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体成长反思
对于个体成长的几点反思
--------说课后的几点想法
数学组青年教师的成长,个人感觉是一种帮扶,同样也是一种责任。几个青年教师之间时不时的交流看法、想法和思路,不知不觉间收获了很多,尤其是和徐斌一个宿舍,晚上的时候,两人之间经常性就自己的备课互相交流意见,每个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后,都能有意外的收获。
个人感觉教师的成长主要决定于三个方面:学科知识、实践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知识自然指的就是本学科的知识体系,从初一到初四,要让整个知识系统起来,把这种系统性用到平常的教学里面。实践知识其实指的就是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的教学不同于研究人员的科研活动,它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在这些情境中,教师采用的都是个人的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说实话,我心里的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在世纪英才带一次毕业班,原来在别的学校带过,在我的心里,感觉带过毕业班后,能让自己在教学这一方面成长的快一些,我自己也在给自己暗暗鼓劲,现在带的这一级,一定要让家长和学校的领导看到我的用心,把这批孩子交给我让他们放心。最后的教育理论知识,是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这是一个老师成功的保障。特别是在学生的身心发展方面。
对于青年教师想成为名师,我想到一句话“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四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这是其中的一点,再就是校长所说的“一招仙”,这几天就一直在想自己的“一招仙”在哪,想完后觉得很后怕,初二的时候学案一直被张校长和李主任认可,后来当班主任后没能坚持下来,我现在的想法是让这个学案重新出来,重新发挥出自己的特色,让自己的学案成为自己新的“一招仙”。我觉得这个“一招仙”可以和自己的教学的特色结合起来,找到自己教学的特色、特长,并结合到实际的教学中。再就是以后学校组织的各项关于青年教师发展的活动,认真去准备,说实话,说课比赛准备的还算充分,可能是以前没有参加过这种比赛,自己当时非常紧张,以后还是要多锻炼,自己没事的时候自己练练,再就是校长提到我的站姿,我这几天上课一直在努力改正,给自己的感觉还是比较舒服,学生也说感觉老师长高了,也许自己真的应该在这方面好好改造一下自己,走路方面自己感觉改起来比上课难多了,不过,我相信自己只能是越来越好,让自己真正成为世纪英才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
数学组石志华2012年4月26日
第二篇:个体发展反思
在大千世界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要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完善自己。但首先我们要了解个体发展。个体发展是说一个人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过程中连续地和系统的变化,包括生理,认知和社会情感等多方面的变化。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生理发展: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大脑的发育、身高和体重的增加、心理机能的改变等;
心理发展包括认知与语言的发展、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等;而认知发展是指我们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与学习等方面的成长与进步;语言发展则是我们学会使用本名族的语言,并达到较高的水平;人格与社会性的发展是指我们的性格、道德品质、自我意识、社会行为的成长与转变。在我们发展的过程中,生理和心理发展相辅相成,生理发展为前提,心理发展为指导;有了好的身体,才会去关心更高层次上的心理发展,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提高社会认识,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真正成为社会的一部分而存在,才有了发展的意义。所以一个人的个体发展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心理发展,它是连续的,阶段性的发展,就像我们每一个年级的学生都有各自年龄阶段的想法和观点,也正是这种不同,才有了我们各自的特色。它也是有方向,顺序的发展的,这个方向应该就是社会的一种总体指向,我们要沿着这个方向有条理的发展,才不会脱离群体;但它也存在不平衡性,差异性,普遍性。
第三篇:教师个体主动反思策略研究
《教师个体主动反思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1、研究背景
教师教学反思问题已经引起我国基础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因为新课程改革呼唤反思型教师,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成长都需要教师学会反思。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持续不断的实验与实践后批判性的、理性的、客观的反思。这就要求教师要反思自己的工作、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实现反思教学的有效性。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可以使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课程设计,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个体主动反思,是指站在专业的角度,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决策进行自觉地、探究地深刻反思,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清晰和明确起来。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反思之后,自身专业化水平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综观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现状: “不会反思”“害怕反思”比比皆是,“反思什么和如何反思”常常困扰着我们。有时教师的反思不是发自内心的主动,而是在被动的状态下进行的反思,就成了教师的一种负担。导致反思往往停留在表面水平,难以深入,难以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
2、现实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让教师学会角色反思。旨在帮助教师学会对自身角色的认知与反思,尤其是对教师角色内在的自我主体价值的认识,并将教师的职业看成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具有幸福感的职业。同时重视教师的精神状态的发展,倡导成功体验,采用人文关怀等方式,调动教师的内驱力。帮助教师树立反思意识,形成自身反省能力和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能力,养成反思的习惯,达到专业自主、自我更新的更高境界,倡导写反思随笔,稳定收获。(二)、理论基础:
1、主体性教育理论:教师作为教学法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同时要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一切教学行为都以学生为本。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推进,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探索,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教师都有理论
上的迷茫,实践上的困惑,认识都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3、无认知理论:无认知的核心意义是对原有认知的再认知,即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活动有计划的监控调节,主要包括无认知知识,体验,调控,其中调控是核心。
(三)、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
1、课题研究的目标
反思,就是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教学反思是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学,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及其背后的理论、假设的再认识与矫正,是一种有益再学习过程。反思的目的是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及效果进行思考、评判,努力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完成教师个体关于教学的经验构建。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呢?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的。由于教学情景的不确定性,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复杂性,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重复性,决定了教师不能仅仅是“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去达到别人设计好的目的” 的工具,而是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专业,需要通过学习、实践和不断的反思、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已有的关于教育教学的经验,努力探求实现理想的教学境界。因此,教师实现自我发展就必须提升自我反思能力,尤其是教学反思能力。
2、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教师个体主动反思策略研究”,是一项涉及应用研究范畴的课题,其宗旨是通过对教师教学法反思的教育干预,从中学教师特点出发,探讨实现教师主动反思,自律学习的基本途径。因此,该课题实践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教师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反思等;
(2)教师教学反思的评价问题;
(3)影响教师自律学习与反思性学习的环境优化等。
二.研究过程
1.课题的准备阶段(2013.6—2013.8)
(1)组织课题组成员利用文献法,学习相关知识,收集课题相关的资料,归类整理。
(2)组织课题组成员阐述自己对“培养反思能力”的理解、体会以及实践经验。
(3)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本课题相关资料,对教师的反思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而确定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和内容。
2.课题的实施阶段(2013.9—2014.3)
(1)启动课题研究。认真研究讨论课题方案,对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制订各类调查表、记录表和评价表。
(2)以个案分析为入手点,以年级组“现象描述—问题诊断—研讨预设—实施预设—个案研究”的小课题教研为基础,再搭建平台组织同问题的模块式研修互动,提升有效实施策略,如此循环往复,积累成果。定期组织座谈,总结交流,进行阶段成果展示。
(3)开展课题过程研究评价活动。
3.总结阶段:(2014年4月——2014年6月)
(1)对课题实验研究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整理,整理研究材料,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2)收集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论文等,进行交流总结,撰写研究论文及案例。
(3)形成结题报告,邀请专家及主管领导鉴定结题。
三.成果与成效;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开展教师教学反思实践,积极倡导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 提高对新课程的认识。在教师教学反思实践中,学校广大教师能主动地参与到各种理论学习活动中去,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丰富自己的理论基础。我们看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学校教师的理论学习有了两方面的收获,一是构建教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每个教师都能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或者说,每一个教师都能在多种学习方式的整合中有效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二是构建教师自己的学习精神。“学会学习”其实不仅仅是针对学生提出的,他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主体成员共同的要求。从课题的起步到深入,许多教师的学习都经历了“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逐渐转变,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在于让教师理论学习的意义脱离了课题研究狭隘的范畴,成为教师自觉地意识和行为。这既是课题研究不断推进的有效保证,更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基础。教师学习精神的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不竭源泉。在总结课题研究的过
程经验撰写了论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策略》获区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
4.创新设想
我们的课题研究重在积极探索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中教学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品质。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研究的深入,教师的教学反思已经深入到教师学科教学改革的每一个层面,反思的内涵已日益丰富,教学反思也成为广大教师的共同追求,成为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自觉追求专业发展的必经途径。由此,我们的课题研究已日益彰显出其积极的意义。我们的课题研究的是教师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普遍状态下的反思实践,而我们的实践在许多地方还非常肤浅,并且实践的断面还相当窄,需要进一步扩宽。从教师反思实践的现状看,参差不齐,因而在教学反思的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更有效更多样的研究策略。
第四篇:小班化环境下催化个体生命的成长
小班化环境下催化个体生命的成长
龙潭区第二实验小学 麻驭坤 “小班化教学”在我们学校已经实验了一段时间。学生数额的减少,大大提高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流的密度,提高了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近距离交流催化了个体生命的成长。
一、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兴趣的培养。小班化教学,空间形式比较自由,师生人际关系也比较融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把课堂还给学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陈鹤琴老先生曾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了吗?”因此,我在小班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把数学知识合理地融入各种游戏中,让小朋友在游戏中学数学,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游戏之前,我给每一位学生的胸前戴上一张数字卡片,每一张卡片上是0 ~ 10中的任意一个数。当“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来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歌声响起来的时候,我说:“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10的就是好朋友。”小朋友就开始随着歌声找自己的好朋友,当歌声停止的时候,胸前的数合起来是10的两个小朋友手拉手站在一起,我接着又说:“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8的才是好朋友!”欢快的音乐声又开始伴随着小朋友找到自己的朋友。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于是10以内数的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记住了。所有的小朋友都为自己能参加这样的游戏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找到好朋友而感到骄傲,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二、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
小班化教学使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过程中能够较好地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由于学生人数少,加上教师整天和学生接触、相处在一起,能够较细致地了解每一个学生,针对每一个学生情况开展有效的教育。这样在教学的设计时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因材施教。特别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课堂上能够及时的给与关注、指导。老师可以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充分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快乐、轻松的学习,并能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比如我所教的班级中学习能力强,接受速度快的张睿达和孔繁一,可以提前准备几道额外的益智题让他们做。而接受速度慢的武一文,一定会在某个难点上打麻烦,所以要单独抽时间就这个问题对他进行辅导。学习信心总是不太足的路展颜,要多鼓励她几句。总是喜欢马马虎虎的张官博,要再给他讲《马马虎虎的小画家》这样一个故事,督促他及早改掉这个毛病。这样就最大程度地做到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也得以实现。
三、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小班化教育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少,相对每个学生占用的学习空间、活动空间和其它教育资源占有量比较大,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条件得到了改善。课堂上学生获得更多的创造的空间和时间,能充分地发挥主体作用,能更自主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开展能动的创造。由于小班化教学中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开展得较多,学生自主地思考、探究、表现的机会多,自主地创造、创新的机会多。
例如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我利用孩子们爱运动的特点,创设了带孩子们参观学校运动会的情景导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其中的现实问题:小明进了几个球?产生强烈的探究欲,而15-9用以前的知识又不能解决,从而成功地为他们建立起一定的认
知障碍,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我适时点拨,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都可以用那些方法来解决计算问题?学生们茅塞顿开,想到用摆一摆数一数、分成等方法。此时,我不急于让学生们马上求出答案,而是把学生们分成小组,抛出学具,让小组们自主探究,在活动中寻求解决方法。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小组长有序的引领下,有的摆小棒,有的忙着在本子上分成,还有的在记录小组发现的方法。然后进行集体交流,每组的同学在交流时,其他组的同学可以提出异议,可以辩论。学生积极参与,集思广益,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成效显著。学生们想到了很多种方法,如:数数法、破十法、连减法、想加算减法等等。这样,培养了每位学生的创造精神
四、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成绩提高和能力发展
小班化教学,使教师在班级人数较少的优势下,在任何时间与空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关注学困生的发展,为他们创设一定条件,让他们也获得成功的喜悦。由于师生之间频繁而畅通的沟通交流,使教学活动显得轻松、愉快,学生人人参加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特别是主动探索、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成为一种学习的主要形式,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充分地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学生学习兴趣浓,掌握的知识更丰富,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分组教学是小班化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我在分组时,把学困生分配到每个小组中,以优带差、以优助差,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提出稍难的问题让学困生思考。为了达到集体优胜的目的,每个成员都要动手动脑,积极参加讨论,贡献自己的智慧,为本组的成功尽最大的努力。这样既给了学困生机会和权利,也赋予了义务和责任,并能激发起学困生表达的欲望,产生内驱力,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同时在合作竞争中,由于小组的综合实力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这就能促进组员团结协作、相互激励、彼此帮助、默契配合,从而使课堂教学气氛更活跃、也为学困生创造了参与合作竞争的机会。
如,在教《乘法》一课时,把整个班级分为5小组,用围坐的形式进行教学。我时而让学生小组讨论怎样的算式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时而让学生互相读乘法算式以及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时而让学生互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全班发言人次达百次之多。学生由听者变成实际参与者,在自己说的同时又倾听别人的发言,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和积极探索的状态之中。学生这种参与意识与参与态度是普通大班所不能比拟的。
总之,小班化教育不仅仅改变了班级的数量,而且可以改变教育观念和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使每一个学生有可能得到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多被关注的机会,催化了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
2011年1月20日
第五篇:学习,反思,成长
学习,反思,成长
河北省兴隆县半壁山中学詹晓良
题记: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经历,但不是每一种经历都不平凡
学习,有一种经历叫收获
两周“影子教师”的生活,在岁月的长河里只能算是一朵小小的浪花,却是我教学生涯中永难忘却的一段记忆。因为我,有20年教龄、送走近万名大学生高中生、市级骨干教师的“老教师”同样被深深地感动。
与带教教师和影子教师一起备课、听课、评课、议课,交流、研讨、质疑、教学跟进、反思,从理念学习到教学实践,从教学实践到理论学习,潜移默化中,自己的精神世界好像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这种感觉真的好爽!
授课教师们全新的教学设计,天衣无缝的环节衔接,平等、开放、民主的课堂氛围,言简意赅的课堂点评,富有情趣和美感的生生对话,时时激发新意和遐想的师生互动,丰富而鲜活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时时呈现的课堂精彩生成,师生们一起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一堂堂课就是一场场的视觉盛宴,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洗礼,更新理念,提升层次,开拓视野,我确有一种被换骨洗髓的感动。
反思,为我打开了一扇窗
伴着感动,躬身自省,我突然有一种感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带着以往教学中的许多困惑,我反复追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教?若不这样怎么办?有没有更好的?换了我会怎样?学生会怎样想?学生会怎样做?这样是最高效的吗?
在新理念和同伴帮助下,以教学实录为依据,观察记录和集体反思,反复扣问和解读;用教学数据说话,用理论阐释,剥离出有效教学和无效教学地时段和内容,探究有效教学和无效教学的成因;在行动中收获,在探究中提升,一个一个的问题豁然开朗。
在和谐合作开放的课例研修中,实现自我的跨越式发展。“我参与,我收获,我发展,我快乐!”这就是影子教师的魅力之所在。
成长,做一朵“能推动另一朵云”的云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以生为本,教师为了不教。我更认为,教育就是启发,就是感动,学习就是培养,就是感悟,带着教育的理想,才能去追求理想的教育。
珍惜影子学习的机会,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素质,一种状态,一种境界,把理论学习、实践学习与经验反思有机整合起来,与“志同道合”的同仁们,在“教学”与“研修”中成就学生,提升自身,让自己和同伴都沉浸在教师专业成长的幸福之中!我就是那朵“能推动另一朵云”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