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疏》评分细则及分类解析
作文《疏》评分细则及分类解析
作文题目(70分)
18.疏,是一个含义丰富、适用范围极广的词。疏,既能诠释事物关系,又能演绎人生志趣;疏,既能观照现实生活,又能展现审美追求。疏,在诸多层面上引发我们不同的思考与感悟。
请以“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一、审题立意
“疏”的常见义项有:①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导|~浚。②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跟“密”相对):~林|~星。③关系远;不亲近:~远|亲~。④不熟悉;不熟练:生~|荒~。⑤疏忽:~于防范。⑥空虚:志大才~。等等
根据命题,常见立意角度有:
⑴从人际关系的角度立意,将“疏”相对“亲”,针砭人际关系的疏远,或者倡导亲疏有度的人际关系。
⑵从人生志趣、审美追求的角度立意,体现张弛有度、豁达开阔的人生情怀,或倡导艺术上的疏密有致。
⑶从管理或教育方式角度立意,将“疏”相对“堵”,提倡对一些不良现象、不良情绪、不同思想采取积极的疏导方式,而不是一味的压制、堵塞。
⑷从处事作风角度立意,将“疏”相对“严谨”,反对疏忽大意,马虎了事,提倡严谨周密的作风。
其他立意只要紧扣“疏”字,与其基本含义相关,即视为合乎题意。
立意应该积极健康,不能消极悲观;可以反映人际关系疏远的不良现状,但基本倾向必须积极向上。立意要集中明晰,前后“疏”的涵义要基本一致,不能前后意义混乱,搞成各种“疏”的杂烩。
二、文体要求
〖议论类写作〗
①能扣住“疏”的内涵,作个性化的解读,认识独到深刻,观点与材料统一且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或者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语言智慧、幽默、犀利,可视为一类卷赋分,特别优秀的可至满分。
②能扣住“疏”,提出有意义的中心观点,并能扣住中心论点展开论证,举例恰当,论据分析能扣上论点,综合运用论证方法,层次清晰,语言准确,富有概括力,可视为二类卷。
③能抓住提示语中对“疏”的几种阐释,进行分析论证,写成常规式议论文,但无明显的突出之处,可视为三类卷。
④立意大而空,或部分分论点表述不准确,或少部分内容偏离题意或转移话题,或少部分观点和材料不统一,可视为四类卷。
⑤无中心论点,东拉西扯,或大部分分论点表述不准确,或大部分分论点与论据之间不统一。可视为五类卷。
〖记叙类写作〗
①文章从一个小而巧的角度切入,叙写自己或他人对“疏”的体验或感悟,且构思精巧,语言富有内蕴;或者以独到的故事情节(或话题)为开篇,简洁而传神地描写有关静的生活画卷,并由此生发对心灵之静的感悟,语言有特色。均可按一类卷赋分,特别优秀的可至满分。
②故事情节生动,叙议得当,主旨清晰明确。可按二类卷赋分。
③文章主体叙述的是与“疏”相关的故事,且有一定的情节,在立意构思或语言上有一/ 6
个亮点,(比如开头设置悬念或结尾有余韵或有一处较传神的细节描写或有一两句精彩的议论等等),引发的感悟只是提示语的相关词句的重复,且构思无明显新意,语言表达一般,可按三类卷赋分。
④有故事情节但无引人之处,有叙述和描写但无精彩之笔,立意主旨无新意,整体上语言平淡,表达上没有特色,可按四类卷赋分。
⑤所写故事情节明显“贴标签”,而引发的体验或感悟又与“疏”若即若离,且语言表达有较多毛病,可按五类卷赋分。如出现故事情节明显低幼化,语言表达粗俗,前言不搭后语,文章主题不明,不超过35分。
⑥未完篇且不足720字的文章,在照常赋分的基础上,每少一行,扣1分;未完篇但超过720字的,得分不超过41分;完篇但不足800字的,每少三行扣1分。每有一个错别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三、赋分等级说明
一类:63~70,二类:56~62,三类:49~55,四类:42~48,五类:41分以下。
四、例文
【一类卷】
疏
在拥护而繁忙的都市中,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疏松舒适的地方,让自己喘一喘气,舒一舒心。
蓦然发现,林立的高楼挤满了整座城市,连楼与楼之间的空隙都摆满了小摊,堆满了小物件,我们不禁要问如何找到所谓“疏”之地呢?
现实的“疏”地可能找寻不到,灵魂的“疏”地可是待我寻找!
在静谧的午后,不妨闭上双眼,感受来自觉中,我在这节律的停顿间找到“疏”的意韵,感受到不紧不慢的“疏”,感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音有尽而意无远古的清音。一曲高山流水倾泻而下,我知道,我的满腔烦恼,会被清音带走,让我无所牵绊的上路。想象那泉水叮咚的山涧,怀想那水流潺潺的小溪,想象那嶙峋奇异的山石,在这舒缓的节律中流连,在优美的音韵中徜徉,在不知不限的“疏”。也许就在你闲暇时的想象中,留下了“疏”的痕迹。
半个月亮爬上了窗棱,轻启久闭的窗扉,让夜的寂静游走在小屋的角角落落。告别了一日的喧嚣,轻轻舒一口气,吐出连日来的压抑,不禁开始羡慕隐士的生活,不禁开始渴望那疏而不散,疏而不悲的闲适。深秋的夜风吹来淡淡的菊香,跟前浮现出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悠闲场景。且看远处一提壶老叟跌跌撞撞地走来,吟着诗,哼着曲,赏着花,不经意间的拂袖,带走了一缕缕花香。这种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世俗所羁绊的生活恰恰诠释了何为疏而不散,何为疏而不悲。以自己找寻的生活乐趣填补心灵的空白,就那么不牵不挂、不紧不慢地生活,找到自己的一块“疏”地,情意缱绻,乐趣无限。也许就在你闲暇时的感悟中留下了“疏”的痕迹。
又若那轻吟“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陆游,又像那无惧风雨的李白,还有那浅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诗人,无不是活在心灵的“疏”地,以心灵的坦然面对世俗的拥挤,以心态的淡定直面有几分悲苦的人生。
现实的拥挤算不了什么,现实的残酷算不了什么,找寻自己的一块心灵疏地,任由自己放声欢笑,任凭自己深深呼吸,也许这块心灵疏地是一个“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唯美地带,也许在这片疏地,我们找到心灵的慰藉,汲取着无限的生命能量。
【简评】本文从追寻心灵的疏阔之地的角度立意,表达一种高远的人生志趣,立意有高度、有浓度。文章联想丰富,题材广泛,意蕴丰富,语言优美,颇为耐读。不足之处是个别语句表达欠妥。评为一类下64分。
疏
远方的朋友,自从上一次与你分别之后,不知你近来可好。
回想当初我们见面的时候,你刚从老家回来,你倚偎在宿舍门口,手里提着行李包,脸上充满朝气。那时你给我的印象是如此美好。可是,渐渐地你不知何时迷上了网络游戏,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在游戏上面,整日游离于现实之外,疏远了现实生活而沉醉于虚拟的世界之中,你知道吗?作为朋友的我看到有多心痛!
你说你疏远现实是因为现实太繁杂纷扰,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自己能够寻得一丝静谧。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你所谓的静谧只是在空无他人的房间里,享受你点击鼠标,按动键盘的挥舞着游戏画面上人物挥刀相向的声音罢了。记得上一次去你家玩,你正在房间玩游戏,早已醉心于游戏的你并没有发现我的到来。我只见你在键盘上纵情肆横,脸上尽是得意之形,接着你一记“觉醒”,只见屏幕上那如银白色般犀利的光芒向我袭来,铺天盖地地晃痛了我的双眼,仿佛鲜血飞溅的声音在黑暗里凝重而清晰,而你还一如既往,依旧敲动着键盘,你知道吗?我看到后心有多痛!快回到现实吧!
你说你疏远现实是因为现实中充满许多不公,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每个人都能平等的拥有一切。可是那毕竟是虚幻的啊!是疏远现实而存在的啊!我知道你心里其实一定很矛盾,迷上网络后的你成绩一落千丈,渐渐地也被老师列入了黑名单,你一方面对自己很斥责,一方面又想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发泄自己的不满,因为在这里,你听不到老师的批评,听不到家长的斥责,你可以想优等生一样在网络世界中享有一切平等的权利。可是那毕竟是虚幻的,你终究要面对现实的啊!回到现实吧!
你说你疏远现实是因为现实中人们活得太累,太沉重,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可以无节制的工作,游玩。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虽然我不得不承认现实中人们有时活得很累,但你那样活着难道不累吗?整日游离于现实和虚拟之间,穿梭于白天和黑夜的轮回,每天上课时,我眼角的余光都能瞥见你的头争议固定的频率做简谐运动,我知道你昨晚又肯定溜出去玩了。你那本应是朝气蓬勃的乌黑秀发也过早地因你过度熬夜,沉迷于游戏而爬上了些许白发,你知道吗?我看到后心里有多难受,那种感觉无法说出,是些许悲凉与无奈吧!朋友,回到现实吧!
„„„„
如你,你我相隔异地,不知你是否还依旧迷恋于网络游戏,疏远现实地活着,如果真是那样,那我多么希望你能疏远那虚幻的世界,回到现实之中,因为在这里才有真正爱你和关心你的人!
【简评】本文扣“疏远现实”和“疏远网络”两层意思行文,针对对方理由分三层逐一说理,剖析深刻。采用书信形式,言辞恳切,语言亲切,有较强说服力和感染力。故评为一类下,63分。
【二类卷】
疏
古人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正是这疏影,给这些景物增添了一种别样的意境。疏,乍一听给人一种不好的感觉,可是细细体会,我们便会不禁感叹,疏中也有美的影子。
所以,我们要学会在疏中看到美。
疏中的美是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疏远黑暗的官场,还心灵一片净土。陶渊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疏远了那些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他过得悠然自得,并留下了千古美名。选择了疏远,在这疏远中体会一种不同的生活,是一种精神的洗礼,灵魂的享受。疏,让我们更好地体会生活。
疏中的美是一种甘于寂寞的姿态。远离尘嚣,在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上拙(茁)壮成长。树与树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小,这样才利于它们的生长。同样,人与人之间有时保持一定距离,也是很有必要的。史铁生就喜欢疏远人群,在安静的氛围中思考写作,他能够甘于寂寞,并
留下了一系列像《我与地坛》那样脍炙人口的文章。所以,体会疏中的美,需要我有一种甘于寂寞的姿态。
疏中的美是一种自我放松的愉悦。面对如此大的竞争,我们有时候需要放下身上的负担,轻装上阵,以一种轻松的姿态前行。表面上看来我们是太疏忽大意了,疏忽了竞争的残酷性,可那其实是因为我们真正地了解竞争,我们需要在这看似疏忽的举动中寻求前进的力量。有时候,家长对我们的“疏忽”也未尝不是一种暂时的解放。在疏忽中寻找一种放松的愉悦,让我们更有力量。所以,疏中的美是一种自我放松,正确面对竞争后的愉悦。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疏忽大意有时未必就是不在乎,疏远人群,疏远黑暗有时未必就是格格不入,而是他们擅于在这疏中体会美。而体会疏中的美,需要我们有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要有一种甘于寂寞的姿态,要有一种自我放松后的愉悦。我相信,如果我们能真正地把握好这疏中包含的深刻意蕴,我们人生一定能焕发出它应有的光彩,实现它应有的价值。
【简评】这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开篇由“疏影”切入,引出文章观点:要学会在疏中看到美。中间扣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甘于寂寞的姿态”“自我放松的愉悦”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层次清晰,举例得当,语言基本通顺,故评为二类上,61分。
疏
秋叶,缓缓落下,似翩跹的叠翅,旋转,飘落,在金色的余辉中交错,划下深深浅浅的弧。望着树更疏的叶,心头掠过多遐想„„
小时候,总任性天真的认为,与小伙伴天天粘在一起,有快乐分享,有苦难同当,这便是挚友。如果有一天,他离开了你,他与你的关系变疏了,你们便不是朋友了,因为小时片面的理解,因为搬家我们稀疏的见面,渐渐淡却了我们情谊„„
长大后,听着你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着头,妈妈在田间插秧,调皮的我也爱跟着妈妈赤着脚在田间走,看水田中倒映的星空,看田野间整齐排列的秧苗,感受水田中泥土抚触角揉揉的感觉,不时偷偷在秧苗的间隙中再插一棵。妈妈发现了:“小鬼,这秧再往中间挤就长不快长不高了,疏的空间可以给予它更多的养料,更多的生长范围,它们可以更旺盛的长大,就像朋友,有一定的疏的空间,有一定稀疏的距离,才能让果实结得更大,让芬芳的花朵开得更盛。”我点点头,似懂非懂,那时我才七岁。
而现在,疏是一种媒介,可以将矛盾化解,将冲突解除。次数繁密的见面会冲淡朋友之间浓烈的想念,像一棵浓烈的咖啡,少了几许醇香,更多了几分苦涩,见面次数的稀疏会使我们更加珍惜在一起仅有的时光,会让思念绵延开去,去让关怀恰到好处。以前与你天天呆在一起,一起上学,一起写作业,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我们几乎天天拌嘴,现在你和我分开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方,偶尔打打电话,交交心,却觉得很温馨,很舒服,放假了,在一起谈天说地,一起谈理想,谈未来,我们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时光。偶尔一句关心,一句问候也会变得很贴心,很感人,生病时,你会第一个打电话给我关心,问候,失败时,你会及时给我鼓励,我很享受这恰到好处稀疏的见面次数,它给了我带来更多真挚的友情。稀疏,恰到好处的疏该是锦上的一朵花吧。
疏影横斜是一种诗意的意境,于稀疏的影中库藏这美好而又稀疏的遐想吧。将这份情在次数稀疏的见面中完美保存。
【简评】该文用散文化的笔法,由田间作物需有一定疏的空间比赋人与人之间需要有一定的距离,构思精巧。语言较通畅,有一个错别字,故评为二类上,61分。
【三类卷】
疏
朋友来访,想采摘些许诞人的梨却发现本该满树的果实,只剩下稀疏的零星存在,想起之前的盛邀,囧极了,只得勉强摘下一两个还看得过去的,下定决心一定要查清楚。
那天晚上,再无诗兴,早早散场。披上一件黑色的外衣,蹑手蹑脚地走至后园,感觉自
己的双眼似在黑夜里发光。不一会,只见一个灵活的身影小心翼翼地来到园中,看罢四周无人,便轻车熟路地爬上了一棵梨树,细细地采摘。我一口气上不来,正准备去抓人的时候,却不小心碰到了手边的枝桠。他马上听到了动静,惊恐地回了一下头,飞快地爬下了树,一遛烟地跑了。好小子,原来了多日不见的隔壁王嫂的儿子,想不到两人平时憨憨的模样,果然人不可以模相。今天只好作罢,回去睡罢。
第二天,密密的栅栏在两家间竖起,看着自己的杰作,我十分得意。这是小王走了出来,红肿着两个熊猫眼。报应啊!做贼心虚,吓出来的吧!不再顾他,转身回去。母亲迎面走来,我正想着向她老人家炫耀这事儿,那知母亲看到那栅栏,密密的栅栏,又看看那双红肿的双眼,慈祥的笑容却忽然阴了下去,沉声说:“你跟我来。”走到堂内,母亲沉默了起来,很少见母亲这么沉默。清晨的寒风从门缝间灌入,我收了收衣襟,低下了头;直觉地认为自己错了。“跪下!“我不敢置信地抬起了头,却看到了母亲那双红了的眼睛,“砰”一下子跪了下去。这是只有犯大错时才有的惩罚,今天?“你知道你错在哪里了吗?”我低头不语,只是微微的摇了摇头。“你错就错在不该建那密栅栏。我想你也发现了吧!小王常来摘桃子。”“这哪儿是摘,明明是偷。”我在心里嘀咕着。“知子莫若母,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只是那王嫂不知得了什么劳什子病,总是咳嗽。家里穷,小王没办法,只好用那土方法,给娘熬梨子吃。人家那么孝顺,不就是几个梨子,你却!”我倏地抬起了头不敢置信地看着母亲。“还不--”母亲还没说完,我就头不顾母亲还在那儿站着,飞一般来到了后园,也不顾还在那儿独自流泪的小王,把那清早弄起的栅栏有一根根拔了,看着它们变疏的过程,我但觉自己的心也宽敞了很多。
望着小王呆瞪的双眼,我终是以一个长辈的理解,笑了。
“这棵梨树稀了,里面还有一棵,就是结的果实小了些。”
“以后白天来吧!”
【简评】本文是一片典型的记叙文,以“栅栏”的由密到疏为线索,叙写了一个表现悲悯和爱心的故事,扣题紧,主题明。只是第二节描写略显烦冗,且文中也有错别字和表达不清的现象。故评为三类上,54分。
疏
大禹治水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选择了疏,而不是堵。疏,是一种人生智慧。
疏通自己的内心,我们可以活得更好。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故而我们的身体常常会充满怒气、哀气、不平之气。气是什么?它是别人呼出来而你呼进去的那种东西。如果不及时将气疏通,你便会郁闷,头昏,耳鸣,甚至整个身体都有可能垮掉。由此可见,疏通自己的内心是一件多么重要而又紧急的事。中国传统武术讲究欲练神功,必先打通任虚二脉。这便是疏通内心之法。试想,如果你的心中装满了名利、财富、欲望,又怎么可能静得下心,捺得住性子去干你要干的事呢?放下名扬天下之心吧,放下报复之心吧,放下愤愤不平之心吧,这样你才能把身体里的气放掉;这样你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游得更快。
疏通社会矛盾,我们的国家会更加美好。
与西方的民主制度相比,中国的政治制度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便是继承了从古代淬下来的对待矛盾以疏为主。所以,我们的法院在判决之前会先尝试调解;所以,我们有了政治协商制度。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疏通社会矛盾。人在受到委屈之时会有气,同样地,社会在见到不平之事时也会有气。如果社会之气无法排解,危害会更大。排解社会之气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任其自然膨胀以至爆破,法国的大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都属于这种形式;另一种是在其膨胀之前便将其疏通好,比如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两者相比较,还是第二种形式更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造成的损失也要小得多。可见,社会矛盾也需要疏通。如果我们想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从现在起就要开始行动,因为疏是一个循序而渐的过程,欲速则不达。
疏,远远比堵好得多。
疏,比任其决堤更是好得不知千倍万倍。
我们应该谨记疏气之法,不管是疏通我们的内心,还是疏通整个社会。
为了我们的未来,无论如何都要懂得疏,学会疏,运用疏。
【简评】此文审题准确,扣住“疏导”之意提出观点。文章结构清晰,从疏远自己的内心、疏通社会矛盾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并将“疏”与“堵”进行比较。文章语言基本功一般,论述缺乏深度的开掘,故评为三类中,52分。
【四类卷】
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强调思想的开发,法律的人性化,我认为这是可以的,我们应当开放自己的思想,达到一个疏的境界。
在经济文化上,我们可以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迎来一个巨大的飞跃。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几十年。为何?因为当时清政府为了保护自己的小农经济而放弃迎来工业发展。他们没有正确认识到一点点的疏是可以促成更大的发展。深圳,“一夜崛起的城市”,正因为外企的到来才使它变得发达。我们不能对任何事情都严管,有时候疏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对于当下的中国文化,有人认为她已经不再纯净,要保护中国文化。我却认为这没有必要担心。全球化的趋势注定了文化之间的交流,一味的封锁保护只会使文化畸形发展,反而没有达到原想的目标。就应该像改革开发一样,疏疏交流的渠道,让文化健康发展。
在道德法律上,我们可以疏。“执法必严”已经不再是公民追求的唯一目标,他们更注重的是合理。有过一则报道,一位出租车司机为送一名孕妇去医院闯了红灯,被交警拦下,当交警了解情况后,决定用警车开道,护送出租车去医院。遇到这样的情况,想必所有善良的人都会像这位交警一样,极力帮助有困难的人。如果这位交警拦下后只顾调查罚款,那么失去的可能就是两个生命。疏是为了更合理的保护公民。善意的谎言,这已经是很早就出现了的词语。我们的传统道德告诉我们不应该撒谎,但是遇到将死的病人,医生又不得不安慰他,这时我们就不能拘泥在道德的圈子中,应当说出这“谎言”。道德的疏并不指的是摆脱道德而是超越它。
但是有些情况我们是不能疏的。慕容天天,一个以行为艺术家自居的女孩,竟说服母亲河自己一起拍摄所谓的行为艺术。文化的发展并不是扯下一块遮羞布就可以达到的,这样的疏是不允许的。很多贪官因为莫名其妙的“重大功绩”而减刑,这更是不应该的,在这时法律就应该严惩。
严谨,严格都是好的,但是有时候疏却能够比那些死板的东西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简评】该文属于典型的与“疏”的含义若即若离的习作。其中第二小节有将“开放”与“疏通”“疏导”混为一谈之嫌,第三小节则将“疏”理解为“网开一面”,第四小节强调“疏”不是无底线的开发和放任,颇有辩证分析之感。故评为四类中,44分。
第二篇:359纪律评分细1
359纪律评分细则
一.扣分制
(1)每俩个纪侓组长的纪律本上同时出现名字者,每组每次扣1分,严重者每人每次扣2分,不服从管理者每人每次扣3分,与纪侓班长唱反调者和侮辱者扣5分,情节严重写1000字反思。
(2)随意换位者每人每次扣1分,随意移动位置扣1分(除关门外,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向纪侓班长请示),还有上课背靠背扣1分。
(3)随意外出者每人每次扣2分
(4)课上违纪严重和被老师点名者扣2分,其他违纪扣1分,被行政检察登记者扣3分。
(5)无故旷课者扣5分,上课迟到者扣1分,体育课迟到扣2分,做早操和跑操扣2分,(请假除外或特殊情况)
(6)上课顶撞老师扣10分,上课睡觉者扣3分,伏桌者超过一分钟者扣1分(自习课若有睡意的同学,可以轻轻站起来学习)放野火严重者扣2分。
(7)上课打水、请假上厕所者扣1分、吃东西扣3分,照镜子、梳头发者扣2分、传纸条者扣2分,上课丢垃圾者扣2分。
(8)集合(包括早操、跑操、体育课、平时学校要集合)时讲话扣2分(最多提醒2次),还有吵闹者扣3分(最多提醒1次)
(9)班干部在讲台上讲事时,在底下讲话和问与此无关的问题者扣1分
(10)吃烟、嚼槟榔扣3分,打架扣5分。
(11)向纪侓组长那找纪侓本者扣2分,威胁纪侓组长者扣5分,自习课、上课随意发出很大的声音扣3分。
(12)自习课在黑板上布置作业、交作业扣1分
(13)午休讲话、发出大的声音、扣2分。
(14)喊报告须在前门喊,未在前门喊的扣1分。
二、惩罚制
(1)一周纪律本上出现6次者(600字反思,每多1次加100字。)
(2)上课扰乱课堂纪侓者,影响老师心情者,800 字反思书,需向老师道歉。
(3)自习课上被点名3次者,记录在案,当天交给班主任处理(注:检讨书写完后第2天需站在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读一遍,自己贴在墙上),当基分为负值时,写1000字检讨书,擦黑板一周。
第三篇:动态评分多久更新及时间细节点
时间细节点
另外详情页设置还有等待时间的细节需要注意:页面加载时间丶付款快捷性等。
1.页面加载速度
纵观淘宝,店铺图片展示美观的很少,图片加载速度超过10秒以上的比比皆是。数据表明一个用户等待图片加载速度的时间不会超过3-5秒,并且用户在这3-5秒的加载等待中会产生情绪的变化即购买欲望可能会降低。
动态评分多久更新??
+ 昵称 企鹅 了解更多详情。
关于安全问题
很多人都担心淘宝刷动态评分处罚吗? 在这里我们负责任的告诉大家
{刷}这个东西有风险存在的。我们敢保证99%安全 1%不敢保证 因为淘宝不是我们开的。
我们做刷动态评分这个领域三四年了
能接单就接单 不能接单我们是不会接单的
我们在接单之前 测试没问题 确认安全了才开始接单 所以我们在接单 说明没什么问题 请放心委托我们!万一被抓到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根据新规则
万一被抓到了 淘宝只删除炒作所得的动态评分 不会扣分不会降权
店铺状态不影响 只清除炒作所得的动态评分 后续可以联系我们补刷。
淘宝规则政策其实就像政府政策。
2.付款快捷性
流失率是个漏斗,点击次数越少,流失的可能性越小。所以一旦用户点击购买,要尽可能少的步骤的情况下帮助用户完成付费,减少跳出的分支流程。最近支付宝和微信之后先后把付费的流程减少到1步,如果是小额快捷支付,支付宝点击完购买后,连密码都不用输入,就直接付费成功了。这种情况下用户连反悔的机会都没有,转化率怎能不高呢?
第四篇:例文分类及解析发言稿
说明文材料的使用
老师们,大家好。下面我针对说明文材料的使用这个专题,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王老师在与我们讨论复习思路时,一直强调认为不必题海战术,也不必盲目见一篇做一篇的机械重复,除了借助我们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以外,备考复习的篇目也应该精简。所以,为了不给大家增添负担,同时也是为了能够提高效率,在短短的中考备考期能在复习中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我们在目标监测所选篇目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些篇目,共有15篇。下面,我们将就下列篇目的选择归类,以及部分篇目的解读,以及我们在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设计,为大家做一个汇报,这里面有我们的实践,也有我们的设想,不足之处恳请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
一、说明文篇目列举 1.《“玉兔”自述》 2.《鸟坛大嘴大》
3.《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 4.《空难“见证人”——黑匣子》 5.《建筑与汉字》 6.《中国珠算》
7.《人脸识别技术的新发展》 8.《小品建筑》
9.《竹子的“私密生活”》 10.《“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11.《想象》
1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防空识别区】 1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肌肉运动的奥秘】 14.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地图】
15.阅读文段《“解元”漫谈》及《解码汉字“行”》,回答问题。
二、文章分类
我们把这15篇文章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如下分类:
1.按照文体结构特征的不同,分为连续性文本阅读(1-11),和非连续性文本及文段阅读(12-15); 2.按照文章说明对象的类型:可分为传统文化类(3、5、6、8、15),科学技术发展类(1、4、7、12、14),和自然生物科学类(2、9、10、11、13);
3.按照内容的不同:有事物说明文(1、2、4、6、7、8、9、14),和事理说明文(3、5、10、11、12、13、15)。
4.按照读文理解难易程度来看,又可分为三类,一是文章思路非常清晰,内容较为浅易,要点信息基本上可以直接提取,但是在题目设置上要注意细节的问题和混淆概念的陷阱(1、2、9、10、14);二是内容上因为存在很多专业方面的知识,在列数字和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混合使用的情况下容易使阅读思路不够严谨的学生缺乏耐心,乃至没有把文章看完整就答题,其实这一类文章的题目并不是特别难(3、4、7、8、12、13);三是文章的内容与上一类文章相似,在题目设置上需要学生不仅能够准确提取筛选信息,而且要求学生能够具备比较分析、归纳推理和深入探究的意识(5、6、11、15)。老师们手中的材料有详细的篇目分类,这里不再赘述。
当然,这也只是我们根据自己的教学做出的判断,也许较为片面,每个学校的学情不一样,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情、学情分析,灵活使用。
三、典例解析
接下来我就以《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为例,对文章进行解读。我们先从文章的整体分析入手。【读懂文章】 1.明确说明对象
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以此为突破口,进而理解说明内容,理清结构层次,梳理文章思路。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说明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其理念就是“以柔克刚”,即①采用木框架结构,②使用柔性的连接,并具体说明了我国古建筑抗震的显著手法。2.理清文章结构
理清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思路,更清晰地领会内容要领。文章一共1000余字,三个自然段,我们要擅于从整体着眼,准确地抓住文段的中心句、关键句,了解中心句与支撑句的关系,探寻文段的组合规律,概括文段内容。
第一自然段,一共三句话,内容上紧密联系。第一句话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进行比较,指出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巧妙的措施,目的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弭到最小程度;第二句话以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为例,具体说明我国许多古代木结构建筑都成功地经受过大地震的考验;第三句话再次...与西方做比较,说明传统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效果。因此,不难看出,本段主要说明了中国古...代建筑中木结构“以柔克刚”的抗震智慧。...第二自然段从第一句“中华民族不但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料,而且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这个过渡句中,我们不难发现,本段主要要介绍的是中国木结构建筑建筑的绝对优势——柔性连接的框架体系,主要介绍了这种框架体系的历史及优越性。
第三自然段是以总分为结构,分别从台基、梁架、屋顶和斗拱等方面来具体说明了我国古代建筑抗震的显著手法。
全文层次清晰,条理性强,由概括到具体,有力地地说明了我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下面我们来看考题。【剖析考题】
1.第①段中划线的句子列举这种建筑现象的用意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第一段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理清句间关系是关键,仔细通读全段,你会发现画线句从属于本段第二句,划线句前面的一个“如”字,提示我们本句的中心句是“我国许多古代建筑都成功地经受过大地震的考验”,划线句恰恰是这一句的实例支撑和具体说明。
2.解释第②段中加点词语“以刚克刚”中两个“刚”字在文中的意思。
[解析]本题是通过对词语“以刚克刚”中两个“刚”字的指代意义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信息筛选能力,要理解“这种框架体系仍然是“以刚克刚”,这句话中“这种框架体系”....到底是哪种框架体系,往前看,我们不难发现,其指代的是前句中“西方数千年中一直采用承重墙体系”,而这个承重墙体系就是开头提到的西方砖石结构,因此,第一个刚:在文中的意思是西方建筑砖石结构或西方建筑的承重墙体系。第二个刚:在文中指地震。3.阅读第③段内容,请概述我国古建筑抗震的显著手法。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解题思路是:依据题意,通读第三段,把握总分结构,依次找到对应的关键信息点,再从中提炼,浓缩有效信息,即:①台基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②梁架采用抬梁式结构,③大屋顶结构复杂、需要大量构建,④斗栱群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钢盘”。
4.阅读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说明“榫卯的使用”是怎样体现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方面“以柔克刚”这个思维的?
[解析] 本题是材料链接题,即阅读题中提供相关链接材料,以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使阅读真正成为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材料链接题常见题型有验证判断型、拓展运用型、探究概括型、感悟阐释型,本题属于拓展运用类。解题思路为:
① 审题读文:提取题目中“怎样体现”、“以柔克刚”等重点词,确定答题的点在于“榫卯的使用”,“柔”体现在哪,“刚”体现在哪。
②筛选要点:“柔”体现在用榫卯而不用钉子的构建连接方式,“刚”体现在不但可以使木结构建筑承受 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③归纳表达:梳理归纳答题重点,并按题干组织语言简要作答。
例文1
5(一)“解元”漫谈
(二)解码汉字“行”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篇文段阅读:
(一)“解元”漫谈
(二)解码汉字“行”,我们还是从读懂文章入手。【读懂文章】 1.明确说明内容
本文从文体结构特征来看,属于非连续性文本,由两个文段组成,这两个文段都是以“汉字”为内容,展示其背后的文化,彰显我国汉字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其中文段一《“解元”漫谈》主要是针对人们的误读,从字音、词源和相关的历史故事入手,帮助人们识记和理解“解元”一词。文段二《解码汉字“行”》是通过多音字“行”,体现我国汉字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文化魅力。2.理清文章结构
通过读文章,我们归纳出文段一《“解元”漫谈》的写作思路为:
一、由人们的误读引出“解元”一词,并从词语的来源角度分析“解”字的读音。
二、介绍“解元”一词的逐渐演变的意义,并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中的“张解元”和文学作家董解元做进一步印证,深化对“解元是读书人的尊称或通称”这个含义的理解。
三、通过“五魁首”、历史上我国江苏无锡有过“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的盛事、京剧《苏三起解》和明代解缙巧对对联的故事,进一步帮助人们识记和理解“解元”一词。其中,解缙巧对对联的故事通过对“解”字和“乐”字的解析,让我们结合具体语境掌握了这两个字的音义的运用。文段二《解码汉字“行”》
通读全文,我们能够明确本文段的说明内容为“解码汉字‘行’”字,作者使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对“行”进行解码,运用逻辑顺序,从“行”的字源、字义,以及随着社会发展,“行”字意义的变化发展,介绍了由“行”引申出的与“道路”相关的词义、词语,并介绍了由“行”引申出的新词义、新读音、新词性。最后总结,从“行”字的解码过程可以看出汉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剖析考题】 我们来解析考题:
1.下列有关“解元”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准确筛选并提取文章信息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并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这里D中“并列第一名”说法不正确。应是“在乡试中连获第一名”。说明文中的单选题,主要的难度在于考题常设置干扰性因素:如: ①增减扩缩,就是对原文的句子加以改动,通过增加某些字或减少某些词语的办法,扩大或缩小说明范围。
②鱼目混珠,就是用似是而非的词语或句子来替代正确的,造成歧意。
③颠三倒四,是指设置选项时,有意将原文的句子关系打乱,造成理解的难度,如颠倒因果关系,搅乱先后次序。
④无中生有,就是利用考生的思维惯性,诱考生用想当然代替清醒的理性思考。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文意,排除干扰,准确理解、准确筛选信息。
通常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按这样的思路解题:“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2.请简要分析文段一中⑦-⑩段引用解缙与老者对对子故事的作用。
[解析]试题分析:说明文经常考查某段或某句的作用,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通常为从结构、内容、吸引读者等角度答题,而我们认真分析题干,会发现,它是在考查“解缙与老者对对子” 这个故事的作用,这是区别于考查某段或某句的作用的,从答题方法来看,更应该注....重内容方面的作用,而7-10在内容上,是需要首先明确其段落间的关系的,很明显,第7段已然明确了这个故事的作用,即帮助读者记住“解元”的读音此外,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还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知识性、可读性。
3.文段二围绕汉字“行”,介绍了四方面的知识,请写出前两个方面。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意、提炼信息的能力。答题思路为:第一步:粗读文章,理解说明内容。第二步:细读题干,搜集、筛选信息。题干问题在文章分述部分②③中有所涉及,所以答案在具体分述部分②③段寻找。提炼关键词语“读音、词性、词义”“由‘行’字构成的字也都和道路有关”,组织起来即为本题答案。4.文段一与文段二在内容上有什么异同点?
[解析]本题是要求学生将两篇文段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它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将两篇文段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使其对文本的认识更加充分、深刻,既可以看到差别,又能够把握共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两篇文章从内容上看都是围绕“汉字”来写的。但文段一主要是针对人们的误读,从字音、词源和相关历史故事入手,帮助人们识记和理解“解元”一词。文段二是通过多音字“行”体现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文化魅力。
以上就是我对两篇文章的简要分析,老师们一定也有自己的思路和感受,期待着能和老师们做进一步的交流。
第五篇:陕西省中考作文分类评分标准表
陕西省中考作文分类评分标准表
作文评分说明:
(1)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不设上限。(2)没有写题目的,在获得的相应分数上扣3分。
(3)文中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的,在获得的相应分数上扣2分。
(4)不足600字的作文,每少50字扣l分;不足20行的诗歌,每少一行扣l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