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责与犯罪》观后感
《职责与犯罪》观后感
弄养小学陈宝云
前段时间,我校组织观看了《职责与犯罪》电视专题片,该片根据渎职罪的不同罪名选定了36个案例,涉及数个行业和部门,用通俗、形象的手段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反腐倡廉的教科书。
剖析这些案件,可以清晰的看到,虽然贪腐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是思想上先堕落,理想信念出了问题,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动摇,导致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预防贪腐,犹如河边行走。既然常在河边走,就应时时注意,刻刻小心,经常提醒自己水深路滑,注意脚下。即使不小心湿了鞋,也要立即惊醒,小心慢行。一旦无所顾忌,破罐破摔,就只会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现实的案例教育了我,警示了我,也启发了我。使我深刻的认识到,要做到筑牢思想防线,远离贪污腐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素质,提高能力;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修正思想,拒绝诱惑;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坚定信念,永葆本色。学习不是口号,不是读文件,不是摆姿态,要真正的花时间、花精力,把心沉进去,把“得”悟出来,确保每次的学习都有所思,有所获。
第二,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党员干部也是人,没有一点欲望,1并不现实。追求理想无可厚非,私欲膨胀必食恶果,关键是要能够控制,不让欲望膨胀成灾。作为党员干部应该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把精力放在工作上,把心思放在“为民”上,在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同时,全心为民,全意为公也不是没有回报的,收获的将是党的信任,职工的爱戴,群众的拥护,这是千金不换的宝贵财富。
第三,必须自觉接受监督。监督是一种警戒,监督是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想一想,能够检点自己的言行,找出自己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这样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就能使人清正廉洁,促人求真务实。
通过观看这部专题片,我提高了认识,发现了问题。今后,我要加强学习,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摆正自己的心态,常思贪欲之祸,常除非分之想。时刻严于律己,认真做事,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做到筑牢思想防线,远离贪污腐败。
2012年12月25日
第二篇:论犯罪与刑法的观后感
作为一名大二的法学学生,在自己的前一段时间的学校生活中,我做了如下的总结。首先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部分
1.对于法学的学习,尤其重视勤奋与多看书。在大一的这一个阶段里,我在充分接触大学的课余活动的同时,也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每一门课能够进行复习与预习,按时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余时间能够多问问老师问题,能够与学长学姐进行学习上的交流,希望通过互相的沟通能够更加有效率地学习法律,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法律人重视的效率与利益,在大一的学习中,不仅学习到了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且还和同学们互相交流了相关的学习心情与感受。大家虽然起步觉得很困难,但是有了那么多的人的帮助,也就将困难克服了。除了专业课,还有公共课的学习,例如英语的学习,我能够做到与老师时常地交流学习心得,多多与老师沟通,锻炼口语,多多调动课堂气氛,与同学一起在课堂中欢乐地学习知识。
然后我还积极参加了本系的一系列活动,例如模拟法庭活动,我和同学积极参加活动,一起讨论相关的事项,熟悉法庭的相关程序,一步步逐渐了解,然后和其他同学一起呈现给大家一场精彩的活动。
2.对于思想方面,大一第一学期加入了分院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党课里积极回答问题,与
学姐共同组织相关的课堂内容,而大二第一学期加入了院的入党积极分子,能够按时上课,认真听讲老师的上课内容,积极思考老师在上课的问题,希望在接下去的日子里,自己一定会努力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为大家服务。
3.生活方面,也要做到一名标兵,和班级同学和睦相处,大家每天欢乐地度过,共同分享
欢乐与痛楚,11法一就像一个大家庭,我和大家一起决心努力有意义地度过大学四年,不枉四年的生活。同时和学长学姐也能够欢乐地相处,一起交流学习的心得,一起分享学习成功的喜悦与有事失败的感伤,生活中的我可能有点慢热,但熟络了以后,大家就会感受到我的欢乐,我能给大家热情与欢乐,以及真挚的情谊。
4.工作方面,大一我担任的是分院的组织部干事,在大一的这一年里,我能够按时完成部
长交予的任务,能够和学姐一起商讨有关的问题,工作方面要做到有自己的见解,是问题简单化与效率化。大一有关组织部的事项我都与部长和同事一起共同完成。有相关的是团员证的补办与收缴,五四评比,还有每月的团日活动以及分院的党校培训还有团干培训等等一系列的活动,虽然有时候会觉得很累,但是很幸福与同学与部长一起经受锻炼逐渐成熟的时光。
5.志愿者活动是贯穿大一时期的活动。在大一,我参加一系列的志愿者活动,有法学系的相关品牌活动,如法律移动超市,模拟法庭等等的,还有文学系的关爱自闭症儿童的活动以及关爱老年人的活动,只要一有空,我总会抽出时间,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样让我自己也感到很快乐,一种帮助的快乐。
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我坚信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能够度过地更加有意义,虽然有时学习很枯燥,有时候工作会很困难,帮助别人会被人误解,和朋友相处可能遇到摩擦,可能有更多的泪水和汗水,但是我一直秉持一个信念,在大学里好好度过每一天,那就好了,有了目标,有了坚持,相信接下去的两年不到的时间,生活会更加精彩,我的学习之路会更加璀璨.
第三篇:观《职责与犯罪》有感
筑牢思想防线远离贪污腐败
——观《职责与犯罪》有感
前段时间,单位组织观看了《职责与犯罪》电视专题片,该片根据渎职罪的不同罪名选定了36个案例,涉及数个行业和部门,用通俗、形象的手段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反腐倡廉的教科书。
剖析这些案件,可以清晰的看到,虽然贪腐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是思想上先堕落,理想信念出了问题,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动摇,导致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预防贪腐,犹如河边行走。既然常在河边走,就应时时注意,刻刻小心,经常提醒自己水深路滑,注意脚下。即使不小心湿了鞋,也要立即惊醒,小心慢行。一旦无所顾忌,破罐破摔,就只会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现实的案例教育了我,警示了我,也启发了我。使我深刻的认识到,要做到筑牢思想防线,远离贪污腐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素质,提高能力;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修正思想,拒绝诱惑;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坚定信念,永葆本色。学习不是口号,不是读文件,不是摆姿态,要真正的花时间、花精力,把心沉进去,把“得”悟出来,确保每次的学习都有所思,有所获。
第二,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党员干部也是人,没有一点欲望,并不现实。追求理想无可厚非,私欲膨胀必食恶果,关键是要能够控制,不让欲望膨胀成灾。“储水万担,用水一瓢;广厦千间,夜卧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三餐。”作为党员干部应该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把精力放在工作上,把心思放在“为民”上,在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同时,全心为民,全意为公也不是没有回报的,收获的将是党的信任,职工的爱戴,群众的拥护,这是千金不换的宝贵财富。
第三,必须自觉接受监督。监督是一种警戒,监督是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想一想,能够检点自己的言行,找出自己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这样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就能使人清正廉洁,促人求真务实。
对照自身,我做的还远远不够。首先在思想上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总认为自己无权无势,贪污腐败不会和我扯上关系,殊不知思想上的漏洞正式腐败思想侵蚀的入口。其次,学习的力度还不够,仅仅满足于看和听,学的不少,想的不够,没有真正花时间静心的去学。第三,自我反省的时间不多。孔子有云: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就是说,见到德行高尚的人要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要以他为镜,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古人尚且知道“每日三省吾身”,可见其对修正思想的重要作用。
通过观看这部专题片,我提高了认识,发现了问题。今后,我要加强学习,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摆正自己的心态,常思贪欲之祸,常除非分之想。时刻严于律己,认真做事,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做到筑牢思想防线,远离贪污腐败。
2009年6月3日
第四篇:《村官犯罪警示录》观后感
《村官犯罪警示录》观后感
副镇长
8月19日,乡机关集体观看了警示教育片《村官犯罪警示录》。对于犯罪分子的行为,我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憾和教育。看着这些老同志,曾在自己事业立下汗马功劳,也曾为自己家乡做出过贡献,但就是在这充满发展和诱惑的转型期,他们没有时刻进行理想信念的修养,导致了理想信念动摇,丧失党性原则,把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资本,拜金主义占据头脑,价值观发生偏离,挪用公款,堕落为犯罪分子。
为了个人的利益置国家、集体利益不顾,而肥了自己。权力异化,把党和人民赋予权利当作自己的东西。他们把手中的权力作为敛财、“称霸”的“法宝”。当一个人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追求享乐,把对权力的追逐和对金钱的挥霍当作目标时,就会借权力牟私,借权力生财,成为权力的寄生虫。在这样的关健时期,我们认为应该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教育:
一是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员,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好党交给的工作任务,才能更好地保证自身的廉洁清正。因此自己将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和钻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结合十七大、1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理解“三个代表”理论精髓,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同时,要按照党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确保不出任何违法违纪问题。
二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成好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最根本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时刻注意树立警醒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和态度,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进一步加强世界观的改造,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判断、检验是非功过。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
最后,要从警示教育片中吸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做好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光辉形象靠党员的共同努力来增彩,党的利益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维护。我将以此警示自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真正做到上不负党,下不负民,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犯罪与刑罚
《犯罪与刑罚----死刑》 读后感
一、几点问题
Q1.从死刑的作用角度来看:
1.死刑是古老的报应刑,主要目的在于震慑犯罪行为,《犯罪与刑罚----死刑》 读后感。但越来越为现代法律所排斥,是否就该果断放弃死刑?时间,形势允许吗?
2.死刑是自人类阶级社会诞生以来就有的刑罚,之所以存在到今天,有着其巨大的合理性,能单凭当今形势就完全否认其价值吗?
Q2.从反对死刑的对象来看:
1.反对是反对死刑本身,还是反对滥施极刑?作者并未在书中明确说明。
2.如果连上述问题都解决不清,何以谈及“废除”二字?
Q3.废除死刑的背景:
1.作者写这本书的时间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期,所谓思维随经济而动,作者在当时的思想大跃进时期,肯定有一种“左”的思想。思想本身不中立的话,我们如何做到信赖并应用它?
2.考虑到世界上真正有大和谐的国家毕竟为少数,多数国家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需要用死刑来调节不和谐关系。如果废除了死刑,会不会引起全世界的混乱?
Q4.对中国自身来说:
中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有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这种大改革能否适应国情?将死刑改为终身劳役会不会起到同死刑一样的效果?人力,财力,物力可以承受吗?
二、讨论
1.中国现状:
①判案常常将死刑改为死缓,死缓改为有期,且用死刑需得到最高院核准,我们已经认识到死刑的巨大影响,可以说做到了慎用死刑。
②主张“司法卫民”是种低级的司法观,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对待法律还是一种传统的观念——“多杀才能维护社会安宁”
③从古到今有着深厚的生命权漠视观,群众人权意识淡薄,赞同“人情大于法律”的大有人在。司法环境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种问题和矛盾层出不穷。
④长期在世界范围跟踪死刑判决的国际特赦组织预计,中国每年处死的人数是世界其余国家处死的人数的总和,在2010年有多大6000人被处死刑。排名第二的是伊朗(252人),紧随其后的朝鲜(60人),也门(53人)和美国(46人),读后感《《犯罪与刑罚----死刑》 读后感》。(http://article.yeeyan.org/view/146751/183476)人权组织批评中国处决的犯人比例高,被判以死刑的罪行范围广,很多非暴力和经济罪犯也被判处了死刑。(http://cn.reuters.com/article/wtNews/idCNCHINA-200 420090729)
2.实施角度:
①废除死刑不是简单的废除某项条例,而是废除一种制度,倡导着一种新的价值观。废除死刑有利有弊,利在于,废除后给人们带来的新价值观,新社会观,符合日益和谐、文明、繁荣的社会形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弊在于,整个制度要动大手术,就必然会引发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否会造成强烈的社会危机?体系的大变动必然会有大批人员失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②我们要在现实中做到趋利避害,无论是存还是废,都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而不能只凭一时冲动就盲目模仿西方制度。
⒊死刑的替代物:
本书以众生劳役作为死刑的替代物,首先,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有类似于众生劳役的刑罚—流放、发配等,表面上体现了统治阶级施行仁政,实质诱发了许多阶级矛盾,甚至有一些革命推翻了政权,所以终身劳役并不能替代死刑;其次,终身劳役制度的背后要有强有力的人力、物力、财力相支撑,不能空凭想象就断定其优越性。
4.废除死刑的主要理由:
生命的不可返还性;生命权是一个人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综上所述:废除死刑有其必要性,但其可行性有待考量。
三、小结
死刑的存废是当今越来越被国内外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代表了资本主义世界里各阶级之间的不断争斗与妥协,也代表了社会主义世界里人民群众对生命、人权的觉醒。就长远来说,废除死刑肯定是大势所趋,废除死刑的世界也不会永远是乌托邦,但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来说,目前还不能废除死刑,原因如下:
(一)没有土壤:当前社会各界还存在着广泛的矛盾,许多案件还是需要用死刑来调节才能起到期望的作用。
(二)没有水分:事实上,我们根本无法应对废除死刑制度后的根本变革,也没有相应的经验和资源,要让它存活下来所做的付出我们无法估计。
(三)没有阳光:废除死刑无法与当今社会、国情和国民价值观相契合,虽然我们都知道其前途是光明的,但毕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处于黑暗的摸索期中
所以,“废除死刑”会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任然是颗希望的种子,而这颗种子到什么时候才能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也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谨以此文献给伟大的切萨雷·贝卡里亚
作者:张弛
时间:201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