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徐畅经验分享演讲稿
经验分享演讲稿
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徐畅
法学院201021006
4各位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尤记得2010年九月份刚步入华师校园时,我对大学时光充满了美好的期待,早已把自己的一步步都规划明确了,准备向着既定的目标好好奋斗;然而,两个月下来,我觉得身边的各个同学都非池中之物,有同学才艺突出,有同学组织能力超强,有同学能很快和同学打成一片,而我自己只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平平凡凡的自觉高考失利的普通人。
有一天,我在一本书上偶然看到老校长章开沅先生的一句话:耐得住寂寞,高度的自制力才是取得人生成功的法宝。之后的我把这句话奉为圭臬,每天都坚持早睡早起,课堂上认真地做好笔记,完成每天的任务,并广泛的阅读法学经典著作;第一学年,我的成绩已是年级第一名了,听到辅导员跟我说这个消息,连我自己都有些不相信,但我很快发现,这种生活方式和高三那种本本分分地学习有什么区别,除了学习能力之外,其他什么都锻炼不了。于是在大二大三,我慢慢地将生活重心分为学习、学生工作和生活。学习上我依然希求高效率地领悟老师所教的内容,学生工作上,我试图组织好每场活动,大三一年担任院学生会主席以来,学习生活的节奏就变得非常快了,还好有团委学生会的那一帮朋友的支持,我们院系的工作才井然有序地进行;生活上,我和父母、朋友们积极保持联系,有空在武汉的一些名胜古迹转转;由于家庭条件有限,我还积极地参加社会兼职活动,大学里我所有的电子产品(手机、电脑等)都是用自己赚的钱买的。
在这里,我并不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能力有多强,我只是觉得,在某些方面我比别人想得更多,目标更明确,并且把想法付诸实际就能慢慢走向成功。清华大学有位老师说: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就很难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些什么。留学教父俞敏洪创办新东方时,将其人生信条“追求卓越,挑战极限”融入到学校理念中。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如果你没有别人聪明,那你就比别人更努力。人生就是一场竞技,这种竞技并不是指要怎么样超越他人,而是有信心做好独特的自我,并用高度的自制力去完善自我。努力才有希望,有希望人生就很可能走向辉煌!
说实话,我觉得自己身边有很多有能力的同学,可惜的是他们并不珍惜上天赐予他们的禀赋,而是游戏人生。相反,我身边有许许多多乍看并不起眼的同学,但他们稳扎稳打最终取得常人难以取得的成就亮瞎众人的眼。《阿甘正传》这部电影相信大家都看过,他的智商只有75,但他充分利用了上帝所赐予他的禀赋:奔跑!他凭借着自身擅长奔跑的优势,跑进了大学,进了战场归来,又在美国跑步使众人追随。人生就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口会吃到什么。
其实,学业成功的人并不是生来就比别人聪明,只是因于他们勤奋刻苦、严以律己罢了。有一些学弟学妹向我请教成功的经验,我想我能告诉你们的就是“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真正的成功是来自于你每天的积淀和努力”。我们大四的一
批同学即将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开启自己的生涯道路,希望仍在校园的你们能充满朝气和斗志地追逐自己的梦想。请记住: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谢谢大家!
第二篇:徐畅个人事迹
徐畅个人事迹
徐畅,女,中国共产党党员,1992年10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现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2010级本科生。本人曾先后担任校社联理论研究部干事、政法学院马列协会会长、法学院学生会主席,并获得诸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华师三好学生标兵等奖项;连续三年获得三好学生奖励和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进入大学以来,本人严格要求自我,不断砥砺品格,锻炼能力,现将主要事迹介绍如下:
一、泛舟学海,乐在其中
进入大学以来,在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前三学年平均学分绩87.99,名列专业第三(共96人)。除外,本人还辅修了本校的英语专业,在英语方面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大二,我成功申请了全国大学生创新人才实验计划,项目名称为“海外投资中民族工业保护与发展的法律问题创新性研究”。大三的重要收获是项目论文的写作,通过自己收集的各种资料和阅读的各类文献,我撰写了《论我国民族工业品牌的法律保护问题》以及《对比法视角下民族工业品牌的法律保护》两篇论文。在学习上,我不断地向老师们和同学们学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正是我院良好的学习氛围才促使我不断地在学海泛舟,并体悟到求知求学的乐趣。
二、工作之旅,积累经验
学习之余,我也积极地投身于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大一时我通过考核成为校园记者、校社联理论研究部干事,到大二,我竞选成为政法学院马列研究会会长,组织过多次大型活动,被评为优秀院系马列协会会长。大三成为院系主席后,我更加矜矜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可以说,学生工作中的失败教训使我不断地反思自我,学生工作中的成功也使我体会到其中乐趣,并激励我前行。
三、求师求友,锤炼品性
在大学的四年,是本人不断充实自我、奋进前行的四年,其中离不开老师们和朋友们的帮助。古语云:求学求师求友,立德立言立功。我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尊敬老师,爱护同学们,总是和老师们交流自己的思想和心得,他们会作为心灵的导师指引我不断前行;朋友们也正如我的左膀右臂,使我戒骄戒躁,三省吾身。
总之,风雨兼程的四年里,被亲爱的老师们和可爱的同学们鼓舞着,我在不断地收获成长,相信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也会铭记“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用自己所学回馈和服务社会!
第三篇:徐畅博雅个人事迹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博雅”之悟
徐畅
时光荏苒,转眼间大学四年一晃而过,回忆起其中的点点滴滴,更让人觉得留念与不舍。在博雅班,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朋友,他们博学多才,气质出尘,能让我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犹记得大一时加入博雅班时的模样,三年一过,大家都有了很好的人生路途,或就业,或读研,无论我们做出怎样的人生决则,相信我的这些小伙伴们依然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大放光彩。法学院在博雅班有三个同学,我们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总是相互帮助,相互关心,还有其他学院的朋友们,大家都各有所长,在这个班集体,总能都优秀人与你前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与优秀的人同行,我们会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
在博雅班的三年,可以说是我不断成长、不断砥砺自我的三年。大二,我成功申请了全国大学生创新人才实验计划,项目名称为“海外投资中民族工业保护与发展的法律问题创新性研究”。学习之余,我也积极地投身于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大二,我竞选成为政法学院马列研究会会长,组织过多次大型活动,被评为优秀院系马列协会会长,在学生工作中积累了很多为人处事的经验。大三开学,我通过竞选当选为法学院首届团委学生会主席,在学校办活动的过程中成功表现了法学院的风采,并在九月份的运动会中使新兴的法学院崭露头角。在博雅班的集体活动中,我结识了许多真诚的朋友,获得了一些珍贵的友谊,收获了并见识到了其他学院的风采,使自己的眼界和心胸更开阔了,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并积极地在学习生活中寻求更大的进步。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在毕业前夕,博雅班的每一位同学都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曾经的我们已经越来越成熟,即将走向社会,正如破茧成蝶一般。回想我大学四年的时光,重要的并不是我最终的结果,而是我们相互扶持走过的那段路程,是那些年,我们在一起经历的青春。
还有徐老师和胡老师对我们无私的帮助,有我的导师陈业宏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使我一步步地成长;华师的校训“忠诚博雅,朴实刚毅”会深深地影响着我,做一个品质忠诚、博学文雅的人,脚踏实地地生活,用刚强的态度和顽强的毅力迎接生活的挑战,我想,这正是博雅班的意义所在,也会成为我以后为人处事的标准。
2010级博雅班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希望我们每个人拥有的不会失去,想要的都能得到,在未来的日子里即使天各一方,也能相互问候关怀。人生路上,只道一生有你们!
第四篇:管理课心得体会 徐畅(范文模版)
管理培训课学习心得
近日公司针对管理人员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培训,主要学习了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包括管理学的基本常识、管理过程中常用的管理方法及术语和管理规章。其中,韩总重点为我们培训了PDCA管理循环的方法,课程让我受益匪浅,我对PDCA管理循环也有了一些了解。刚看到PDCA,可以用一头雾水来形容自己,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种管理方式,但是学习过PDCA管理循环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个简单又有效的做事方法,我们每天生活、工作上都在做的事情,但是理论上看是简单的,能做好又是不简单的。
PDCA管理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因为我的本职工作是销售,所以我结合自身的日常销售工作方面说一下我自己对PDCA管理循环的了解,从两个方面来讲:
一,拓展新客户方面
虽然从入职公司到现在已有半年时间,但是相比其他老销售员来讲,手里掌握的客户资源相对较少,快速拓展客户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P(计划):在熟知项目知识的前提下,能准确定位目标客户群体,针对不同需求的群体制定不同的拓客方向和计划,如需要购买商铺的客户可以去周边待拆迁商铺或者老旧商铺地区拓展;需要购买厂房的客户可以去待拆迁厂房附近拓展,也可以和已购买厂房的老板交流沟通,看是否有可以介绍的客户,并作好记录,尽量邀约其来售楼处现场看房。
D(执行):按照已制定的拓客计划方向去做,多走出去,主动寻找目标客户以及潜在客户,为后期客户的积累打下基础,并定期回访客户,邀约其来售楼处现场。
C(检查):对照拓客计划,检查执行的效果,及时发现拓客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语言沟通方面的欠缺、专业知识的欠缺,经验不足等,同时也要检查自己拓客方向是否出现偏差等。
A(纠正):把拓客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可以制定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拓客标准、拓客流程;针对失败的拓客,也可以制定出一套“反面教材”,依旧可以用PDCA管理循环的方法去验证,查漏补缺,吸取教训。最终需要自己巩固
成绩,克服缺点。
二、维护老客户方面
通过上述拓展新客户的PDCA管理循环过程,会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潜在客户,加上日常接待的来电、来访客户,就形成了一定数量的老客户群体,针对老客户,同样可以使用PDCA管理循环的方法去维护,从而促进最终的目的——成交。
1、维护来电客户
P(计划):针对来电客户的计划和目的就是邀约其来售楼处现场看房。D(执行):针对来电客户,具体执行方法为在客户来电后第一时间做好登记,并及时发送短信息感谢客户来电,告知客户我的姓名,为后期邀约打下基础。在客户来电三天之内电话回访客户,简单介绍项目,并告知近期有力度较大的活动,具体可以来售楼处详谈,邀约其来售楼处看房。如果一星期之内客户没有来售楼处,就进行第二次回访,询问其意向。针对已邀约来售楼处的来访客户,为其详细讲解项目,带客户看房等。每逢节假日,发送祝福信息给客户,跟客户保持联系。
C(检查):本着邀约的目的,检查邀约及回访来电客户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邀约话术是否有不妥之处,是否摸清客户的需求,是否成功邀约到客户至售楼处等。
A(纠正):对成功邀约来售楼处看房的客户,可以制定出一套邀约流程,针对后期新来电客户,可运用此成功流程邀约客户来现场;对邀约失败的客户,用PDCA管理循环的方法去验证,找出自己的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2、维护来访客户
来访客户相对于来电客户更有明确意向,所以维护来访客户更成了重中之重,更需要制定出明确的计划来执行,从而达到促成销售的最终目的。
P(计划):首先,初次来访的客户来售楼处时,要热情接待,为其详细介绍项目详情,在和客户交谈时了解客户需求,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推荐合适的商铺或厂房,或直接询问其意向房号,并带客户去现场看房;针对非初次来访的客户,可告知客户近期优惠政策,算出优惠前和优惠后的价格对比,并告知近期的利好政策、与周边同类商铺厂房的对比等,巩固客户意向。
D(执行):针对首次来访和多次来访客户执行不同的计划,用强有力的执行
力和行动力去完成。
C(检查):对照计划和按计划执行后的结果,回顾自己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如和客户沟通时是否有谈资不足、不够专业等现象,回访客户时是否有对优惠政策含糊不清,表述不当的现象等。不向客户许愿,不向客户承诺。
A(纠正):针对维护的比较成功的客户制定出一套自己的维护客户标准、流程,并可以运用到后期继续维护老客户过程中,但是对于失败的维护客户流程,就要从中吸取教训,不该犯的错误在日后的维护过程中就要能避免出现,总结出自己在维护客户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运用PDCA管理循环的方法继续验证,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遇到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向同事、领导寻求帮助,在不断的验证中完善自己,让自己得到提升。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销售最重要的是要定目标,并且为这个目标制定计划,最终用强有力的执行力去完成。PDCA管理循环的方法是一个十分有效且高效的工作方法,对我的工作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把工作效率提高到最大化。在运用PDCA管理循环的方法的同时,也要勤于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徐畅 2016.5.30
第五篇:伦理学期中论文2010210064徐畅
天人合一
-------生态伦理学的探究与反思 内容摘要:人与自然建立怎样的伦理关系才是合理的?怎么样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能否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马克思曾经也论述过关于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十分深刻。他把人与自然界的对立同人的异化,人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同人的解放,同人真正占有自己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关键词:天人合一,生态,人与自然
引言:早在中国古代的《周易》中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理念,其一方面把自然的生态平衡作为人类安身立命的价值依据;另一方面由此引申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孟子也曾说:“尽其心者听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人合一”事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和最高境界,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是“天人合一”的原初之意。正文:下面谈谈贯彻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伦理原则、伦理范畴和德行规范的知识体系。我们都知道,人类生态伦理意识有三个阶段的变化轨迹:第一阶段是畏惧自然,崇拜自然,这时的人几乎处于一种蒙昧状态,这种畏惧和盲目崇拜的心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动物的崇拜,二是对天象的崇拜,把人看做自然的奴隶,要求人对
自然绝对服从。第二阶段是人类无视自然,主宰自然的阶段,这一阶段也是生态伦理学得以产生的阶段。第三阶段是重视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阶段,在当今社会,这一阶段还未实现。尤其在第二阶段,一系列问题便接踵而至,带来一系列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就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危机,它主要表现为: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环境恶化还有一系列表现如:大气污染、水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土地沙漠化........令人触目惊心。下面来看一组数据: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全球森林已由1980年的26亿公顷减少到20世纪末的20亿公顷左右,并且还在以每年1000余万顷的速度减少,照此下去,不要100年,地球上的森林就会荡然无存;目前,世界上有80个国家的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5个国家4.5亿多人生活在缺水状态中......这些案例比比皆是,令人惶恐不安。
这是第二阶段造成的恶果,这一阶段也是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孕育阶段,即18世纪至20世纪初。这时的英国近代功利主义思想家罗米.边沁(1784-1832)认为不仅人能体会到快乐与痛苦,动物也能。其要旨是不能仅把人当做道德关怀的对象,动物同样应当成为道德关怀的对象。其后是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创立阶段,其代表人物是:阿尔伯特.施韦泽,阿尔多.莱昂波德、瑞切尔.卢尔逊,他们的共同观是教人敬
畏生命,主张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就此不得不提到卡尔逊的代表作《寂静的春天》,它唤起了美国人民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随着人们对生态伦理学认识的不断加深和人们对生态保护的现实支持,以及罗马俱乐部的突出贡献,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与冲击,同时社会开始注重运用道德手段去缓解人类与自然的冲突。以上所说的就是生态伦理学在世界上得以创立和发展的原因。
谈及生态伦理学就不得不谈及其中的两个著名流派:其一是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伦理观认为,人是自然界中唯一拥有理性的自然存在物,这种理性使人自在的就是一种目的,自在的具有内在价值,因而伦理或道德只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专利,是专门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所以人是唯一的道德顾客,也是唯一的道德代理人,只有人才享有道德关怀。自然界中的一切其他存在物由于不具备理性,属于价值客体,是实现人类目的的工具。因而它们根本不具备道德关怀的资格。其一是非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在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也努力打破传统伦理学研究的界限,把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类界限扩展到自然界以及自然界中所有自然存在物上。因为非人类中心主义将道德顾客的资格赋予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超越了传统伦理学所规定的视域,因而被认为是伦理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尽管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各有其缺点与瑕疵,但它们就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问题给出了合理解释。
那么我要追问,人与自然建立怎样的伦理关系才是合理的?怎么样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能否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马克思曾经也论述过关于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十分深刻。他把人与自然界的对立同人的异化,人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同人的解放,同人真正占有自己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再回到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学思想,王夫之认为“天地以和顺为命,万物以和顺为性,继之者善,和固善也。或之者性,和顺者斯成矣。”“和顺者,性命也;性命者,道德也。”“和顺亦即太和”,它既是宇宙万物和顺的最佳状态,同时又是宇宙间所有存在物包括生命现象与非生命现象的最佳和谐状态。
那么,在我们这个现有条件下,怎么样才能达到古人理想中的“太和”状态呢?在我看来,应该达到三重境界。
第一,人物和解。
人物和解,指在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发展中,人要积极地承担起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道德责任,以实现人与自然真 正意义上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这就要求:
(一)建设绿色的生态城市,树立绿色观念,充分认识可持续
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树立正确的企业生态价值取向,统筹绿色经济、绿色工
业、绿色市场、绿色营销、绿色产品、绿色管理等多位一体,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生态环境保护是“全球
性思考,草根性行动”,加强农村的生态保护意识,强化农村基层社区的环保作用。
第二,人类和睦。
(一)从根本上说,实现政治社会和睦必须实现公平正义,生
态伦理学不仅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讲究人与人的和谐。当代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增大,基尼系数也突破了国际警戒线,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只有处理好公平正义,社会才会多些希望,少些黑暗。
(二)政治社会和睦的保障是政治民主化。建设阳光政府,让
权力在阳光下运作,切实保障人权,维护人格与尊严,让每个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最后,是实现人自身的和睦,无论是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能恢复到一种清新、自然、愉悦的状态。据了解,我国亚健康人数正逐年增加,人们心理压力,焦虑增加。只有人的心理和生理和谐发展,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状态。
第三,生态和谐。
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者道德关系的和谐。“上善若水”一直是我信奉的至理名言,善待万物灵长,博爱芸芸众生,既然天地以灵魂养我,那么我就应以深情和善意报之。现代社会
人们的欲望无穷无尽,因为人类无止的贪婪与私欲,生态环境正急剧恶化。“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只有心静如水,上善若水,才能达到“物我同舟,天人共泰。”的境界。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一直是人性使然,无论怎样,我们都希望能造成一个又有生态和谐自由又有社会稳定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希望人类能多吸取些教训,少些贪婪与自私,做人不是“君临天下”,而是兼爱天下,善待生灵,与人为善,真正做到天人合一!
参考书目:《和谐生态伦理学》李承宗 著
《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人与自然的道德话语》刘湘溶 著
《环境伦理学》裴广川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