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7-22关于兰考县实施退耕还林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5 13:2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7-22关于兰考县实施退耕还林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7-22关于兰考县实施退耕还林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2010-7-22关于兰考县实施退耕还林的调查报告

兰考县林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农村经济检测点

近年来,兰考林业在实现林业生态建设大发展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富民强县”这一中心,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积极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巩固兰考泡桐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经济林和绿化苗圃,积极扶持植桑养蚕业。强化业务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加大对林产工业的扶持力度,实现了“生态和经济并重,保护与发展共进”。不断打造稳定的林业、和谐的林业、发展的林业,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全力推动林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兰考县林业概况

全县现有林地面积23万亩,农桐间作38万亩,农田林网36万亩,经济林6万亩,固沙林1.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78万m,林木覆盖率达到20.16%。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局部生态状况好转,有效地解除了我县风沙危害问题,遏制了沙尘暴天气,保持了水土、净化了空气、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保护了生物多样化,大大提高了我县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我县林业每年向社会提供木材10余万立方米,有力地支持了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年产林果产品1.4余万吨,改善了人民的膳食结构,提高了生活质量。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2009年全县农民来自林业收入平均达到800元。截止20093年末,全县有规模以上板材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00多家,年 —1—

加量7万m,2009年年产值达56亿元,上缴税收5000多万元。林业已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

二、兰考县退耕还林建设情况 3

兰考县退耕还林工程开始于2002年,结束于2005年,历时4年,共造林10.1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2.5万亩,沙荒造林7.6万亩。在2.5万亩退耕地还林中,2002年完成1万亩(其中经济林582亩),2003年完成1.5万亩(经济林901亩)。

三、兰考县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林业项目进展情况

2009年省上相继下达了2008年、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其中两年共下达兰考县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林业项目总投资458.565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140.45万元,分别为:补植补造建设项目任务10090亩,总投资287.565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50.45万元;后续产业发展建设任务3000亩,总投资171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90万元。目前,项目已全部完工。为了确保项目早日发挥成效,县政府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组,由主抓林业副县长任组长,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扶贫办及有关乡镇行政一把手任成员,相互协调,密切合作,各负其责。林业局内部实行了领导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等,明确目标责任,认真落实,严格奖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资金包括国家投资、地方配

套、农户自筹三部分。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我们根据资金来源,确定使用范围,比如在后续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林)项目中,国家投资只能用于种苗、肥料和工程建设原材料,补植补造只能用于种苗补助。在资金管理方面,实行了专设帐户,专人管理,精打细算,严密控制,严格执行财政纪律,不截留,不挪用,不滞发,专款专用,及时发放。补助资金兑现时,凡项目到户的,资金也到户。经验收合格后,以“一卡(折)通”形式进行兑现。项目没有直接到户的,确定项目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按合同中约定办法进行付款。

四、存在的问题

1、重造林、轻管护。退耕还林后给当地带来了明显的变化,生态显著改善,环境更幽静,空气更清新,自然灾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同时退耕还林的补助政策也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因此农户都踊跃参与退耕还林工程。但一旦造林工作完成以后,大部分农户轻管护。造成的原因主要是劳力和技术问题。①劳力的问题:最近几年农村的青壮年基本上都外出务工,留在家中的几乎都是老人和儿童,造成劳力的缺乏,没有更多的劳力对退耕还林地进行管护。以至造成栽桑不养蚕等现象的产生。②技术问题: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在家务农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对种植和管理技术的接收能力较差,我县部分乡镇也组织了部份农户进行培训,但收效不大。

2、产业链不强,市场风险较大,农民增收没有保障。发展林果业本身是一个风险较大的产业,因为现实有市场的品种并不意味着5年乃至8年后还有市场。因此如果没有以林产品为原料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的林产品不能转化为工业原料,农民收入无法保障。

五、解决退耕还林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宣传。把我们党的退耕还林政策精神不折不扣地宣传到适宜退耕还林地区每个农民,让群众充分了解退耕还林的优越性,接受退耕还林、乐于退耕还林,提高退耕还林的积极主动性,使退耕农户树立“三分造、七分管”的思想,主动学习林木管护技术,加强林木管护,确保退耕还林成活率,不复耕、不反弹、稳得住。加快种植林木的成才速度,尽快把退耕还林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2、增大投入,提高退耕还林地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确保退耕还林农户能致富。①加大种苗投入,选用优良的种苗。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强化管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一是推广大户承包的形式,充分发挥承包大户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大户和农户双赢利。二是把扶贫工作和退耕还林工程结合起来,对大面积退耕还林地由扶贫办帮助建立灌溉体系。

3、培育产业,造血增收。要降低林果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要兼顾农民吃饭、增收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增强农民造血增收的功能,走林产业化道路将是有效途径。要培育退耕还林产品的深加工企业,实行产业化经营,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之路,提高退耕还林产品的附

加值,为退耕农户持续增收提供保障,增加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要着力研究制定退耕还林产品的深加工的龙头企业扶持办法,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把增加退耕农户的收入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农民增收提供载体。

4、尽快发放林权证,明确产权性质。

5、继续加大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作,对不合格面积要及时补上相应树种。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三日

第二篇:黑龙江省实施《退耕还林条例》办法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第2号)

《黑龙江省实施<退耕还林条例>办法》业经二00三年五月十二日省人民政府第三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二00三年六月一日起施行。

省长 张左己

二00三年五月十二日

黑龙江省实施《退耕还林条例》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退耕还林活动,保护退耕还林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退耕还林活动的监督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根据国务院《退耕还林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退耕还林活动,应当遵守《条例》和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退耕还林,是指国家规划范围内的退耕还林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包括退耕造林和配套的荒山荒地造林。

第四条 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是退耕还林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省发展计划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全省退耕还林总体规划的审核、计划的汇总、基本建设计划的编制和综合平衡;省财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的安排和监督管理;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退耕还林地区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等相关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省粮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粮源的协调和调剂工作。

省森林工业总局、省农垦总局分别负责本系统的退耕还林工作,业务上接受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 退耕还林实行省、市(含行政公署,下同)、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负责制,对本辖区内的退耕还林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检查验收。

退耕还林实行目标责任制。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层层落实目标责任,签订责任书。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与退耕还林技术负责人签订责任书,明确其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六条 对在退耕还林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退耕还林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退耕还林科学技术水平。

第八条 省人民政府根据核查验收结果,通报退耕还林完成情况。

第二章 规划和计划

第九条 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退耕还林总体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全省退耕还林规划,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备案。

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省退耕还林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本辖区内的退耕还林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由市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省森林工业总局、省农垦总局根据全省退耕还林规划,负责编制本系统的退耕还林规划,报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 退耕还林应当依照经批准的规划进行。未经原批准机关同意,不得擅自调整退耕还林规划。

第十一条 退耕还林计划由市、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编制,由同级发展计划部门审核,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逐级上报。

县级下一计划于每年七月十五日前报市级发展计划部门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市级发展计划部门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县级计划审核汇总。省森林工业总局、省农垦总局分别对本系统下一计划审核汇总,于每年八月十五日前报省发展计划部门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全省下一计划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汇总编制,经省发展计划部门审核平衡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报国务院有关部门。

第十二条 国家批准的计划下达后,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安排意见,经省发展计划部门审核后,会同财政、粮食等有关部门在二十个工作日内联合逐级下达到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和省森林工业总局、省农垦总局,并将所下达情况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备案。

经批准的计划,各级发展计划部门下达时,应当同时抄送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第十三条 计划一经下达,应当严格执行,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地点、规模和内容。确需调整的,应当经省发展计划部门和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四条 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下达的计划,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全省退耕还林实施方案,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森林工业总局、省农垦总局根据批准后的省退耕还林实施方案,编制本辖区内或者本系统内的退耕还林实施方案,经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退耕还林应当纳入本县森林经营方案中,退耕还林的营造、抚育、管护和经营应当按照森林经营方案执行。

第三章 设计与施工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退耕还林作业设计、施工组织、指导协调、技术服务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第十七条 作业设计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市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作业设计的编制,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和省颁布的有关技术规程要求,择优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

第十八条 作业设计以县级规划、森林经营方案、计划和实施方案为依据,根据最新的森林资源调查成果和土地详查成果进行设计。有关部门应当无偿提供森林资源调查成果和土地详查成果。

第十九条 作业设计一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征得原设计单位同意,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批。

第二十条 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其委托的乡(含镇,下同)人民政府应当与有退耕还林任务的土地承包经营者按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签订退耕还林合同。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技术推广单位或者技术人员,为退耕还林者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

对不按照作业设计要求进行作业的,技术人员有权责令停止施工,并报本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第二十二条 退耕还林实行种苗质量责任制。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提前做好种苗生产和供应以及种子、苗木的检测、检疫工作。

退耕还林所需种苗的采购,按照《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禁止使用未达到国家和省规定标准的种苗用于工程造林。

第二十三条 鼓励和扶持集体、企业、个人采取多种形式培育林木种苗,发展种苗产业。第二十四条 禁止在退耕还林项目实施范围内复耕和从事滥采、乱挖、放牧等破坏地表植被的行为。

第四章 资金和粮食补助

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核定的退耕还林实际面积,向土地承包经营者提供国家发放的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

尚未承包到户和休耕的坡耕地退耕还林的,以及纳入退耕还林规划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只享受种苗造林补助费。

粮食调运费用由市、县级财政承担,不得向供应补助粮食的企业和退耕还林者分摊。

第二十六条 退耕还林资金是指中央财政专项补助的种苗造林补助费、生活补助费。具体补助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粮食补助是指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应当补助给退耕还林者的粮食,具体补助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兑付的补助粮食,不得折算成现金或者代金券。供应补助粮食的企业不得回购退耕还林补助粮食。

补助粮食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不得供应给退耕还林者。第二十八条 退耕还林资金由县级有关部门向省对应的相关部门报账。县级以下以乡粮食购销企业为基本报销单位,负责向县级相关部门报账和核销。

第二十九条 种苗造林补助资金的核准拨付程序为:

(一)省财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种苗造林补助标准和有关规定,将资金逐级拨付至项目所在地县级财政部门。

(二)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资金申请,经本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将补助资金拨付至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建设银行设置的专户。

(三)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计划任务、作业设计和工程检查验收结果直接将苗木或者种苗造林补助资金兑付或者核发给退耕还林者。

(四)每年年终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编报决算。

第三十条 粮食补助资金的拨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三十一条 补助粮食的发放程序为:

(一)退耕还林的第一年,该补助粮食可以分二次兑付,每次兑付百分之五十,退耕还林者凭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的《退耕还林粮食和现金供应卡》(以下简称《供应卡》)向粮食购销企业领取补助粮食。

(二)退耕还林的第二年,粮食部门依据《供应卡》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复查验收合格证明向退耕还林者一次发放补助粮食,具体操作按照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生活补助费的报账程序为:

(一)省财政部门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和程序拨付资金,县级财政部门应当在每年末依据《供应卡》拨付生活补助费。

(二)退耕还林者凭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验收合格证明,到乡财政部门领取生活补助费。县级财政部门审核乡财政部门为退耕还林者出具的现金发放凭证后予以报账。

(三)每年年终由县级财政部门汇总资金使用情况并负责填报财务决算。

第三十三条 县级财政部门、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报账申请后,应当在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有关资金的拨付手续。

第三十四条 县级有关部门在完成退耕还林各项资金的报账核销后,应当逐级上报有关部门予以认定。未经上报认定的,暂缓下资金的拨付。

第三十五条 退耕还林的资金拨付与报账以计划、实施方案、作业设计、工程检查验收结果和兑付粮款的原始凭证为依据。

第三十六条 退耕还林所需前期工作和科技支撑等费用,按照退耕还林基本建设投资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由各级发展计划部门根据工程情况在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中安排。

市、县的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兑付等费用,由市、县级财政承担。省退耕还林检查验收等费用由省财政承担。

第三十七条 森林工业系统、农垦系统退耕还林的种苗造林补助资金、生活补助资金由省财政部门直接拨付至省森林工业总局、省农垦总局。

省农垦总局的补助粮食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凭《供应卡》到指定的粮食购销企业领取补助粮食。第三十八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报账:

(一)未执行批准的项目计划的;

(二)未按照统一的规划和作业设计施工以及擅自改变规划设计的;

(三)只退耕不造林或者未在工程规划范围内造林的;

(四)使用的苗木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的;

(五)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达不到验收标准的;

(六)未专款专用,违反财经制度的;

(七)资金报帐单位和项目建设单位财务管理混乱的;

(八)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行为的。

第三十九条 退耕还林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截留、串用、克扣和挤占。各级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当及时了解和掌握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加强对资金的审计和稽查,共同做好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五章 统计和档案管理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工程统计管理制度,按照上级统计部门对工程建设的统计制度和要求上报统计报表。森林工业系统、农垦系统的工程统计报表应当按照省计划归口和统计制度要求,上报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第四十一条 市、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森林工业总局、省农垦总局应当按照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数据标准,建立健全工程的监测、管理指标体系,建立信息收集、反馈机制,建立工程图、表、卡、文档数据库,及时反馈工程建设相关信息。

第四十二条 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工程档案管理制度。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退耕还林总体规划、退耕还林计划和实施方案,退耕还林作业设计,退耕还林合同书、责任书,补助费、补助粮食发放以及报账等相关资料;

(二)总体规划图、设计图、施工设计图等;

(三)审批表、规划地块外业调查野账、资金和粮食兑现表等;

(四)小班卡、到户卡等。

第六章 检查验收

第四十三条 退耕还林实行检查验收制度。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以批准的退耕还林规划、计划、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等文件为依据,按照国家和省退耕还林有关规定进行复查或者检查验收。

第四十四条 检查验收按进行,主要内容包括:

(一)工程计划的完成情况;

(二)实施方案和工程设计执行情况;

(三)工程质量情况;

(四)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

(五)补助粮食的供应情况;

(六)以往工程建设成果巩固情况;

(七)工程档案建设情况。

第四十五条 在工程规划建设期末进行工程竣工验收。主要检查建设期内各地对工程规划的执行情况、工程运行情况、管护情况以及工程效益等内容。

第四十六条 退耕还林检查验收按照县、市级自查,省级复查和国家核查三个层次进行。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逐级将项目的建设、检查情况上报,并申请上一级人民政府进行检查验收。

上一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检查验收申请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组织检查验收。

省森林工业总局、省农垦总局分别对本系统退耕还林工作进行自查,经省级复查后,申请国家级核查。

第四十七条 国家级核查和省级复查验收时,被检查单位应当提供下列资料:

(一)工程建设工作总结;

(二)工程建设计划完成情况表;

(三)工程建设成果的管护及运行情况;

(四)工程建设现状图、规划图、实施图以及规划设计报告等档案资料;

(五)工程建设资金到位和粮食补助情况统计表;

(六)工程建设资金使用账目和群众投工投劳统计表;

(七)县级自查或者预验收证明。

第四十八条 对自查、复查和核查验收不合格的,责令限期补建或者纠正。

第四十九条 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立举报信箱或者举报电话,接受群众对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监督,并认真受理举报信件或者举报电话,对重大问题应当直接派人进行核实、处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 退耕还林者毁林复耕的,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退耕还林,补种毁坏苗木株数一倍至三倍的苗木,并处以毁坏苗木价值一倍至三倍的罚款。

对未按照规定还林继续耕作的,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还林,并处以每平方米五元至十元的罚款。

第五十一条 在退耕还林地放牧的,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按每头牲畜五十元处以罚款;造成树木损害的,责令限期补种毁坏株数一倍至三倍的树木;造成植被损害的,责令限期恢复或者依法赔偿损失。

拒不补种树木或者补种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代为补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支付。第五十二条 销售、供应未经检验合格的种苗或者未附具地标签、质量检验合格证、检疫合格证种苗的,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依法处罚。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有明确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四条 对阻挠、干扰、破坏退耕还林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自二00三年六月一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黑龙江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3年05月12日日(地方法规)

实施日期:2003年06月01

第三篇:某某乡退耕还林实施情况汇报

某某乡退耕还林工作实施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非常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我乡检查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上级领导对某某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和全乡干部群众,对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退耕还林是国家出台的一项重大利国利民政策,自我乡2002年退耕还林实施以来,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产业结构明显调整、农民收入明显提高。退耕还林对我乡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全面推动作用,下面就我乡退耕还林工作实施情况做简要汇报:

一、全乡基本情况

某某乡地处西盟县西部,辖3个村民委员会,41个村民小组,19个自然村,7个橡胶专业队。全乡居住有佤族、拉祜族等7种少数民族,现有2229户,总人口7149人,其中农业人口2059户6597人;非农业人口170户55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8‰。是全县五乡两乡中最小的一个乡,也是一个集“边境、贫困、少数民族、山区”为一体的特困乡。乡内最高海拔1900米,最低海拔680米,地形东高西低,地质疏松,属泥石流多发地带。全乡三个行政村都与缅甸佤邦隔河相望,国境线长26.3公里,有与境外相通边境通道1条,人行便道30多条,境内外通行方便,四通八达,属“无屏障”边境地区。

全乡土地总面积13.9万亩,有耕地13447亩,其中水田 1

面积3484亩(保水田2192亩,雷响田1292亩),固定旱地3170亩,临时耕地6793亩,其中25度以上耕地5724亩。林业用地面积8.9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4.4%;非林业用地4.9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5.6%,有林地7.93万亩,森林覆盖率60%。

二、退耕还林实施情况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的重大决策,是国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这给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历经2002、2003、2005三年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实施,我乡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很好成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工作落实到位

退耕还林工作的政策性、技术性很强,涉及到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意义及严肃性、艰巨性,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成立由乡长为组长,主管农业副乡长为副组长的退耕还林领导小组,组织乡机关站所全体干部职工,村“两委”班子及组干部反复、认真地学习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方法等法规、文件。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林业工作组进村入户、深入基层开展政策宣传和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退耕还林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群众科技意识和水平,调动广大农户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乡工作队深入每块退耕地,进行树苗种植,检查成活情况,同时,乡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广泛听取群众对退耕还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造成种植成活率低,难以见到效益的原因,总结经验,找准问题根源所在,切实加以解决,确保退耕还林稳步实施。

对已造林地的管护,结合我乡实际,将林地管护纳入村规民约,指导退耕户按技术要求对已种林木进行抚育管理,入村到户广泛宣传退耕还林政策,把政策宣传到位,让政策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让退耕农户理解接受,使退耕林地的抚育管护成为农户的自觉行为。

(二)任务完成情况

退耕还林工程启动8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认真指导下,经过我乡林业工作者、乡属各站所及各村、组干部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全乡在2002、2003、2005就完成了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324.1亩,造林存活率在85%以上,造林主要是以茶叶为主的经济林,实施工程总共涉及到3个村,24个村民小组,379户退耕户。

三、政策兑现情况

我乡严格按照退耕还林的有关政策规定落实,做到了退耕数据准确,无虚报、慌报现象;做到了折粮金补助和医教补助兑现及时;做到了种苗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确保了造林种苗的质量和数量。2002年,全乡三个行政村退耕还林面积924.1亩,每亩造林医教补助20元、折粮金补助240元,8年来共补助退耕户1922128元;2003年,某某乡曼亨村退耕还林面积350亩,每亩造林医教补助20元、折粮金补助

240元,7年来共计补助退耕户637000元;2005年,某某乡某某村退耕面积50亩,每亩造林医教补助20元、折粮金补助240元,5年来共计补助退耕户65000元。政策还坚持生态优先,兼顾农民吃饭;政策引导,兼顾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兼顾重点树种。重点推广种植了茶叶、橡胶,依托退耕还林工程,推进了农业生产产业化进程。

四、取得的成效

(一)生态效益明显,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退耕还林工程使部分村组的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的状况得到有效遏制和缓解,交通干线面山绿化率不断提高。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乡森林覆盖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确保退耕还林的总体质量,工程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二)农民收入增加,脱贫致富步伐加快。退耕还林实施以来,补贴资金超过了农户从原来广种薄收的坡耕地中获得的收益,已成为他们最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同时,实施退耕还林的农民,不仅有了可靠的资金供给,还可腾出劳力从事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增加收入。退耕还林钱粮直补到农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退耕农户从工程实施中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乡贫困山区退耕农户的贫困问题,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三)转变传统观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改变了长期以来广种薄收的传统耕种习惯,有效地调整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在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后,大力建设基本农田,发展舍饲圈养,通过发展特色经济

林,使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向经济林业生产过渡,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四)政策深入民心,生态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广泛宣传和工程的实施,使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进一步认识到了国家以钱粮换生态的重要性,理解了“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广大农民群众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退耕还林及生态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遏制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广大群众逐步由“要我退”转变为“我要退”,真正成为退耕还林的实施主体。

退耕还林的实施是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个重点工程,也是一个民心工程,更是“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主要作用是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经过八年的退耕还林改造,已初步达到预期目标。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意见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任务还十分艰巨。

一是营造的林木大多还处于未成林阶段,短期内难有更大的经济效益;退耕农户大多还缺乏增收的门路,长远生计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二是部分村民思想认识不到位,加之近年随着退耕还林任务的缩减,工作有松劲和不重视的现象,实施退耕还林没有很好地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缺乏对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研究。

三是工程实施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荒山荒地造林不见成效;林权证发放滞后;档案信息管理手段落后。

四是林粮间作面积大。退耕还林政策中,对林粮间作是禁止的,不允许的,但群众传统的“以粮为主”,“舍不得土地荒空”的思想观念影响,造成了部分面积的林粮间作。

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关系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大问题,关系到全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涉及广大农户的切身利益,下一步,我乡将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职责,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党的贯彻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克服畏难情绪,苦干实干,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扎实稳妥地推进退耕还林工作,使退耕还林真正成为一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我乡脱贫致富的民心工程。

西盟县某某乡人民政府

2010年11月10日

第四篇:同德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简介

同德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简介

同德县自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各级政府和群众的努力,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到目前共完成退耕地还林工程量5.97万亩,完成种苗投资298.5万元,发放政策补助5740.8万元。

一、分退耕还林任务完成情况

2002年同德县完成退耕还林2万亩(退耕造林0.1万亩,林草间作1.9万亩)涉及全县五乡一镇59个村,退耕户3278户,完成种苗投资100万元。

2003年完成退耕还林3万亩(其中退耕还林3411.4亩,林草间作26588.6亩),涉及一乡一镇40个村1056户,完成种苗投资150万元。

2005年完成退耕还林(林草间作)9700亩,涉及二个乡镇的7个村18户,完成种苗投资48.5万元。

二、退耕还林政策兑现情况

到2008年底,国家共兑现退耕户现金补助717.6万元,粮食变现补助资金5023.2万元。其中:

2002年发放现金补助40万元,粮食补助200万公斤(折合280万元)。

2003年发放现金补助100万元,粮食补助500万公斤(折合700万元)。

2004年发放现金补助100万元,粮食变现补助700万元。2005年发放现金补助119.4万元,粮食变现补助835.8万元。

2006年发放现金补助119.4万元,粮食变现补助835.8万元。

2007年发放现金补助119.4万元,粮食变现补助835.8万元。

2008年发放现金补助119.4万元,粮食变现补助835.8万元。

我县在退耕还林补助发放中严格按照《退耕还林条例》的有关规定和程序执行,对当年验收不合格的退耕面积依法扣发了补助款,待下年补植补栽验收合格后再予以发放。当年验收合格面积的补助粮款都及时足额发放到退耕农户手中,不存在挪用、截留、贪污等违法违纪现象。林业部门在政策兑现中,各种表、证、卡、册都能够做到规范填写,复核工作做到了仔细认真,真正做到了让农牧民群众放心,维护了国家政策的严肃性。

三、历年对人大代表议案的答复情况

在工程实施以来,我局积极向全县各界群众特别是各级人大代表征求意见建议,欢迎人大代表的监督。在历年的县人代会上,人大代表都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建议,涉及工程实施中的资金补助发放、任务争取落实及管护设施建设和责任

落实等,我局根据《退耕还林》条例的相关规定及全县退耕还林规划,及时准确负责地进行了答复,使工程管理更加透明规范,给了人大代表一个满意的交代,并通过他们的积极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进一步了解,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农牧民群众的增收。例如:2003年县第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尕巴松多、唐干代表团朝杰加等十三位代表提出了“关于落实退耕还林还草补助金的议案”,案由是:根据退耕还林还草的有关协议规定,每亩补助70元,但至今仍未落实,希望县政府按有关政策规定落实由国家划拨的补助金。我局高度重视,在接到交办文件后,立即指定专人负责调查答复,经详细调查后,及时向各位代表进行了书面答复,内容为:根据退耕还林(草)的有关规定,每亩退耕地发放补助金70元,其中包括生活补助金20元和种苗造林补助费50元。20元的生活补助已发放到乡镇政府,如未落实到户,应到乡镇政府查询;50元的种苗造林补助费根据州上规定由县林业环保局负责统一采购种苗,所以不存在补助金未发放落实到户问题。书面答复后,我局派专人对答复情况进行了回访,各位代表均表示满意。

第五篇:双桥区人大常委会对我区实施退耕还林情况的调查报告

双桥区人大常委会对我区实施退耕还林情况的调查报告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和部分代表的建议,10月至11月,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赴镇、街就我区退耕还林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认真听取了区农林水利局退耕还林工作情况汇报,实地走访了白鹤、龙星、建新、四方、双桥等1 0户退耕还林业大户和部份散户,发放了12份调查问卷表。总的来看,我区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基本情况

截止目前为止,我区实施退耕还林1.1万亩,涉及14个行政村,5290户农户。主要栽种品种有11种(花椒、麻竹、核桃、板栗、梨枣、松杉树、木姜子、柑桔、桃子、梨子、枇杷)。发展业主13户,承包面积4300亩。

自我区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区委、区府就把此项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加大了对退耕还林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成立了领导小组和督查小组;二是进行了深入的宣传发动,利用电视、广播、赶集等多渠道、多形式大造舆论声势;三是加强了科学的指导和业务培训,组织人员前往其他退耕还林先进区县参观学习,聘请专家对技术骨干进行培训、辅导;四是加大了政策兑现的力度,及时发放了2002钱粮补助,2003未兑现的一部分,正以直补方式兑现,预计11月底前能完成。三年来,国家共补助粮食405万公斤,抚育费54万元,种苗费230万元,退耕还林实际费用284万元。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1、改善了生态环境。我区实施退耕还林1.1万亩,占全区农村上地面积的81%,全区80%的坡耕地实施了退耕还林,这对保护土壤、抑制水土流失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2、促进了农民的增收。—是农户每年可以直接从国家获得270万现金的补贴,大致相当于人平100多元的补助;二是减免了耕地农业税;三是据调查统计,三年来,我区农户从业,主处获得的劳务费就达200多万元,成了农民增收的一个渠道;有的农民转移至城镇务工经商,逐步从土地中解脱出来。

3、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区在实施退耕还林的工程中,在品种的选择上,更多的是倾向于生态经济兼用林和一部分经济林,特别是发展了—批特优水果林(黄金梨、;不知火杂柑、早钟六号枇杷),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种植模式,优化了产业结构。而大批干果、水果的生产必将成为农民收入的—个新的增长点。

4、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突破性的推进。大部分业上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结合地势特征,明确自己的投资方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走上了种养结合、长短效益结合的良性轨道。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形成的13户业主,所承包的上地中有3000余亩目前正按种养结合方式良性推进,能够实观国家关于“退得出,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的基本要求。

三、存在的问题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战略举措,它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我区退耕还林工作在实施的三年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政策把握上不够到位、一些基础性工作不够扎实等问题,对今后如何稳得住、管得好、不反弹、效益高、能致富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零、散、乱现象严重。我区是浅丘地区,农民人均耕地少,退耕还林70%由农户分散实施,8000余亩分散在5000余户农户手里,为集约化管理带来不便。由于2002年退耕还林规划实施不到位,品种考察论证不充分,以致栽植的品种过多、过杂,加之仓促大上,盲目栽种,由于一些种苗太嫩,栽种质量差,成活率极低,如花椒成活率在20%左右,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2、缺苗现象严重。虽然在2003年秋和2004年春已进行过大量补苗,但到目前为止,仍存在严重的缺苗现象。近期农林水利局专门召开了补苗工作会,预计最近补苗数量近20多万株,但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对退耕还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补苗要农民出一部份钱,农户对缺苗、补苗抱无所谓的态度。

3、重栽轻管。农户在除草、施肥、修枝、杀虫等管理中,存在“两不两无”现象。一是不愿管,其原因是经营面积小;二是不会管,其原因是缺乏管理技术和经验;三是无人管,其原因是家中无劳动力; 四是无能力管,其原因是无钱购肥料和农药。

4、复耕面积不大。部分基本农田和良田被占用还林,违背了国家的有关政策,虽然退出了部分农田,但仍然还有相当部分的基本农田仍未退出。

5、部分业主实力不强,管理不善,存在严重的隐患。有的业主选项不准,后续资金不足,完全依赖国家政策的支持,如:开隆公司在双桥种的木姜树,全赖从国家政策中获利;有的业主承包面积过大,投资规模大,缺乏实力经营。如:群慧公司经营思路沿袭“大锅饭”的方式,租种面积就很大,风险亦大,责任也难落实。有的业主承包地管理差,杂草丛生。由于退耕还林几乎没有短期效益,致使没有经济实力作后盾的业主无力支付现实的租金和农民务工费。

6、少数合同签订不规范.特别是合同中的担保和不对称免责约定,易导致纷争.如:区农业科技园与农户签订的合同,极易引发合同纠纷。

7、国家的政策无法及时兑现。今年由于多种原因,钱粮补助无法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影响了农民管理的积极性,也给业主资金的周转带来困难。

8、个别业主产后销售困难,挫伤了积极性.区绿卉科技园培植的苗于长势良好,但苦于销售无路,如不及时移栽、销售,几年的经营将前功尽弃。

四、建议及对策

1、要进一步加大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宣传,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要大力加强退耕还林条例、土地承包法和区里有关补苗工作等法律法规、政策和措施的宣传。加大土地经营权流转力度,让土地向种地能手和有经济实力且善管理的业主集中。要注意和防止退耕还林政策执行到期后,农户经济林不结果或砍伐树木的现象.要注意提高农民对补苗的积极性,督促农民精心管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迎接上级的检查验收。

2、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管理中“两不两无’现象。对不愿管的要加强教育督促;对不会管的要加大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对无人管的要限期规定委托他人管理;对无能力管的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大力支持。

3、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要严格遵循国家关于基本农田保护法律和政策的规制,切实将基本农田的保护落到实处。对在退耕还林中,经营效益不好、管理不善、交不起承包费又 占用了大批农田的一些业主,要劝其退出或缩小其租用地。对退出承包的土地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

4、有的合同需要进一步规范,补充条款.要废除合同中的一些不对称的免责条款。政府部门的领导和基层政府的领导要进一步增强合同法治意识和正当规避合同风险的意识;要严格执行《担保法》中“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的规定,制定规范的退耕还林业主租赁、承包格式合同文本。合同签订时有必要进行公证。

5、对现有业主要逐户研究分析,进一步加强引导和督促。要引导和督促业主根据经济实力进行项目的投资选项,规模要适当,不要片面追求大、宽、多。要倡导适度发展养殖业:走种养结合的道路。

6、要进一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对业主的产后服务工作。对那些产后无门路,要积极帮助其渡过难关。

7、要及时兑现政策性补贴和督促业主缴纳租金。对国家有关的政策性补贴,要及时兑现;对业主拖欠农民的承包租金和农民工工资的,要督促、帮助其筹集资金,及时兑现,避免矛盾激化。同时,在出台一些政策性补助时,要注意与经济实力相适应。

下载2010-7-22关于兰考县实施退耕还林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7-22关于兰考县实施退耕还林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兰考

    5月8日的兰考县委常委民主生活会引发了关注,或说不小的轰动。会场劲风扑面,连同我们这些被“批评与自我批评”劲风扫过的人,也一样被触动,被教育。会场内外,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这样......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实施情况汇报

    彬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实施情况汇报 彬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11月24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彬县县政府对张科长一行莅临我县......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构建生态文明社会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构建生态文明社会 摘要:分析了甘谷县退耕还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当地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关键词:退耕还林;成果;问题;对策;甘肃甘......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退耕还林于农村经济调查报告

    2008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退耕还林与农村经济调查报告此次社会实践的主题是:退耕还林,农村经济的革命.由黄前,曾兴,肖游川,袁兰,濮曲波,陈锐,参与完成.实践从7.23日开始,7.3......

    米脂县退耕还林情况的调查报告5篇

    米脂县退耕还林情况的调查报告 米脂县林业站 艾先平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党的十七届一次会议胜利召开了,大会明确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

    关于全市退耕还林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全市退耕还林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7月4日至16日,市政协组织部分常委和农村委委员,由李畴海副主席、焦希勃秘书长带队,赴平定、盂县和郊区三个农业县(区)就......

    退耕还林调查报告(会林)12.4din(合集)

    2007级社会学专业社会研究方法论作业郑春一、调查研究的题目和相关背景1、调查题目:兰州市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情况的调查方案2、兰州市退耕还林(草)的发展背景:自2000年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退出粮补的调查报告

    退耕还林退出粮补的调查2008年我镇退耕还林合格田亩是4134.2亩,双重享受退耕还林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退耕还林存在几种土地承载形式:荒山、林地、开荒地、计税承包地。每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