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雷雨与俄狄浦斯情结
曹禺先生在他的剧作《雷雨》中,很多的人物形象,人物间的关系都有俄狄浦斯情结的体现,无论是显然的还是隐含的,在剧中两代人或一代人之间都有着深刻的体现,虽然表现的形式会不同,甚至有很大差异,但都展现了同样的一个主题曹禺的这本剧作主要是以每一条俄狄浦斯情结的发展作为线索的,这些线索中都体现着人类的一个深刻而永恒的主题——俄狄浦斯情结。
周萍与蘩漪的隐秘恋情这是全剧最明显、最耐人寻味的一条线索,也是俄狄浦斯情结最明显的体现。
蘩漪“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她文弱,哀静,明慧,对诗文的爱好,但是也有更原始的一点野性,对于这样一个正值年轻而且内心狂热的女人,夫爱是必不可少的。可是,老爷周朴园忙着工作,没有时间给蘩漪想要的夫爱,又或许是因为周朴园心中依旧念念不忘鲁侍萍而不想给她夫爱。在这样封建主义浓厚,等级制度森严的家里,蘩漪遇到这样的情况,根本无力去反抗,只能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欲望,她的压抑需要释放,当时在没有几个人的偌大的周公馆中,能成为她性投射对象的就只能是与她年龄差别不太大,内心同样煎熬、矛盾的周萍了。他无法给予周萍母爱,因为毕竟她有自己的儿子,而且周萍只比她小几岁,她也不习惯有这样的儿子。但她最后却似乎是以母亲的威严或是以自居为母亲的力量使周萍屈服,和周萍成为情人。
再看周萍。周萍从小就一直生长在周公馆里,连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谁都不知道,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打击。蘩漪作为后母又没能给他母爱,父亲和他也几乎没有什么话可说,他对周朴园也只是敬畏,所以,在他的潜意识里,是嫉妒父亲的,对父亲是不满甚至是仇视的,所以在他的内心有着一种与父亲斗争的冲动。最后,他终究斗争了,但采取的斗争方式却是:以父亲自居,占有母亲,从而取代父亲。所以,当他和蘩漪发生感情碰撞的时候,他没有用理智和道德感控制住自己。
后来,当周萍走向四凤而遗弃蘩漪的时候,两人的俄狄浦斯情结又毫无保留地体现了出来:“小心,小心!你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得太狠了,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蘩漪的警告,是任何一个这样的母亲处在这种情境之下的真实想法:“母亲把失去夫爱后一切情感均倾注于儿子,甚至对儿子的恋人都产生了一种嫉妒,生怕有哪个女人把心爱的儿子从她身边夺走。”更何况是已经夺走了呢?
第二篇:雷雨与俄狄浦斯王的关系
雷雨与俄狄浦斯王之关系
作者:图尔迪麦提
学号:5142049018 首先我非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今天才对“雷雨”和“俄狄浦斯王”的剧情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我能肯定地说,这两个悲剧剧情简介我终身难忘。虽然,以前接触过“雷雨”,但是总是对某些情节还是模糊不清。我在细读这两个悲剧的剧情时发现,其实从主题方面讲,都是讲述人们身处生存困境,人奋力抗争,力图摆脱所遭受的种种生存困厄。但是两个悲剧的创作出发点有所不同:
《俄狄浦斯王》这个悲剧由古希腊的神话创作,人们的命运始终强调神的存在并且神来控制人们的生存,就是说,在创作时把宗教神秘的力量作为后盾。俄狄浦斯与命运抗争的失败以及作者对他积极行动精神的肯定昭示着古希腊人神性意识和神性拯救的观点。从“俄狄浦斯王”通过人物对事情处理的态度可以看出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念:包含着神性意识,是一种超越于人之外,主宰人的力量。
这种神秘的力量对人的有限性和世界的无限性很有把握。就是人越企图自我拯救,就越陷入毁灭和虚无的深渊。
在“俄狄浦斯王”剧情里一开始就创造一种“英雄”。这个英雄只要能够克服什么平凡人克服不了的困难,就被这些平凡人类认为“王”,就是神的在世的执行者、活生生的形象。更有趣的是,当这个英雄遇到无法解决的巨大困难,他也同样向神求助,并且服从神的安排。哪怕是好像在没有听从神的安排独自行动,最终还是在神的安排下执行神所命令的事情。最终把自己的人生以神注定的“命运”来解释。
在“俄狄浦斯王”中,所有的“命运悲剧”从第一个困境开始体现出以“牺牲”的方式去脱离生活困境,具体的讲,可以说是在宗教仪式当中的一种祭祠。如:瘟疫被看成是一种严重的污染,实质上就是一种陷于重大危机的生存困境,是神在试探人们的意志力的暗示性测试,但是人们把这种条件作为人生存的威胁。结果“俄狄浦斯王”不愿去见神,怕会失去“小”的牺牲,即名气(怕别人说他杀死了前国王)就失去了比名气更大的或者跟名气无法进行比较的生命;前国王为了拯救自己而把出生才三天的儿子想要牺牲,可惜没有牺牲成功就死在自己的儿子手中;俄狄浦斯王不愿意杀父取母,就是所谓的牺牲,结果当知道自己已经杀父取母时,就用双眼睛替代了以前的牺牲。“俄狄浦斯王”之所以成为真正的“命运悲剧”,是因为“命运”确实贯穿了全剧,“命运”就是全剧的灵魂。“命运”被看作是主宰人的一切的神秘力量,人类的渺小和盲目使人无法主宰自身的命运。雷雨由剧作家曹禺创作。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他本人不信宗教,所以,在“雷雨”的创作理念或者里面人物对人事对待的态度来看,根本没有一个具有巨大能力的英雄或者神来安排平凡人的命运。虽然从侍萍竭力离开周家,远离周家而又回到周家的行为与古希腊悲剧中的人物想极力避过厄运定数而又逃避不了的行为有相似之处,但是,侍萍的命运遭遇并不是什么神秘力量给她事先设计好的并晓喻于她的定数。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巧合,都是按照作者所设计好的走下去。可以说,“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普通人的悲剧,是情感的或者理解对人残忍的作弄。
曹禺也曾无奈地感叹道:“他(周冲)的死亡和周朴园的健在,都使我觉得宇宙里,并没有一个智慧的上帝做主宰。”很明显,曹禺所表述的“命运”与《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是不同的,而另有深意。应该说,曹禺是带着他对人的感情来发表这一番言论的。具体地说,是曹禺关注人的生命情感,完全是用一种怜悯的心情来写这个悲剧的。所以,可以确定“雷雨”主题没有一个神来主宰着命运。在此悲剧中,它有一种“雷雨”式的“郁热”,它不只是戏剧的氛围,同时暗示着一种情绪,心理,性格,更表达着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不可扼制的“情热”,超常态的欲望与对欲望的超常态的压抑,“郁结”,二者互相撞击而激起近乎疯狂的生命的电火一样的白热,爆发,又迅速地跃入黑暗的深渊,如同夏日的“雷雨”。这是对生命的挣扎,每个人都渴望把自己从不可忍受的生存方式中解救出来,却没有自我解救的力量,只能从自己的内心造出一个“幻影”,死死揪住不放,却“不自知地犯了更可怕的罪恶”,导致了最后的“死亡”。
《雷雨》固然是曹禺对生命的一种阐释,然而,我们不能忘记其中的人物是为着些什么而走向终点的。剧中人物最终走向毁灭,活着的人虽在,却是疯的疯呆的呆,清醒着的人永远守着孤寂。类似于这是怎样的一种生存境况呢?人该如何面对?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值得我们继续去探讨。
至此,我们已经看到, “雷雨”中的“命”、“天”与《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是不一样的。“雷雨”是悲剧,“俄狄浦斯”是命运悲剧。
《俄狄浦斯王》和《雷雨》用它们独特的感受告诉我们:人生很多时候会陷入到生存困境中去,人的意志往往会遭到压抑甚至摧毁,但是人毫无畏惧地予以还击,用尽全部的生命力量去挽救自己以获得生存的权利。现代社会更需要一种悲剧的精神:虽不像俄狄浦斯那样要牺牲生命才能以示对生命的忠诚,不像《雷雨》的人们走一条极端的路,至少,我们要像他们那样不屈从自己的命运,积极地与命运抗争,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一种胜利。我坚信,现代的人们是有能力让自己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改变现有的生存处境的。
第三篇:由俄狄浦斯情结引发的思考
由俄狄浦斯情结引发的思考
姓名:闫雪班级:10文13班学号:10011137
在当代中,一提到悲剧艺术家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俄狄浦斯王》,人们就很容易想到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将俄狄浦斯这个名字推向普通人的生活,成了一个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无论是在心理学、文学还是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社会科学领域都为人所熟知的名字,俄狄浦斯情结也成了一个多学科使用的术语术语。但用“俄狄浦斯情结”来指代弑父娶母到底有多少的可信度?在以往自己的阅读经验中,虽然也曾对此表示过怀疑,但由于阅读深度不够再加上理论修养不深厚,对此的怀疑也只能作为一种简单地思考。在听完老师的讲课之后,自己一直以来的疑惑和怀疑都有了一个完整的令人信服的理论解释和支撑。在此我就简单地把老师讲的总结和复述一下,以证明“俄狄浦斯情结”的不合理性。
从俄狄浦斯的母亲伊俄卡斯特那方面来说,当俄狄浦斯与她相遇,她当真不知道那是她的儿子吗?而且俄狄浦斯这个名字本身就是“肿胀的脚”的意思,他们夫妻同床共枕,难道真的发现不了吗?从作品中她的一些话可以知道她是一个权欲的女人,这是她“杀子”的动机,也是她“嫁子”的动机,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维护她皇后的地位。
从俄狄浦斯方面来说,他的所有的行为都在表明一点:极力避免弑父娶母悲剧的发生。他离开科任托斯是因为他爱戴养父母,这表明他是反对弑父娶母的,在知道所有真相之后他刺瞎双眼,自我流放。
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俄狄浦斯真的弑父娶母了吗?在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源头-俄狄浦斯神话中我们得知,拉伊俄斯是俄狄浦斯的生母,而伊俄卡斯特是其继母。因此从以上的方面来看,弗洛伊德把“俄狄浦斯情结”代指弑父娶母的原始冲动是错误的。
而且,在学习完这个之后,我在自己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在俄狄浦斯情结提出一开始就有很多的反对意见,但自己由于阅读的匮乏,理论修养和理论意识不浓厚,对于这样现在看来很明显的错误一直置之不理,让其一直在内心深处影响自己低于作品的更深层次的把握。
了解到这一点,对于我来说有很重大的启发意义。在以后的学习和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自己的阅读体验,注重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要被所谓的流行的或大众化的观念所误导,以至于不能客观的分析与评价作品。
第四篇:《俄狄浦斯王》与《雷雨》两剧的主题比较
《俄狄浦斯王》与《雷雨》的两剧主题
摘要:在古希腊悲剧中,命运构成了一个永不衰歇的传统主题。而检阅古希腊悲剧,索福克勒斯的名作《俄狄浦斯王》乃称得上真正的“命运悲剧”。许多评论家认为曹禺的剧作《雷雨》也是一部命运悲剧。无庸置疑,《雷雨》也是一部真正的悲剧,但命运却不是它的主题。《俄狄浦斯王》和《雷雨》同样关注人的命运,重视人的生存意识。这两部剧作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我们称之为“悲剧的精神”)是一致的:身处生存困境,人(无论是古希腊人还是“雷雨”人)奋力抗争,力图摆脱所遭受的种种生存困厄。悲剧的魅力在于洗涤每个人的灵魂让其得以净化及至升华。
关键词:命运观;生存困境;悲剧的精神
戏剧是一种艺术,属于人类精神文化的一部分。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往往很不平衡,然而,同在精神生产领域之内,作为艺术种类之一的戏剧与人类精神文化的总体状态应该是一致的。戏剧是人类文化创造的宝贵成果,它的状况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象征。古希腊戏剧尤以悲剧著名,其悲剧作品就是表现了古希腊人对人生、对世界的一种神话式的古朴、崇高、神圣的情怀。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他的名作《俄狄浦斯王》是一部命运悲剧,所表现的人在命运的笼罩下的含血带泪的奋争是震撼人心的。曹禺的剧作品《雷雨》也是一部悲剧,但它不是命运悲剧,所写的是普通人的悲剧。
“命运”
《俄狄浦斯王》之所以成为真正的“命运悲剧”,“命运”确实贯穿了全剧,“命运”就是全剧的灵魂。“命运”被看作是主宰人的一切的神秘力量,人类的渺小和盲目使人无法主宰自身的命运。杀父和乱伦在原始时代社会不足为奇,在古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跨进“文明的门限”时,俄狄浦斯的“弑父杀母”行为不再为文明人所接受,于是他成为了罪人。为替俄狄浦斯洗罪,把这一切都归咎于神的指示,归咎于命运。古希腊人就是这样把一切不能理解的事及人为的过失都归咎于命运,使不能理解的事成为可能,使不合理的事化为合理。
所谓的“命运悲剧”,其内容是人的自由意志与命运抗争,结局则是谁都无法逃脱命运而归于毁灭。命运给俄狄浦斯带来的不只是个人的毁灭,而是整个忒拜家族的毁灭。“弑父杀母”的命运经由俄狄浦斯之手而实现了,俄狄浦斯也因此刺瞎自己的双眼后自我流放,而俄狄浦斯的儿子们手足相残而死,他的女儿也自杀身亡,忒拜家族最终彻底地毁灭了。命运的威力如此之大,任何力量都不是它的对手,命运才是最终的胜利者。俄狄浦斯和希腊人不得不相信命运,这种命运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和避免的。神谕俄狄浦斯会杀父娶母,这是命定的,也就是一种必然。但是,俄狄浦斯是在偶然中实现这个命运的。这多么可笑!可是,在笑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应该是可悲的俄狄浦斯:他竭力逃避杀父娶母的命运,相反使自己陷入更为悲惨的命运中去。如此结局,是任何人都没法想象得到的。从中我们可以找到希腊人悟出的一条真理:命运就是命运,希腊人改变不了命运还任由它压制,命运自始至终掌握着人的生杀大权。肖四新副教授认为,在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中的确具有命运观念,“然而他笔下的命运,其实真正是人类尚无认识和主宰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的象征,并不是不可抗拒和无法解释的,主宰人的神秘力量”,“而只有索福克勒斯笔下的俄狄浦斯和伊阿涅拉的结局真正体现了他们的命运来自一种超越于人之外的而人对之不可抗拒和无法解释的,主宰人的力量”。肖四新比较赞同“命运是某主宰人乃至神的神秘力量” 的观点,同时,他又认为这种认识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它泯灭了人的主动性,过于悲观,陷入到神秘主义的泥淖中”。他对此观点作了另一种的解释:它是希腊人对自身与世界关系的反思,对人的有限与世界的无限性的形象表达,对人的悲剧性处境的理解;俄狄浦斯与命运抗争的失败以及作者对他积极行动精神的肯定昭示着古希腊人神性意识和神性拯救的萌芽。从他自己的论述中,他得出了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念:包含着神性意识,是一种超越于人之外,主宰人的力量,但它并不神秘,是可以解释的;它其实就是人的有限性和世界的无限性,是人越是企图自我拯救,就越是陷入毁灭和虚无的深渊。而我是比较赞同他的观点的,因为我认为他已经从本质上对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作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正如他所说,希腊人在反思自身和世界关系中,已经认识到人的有限性和世界的无限性。而这种认识只是还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概念,因而,“命运”在希腊人眼里看来是那样的神秘和不可解释。处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生存状态中的古希腊人,他们对人自身的认识是有限的,而面对无限的世界时,自然是无法解释自身所遭受的种种生存困惑。正因为人是有限的,而世界是无限的,所以人是很难超出世界之外生活。
曹禺的成名作《雷雨》自1934年发表以来,倍受关注,历演不衰,剧本也是一版再版,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重视。而命运观作为一种神秘主义观念,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更有评论者认为《雷雨》就是一出“命运悲剧”。无可非议,《俄狄浦斯王》是一部真正的悲剧,说命运也就是说宿命。然而,不管是命运还是宿命,都不是《雷雨》所要阐明的主题。以往学者谈《雷雨》的命运观,多是从鲁侍萍与周朴园在周公馆偶然遇见后所说的那段话找依据,凭侍萍口中的“命”来判断此命即是希腊悲剧中的命运。我认为此命非彼命。曹禺本人有没有在《雷雨》中表现命运观的思想呢?可能会有,但绝不是《俄狄浦斯王》剧中的宿命观。
鲁侍萍和周朴园之间曾有这样的一段台词:
朴(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侍 不是我要来的。
朴 谁指使你来的?
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里来了。
侍(悲怨)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有碰见你。
侍 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
如果把这段台词里的“命”,“天”当成是古希腊悲剧的“命运”,我想这肯定是错的了。不错,鲁侍萍口口声声说是“命”让她再遇到周朴园,而四凤在周家伺候周朴园的少爷们确实是她的“报应”。但这只是侍萍不相信三十年后还会遇到当初的恋人,这对她来说是很惊讶的。我能不能把侍萍口中的“命”、“天”看作是她的惊叹符号呢?有时,当我们听到某件出乎意料的事,我们也会像她一样惊呼“天”“天哪”。实际上,鲁侍萍从未相信过“宿命”这个东西,因为宿命论者不会像她这样活着。由此看来,侍萍口中的“命”并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命运”,她的“命”只是她的一种生活际遇,而这际遇是不公平的,仅此而已。虽然从侍萍竭力离开周家,远离周家而又回到周家的行为与古希腊悲剧中的人物想极力避过厄运定数而又逃避不了的行为有相似之处,但是,侍萍的命运遭遇并不是什么神秘力量给她事先设计好的并晓喻于她的定数。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巧合,都是按照作者所设计好的走下去。
如果说《雷雨》这出悲剧是关于宿命的,当然也就是说这是作者的宿命思想在其中的体现。实际上,曹禺根本就不相信有上帝的存在,更不会相信会有什么是由上帝来安排命运的。曹禺在《雷雨》序中曾提过“命运”、“上帝”:“我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常不能自己来主宰着。受着自己---情感的或者理解的捉弄,一种不可知的力量的---机遇的,或者环境的捉弄”,“我是贫穷的主人,但我请了看戏的宾客升到上帝的座,来怜悯地俯视着这堆蠕动的生物”。曹禺也曾无奈地感叹道:“他(周冲)的死亡和周朴园的健在,都使我觉得宇宙里,并没有一个智慧的上帝做主宰。”很明显,曹禺所表述的“命运”与《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是不同的,而另有深意。应该说,曹禺是带着他对人的感情来发表这一番言论的。具体地说,是曹禺关注人的生命情感,完全是用一种怜悯的心情来写这个悲剧的。曹禺在同田本相的谈话中讲到:“有人说《雷雨》表现了作家的宿命论的思想,这是不对的。宿命论,或者说‘天意’,周朴园也许会有这种思想,这是不奇怪的。„„生和死,对人来说是逃避不了的问题,人到晚年,更容易想到它。”③周朴园在戏中总共两次提到天,一次表述为“天意”,一次表述为“天命”,而从字面的意思看它们没有根本的区别,与命运是不尽相同的。周朴园对侍萍的突如其来产生了一种不详的预感,于是,他自言自语地说道:“有些事简直是想不到的。天意很---有点奇怪,今天叫我感悟到人太冒险,太荒唐。” 侍萍的身份在周萍繁漪等人面前公开后,周朴园向周萍解释说:“(沉重地)萍儿,你原谅我,我一生就做错了这一件事。我万没想到她今天还在,今天到这儿来。我想这只能说是天命。”侍萍的突然出现令周朴园措手不及,他和侍萍一样惊讶。他只能想到是天在作怪,而又为之前同周萍撒的谎做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这完全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过错找了个借口。“天”、“天意”、“天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天意”的含义是一个超出人的生活经验之外且具有主体意志和重大威慑力的存在,显示出一种欲想干预人的寻常生活秩序的意向;“天命”除了有“天意”的本质特征外,还有两层含义:第一,它有在冥冥中安排世间人事的功能;第二,世间人事的安排带有道德惩罚的倾向。
至此,我们已经看到, 《雷雨》中的“命”、“天”与《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是不一样的。
生存的困境
《雷雨》固然是曹禺对生命的一种阐释,然而,我们不能忘记其中的人物是为着些什么而走向终点的。周萍、周冲、繁漪和四凤这四个人最终走向毁灭,活着的人虽在,却是疯的疯呆的呆,清醒着的人永远守着孤寂。这是怎样的一种生存境况呢?人该如何面对?生存还是毁灭?
《俄狄浦斯王》一开场就是一个宗教仪式场面:用缠着羊毛的情愿树驱除城邦正在遭受的瘟疫。瘟疫是繁殖力衰竭的象征:土地颗粒无收,女人不育,一场恶病带来的生灵的大量死亡。瘟疫被看成是一种严重的污染,实质上就是一种陷于重大危机的生存困境,人的生存的正常进程受到了严重大的威胁。而俄狄浦斯在剧中是以“罪恶”“污染”的面目出现的。为了拯救城邦,使它重新纯洁,为了生存得到延续,必须像赶走一只“替罪羊”一样将他驱逐。自然给忒拜城带来了瘟疫,忒拜城邦人民的生命遭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改变这种生存处境,老国王拉伊俄斯外出寻求神谕,不想却被人杀害了。瘟疫还是没有被消除,直至俄狄浦斯的出现,这种境况才得以改变。瘟疫被消除了,自以为成功的俄狄浦斯却陷入了另一种困境:瘟疫的消除是以杀父娶母为代价的。俄狄浦斯为了逃脱命运的追赶,处处小心,却想不到恰恰是在与命运的抗争中跳进了命运的圈套。这是一种比瘟疫更让俄狄浦斯感到可怕和痛苦的困境---人的自由意志总是受到命运的抑制,不管人的意志有多坚强力量有多大,最终还是敌不过命运。俄狄浦斯的悲剧过失不在于他是否有过失,而在于他在生存困境中不可避免的牺牲。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悲剧就是一种生存困境。俄狄浦斯从他自身的生存困境中编织出悲剧,同时他又无可选择地置身于生存的陷阱中。随着人和社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会陷入不同的生存困境。生存就像一道魔圈,任何人都无法跳出去的。“《雷雨》是一种情感的憧憬,一种无名的恐惧的表征。”我们可以把“情感的憧憬”解释为曹禺对生命的憧憬或生命的冲动,而这种情感冲动所引起的“无名的恐惧”又是什么呢?曹禺在其《雷雨》序中这样表述:在《雷雨》里,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这黑暗的坑。恐惧感恐怕就来自这口“残酷的井”吧。实际上,曹禺所说的这口“井”就是人的一种生存困境。“他们怎样盲目地争执着,泥鳅似地在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而不知万仞的深渊在眼前张着巨大的口。他们正如一匹跌在泽沼里的羸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情感的火坑”不就是一种情感的困境吗?“口”“泽沼”不也像“残酷里的井”、“黑暗的坑”是一种生存困境吗?“死亡的泥沼”更是人无法避免的生存困境。《雷雨》里的人们为着自己活着的目的在苦苦挣扎着,无论如何都无法使自己从生存困境中逃脱出来,他们只能象俄狄浦斯那样屈从命运,不是生便是死。繁漪不顾一切抓住周萍的手不放,周萍就是她的生命她的一切。她凭着一颗强悍的心,满腔的热情,做了一次困兽的斗。繁漪在与周萍情感的禁区里不能自拔,又长期困扰在母亲、情人、妻子的角色里。这种精神上的困扰,让她越来越神经质,变得忧郁而阴鸷,最后还变疯了。这是一个可悲的女人:生命本来灿烂如花,在现实里却慢慢地凋谢。周萍是爱过繁漪的,只是起初的热情随着理智慢慢地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忏悔。周萍接受过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但又无法摆脱旧有传统道德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当激情过后他慢慢地清醒了。周萍也是一个可怜的人,他一样承受着理性和感情、灵与肉分裂的痛苦。这种痛苦无时无刻不在他身上发作着,他厌恶与继母暧昧的关系而摆脱不了她的阴影。他移情于四凤,既是对健全爱情生命的渴求,更是希望在四凤的身上寻找拯救自己肉体和灵魂的力量,无奈却使自己掉进更为悲惨的困境中,自杀最终让他得以解脱。封建伦理道德压抑着周萍的人性,周朴园也是其受害者之一。作为封建大家庭的一家之主——周朴园,他不能逃脱责任,曾经犯下的罪让他受到了惩罚:儿子周萍给自己戴了“绿帽子”,妻子繁漪背叛了他,最后,他守着两个女人孤寂地度过他的余生。周朴园受到了惩罚,而我们似乎也恨不起这人来。面对这样一位老人,还有谁会不产生怜悯之情呢?尽管周朴园是一个“恶人”,在他身上同样有他的苦痛。年轻时的他受过平等、博爱、自由的西方民主思想的熏陶,他能爱上侍萍并与之生活了两年就是明证。在获得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在封建主义精神文明的浸染下,周朴园失去了爱的自由和幸福。因此,周朴园的生存也是痛苦的。曹禺认为周冲“最无辜,而他与四凤同样遭受了残酷的结果”,“这样的人即不为‘残忍’的天所毁灭,他早晚会被那绵绵不尽的梦给掩埋了到与世 隔绝的地步”。周冲的梦就是他的理想。他企图藏在理想的堡垒里,做他的白日梦。四凤是他理想爱情的象征,青春期的儿子对母亲的那一点憧憬,在丑恶的现实面前被一点一点地攻破了。当理想成幻灭,他的生命也随之成泡影。幻灭的悲哀袭击着他的心,梦醒了就无路可走了。曹禺曾说过:《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至此,我们可以知道,“天地间的残忍”实质上是指人的生存境况处在一个相当残酷的状态。
悲剧的精神
什么叫做“悲剧的精神”呢?悲剧精神包括这几方面的内容:严肃的情调、崇高的境界和英雄的气概。严肃是一种人生态度,它正面肯定与守卫人生价值,为此而敢于承担责任,经受磨难,直至牺牲,这意味着沉重和悲壮。俄狄浦斯毁灭的直接原因既不是“命运”也不是“神”,招致他毁灭的是他自己的力量和勇气,他对忒拜城的忠诚,对真理的真诚。他奋力与命运抗争,一直坚持到底,以自残和自我流放的方式对自己所犯过的罪做了补偿。若非有这样的勇气和对自己的真诚,他是做不出如此残忍的事来的。我们看到了命运对俄狄浦斯的不公,对命运产生了不可抑制的厌恶和恐惧感,然而,我们的感情被真正地提升是在俄狄浦斯身上所显示出来的崇高感。俄狄浦斯的肉体虽遭到毁灭,但他的精神是永存的,他的情感体验与精神生活始终激励着我们向前。俄狄浦斯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的命不只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整个忒拜城和忒拜城的人民。他的悲剧表明,英雄的气概总是以失败、苦难甚至死亡,昭示着真理正义与历史的必然规律。《俄狄浦斯王》写的是一位英雄人物的悲剧,而《雷雨》展示的则是现代普通人的悲剧遭遇的。在现代社会里,更多的普通人甚至“小人物”成为了悲剧的主人公,悲剧的英雄气概也越来越趋向内心化,精神化,不再像古典悲剧那样叱咤风云,赴汤蹈火出生入死了。普通人的悲剧不再像古代英雄悲剧那样令人敬畏,所以,人们对它的崇高感也更多地被怜悯之情所置换。曹禺是以一种悲天悯人的心情来作《雷雨》的。他在《悲剧的精神》中说到“悲剧的精神,使我们振奋,使我们昂扬,使我们勇敢,使我终于看见了光明,获得胜利”; 而我们不能忽略他在附记里的话“但我在原话来里说‘悲剧的精神是要极端的’”。“人们会时常不由自主地,更归回原始的野蛮的路,流着血,不是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一切
都是走向极端,要如电如雷地轰轰地烧一场,中间不容易有一条折衷的路。”
《俄狄浦斯王》和《雷雨》用它们独特的感受告诉我们:人生很多时候会陷入到生存困境中去,人的意志往往会遭到压抑甚至摧毁,但是人毫无畏惧地予以还击,用尽全部的生命力量去挽救自己以获得生存的权利。现代社会更需要一种悲剧的精神:虽不像俄狄浦斯那样要牺牲生命才能以示对生命的忠诚,不像《雷雨》的人们走一条极端的路,至少,我们要像他们那样不屈从自己的命运,积极地与命运抗争,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一种胜利。我坚信,现代的人们是有能力让自己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改变现有的生存处境的。
参考文献:
[1]赵林:论希腊悲剧中的命运意象[M],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1998年4月,第20卷第2期
[2]湖明权:命运之门---古希腊悲剧导论[M],康定学刊,1998年6月,第7卷第2期(总第22期)
[3]吴碧华:《俄狄浦斯王》:英雄神话破灭的经典寓言[M],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8月,第22卷第4期
[4]龚北方:无奈与反抗---《俄狄浦斯王》命运悲剧典型性探微[M],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4月,第21卷第2期
[5]黄昌龙:“给你一个完整的感情”:《雷雨》主题试解[M],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10月,第19卷第5期
[6]千玲玲:生存的悲剧—浅谈《雷雨》的悲剧性[M],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4月,第22卷第2期
[7]童伟民:《雷雨》研究60年[M],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2月,第16卷第1期 [8]陈晓涛、方霞:人性的生存悲剧---重新解读《雷雨》[M],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2月,第16卷
[9]曹书文;生命、情感与人性的悲剧---论曹禺剧作的家族医药卫蕴[M],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第3期
[10]周海燕:“自然的法则”的自然之源---《雷雨》中周朴园命运悲剧探索[M],湖北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年6月,第11卷第2 期
[11]肖四新:神性意识与神性拯救的萌芽---一种对古希腊“命运悲剧”的阐释[M],《戏剧杂志》(2000年第三期)
[12]曹禺著,傅光明主编:悲剧的精神[J],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感悟名家经典散文)[13]高浦堂:命运·天意·上帝---《雷雨》的神秘主义思想本体破译[M],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6月,第25卷第3期
第五篇:说与不说——论影片《 国王的演讲》 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说与不说
——论影片《国王的演讲》中的俄狄浦斯情结1
宋钻豪
上海师范大学
[摘要]本文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影片《国王的演讲》中男主角Bertie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分析,试图解释其行为背后的动机、成因以及治疗过程。
[关键词]俄狄浦斯情结 阉割焦虑 超我阻抗强迫性重复 治疗联盟
影片《国王的演讲》以四个描写麦克风的空镜作为开场,如此浓重的笔墨似乎在向观众强调着什么。麦克风作为一个传播声音,扩大声音的接收器,在这里显然有其深刻的象征含义。正如影片中那位大主教所说:“无线电就是个潘多拉魔盒。”通过麦克风的接收,无线电的传播与扩大,我们内心的欲望通过声音的形式被更多的人听到。可惜的是,影片的男主角约克公爵——Bertie——患有口吃。对于一位需要经常在公众场合靠话语来鼓舞子民的皇室成员而言,这无疑是件非常痛苦的事。口吃与哑巴不同,哑巴是完全不说,完全放弃了说话的权利,口吃则是介于说与不说之间。说,说得痛苦;不说,憋得难受。
可以确定的是,这位约克公爵的口吃并非器质性问题,在治疗师Lionel的追问下,他说口吃是从四五岁开始的,而非先天。以下是由美国精神科学会发布的《DSM-IV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口吃A类的描述。言语的正常流畅性及时间模式问题(与个体的年龄不相称),以频繁出现下述情况至少一项为特点:(1)声音及音节重复;(2)声音延长;(3)插入;(4)单词断裂(例如,一个词内有停顿);(5)有声的或无声的阻断(言语中有填充的或无填充的停顿);(6)避开有问题的词,以别的词代替;(7)吐词时躯体过度紧张;(8)重复单音节词(例如,“我…我…我看见他“)。根据这个诊断标准,约克公爵已经是一位患有口吃的心理疾病患者了。
为他贴一个标签很容易,而我们的任务是试图去理解他,理解他为什么会成为一位口吃患者。在我看来,这是典型的俄狄浦斯情结,由于阉割焦虑所导致的对成功后惩罚的恐惧所造成的心理疾病。俄狄浦斯情结狭义的解释是指,在儿童三至六岁的时候“所有欲望的目标1 本论文获得上海市第四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广播影视新传媒”的支持。
变成了与父母中异性的一方发生生殖器性交。父母中同性的一方变成了危险、令他害怕的竞争对手。……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通过阉割焦虑的威胁而解决的。男孩感到他的竞争对手会阉割他,并假定父亲会以类似的方法惩罚他,他会想要解除对手的这种威胁。只有通过阉割的威胁,儿童才能放弃俄狄浦斯的野心。”2
Bertie的父亲,也就是那位老国王,在影片中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圣诞广播中,他那慈祥温和的声音,鼓舞人心的话语,显然与对待儿子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不仅把家族的责任推向了这个儿子,也把国家,甚至世界的责任推向了这个儿子,与此同时却没有丝毫的鼓励与支持。在他面前,已是两个女儿父亲的约克公爵,显然还是一个孩子,一个连正眼都不敢看父亲的孩子,除了遵照旨意之外,别无他法。这就像儿时的他,喜欢做模型,由于父亲的不允许便改成了和父亲一样的集邮作为自己的爱好。在惩罚与疼痛之下,左撇子改成了右手,膝盖外翻也被矫正了。按照父亲的理论就是,“我很怕我父亲,我的孩子怕我是理所当然的。”代际间的强迫性重复是如此的强大,想要挣脱可谓无比艰难。他哥哥试着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自驾飞机,娶离过婚的美国女人,放弃王位等等做法,都与父亲背道而驰。他对父亲的态度是以反认同的形式出现,而弟弟Bertie,则是完全的认同。父亲夸奖Bertie的那句临终遗言对他是那么的重要,以至于他是多么懊悔没有亲耳听到,更没有让他的哥哥听到。
哥哥形象的过早缺席,对Bertie的影响是巨大的。Winnicott说过,“太早获胜的青少年会陷入自己的陷阱,他必须变成独裁者,必须挺身面对被取而代之的命运降临,但是对手未必是自己的下一代,反而是自己的血亲手足。所以,他必须努力控制弟妹,防范他们揭竿而起。”3哥哥的“不务正业”让Bertie当上了实质上的哥哥,也让他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是国王的真正候选人,这也是他为什么一直去接受语言治疗的真正原因。他在任何方面都是国王的最佳人选,包括他的语言表达。大家应该还记得,在音乐的干扰,或者可以认为是在音乐的帮助下,他可以非常流畅的朗读莎士比亚的剧作。所以,他唯一不能成为国王的理由就是在规则上需要“哥哥”继位,需要一个“哥哥”的名义作为继位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完全符合标准的人选,由于规则的限制而不得不放弃竞争。放弃也就罢了,幻想一下总是可以的吧。不行!哪怕是想象,他也是不允许自己有的,按照他的话就是“这是谋反!”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找个理由,找个他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让自己不适合当这个国王。显然,他找到2 [美] Stephen A.Mitchell and Margaret J.Black 《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现代精神分析思想史》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0页。[英] Donald W.Winnicott 《游戏与现实》心灵工坊 2009年,第226页。
了——口吃。作为一个国王,怎么可以口吃呢,怎么可以连话都讲不清楚呢。于是,顺利成章的让自己安心的当着约克公爵,就像他自己所说,哥哥当上国王,“我松了口气。”
也许超我阻抗的概念可以更好的解释他的行为。超我阻抗是“来自病人的内疚感或是他对惩罚的需要。”4上述提到的Bertie这种“矛盾的反应……代表了由于自己良知的促进而防御这种或那种冲动的满足。”5 成功意味着谋反,谋反不仅是要掉脑袋的,而且在道德上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这样的想法必须被压抑。“客体关系理论家将超我阻抗视为内化的批判甚至是虐待的形象的交互作用。”6父亲的形象在他的自我中始终起着施虐者或者坏客体的作用。“病人的症状反映了一种对被惩罚或受难的需要,即他企图平息异常苛刻的、受谴责的良心。”7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当Lionel说出Bertie的心声——很可能当上国王,他便愤怒的终止了已颇有成效的治疗。他需要的是惩罚,是对自己的良知所不允许的冲动的惩罚。当另一个人说出了他的想法,或者说潜意识被意识化之后,这样的冲击是难以接受的。我更愿意相信Bertie当时对Lionel的愤怒是指向他自己的。就像治疗师Lionel说的,“他很害怕,害怕他自己的阴影。这人可以真正成就一番事业,可他把功夫都花在和我作对上了。”其实他只说对了一半,Bertie把功夫都花在和自己作对上了。
不知道Bertie的哥哥是太爱他的女人呢,还是太恨他的父亲,或者两者都是,最终他放弃了王位。这回,再也没有什么理由,再也没有什么人可以让Bertie转移了,他必须面对自己了。在圣诞广播和加冕礼的双重压力下,他再也撑不住了,在妻子的怀里,哭得全然是个可怜的孩子。“我不是国王,不是国王,对不起,对不起。”他想对太多的人说对不起,但他从来也没想过,恰恰是他们对不起他。
万般无耐之下,他再一次去找了治疗师Lionel。影片总共向我们展现了四次会面。第一次,Lionel让Bertie知道了自己的真正实力,完全可以正常说话。当时,他是否认这一点的。我们可以把这次称为初始评估。第二次,躯体训练和技能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已经能应付小型的演讲了。我们可以把这次称为行为治疗。第三次,由于双方当时的治疗联盟已经相对稳固,所以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童年及潜意识愿望成了主要话题,但最终以失败告终。我们可以把这次称为阻抗与防御的分析。这次的分析失败相信双方都是有责任的,前面讨论了Bertie的问题,下面简单说一下治疗师的问题。Lionel在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个医4 [英] Joseph Sandler, Christopher Dare, Alex Holder 著 [英] Joseph Sandler [德] Anna Ursula Dreher 修订《病人与精神分析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102页。同上 6 同上,第110页。7 同上,第118页。
生,因为他没有任何执照。他热爱戏剧,但没有太多人垂青。他的家庭还算和睦,但在家中不是太受重视。一个在事业上不算成功,在家庭中地位不高的男人,突然有了位将来可能成为国王的病人,这无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他的自恋。事实上,他非常想告诉家人他拥有一个多么高贵的病人。但出于保密原则,最终他没有这么做。当他一再面质Bertie为什么不能当国王时,他的动机也许在他妻子的一句话中可以找到答案,“也许是你的需要。”是的,能成为国王的治疗师将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啊!所幸的是,Lionel是一位反省能力很强,且勇于承认错误的人,当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他选择了登门道歉,虽然对方婉言谢绝。但是真诚的举动Bertie是能感觉到的。这也才会有Bertie在继位之后上门拜访的第四次会面。
这次会面是关键的转折点。Bertie先是主动把第一次打赌输了的一先令给了Lionel。这意味着他愿意承认打赌的失败,这也意味着他愿意承认他有正常说话的能力,这更意味着治疗联盟的牢固建立和领悟的开始。
Bertie:真是一团糟!我连圣诞讲话都做不了。
Lionel:像你爸爸那样?
Bertie:正是。
Lionel:他已经不在了。
Bertie:他还在,就在我给你的硬币上面。
Lionel:放手…其实很容易。你不需要总是把他或是你的哥哥装在口袋里。你不需要再害怕五岁时让你害怕的事情了。你现在完全可以自己做主了,Bertie。
多么经典与优雅的精神分析解释,你不必去成为别人了,你不必再害怕那个施虐者或坏客体了,你不必再生活在想象中了,你有权利成为你自己了。
不幸的是,强迫性重复的力量可以瞬间摧毁经典与优雅的解释,特别是在像加冕典礼这样的巨大压力面前。Bertie的负性移情再一次涌向了治疗师Lionel,这次是对他软肋的攻击——没有行医执照。如果投射性认同的合谋成功,那么治疗师离开,加冕礼失败,王位继承也失败,严厉的超我让他再一次完成五岁时的强迫性重复——寻求惩罚。所幸的是,治疗师包容了他的攻击,没有配合他潜意识寻求失败的愿望。在牢固的治疗联盟的基础下,在治疗师的理解与包容下,最终让国王说出了那句:“Because I have a right to be heard!I have a voice!“ 原来我也是有权利的,原来我也是有声音的,原来我也是有需要的。这不再是治疗师的解释,而是出自病人之口。修通终于出现了,在艰难险阻之后。
宣读战前演说,这对于Bertie而言无疑又是场关于自我的较量。在Lionel的陪伴下,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下,他顺利且以“真正播音员“的水准结束了他的战斗。影片的最后
是Lionel默默地看着Bertie走向人民,这仿佛在告诉我们,在爱的注视下,我们可以以爱的力量前行。
[参考文献]
[1]美国精神科学会,庞天鉴译,《DSM-IV分类与诊断标准》
[2]Stephen A.Mitchell, Margaret J.Black著,陈祉妍、黄峥、沈东郁译,《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现代精神分析思想史》,商务印书馆,2007年
[3]Donald W.Winnicott著,朱恩伶译,《游戏与现实》,心灵工坊,2009年
[4]Joseph Sandler, Christopher Dare, Alex Holder 著 Joseph Sandler Anna Ursula Dreher 修订,施琪嘉、曾奇峰、肖泽萍译,《病人与精神分析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
[5]Arnold Winston, Richard N.Rosenthal, Henry Pinsker著,周立修、蔡东杰等译,《支持性心理治疗入门》,心灵工坊,2005年
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
欢迎下载百度文库资源
资料均是本人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