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三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重视课外的练习数量,忽视教材的内容和复习质量
进入高三后,很多学生买了大量的练习册,毫无目的地做题,忽视课本中的知识体系和内在的联系。
消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其原因是练习的目的不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不清楚。真正的练习应该针对性强,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或获取新的信息。
2. 重视课外的补习,忽视课堂的学习
课堂是吸取知识,解决问题的主渠道,课堂上对学生的最低标准是不讲话,不睡觉,最高境界是积极思维,听思路,听方法听要点。课外补习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解决课上对自己而言没有解决的问题。指望在周末的补习提高成绩,而不重视课堂效率,势必会事倍功半。
3. 重视老师的教,忽视自己的学
教师的教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只有通过自己的学,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
成绩高低,关键在于学生的努力。
4. 重视自己喜欢的学科,忽视自己的薄弱学科
出于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和爱好,对任课教师的喜欢与否,去学习,放弃有些学科的学习。这种作法是极不成熟的表现。我们应理性地思考高考。高考录取是以总分论胜败,比高低。因此应扬长避短,保证优势学科更强,薄弱学科不弱。人无完人,作为学生应有能力使自己尽快适应每位老师的教学。使之为我所用。不能总以挑剔的眼光看老师。
5. 重视校内的学习,忽视校外的学习
在校的努力是远远不够,不足已走进名牌大学。学生之间的差异关键在校外的用功程度。周末彻底放松消遣的学生大有人在。我们主张平时坚持有规律的生活,做到张驰有度。校内校外应保持同样的学习状态。
第二篇:高三学习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高三问题
1、“高原现象”又称“瓶颈效应”。相当多的高三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很多同学都说,遭遇了学习瓶颈。
2、“舌尖现象”。高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或考试中也可能看见一些很容易的题目,答案就在嘴边盘旋,但就是写不出来,心理学家称之为“舌尖现象”。
3、“克拉克现象”。一些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优秀,考前准备充分,对某些考试内容甚至可以倒背如流,然而到了考场,特别是到了高考这样的重要时刻,却发挥失常,往往表现为紧张、慌乱,甚至记忆骤退,脑海里似乎一片空白。此即为“克拉克现象”。
4、“心理饱和现象”。进入高三,大多数学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考大学。为了这一目标,不再参与其他活动,只是重复地进行着大量的练习,由于活动单一,结果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疲惫、学习效果不佳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心理饱和现象”。
5、“阴影缠绕现象”对结果成败的过份关注,结果却让人失望。无论是平时的小考还是大考,过度的关注成绩,如果考不好了自信心受搓,长期走不出失败的阴影,这种现象暂且称之为“阴影缠绕现象”
高三学生因为高考和升学的压力,总体上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往往容易出现学习自信心不足、焦虑急躁、注意力难以集中、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家长的言行也会传染给孩子,在这个阶段,家长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如从创造安静的复习环境、适当降低期望值、督促孩子娱乐与运动、不要对孩子过分关注、帮助孩子合理膳食等方面一起帮助孩子度过这个关键时期。张扬的家长也应该根据她的具体情况给她制造学习的氛围,让她集中注意力去学习。
最后的胜利不是属于一直遥遥领先的人,而是属于坚持不懈、永不退缩、毫不放松的人,高三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目标,调整好心态,并借助好的学习的方法,来赢得成功!“世界上的事开始很容易,但却难成功。因为成功意味着必须学完知识的全程,意味着历尽千辛万苦,依然执着;意味着满身伤痕,也决不放弃;意味着受尽伤害依然心地善良;意味着在身体极限时,咬紧牙关,继续迈着疲劳的双腿向前迈进。不跨越极限,我们会吃尽苦头;要跨越极限,则要经受更多的考验,但只要你能忍受黎明前那黑暗的一刻,太阳一定会带着满天的朝霞为向着东方奔跑的你升起。”
第三篇:正确分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正确分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自我反思,自我找寻学习中的漏洞。
3、不要因一时的突出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一时的落后而一蹶不振。
4、相信自己一定能迎难而上,创造奇迹。
第四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张正勇
下面谈谈我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上课时,总喜欢摆出老师的威严,总喜欢说些树立老师威信的话语,以为这样学生会一心一意地听老师讲关键方法;这样老师很累、学生也很累,而效果并不好。教师忽略学生的反映,总认为解题的方法,老师已经对每种类型一一讲解了,为什么学生还不会做呢,于是责备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或者说学生不太爱开动脑筋,使学生不断地丧失学习的信心。
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的是分数、名次,实质上注重的是片面竞争.片面的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实践证明,片面地强调培养儿童的竞争意识,给儿童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机械重复的训练,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学习时不会主动的去发现、思考问题。导致教学效果明显不好。
三、教学方法不够科学。教学时,一味地教师讲,学生听,方法过于单
一、过于死板。不敢放手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思考、归纳。
第五篇:浅析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浅析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摘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生为本,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学,想学,会学,并通过建立意志努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坚持自主学习,做到持之以恒。
【关键词】自主学习“以生为本” 培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70-02
在新课标大环境下,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凸显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高效课堂,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是我们教学工作中重中之重。
一、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教师主导性太强,忽视学生主动参与。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把自己设置好的教案,提前预设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框架一步一步的解决。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根本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展示能力和自主学习的空间,合作探究未能很好落实。
2.学生受长期填鸭式教学影响,自主学习不主动,坐享其成。
学习本身就是要求学生自己能主动的学习,惰性是学生自主学习不主动的原因之一。而有的同学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不想学”,无论是个人独立思考、同桌讨论,还是小组合作交流,都没有主人翁的精神,缺乏积极主动参与的精神。即便是小组讨论式的课堂互动,有的学生也是作为一个听客,不愿意多动脑。
3.学生自主学习时无主见,人云亦云
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对于同一个问题,往往成绩好的学生会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有些学生懒于思考,没有自己的任何观点,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二、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进行自主学习的解决方法
1.师生互动,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打造开放式课堂。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核心,课堂不仅是老师的舞台,也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如何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处理好老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是提高高效课堂的关键。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完全开放课堂,老师积极创设情境教学环境,直接让同学们自愿阅读课文并进行分析,从阅读、分析、理解到讨论,让每个同学自愿提出问题,生生提问,生生互答,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作为老师,我会把控整个课堂氛围,会对有些问题进行稍加点拨,进行启发式引导,努力将原先用于讲授的内容转化成适于学生探究的一个个有价值的问题。换位思考,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处处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已知”的教学内容,设身处地设计问题、引发问题。这样一来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分析、思考、交流,把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求知,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希尔伯曼认为:开放式课堂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讨论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教师要致力于还学生以心灵自由,发挥群体交互激励机制,大胆地拓展课堂时空,创设“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以生为本,激发兴趣,树立自信心
百年之际,教育为本,教学之中,以生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1)培养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只要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有主动学习的愿望。
宋朝的程颐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学过程没有了乐趣,那么学生也就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
(2)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做好课前预习,带着问题上课。
在课堂教学前,需要我们提前指导预习方法。由于我们已进入多媒体时代,课前预习环节查找与下节课相关资料,进行课前导读,标出预习过程中的疑点和难点,还可生生之间相互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预设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因势利导,增设相关的有探究性的问题,这样,课堂有了目标、有了针对性,学生才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按照课文以及老师提出的要求,将问题逐一解决。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还能够将学习习惯、方法等融入激励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中去,以达到最终学习目标。
3)展开互动式交流,展示自我。
在多样性教学手段中,课堂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中运用得最多的学习形式。它打破了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之间的隔阂,给予了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为了避免讨论成了优秀生唱主角的个体舞台,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方法使讨论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每个人要有独立观点,并且学会倾听其他人意见,集思广益;另外可以对其他人的意思表达进行补充;以提问的方式让大家各抒己见,协商形成集体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展示的机会。
3.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好习惯改变人的一生,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要求要从实际出发,慢慢来培养其习惯。教师对学生要有耐心,使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有信心才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当学生把学习当成了一种习惯,那么我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总之,好习惯会无限放大到生活中的点滴,使人受益匪浅。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坚持一个好习惯,不仅要有主动学习意识,更要有坚持的精神。好习惯养成不容易,坚持下来更是不容易。在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让自主学习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桥梁,同时,还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采用多种渠道和方法,让学生不断摸索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期寻求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