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长,永恒的主题---第二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领奖感悟
成长,永恒的主题---第二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领奖感悟
7月,星空的灿烂注定了这个不平凡的夏天。
7月,成长的轨迹一次次留下深刻的印记。
7月,注定属于成长启航的转折点。
一、追梦
经教体局的推荐,教育时报4月相约采访我正忙于准备省级优质课比赛,5月杨磊主任专程对我进行采访,再到6月2号教育时报刊以《生命在坚守中绽放》为题对我进行报道,我第一次登上了《教育时报》课改导刊的首页。能有机会和教育时报的记者在一起交流成长的一些经历,即倍感荣幸,又感惭愧。在我看来,自己是那么的普通,自己的事迹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我始终认为,自己不过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了一些平凡的小事,并且还没有完全做到位。能够被评选“第二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内心感到幸运的同时,更多的是忐忑不安。接到通知后,和张校长交流,就让我们带着成为“最具成长力教师”梦想去参加这次颁奖典礼,去寻找我们的梦,寻找我们前进的方向,规划我们的专业人生。
7月16日一大早,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7人一起去焦作沁阳参加“第二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颁奖典礼”。张校长亲自带队,更让我感动不已。何况还有学校的几位老师一起同去,心里感觉暖洋洋的,没有什么比和自己单位的人一起分享快乐更让人感到愉悦。
由于7月6号-----7月13号一直在郑州师院参加河南省骨干教师培训,7月14号和15号才有时间修改和熟悉在颁奖典礼上的发言稿,为了较为完美的汇报好这15分钟,在去焦作的路上,我才真正的去背发言稿,还好,毕竟都是自己的一些事,所以,到焦作的时候,我基本已经能够把稿子背下来了,到了沁阳已经中午12点,见到会务组成员,杨磊主任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就这样,我们这一行7人,即带着队颁奖典礼的期盼,又盼着对自己专业人生的规划,“带着最具成长力教师”的梦想,开始了我们在永威学校短暂的三天追梦之旅。
二、盛宴
颁奖典礼举行的同时,也是“规划自己的专业人生”研讨会的开始,教育时报不仅准备了最具成长力教师这道菜,更为参加会议的老师准备了全国知名专家报告这道丰盛的精神大餐,让我们享受了一次思想的盛宴。
“教育叙事研究”的倡导者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刘良华的《教师的三项修炼》的报告,通过成为有信念的人—立德;成为教育的改革者——立功;成为有作品的人——立言;三个方面的修炼还是要先有想法,把想法变成做法,把做法变成说法,让自己生活在自我的改变之中。刘教授的报告更多的让我陷入思考,如何修炼自身能力,成为一名有作品的人,成为一名敢想、敢说、敢做、敢写的优秀教师,反思自我,深感差距,在专业发展道路上需要修炼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基本功,为自己积淀更多的能量。
北京十一学校特级教师魏勇的报告《课堂教学与专业写作》告诉学生真实的历史,以批判性思维看待课堂。
网名“看云”的安徽省合肥市第六十二中学小学部语文教师薛瑞萍做了《阅读,永恒的话题的》报告,她快人快语,语言风趣又不乏激情。有个性,敢于直言;有思想,对语文教育乃至整个教育都有自己许多独到的思考,薛瑞萍享受阅读是一种幸福的能力。她是儿童诵读的推广者与实践家,酷爱读书和写作的人文学者。她丰富的底蕴,出口成章的水平、引经据典的能力陡然我们望尘莫及。2个小时的报告带领着我们小学老师走进了儿童阶梯阅读的世界,从她推荐的《男生日记》《货币的价值》《世界顶尖科学家答儿童问》《万物简史》《小巴掌通话》让所有的老师了解了如何引领孩子去阅读,也让我们感受了博览群书的老师的魅力,体会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名师风采。
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中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余映潮《把事业的阳光洒向自己》,从发展观的珍爱的工作,坚持研究,业务上提升三项基本功,追求自身发展的三个层次,名师成长的关键:课堂教学艺术、论文写作水平;到苦做与巧做中不遗余力的完成本职工作,自觉承受多样的痛苦磨练,永不停止自己的积累,保持目标集中地研究方向,将需要的记录成文字。从四个方面余映潮老师反复强调:要有专业的规划,要有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要发表论文,要有自己的作品,用自身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特别余老师50岁开始规划自己的十年规划、60退休仍然制定十年规划,并且64岁的他自认为比起80,他还年轻,这样的心态,这样的专业发展道路,让“第二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中最年轻的我受到了思想的震撼,原来人生的规划其实也就这么简单,有了目标,付诸行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有一场心灵的盛宴。
最难得的是教育时报总编刘肖老师做的《让书香成为家庭的味道》,自始至终,我听得如痴如醉,原来还有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还有这样的家庭读书会,原来父母还可以这样去爱孩子,作为父亲的我深感自己的失败,也让陷入深深地反思,原来我对孩子的关爱原来只是肤浅的关怀,而没有真正为孩子的一生发展负责,刘总编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原来家庭教育也可以这么精彩。
第二篇:第二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颁奖词暨发言
第二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颁奖词暨发言
(一)何丹龙 郑州市第八中学郑东新区学校
颁奖词:从“实习型”到“经验型”再到“科研型”,每一次蜕变,都如此艰难而灿烂。博采约取,厚积薄发。唯有师者的大爱如阳光普照,校园里一颗颗充满渴望的心灵,才能绿遍天涯。
有些校长为了促进教师成长,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要求甚至是强迫老师们写反思、写随笔、写感悟,也出了不少有形成果,但其中不乏无病呻吟的东西,要么胡乱拼凑,要么网上下载,因为这些老师不是发自内心的、是没有成长的渴望,就会敷衍了事、草草应付。现在,各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交织,各种各样的诱惑太多,你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成长的强烈欲望,就很难有所作为,看书学习、备课思考远远没有出游上网轻松自在。我常以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一句话为座右铭:人活着,得有点创业的激情和成就感。由此,造就了我追求卓越、不甘平庸的人生信条,干一行爱一行,干就干出点成就来,当老师就当一名好老师。在这一理念支配下,经过10多年的打拼,我从村里走到了镇上,从镇上走到了县城,又从县城走到了省城。不是说城里比乡下好多少,至少也是对自己努力的一种认可。
当今社会,什么都可以平等,唯有人的素质不能平等,也不会平等,而人的素质中最重要的是思维素质。会动脑筋的人会有更多更好的办法,他的工作效率就更高。教师的成长应该在“思”上下工夫。
对于自己要干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要有前瞻性的规划,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像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飘荡、摇摆不定。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命运已成为不争的现实。会思维的人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这也是一名教师能否走进学生心灵深处的关键所在。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山不过来我就过去,都是这个道理。
有思想,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有创新,在继承优秀成果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科研。为什么魏书生老师工作那么多,却干得那么卓有成效呢?就是他会思考,会科学安排,会想办法。教育其实也是需要创新的,从内容到形式,无不如此。1996年,我设计的主题班会曾引起强烈反响。我上班会课,教育局局长亲自到场听讲,并点名由我在市首届德育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去年,我班开展孝心、感恩教育,让家长进课堂,我和学生一起进家庭、作家访等,我在博客上发了《深夜,我们一路同行》的活动总结,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些都是独到思想的结果。
只有多思才能及时总结、取长补短,才能进步更快、成长更快,新课改重视教师反思其实是很有道理的。也正是有了对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思考,我才能出版4本论著,每年发表上百篇文章。
专家评委、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刘良华现场点评: 何丹龙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乡村做教师的时候,他就梦想成为研究生,成为著名教师。他的梦想实际上就是他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他的梦想、规划推动着他一直在努力。刘本举:让教研成为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刘本举 濮阳市第一高中
颁奖词:当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真正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你的生命便有了理由,诗意地栖息于大地。谁才是学生的生命导师?你说自己不过是一缕春风,但是那些怒放的花朵怎会忘记是谁唤醒了他们,并和他们一起把生命歌唱? 我大学毕业时刚好赶上高考取消了生物学科,这导致课堂教学异常艰难。现实逼迫我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生物,二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所有学习任务,包括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思考中,我发现必须从专业上发展自己,让自己具备高超的课堂教学水平才有可能达到这两个目标。于是,学科生存的低谷期,为了一份学科尊严,我燃烧起专业发展的愿望,开始走进课堂教学研究。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我发现,教育思想是支撑教学研究行走的基石,而思想的建构和传播又必须来自于阅读、写作。于是,我首先走进阅读,自费订阅了《生物学通报》《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等教学期刊,并从图书馆借来了《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等书籍,通过“阅读—转化—实践—反思—改进”这个途径来提高自己。经过几年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我在践行名师理念和方法的同时,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于是我走进了成长的第二个轨道——写作。我的第一篇文章《应用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发表于《生物学通报》1998年第10期。伴随着“实践—反思—写作”的课堂教学研究,至今,我已经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在国家级教育类核心期刊《生物学教学》发表论文13篇。很快,我又陷入了深思——教育教学就仅仅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吗?如果是这样,我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如何?
从根本上改变我对课堂教学看法的是学生的一封信和我一年来的阅读。2008年,我收到了学生的一封来信,从这封信里,我深深感到,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并不是我的课堂教学,而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生命状态的关注,而在这些方面我做得还远远不够,甚至是空白。因为我总以为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如何让学生学到知识并得到能力锻炼。此后,我开始有意识地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并在网络上查找这方面的资料,先后了解了张文质老师倡导的“生命化教育”和朱永新老师倡导的“新教育”。我先后读了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刘铁芳的《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等等,其中很多内容让我震撼:我们的教育有时竟然如此霸道和残忍,而我们竟然还茫然不知。此时,我开始深刻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
我终于明白了,教育绝不仅仅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渗透尊重与爱。专家评委、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刘良华现场点评:
刘本举自己总结出了一套基于“科学史”的“探究性”课堂教学策略。我认为名师要有自己的教育信念,要有自己的关键词,刘本举的关键词在这里显示为“科学史”。韩素静:让文字为人生着色 韩素静 濮阳市高新区实验学校
颁奖词:18年的语文课堂,18万字的著作立身。以教师的幸福行文,以文学的心灵育人。有时候,不著一字,便可尽得风流。文学温暖了你的语文课堂,而你,温暖了学生的心房。对文字的敏感,让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对一篇篇课文有了独特的理解。每当我在课堂上或激情或诗意地讲出和教参不同的见解时,孩子们总会充满期待地看着我,那目光中,多的是信任,多的是思辨。对文字的反复揣摩,让我把自己的写作体会用到了作文指导课上,于是,孩子们喜欢上了作文课。2007年,我参加了“濮阳名师赴上海培训班”,在8省名师和上海市专家面前,我执教了一节作文观摩课,获得专家好评。专家如是说:“韩老师的这节课,犹如一阵清新的风,从遥远的濮阳吹到了上海„„”对文字的敏感,也让我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总能找到最合适的语句,那一刻,我笔下流淌的是灵动,学生收获的是喜悦。慢慢地,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浓厚了,写作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文章开始见报。
2006年,我有幸聆听了李镇西老师的报告,他介绍他之所以能成为特级教师,能在全国有一定影响,是因为别人只是做了但没有写,而他不但做了,而且写了,不但写了,而且编成书出版了。听到这句话,我猛然一阵激动:是啊,我也擅长于书写,我为何不把特长和工作结合起来?从此,我开始在教育教学随笔的道路上摸索前行。
最初,我只是简单叙事,在叙事中渗透自己的教育思想。慢慢地,在叙事之余,我不再只关注自己的班级和自己的学生,在生活中,只要听到的和看到的,我都往教育的规律上想。有一次,我听到一位教师和家长谈话,这谈话引起我的思考:家长和老师到底应该是什么关系?于是写下了《如果家长这样问》,发表在《班主任》;有一天,我和儿子散步,儿子让我猜猜他最喜欢哪位老师,我对儿子的问题很感兴趣,当天就写下《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教师》,发表在《河北教育》;当我参加完一次省级培训时,我写下了《我们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什么》,发表在《中国教师报》;聆听了余映潮老师执教的《记承天寺夜游》后,我为他精彩的设计喝彩,写下了《从有味朗读谈有效朗读》,发表在《黑龙江教育》;品读了薛瑞萍老师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后,我写下《路上读书悟语文》,发表在《教育时报》„„
我努力从日复一日的教育生涯中寻找新鲜、芳香的教育细节:学生的一个眼神就是一个故事,班级的一次活动就是一个思考,和学生的一次谈话就是一个道理„„这一切,引领着我向教育的纵深处探索前行。慢慢地,坐在电脑前静静地书写,成为我最好的休闲方式。专家评委、洛阳外国语学校校长裴素青现场点评: 人为什么需要文学?巴金老先生的回答是:“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从韩素静身上,我们看到了文学带来的希望和力量。刘娟娟:走向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刘娟娟 南阳市河南油田实验小学
颁奖词:从中师生到教育硕士、从学校一等奖到全国一等奖,对你来说,只不过是一项有趣的课改实验。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有生活。活力课堂,只不过是你记录为师者幸福的日记。
在课堂人生中,我经历了这样的3个阶段:我为课苦,我为课狂,我为课甜。10多年前,是“我为课苦”的练课阶段,领导每周都要听我一节课。教材处理,重难点把握,教学流程设计,行吗?对吗?合适吗?不知道。苦恼、焦灼,手足无措。10年前,是“我为课狂”的赛课阶段,从油田一级一级的优质课中走出来,一节一节的参赛课中磨出来,我走向了省第四届优质课比赛的现场,获得一等奖之后,又先后到驻马店、信阳等地上邀请课,还有展示课、接待课,我像超人一样打磨着一节节课,幸福、狂热,顾不得疲倦。如今,是“我为课甜”的阶段。这“甜”,并不是我上的课节节精彩、堂堂成功,而是逐步找到了上课的感觉,把握住了课的基本脉搏,我懂得了我在为谁上课——为学生上课,为释放自我上课。这“甜”,是反思,是提升,是课后的收获和体验。这“甜”,是微微的甜,也是涩涩的苦;是开心的笑,也是淡淡的遗憾。
3个阶段走来,我深深懂得了什么是好的教学。好的教学是对学生的亲切款待,是与学生亦教亦学的共舞,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默契与关联,是对学生本性保持着的开放、信任和期待。教与学,这伟大的事物,使我们的生命更完整、更美好。没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迷惑,没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痛苦,怎能体验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幸福?我庆幸,在课堂教学的漫漫长路里,这感觉,我一一走过。从教20年,细品其中味,我想,这就是成长。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对语文课堂的追求,那就是——活力。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课堂,不同时期的课,有我对“活力”的不同诠释。新课改实施后,“探究性学习”的提出为课堂刮来一股清新的风,我想让这风成为语文活力课堂新的增长点,于是,以《枫桥夜泊》为代表,我着力将语文的活力定位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我构建的“质疑漫谈”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通过学生自己质疑、自主解决、课上合作、课外延伸等形式,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体系。“诗人为什么而愁?”“从哪里可以看出诗人很愁?”“你还知道谁为愁做过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愁的名句?”一首28个字的小诗,在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引导下,融入的却是古今中外名人的万缕愁绪,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专家评委、安阳市殷都区教体局副局长原绿色现场点评: 课堂永远是教师走向成功的主战场。教师的人生之花要在课堂上绽放,就必须在课堂上下工夫,研究课堂,为课苦、为课狂、为课甜,提高课堂质量,加厚课堂深度、效度、温度,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张占营:亲近语言,回归文本
张占营 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第一中学 颁奖词:在奔往聆听全国名师课堂的路上,你像一个信徒,虔诚而执著;站在自己的课堂上,你像一个信使,向学生和同事传递语文的灵动。18年求索,无限风光在脚下。向前走吧,你的脚板下是快乐的旅途!
你若问我,在我专业成长的道路上,给我影响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我会说,是2006年省教研室中语室组织的中学语文优秀教师教研员研修班活动。在那次会上,我聆听了余映潮老师的《让我们做得更好》专业引领报告,我沉睡的灵魂受到触动。那次会议唤醒了我的人生,我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专业追求,并进行了人生规划,而后为之付出了艰苦而不懈的努力,一直走到今天。
要进步,就必须多读书。我自费买来了很多专业理论书籍,有《给教师的建议》《听余映潮老师讲课》《钱梦龙与导读艺术》《韩军与新语文教育》等。后来,自己又订了《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杂志,这些很贴近教学。当时真是觉得一切都那么前沿,这足见我的落伍,我边读边画,边批注边作读书笔记。关于读书,我不认为读一遍就能读出多少精髓、多少内涵来,我是慢读深思,争取嚼出点味道来,那样才有收获。我很笨,但我很努力。我最初读的是名师的课例,一心想模仿他们的具体教法,力求逼真。渐渐地,我懂得仅仅学一些技术层面的东西会使语文课失根,学名师要学其思想,于是开始研读教育理论书籍。中师毕业的我,读起这些理论书籍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我很执著。我们教研室领导鼓励我:“你把半懂不懂的书读懂了,你就进步了。” 我现在主要的精力是研究阅读教学。目前,农村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受到极大限制,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较弱,语文课堂教学追求华丽包装。面对这些,我探求着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新思路。
如何让学生乐学?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思路清晰,以学生的学展开学习活动,设计细腻;洪镇涛老师注重语言的感受、品味、积累和运用,立足文本,实现了语言的回归。在寻求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上,我虚心向余映潮老师和洪镇涛老师学习。我坚持着自己“立足文本、品味语言、注重生成、丰富积累”的语文教学追求,并躬身践行。中华语文网这样评价我:“亲近语言、回归文本、注重积累是张老师的课堂教学特色。作为一线语文教师,他静心感悟教学真谛,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一枝一叶总关情。”对这个评价,我不敢当,深知我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专家评委、焦作市教科所研究员张硕果现场点评: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救你,上帝只救“自救”的人。当许多老师还在抱怨应试的压力,还在埋怨环境的恶劣,来自农村的一线教师——张占营却用行动给了我们答案。
第三篇:第二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颁奖典礼发言稿
第二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颁奖典礼发言稿
追寻教育梦想,收获专业成长
各位教育同仁:
你们好!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15年来,我坚守着教育的梦想,将执著追求与脚踏实地植入自己的教育生命,靠着教育工作中的点滴付出与积累,在奋力拼搏中自己也得到了不断成长。能够被评选为“第二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我感到十分幸运,感谢教育时报给我这次诉说心声的机会,与大家分享成长中的快乐。
一、梦想在坚守中生根
一直以来,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教授的话深深的触动着我: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梦在每个人心里,掌握在每个人手中,我们应该写自己的书,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有所追求,就要有所舍弃,选择坚守,就要享受孤独,追求成功,就是要让自己的人格熠熠生辉。
1995年,年仅17岁的我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最差的一所中学,每天面对的是其他学校“过滤”后的问题学生,当时就有人婉转提醒:这么年轻来到这样的学校,有什么奔头?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我曾经感到失落和无奈,但是走上讲台的的第一天,看着学生天真而又期盼的眼神,心灵深处的那股源泉油然而生。我要有自己的梦想与追求,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我都不能让这种现状影响我对工作的追求,动摇我心中的理想。然后,我便不再多想,把自己的热情和执着投入到了土房子改建而成、没有窗户、不蔽风日的昏暗教室内,一干就是七年,七年中,可喜的变化让我有了更多驶向理想彼岸的冲动。
二、读写为我插上翅膀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做了教师,才知道知识的贫乏,于是把书籍作为自己成长的土壤。农村的生活单调而贫乏,寂寞而宁静,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我学会了与书为伴,用心思考,同大师对话。可以说:无论是床头、办公桌,只要属于自己的地方,全部被书籍占满,记得最初为了领略《河南教育》的风采,我几乎跑遍了全乡的所有学校,还记得拿到《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时,我如获至宝,不到两天的时间,我便把它读完。
“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只有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当教师忙到没有时间看书思考的时候,教育的资源也就彻底枯竭,为了找到源头活水,我常常陶醉于教育类、文学类、生活类等书籍的阅读。近几年来,我还先后订阅了《小学青年教师》《河南教育》、《小学数学教育》等十多种教学杂志,而今上网阅读也为我学习提供了便利,书籍不断充实着我,为我注入新的能量,我愿在读书的道路上,走得更深更远。
我在新浪网以“山高人为峰”为名注册了博客,每天坚持在网校和博客记录自己教育生活的点滴,为自己的教育生活留下剪影。在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总结、反思中改进,让课堂因为思考而变得更有深度和特色。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勇敢地、大胆的思考,自由地、深刻的抒写,促使自己在反思教学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在专业发展道路上走的更远,离名师和专家型教师的距离更近。
三、赛课促我振翅飞翔
这些年的读书历程,丰富了我的思想内涵,使我对教学的解读更加深刻。《细节决定成败》让我明白教学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让我学会了如何和学生一起走进数学乐园,《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让我了解课堂如何设计巧、效率高、气氛活,如何由“学数学”变成“做数学”,我尝试着将自己学习后的所思所悟用在教学中,创造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的新方法也越来越多。
为了让数学课堂在理性的土壤里成长出激情来,让数学课堂有深度,有恒力。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广泛涉猎,融汇贯通,不纯粹的教数学课,听数学课,特别注重数学课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加强其他学科教师的交流,看语文学科方面的书籍,每学期尝试上2节数学以外的课,这些尝试让我学到了许多数学学科之外的知识,让我对问题的思考逐渐理性。
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一个人成功有两个前提,一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二是追求成功。03年以来,我六次参加市优质课比赛,09年作为许昌唯一选手参加省教育系统教师技能大赛,2010年代表市参加省优质课比赛,在不断磨砺中获得成长的快乐。
在2008年的市优质课评比活动中,为上好《认识圆柱》这节课,我让全校讲过这节课的老师一个个谈上这节课的体会。每讲一遍课,就修改一次教学设计, 草纸也不知揉掉了多少张,我整整设计了60多遍教案,一次次备课,一次次试讲,一次次修改,时间最紧张的时候,往往是下午修改教学设计,晚上熟悉教学流程,准备教具,第二天上午进行试讲,为了多一些练习的机会,我经常把课桌当做学生。每讲一次课,都要进行一次反思: 一个词语,一个动作,一张幻灯片中的一个字,都反复斟酌。为了设计出一个精彩的课堂练习,我查遍了苏教、北师大、新世纪版的教材。我在家进行了上百次的演练,家人成了我的忠实听众,即使和孩子上街,我嘴里也在念叨着教学实录,无数次的演练竟让我那4岁多的孩子都会说:爸爸,我来给你讲讲这节课吧。
经过多次优质课大赛的磨炼,我越来越追求返璞归真的效果:还原数学本色,让数学课堂简洁、清晰、丰富、深刻,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和高效。参加优质课比赛也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让我领略了无数的精彩。讲课,评课;再讲课,再评课,通过优质课让我经历一个可贵的教学反思过程,也让我在优质课大赛的历练中逐渐完成跨越式的成长,在这样反复地、螺旋式上升的研究和实践中,我的教学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因为有一次次春蚕式的蜕变,所以前进的动力更加强大;因为饱受“煎熬”,经历了心跳与期待、欣喜与痛苦的情感体验,才有了今天的镇静和成熟。也许,我不能成为专家型教师,但我相信自己能成为一个拥有教育理想的人;我仍会守护着我的教育梦想,执着追求着自己的教育人生,所以我坚信,我成长的道路还会不断延续,我的人生也因踏上了教育的坦途而将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第四篇:最具成长力教师颁奖词
最具成长力教师颁奖词
马仕贵
一、——并不是谁都可以成为首席 主持人引言:
矢志课改能够促进教学成绩的提高的道理,在她的身上得到了生动体现,她一边收获着课改标兵、最佳课改教师等荣誉,一边使本班成绩连续保持在年级一、二名的高位。她就是我们九小建校史上唯一的首席教师——宋建红!
颁奖词:
教师楷模并不一定要和悲情相连,桂冠却必定和汗水与智慧相关,宋建红老师大方地拿出“首席教师”的分量,为成长一词给出了最完美的注解!
二、——义无反顾向前走的誉霸 主持人引言:
她的成长宣言是:“既然被动要学习,主动也要学习,何不积极主动向前走,义无反顾向前走!”半年她写下博文33篇,约13万字;她用自己的辛勤努力,居然一学期就从我校拿到十多张荣誉证书。她就是该年级组一致推荐的最美九小人——常晓芳!颁奖词:
优秀在于习惯,成长在于主动。常晓芳老师要主动把自己开成花,永远走在春天里!
三、——默默待放的耕耘者 主持人引言:
她总把默默做好工作看做是分内的事情,她总是用感恩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在干好语文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工作的同时,半年间写下博文16篇,在教育博客上和课题组同事发帖交流30多次。她就是把心灵成长和传递正能量看得比天还大的曲静芳老师!
颁奖词:
人踏实做好一件事情并不难,难的是一直在踏实做;人传递一次正能量并不难,难的是一直在传递正能量。曲静芳老师把心灵的成长当成了一辈子的课题!
四、——保持飞翔姿态的才女 主持人引言:
作为教师,她是智慧的,因为她是智慧班主任;她是能干的,因为她是教学能手;她是卓越的,因为她是课改标兵和优秀课改教师。她总能从孩子们的点点滴滴中发现惊喜,她总能从班级管理的琐琐碎碎中发现趣味。她就是家长们交口称赞的才女教师李云霞!
颁奖词:
在乎学生的感受,在乎生命的呵护,这是专业成长的起跑线。李云霞老师在这条线上的姿态不是前行,而是飞翔!
五、——用付出换成长的美女教师 主持人引言:
她曾经用嗓过度做过手术;她曾多次自己掏腰包买奖品奖励学生;她多次荣获教学能手、年级学科带头人等荣誉;很长时间,她的课一直是我校数学课的样板课之一。她给我们证明了一条真理——付出总有回报。她就是用付出换取成长的美女教师杨向红!
颁奖词:
有人说: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是不付出就一定不会有回报。杨向红老师以自己为例,给我们进行了另一种证明:付出一定会有成长,不付出就一定不会有成长!
六、——可亲可敬的帅教师 主持人引言: 在同事们心目中,他是热心助人的好依靠;在家长们的心目中,他是足可信赖的好朋友;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他是带领他们连续勇夺年级第一的好老师。对忙不断理还乱的教导工作,他细心梳理,认真去做;对教学工作,他孜孜以教,不知疲倦。他就高大帅教师魏玉斌!
颁奖词:
面对纷繁,能够从容镇定、忙而不乱,拥有这样能力的过程,谁能说不是一种成长呢?若是进而能做到,在这一过程中能不断斩获佳绩,这何尝不是一个伟岸的榜样?
七、——能缩短成长周期的新人 主持人引言:
能把一年级的课堂搞得井然有序,把课上得趣味横生,把本年级组的姐妹们团结得亲如一家,这对个人智慧确实是一种考验,刚加入九小团队还未满一年的李振霞老师,就经受住了这一考验。“智慧班主任”和“课改标兵”的荣誉从直观上向我们诠释了她的成长。
颁奖词:
当你加盟一个全新的集体,除了羞涩和尽快适应,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成长!李振霞老师用难以想象的执着,和超乎常人的智慧缩短了成长周期,必须为她点赞!
八、——暗自努力的实干家 主持人引言:
有位教师给市直中小学校长提供的语文主题学习观摩课,成为了自己专业成长的节点。她为管理班级苦恼过,现在她成了智慧班主任;她为课堂教学烦心过,现在她成了课改标兵;她为导学案设计着急过,现在她甚至能做到一课两案。她就是一直在暗自努力的常建峰老师!
颁奖词:
她的成长必须引起我们的瞩目,她的课堂必须引起我们对成长的反思:没有脚踏实地的努力,再好的策略和措施只能流于空想。常建峰老师用实际行动给我们赠言:实干兴己,实干兴教!
九、——在读书与实践中修行 主持人引言:
她的“教学能手”荣誉含义更加全面:不仅语文考试成绩能够拿到年级一、二名;而且课堂教学水平几乎无可挑剔。她饱含智慧的一节节语文观摩课、示范课,给我校语文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专业滋养。她就是把班上67名孩子全当成宝的教师李晓青!
颁奖词: 其实,每位教师都应像教育家一样思考,像教育家一样工作与生活。谁较早破解了这一专业成长密码,谁必然成长更快一步。李晓青老师之所以成长快,是因其不单是在成长,更是在读书与实践中修炼!
十、——有些优秀无法藏得住 主持人引言:
从教语文转为教数学,这是她的无奈;从语文成绩好到数学成绩好,这也是她的无奈;从旧班家长的留恋到新班家长的口碑,这依然是她的无奈。集“教学能手”、“年级学科带头人”、“课改标兵”等荣誉于一身,藏不住的优秀总让我们目瞪口呆——她就是郭荣芳老师!
颁奖词:
稍微琢磨一下我们就能够明白:成长其实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郭荣芳老师的成绩与口碑,并不是由于她的张扬,而实在是无法藏得住自己的优秀!
十一、——不用宣言开道的成长 主持人引言:
她能够用站立的课堂说话,她能够用过硬的成绩发言。虽说“年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课改标兵”是校级荣誉,但哪个不是实打实?哪个荣誉的含金量我们敢轻视?桑琳艳老师用教学实绩告诉我们:她其实不是一位文弱女子,而是足以威慑一方的下山猛虎!
颁奖词:
不是所有的花朵都得在我们眼前盛开,不是所有的成长都得用宣言开道。桑琳艳老师眼睛默默却牢牢地盯着自己的课堂和班级,未尝不是一种专业成长的方式!
十二、——全校教师心目中的老师 主持人引言:
他的书法课开了全校特色课的先河,他辅导的学生扎堆荣获书法美术比赛一等奖。他的优质课、优秀辅导教师的荣誉,彻底绝了其他教师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的念头。他就是全市教师书法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秦文立老师!
颁奖词:
成为学生的老师本是题中之义,但秦文立老师通过自己的成长,成为了全校教师心目中的老师。这其实不是书法之功,而是成长之功!
第五篇:做最具成长力的教师读后感
《做最具成长力的教师》读后感
李 勇
最近,有幸拜读了徐世贵、郭艳丽老师的《教师成长那些事》,认真品味此书,感悟颇多。书中的一个个鲜活的,精彩感人的教育案例,让我感受到了徐老师、郭老师对教育的专注、醇厚的教育情怀,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徐老师和郭老师的智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而我认为,这一切都源于徐老师、郭老师对教育的专注。渴望专业快速成长是每个做教师的夙愿,教师的成长力决定教师的专业成长速度,那么,教师成长有规律吗?什么又是教师的成长力?教师又该怎样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成长力呢?
读《做最具成长力的教师》,回忆着自己开始工作以来的成长经历。难忘第一次踏上讲台时的兴奋与忐忑,难忘第一次向学生们介绍自己时的自信与张扬,难忘第一次上课时的紧张与慌乱,难忘第一次批改作业审阅试卷时的小心与谨慎,有太多的难忘,我希望自己能尽快地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换,由手足无措变得越来越镇定自若。对于教学这个梦想,我满心欢喜,又满心期待。为实现这个教育梦,我希望自己努力做到如下几点,不断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成长力:
一、博采众长,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教育理想,促使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工作中,我会多读一些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多看一些名家的教育教学案例,多向其他优秀教师请教,多听课,多学习等。在不断学习摸索中,去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尝试从侧面去思索问题,在思索着改变教学行为。将新课改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博众家之长为我所用。课堂上,解放学生思想,以生为本,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在课外,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将这一点一滴累积成自己成长道路上的一笔重要财富,为自己能够快速成长铺桥造路。
二、时刻提醒自己对学生要进行爱的教育
每一位教师都有不同的人格,教育出的孩子也是百花齐放,多么美好而有意义的事儿啊。但是教师包括我自己也许都有意识无意识的有一个很特别的毛病吧,喜欢征服学生,显性的体现在喜欢给学生下马威,逼迫学生完成任务,隐形的体现在千方百计的取悦学生让学生喜欢自己。其实这些都是欠缺思考的,在教育的过程中真的需要处处有爱,处处为孩子考虑,而不能是功利和机械的,征服只会让一个个孩子被磨去了棱角,而用感恩的心感谢的心对待学生,孩子们也会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不管是对老师还是他人,这样的孩子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试着用人格魅力感化而不是征服孩子,这样的柔软教育真的很美。我希望以后的自己,能够在教育教学中时刻提醒自己对学生进行爱和感恩教育。
三、反思不足,总结经验
反思对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成为反思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林老师在书中说:“教师成长=专注+反思+行动”。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多次重复,这样的教师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教师的水准上,所以今后我会认真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日反思、周反思、月反思。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并思考改进措施。将反思的成果用于后续的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改进实践状态,提升教育智慧。
四、努力做一位快乐的教师
努力做一位快乐的老师。迎着日出,行走在去往学校的路上,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我满是鲜花的美梦。努力做一位快乐的老师。我把微笑送给每一个我遇到的纯真的面庞。努力做一位快乐的老师。走入教室,带着孩子们读书学习,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感受中华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努力做一位快乐的老师。不吝惜对孩子们的鼓励表扬,斟酌对孩子们过错批评的字句。我希望我快乐,是因为孩子们每一天都有所收获而快乐;我希望我快乐,是因为孩子们每一点每一滴的进步而快乐。我希望我快乐,是因为我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我要做一位快乐的老师,得到快乐,给予希望!
最具成长力的教师是具有较强教育实践力的老师。发展自己,使自己变得有力量,这就是成长!做最具成长力的教师,把心系教育,传递真爱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把真挚而热烈的感情寓于工作学习与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