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合理的工作规划是降本增效的主要途径
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是降本增效的主要途径
当前公司正在热烈讨论的一个话题是通勤车改革。因为主管车辆的行政本部出于“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的考虑,将依据“取消多数,调整少数”的原则,对当前公司20多条市内调整通勤车线路进行改革,将只保留3条线路。从数字上看,此举将为公司节省了上百万的费用,但是这一方案给公司的后果是什么呢?
从身边的多个坐通勤车的同事谈话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愤怒。公司地址远离市区,公交直达线路只有2条,地铁站也离得很远。取消通勤车,将使大家出行变得不方便,除了要更早地起床外,还要自费去坐公交车。还有,大家上下班的交通费要不要补贴?如果要补贴的话,一年的费用又是多少?如果不补贴的话,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到多少影响?由此而引发的离职人数会有多少?为此而增加的招聘培训成本又有多少?以上问题,在行政本部组织的两次座谈会中都未见到相关报告,显然这些问题不是其考虑的范围。
那么,让行政本部大幅度调整通勤车线路的真正动机是什么?是节本增效!原来,在去年年底,公司向各部门下达了降本指标。这个出发点没有问题,但是要节约多少,需要看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我们不知道行政本部的指标是多少,但促使行政本部对通勤车大动手术,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财务下达指标不合理,二是行政本部过于追求绩效。
由此联想到,产品研发计划一改再改,外协件回司日期一推再推,制造部接到的更改通知单一个月就有100多条,公司的促销活动计划反复调整,这些都给相关部门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不仅仅是增加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还增加了工作成本、对公司的正常运作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尤其是延期交货更有可能对客户造成了恶劣影响。细想一下,这都是我们在各项工作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工作规划所致。
因此,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应该在以下方面着重加强:
1、树立“量化”的理念。公司之所以各项工作规划不科学不合理,主要原因是“量化”的概念不强。对工作事前对工作的效果缺乏一个量化的预测,事后的评估也缺乏一个量化的评估。由于没有数字的说明,大家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好不好”的层面,而不是“有多好”的层面。正是这样的习惯,大家习惯了“拍脑袋”,科学合理的规划就无法进行。因此,公司各部门今后开展工作时,对于工作都要树立“量化”的理念。
2、加强工作流程的管理。在职责分工更加细化的情况下,没有一项工作是一个部门可以独立完成的,因此,科学合理的规划还需要加强工作流程的管理,尤其是其他部门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在具体工作中,各部门应对自己的工作内容要有详细的分析,不仅对各项工作的内容进行分析,更要对工作流程能否提高效率,是否对其他部门其他员工造成影响进行分析。在与其他部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才可以提炼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我相信,公司各部门具有了“量化”的理念,加强了工作流程的管理后,工作会更有效率,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第二篇:浅谈建筑工程项目降本增效的途径
对建筑工程项目降本增效的几点认识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以建设工程招投标为主要特征的建筑市场已形成,建筑市场的竞争突出体现在造价竞争上。施工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终要在项目施工中以尽量少的物化消耗和活劳动消耗来降低企业成本,把影响企业成本的各项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围内。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实行降本增效,才能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要实现降本增效,首先要实行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则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核心。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谈几点初浅认识。
1对标合同,做好“两算”对比,有效控制项目耗工、耗料和机械台班的成本
一方面要以目标成本为基础,以项目施工预算为依据,对分项或分部工程按 工程进度开具施工任务单,明确预算用工数;开具限额领料单,明确预算用料数;开具施工机具台班计划单,明确预算机械台班的台帐数。另一方面分别建立与此相对应的实际耗工、耗料、耗机械台班的台帐。发现超用,要及时组织直接管理者和操作者进行分析原因,如属业主变更设计所造成的,则应及时补办签证手续,并调整目标控制成本;如属供应商和分包原因所造成的,则应向其进行索赔,必要时可终止合作关系:如属质量问题所造成的,则应加强质量控制,降低质量成本;如属管理者或操作人员原因所造成的,则应与其经济责任挂钩,严重时应执行赔偿制度;如属进度延长原因所造成的,则应采取措施缩短后续施工工期,以弥补损失等等。严格价格控制
材料价格、设备价格、劳动力价格,以及施工机具台班价格对项目成本的影响很大。因此,一方面要及时全面掌握材料、设备、劳动力和机具的市场单价信 息,另一方面又要建立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包括完善的申请和审批制度:及时掌握材料、设备、劳动力和机具的市场供应信息等。在保证材料/设备的品质和劳动力素质的条件下。通过多方面询价、比较、选用价格较低的材料、设备和劳动力,做到不超施工预算,力争略有节约。
3做好分包成本的管理
从目前项目施工状况来看,工程分包施工的比例越来越大,对分包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否严格,将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成功和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加强对外分包、外加工、外采购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一要对外分包、外加工、外采购的单位相应资质等级、队伍素质、施工质量和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进行多家比较,选择在保证工期、质量的前提下,价格较低的合作者。二要认真进行分包合同的谈 判和签订,要根据总承包合同内容和工程具体施工情况,进行分包合同的谈判和签订。要将总承包合同的内容和制约条件的相关处分解纳入分包合同,尤其是总承包合同的风险条款要纳入分包合同,使分包与总包共同承担工程的施工风险。三要落实审批制度,要规定分包签订的审批流程和审判权限,并要有专门部门和领导把关。四要对分包工程、外加工、外采购实行施工预算量及市场比价的控制,使其实物量耗用量在施工预算范围内,价格在市场较低范围内,纳入受控状态。五要坚持实事求是精神,严格进行对外分包、外加工、外采购的结算及审批。做到做多少结算多少,供多少结算多少,杜绝“ 人情” 结算现象。主要把好“ 付款” 关,对于外分包、外加工、外采购的付款,既要按合同办,又要与总包资金收取挂钩。一般不准超前付款,更不准超额付款,并要对分包的各种形式的让利一笔也不漏计。七要对分包的合同额、结算额、支付款情况等建立“ 台帐” 纳入企业内部定期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每次检查时,要对外分包、外加工、外采购从合同内容到实物量、比价、结算、付款等进行全方位检查,做到一笔不漏,从而达到对分包成本的动态管理和有效控制。制定并落实降本措施
切实有效的技术节约措施,往往会给项目带来可贵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每个项目,在实施之前,要发动与组织技术人员、经济管理人员,领先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广泛采用先进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工具,如:早拆模板技术、混凝土和砌筑砂浆 中粉煤灰利用、质量负偏差控制、一次成活技术、落地砂浆再利用、筛余“ 砂头”、碎砖,废石再利用作路基和地坪基层等等。同时,要将实施效果与相关实施者的经济利益紧密挂钩,并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技术降本措施条条落实,收到实效。做实项目现场生产管理
现场生产管理与项目成功直接相关。据本人所知,我国建安施工企业的项 目管理几乎都是采取相对“静态”的管理,即实行年、季、月计划控制进度,每月利用和业主结算进度款的机会对在 建工程进行盘点,工 程竣工后 再算总帐,这样往往信息滞后。要使成本的运行轨迹清晰、可控,每天必须将所耗用的人工数、材料数、机械台班数、工程成本、投资额完成量、工程进度等相关的工程数据通过 计算机进行及时处理,与计划数相对比,这样随时可调出所需的在建工程数据,从而得知在建工程的进度、成本、工期三大指标的情况,使工程始终在及时、有效的动态监控管理之中。这是我们的短板,虽然一下子难以做到如此深度的项目动态管理。但我个人认为,可以在目前的月计划控制的基础上,再划小控制“时段”,使现场生产管理中的矛盾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比如:以项 目为对象,将月度各项计划化解编制成工程进度、工作量、劳动力需用量、材料需用量、机械需用量、质量和安全、工程成本、资本需用量的周计划,每周布置一次,检查协调二次(重大工程可天天检查、协调),对各种周计划实施情况讲评二次,并运用计算机进行周计划的数据处理、对比、判断,以保证项目的各项工作目标的良好实施,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和重大伤亡安全事故。使项目的现场生产各项管理工作和项目成本处于受控状态。
总之,降本增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管理工程,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将更加激烈,公司所面临的挑战将越来越严峻。所以,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时刻都应重视降本增效管理工作,以使企业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篇:剖析降本增效的措施与途径
受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深入剖析降本增效的措施与途径,找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对影响完全成本的各项要素及费用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分析,从中找出了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几点整改建议:一是实施战略转型,重点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铝合金、铝深加工产品;二是靠科技创新、产业化成果带来更大的效率;三是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将企业规模做大,将生产能力做强,将加工工艺做精;四是市场价格下行,成本压力剧增,降本工作任重道远;五是加大市场销售力度,尽快降低产成品库存,加快资金回笼;六是制定计划尽快消化氧化铝脏料和电解质块,盘活死库存,减少资金沉淀;七是加强绩效考核力度,在保证生产必须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八是牢牢树立“责任链意识”,一项工作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某一个人的责任心有多强,更取决于所有参与这项工作的群体组成的责任链有多强。
产品成本项目包括:
一、原材料
1、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单耗及单价;
二、燃料及动力 电、水等;
三、工资及附加 ;
四、制造费用 工资、福利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运输费、装卸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停工损失、差旅费、租赁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机物料消耗、通勤费、取暖费、设计制图费等
以上四项构成制造成本
制造成本减折旧等于现金制造成本。
完全成本等于制造成本+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从铝行业发展态势看,由于产能急剧扩大,竞争趋于白热化,铝行业已进入漫长期的周期低谷,正迈入比拼成本的微利时代。从公司自情况来看,我们的完全成本竞争力与国内先进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我们与先进企业的单位完全成本有很大的差距。为此,公司上下一定要仔细分析,认清形势,真正树立起成本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要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是由企业的性质决定的,而是由市场说
了算,归根到底是由产品的完全成本说了算,如果完全成本没有竞争力,不管你曾经有多辉煌、名声有多显赫,照样会被淘汰出局。所以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增强全员成本意识,树立完全成本观念。要积极引导全体干部员工,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开拓思路,转变观念,把完全成本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坚持不为现有做法所束缚,不为传统模式所局限,不为止前进步而停滞。通过经济分析会等各种方式,及时将公司和优秀兄弟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向员工公布,要让全员重视和关心成本,自觉思考和参与降低成本,使完全成本观念深入人心,催人奋进;
二、对标先进企业,做到层层有指标。以先进企业为标杆,持续开展对标工作。通过全方位、全流程的对标分析,对比优劣,寻找差距,实现指标层层分解,做到班班有目标,人人有指标。要建立一整套成本价值链的执行机制和评估机制,使产品的完全成本达到领先地位;
三、以班组为着力点,打造完全成本竞争力。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单位,是开展好各项工作的着力点和支撑。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必须要以班组为着力点,充分发挥班组的固有优势,要通过创新管理手段,让降本工作成为班组自我管理的需要。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员工自觉开展降本增效的积极性,共同打造公司完全成本竞争力;
四、要向经营要效益。要增强市场的预见性,增强市场反应的及时性和主动性。把握好原燃材料采购的价格、数量、降低采购成本。把握好产品销售现货和长单的比例、发货时点,尽可能多地销售合金产品,减少库存商品的积压,向市场要效益,实现产销率100%,回款率100%;
五、要向设备管理要效益。要继续加大设备和考核力度,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继
续全力推进设备点检、巡检与经济转型状态预知维修等先进设备管理模式,保证设备运转率,最大限度地降低设备维修费用。
一、成本方面。降低原材料及动力的措施主要是:降低单耗和采购单价。尤其要加大控制制造费用中的可控部分,修旧利费,加强维护,降低成本费用。
二、管理费用方面。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工会经费、业务招待费、印花税等相关税金、无形资产摊销、咨询费、诉讼费、提取的坏账损失、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公司经费、聘请中介机构费、研究与开发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会费以及其他管理费用。单从制造成本讲,我们国企还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因为我们有政策、融资、技术、队伍、创新等优势,便一旦综合考虑完全成本,就失去了优势,主要是由于管理费用比较高。此项费用是可控费用,也是降升空间最大的一项费用,企业管理的好与坏将直接体现在此项费用中,所以要严格控制各项费用的发生,使此项费用降到最低点。
三、资金使用成本方面。优化资产结构,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提前还贷,贷款置换、争取优惠利率、加大票据使用力度等措施调整债务结构,有效节约财务费用。
总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一场国际金融危机使传统的发展方式“软肋”尽显。没有体制的突破,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每一个具体的转变,都要面对深刻的利益调整,也可能带来新的矛盾问题,甚至暂时看不到明显的成效。加快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关键在于扎扎实实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出路在于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以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经历化蛹成蝶的阵痛之后,我们将获得更加广阔和发展舞台。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机遇,只要我们切实增强主动性、紧迫性、责任感,进一步完善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想和举措,努力推动战略转型。面对后危机时代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把企业的发展融于社会的发展之中,在抓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社会效益。
第四篇:科学合理用血
科学合理用血
输血是一重要的治疗手段, 但不少医护人员对输血适应症、对实行成分输血的科学内涵至今认识不足。有些医护人员仍抱着“全血比较全”的旧观念,把成分输血这一科学合理有效的输血原则当作行政命令,勉强执行。有些医护人员对输血治疗风险认识不足,认为输血仅是一种辅助的治疗手段,多输一点或少输一点都没有关系,其表现之一是①只要患者有贫血表现就常规输血1-2单位(红细胞)、②手术出血量不多亦在术中或术后常规给患者输血、③久病体弱的患者经家属要求也给予输血、④肿瘤患者经化疗后常规输入1-2单位血,等等。
一.全血输注的弊端,为什么提倡成分输血?
目前,不少医务人员在输血及血制品方面还存在两大误区:
误区一,认为全血比较“全”,全血可以顺便补充白细胞和免疫球蛋白以提高抵抗力,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以增补止血功能,甚至把全血当作补充蛋白的营养品。
其实, 全血虽然含有血液的全部成分, 但一旦离开了循环就发生变化。因为采血后通常用针对红细胞保存条件配制的ACD 或CPD-A 保养液在4 ±2 ℃条件下保存, 用ACD液保存的全血保存期为21天,用CPD-A液保存的全血保存期为35天。在此条件下, 全血中的粒细胞1 d 后即丧失功能;血小板在12 h 后丧失大部分活性, 保存1 d 后丧失全部活性;凝血因子Ⅷ在全血内保存24 h , 活性下降50 % ;因子Ⅴ保存3~5 d 后也损失50 %。比较稳定的是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故而全血中有效成分主要是红细胞, 其它如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等含量远不足一个治疗量, 因此输全血达不到补充蛋白和/或凝血因子的目的。广州血液中心提供的血液均用CPD-A保养液保存。
人血白蛋白也不宜作补充营养用,因其半存活期太长(20天),所含氨基酸释放缓慢,而所含必需氨基酸中主要的氨基酸如色氨酸含量较少。如给白蛋白正常者输注时可反馈性抑制体内蛋白的合成,加速其分解,使循环负荷过重,所以从理论上和实际上看,血清白蛋白正常者不宜补充白蛋白。
有些医生现在仍习惯用血浆扩容,现代输血学不支持这一方法。由于血浆既能传播疾病,又能引起过敏反应和循环超负荷,故现在临床不主张用血浆扩容,可以采用更安全的替代治疗,如晶体液、人造胶体液(如右旋醣酐、羟乙基淀粉)以及白蛋白或血浆蛋白溶液(PPF)进行扩容。
误区二,认为血越新鲜越好。
现代输血学否定了这一陈旧观念。新鲜血至今无明确定义, 目前认为用ACD 保存5 d 或用CPD-A 保存10 d 的血可以视为新鲜血。
1.过于新鲜的“热”血中含有大量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对新生儿、有严重疾病及严重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人,可以增加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发生率,这是一种致命的输血后并发症,一旦发生,死亡率高。2.输当天血传染疾病的风险更大,因为未经冷冻库存的血中致病微生物活力更强,且当天鲜血未对肝炎、艾滋病等进行第2 次和第3 次复检,漏检率相对较高。而且1~2 d 的血由于未经过低温储存,不利于病毒的灭活,可能易导致疾病的传播。
3.人类的血型抗原系统相当复杂,估计全血抗原表型达1017种, 输注全血可导致人体不需要的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抗原致患者产生同种免疫, 产生相应的抗体, 下次输注时可能会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危害患者的健康。
全血的成分复杂,将无明确适应症的成分输给患者,从同种免疫和传播疾病的角度考虑,对患者有害无益。因此与成分血比较,输全血不是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二.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
在正常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占0.5-3%,虽然采供血机构对每一个献血者的血都要进行严格检测(HIV、HCV、HBV等),但由于存在以下因素,目前尚不能保证所有检测合格的血液(包括红细胞、血浆、冷沉淀等)百分之百没有病毒。
1.献血者献血时处于病毒感染的“窗口期”,目前最先进的检测方法亦无法检出;
2.机体感染后无免疫应答;
3.检测方法灵敏度不够;
4.检测人员操作误差。
因此,输血仍有传播疾病的风险。
三、输血适应症、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就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 将血液中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 分别制成高浓度、高纯度的制品,根据患者的病情, 需要什么成分就输什么成分的输血方法。
(一)常用的成分血制剂:
品名 特点
保存方式及
保存期
作用及适应证 备注
红细胞悬液
(CRCs)
400ml或200ml全血离心后除去血浆,加入适量红细胞添加剂后制成(2或1个单位)。
4±2ºC
CPDA:35天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
适用:
1.各种急性失血的输血;
2.各种慢性贫血;
3.高钾血症、肝、肾、心功能障碍者输血;
4.小儿、老年人输血。需做交叉配合试验
洗涤红细胞
(WRC)
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细胞,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4次,最后加150ml生理盐水悬浮。白细胞去除率>80%,浆去除率>90%,红细胞回收率>70%。
规格:由400ml或200ml
制备(2或1个单位)4±2ºC
24小时
作用:增强运氧能力。
适用:
1.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贫血患者;
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
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4.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者。需做主侧配血试验
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
(PC-2)
用细胞分离机单采技术,从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采集,每袋内含血小板≥2.5×1011个,红细胞含量<0.4ml。
规格:150~250ml/袋
22±2ºC
(轻振荡)
24小时(普通袋)或5天(专用袋制备)作用:止血。
适用:
1.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
2.血小板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
ABO血型相同
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
(PC-1)
用400ml或200ml全血制备。
400ml制备:血小板含量为≥4.0×1010/袋
规格40~50ml/袋
200ml制备:血小板含量为≥2.0×1010/袋 规格 20~25ml/袋(同PC-2)(同PC-2)需做交叉配合试验,要求ABO相合,一次足量输注。
新鲜冰冻血浆
(FFP)
自采血后6~8小时分离并速冻成块,含有全部凝血因子。
血浆蛋白为6~8克%;纤维蛋白原0.2~0.4克%;其他凝血因子0.7-1单位/ml
规格:50ml,100ml,200ml-20ºC以下
一年
作用:扩充血容量,补充凝血因子。
适用:
1.补充凝血因子;
2.大面积创伤、烧伤。
要求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或相容
37ºC摆动水浴融化
普通冰冻血浆
(FP)
FFP保存一年后即为普通冰冻血浆
规格:50ml,100ml,200ml-20ºC以下
五年
作用: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
适用:1.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缺乏,如Ⅱ、Ⅶ、Ⅸ、Ⅹ因子缺乏;
2.手术、外伤、烧伤、肠梗阻等大出血或血浆大量丢失。
要求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或相容
冷沉淀
(Cryo)
每袋由200ml血浆制成。
含有:Ⅷ因子80-100单位;纤维蛋白原约250mg;血浆20ml
规格:20ml-20º以下
一年
适用:
1.甲型血友病;
2.血管性血友病(vWD)
3.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要求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或相容
(二)输血治疗的指征
注意:无论输红细胞、全血、血浆、冷沉淀、血小板等,输前必须征得病人和/或家属的知情同意。
1.红细胞输注的适应症
(1)出血及休克:最重要的是维持血容量, 出血量大时, 应输入红细胞。输入浓缩红细胞及晶体液或白蛋白与输全血一样有效。可以输任何未超过贮存期的库存血。
(2)手术或创伤
成人出血量在总血容量1/3以下时 , 可补充晶体液及人造胶体液,不一定要输血,由具体情况而定。由于输血的危害性, 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避免用输血来补充血容量。
(3)贫血
病情稳定的贫血病人血红蛋白在60 g/L以上时, 一般不应输血, 但老年病人、合并心肺疾患的病人对贫血耐受性差, 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输血。
特殊情况输血:
自体输血可避免许多输血反应, 如经输血传播的疾病、同种免疫等。手术病人自体输血有三种方式:贮存式自体输血、稀释式自体输血、术中自体血回收。稀有血型者可贮存自体血以备急需时用, 血中有不规则抗体无法进行配血的患者, 也可贮存自体血备用。自身输血没有异体输血的复杂免疫问题, 无传染他人疾病的风险, 也为社会节约了血源, 避免了血源紧张的问题, 值得大力提倡。自身输血有稀释式、贮存式和回收式三种, 可根据病人情况酌情选用。
全血
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 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 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但一般可用红细胞悬液加胶体液代替。回输自体全血不受上述指征限制,根据患者血容量决定。2.血小板输注
(1)血小板输注的指征
预防性血小板输注指征是:①血小板计数< 20 ×109/ L,并伴有导致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加的因素存在, 如发热、感染、败血症、凝血机制紊乱(如DIC)、脾肿大等;②对于病情稳定、无发热、出血、血管异常者,当血小板计数< 10 ×109/ L时应预防性血小板输注;③当血小板计数< 5 ×109/ L时,无论有无其他伴随症状或情况,应立即输注血小板。
治疗性血小板输注
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及时输注浓缩血小板,以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称为治疗性血小板输注。
考虑到血小板减少使病人生命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致死,而非传染病,因此,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应放在更主要的位置。
(2)血小板输注的剂量
目前主要用机采单个供者血小板应用为主。我国卫生部规定1个单位机采血小板(即1袋或1个治疗剂量)血小板含量应≥2.5X1011个。
成人每次输注1袋(≥2.5X1011个),严重出血或已产生同种免疫者应加大剂量,如一次输注2个治疗剂量。儿童病人应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将1袋血小板分2-4次输注[(5-10)X 1010/Kg]。对于新生儿,一次可输入成人剂量的1/5-1/10,体积控制在20-30ml。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输入血小板数1.0X1011个约可提高血小板(5-10)X 109/L。
血小板输注尚无其他方法替代, 因此目前血小板输注的主要策略就是预防输注无效的发生,首先是防止同种免疫,特别是HLA同种免疫。3.血浆输注
(1)适应证
①单纯凝血因子缺乏的补充,②肝病病人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③大量输血伴发的凝血功能障碍
大量输血是指在24小时之内输注相当于病人总血容量或更多的血液。大量输血的病人病理性出血常见原因为:稀释性血小板减少、稀释性凝血因子减少。虽然大量输血导致凝血因子稀释是客观存在的,但凝血因子水平只要达到正常的25%时,即可止血。一般认为,输血量大于2个自身血容量时才有可能出现稀释性凝血病。④口服抗凝剂过量引起的出血,⑤抗凝血酶Ⅲ(AT-Ⅲ)缺乏,⑥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⑦血浆置换时作为置换液,⑧ 其它
如DIC。(2)血浆的不合理应用
①血浆用于扩容
由于血浆既能传播疾病,又能引起过敏反应和循环超负荷,故临床不主张用FFP扩容,而可以采用更安全的替代治疗,如晶体液、人造胶体液以及白蛋白或血浆蛋白溶液(PPF,已经病毒灭活。)进行扩容。②血浆用于补充营养。
③血浆用于免疫缺陷的治疗
过去FFP曾用作治疗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现有浓缩纯化的免疫球蛋白制剂供临床应用,已不再使用FFP治疗有免疫缺陷的病人。④血浆用于增强免疫力
过去认为血浆中含有免疫球蛋白,输注血浆可以增强抵抗力;但对于免疫球蛋白水平、血容量均正常的病人来说,输注血浆以增强抵抗力是不合适的。⑤血浆用于全血的再构成(3)血浆输注的注意事项
①输注前要用肉眼检查
输注前肉眼检查应为黄色、半透明的液体,如发现凝块或异常,不能输注,②融化的血浆不宜再冰冻,③输注前不必作ABO交叉配合试验
血浆的输注最好为ABO同型,若无同型的血浆,必须确保供受者的ABO血型相容。RH(D)阴性的血浆应留给RH(D)阴性的病人。对IgA缺乏的病人应输注不含IgA的血浆。
4.冷沉淀的应用
制备:它是从献血者的全血获得的血浆制备的。血液采集后第Ⅷ因子的活性迅速下降,因此一般要在6-8小时内分出血浆,并立刻在-30℃的条件下冰冻保存,将冰冻血浆放在低于30℃的水浴中摇动融化,但融化后血浆的温度不得超过4℃。此时Ⅷ因子与少量其它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沉淀下来。离心所得白色絮状物即为冷沉淀。国内通常以400ml全血分离的血浆制备出的冷沉淀作为一个单位,容量为20~30ml。其中主要成分为:凝血因子Ⅷ和XIII各约100IU、纤维蛋白原200-300mg、vonWillebrand因子、纤维结合蛋白(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
适应证:冷沉淀用来治疗甲型血友病、von Willebrand病和XIII因子缺乏病。此外,它还可以作为纤维蛋白原的来源治疗低纤维蛋白血症和无纤维蛋白血症引起的出血。
用法
冷沉淀在37℃水浴中融化, 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融化后必须在4小时之内输注。可以逐一由静脉推注, 也可将数袋汇总, 通过冷沉淀袋的出口部位加入少量生理盐水
(10-15ml)稀释后用输血器静脉输注, 输注速度可以病人最大的耐受速度为宜。
注意事项
冷沉淀在制备过程中未作病毒灭活处理, 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不可滥用。
注意:红细胞出库后在室温下放置不要超过30分钟,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在10℃中放置不要超过120分钟。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得再放回冰箱冷冻。
第五篇: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途径归纳总结
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途径归纳总结
个人所得税应为每个纳税人所熟知,其中涉及工薪阶层个人应税所得项目就是“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对于工薪阶层而言,个人所得税与每个人如影相随,息息相关,是一个较大的纳税开支项目。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寻求合理、合法的避税途径,是经济社会中维护个人权利和义务,激励人奋发向上,实现理想追求的一个有利条件。在积极纳税的同时,寻求合理避税的途径对于广大的工薪阶层每个纳税人来说都非常现实,很有必要。
一、巧用公积金避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工薪阶层个人每月所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是从税前扣除的,也就是说按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是不用纳税的。同时,职工又是可以缴纳补充公积金的。所以,一般职工提高公积金缴存还是有一定空间的,工薪纳税人巧用公积金避税是合理可行的。需要强调的是,利用个人缴纳补充公积金进行避税时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是纳税人要在所在单位开立个人补充公积金账户;二是纳税人每月缴纳的补充公积金虽然避税,但不能随便支取,固化了个人资产。
二、利用捐赠进行税前抵减实现避税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
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金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这就是说,个人在捐赠时,必须在捐赠方式、捐赠款投向、捐赠额度上同时符合法规规定,才能使这部分捐赠款免缴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捐赠限额=应纳税所得额×30%,允许扣除的捐赠额=实际捐赠额(≤捐赠限额)。
(二)2008年5月23日国家税务总局针对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发布了《关于个人向地震灾区捐赠有关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55号)通知规定,个人如果通过指定机构向灾区捐助钱物,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可按规定标准在税前扣除。具体规定如下:首先,个人通过扣缴单位统一向灾区的捐赠,由扣缴单位凭政府机关或非营利组织开具的汇总捐赠凭据、扣缴单位记载的个人捐赠明细表等,由扣缴单位在代扣代缴税款时依法据实扣除。其次,个人直接通过政府机关、非营利组织向灾区的捐赠采取扣缴方式纳税的,捐赠人应及时向扣缴单位出示政府机关、非营利组织开具的捐赠凭据,由扣缴单位在代扣代缴税款时依法据实扣除;个人自行申报纳税的,税务机关凭政府机关、非营利组织开具的接受捐赠凭据依法据实扣除。最后,扣缴单位在向税务机关进行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时,应一并报送由政府机关或非营利组织开具的汇总接受捐赠凭据(复印件)、所在单位每个纳税人的捐赠总额和当期扣除的捐赠额。
(三)对于地震“特殊党费”
国税发[2008]60号文件规定,广大党员响应党组织的号召,以“特殊党费”的形式积极向灾区捐款。党员个人通过党组织交纳的抗震救灾“特殊党费”,属于对公益、救济事业的捐赠。党员个人的该项捐赠额,可以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依法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扣除,这是合理可行的。
三、理财可选择的避税产品的种类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断推出了新的理财产品。其中很多理财产品不仅收益比储蓄高,而且不用纳税。比如投资基金、购买国债、买保险、教育储蓄等,不一而足。众多的理财产品无疑给工薪阶层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慎重思考再选择便可做到:不仅能避税,而且合理分散了资产,还增加了收益的稳定性和抗风险性,这是现代人理财的智慧之举。
(一)教育储蓄的免税和优惠利率
储蓄存款在很多工薪阶层的全部流动资产中占到的份额多达80%,但是加上征收利息、银行收费等使存款利率压缩到很低的水平,本来就很少的利息扣掉
5%的税金后所剩无几,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实在不划算。面对储蓄存款利息收入高达两成的税收成本,利率优惠幅度在25%以上的教育储蓄将是工薪阶层很好的理财法宝。
(二)选择免征个人所得税的债券投资
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国债利息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免纳个人所得税。其中,国债利息是指个人持有我国财政部发行的债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即国库券利息;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是指个人持有经国务院批准发行的金融债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2007年12月,1年期记账式国债的票面年利率为3.66%;10年期记账式特别国债(八期)的票面年利率为4.41%;3月期的第十九期记账式国债的票面利率为3.38%,均收益较好。选择投资免征20%个人所得税的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和国债既遵守了税法的条款,实现了避税,还从中赚取了部分好处,因此,购买国债对大部分工薪阶层实为一个很好的避税增收渠道。
(三)选择正确的保险项目获得税收优惠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居民在购买保险时可享受三大税收优惠:1.个人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的金融机构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不计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于缴纳个人所得税;2.由于保险赔款是赔偿个人遭受意外不幸的损失,不属于个人收入,免缴个人所得税;3.按照国家或省级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存入银行个人账户所取得的利息收入,也免征个人所得税。
四、利用暂时免征税收优惠,积极利用国家给予的时间差避税
个人投资者买卖股票或基金获得的差价收入,按照现行税收规定均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是目前对个人财产转让所得中较少的几种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项目之一。纳税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股票或者基金进行买卖,通过低买高卖获得差价收入,间接实现避税。但因为许多纳税人不是专业金融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所以采用此种方式时需向行家里手请教,适时学习相关知识,谨慎行事。
五、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用现在比较通用的说法叫作税式支出或税收支出,是政府为了扶持某些特定地区、行业、企业和业务的发展,或者对某些具有实际困难的纳税人给予照顾,通过一些制度上的安排,给予某些特定纳税人以特殊的税收政策。比如,免除其应缴纳的全部或者部分税款,或者按照其缴纳税款的一定比例给予返还,等等。一般而言,税收优惠的形式有:税收豁免、免征额、起征点、税收扣除、优惠退税、加速折旧、优惠税率、盈亏相抵、税收饶让、延期纳税等。这种在税法中规定用以减轻某些特定纳税人税收负担的规定,就是税收优惠政策。
六、积极利用通讯费、交通费、差旅费、误餐费发票进行避税
我国税法规定:凡是以现金形式发放通讯补贴、交通费补贴、误餐补贴的,视为工资薪金所得,计入计税基础,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凡是根据经济业务发生实质,并取得合法发票实报实销的,属于企业正常经营费用,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笔者建议纳税人在报销通讯费、交通费、差旅费、误餐费时,应以实际、合法、有效的发票据实列支实报实销,以免误认为补贴性质,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避税的效果。
七、利用年终奖金实现避税
税法规定,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按纳税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但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无疑为纳税人提供了避税的方法。根据国税发[2005]9号文优惠政策的规定,纳税人可以以牺牲一部分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作为代价,要求单位发放年终奖金,实现避税。注意在一个纳税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而言,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八、通过企业提高职工公共福利支出实现避税
企业可以采用非货币支付的办法提高职工公共福利支出,例如免费为职工提供宿舍(公寓);免费提供交通便利;提供职工免费用餐,等等。企业替员工个人支付这些支出,企业可以把这些支出作为费用减少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在实际工资水平未下降的情况下,减少了部分应由个人负担的税款,可谓企业个人双受益。
九、利用级差、扣除项目测算,合理纳税筹划,争取利润最大化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分级次减除必要费用,每次收入不足4 000.00元的,必要费用为800.00元;超过4 000.00元的,必要费用为每次收入额×(1-20%)。在取得相应业务后,可根据收入额合理筹划,订立相关合同,争取利润最大化。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2008北京奥运的召开,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各个阶层个人收入的提高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其他阶层相比,工薪阶层个人收入相对较低,但其却是个税的纳税大户。考虑到我国社会现状和贫富分化逐渐拉大的趋势等社会不和谐因素,寻求合理避税途径,不仅有利于为数众多的工薪阶层及其他社会各阶层的稳定和发展,而且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也起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