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师大培训小结
华师大培训小结
上虞市华维学校庄莉
与许多老师一样,我从大学校园走来,走上这三尺讲台,走上这充满希望的中学校园。开始时,我总以为自己拥有一纸学士文凭,“摆平”这些无厘头的小鬼自然不成问题。
但是当我真正以老师的身份,站在教育者的角度上听了校领导的介绍,听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讲座,并且开始考虑怎样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课时,我才发现:大学里学来的那一套纯理论的东西好像行不通了,我原来设想的方案不好用了。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有个性的个体,不只是用来接受你的“传教”的机器,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关键还在于你的身教,这样才能完成师者的任务: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
学生需要一杯水,教师需要长流水。怎样才能让自己永远长流清澈、灵动的活水呢?我想,学校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我一定要好好把握。所以暑期培训就拉开了她的帷幕。
十天的培训在不知不觉中,匆匆而过。这匆匆而过的十天却留给了我满满的收获和深深的思考。从教两年的我第一次参加培训,在这短短的十天内,我聆听了众多名家的报告,具有教学指导意义的讲座,资深同行的教材培训,领略了风趣幽默的教授带来的别样精彩。为期十天的培训中有太多的精彩,就让我撷取几朵最美的浪花来展现大海的浩瀚。
激情点燃智慧。若要问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就莫过于吴志华老师的那场报告,他飞扬的激情深深地吸引了我。他谈他的成长史,一字一句无不彰显着他独有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吴老师对教育的理性思考,对教育的无限热爱,对教育的万丈激情,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老师!他的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她的对待学习的“韧劲”、敢于实践的“闯劲”、积累时的“恒劲”,都给了我心灵上的震撼,并由此引发出深深的思考,看看自己这几年,简直就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的,想想真是觉得惭愧,她的激情她的智慧让我明白激情点燃智慧成就激情!
平实彰显珍贵。在这次培训中,几位资深政治老师的教材培训帮助最大,他们很系统地将整套教材分析归纳了一遍,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的讲解,一直讲到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甚至是教材中的微小变动。在他们的培训中,没有难懂生涩的理论,没有华丽繁复的表述,而是用最平实的语言,最容易让我们
接受的方式向我们传达了最直接的信息,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更易于把握。
传统走向高效。在这十天中,我们还聆听了具有教学指导意义的讲座,他们强调中学政治课堂要走向高效的教学,更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他们从我们的课堂教学入手,谈到单位时间内学生获得的最大学习收效,谈到对兴趣的理性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作为教师对教学总体的如何把握等等,还用生动的课例对我们进行及时的讲解评析,让我们收益匪浅。
培训引发反思。在这十天的培训中,除去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更多的是自我的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一位合格的教师,就是一盏灯。他的光不一定耀眼,但一定能够长期地照耀着人生的道路。要时刻想到自己的工作是不可能代替的。教育学生是一种幸福,并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凡事不要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只要平时工作尽力了,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对得起社会就行,不要凡事都要与他人比个高低,什么事都图回报。教师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他是神圣的。我为我选择了这个职业而感到自豪;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要有健康的心理,就要建立科学健康的工作方式;要制定适合的目标,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要有张有弛,充分地休息和放松;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感染每一位学生。教师的人格就是对学生有一颗爱心,对学生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学生有一颗赏识的心。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宽容地对待学生。教师要做到宽中有严,严重有情。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用有色眼睛看待学生,不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毫不例外地给予至真至诚的爱,因为爱是教育成功的条件;学习有很多种方式。如拜师、读书、研修等方法。平时我总是以工作忙,事情多为借口,放松了学习。今天我更加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性,我会利用各种时间、各种机会,不断地为自己充电。转变观点,寻找适合时代要求的方法,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愿这次培训引发的反思能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力,能成为成功的敲门石,能成为我坚定航向的指路标。
第二篇:华师大夏令营小结
华师大夏令营小结
今天距离华师大夏令营结束已过去了四天,在两周的夏令营中,我有幸体验到了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
首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校园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这两周内,我同大学学生们一起上课。不同于高中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老师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和限制,但我发现周围的学长们的学习态度是十分认真的,无论是上课时的笔记还是课后上传作业,他们总是用心对待。这让我意识到自己距离成为一名会学习,热爱学习的学生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也正是通过这两周的课程,让我学会了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自由的的生活环境。在校园里独自生活半个月对我来说是一次新奇的体验。在闲暇时间去图书馆泡上半天,在晚饭后沿着河散步,这些情景我在夏令营前并没有想到过。在参加夏令营之前,我总是担心自己会无事可做,到了华师大校园之后,我才发现大学生活是如此丰富。在两周自由充实的校园生活后,我越发憧憬进入大学。
关于在夏令营中学习的课程,我选择的是地理摄影与赏析,因为我觉得这可以增长我的眼界。俗话说,读千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既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亲身实践,但是在短暂的两周课程中收获颇丰。记得第一次上课时,老师的幽默风趣打破了我对大学课堂是严肃安静的认知。在每次课后,我们都要完成一份作业,内容就是记录下课上印象最深的知识点。我觉得这种作业形式对课程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在最后两天的考试之前,我拿出这两周的作业,复习记录下的要点,我认为这种方法可以沿用到平时的学习中,在每节课后记录下最有用的内容,在考试前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第一次和大学学生们一起参加考试前,我内心是十分紧张的。和高中考试不同,这次考试并没有客观题,而是侧重于个人观点和感受的阐述。短短六个问题,却有一百分的分值。拿到卷子,我确实是不知怎样运用平时所谓的“考试技巧”。经过这一次历练,让我知道了活学活用相比于背诵概念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是更重要的。
总的来说,这次华师大夏令营给我带来了丰厚的知识和别样的体验。在这之前,我总是对将来的大学学习有着各种疑惑,在亲身体验之后,我不仅对这有了直接的认识,也对接下来两年的奋斗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第三篇:华师大培训总结
新疆骨干教师培训总结---------初中数学班常永林07号这一次到华师大的培训,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带着对人师圣地的一种仰慕和渴望,带着对新基础教育的诸多困惑,我荣幸地参加了为期一年的新疆骨干教师的国家级培训,走进了华东师大,我们触摸到了中国教育的最高殿堂。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半年时间一晃而过,这半年是我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阅历,在培训班上,让我们领略到众多专家的精湛理论和人格魅力,让我真切体验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道理。我们收获着、快乐着、成长着,真可谓“期待而来,满载而归”。
首先,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让我提升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当我在教育实践中感到彷徨和迷惑,当我的教育理念、教学思路还不够清楚明晰,这次的骨干教师培训为我们创造了条件,搭建了一个与大师零距离交流的平台。无论是林磊副教授、万福永副教授、邵明江副教授、吴颖康副教授,还是程靖和吴亚萍副教授,以及上海各名校的特级教师,专家教授们渊博的学识,科学的精神,风趣的讲座,都让我们在不同层面、多元化明晰了教育的真谛。
导师们站在理论的高度,阐述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授课内容从国外到国内、从传统文化管理到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从教师成长到新型评价、从学校管理的诊断到学校改进的策略,从开发资源到有效沟通,从多元智能到心理健康,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案例,使我们眼界大开;多角度、前瞻性的讲座,使我的教育管理理念得到更新、相关知识结构得到完善,我们享受着心灵碰撞带来的震撼与兴奋,享受着精神洗礼带来的幸福和愉悦。培训中,我按要求认真撰写学习心得,结合自身的办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并不断梳理反思自己的办学行为,使自己的教育管理理念有了很大的提升
其次,小组交流研讨收获一份同行真诚合作、共同提高的友谊。虽然我们都来自同一个自治区——新疆,但我们来自南北疆各个不同的学校,平常接触交流并不太多。但吴颖康教授的论文课给我们创造了交流的平台,把我们分成小组讨论并选代表上讲台发言,这一段共同学习生活的经历,我们成了最亲密的朋友。小组交流研讨,真诚的协作让我们领略了各校特色的办学成效、个性的管理理念;学员们不断相互启发,不断增进了解,不断强化友情,互相汲取营养,彼此获取力量;我为这份无价的真情互助而欢欣鼓舞。短短的半年,我们形成了尊重、理解、宽容、协作、共存的班级核心价值。将近四个月的时间,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新的观点,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研究共同体中提升了精神境界和文化品格,最重要的是在这精神家园里收获了一种缘份,一份浓郁的情义„
总之,沉甸甸的收获让我有如新生的喜悦。培训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应用,今后,我会把在培训班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之中,锐意进取,努力当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努力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我。我也努力实现生命价值的提升、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疆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初中数学班
常永林
---07号
第四篇:华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听《后“茶馆式”教学——走向“轻负担、高质量”的实践研究》有感
有幸参加了由教育局组织的到华师大培训,聆听了多个专家学者教育理念,令人我耳目一新,颇受启发。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教授的《后“茶馆式”教学—— 走向“轻负担、高质量”的实践研究》的讲座,提出后“茶馆式”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共同达成,以提高效能为导向,对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合理选择。教学方式更加完善——从“书中学”一种方式,到“书中学”、“做中学”两种方式并举。茶馆式教学仅有一种学习方式——“书中学”,即有意义接受性学习,让学生获得间接知识。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实践性学习,以“做中学”方式进入课堂,使学生获得直接知识。教学方法更加灵活——从“读读”开始,到“读、议、练、讲、听、做”等多种方法选择。茶馆式教学不仅有教师讲解的用时规定,而且,学生先学都从“读读”开始,教学的顺序都是“读、议、练、讲”。这样,在具体操作时,必然会因学科、学段、课型不同而陷入困境。教学手段更加多样——教学手段的创设,从“讲台”之上延伸到讲台之下。“教师的讲堂”,教学手段变化一般都在讲台之上。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手段创设,既有讲台之上,又有讲台之下。转变教学方式,就是要转变传统单一的、被动的、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批判“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做法,“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调查,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学习过程成为纯粹被动接受、记忆过程的弊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求知的渴望和多方面发展的需求,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合作等认知活动凸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作交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背诵,单调枯燥,我让学生每人背一句,碰到同学不会,学生之间灵活利用手势、表情互相提示,对于这种协助,我也不横加干涉。这样既提高学生兴趣,学习效率,又培养学生互助、协调品质。
然后,为学生提供开放型探索材料,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学生根据各自的思维现实和发展潜能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再创造”活动。从而让“不同的人在识字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识字,让学生上台书写、注音、组词,并且领读,讲解字义,可以用近义词、反义词,闽南语、动作解释,学生之间可以提出自己的理解,在遇到比较难以记住的生字时,可以让多个学生寻找不同的的记忆方法。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后“茶馆式”教学指出: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过去,强调教师讲“重点”、“难点”,后“茶馆式”教学强调讲学生自己不能学会的,两者是有区别的。“重点”不一定是学生自己不能学会的,教师认为的“难点”也不一定是学生的“难点”。前者强调学科本位、教师本位,后者强调学生本位。“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是“学生会的”,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先学。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新课改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张多元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多元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如作文,我拓展学生思维,营造情境,让学生说、写、讨论、交流、修改、展示。我准备把学校教学楼后空地做为学生实践观察基地,让学生自己种地、育苗、培育、收获,同时观察、记录,丰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体验情感。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不能盲目照搬,它需要教师的高度投入、潜心深入和灵活的教育机智,应一切从教材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顺乎学情,顺乎自然,讲究实效,灵活运用。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改进时,既要关注上课四十分钟,更要系统地关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五个环节,后“茶馆式”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共同达成,以提高效能为导向,对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合理选择。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中,我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正如后“茶馆式”教学的界定:“遵循学生认知(或学习)规律,由教师帮助,学生自己学习的教学”。
参考文献: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
《后“茶馆式”教学—— 走向“轻负担、高质量”的实践研究》
第五篇:华师大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华师大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7月19日,期待已久的培训日终于到了。由于这是我的第一次外出培训,所以带有几分期许,但也有几分忧虑。这次培训的对象人数多,学校在出行前做了精心的规划和安排,联系了出行车辆,大多数老师是在张主任和李督学的带领下集中从学校出发,而我,非常巧合,刚好赶上老公去上海开会,我们就一家三口从北京出发,有了家人的陪伴,路上也不会孤单寂寞,也可以称得上是一次愉快的旅行。途中我们谈到食宿问题,这个我还真的不知道学校怎么安排,吃倒不是太大问题,最关键的是住,我想人数那么多会不会住在学校的学生宿舍啊,以前出去培训的老师好像这么说过,我真的很担心。结果我的这些担心全是多余的。为了能让我们安心培训,学校提前就联系了培训单位给我们安排酒店住宿,同时又联系了培训学校食堂解决了我们的吃饭问题,学校贴心,周到的安排着实让我很感动,学校为了我们业余充电学习付出那么多,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安心学习呢? 接下我就谈谈我们的培训。给我们上课的都是上海一些资深的专家、学者和教授。他们分别是来自华师大的有陆素菊副教授、张永副教授、李国瑞心理学副教授;来自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的有高级讲师黄虹老师、和王珺萩专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院董奇;上海市教委教研员曾海霞。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谈论了中职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他们那丰富的案例,精深的理论,让我深深地叹服,而他们在自我专业成长路上所付出的努力和达到的境界,更是深深地感染着我的内心。对于教育我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人生我又有了新的起点和目标。
首先,黄虹老师的职教育德那点事的专题讲座犹如雪中送炭,及时给我指点迷津。我一直觉得学生的德育工作很难开展,很难渗入到学生的内心,具体表现为学生思想情感薄弱,对老师不尊重,不文明,不礼貌。对于这个问题,我苦苦思索不得其果。听了黄老师的讲座,我茅塞顿开。黄老师从五个不同的方面谈到育德:
一、班主任自身的成长互动。
二、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方法分享。
三、突发事件的处理建议。
四、主体教育(主体活动)系列设计拓展。
五、职业指导和职业素养的养成体系构建模式。在讲座中她让我们展开了这样一个讨论:作为一名职业老师,你有什么能力让你的学生看到成功的方向和发展的空间?的确,我们的教育不是随意的,更不是盲目的,而是有计划的,有目标的。谈到育德,我们首先应该怎么做呢?这难道不是一个职业教育者所应思考的问题吗?然后,黄老师和我们一起分享了她针对不同问题的不同做法,她把感情,制度和文化有机地相结合,有效而完美地实现了职教育德。黄老师在专题中谈到的做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他人中的Focus榜,使我感触很深,我认为这是一个搭建师生相互了解,互动的一个很好的平台。Focus榜就是让学生写出他们最关注的时事(内容可以包括任何方面),然后把最热门的话题列在Focus榜上,接下来针对Focus榜上的热门话题由最专业、最有研究或是最感兴趣的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Focus榜的使用,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可以把这些材料形成一些更有效的教学资源。例如:在学习Music这一单元时,我们在上课举例的时候不要只停留在课本上那些传统的歌手和歌曲,因为这些歌手和歌曲都是过去时代的,学生无法理解,更产生不了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学生无法提起听课的兴趣。有了Focus榜,我们就多了一些对学生的了解,而这些了解正是这节课活生生的教学资源,我们在这节课中就可以得心应手地举一些学生耳闻能详的歌手和歌曲,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致,使他们感觉学习原本也不是那么枯燥无聊的事情,而且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觉得老师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同样与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老师不是敌人,而是可以谈心交流的朋友。另外,黄老师还谈到要做学科与德育融合的主题教育系列设计。德育工作不是单靠几节班会课就能解决的,一定要做系列设计,要与学科想融通,达到做忘,这样才能实现育德无痕。她的这一理念使我真正意识到育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应该贯穿到学生平时学习生活的始终,就像好习惯的养成一样,只有长期坚持,一点一滴的渗透,育德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提升。
黄老师的职教育德那点事的专题讲座,与其说是讲座,不如说是分享案例,她所讲的一些案例都是她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的一些真实案例,就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一样,亲切、真实,让我们感同身受。案例之后与我们展开互动,针对不同案例询问我们解决问题的具体做法,然后与我们一起分享她的具体做法。她还指出这些做法没有明显的对错之分,只是希望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总之,我觉得黄老师的这节课非常受用,也非常实用,就像她所说的就像是一道开胃菜。
接下来是关晶教授给我们讲了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关教授分别从什么是现代学徒制、国外现代学徒制的主要模式和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建设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通过关教授的专题讲座,我了解了什么是学徒制、学徒制的核心要素、学徒身份与普通实习生,企业员工,在校生的根本区别、现代学徒制的产生,现代学徒制的特征、我国工学结合实践的一般特征、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目标取向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次的学习,实现了我对学徒制由无知到有知的转变,使我理论知识得以很大提升。
给我触动很大的另一位是张永教授。他自我介绍说是来自河南驻马店,我一听驻马店就倍感亲近,于是就对他的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想让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对上课的老师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重要的是他讲的中职教学案例分析更贴近我们教学实际,与我们教学更接轨。首先他提到中职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接下来他引用李方圆的一段话:有些老师上课就像老农锄地,顺着垄往前扒,把地笼扒一遍就算是完成任务。来阐述一些老师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可取吗?老师的教等同于学生的学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我们的教学中有很多是无效的。因此我们要知道我们的教学哪些是有效教学,哪些是无效教学.当我们在进行无效教学时,怎么把无效教学转化为有效教学呢?于是他就讲到:“我刚走进教师的时候,我发现你们都处于一种很疲惫的状态,可能是因为你们学习很久了,已经第五天了,我就不能把我之前准备好的教学材料做了稍微的调整,但你们还是兴致不高,我只能再次调整教学,展开互动,分组活动。活动的规则是每组提出1-2个问题,组内进行讨论,总结解决发案,然后进行汇报(每组要选出组长,书记员,汇报员,分工要明确)活动结束后针对你们提出的问题我再谈谈我的看法。”张教授通过他的现身说法解读了如何把无效的课堂转化为有效的课堂,当发现课堂无效时要及时调整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为了学而教的,要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上课的乐趣。要为学生上课,要让学生提问问题,小组讨论,老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活动过程中,要把学生的名单列在黑板上,要明确职责,这样不仅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而且让学生懂得所肩负的责任。而分工还要本着发挥个人优势,团结协作的原则。此外,他还和大家交流了关于学生上课玩手机的问题、如何转化后进生的问题以及教案的编写问题。如手机问题,我们平时要么按照学校制度强制性的把手机收上来,需要的时候再发下去,要么放任自流,针对学生上课玩手机这个问题我们看待问题太笼统解决问题的方式太偏激。而张教授的观点我觉得很可取,首先给手机定性,看看学生拿出手机在干什么,如果是查资料,那就谈不上玩了,其次作为老师课前要做好教学设计,确定本节课是否需要手机查阅资料,如果需要,就不能收;如果不需要,就按章办事把手机收上来。关于转化后进生,要与学生做朋友,不仅表现为在学习上,学校中,课后可以多参加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活动,融入他们的生活,多与他们进行交流,让他们找到自信,就能激发他们内心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受益颇多,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完的。总之,我会尝试着把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希望能有效地指导我的教学工作。
阜阳科技工程学校
李学云
2015年7月26日
华师大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阜阳科技工程学校
李 学 云
2015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