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白鹿原》影评:那个村子发生了什么
《白鹿原》影评:那个村子发生了什么影评人:赵雨
《白鹿原》从始至终在那儿慢腾腾地遛胶片,煌煌两个半小时,没有明显的高潮,但也不至于让人看睡,因为由小说改编成的电影从来都不缺素材。在两个半小时里要讲几乎半个世纪的中国往事,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这样一想,遛胶片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但平心而论,这是一部蕴藏很深、主题很杂的电影,至于观影不想动脑的朋友们,把它当风景片看也无不可,那一望无际随风摇曳的金黄麦子多次以空镜头的形式拂过眼帘,我们的心底总会浮起一丝按耐不住的冲动,这是“文化隐喻”在作祟,一如《红高粱》、《大红灯笼》中那逼人眼目的一片“红”。
秦文化:壮士在吃面,胃口倍儿棒白鹿原在陕西西安,西安古属秦地,“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那块有着历史沧桑的地方,使人心生敬畏,而我又是个偏爱古风的人,所以当人物口中蹦出第一句陕西方言时,对电影的好感就陡然增添十分。然后,银幕的每个角落就都充满了秦文化的因子,从人物穿着到黄土垒砌的高墙大院,到祠堂、古戏台,以及危机四伏的窑洞,无不透露出古老秦文化的审美取向。影片中还有几段“陕西老腔”堪称神来之笔,只听在浑厚、沙哑的一嗓子后,胡琴、琵琶、板凳„„轮番上场,不时伴以跺脚的节奏,唱得人精神抖擞,一股浩然之气贯穿心胸,真想喝几两烧酒吼两声。而同出一辙的“皮影老腔”则显得细腻些,唱腔中多了几分哀戚之感,我们看着烛光中皮影的轮廓以及蒙太奇呈现的另一个平行时空,感触良多。那么“吃面”呢?我以为这是秦人形象的最直观体现。黑娃捧着个大海碗,拿着双长竹筷,蹲在地上“唰唰唰”把面扒拉到嘴里,腮帮鼓囊囊上下跳动——那吃相,尽管不排除干活干饿的因素,黑娃身上那种豪迈的气质、生机勃勃的原始活力也就一览无余,和江南人的小口吃饭、小步走路,总有着天壤之别的。
女性: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以及整个村子的故事女性在那时候其实命运都很悲催,田小娥在武人家做三姨太时,整天面对一支“银样镴枪头”,得不到满足,所以看到雄赳赳的麦客黑娃时,会出了轨。两人在麦垛上偷欢的场景被“神圣的手术刀”切割殆尽,但凭着电影的剧照及我们的想象,总觉得那实在是很精彩的一幕戏。回过头来,我以为田小娥与黑娃的结合,若爱情的因素占四分,佛洛依德说的“性的本能”总要占到六分,这一早就让白嘉轩说中了:那女子不是黑娃所能控制的。所以后来黑娃犯事远走他乡,田小娥让鹿子霖玷污了,若换成别的女性,早就抹脖子上吊了,但田小娥忍下来了(甚至还在遭打后容许鹿子霖替她擦玉背),没办法,那是男性主宰一切的社会,田小娥有烈性,委曲求全之外,就只剩报复这条路可走了。勾搭上白孝文虽是受了鹿子霖的离间,但我以为她对白孝文的爱实在胜过黑娃,白孝文身上有黑娃所没有的一股柔情,使她感受到一个守活寡的女人所能汲取到的一点可怜的快乐,最后白孝文也远走他乡。这一番折腾下来,田小娥就变成了红颜祸水,表面看她最后是被疯狂的鹿三一个人杀掉的,但白鹿原的男人其实都在背后狠狠戳了她一刀。这是封建时代女性的命运,生前夹着枷锁被男性逼着去走一条险峻的山路,在翻下悬崖时还要承担男人犯下的所有过错。
宗族社会:族长和乡约唱双簧男人犯的错,不能叫错,因为他们活在宗族社会,宗族社会有两个首领,一个是族长(白嘉轩),另一个是乡约(鹿子霖),分别为家族的首领和政府的管事。我们对白嘉轩讨厌不起来,顶多说他一句:古板。他是封建家长的范本,有威严,能服众,一套处事模式都沿袭祖辈,身为一族之长,他得那样说话,那样走路。他又是个黑白分明的人,恪守封建礼仪,把道德廉耻看得比什么都重。相比之下,鹿子霖就道貌岸然了,他虽端出一派长辈风仪,背地里却做出强暴田小娥这种不知廉耻的事。他和白嘉轩勾心斗角,台面上却还得合作,因为他们要联手管理白鹿村。宗族社会有一个核心地带,相
比影片中不时出现的牌坊,我觉得那儿最“神圣不可侵犯”的还是祠堂,平常日子大门紧锁,人轻易进不去。黑娃和田小娥要结婚,不让进祠堂,就丝毫没得办法。照理说,女性是祠堂的牺牲品,但她们观念上也认同这个权威,所以当兆鹏跟黑娃谈到苏联没有祠堂时,田小娥会说,那生活还有什么意思。此言寒心。
党系之争:你方唱罢我登场以上所有这些人,经历不同,但他们都生活在一个乱世。影片在一开始就点明时间:一九一二年,皇帝不坐龙椅了,我们知道,那时发生了辛亥革命。首先,军阀散卒进村扫荡一番,强征军粮,闹得村子鸡飞狗跳。后来共产党的思想春风吹了进来,兆鹏和黑娃轰轰烈烈干起了革命,批斗乡绅、地主。后来国共翻脸,国军开始“剿匪铲共”,斧头镰刀换成了青天白日旗,再后来,国民党入村征兵,又是一次扫荡,最后,就是抗日战争爆发。这一轮下来,白鹿村几近覆灭。乱世中,村与村的遭遇都差不离,所以我们不妨将白鹿村就看作整个中国的缩影,以小见大,从局部发力,往往能揭示出一个整体。
所以,我们说,《白鹿原》是一部蕴藏很深、主题很杂的电影,《白鹿原》是一本蕴藏很深、主题很杂的书。有人看了书,才有了对这部电影的期待,这是书的魅力,而我恰相反,是先看了电影,然后产生对书的期待,这自然是电影的成功了。闲言少叙,看书去了。观看地址:
第二篇:白鹿原影评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是陈忠实在小说开头引用的巴尔扎克的一句话。这样的题记已确定了《白鹿原》的史诗基调。
整部小说的主线清晰明确,一条是微观层面上白鹿两家(主要是白嘉轩和鹿子霖)斗智斗勇的过程,另一条是宏观层面上一代代的白鹿原人在时代潮流中的际遇,公映版没有选择任何一条主线。
田小娥在原著中属于女性斗争失败的悲剧典型,但其经历并不是小说的主线,田小娥的死发生在小说中下部分,后面还有非常复杂和波澜壮阔的情节。田小娥既不姓白,也不姓鹿,情节的主要部分竟然成了她的故事!然而不知出于什么缘故,公映版的《白鹿原》在田小娥死后基本只剩下二十多分钟的情节。这样的剧本存在明显的硬伤,一是故事主线偏差,二是故事情节不完整。
公映版《白鹿原》讲的故事到1938年便戛然而止,而且结局是完全脱离原著的创作。小说中日本人根本没有袭击白鹿原,而是从一个侧面体现出白鹿原的那份神奇。而电影里,白鹿原被炸了个“稀巴烂”,情节也就莫名其妙完了。
情节安排和剧本结构是紧密相关的,因为剧本主线已出现偏差,因此情节上就不再是一部渭河平原上面的民族史诗,而成了偷情偏房的情欲大戏。王导演认为公映版更适合年轻观众,这一点实在让稍有见解的观众都难以接受和苟同。
剧本上的缺陷是电影的致命伤,然而如果在人物设置和塑造上面有所弥补的话则电影仍然有出彩的机会。而王全安导演不仅在情节主线的把握上出现偏差,在人物设置上也是无有出众之处。原著中陈忠实运用了“地方神话”——这样一个文化学上重要的概念——即 “白鹿精灵”来象征一种至高的仁义道德观。
名著改编影视作品一直存在这样的问题,导演很多时候并非想忠实地将原著搬上荧幕,而是想借原著的壳子来表达自己的理念。这样的一种创作态度有可能产生优秀的作品,也可能产生侮辱原著的改编,这一切都要看导演的见识和胆识。情节的改编是必然的,电影的长度限制了其完整地展现原著的所有情节,但如何取舍情节,如何安排人物,如何梳理情节走向,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
但是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愿意为一部好片子坐四个小时,却不愿为一个烂片待一刻钟。片长对于影迷来说永远不是问题!有一个比喻说,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类似啤酒和尿的关系。啤酒和尿其实在颜色上非常相似,然而观众不是傻子,一打开瓶盖我们就知道这是好酒还是尿。
影评:
王全安导演的内地公测版《白鹿原》的上映得到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在经过重重审查步步删改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版本,虽然王全安导演在宣传和创作背景上都强调了根据陈忠实原著改编这一点,但是如同一句话说的那样,“越好的小说,就越难改编成电影”,从影片上映之日伊始,争议就没有停止过,这在某些程度上也为影片做足了广告。
影片没有如我们所想的那样选择至高价值追求的白灵而选择不断堕落的田小娥作为重点表现引发了不少争议,而在田小娥的身上其实给予了更加深厚而沉重的内涵。田小娥本身其实是一个十分典型而且具有浓厚悲剧色彩的人物,作为秀才的女儿没有得到这种出身应有的待遇,而是一步一步走向覆灭和死亡,这不仅仅是由田小娥自身的性格决定的,更多的是由于这个时代造成的。整个故事中,田小娥是最核心的痛苦的贯穿者,一方面她渴求自由和平等,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幸福,另一方面,就像鲁迅笔下刻画的许多女性一样,她也逃不开时代的束缚,被夫权,族权,政权,神权压制了一辈子,最终只能成为男人争斗的牺牲品。这也就为之后田小娥的堕落给了解释,她渴望改变现状,但是当她发现自己回天乏力的时候,她意识到自己的悲哀。作为一个中国的女性,她没有像《玩偶之家》里面娜拉出走那样的勇气,只能选择与白孝文共同毁灭。在这一点上,选择斗争失败的田小娥让影片显得更有张力和震撼力。
诚然,影片在剪辑的过程中过于仓促,使得许多精华成分流失,使得人物形象不够完整,与现在上映的156分钟的公映版相比,原来220分钟完整版的要更好,在美学构成,叙事等方面也要更饱满。总的来说,在改编方面,王全安导演还是整体的把握主了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升华,并且做了一次不错的尝试,为影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第三篇:《白鹿原》影评
在民俗的琴弦上弹拨激越的生命之歌
——评电影《白鹿原》的民俗叙事和民俗奇观
(李鹏温州大学人文学院325035)
缓慢的剪接节奏,大量的长镜头,远景和中近景为主的景别,纪实性的视角,极具技巧又不着痕迹的场面调度,对地域风情的原生态展现,贯穿始终的方言,穿插的秦腔,辅之以民间乐器击打出的高昂旋律作为背景音乐,这一切的视听语言形式都在为一种独特的叙事服务——民俗叙事。电影版《白鹿原》,用影像讲述了发生在陕西这片充满苦难的土地上的故事,影片的表层是叙事,深层意味是描述挺拔在中原大地上的生命,挖掘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精神。王全安在民俗这根琴弦上弹拨出激越的旋律,穿越当下,直接抵触到一个民族最原初也最沉重的文化神经,激荡起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在这部电影中,王全安避开了民俗叙事中“批判”和“怀旧”的两极,他既没有着力批判国民精神的愚顽,也没有对民俗进行单纯的鉴赏玩味。他更像是生态美学家对原生态的展现一样来展现背负着几千年历史的民族在时代发展的宏大旋律中沉重的走踏。影片采用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将民俗和现代性,性本能与伦理之间的冲突整合起来,民俗成为叙事元素,也成为视觉奇观。
民俗元素作为隐形的“叙述者”
在电影《白鹿原》中,可以看出美工倾注的大量的心思,再现白鹿原人们的生活,影片在衣食住行方面的美工安排都及其考究,力图做到原汁原味的再现,同时又力图赋予这“原汁原味”的生活本身以
美学意味,以达到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追求。这些民俗元素,不但承担了影片的叙事功能,还在美学层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衣:电影中人物的衣着有着浓郁的地方和时代特色,手工的“千层底”鞋子和极具时代特色的鞋面设计,麦客和长工的粗布外衣,地主的绸缎大衣,乡约、族长极具身份标志性的长袍,等等。小娥被麦客黑娃带回家后,服装从绸缎旗袍变为红色的碎花小棉袄,作为知识分子回乡的兆鹏身着中山装,这些都带有标志性的叙事意义。食:大盘的菜肴、考究的小酒盅、烤着木材火慢吃慢品的惬意;盆般的大碗、宽面条、窝头、以及狼吞虎咽的吃相;麦客们干完活蹲在地上吃大碗面,等等。这些都是当时生活的展现,或者说这些场景作为叙事元素叙述了当时的生活。住:窑洞、土坯房、家庭小院、四合院,不同类型的房屋叙述着不同的人生故事;院子里的不同摆设,也在某种程度上叙述着时节、职业、家境等内容。行:人抬大轿、马拉车、人拉三轮、马等交通工具展现了多元的社会形态,交通工具的在一个人身上的变化也就具备了叙述意义,直至机动车或者飞机进入这片土地时,战争的硝烟与不和谐意味,以及人们的恐慌感便不言自明的弥漫开来。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民俗在赤裸裸的呈现在银幕的同时,也成为舞台背后隐形的“叙述者”。
叙事层面之外,民俗元素在影片的美学层面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视听语言层面,影片采取了了大量的纪录片视角,整体剪接节奏趋于缓慢。这可以充分挖掘、尽力呈现白鹿原的历史底蕴同时也和
白鹿原缓慢的生活节奏形成某种共振。在表现单一人物的镜头中,经常使用近景的景别,超大景深,将人物置于前景,人物身后是宏大开阔的背景,然后定格式的长镜头,从而使画面获得某种仪式性的深沉。被民俗元素整个“包装”起来的演员,在镜头前被抽象为一个历史符号,如此的高大寂静,几千年的历史苦难像大山一样矗立在观众面前,成为民俗奇观。在表现多个人物的镜头中,画面内的人物位置安排和走位调度,也成为值得细品的美学元素。作为族长的白嘉轩出现的地方,镜头的焦点就在他身上,其他人在中心外有层次的排列着,显示出严谨的层次分明的等级文化。多个人物在画框内的运动,大多是相反方向的运动——横向维度的相反或者纵深维度的相反,这既是为了提高画面的视觉立体感,同时也营造了某种视觉张力。画框中的人物,好像一直在试图挣脱画框的限制,但无论如何挣扎,他们都还在画面之中。他们离不开画框,就像他们无法摆脱传统在自己灵魂上根深蒂固的盘绕一样。等到空镜头时,人物虽然离开了画面,但是宏大的空镜头背景,似乎又在显示着万物皆为刍狗的霸气与不可侵犯。
影片因为无处不在的民俗元素的浸泡将故事演绎成为生命的悲歌,将具体的人和事物抽象为某种符号。影片中的戏剧冲突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推动故事前进的一个个“加油站”,而是人性与文明的对抗、平衡、再对抗,在这人性和文明的戏剧冲突中,民俗成为奇观被展现。
黑娃的社会身份就是一个麦客,靠给人割麦子打工赚点钱维持生存,仅仅是生存,谈不上生活。他的文化身份是被生存和伦理等级压
扁了的单向度存在的人。他的文化身份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换句话讲,他一出生便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压迫成长。但是,他正值壮年,旺盛的荷尔蒙在本能意义上强烈的挑衅着自己的身份。其头脑中并没有理论认识来审视自己的生存状态,他的某些不符合自己身份的出轨行为,并非理性认识下的有意反叛,而是本能冲动的结果。接受过现代思想洗礼的兆鹏在窑洞里和黑娃喝着大碗面条,在理论的高度评介黑娃:“你狗日的比我强啊”、“白鹿原第一个冲破封建枷锁,自由恋爱,自由结婚啊”。黑娃先是和小娥偷情、私奔,后来结婚不成便闹革命砸祠堂,再到后来的隐退,归来,复仇,整个一神话英雄的成长轨迹,当然笔者在此并无褒贬之意。黑娃最初的梦想就是能和小娥进入祠堂完婚,有个正当名分,然后安稳的生活,他说:“只要肯出力气,就能过好日子。”,可见他是一个肯劳动有追求的阳光青年。阻碍他正常甚至基本生活要求的是民俗思维方式——来路不明的女子进不了祠堂,而祠堂是就是一个文化符号,只有进入祠堂才能获得自己的身份,才能获得族人的认同。这让我想到了西方神话学家坎贝尔的一部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神话》。我们就在这民俗的文化中生存,不管这文化多么的荒谬,无形却又无处不在。最后黑娃的父亲因为无法容忍这样一个儿子,居然悬梁自尽。这是生命的悲剧,也是文化的悲剧,因为黑娃只为追求安分稳定的家庭生活,并无什么不妥,但是却遭到了文化无形又绝对的否定。他想找个女子结婚,本本分分的过日子,试图有点作为人的尊严,不想刚一抬头就陷入了无休止的冲突中。
小娥,成为一个符号,蕴含着性本能与伦理间的冲突。整部影片
中有戏份的女性差不多可以说只有小娥一人,其他人物都是男性。首先她本身就是一个性本能反抗伦理的存在。年轻的小娥不甘做一个老地主的老婆,和黑娃偷情,在死神那里走了一圈后终于有机会和黑娃出走。来到白鹿原之后,她成为了故事的聚焦点,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本能与伦理的冲突。黑娃、孝文、乡约子霖和傻子狗蛋,都去她那里寻求本能的释放,同时也接受者伦理的鞭笞。以至最后小娥被自己的公公刺死。显然,安分守己的黑娃他爹,已经化为卫道者的符号。祠堂,成为一个符号,蕴含着传统和现代性之间难以共存却又难以决裂的关系。祠堂不是一座简单的庙堂,而是族人精神中的圣殿,它是有形的——一间立有碑文、写有族人姓名的屋子,同时它也是无形的,它不因房屋的被砸而失去精神上强大的制约力。就在黑娃领人砸了祠堂庙宇,因颠覆传统而获得心灵狂欢时,祠堂在另一些人心中,依然让人敬畏。兆鹏和黑娃对祠堂的所作所为,就是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冲突和斗争。祠堂一次又一次的被修复和重建,也显示了现代性和传统之间难以彻底决裂的关系。
王全安的这部作品是一部精雕细琢的艺术精品,同时也是一部民族大片。在影视产业领域,我国在寻求新的发展路线,影视创意也逐渐被提到前景成为新的学术研究热点。这部电影可以给我国影视业很多启发。之前,中国一直跟在西方后面跑,在过去特定的语境下,我们确实应该向西方电影学习。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影视业寻求特色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应该从过去对西方的模仿向内转,多多挖掘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以民俗元素拓展影视语言的表现维
度,打造自己的民族品牌,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民俗的琴弦上弹拨出中国影视业激昂的乐章。
第四篇:白鹿原影评
影片<白鹿原>影评
王园园
影片上映几个月了我居然不知道,对比当初铺天盖地的前期宣传可知,影片是失败的.昨天看了后真的有种吃了团购伪大餐的感觉,说她是绝对的烂片肯定不对但是离我心中憧憬的史诗巨著还差的很远。影片亮点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真实的八百里秦川场景、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物服饰和造型、关中符号色彩很重的秦腔和老调,还有几位资深演员的表演。但是缺点也是致命的,致命到她原本应是一部在中国电影史上留有一席之地的史诗大片而今却是被人诟病、被很快遗忘的吸金伪大片。
致命伤一:关键人物的删减。
有人说“《白鹿原》没有了朱先生就像《三国演义》没有了诸葛亮”,这话一点不假。观影之前笔者对朱先生的期待最大,因为书中朱先生这位白鹿原的大儒是贯穿全书的关键人物,不仅牵连着白鹿俩个家族,也是各个历史事件的参与者,最重要的是,朱先生这位先知性的人物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人间的具象,被称为“圣人”的朱先生悲天悯人的注视着苍茫大地,神祇一般的话语让“祠堂”代表人物白嘉轩在正义的路上更加坚定,并让他时刻不敢越雷池一步,让丑恶代表人物鹿子霖望而生畏。朱先生的传奇还体现在他收了黑娃这个土匪当学生并使其走上了新的人生道路,这也是作者刻意安排的并另有深意的只给广大农民的希望之路。删掉了朱先生,黑娃们走向何处?
朱先生其实才是婚姻自主的第一人,他年少时就是自己去选妻子,看了朱白氏的眼睛就认定娶她,八字不合也娶。白鹿原上所有的爱恨也就都找到了根,人性使然,圣人都是如此,何况凡夫俗子乎?删掉了朱先生,所有的反抗与压制都成了闹剧。
读原著时最难忘怀的时朱先生的死,圣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走,死后儿媳给穿上洋布袜而不挺尸,死后闭门谢客不办葬礼,不用棺材不蒙面纸,文革时造反派挖坟掘墓时发现朱先生墓中枕着的砖上写着“自作孽,不可活”,这都不由得我对朱先生的喜爱和期待。尤其是他在弥留之际叫自己妻子妈妈的那段,读过很多遍,过了很多年,终于感悟。
还有关键人物——白灵。白灵是作者对白鹿原的点睛之笔,她的出生和死亡都有白鹿原上神话指引,出生时白吴氏梦见了白灵子,在延安被肃反被杀时白嘉轩梦见了白鹿飘过白鹿原,脸蛋变成灵灵的脸还委屈的叫着爸。白灵是独立、自主、敢爱敢恨的新女性的代表,是原上从未有过的精灵,她与小娥形成鲜明的对比,她们一样是罕见的美,一样为了爱情和自由敢于抗争,但不同的是小娥是被封建社会糟蹋的烂货,而白灵是新的希望,她活着时得到所有人的爱,她的死无疑更是给封建阶级和革命者们都敲了醒钟,白灵没有死在封建卫道士手里,而是死在里自己人手里,作者创作时是多么的勇敢和痛心啊,他提醒着我们,在“革命者”中间一样有扼杀美好和希望的刽子手。而小娥的死,她的冤魂使白鹿原闹起了瘟疫,原上修了塔镇住她的鬼魂。影片没有了白灵,小娥相对的悲剧感总是差了些,不够完整。
朱先生和白灵也许是过于完美,导演和演员没有底气去诠释,但是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吗?生生的把他们删减到不见踪影是不是太令人发指了,这使整部影片元气大伤,整个结构和剧情走向也受到影响。
原著中另一个性人物冷先生也不见踪影,这也是线索人物并且在体现人性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冷大小姐嫁给鹿兆鹏后独守空房到绝望,人性的使然让她对公公酒后的放浪行为充满幻想,她甚至羡慕被多数男性玩弄的小娥,以至于公然勾引公公鹿子霖未遂后得了淫疯病,被亲生父亲冷先生毒哑后凄然死去,冷大小姐的死给公公和父亲保住了面子,同时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无知、无耻、无情。作者安排救人救命的医生姓“冷”,发人深省。
白嘉轩的母亲白赵氏作为封建社会毒害的女性又用相同的手段去毒害其他女性,她作为最典型的封建悲剧和悲剧的制造者被导演无视,白赵氏多次教育白嘉轩女人是泥胚,坏了一层在刮一层,女性就是生产机器,她为了传宗接代给孙媳妇性启蒙并天天在人家窗外看着不许“榨干孙子”,她安排兔娃和自己的孙媳妇借种,完全弃封建礼教和人伦道德于不顾,这样揭发人性痛批封建礼教的剧情人物被无视。
致命伤二:剧情删减过重,弱化了家族矛盾。
原本4小时的电影被剪辑成2个半小时,原著50万字浓缩成2个半小时后能呈现怎样的效果可想而知。白鹿俩家的家族矛盾是剧情推动的主线,由于删减过重,很多过场戏和联系剧情的人物被黑掉,弄得原本紧张和家族矛盾显得苍白无力,对于人物的挖掘也显得浮于表面。
由于白灵被删,相应的原著中的鹿兆海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被删是肯定的,兆鹏与白灵和弟弟兆海的爱情纠葛也就随风而去了,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和主义而奋斗的过程没有了,白灵因为与兆海信仰不同而分手,因与兆鹏主义相同而相爱,兆海替哥哥掩护嫂子出城没想到嫂子却是自己的爱人白灵,兄弟从此断袍,兆海战死疆场后一个长得像白灵的女子带着孩子回到鹿家,这些集家族恩怨与兄弟情仇、国恨家仇、民族大义的剧情都被删了,白鹿俩家是怎样对立、陷害与救赎、又是怎样的割扯不断,盘根错节在一起,由于删减了大量剧情而体现不出来,俩家的矛盾也显得斤斤计较而不是大气磅礴。
由于朱先生被删,白嘉轩遵从白鹿精灵的指引从鹿子霖手中买过田地发家的戏没有了,白鹿俩家几次矛盾纠葛被朱先生化解也没有了,片中立乡约、闹农协这些体现主旨的戏都成了过场戏,因为删了朱先生黑娃当了土匪后事没有了交代,他是怎样向朱先生拜师重新做人的没有了,孝文怎样向父亲低头认错又摇身变成族长复仇的没有了,黑娃换成大号鹿兆谦后娶了新女人没有了,黑娃死在那个发誓要卖房卖田救他的好兄弟白孝文手里的戏没有了。黑娃回来后和白孝文的故事其实还很长,这也是白鹿俩家恩怨的延续,但是影片没有给黑娃重生和白孝文泯灭的机会。
《白鹿原》反应的是中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和情感,影片中把原本属于土地的场景搬到了小娥蜗居的窑洞,除了影片中时不时的出现麦浪外,不知道跟土地有啥关系,即使这样,人与土地的关系也没有依靠剧情和镜头语言得以体现,人对地的依赖,地对人的宽容,人对地的改造,地对人的回报,都没有深入挖掘。
致命伤三:情欲戏的删减,使情节断章。
由于电影没有分级制度,对影片的审查导致原本宣传的要命的情欲戏删减到所剩无几的地步。原著中有5万字左右描写情欲场景,当初我向大家推荐这部书宣传语就是“想要了解男人吗?去看《白鹿原》,想要了解女人吗,去看《白鹿原》,想要了解人性吗,去看《白鹿原》。”
书中对情欲的描写真实、残酷、把人与性,人与欲剖析得淋漓尽致,从怀疑自己那东西会吸干女人精髓的白嘉轩到被当做泄欲工具的小娥,从被引诱的黑娃到脱下裤子就不行的白孝文,从被压抑的冷大小姐到为爱献身的白灵,这些人物鲜活可信,没有了情欲的人不是人,即使是圣人的朱先生死去后儿媳妇也禁不住偷看公公的“本钱”,鹿兆鹏这样一个红色人物成婚当天也趴在冷大小姐身上一哆嗦,作者并没有把他做另类脸谱化处理,而是真实的呈现,我们很多革命者思想上反了封建,身体上还是完成了封建程序,要不怎么那么多老革命解放后农村还有老婆孩子,我当时就纳闷了,不是反封建跑了吗怎么还会有孩子呢?原来跑之前什么都干了,提起裤子后下面一软心又硬了,这是真实的人性。
就影片呈现的剧情中,黑娃和小娥偷情戏倒是没怎么删,体现了她的压抑和黑娃的好奇,但是鹿子霖半夜去小娥窑洞里逼着她就范那场被处理成鹿子霖借酒霸王硬上弓,原著中鹿子霖是不好意思的,连声“莫叫大,叫大大叫不好意思了”小娥是不情愿的但是身不由已还是从了。从鹿子霖抱着死鱼一般毫无反应的小娥可看出小娥的被迫,后来狗娃听见小娥和鹿子霖天天叫唤,可见小娥已经转变为自愿,小娥被鹿子霖利用勾引了白孝文,导致她再一次被人在祠堂鞭打羞辱,她骑在鹿子霖脖子上尿了他一身,这场戏的剧照网上都是但是影片却被剪了,这是小娥唯一一次自觉的报复,是她人性里良知的一面和对白孝文愧疚的体现。
小娥勾引白孝文时,孝文脱下裤子就不行,来回几次后小娥气的跑了。后来被白嘉轩发现逐出家门后不要脸就行了,这场戏也是白孝文人性中恶的一面被激发出来,影片是体现的不多,更多的是白孝文自述的,大大削弱了作品的张力,那条代表人性中道德底线的“裤子”被无视,影片中匪夷所思的一幕是白孝文带着小娥去城里看皮影,不知所云。
鹿子霖的不堪和丑陋还体现在他和原上很多农户上的女人都有染上,他认了十多个干儿,实则都是他的亲儿,这一点影片没有体现,原本小娥向他求情放过黑娃前,鹿子霖刚刚放了自己原上的某个亲儿子,如果加上这样的过场戏,会使鹿子霖后来去窑洞找小娥乃至逼迫其就范更有说服力,使鹿子霖这个虚伪的衣冠禽兽的形象更站得住脚。
鹿子霖酒后对儿媳妇冷氏的挑拨也没有演,冷氏只在开头出现在大家族的集体照里,被鹿兆鹏抛弃后对鹿子霖产生幻想,给公公碗里盛了稻草,骂公公是畜生一场戏应该加上,鹿子霖接过碗吃了饭剩下了稻草还给儿媳妇,他的理性又使其整体形象更加完整,人性不该是单独某一方面的,人性本身就有很多面,坏人也有理性的一面,也有道理的底线。
致命伤四:人物命运没有交代,结束突兀。
影片以日军轰炸祠堂为结束,显得莫名其妙,又不知所以。对于影片中提及的人物命运没有交代清楚,只有小娥被鹿三杀死,鹿三上吊而死,活着人都不知所踪,鹿兆鹏跳窗而逃后去了哪里?黑娃当了土匪后又会有怎样的故事?白嘉轩鹿子霖的结局又是什么?白鹿原的命运又是什么?既没有指向又没有暗示。
由于删减过重,影片前后显得节凑不符,前紧后松的感觉。后半部整体感觉拖沓又摸不着头脑,突然的结束又给人诡异的感觉。
Ps:笔者说,拍电影搞艺术要静下心来,不要没拍之前就想着拿这个奖参那个赛的,什么样的目的就有什么的结局,沽名钓誉的想法是要不得滴,给自己女人捧臭脚而牺牲故事性和情节的完整性更是不可救药的。希望中国导演们都看看吧,想想吧
第五篇:白鹿原影评
大概十几年前,也就是现在的KTV那时候的歌棚子在华夏大地方兴未艾的时候,有一首歌,不管谁唱,也不管唱的多好听,最后总是会在嘲笑和奚落中结尾。那首叫做《把根留住》的歌我也会唱,但我从来不敢唱,因为它被我们恶搞出了一个副标题:太监的最后一声呐喊!大概十几天前,我被叫去看《白鹿原》,看着白嘉轩绝望地倒在了尘土飞扬的欢庆歌舞中,莫名地就想起了那首从未唱过的歌。
今天看了即将付印的样刊,其中月度辣评中提到了中国电影的申奥之路,深感说得不够痛快,但碍于作者陈世亚是我刊的策划总监,在中国电影传媒界的辈分又高,不便删改,所以只好在此借题发挥一下。言及陈公世亚,那可得从天宝年间说起,此君生于温州长于哈市,2000年以21岁的低龄和狂躁影迷的身份变身为《电影世界》编辑,后历任《电影世界》执行副主编、《看电影》编辑部主任、《新电影》编辑部主任、《中国电影报道》策划、《影响》执行主编、乐视网策划总监,2008年来到《环球银幕》……2010年因为想跟电影搞得再热乎点,陈公投身大片剧组,历经七七四十九难,修成正果回归编辑部继续写字。怎么样?可谓中国电影媒体的泰山北斗吧?
也许是久历江湖饱尝冷暖,也许是骨子里浙商圆滑的天份,原本他就是想说《白鹿原》才是最有资格代表中国送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却心思乖巧地扯出《金陵十三钗》来陪绑,抑抑扬扬曲折回环地扯了半天人性元素、人文厚度、战争死亡,以及导演的知名度啥的。亏他在哈尔滨浸淫了十几年,酒量和胸毛倒是长进了不少,但我们北方汉子傻了吧唧的豪气却是只学了点滓渣。作为好哥们,又是他的现任领导,我不能看着他这么嗫嗫嚅嚅的不爽利。既然他喜欢含蓄,我就替他把潜台词翻译了吧!
如果能保留200分钟的版本,那么《白鹿原》将是近些年国内少有的史诗级别的电影;也是近些年来最能还原中国国民性,并能被奥斯卡青睐的电影,而且也将是历届代表中国送选奥斯卡的影片中的翘楚。至于《金陵十三钗》,我没看过不便妄言,但仅就原著而言,它主题立意的份量显然没法和早期的茅盾文学奖得主相比。而且,我严重不同意导演名望是送选标准之一的说法。中国人是太在乎奥斯卡了,还是太不在乎了?如果在乎,怎么解释《筑梦2008》呢?如果不在乎,为什么历经十余年,张艺谋用四五部片子冲击外语片呢?他怎么就那么能代表中国呢?怎么就不能让美国鬼子知道中国不只是一两个人在拍电影呢?
其实呢,送不送选、提不提名,甚至得不得那个英语国家的电影奖项,并不会在本质上改变华语电影精品匮乏的现状。但送出一个好片子和送出一个好导演的片子,却是我们对待如何认识和输出民族文化的态度问题。《白鹿原》展示给世界的是积淀了几千年的黄河文明的独特,是一个个活生生地在黄土地上刨食的面孔和肉身,有高贵也有卑微、有纯净也有龌龊。为它骄傲也好悲哀也罢,它都生生不息地在哪,皇帝改不了、军阀改不了、日本人改不了,谁也改不了。来到白鹿原的人都想强暴这块土地然后永远奴役它,可是最后发现塬上麦子今年烧了明年照样疯长……
国民性这东西,说来大,其实也就跟白鹿原的男人见了小娥都立正差不多。现在国学很热,好多家长都让孩子参加什么国学班学《三字经》、《百家姓》,听上去既高级又滑稽。国学是什么?是六艺,是孔孟,不是蒙学十篇。一位专家说,如果现在能在小学教授《论语》《孟子》之类的课,也许几百年后我们就可以谈国学了。我们不配谈国学,但至少我们该知道自己是喝哪条河沟的水长大的,我们的根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