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史观的整合与运用

时间:2019-05-13 00:07: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史观的整合与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历史教学中史观的整合与运用》。

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中史观的整合与运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观的整合与运用 作者:赵富民 来源:《学周刊·A》期刊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6日

摘要:随着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各种史观陆续出现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如何把握并运用史观解答历史问题,成为每位中学历史教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笔者通过介绍中学历史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史观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史学观念,并进一步强化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学 史观整合运用

一、史观的概念及分类

史观,也被人们称为历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史观有多种,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英雄史观、民族史观等。近年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新史观明显地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为了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的需要以及应对高考,我们有必要对常见的史观进行初步的了解,以便灵活运用。

(一)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当上层建筑及其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时,社会革命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

(二)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代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人类的交往加强了世界的横向联系,促进了整体化的发展。

(三)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史可分解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同的文明之间不断交流和融合。

(四)现代化史观

现代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现代化。其中,经济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民主化和法治化,思想现代化主要是指理性化和科学化。

(五)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认为,社会问题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都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

二、史观的运用与整合(一)史观的运用

1.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主要是强调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突出阶级斗争和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重要性。在讲到必修一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运动、俄国十月革命、近代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等模块时,多用到唯物史观和革命史观。

2.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要求从整体上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强调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之间的横向联系。在讲到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战后经济全球化时,多用到全球史观。如评价早期殖民扩张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欧洲殖民国家和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影响,更应当站到全球史的角度,考虑其对整个世界市场的影响。

3.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主要提到两种文明,即传统的农业文明和近代的工业文明。近代西方的殖民扩张,实质上是两种不同文明的撞击。以鸦片战争为例,英国战胜了中国,实质上是工业文明战胜了农业文明。

4.现代化史观

现代化史观立足于社会转型,主要涉及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侧重近代社会的发展演进过程。不同的国家,国情和领导阶级不同,现代化进程也不同。如欧美国家起步较早,故而走在现代化的前列,而亚非拉国家由于历史原因,起步较晚,导致现代化进程相对落后。以中国为例,现代化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步履维艰。

5.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主要侧重于对社会下层人物和社会习俗的研究,通过下层人物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来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为研究者提供了全新的历史视野。如讲到宋代发达的商品经济时,可以从当时小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习俗入手,通过社会生活的变化来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面貌。此外,政治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必然引发社会生活的变迁。历史必修二第十四课便是从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入手,揭示由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引发的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史观的整合

虽然有不同类型的史观,但是在分析具体问题时,需要整合不同的史观来更全面地阐述问题。如评价近代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时,我们应结合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这三种史观进行评价。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这样评价: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分析,殖民扩张将更多的亚非拉国家卷入世界市场,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分析,欧洲国家在侵略和掠夺亚非拉国家的同时,客观上传播了欧洲先进的工业文明,推动了亚非拉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又如,在讲到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我们也可以用现代化史观去评价一些有争议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得出客观的结论。如评价洋务运动时,我们可从洋务派兴办工业、创建新式海军、开设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具体措施入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新的结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而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李鸿章,则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和领军人物。

以上是关于各种史观的概念及综合运用的方法。在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相关的史学著作,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虞和平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等,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解题能力,以便适应各种高考新题型。

第二篇:浅议高中历史教学中全球史观的运用

浅议高中历史教学中全球史观的运用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一、用全球史观指导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的依据

1、是高考改革的需要。近年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都重视人类社会整体发展和社会交往这一特点。这种情况在今后高考命题中还会出现。既然高考命题者用全球史观指导命题,那么用全球史观指导高三历史复习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2、是由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所决定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由民族历史(或区域历史)发展为全球历史的过程。在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人类面临共同的问题和前景需要开展有效的全球合作,所以要认识变革的根源和取得各社会相互了解,开展全球的合作,就需要建立一种全球观。

3、是由历史学科知识的特点所决定的。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其内容包罗万象,是由无数个看似互不相关而实则相互联系的知识点构成的。有过去性、具体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若离开整体观,就无法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历史也就会变成一堆杂乱无章的东西。只有根据历史学科知识的特点,从宏观上把握整体知识结构,进而向学生揭示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让学生在掌握某一知识点的同时,知道这一知识点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位置,才能对历史知识有一个全面、整体的了解。

4、用全球史观指导教学符合正确的思维方式。“系统分析法”要求从整体上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核心是整体分析法。把它运用于历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将历史看作是一个整体过程,每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事件、人物等都不过是这个整体的一分子。必须着力去寻找历史的整体性和整体关系,以发掘历史整体过程和整体运动规律。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运用全球史观,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

5、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它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课程目标方面强调“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在内容标准中,以小专题形式,强调人类社会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既然新课程标准用全球观来指导,那么我们用新课程标准来指导具体教学时,就更应贯彻全球史观的意识。

二、认识全球史观的基本内涵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所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全球史观认为,在近代以前,世界上各民族各国家处于封闭发展状态,亚非欧三大洲存在地区性局部交流,而美洲几乎处于隔绝状态。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世界终于形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实现了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转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世界变成一个密切联系的“地球村”,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世界整体化进程加快。国家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多层次地发展着,整个人类社会正在形成一个相互感应、相互制约的整体,整个人类面临着共同的命运和考验。

三、全球史观专题解读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由点到面、由面到片、由片到圈、最终组合成世界文明的过程。自文明形成到资本主义出现,人类经历了“点”、“面”、“片”、“圈”的文明发展;资本主义的作用则是把“圈”进一步扩大,引导出一个“世界文明”。马克思、恩格斯在文章中也多次表达过同样的思想,即资本主义构造了“世界文明”。因此,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问题,“圈”的限制被资本主义突破了,历史继续其“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这个过程至今仍在延续,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化” 和“区域化”。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世界文明”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四、全球史观考点揭示

1、世界上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日益频繁。

2、在经济上,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外扩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开展殖民扩张活动,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

3、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和扩展。先是欧、美、亚的一些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随后亚、非、拉被侵略、被奴役的国家很多也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其中包含的重要内容。

5、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整体史观下“世界文明”构建的一个非常好的佐证。

五、全球史观与课程教学

1、更新史学观念,树立全球史观。要用全球史观来指导高三复习教学,教师首先要树立全球史观,加强全球史观的理论学习。如,英国史学家G·巴勒克拉夫的《当代史导论》、《当代史学主要趋势》等著作中对全球史观作了深刻的阐述。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周谷城教授的《世界通史》,许纪霖、陈达凯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史》等都是以全球史观为指导的史学力著。我们只有通读这些理论著作,了解全球史观的发展及其基本理论,才能用全球史观来指导学生从新的角度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培养全新的人才,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2、用全球史观重新整合高中历史教材。现行高中历史教材,还是按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来编排,以革命斗争的观点来划分历史阶段。如: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以俄国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中国近代史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等。这样编排的历史教材容易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分割成地区史(或民族史),不利于学生从全局掌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而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要求我们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因此,世界史要研究的就不是世界各国各自发展的历史,而是由世界各国联通互动所形成的世界整体结构演进的历史。根据全球史观,我们将世界历史重新整合为以下几个阶段:

(1)从远古到15、16世纪。此时各地区各民族在彼此基本隔离的状态下分散发展。(2)从15、16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人类从分散发展转向整体发展,并使世界联成为一个整体。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我们又可将之分为两个小阶段:①从15、16世纪到19世纪60、70年代。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原本各地区彼此隔离的状态,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相互联系,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广大的亚非拉地区也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体系中,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②从19世纪60、70年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使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整个世界联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3)从20世纪初到现在。世界在更高层次上以更快的速度进行整体发展。①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50年代。通过二次世界大战,在全球范围内对世界整体进行调整,从而推动这个整体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②从20世纪40、50年代到现在。这是人类社会进入整体发展的新阶段。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展,经济全球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大国竞争与大国合作相辅相成,国际文化交流的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代,人类交往空前方便和频繁。

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所以复习中国历史时,就要纳入世界历史的这个发展进程中去复习。

3、课堂教学渗透全球史观

新课程教科书对全球史观的阐发,不仅体现在知识点的设置和分布方式上,而且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定位和阐释上也有明确的表述。譬如在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全球化趋势等具体问题中,也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与高中有密切联系的初中新课标在阐释世界近代化等问题时,更是直接运用了这一观点:“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广阔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此类充分体现全球史观的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出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和备考复习中,要指导学生运用全球史观评价分析历史问题和认识历史现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评价历史事物和认识世界史特征时,应适度渗透这一观点。如在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时,不仅要看到殖民者掠夺的一面,更应看到世界联系的加强和对人类历史进程促进的一面。再如对殖民主义的认识问题,全球史观认为,在世界由分散向整体过渡的历史过程中,殖民主义扮演了开路先锋的角色。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可以按照马克思“双重使命”的观点,论证殖民主义历史作用具有明显的两重性。再如对全球化的认识,也应看到其双重性。

4、高考复习渗透全球史观

此外,在高考复习指导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引入典型题目,适度渗透全球史观,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事物。如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2007年新课程山东文综卷15、16题前的引导材料“在人类历史由分散到整体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即有助于帮助学生从全球史观角度认识到明清时期中国的封闭和当代世界的开放。再如一直为人称道的2004年全国文综卷Ⅰ37题,第(1)题要求根据《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示意图》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第(2)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第(4)题要求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全球化的两重性。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全球史观的运用问题。复习备考过程中,可以此作为典型题目培养学生如何运用全球史观分析评价历史事物。在回答第(1)题时,应按照全球史观进行阐述;在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时,既要考虑到其给美洲人民带来灾难的同时,更应该肯定其在推动历史进步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评价全球化的两重性时,也应进行全面、辩证的分析。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七大史观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

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

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

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3、“文明史观”构建中的正确态度:

第一,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

第二,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

第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

第四,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第五、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第六,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

【特别提醒】

第一: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

第二: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复习时: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例1】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工业文明的历史,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具体说,包括如下阶段:

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殖民扩张与争霸。

3.发展——蒸汽时代(19世纪初~1870年)。重大事件:工业革命。

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1870~1917年)。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5.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重大事件:1929~1933年,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1945年至今)。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1973~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

【例2】以文明史观整合中国近代史

1.文明的差异:考察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文明发展的不同程度。如清朝晚期中国还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而西方已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2.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把近代史上的各次侵华战争放置在文明冲突的角度来认识。

3.文明的融合:从文明的吸收、内化、演进的视角去审视“西学东渐”和思想近代化进程。也要注意一国内部不同民族文明的交融。

4.文明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近代文明的历程给我们思维的启示:

①文明必须保持前代优秀文明,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根据国情进行文明创新。如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对苏联模式的借鉴和扬弃。

②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成果。如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下,现代化进程没有统一的模式,却有多样化的道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新兴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三种文明相互影响。

③文明的交流是双向的,其影响也是双向的。

三、现代化史观

1.概念内涵:现代化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2.主要线索:

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

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等内容。

③思想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理性化进程。

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其他还涉及教育现代化、军队与国防现代化、信息传播现代化、人口控制化、社会福利化等。

2.现代化模式的类型

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看,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3.准确理解现代化

①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要保留民族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②现代化是一种历史进程,是动态的。只要在工业经济时代,现代化就在进行、就在变化。

③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现代化并不等同于社会进步。作为一种历史进程,它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

⑤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是现代化的前提,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产物。

【例1】近代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中国近代化为例

(1)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2)近代化的内容:

(3)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近代化的启动阶段(1840~1895年)

第二阶段:近代化的发展阶段(1895~1915年)

第三阶段:近代化的深化阶段(1915~1927年)

第四阶段: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

第五阶段: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后)

四、社会史观

1.基本内涵: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

2.主要内容: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例1】“社会史观”下的历史复习: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为例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四次大变迁

第一次: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第二次:1911年,辛亥革命后:

第三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第四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五、革命史观

1.基本含义:所谓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2.主要线索:革命史范式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六、唯物史观

1.主要含义: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的观点。

2.主要理论: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进入工业社会,生产工具主要表现为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在一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

C.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D.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众的作用为基础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造就的,是时代的必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作用都受着历史发展规律即必然性的支配,而不能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个人的作用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个人只能顺应历史的发展。英雄人物在历史的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但起促进作用。

E.继承和发展。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发展。第一、批判不等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全盘否定。之所以要批判地继承,是因为历史文化遗产往往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第二、继承是为了发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遗产与外来文化,推陈出新;第三,以古鉴今。总结历史,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联系现实,面向未来,发展民族文化;第四,反对绝对的否定与绝对肯定。

F.原因和结果

(1)一因多果:即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

【例1】明清君主专制制度:阻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科学技术的落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2)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是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的。

【例2】明清时期我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3)互为因果,即同时存在历史整体中的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更多地存在于历史的横行联系中。

【例3】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背景下产生,改革后又促进了民族融合。

G.现象和本质

现象是指事物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体现。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质决定现象。

H.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通过分析社会矛盾的存在以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全面理清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使命,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方向。

【例1】中国鸦片战争后社会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利用主要矛盾分析中国近代史: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扶清灭洋;西安事变;国共合作

I.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所谓必然性,也称规律性,是指在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注定要发生的、人的主观意志无法改变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直接原因,不可能改变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

历史解读,要学会解读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造就必然,影响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都是通过无数的偶然性事件表现出来的。当我们站到某一个历史时刻点上的时候,过去历史的进程和现在的现状似乎都成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必然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对历史进程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偶然性对历史发展仅仅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七.生态史观

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生态史观是生态学和历史学“杂交”的产物,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粱。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御的责任。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已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而且是一个难题,急待解决。人们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和历史上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已将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而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需总结和借鉴人类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经验,总结和记取破坏生态环境的教训。生态史学已成为历史学中的“显学”,它的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为生态史试题的命制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条件。历史课程具有公民教育的功能,引导年青一代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和增强其生态环保意识,是历史学科的责任。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论断。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着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与矿产等资源的矛盾又进一步凸显出来。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要树立人类资源危机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从长时段看,气候变化影响人的活动,而人的生产与生活也影响了气候和环境。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人能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并以这种认识为指导改造自然界来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的认识、活动对自然界产生直接与间接、积极与消极的多方面的影响,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更注意保护自然,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合理地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因此,我们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不仅要看到改造自然的有利后果,也要看到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不仅要看到短期后果,也应看到长期后果;不仅要看到局部后果,也应看到整体或更大范围的影响。

人与自然关系史(1)纵向梳理

在渔猎时代,人类数量有限,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对自然的影响(保护和破坏)都十分有限。

在农业时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首先是地表),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局部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在工业时代,人类更大规模更广泛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内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在未来时代(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时代),我们应充满信心地相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时代一定会到来。(2)横向梳理

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与气候的关系、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人与水资源(江河湖海等)的关系、人与生物资源的关系、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等方面,更具体地分析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得与失。

八、多元史观运用

例1:对于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现象,运用何种史观会评价较高或较低?并请说明理由。

评价较高 评价较低 通商口岸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扶清灭洋” 革命史观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 洋务运动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 革命史观

例2:对中国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问题的认识

从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

从现代化史观: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

从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从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例3:多种史观评价孙中山和辛亥革命

革命史观: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

社会史观: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第四篇:社会生活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开题报告社会生活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选题背景

选题意义

文献综述

国内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五篇:用“大历史观”深化高中历史教学立意

用“大历史观”深化高中历史教学立意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教授提出的“大历史观”为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大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以宏观之着眼点看待历史,不拘泥于具体的人物事件;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中西的比较看待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强调从较长的时段来观察历史,注重历史的结构性变动和长期发展趋势,注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把这样的“大历史观”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深化教学立意,现以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四个重要阶段,即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创立并成为蔚然大宗;西汉中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宋明时期,儒家思想融入佛道义理,进一步发展为官方哲学;明末清初,传统儒学遭到猛烈批判,发展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教材对儒家思想对当时及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生活的影响介绍较少,需要教师用“大历史观”,设置新情境,应用新材料,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演绎归纳,得出结论。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设计的:

一、儒学是维系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纽带

世界历史上的许多强盛帝国如盛极一时的古埃及帝国、波斯帝国、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等庞大帝国,统一后不久就土崩瓦解,独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中国古代虽曾有短暂的分裂,但统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何故?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拥有以孔子思想为主干的民族文化,而孔子思想是促成中国分久必合、统一国家一直延续下来的思想基础。大一统观念是中国国家统一的理论基础。中国自古就有天下一统的观念,《诗经》就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孔子提倡大一统,他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孔子大一统的思想到汉代时受到董仲舒的大力提倡,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将孔子的大一统思想视为天地之间永恒的规则、古今通用的道理。孔子的大一统主张成为巩固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理论基础,大一统思想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①

历代仁人志士都以追求大同社会,维护国家统一为己任。儒家的“和为贵”、“重义轻利”、“以天下为己任”和“大一统”思想一直生根于中国人的思想深处。中国虽民族众多,方言各殊,习俗迥异,但文字统一,儒家思想流传甚广,再加上经济、文化的交流,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所以中国古代虽曾遭到外来侵略,但都未曾亡于外族入侵;虽有短暂的分裂,但统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

二、儒学官方化的多重影响

西汉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并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儒家思想官方化。那么,儒学官方化对中国社会有哪些影响呢?我设计了以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写出小论文。

(1)儒家经典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结合隋唐科举制到明清八股取士再到清末废除科举制,谈谈儒学的作用。

(2)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制,废除明经科,而进士科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增加法科。整顿太学,设置武学、医学、律学等专科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王安石变法这样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儒学官方化有什么弊端?

(3)比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你得到什么启发?

学生展开思索和讨论,并踊跃发言,我作了归纳。首先,科举取士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②其次,官员的选拔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导致官员没有多少实际学问,处理事务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形成“学而优则仕”的传统,造成全社会重人伦轻法制、重经义轻实务、重诗赋轻科技的风气,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古代科技虽然繁荣辉煌,但仅具实用性,缺乏理性归纳和科学实验,没有上升到数学化和理论化的高度,没有发展为近代科学。再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专制,不利于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和成长。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更是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造成全社会因循守旧、万马齐喑的局面,以致于清朝学者龚自珍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

三、关于宋明理学的评价

魏晋以后,佛道兴盛,冲击了儒学的独尊地位,二程、朱熹等人融合佛道义理来解释儒家经典,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的儒学体系——理学。教材重点陈述了理学和心学的主要观点,但对其评价却语焉不详,我提供了二程、张载和朱熹的一些言论作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首先,二程哲学体系中,“理”具有宇宙本体、儒家人伦道德和事物规律等多种涵义,是一种内涵丰富具有多重属性的范畴,它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把儒家思想上升到哲学化、思辨化的高度,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其次,理学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北宋理学家张载有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这句话成为许多仁人志士的座右铭,他们埋头苦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成为中华民族坚强的脊梁。另外,理学家们提倡读书明理,创办书院,促进了当时讲习学问,好学读书的风气。但是,我们业应该看到,理学强调封建伦理道德,朱熹把“三纲五常”提升到“天理”的高度,还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存天理,灭人欲”,扼杀人的正当欲求,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再看同时期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倡导人文主义,呼唤人性解放,追求现世幸福,掀起思想解放潮流。东西方差距的形成,由此可见端倪了。

四、从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发展看近代前夕中国社会的转型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在封建制度的重压下缓慢发展,理学日益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在思想界出现了一批带有反封建民主启蒙色彩的思想家,如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他们批判封建专制统治,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崭新命题;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提倡“工商皆本”;反对理学的空谈,提倡经世致用。这些主张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代要求。但由于封建专制的强化,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并没有形成新的阶级成分——资产阶级,这些带有民主启蒙色彩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回眸同时期欧洲的启蒙运动,倡导理性,宣传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社会契约,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制度的宣言书。二者不同的结果,折射出当时东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等发展状况的巨大落差。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需要探讨的东西还有很多,运用“大历史观”,分析儒家思想的时代性,考察其在历史长河中因时而变的深刻原因,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启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精髓与糟粕的反思,在历史教学中拓宽教学视野,深化教学立意,都大有裨益。

注解:

①摘自孔祥林《儒家思想在国家统一中的作用》

②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16章《传统的儒家文明》)

下载高中历史教学中史观的整合与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历史教学中史观的整合与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图片的运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图片的运用 摘要:历史图片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比较常用的直观辅助教学工具,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应用历史图片,是......

    浅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

    浅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 通城一中何四英[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框框和束缚,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多元史观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5篇)

    多元史观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现状反思及应对策略 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 李玲 摘 要: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及考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在历史学科高考的发展过程中,已经从过去......

    分析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分析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转引自“新思考网” 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方法......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探索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探索 摘要:本文论述了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然后讲述了它在历史教学中的几方面优点。最后,总结在以后的历史教学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多......

    异步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异步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是值得每一个人铭记的。教育界很重视对学生历史文化的培养,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历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

    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的中的有效运用

    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的中的有效运用 【摘要】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要求学校评价制度的调整,要求教师自身的观念的转变与业务素质的提高,要求教学中必须以教学内......

    浅谈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五篇范文

    浅谈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第二中学 冯涛)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史料教学,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为了适应高考以材料解析来考核学生自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