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 正确地认识压力
第一 正确地认识压力
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难免有工作压力。有压力是正常的,当压力过大,构成对个人身心伤害和效能降低时,教师应注意学会自我调节,正视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调整好心态和情绪,学会自我减压。在注重业务学习的同时,掌握一些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通过放松训练、转移注意、与人交谈等方法来减轻工作压力。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修养,砺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抵抗工作压力的能力。
第二 正确认识自己
只有对自己有着正确深刻的认识,如明白自身的个性、兴趣、优缺点、工作能力及所担负的角色等,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实际需要出发,客观评价自我,为自己设定的目标与个人的学识能力、精力相吻合,才能扬长避短,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从容面对挫折,缓解工作压力。一个人是否有进取心,并不取决于其是否有宏大的人生理想追求,不切实际理想更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对别人要保持一颗宽容的心,不一味与别人攀比,主要是自己跟自己比,看是否进步了。只要有目标,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努力,一步一步去做,事情就会变得简单。
第三 保持良好的人际沟通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缓解工作压力的重要途径,是教师顺利工作的基础。沟通的好处是既能了解别人,又能从别人那里进一步了解自己。能容纳别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这对于完善自我人格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掌握沟通技巧,多与他人交往,交心谈心,做到与他人之间坦诚、友好、信赖、尊重、同情与理解,这样会加强人际间的互助关系。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他人和谐相处,减轻来自同事之间的压力,还要注意处理好与学生、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保持一颗年轻、快乐、充满活力的心。
第四 保持一颗平常心
教师不应该拿自己的付出、收获、待遇与别人的差别来比较,要把自己与周围的同事、朋友进行比较,与自己的理想比较。教师职业毕竟不同于其它行业,注定没有轰轰烈烈、大红大紫的人生。我们从事的职业要求我们以学生的成长为自己价值的体现,这才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所在。为此需要我们有一颗平常心,以平静的心态看待自己和看待得失。只有心态平和,才能正视自己,脚踏实际。俗话说知足常乐,记住: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天地,不嫉妒不眼红,只有这样,才能摆正心态,淡泊从容。
第五 给自己的心灵放假我忙碌,我清贫,我充实,我享受,我疲惫,但是我快乐,这就是生活,教师的生
第二篇: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
在大学最需要做的一件事——认识自己
你适合站在哪里,你就应该站到哪里。——歌德
如果你开始讨厌这个世界,如果你开始感到生活的压力,如果你开始感到内心的空虚,如果你开始觉得偶像剧也不怎么有意思,如果开始觉得玩网络游戏也变人极度恐慌,那只能说明你已经开始成熟,已经开始认识到社会的现实,开始想要了解人生的真相,想要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在同样的环境里,不同的人会发生不同的境遇。人当然可以不必认命,但必须对自己有所了解,也对客观的环境有所认识,这样才不会勉强自己去做根本做不来的事和自己不想做的事。然而就有人因为羡慕他人,埋怨自己,而以短处去面对环境,妄想以此改变自己的境遇,结果弄巧成拙,没得到别人的那一份,也失去了自己应得的那一份。多数人想认识这个世界,却极少有人想到先去认识自己,我们有必要认识下自己,自己到底到世界上来是干什么的,必须有个十分清晰的认识,没有这个认识,人就会迷茫,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就会在人生的一个一个的十字路口徘徊,这样的生活是让人忧虑的。人们时刻都在与自己相处,如果一个大学生能够认识并接纳自己,对自己有合理的期望,而且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知道自己应该学习些什么,善于利用每一个成长的机会,改进自己,完善自己。那么,他的一生就会快乐、充实和有意义。如果我们未能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就会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我们不会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何在,甚至为人处世也会很困难。因此,你有必要时时检视自己。问问自己,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什么?
只有清楚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它是如何影响你每天的行为。使你认识到反思每日的生活,并使自己了认识到生活的真相。一旦你能明确这些,那么生活也就变得容易和有趣多了。也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就不必依赖别人提高你的价值,也不会强求别人的言行符合自己的旨意。准确地识别自我价值,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做到的。有的人过高估价自己,往往碰钉子;有的人过低地估价自己,使丧失了做事的勇气。作为社会的一员,只有恰如其分地估量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才可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使自己有所作为,取得预期的成就。
同时也要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就是要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无论好的、坏的、美的和丑的。首先接纳自己的缺点。其次要爱自己、肯定自我价值,对自己有价值感、自豪感和认同感。再次要接纳自己的失败和不完善。接纳自己的不完善是自信的表现,也是完善自我的起点。因为每个人在外表、能力、个性方面都有一定的缺陷。对过去的过错不要耿耿于怀,要正确对待。最后欣赏自己的优点并依此确定人生的方向。大学生需要的是扩大社会圈子,不为讨好他人而去做事,欣赏自己,不因他人评价而使自己不悦。定期反思个人的得与失,始终对自我成长以及成绩多做出认可和激励。
人生有很多事其实很奇怪,因为根本就没有对错,好比你自己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而之前总会有人出来劝阻你,如果你成功了,别人会夸你,如果失败了,别人会贬你,但又有谁知道未来的事呢?因此很多的事根本就无须想太多或议论什么,我们只要这样走下去,自然会看到结果。一旦你决定了要为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而努力,那么你做的每件事要么会使你离目标更近一步,要么就使你远离目标。由于你要为自己的所有行为负责,因此不管你做或不做某件事,都有可能使自己后悔,这种后悔的可能性很大,我们无法选择做使自己不后悔的事,我们惟有选择使自己更开心的事。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人们常常迷失自我,变得灰心丧气,万念俱灰,甚至怀疑,否定自己,但无论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你永远都是你自己,人永远无法逃避自己。
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是重要的,别人如何看待你的工作,决定,努力,动机或成就,这些都不要紧,因为只有我们最清楚自己所作所为的重要性。世上只有一个我,所以我怎么可能平凡?那些急急地模仿别人,符合别人要求的人,才是真正的凡人。用别人的观点来认识自我,只能使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模糊,且永远无法得到一个真实的自我。如果你重视自己的思考与决定,那么你必须了解,无论是其他同学或老师无权主导你的生活。因为我们无法改变一个人认定的事实,除非她自己愿意改变。别人的意见只能当参考,若是太用心,反而会使自己更加模糊。你一定不要欺骗自己,要尊重你内心的指引。
人生在世,我们是乎总是活在与人攀比的过程中,比学历,比财富,比可以比的任何一切。其实我认为人如果要比,就比比健康,比比快乐就好了。有时我们总是拿时间去争取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来跟人比,或许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比,又有什么好比。我们究竟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只有这点时间,但人的欲望却是无限的。我们是真的在按照自己的心在行事吗?我们总是受着这样那样的诱惑,是压迫,是指使,还是身不
由己。也许我们所感知的一切都是通过比较才行有所体会,其实这样不好,为何一定要活给别人看呢?说到底,又有谁真正的在意你的幸福,而你又在意过谁呢?一切都只是虚无︌我们完全可以自己给自己鼓掌,自己笑给自己看。当看到自己的亲友与对手一个又一个先自己而去的时候,或许我们会有所体会,活着的幸福只有自己知道。假如死了,我们也没有时间再去思考或抱怨什么了,所以活着就好,无需外加。可以有时间锻炼下身体,找朋友聊聊天,辛勤工作,赚点小钱,有钱就去渡假,没钱就去散步好了,何必要把人生搞得跟竞赛一样,谁能赛得过时间?真正的幸福不是胜利,而是一种自我满足,自我陶醉,一种活着的潇洒。
世间很多的东西并不值得我们去思考太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也应该走自己的路,我们如果能很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就是生活的智者,我们要想生活幸福,必须处理好内心的矛盾,认清自己。每个人的性格基本在小时候就已经形成了,我们很难再去改变我们的特质,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特质去寻找人生的方向,并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而不是一味去寻找那条看似前程似锦却让人身心疲惫的路,茫茫人海中,你想要去向何方?
第三篇: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
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即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成熟的自我意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己的身体和生理状态,如身高、体重、外貌等;二是认识自己的心理状况,如知识、技能、意志、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三是认识自身与外界的关系,包括外界对自己的作用,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责任、影响、人际关系状况等。
在如今“应试教育”畸形发展的大环境中,教师、家长、社会对学生的评价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往往只看重学习成绩一个方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是优秀生,“一俊遮百丑”,什么其它的缺点和不足似乎都可以忽略不计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是差生,什么其它的优点也看不到了。在学校里,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成了宠儿,坐的位置是最好的,上课提问是最多的。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却成了无人问津的蹩脚货,只要他们不犯事,没有谁会注意到他们。而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是垃圾,座位排到最后,上课不许乱说乱动,动辄就成为受批评、受嘲讽的对象。在这种状况下,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得不到正确的评价,他们看不到前途和光明,整天生活在自卑当中,总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笨。在这样一个由于缺乏信心而产生的自卑心理状态下,不仅正常的学习受影响,而且个人的身心活动和交往活动都受到影响,甚至破罐子破摔,放纵自己,形成反社会人格。其实,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也有缺点和不足,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身上也有闪光点。再说,成绩不好,就应该是社会的弃儿了吗?就说明一切都完了吗?我们没看到那么多没上过大学的人在各行各业都做出巨大成就吗?
所以同学们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可你却只是一颗星星;也许你想成为大树,可你却只是一株小草;也许你想成为大河,可你却只是一泓山溪。
于是,你很自卑。
很自卑的你总以为命运在捉弄自己。其实,你不必这样:欣赏别人的时候,一切都好;审视自己的时候,却总是很糟。和别人一样,你也是一片风景,有阳光,有空气,有别人未曾见过的一棵春草,有别人未曾听过的一支歌曲„„
做不了太阳,就做星星,在自己的星座发热发光;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希望;平
凡并不可卑,只有实在的自我,才是最好的自我。
第四篇:说课稿《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说要讲的课题是《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根据我对本课内容的分析和逻辑结构的了解,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江苏人民出版社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课《天生我才必有用》第一框的内容。学习本课的目的就是要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自信、开发潜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走向成功。所以这节课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我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落脚点,在大胆整合的基础上,我确立了本课的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用自信激励自己不断进取,成功中增强自信,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不断提高自我认识程度,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
知识目标:知道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重要性,初步掌握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科学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
能力目标:知道自信与自满、自大的区别,增强分析和处理自身成长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都是科学地认识和分析自己。本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清疑点的教学目的,在处理这一主题时,我主要是组织学生交流运用科学方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说学生
中学阶段是成才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要成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必备条件之一,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就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青少年学生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成才,有所成就,为社会做贡献;另一方面由于自己知识、经验、阅历的缺乏,往往对自己缺乏信心。特别是在激烈的学习竞争环境中,常常会因为一时成绩的不理想,或与家长、老师的期望还有距离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甚至对自己产生怀疑。所以对学生进行自信心建立的教育是现实的需要。
三、说教学方法
1.教法情境教学、活动教学、角色体验
2.学法自我探究、分组讨论
3.手段图片展示、多媒体放映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大家仔细阅读一下教材p12,然后思考一下小强为什么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难道他真的什么都不行吗?
设计意图:依据学生的现实生活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下面正确地解决问题埋下了伏笔。讲授新课
“正确地识和评价自己”这一框题由“给自己画个像”、“认识自身的的潜能”、“科学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这三个主题组成。按照由表及里、有感性到理性的逻辑顺序展开。主题一:给自己画个像
活动一---把自己在阳光下晒一晒
让学生填写一个表格,在根据表格内容的填写,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优点、缺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知识点: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是要实事求是,既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自己。要知道自己的长处、优点,也知道自己的短处和缺点。接受自己,突破自己。
过渡:“我就是这样的人吗?”
主题二:认识自己的潜能
活动二---身边的故事
事例一奥运冠军刘翔事例二农民和儿子
老师问同学们:类似这样的事,你有没有听到、见到过,或者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交流,启发学生人人都有潜能。
活动三---信息点击
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的“七项智能”对照上述七个方面,我有哪些潜能未被开发?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这方面的可能,但要把可能变为现实,必须靠自己的勤奋努力。
知识点:每个人都有潜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就是要认识和努力发掘自身的潜能。主题三---科学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要讲清这一块的知识内容,我是这样做的:
活动五:经验交流
其一,先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在这里我会仔细注意说明这些方法的特点及运用这些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以人为镜”,即内省法,从比较中认识自己的方法,青少年可以通过与同伴的比较,找出自己的位置,这是认识自己的常用方法,但却经常带有主观色彩,在比较时,要寻找环境和心理条件相近的人比较,这样才比较符合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
其二,侧重于这些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课堂上我会组织学生交流运用科学方法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体会。在这一块上花的时间会多一些,毕竟本课的学习目的在此。
设计意图:这一主题主要是介绍了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几种常用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认识掌握科学方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创造和运用更多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自己。
知识点:试着运用一些正确的方法去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我们就能逐步形成清晰的自我形象。
活动六:诗意升华
设计意图: 和学生一起朗读名言名句,让名人的言语激荡在每个人的心中,达到情感升华。课堂小结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一味地羡慕别人。大自然是公平的,在给予每个人缺陷的同时,也都给了每个人优势,关键在于你会不会去发现。课后作业
先填写好自我评价,再让家长、老师、同桌、朋友填写好表格,再对照之前对自己的评价,比一比你的自我评价与他人的评价有什么不一样?你有什么感受?对自我评价有什么启发?最后根据所有评价,完成综合评价。
板书设计
我采用的是条目式板书,清晰明了,有利于学生直观掌握本课的内容。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内容的构思,肯定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请批评指正,谢谢!
第五篇:两岸要正确地认识、理解和支持马英九
两岸要正确地认识、理解和支持马英九
作者:gaomi_xiao
2008-08-10
现在两岸民众,尤其是中国大陆民众对马英九执行的“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多有议论。其中更多的一种趋势和解读是对马英九的负面评价多于正确地认识和理解,更谈不上正确地支持马英九及其执政团队了。这种民众的“失望”、“焦躁”、“不满”,甚至“敌视”的情绪,不仅在普通民众中广泛存在,而且一些著名的新闻媒体评论人也存在“设身处地”地期望或者要求马英九必须在“统”“独”之间做出选择的观点。
我认为,一旦两岸民众的这种状态成为两岸政策制定者,尤其是成为中国大陆的政策制定者的认知和判断,对两岸的影响和破坏将是巨大的。
面对两岸当前的“不统一”的现状,每一位中国人都会有自己的民族感情,都期待两岸尽快实现统一,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我们必须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危险的台湾内外政治和社会现实,以及两岸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的背景和条件。这就注定两岸的和平统一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对于任何政治人物,他们视为“生命”的东西是“„国内‟民众支持”和“国际积极评价”。从“„国内‟民众支持”而言,政治领导人充分尊重“民意”和正视“国内”政治生态就是一切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前提。如果马英九不能做到尊重“民意”,就必然会被政治对手(民进党)利用,最终也会失去台湾民众对马英九的支持。这就是马英九必须面对的“政治现实”,也是马英九的“历史局限性”。
同时,两岸统一的目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腾飞,是为了让两岸人民有更好的生活和更高的自由,而不是“为了统一而统一”。所以,马英九会采取什么样的两岸发展的政策选择,应该考虑的轻重主次缓急的优先顺序,只能是首先满足台湾民众和社会的现状和需求,而不是中国大陆的期望或要求。
当今台湾的问题是“宪政混乱”、“政党恶斗”、“族群对立”、“经济下滑”、“民生愁弊”、“社会分裂”。在这些问题中,根源问题是“宪政混乱”。该问题是由上世纪九十年代李登辉执政就开始形成和累积的,一直到陈水扁下台,一共持续了近20年,几乎是“一代人”的时间。我们最起码应该有的的判断就是:近20年形成的政治乱局,不可能由哪一位台湾总统的四年或八年任期就可以“终结”。马英九如果能作为台湾“宪政混乱”的“终结者”已经是很高的历史成就了。更何况,对于这位缺乏“政治手腕”和“政治谋略”的台湾“总统”而言,如果结合马英九的性格特质和台湾内外环境,几乎可以肯定,这是马英九很难顺利完成的“历史任务”。
马英九必然会因必须面对台湾的“宪政混乱”,而导致“身心疲惫”和“千疮百孔”的结果。最直接的一个结果就是,马英九可能会成为“官司总统”。或许,“这些事”对于台湾很多其他政治领导人来说,根本不算做是什么“麻烦”或“问题”。但是,马英九是一位对政治道德有“洁癖”嗜好的,在职期间就先成为了“官司总统”,这无异于让马英九在“肮脏的地狱中游泳”。但是,如果马英九能看到这是扭转“台湾乱局”必须要下的“地狱”的话,我相信马英九会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政治信念和信仰。
由此可见,马英九现阶段有需要急迫和必须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有必须完成的政治角色。所以,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讲:“两岸统一”的主题,的确重要,但并不是马英九需要急于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中国大陆必须要懂得,没有一个稳定、发展的台湾政治局势,就不可能有两岸的和平统一。原因很简单,两岸和平统一,从本质上讲,是以两岸必须要达成“两岸和平统一”政治协议或政治方案为基础的。在一个混乱的政治环境下,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现在的台湾,任何一项政策或行为都会被不同的政治势力引导为民众的极端两极分化,更何况是“两岸和平统一”政治协议或政治方案?如果马英九在两岸尚且不具备和平统一的内外环境,尤其是台湾根本不具备和平统一的政治社会的环境和条件,而贸然与大陆达成“两岸和平统一”政治协议或政治方案,无异于让马英九自毁“合法执政”或“稳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民众支持的条件。因此,中国大陆不能对台湾的“政治乱局”做到“熟视无睹”或“不闻不问”,而必须帮助任何一届不主张台湾独立的台湾领导人、政党或政府维护和优化台湾政治局面,改变台湾政治生态、稳定台湾社会秩序、优先发展台湾经济民生、转变台湾社情民意。
其次,在保障台湾政局趋于稳定的过程中,马英九最缺乏的是帮助其执行“稳定社会”、“发展民生”和“转变民意”的政府。这是马英九至关重要的促进台湾发展的“支柱”。目前的“刘揆”领导的是一个很让人捏把汗的执政团队。大家记得“百日维新”失败的主因其实是光绪皇帝任用的以梁启超、康有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执政团队”,在根本不了解、也不擅长政府行政体系和行政官员运营的情况下,把执政无果的原因归咎于“无皇权”,而鼓动和胁迫“光绪”反“慈禧”,最终导致变法的彻底失败。现在的台湾政府团队,还没有怎么“出门”,就遇到“蓝营”反政府的近乎“白痴”的执政问题。台湾执政政府该如何运用行政权力让行政体系和官员服从和服务于致力发展台湾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对于“刘揆”的政府团队而言,似乎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注意到“刘揆”领导的政务官的主要阅历和背景,几乎都是有高度的理论知识和较高政治道德品质的“好人”,而不是灵活、积极、务实的行政权力的“筹划者”、“规划者”和“运行者”。这是最会要马英九“命”的一群“好人”。而马英九只能“干着急”。
所以,对于真正关心和希望两岸和平统一的中国大陆民众,首先要静下心来学习和研究台湾的实际情况,而不能把期望台湾统一的民族情绪凌架于两岸的实际之上。我们在“李登辉时代”就因为缺乏对台湾现实的调查和了解,最后,即便大陆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得出“李登辉是最大的台独分子”、“陈水扁企图做„台独教父‟”的结论,对两岸和平统一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近20年的历史机会不一样的丧失吗?
难道我们真以为“导弹能改变台湾民意”、“武力能让台湾民众屈服”?
目前的马英九已经把拓展“国际空间”作为急于完成的“执政目标”。设立优先“拼外交”作为执政目标,马英九就已经错了。如果中国大陆再逼迫马英九必须在“统独”问题“摊牌”,就等于是“迫使”马英九把“统独”和“国际空间”做为执政主导。固然,这会让马英九“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会导致马英九的执政会失败。可是,我们除了又创造出一位“李登辉第二”或“陈水扁第二”外,对于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又有什么用呢?
难道我们肯定接下来执政的台湾政治领导人就一定会比马英九更有利于两岸和平统一吗?
既然中国大陆选择了“和平统一”的道路,就要做到“六个必须”:
一、必须学会深入调查和了解台湾实际情况;
二、必须要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做充足的各种准备;
三、必须对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保持足够的信心和耐心;
四、必须客观、积极的认识、发展和把握好台湾各种政治和社会力量;
五、必须掌握影响和控制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动性和主导权;
六、必须脚踏实地地积累两岸“和平统一”所需要的台湾内外环境,积极发展台湾支持维护两岸和平统一的民意和力量。
没有以上这一切,我们所谓的“两岸和平统一”只可能是在浪费时间和机会,只能导致两岸平时喊“口号”、遇事出“恶言”、无法容忍就“威胁”。
如其整天为不能两岸和平统一“唉声叹气”、“愁眉不展”,以至“陨命夭折”,还不如仔细研究两岸的国际、台湾及大陆的实际现状和相互发展现状,以积极、务实、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认识好、分析好、规划好、解决好,不就成为了我们这一代值得庆幸的“好事”吗?
我很早以前就说过:能帮助中国大陆迅速统一台湾的是李登辉或陈水扁!
可是,在李登辉和陈水扁执政时期,我们失去了“武力统一”的机会和环境。既然中国大陆选择了“和平统一”的道路,就不能再渴望能拥有“武力统一”的“迅速”、“快捷”和“方便”。
中国大陆要记住:任何威胁一旦让对方看破“手脚”就成了“小丑表演”,除了好笑,没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这样讲,并不是说,我们必须无条件或无选择的支持马英九,而是想告诉中国大陆民众及政府,对可能影响或制约两岸和平统一的各种因素和一切方面都必须做深入的调查和了解,无论发生任何两岸之间的问题,只要台湾没有触及两岸和平统一的底线,就必须学会以积极、有效的交流、沟通和引导为手段,始终本着善意、容忍和智慧的心态,以促进和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为指针,针对性的制定两岸和平统一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创造“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两岸和平统一的发展形势和力量才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根本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