,它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

⑤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是现代化的前提,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产物。

【例1】近代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中国近代化为例

(1)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2)近代化的内容:

(3)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近代化的启动阶段(1840~1895年)

第二阶段:近代化的发展阶段(1895~1915年)

第三阶段:近代化的深化阶段(1915~1927年)

第四阶段: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

第五阶段: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后)

四、社会史观

1.基本内涵: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

2.主要内容: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例1】“社会史观”下的历史复习: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为例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四次大变迁

第一次: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第二次:1911年,辛亥革命后:

第三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第四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五、革命史观

1.基本含义:所谓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2.主要线索:革命史范式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六、唯物史观

1.主要含义: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的观点。

2.主要理论: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进入工业社会,生产工具主要表现为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在一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

C.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D.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众的作用为基础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造就的,是时代的必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作用都受着历史发展规律即必然性的支配,而不能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个人的作用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个人只能顺应历史的发展。英雄人物在历史的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但起促进作用。

E.继承和发展。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发展。第一、批判不等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全盘否定。之所以要批判地继承,是因为历史文化遗产往往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第二、继承是为了发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遗产与外来文化,推陈出新;第三,以古鉴今。总结历史,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联系现实,面向未来,发展民族文化;第四,反对绝对的否定与绝对肯定。

F.原因和结果

(1)一因多果:即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

【例1】明清君主专制制度:阻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科学技术的落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2)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是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的。

【例2】明清时期我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3)互为因果,即同时存在历史整体中的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更多地存在于历史的横行联系中。

【例3】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背景下产生,改革后又促进了民族融合。

G.现象和本质

现象是指事物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体现。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质决定现象。

H.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通过分析社会矛盾的存在以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全面理清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使命,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方向。

【例1】中国鸦片战争后社会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利用主要矛盾分析中国近代史: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扶清灭洋;西安事变;国共合作

I.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所谓必然性,也称规律性,是指在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注定要发生的、人的主观意志无法改变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直接原因,不可能改变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

历史解读,要学会解读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造就必然,影响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都是通过无数的偶然性事件表现出来的。当我们站到某一个历史时刻点上的时候,过去历史的进程和现在的现状似乎都成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必然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对历史进程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偶然性对历史发展仅仅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七.生态史观

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生态史观是生态学和历史学“杂交”的产物,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粱。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御的责任。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已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而且是一个难题,急待解决。人们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和历史上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已将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而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需总结和借鉴人类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经验,总结和记取破坏生态环境的教训。生态史学已成为历史学中的“显学”,它的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为生态史试题的命制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条件。历史课程具有公民教育的功能,引导年青一代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和增强其生态环保意识,是历史学科的责任。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论断。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着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与矿产等资源的矛盾又进一步凸显出来。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要树立人类资源危机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从长时段看,气候变化影响人的活动,而人的生产与生活也影响了气候和环境。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人能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并以这种认识为指导改造自然界来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的认识、活动对自然界产生直接与间接、积极与消极的多方面的影响,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更注意保护自然,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合理地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因此,我们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不仅要看到改造自然的有利后果,也要看到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不仅要看到短期后果,也应看到长期后果;不仅要看到局部后果,也应看到整体或更大范围的影响。

人与自然关系史(1)纵向梳理

在渔猎时代,人类数量有限,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对自然的影响(保护和破坏)都十分有限。

在农业时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首先是地表),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局部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在工业时代,人类更大规模更广泛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内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在未来时代(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时代),我们应充满信心地相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时代一定会到来。(2)横向梳理

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与气候的关系、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人与水资源(江河湖海等)的关系、人与生物资源的关系、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等方面,更具体地分析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得与失。

八、多元史观运用

例1:对于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现象,运用何种史观会评价较高或较低?并请说明理由。

评价较高 评价较低 通商口岸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扶清灭洋” 革命史观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 洋务运动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 革命史观

例2:对中国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问题的认识

从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

从现代化史观: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

从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从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例3:多种史观评价孙中山和辛亥革命

革命史观: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

社会史观: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第三篇:多元视角下的师德建设

多元视角下的师德建设

———“德识双馨”师德活动回顾

今年,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录像,老师们近距离认识了这位闪烁着党性之光的优秀教师。于漪老师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在教师岗位上,心中铭记“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一生正气,为人师表” ……不断在自己的岗位上开拓创新,改进教学方法,取得巨大成功。同时,她关心学生,将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般精心教导,超亲子之情。几十年来,于老师育才无数。

德识双馨的于老师“一身正气、为人师表”的浩然作风,“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巍巍气节,“平易近人、从善如流”的谦逊态度,“教海无涯、学无止境”的教学圣境,“清正廉洁、乐于奉献”的崇高思想,这无不折射着于漪老师熠熠的党性风采。

更难能可贵的是,76岁的于漪老师坚持与时俱进的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跟随时代奋勇前进,以满腔的热情,关注当今教育的发展,尖锐地提出:教育要“突出重围”、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要坚持“育人”而不是“育分”,要竭尽全力把理想、信念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竭力为推进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于漪老师无愧为一名有根有魂的党员教师之典范。

我们虽知:师德教育是永恒。但作为既聆听了名师报告,又适逢“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纪念活动的今年,一个隆重的“师德大年”,光看录象,写写体会,面上交流,对老师的心灵的震撼远远不及从教师身边挖掘来得强烈。况且,对于习以为常、流于形式的学习方式,老师们已不感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第一老师。对学生而言,要求老师上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兴趣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师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鉴于“学习名师,宏扬精神,将师德落实于实处”之目的,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别开生面的“真情盘点”的活动。

我校有六个工会组室,每个工会组以组长为牵头人,亲临组内每一人,收集老师们的感人事迹。性格坦率的,洋洋洒洒一长段,坦露自己爽心迹;羞涩腼腆的,羞羞答答不言语,闭口不曰好事迹,这也是为数众多的群体。组长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组长的深情“感召”下,老师们把自己鲜为人知的动人事例一一道来,实在不愿说的,组长们打“迂回”仗,从同事们口中了解。

有了第一手资料,每位组长将材料写成篇篇散文般优美的文章,配上多媒体音像效果,俨然成了一段段如歌如泣的“电视散文”。在形式上,老师们也动足了脑筋:有边走边诵深情演绎的第四工会组的“热并快乐着”;有以古诗引领称颂责任之歌的第二工会组的“工作着,美丽着”;有面对国旗庄严宣誓的第三工会组的“誓言”;有以平常心对待一切的第二、第五工 1

会组;更有赋诗一首博得众彩的第六工会组的“你在我心中是最美”„„

老师们何以拥有火一般的热情来参与这一名不经传的活动?正

是因为“真情盘点”记录了每一位老师辛勤耕耘的足迹,有你,有我,有他(她)„„

他们不是名师,在许多人的眼里,名师是独特的教育教学艺术成就的,还有更高深的爱的艺术;他们又胜似名师,因为他们用心书写了一种召唤,一种牵引,一种鼓励,一种期待。而这,也都是因为爱!我们说,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地方,学校的教育功能的体现,最主要依靠教师这一媒体来实现,一个教师良好的师德、优秀的道德规范,积极向上进取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等都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能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良好的行为和道德的形成。

“真情盘点”无疑在告诉人们,我们水丰的老师们正在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要求自己,用我们优秀的师魂去从事我们的事业。正如于漪老师所说,我们选择了教师就等于选择了高尚。

水丰的老师们追求的就是这一种“高尚”。

第四篇:用“大历史观”深化高中历史教学立意

用“大历史观”深化高中历史教学立意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教授提出的“大历史观”为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大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以宏观之着眼点看待历史,不拘泥于具体的人物事件;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中西的比较看待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强调从较长的时段来观察历史,注重历史的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注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把这样的“大历史观”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深化教学立意,现以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四个重要阶段,即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创立并成为蔚然大宗;西汉中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宋明时期,儒家思想融入佛道义理,进一步发展为官方哲学;明末清初,传统儒学遭到猛烈批判,发展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教材对儒家思想对当时及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生活的影响介绍较少,需要教师用“大历史观”,设置新情境,应用新材料,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演绎归纳,得出结论。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设计的:

一、儒学是维系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纽带

世界历史上的许多强盛帝国如盛极一时的古埃及帝国、波斯帝国、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等庞大帝国,统一后不久就土崩瓦解,独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中国古代虽曾有短暂的分裂,但统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何故?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拥有以孔子思想为主干的民族文化,而孔子思想是促成中国分久必合、统一国家一直延续下来的思想基础。大一统观念是中国国家统一的理论基础。中国自古就有天下一统的观念,《诗经》就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孔子提倡大一统,他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孔子大一统的思想到汉代时受到董仲舒的大力提倡,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将孔子的大一统思想视为天地之间永恒的规则、古今通用的道理。孔子的大一统主张成为巩固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理论基础,大一统思想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①

历代仁人志士都以追求大同社会,维护国家统一为己任。儒家的“和为贵”、“重义轻利”、“以天下为己任”和“大一统”思想一直生根于中国人的思想深处。中国虽民族众多,方言各殊,习俗迥异,但文字统一,儒家思想流传甚广,再加上经济、文化的交流,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所以中国古代虽曾遭到外来侵略,但都未曾亡于外族入侵;虽有短暂的分裂,但统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

二、儒学官方化的多重影响

西汉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并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儒家思想官方化。那么,儒学官方化对中国社会有哪些影响呢?我设计了以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写出小论文。

(1)儒家经典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结合隋唐科举制到明清八股取士再到清末废除科举制,谈谈儒学的作用。

(2)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制,废除明经科,而进士科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增加法科。整顿太学,设置武学、医学、律学等专科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王安石变法这样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儒学官方化有什么弊端?

(3)比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你得到什么启发?

学生展开思索和讨论,并踊跃发言,我作了归纳。首先,科举取士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②其次,官员的选拔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导致官员没有多少实际学问,处理事务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形成“学而优则仕”的传统,造成全社会重人伦轻法制、重经义轻实务、重诗赋轻科技的风气,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古代科技虽然繁荣辉煌,但仅具实用性,缺乏理性归纳和科学实验,没有上升到数学化和理论化的高度,没有发展为近代科学。再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专制,不利于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和成长。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更是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造成全社会因循守旧、万马齐喑的局面,以致于清朝学者龚自珍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

三、关于宋明理学的评价

魏晋以后,佛道兴盛,冲击了儒学的独尊地位,二程、朱熹等人融合佛道义理来解释儒家经典,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的儒学体系——理学。教材重点陈述了理学和心学的主要观点,但对其评价却语焉不详,我提供了二程、张载和朱熹的一些言论作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首先,二程哲学体系中,“理”具有宇宙本体、儒家人伦道德和事物规律等多种涵义,是一种内涵丰富具有多重属性的范畴,它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把儒家思想上升到哲学化、思辨化的高度,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其次,理学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北宋理学家张载有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这句话成为许多仁人志士的座右铭,他们埋头苦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成为中华民族坚强的脊梁。另外,理学家们提倡读书明理,创办书院,促进了当时讲习学问,好学读书的风气。但是,我们业应该看到,理学强调封建伦理道德,朱熹把“三纲五常”提升到“天理”的高度,还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存天理,灭人欲”,扼杀人的正当欲求,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再看同时期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倡导人文主义,呼唤人性解放,追求现世幸福,掀起思想解放潮流。东西方差距的形成,由此可见端倪了。

四、从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发展看近代前夕中国社会的转型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在封建制度的重压下缓慢发展,理学日益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在思想界出现了一批带有反封建民主启蒙色彩的思想家,如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他们批判封建专制统治,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崭新命题;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提倡“工商皆本”;反对理学的空谈,提倡经世致用。这些主张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代要求。但由于封建专制的强化,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并没有形成新的阶级成分——资产阶级,这些带有民主启蒙色彩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回眸同时期欧洲的启蒙运动,倡导理性,宣传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社会契约,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制度的宣言书。二者不同的结果,折射出当时东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等发展状况的巨大落差。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需要探讨的东西还有很多,运用“大历史观”,分析儒家思想的时代性,考察其在历史长河中因时而变的深刻原因,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启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精髓与糟粕的反思,在历史教学中拓宽教学视野,深化教学立意,都大有裨益。

注解:

①摘自孔祥林《儒家思想在国家统一中的作用》

②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16章《传统的儒家文明》)

第五篇:多元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罗一笑事件”

多元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罗一笑事件”

摘 要:本文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视角出发,结合“罗一笑”慈善募捐事件,具体分析事件中不同主体的回应,发掘话语建构的多元性及话语体系背后的影响机制,从而启示人们在话语建构的基础上,以多元主义的视角去观察、描述、分析及研究社会事实。

关键词:多元话语分析;社会事实;多元主义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6-0045-03

一、事件回顾

2016年11月底,深圳某杂志社主编罗尔5岁的女儿罗一笑由于白血病花销巨大,罗尔选择和深圳小铜人公司“合作”,进行网络筹款。《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一文刷爆微信朋友圈。截至11月30日凌晨,累计超出限额的赞赏资金已经达到200余万元。全民蜂拥而至的献爱热潮还未退去,“罗一笑事件”立马发生了巨大反转。罗尔“三套房、一辆车、医院日均花费5000元、深圳医保能够承担80%以上的治疗费用”的曝光使得舆论纷纷倒戈。于是使得这场爱心接力被贴上“卖文救女”“带血营销”的标签,成为一场山呼海啸的“诈捐”。

二、多元话语分析概述

(一)多元话语分析

首先,多元话语分析是从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引申出来的一种与实证主义、诠释(或现象学)社会学、批判理论等传统社会分析模式有所不同的社会分析模式[1]。多元话语分析从“话语建构论”出发,认为我们所研究和感受到的任何一种现实,不是一种纯粹自然的给定性实在,而是社会成员在不同的话语体系中使用特定的符号和表达方式的综合效用,认为社会实在是话语建构的结果。其次,多元话语分析在否认话语存在着某种唯一的原意或者本意的基础上,也否认研究者能够准确把握话语的原意或本意。因此研究者需要以多元的视角,理解话语得以说出的可能、探究话语“不得言明”的原因、研究话语的影响机制,从而得到话语分析的多种结果。这个过程不是下定论,只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得到最符合话语原意的暂时、可能的判断,从而对社会现象和研究对象有新且深入的理解和诠释。

(二)多元话语分析视域下的“罗一笑事件”

从实证主义角度看,“罗一笑事件”被视为一种独立于社会成员主观意识而存在的给定性现实;从诠释主义角度看,这种现象则被认为是由社会成员主观建构出来的社会现实。而在多元话语分析视域下,“罗一笑事件”则是由社会成员和不同的符号和话语体系共同建构出来的社会现实。

“罗一笑事件”中包含了当事人、传统媒体、新兴网络媒体、政府、社会群众等一系列不同的主体。将事件发展全过程与不同主体话语纵横交错进行思考,可以发现事情的始末都离不开话语体系的建构,对于事件本质的解释和看法也是随着话语体系的转变而是非难辨、真假难测。本文通过分析2016年11月25―12月2日之间,有关“罗一笑事件”的重要和典型的文本、资料、当事人文章及声明、媒体报道、政府决议、新闻采访、群众评议,借鉴多元话语分析的方法初步尝试对事件建构进行分析。旨在对处于不同话语体系的主体及其话语进行研究,从而理解不同话语体系下的主体行为和话语表达,探究这一事件“建构”的过程。

三、多元话语分析新尝试

根据谢立中的多元话语分析模式来对某种“社会现实”进行研究,就是要对人们在特定话语系统的约束和引导下将这一“社会现实”建构出来的过程和机制加以考察[2]。

(一)话语策略及社会效应分析

1.对象描述策略

不同名词和语句的构成都有一套价值理念,它代表了一套不同的关于事件的话语体系。作为当事人,双方均并将“打赏金额”明确定义为微信平台中获取的赞赏资金。而政府声明中则用“微信用户赠与款项”和“捐赠款项”来指代微信文章的赞赏金,明显体现出官方回应上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也具有《慈善法》专业性的特点,但同时也反映出政府在看待这一事件时,更多地从慈善事业和慈善发展层面出发,力求慈善法的推进和完善,从而塑造一个健康规范的慈善环境。而媒体和群众则倾向于“爱心捐赠”“善款”的概念。

2.陈述模式策略

与正规的政府报道不同,罗尔和刘侠风在公开发布的文章中并没有使用《慈善法》的相关概念,只是以散文式的成文格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其基本上通篇采用通俗的语句和极具个人情感色彩的表达,抛开固定模板和专业术语,言辞较为随和,从整体角度看,是为了达到共鸣和渲染效果。而在新闻媒体中则注重标题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大量的引用和反问,加深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政府的官方报道则尽量保持客观和准确,企求同时达到维稳和解决、治理的目的。

3.修辞策略

在当事人的文章中虽然对罗一笑的病情描述不多,但会强调自身的悲痛和无可奈何,运用感叹、排比、重复等修辞,试图唤起社会群体的共鸣。作为当事人的朋友,则用“穷酸文人”、“亏欠心情”等词语来塑造罗尔“卖文救女的感人形象。而在政府和群众的回应中,则是基于前者的叙述来构建自身的认识――这场捐赠其实是一位经济状况不好、救女心切的父亲的无奈之选。随着事件的发展,当事人的言辞开始趋于严谨,但同时也会用通俗甚至极富有煽动性的言语来阐明行文的目的。比如刘侠风在文中“搞花边新闻的希望你们滚远点”的话,虽然粗糙,但是不能否认其有效地建构出一个为朋友两肋插刀却备受质疑而气急败坏的形象。而在官方的描述中,运用分点迅速,且修辞极少,体系了其严谨性和条理性,中性词语的使用不仅符合政府的身份,也“冷?o”了社会舆论的头脑。

4.主题构成策略

政府公开报道的行文结构十分清晰,客观严谨的标题就明确了全文内容,然后分点叙述,使得内容之间各有侧重又相互和应,将政府对策、倡导意见和人性关怀都阐述的一清二楚。当事人的文章则侧重于事件描述,“白血病”“赞赏金”等是文章的主题。在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中,对当事人语言文本引用成为其观点阐述的来源。

5.社会效应分析

??事人的文章如同蝴蝶效应,从微信朋友圈排山倒海般席卷而来。罗尔与刘侠风通过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的形式,阐明事实背景,寻求社会帮助,利用父亲病女的形象和真实朴素语言唤起大众同情和社会共鸣,从而有效地获取社会资源。新媒体在为资源的流动提供了现实途径的同时,也带来了舆论和曝光的风险。从相信到质疑,从大众同情到公民愤怒,似乎只是经历了媒体新闻的相关报道。此外,直接用数据阐释的赞赏金额,使得人们对“罗一笑”事件有了更加直观和立体的认识。媒体中的标题党,利用煽动性的言语给事件添油加醋,对社会信任度的质疑、媒体的无良、商企的带血营销、父亲的卖女求财和慈善的诈捐,使得事件一时间产生了广泛的负面影响。此后,承担着维稳和治理角色的政府不得不介入“罗尔”事件,并用条例清晰且严肃客观的文本声明阐明事件的始末。

(二)话语系统分析

以上关于话语策略和社会效应的分析,是依据网络上原始文本展开的,大多是从文本层次就可以得出的分析和理解,而话语系统及其作用机制的分析就需要进一步深入等对事件进行挖掘和解读,尝试了解在背后支配着多元主体不同言语行为的话语系统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采用这样一套策略,以理解为什么不同的主体在面对同一现实会有多元的观点。

1.当事人

当事人罗尔的话语体系实际上经过了两次明显转变。在11月30日之前,其主要是以父亲和求助者的身份,撰文记叙与白血病魔抗争的心路历程。在这个阶段,其言语建构是父亲与“弱势群体”的双重表征。根据自身经历,他将叙述的对象从患有白血病的女儿扩大到白血病家庭,而这一话语对象的构成是其个人经历影响其在话语主体上的选择。现实背景中,白血病治疗费用昂贵,普通家庭难以承担,作为一个“停刊数月”、“老父卧病在床”的普通公民,用通俗的语言和词汇描述其现状,才能有效的获取社会认同和社会资源。而30日后,经过系列曝光,开始身处舆论浪潮的尖端,现实情况与自身描述相悖,使其不得不暂时放下建构起来的“悲情”形象,而是站在社会的立场用随和、严肃的语言表达自身的看法,解释自身现状。

拥有朋友和商人双重身份的刘侠风,所处的话语系统比较复杂。如果仅仅作为朋友,其受到的就是纯粹的罗尔自身的话语系统的影响。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他作为一个第三者进行事件描述时,他已经受到了个人、企业和社会不同话语体系的影响。比如,他将罗尔描述成一个“穷酸文人”,认为“我们不帮他,就没有人帮他”,其实反映出在他的意识中,文人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是较低的,是没有权利和能力改变其困难现状的,但同时这是否也反映出:其一,只有通过这种“悲情式”的形象建构才能迎合大众的悲悯心理,才能完成社会的情感动员。其二,穷酸文人等弱势群体的形象也已经是一个社会建构的结果。

刘侠风作为小铜人公司的CEO,其商业性质决定其同时扮演着经济“理性人”的角色,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社会信任的下降,使得人们对于“慈善”二字达到了一个纯粹慈善的近乎严苛的要求。因此在这种话语体系下,刘侠风在最初的文章中仅仅只提及一次“小铜人”,目的就在于将慈善爱心与商业牟利划清界限。这种取舍是基于社会人和企业人的双重考虑。

(二)新闻媒体

事情发生反转之后,许多媒体都着眼于网民娱乐心态,通过网络传播新方式,进行戏谑式动员。一些网民利用标题党吸引眼球,大量使用PS图片、网络词句、网络行为艺术、表情包等方式,炒作事件热点,使得事情不断发酵。而这些行为和话语选择都基于新媒体爆炸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由于点击量成为媒体考核标准,因此他们会别出心裁对标题进行包装、对事件进行整合。以读者的喜好进行报道的取舍,用新闻媒体界的话语规则去说话,这一过程和行为也是由于社会的共同建构。

(三)政府

政府承担着社会治理的重要职能,这一角色则规定其具有较浓厚的官方色彩的话语系统,利用法律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展现其态度和观点的权威性。同时,随着多元治理的发展,民主平等思想的松绑,政府的权利在下放,新时代对其“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有了更多的要求和监督。社会舆论关乎社会稳定,政府的言论既是国家权利和意志的体现,也是公民态度的导向标,会同时受到政治层面、社会层面、文化层面的多重话语体系影响。因此在政府言论中,既能看到理智客观的一面,又能看到其为民着想、协调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一面。但是在中国的社会背景下,政府的领导、控制和监督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背后支配政府观点的话语系统更多地是经济、政治系统。因此其强调《慈善法》的完善和推广,以及社会的监督。

四、结论和反思

话语系统丰富而庞杂,虽然我们无法通过话语系统来理解某个人具体言论和观点的深层次内涵,但是至少可以代表某群体在某场合的话语逻辑,而这就需要我们去具体了解言论者的具体身份、成长环境、话语背景等。

本文的目的不在于探讨“罗一笑事件”本身的是非对错。基于多元话语分析,只有对这套话语系统及其相关规则的了解越多、越深入,才能摒弃“一元决定论”的弊端,对个人言辞的原意把握得更加准确,从而提供更多的视角去观察、理解、把握和研究社会现实,也才能为实现平等包容的交流提供一定的可能。同时,现实中存在着多元主体和衍生的多元话语系统,我们了解其背后的话语系统,虽然并不尽然能帮我们具体解决实际问题,但是为我们思考问题、理解问题甚至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谢立中.多元话语分析:社会分析模式的新尝试[J].社会,2010,(02).〔2〕谢立中.后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luralistic discourse analysis,combined with the“ Luo Yixiao” charity fundraising events.It is to analyze the response of different subjects in the event,and explore the diversity of discourse construction and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behind the discourse system,which can enlighten people to observe、describe、analyze and study social facts on the basis of discourse construction.Keywords: Pluralistic Discourse Analysis; Discourse Analysis; Social Facts

下载多元史观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元史观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观的整合与运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观的整合与运用 作者:赵富民 来源:《学周刊·A》期刊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6日 摘要:随着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各种史观陆续出现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如何把握并......

    多元视角下残障学生融合教学策略探析(大全五篇)

    多元视角下残障学生融合教学策略探析 摘 要:为了使残障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生活自理、交流沟通、协同合作等能力得到提升。文章提出将音乐熏陶、运动锻炼、动手自理、“家......

    浅议高中历史教学中全球史观的运用(共5篇)

    浅议高中历史教学中全球史观的运用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一、用全球史观指导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的依据 1、是高考改革的需要。近年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都......

    社会生活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合集五篇]

    开题报告社会生活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选题背景 选题意义 文献综述 国内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实践

    期待是梦境掠过的思念,乍寒还暖;期待是清风抚摸的瞬间,扰人心田;期待是泪水滴落的刹那,丝丝恼人;期待是阴霾里的笑靥,扣人心弦; 期待是擦肩的邂逅,美妙难言;期待是春风和雨的温暖,缕......

    试析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试析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摘 要: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材与以往的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深入研究新课标的要求,钻研教材的编排,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并做出合理......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心得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心得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心得1 时光飞梭,47天的兵二历史课堂教学学习已经结束,在学习的日子里,天天都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总体而言,我的体会有以......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推荐)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简介】 本课主要是根据新高中历史课程的变化,运用新的教学理念,结合新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引导学员认真钻研历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