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第二节自然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和读图,运用交流、分析的方法,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2、通过实例分析和数据分析,意识到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初步认识到合理利自然资源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理解合理利用我国自然资源所采取的对策。难点:理解合理利用我国自然资源所采取的对策。
三、教学准备:
教学资源:课前调查资料
四、教学过程:
1、流程图:
2、内容与设计:
活动一:人类生活所需要的自然资源。
活动目标:通过本活动,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自然资源、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活动二: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活动目标:通过本活动,知道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活动三:桑基鱼塘
活动目标:通过本活动,理解并描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对策。
活动四:局部地区自然资源改善的条件。
活动目标:通过本活动,探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措施。
板书
第二节自然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一、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资源的概念
2、自然资源的种类
土地资源、水资源、太阳能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3、自然资源的分类方法
二、合理利用我国的自然资源
1、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2、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3、采取措施改善局部地区自然资源的条件
3、设计说明 内容分析
“自然资源及其合理利用”是《初中科学》第十五章的第二课时,本节内容包括: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一些策略等。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对人口增长以及人口增长对社会的影响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也知道了人口增长所引发的众多问题是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本节教学内容侧重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了解我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一些对策、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通过本节教学,学生对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整体了解,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进一步懂得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已经学习了能源的相关知识,对自然资源的概念比较容易掌握,而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所采取的对策需要有一定量的数据和事例的分析,才能达到学习目标。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我们设计了四个学生探究活动,通过学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阅读图表、分析典型事例,获得有关自然资源的知识,同时也知道人口和资源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认识人与自然之间对立与统一之间的关系。
五、训练与评价:
【例题】对于我国的自然资源,要有正确全面的认识,既要看到总量丰富的一面,又要看到人均资源不足的一面,人类在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同时,必须给它们“可再生”的机会,否则,就会变成不可再生的资源。从这一意义出发,无论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都要珍惜,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只有得到合理的开采,才能被人类永续利用。资料一
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侵蚀使地表营养大量流失,造成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成为不毛之地。原来绿色的树林消失了,肥沃的良田荒芜了。资料二
20世纪 90年代,淮河水遭受严重污染,部分河段变为废水。位于淮河干流上的重要城市蚌埠,一直依靠淮河供水。淮河污染,使居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排队买水。资料三
①近年来,一些采矿人员无视《矿产资源法》,纷纷涌入国家规划的矿区,把完整的大矿区、大矿带人为地分为若干小矿,乱采滥挖,使矿体从地表到深部都被搞得支离破碎。②我国南方某地,铜矿资源丰富。为了炼铜,人们无休止地毁林开矿,加上当地其他一些自然原因,这里大雨以后,泥石流危害严重。③我国有许多矿物共生在一起的矿床,但采矿时统统只采一种,抛弃其他有用成分。如采铅锌矿时,就把与之共生的硫铁矿(化工原料)抛弃,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
1、以上资料说明当前我们在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A.过量开采,后继资源不足
B.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增加运输困难 C.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 D.地质条件复杂,开采较为困难
2、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结合以上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3、你从报纸、电视等媒体见过类似的报道吗?请举几个实例,说明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自然资源的认识,认真理会三个资料的真正内涵。资料一主要描述了乱采滥挖对环境的破坏,资料二和资料三主要侧重于对可再生资源的进一步理解,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可再生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参考答案]
1、C2、可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合理利用,保护自然资源。
3、(略),可通过阅读与收集完成一篇探究小论文,在班级中交流和展示。[评注]
完成好此类资料阅读型的探究题,关键在于除了要善于理解所提供材料的要旨,还要注意平时对报刊杂志、电视、网络信息等方面的关注与积累,善于通过思考和分析,提高对有用信息的处理能力,并且能自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第二篇: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提要】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当前和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 也是指导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理论基础它的提出具有科学和历史的必然性。
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有助于人们自觉地走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道路, 全面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 并指导人们更深一步地进行我国的经济改革。最终在充分合理开发利用我国有限自然资源的基础上, 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然资源合理配置经济改革
一 引言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与自然资源的结合即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具体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道路。人类发展经济的历史实质上是一部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 也是一部探索并选择适合自然与社会结合的特点, 能够支持人类社会顺利和有效发展道路的历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是人类社会对发展经济道路的正确抉择。二 正文
2.1.1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 就是要寻求一条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满足人类生存需要与提高生活质量的发展途径。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统一的载体。可持续发展是21 世纪世界各国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 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将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如若不能满足当代人对生活资料的需要, 就难免有人偷盗, 社会秩序混乱;不能满足当代生产年龄人口在就业上对生产资料、产业结构的需要, 存在大量失业人口, 社会就难以安定, 正常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所以, 可持续发展前提是发展, 首先是满足当代人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连续性, 这种连续性主要的不是取决于一项或几项经济指标, 而是取决于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代际公平, 充分体现出人本主义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特别注重代际公平, 如果当代人的发展建立在牺牲后代人利益基础上, 便破坏了代际公平原则, 也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2.1.2可持续发展是人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认识的深化
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人类通过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已经有数百万年以上的历史, 但是事实证明, 人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一直是不正确的。这正是人类社会经济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因。回顾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 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大体上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级是朦昧的阶段。人类社会初期, 在神权论的统治下, 认为一切都是神的创造, 人对自然界是无能为力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人类从属于自然, 在生产实践中只能单纯地适应自然、利用自然, 而不能改造自然。由于这时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很低, 人口也不多, 因此人与自然界是处在一种低水平的协调状态。
第二个阶段是对立的阶段。由于伟大的物种学家达尔文提出了物种进化理论, 批判了神权论, 树立了自然创造万物的思想本上是同一时期,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自然的们的思想, 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一阶段, 人们逐渐认识了自然, 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
动性来改造自然, 用自然界的自然资源为自己谋福利, 从而创造了人类的社会文明。但是这一阶段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摆得还是不正确的, 认为自然资源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人与自然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对立的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自然资源索取的强度日益加大, 从而就形成了人对自然界的掠夺。
第三个阶段是和谐的阶段。人们在发展经济破坏自然的痛苦实践中逐步认识到, 人类在一定条件下, 利用自然的两个有限性。一是客观上的自然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二是人们主观上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也是有限的。由此就把人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推进到了更新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两者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和谐, 人类既要利用自然资源来发展经济, 又要保护自然资源为不断发展经济提供物质基础, 从而就引导人们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2 自然资源与我国自然资源现状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物质资料的自然基础。按自然资源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不可再生资源, 主要指各种矿产资源;可再生资源, 主要指各种生物资源;可更新资源, 主要指土地资源、水域资源和气候资源等。人类的经济活动及发展与自然资源息息相关。在生产活动中, 如果没有自然资源的供给,任何生产都将无法进行, 当然也就生产不出任何物品, 生产活动也就不再存在;在消费活动中,如果没有了生产领域的供给, 人们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 不但难以转化成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而且难以维持生命。人类一代一代地繁衍, 就是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来维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然而,因为当代社会人口增长过快过多,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 消耗自然资源必然又快又多, 甚至会耗尽某些自然资源, 损害后代人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平等权利, 从而影响可持续发展。因而, 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为前提。
那么我国自然资源现状如何? 从我国现已探明储量的自然资源来看, 储量是有限的。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山地、高原多于平地。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2 亩, 比前几年公布的数字又有减少。长期以来, 我国的土地负荷过重, 人均耕地面积少,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耕地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每年土壤流失达50 亿吨。耕地减少而且质量退化。我国现人均森林面积只有1.65 亩,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 而且地区分布不均匀。据估算, 全国每年计划外森林资源的消耗量是国家计划内消耗量的2.32 倍。可供应的成熟林已满足不了增长的木材需求量, 现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为8.4 立方米, 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我国的河川径流量居世界第6 位, 人均河川径流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居世界第88位。由此可见,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当贫乏的国家。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造成开发利用困难。城市缺水也日趋严重, 全国58%的城市缺水, 达58 亿立方米/ 年, 且地下水严重超采, 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污染也随工农业的发展而日趋严重。我国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但一些大宗消耗的矿产资源并不富有, 满足不了需求, 亟需探索新的替代资源和开采选矿技术。据有关部门预测, 到2000 年时, 除煤炭可充分保证国内需求和部分出口外, 铁、铝、铜、锌等只能基本保证需要。2020 年的矿产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这不仅关系到我国中、长期经济目标的实现, 而且还将关系到后代人的长远利益。可见我国自然资源短缺,且利用效率低。
2.3.1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资源的利用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具有双重效应,既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必然对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合理的资源利用既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最终达到或趋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协调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确定这个合理利用资源的度。
无论是自然资源经济学还是生态经济学,都强调用经济学的原理来研究资源的稀缺与利用。确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度,需要用到经济学的原理。自然资源是一种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价格不仅是资源在不同部门(个人)之间配置的信号,也是调节资源供给和需求关系的重要工具。因此,从资源价格出发,研究自然资源在利用过程中的成本与收益,对确定合理的资源利用的度,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图一为自然资源价格与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图。其中,D为自然资源的需求曲线,MSC为自然资源开发的边际社会成本,MPC为自然资源开发的边际私人(企业)成本,P2和P3分别为考虑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时的均衡价格。
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3不同的关系,即代价性损失、过度性损失和过度性损失。代价性损失是指在市场功能完整的条件下,经济增长中必需的资源开发数量,也就是经济增长必须付出的合理的代价,这个代价的标准是在资源利用外部性内化的基础上,其配置达到一个相对自由竞争的市场均衡。在这个关系下,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处于相互促进的阶段,该阶段的资源利用符合社会总体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原则,因此,代价性损失就是合理利用资源的度。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损失不可避免,但只要是保证资源利用在代价性损失范围内就是合理的利用。这也提供了协调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矛盾的途径。在实际情况中,我国的资源利用由于市场发育滞后和政府的较多干预,过度性损失比较严重。
2.3.2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 全面规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为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我国的自然资源利用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机制和活力, 并开辟了广阔的活动场所, 这是主要的方面。但同时它也给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我国当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需要研究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 在使自然资源实现合理配置的情况下, 避免过去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 中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存在的各种严重浪费,同时要研究市场经济本身在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中作用的某些不足, 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经济上的作用得到切实正确的发挥。
实现这一要求, 关键的一点, 就是要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 全面、正确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中的作用,包括充分发挥其本身具有的积极作用和避免由于其本身的局限可能带来的某些消极作用。为此, 首先就需要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内涵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并需要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从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仁给以正确的引导。
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指导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配置自然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要看到, 它既能推动可再生自然资,如生物资源, 源源不断地被人们长远持续利用,又能推动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 在有限存量之内, 最大限度地被人们长期持续利用, 两者都属于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范畴, 都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实践中,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促进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2.4.1我国的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管理
我国的资源和经济管理长期以来以非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 所带来的对生态和经济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当前转向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 在实际工作中要抓住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一步的经济改革。
要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纳入我国的经济发展规划和计划。这是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落实于指导全国人民行动的重要措施。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计划管理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并不矛盾。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成立大会的报告中就已指出, 要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指导改进我国的计划管理, 他指出我国“今后制定国民经济计划, 不但要进行综合经济平衡, 也要进行生态经济的目前, 我国已经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并已规定要将其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大行动对策纳入我国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并积极推进实施。这样做必将大大推进我国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进程。
要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调整经济结构。其中既包括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 也包括调整我国的地区经济结构。合理调整我国产业结构的关键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确定我国的产业政策, 即把它们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在内。在所确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政策指导下, 我国应该严格限制那些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环境严重的行业和企业的发展, 而积极鼓励并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和产品。合理调整我国地区经济结构的关键是要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分别明确各自的资源优势, 包括自然资源基础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指导下, 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 实行合理分工,各展所长。同时要实行优势互补。当前我国一个重大的问题是要促进加强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落后,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 促进实现全国经济的合理布局与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要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克服短期行为。在我国长期以来非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 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到处存在。例如农业上的掠夺地力, 林业上的滥砍乱伐, 牧业上的超载过牧, 渔业上的竭泽而渔, 以及工业和矿业上的“三废”任意排放和野蛮开采等等, 都是典型的表现。自然资源是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又是经济发展的原料基础, 发展经济中的短期经济行为大多突出表现在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利用上, 其结果必然是既破坏了生态, 又限制了经济。这些短期行为的产生, 根源在于主管和生产经营主体,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的急功近利, 单纯着眼于经济而忽视生态,只看到某些眼前和局部的经济利益而忽视长远和全局的经济利益。因此只有把人们的认识放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 才能克服这些形形色色的短期行为, 从而把我国经济的发展切实放在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2.4.2如何协调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不是靠少数决策者和专家就能推动的,它有赖于全民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根本转变。要把生态道德理论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理论纳入到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内容中,帮助唤醒每个公民的生态意识,进而超越自私和浅视的视野,自觉做一名大自然的‘守法公民’;要建设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社会氛围,使违反生态道德的行为受到社会谴责,不为公众所容忍。
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为前提,我国新资源观的确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要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应采取如下几项主要措施:(1)建立自然资源利用限制线(既所谓的资源‘红线’),对水、土地、空气、森林、草地、矿藏、以及其它资源都分别确定科学的开发利用范围;
(2)通过征集资源开发利用税、环境补偿税,建立资源、环境许可证制度等,促进社会向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方向发展;
(3)建立最低生态与环境标准,归还人类要求所处生境达到最低标准的权利;
(4)建立使资源和环境成本内在化的机制,把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纳入成本核算中,使环境因素被纳入决策全过程;
(5)确定行业和区域的资源可持续发展规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可规范本行业的发展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可规范并协调不同行业的行为;
(6)建立健全资源与环境问题协调机构,并赋予其宏观调控的法律权力;(7)开展资源、环境教育,普及生态科学、资源科学知识,全面培养和提高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意识;
(8)加大对资源、环境、生态研究的投入,制定长期研究政策。三总结
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 也是我国当前和21发展经济的主题。它的核心是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既是一个自然科学的问题, 也是一个社会科学的问题。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 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交织愈来愈复杂。事实已经证明, 当今的经济发展问题, 单靠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都不能解决, 而必须依靠它们的相互结合。适应这一要求, 也形成了一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渗透的新兴边缘科学。本文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包括自然资源利用现状和现实经济的发展情况出发, 探讨我国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客观必然性, 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 以及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深入进行我国经济改革的问题, 最终在促进我国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 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王松霈《论我国的自然资源利用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学报 2淑丽《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
3谭荣,曲福田《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2018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练习6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一)教材第40页思考
思考提示:“西气东输”工程既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协调东西部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东部地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二)教材第41页思考
思考提示:1.石油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终将枯竭。
2.短期内,可能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的不便甚至危机,但从长期看,人类必能寻求出新的石油替代品。
3.人们可采取的措施有: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寻找可再生能源作为替代品。
(三)教材第42页思考
思考提示:1.节约能源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能源管理和人们的节能意识同样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通过发展科技,提高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还要树立节约意识,自觉节约能源。
2.可从照明、取暖、做饭、烧水等生活方面和节约日常工业用品如纸张等两个方面组织答案,因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能,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同样要消耗大量能源。
(四)教材第44页(上)思考
思考提示:我国的西北和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丰富与否直接取决于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辐射时间的长短。而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辐射时间的长短又主要与纬度位置、气候类型、季节等密切相关。
(五)教材第44页(下)思考
思考提示:风力发电站的选址要求年平均风速高,而且比较稳定。(六)教材第46页思考
思考提示:相似点:都是间接形式的太阳能,都是洁净、可再生的资源。不同点:生物燃料属于二次能源,风能、水能属于一次能源。
[课堂小结]
学业达标
1.在世界两大煤带上的国家是()A.巴西、中国
C.美国、乌克兰 答案:C 2.下列关于我国能源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东南沿海和西藏、云南一带,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热丰富 B.我国北方农村利用沼气的季节比南方长,是因为北方原料丰富 C.西南地区水能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D.华东、华南地区降水量丰富,水能资源特别丰富
解析:云南一带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北方气温低,利用沼气的季节短。华北、华南地区由于地势落差较小,水能资源远比西北、中南地区少。
答案:C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完成第3~4题。
B.俄罗斯、南非 D.加拿大、澳大利亚
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
3.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
4.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第3题,由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可知,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第4题,该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薪柴、秸秆为主,易产生大气污染;秸秆被大量燃烧不能以有机肥的形式返还农田,易使土壤肥力下降。
答案:3.C 4.A
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据此回答5~7题。
5.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最好的地区 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6.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最佳季节分别是()A.秋季、春季 C.冬季,春季
B.冬季、夏季 D.夏季、秋季 7.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 B.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 D.海拔较高,气温日差较小
解析:第5题,风能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可以持续利用,属于可再生资源;撒哈拉沙漠地区人口稀疏,经济基础薄弱,科技实力差,风能开发存在储存和输送问题;风能能量密度低、设备造价较高。第6题,风力发电站的选址要求年平均风速高而且比较稳定。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分别受冬、夏季风的影响,风力强且较稳定。第7题,塔里木盆地是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地形封闭,风力较弱。
答案:5.A 6.B 7.C 8.据中国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石油进口量为3.28亿吨,2015年我国对外依存度首次达到60.6%,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留下严重隐患,为此目前我国正在谋求多元化进口通道并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核电增长图。
我国在建核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 540万千瓦
材料三 风电与火电发电成本预测变化趋势。
(1)线路①油气主要来自________地区,线路④油气主要来自________(国家)。(2)分别说明西南、东北油气进口通道施工建设中在自然因素上可能遇到的困难。(3)西南油气通道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生态环境问题?(4)说明我国大规模发展核电的条件。(5)分析风电与火电发电成本变化的原因。答案:(1)南美(拉美)或非洲 哈萨克斯坦
(2)西南通道:地质复杂,多滑坡、泥石流;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雨季长,雾气重;森林茂密,地面湿滑,蚊虫多等。
东北通道:暴雨、洪水,严寒且寒冷期长;冻土、沼泽面积广;森林茂密;积雪厚等。(3)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4)技术成熟;经济实力提高;能源需求量大;政策支持等。
(5)技术进步,风电规模扩大,风电成本下降。煤炭资源价格上涨,环境成本不断增加,火电成本上升。
能力提升
下面为黄河金三角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黄河金三角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①技术指向型产业 ②动力指向型产业 ③市场指向型产业 ④原料指向型产业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10.当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易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是()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沙化 ③土壤盐碱化 ④地面塌陷 A.①③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第9题,黄河金三角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铝土矿等资源,动力资源和原料丰富,最适宜发展的是动力指向型产业和原料指向型产业。第10题,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资源开发过程中易引发水土流失;该地主要资源是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使地下形成漏斗区,可能引发地面塌陷。该地为半湿润气候区,一般不会出现土地沙化;土壤盐碱化是在农业灌溉过程中形成的,和资源开发无关。
答案:9.C 10.D 11.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①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废料的污染 ②无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 ③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环境 ④部分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A.①② C.②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本题切入点是科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并结合地理教学内容设问,充分审题,提取信息。如①,虽然不知道“可燃冰”的成分,但据提示可知,天然气中有甲烷成分,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水电站无污染,不存在取代问题。
答案:D
下图是不同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变化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美国与日本相比()A.美国单位GDP能耗一直高于日本 B.两国从高能耗到低能耗同步过渡 C.美国能源利用率高于日本 D.美国早期能耗增长比日本缓慢
13.目前,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超过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A.持续开发能源资源,能源丰富 B.人口持续增长,能源紧张 C.工业发展迅速,大量进口能源 D.生产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
解析:第12题,图中反映出的能耗变化是随时间发生变动的,这个过程并不是单纯的 6 上升或者下降,在具体分析时要根据选项的要求做出判断。第13题,目前发展中国家能耗普遍高于发达国家主要是技术落后,生产粗放,能源利用率低造成的。
答案:12.A 13.D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丹麦地理位置图。
材料二 丹麦位于欧洲北部。南同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海岸线长7 314千米。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距离丹麦日德兰半岛东岸15千米的海中央,坐落着一个树木葱茏,但从外表看来毫不起眼的小岛——萨姆索岛。该岛平均海拔不到30米,基本上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并且能源基本上来自于可再生能源。11座岸上风力涡轮机和10座海上风力涡轮机日复一日的转动,满足岛上4 000名居民所有的电力需求。萨姆索岛早已实现碳中和(指通过各种方式中和抵消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
(1)丹麦矿物能源使用量不大,但却是欧洲酸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分析其原因。(2)简述丹麦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的有利条件。
解析:第(1)题,酸雨的形成主要从酸性气体的来源和丰富的降水条件分析,该地区虽然自身矿物能源使用量少,但由于受盛行西风影响,故带来其西南部经济发达国家的大量酸性气体。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降水多,利于酸雨形成。第(2)题,开发风能资源的条件主要从风力资源、地形、技术等方面分析。
答案:(1)受西风带影响,带来其他地区的酸性气体;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2)常年受强劲的盛行西风影响,风能资源丰富;地形平坦,有利于风能的开发;风能利用历史悠久,技术条件先进。
第四篇:合理利用调解机制
合理利用调解机制,企业赢得最大利益
本案例由成都市锦江区保安公司常年法律顾问
四川益正律师事务所陈晓刚供稿
案情介绍:
2010年3月1日,成都市锦江区保安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员工高某向成都市温江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以自己于2004年2月24日起,即与公司签订了《保安员劳动合同》,公司一直未为其购买社会保险为由,请求仲裁委裁决
1、解除自己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
2、公司为自己缴纳2004年3月至2010年2月的社会保险;
3、公司向自己支付经济补偿金1040元ⅹ6个月=6240元。
成都市锦江区保安公司常年法律顾问、四川益正律师事务所陈晓刚律师于2010年3月12日接受公司委托,以特别授权代理人的身份参与了本案的仲裁,及诉讼活动。
仲裁于2010年4月4日下午在成都市温江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如期开庭。庭审中,针对申请人高某的请求,陈晓刚律师提出了:
一、申请人提起仲裁请求
1、解除与被申请人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被申请人无异议。
二、申请人提起仲裁请求
3、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经济补偿金1040元ⅹ6个月=6240元,被申请人对支付经济补偿金无异议。但对应支付的计算标准、具体金额有异议,被申请人认为只应支付2600元。被申请人认为:申请人提起该项请求的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8条
(三)项、第46条
(一)项、第47条之规定。但是,被申请人认为申请人忽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97条第3款的相关规定、忽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98条的规定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据此,被申请人认为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起算时间,无论依法还是依合同,均应从2008年1月1日起,到2010年3月止结束。具体金额为:1040元ⅹ2.5个月=2600元。
三、申请人提起仲裁请求
2、被申请人为申请人缴纳2004年3月至2010年2月的社会保险。被申请人有异议。被申请人认为:申请人在被申请人处工作期间,被申请人曾多次明示、动员、要求申请人购买社保。2008年1月1日,在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签订的从2008年1月1日起到2010年12月31日止的劳动合同书中,申请人在第五条向被申请人明示了办理社保事宜;2008年10月29日,被申请人的管理人员在会上再次动员中国建设银行温江支行的少数未购买社保的保安队员购买社保,并明确要求申请人购买社保,但申请人仍然以工资待遇低,扣缴个人应缴部分后工资待遇更低为由,不愿意购买社保。由此,导致了如今中国建设银行温江支行的全体保安队员除申请人外均以购买了社保的状况。以上事实表明,申请人至迟在2008年1月1日或2008年10月29日起,就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社保权利事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82条之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因此,申
请人提出仲裁请求的时限应该在2008年6月31日以前:如果根据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申请人提出仲裁请求的时限应该在2009年4月31日或2009年10月28日以前。而申请人向贵委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的时间是2010年3月1日,贵委决定受理本案的时间是2010年3月8日,因此,无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还是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申请人向贵委提起的该项仲裁申请,均已超过仲裁时效,于法无据。
综上所述,被申请人请求贵委依法支持被申请人的上述答辩意见,对申请人的不合法请求依法予以驳回,以维护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的答辩意见。
但是,仲裁委未能完全采信陈晓刚律师的答辩意见,于2010年4月27日作出了温劳仲委裁字(2010)19号仲裁裁决书:
一、双方劳动关系解除;
二、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经济补偿金1040元ⅹ6个月=6240元;
三、被申请人为申请人缴纳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的社会保险。
对于该裁决,公司不服,以成都市温江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并作出的温劳仲裁字(2010)第19号仲裁裁决有违《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
(一)规定的情形为由,诉至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法院),提出:
1、依法判令原告只支付被告经济补偿金2600元;
2、依法判令原告不为被告补缴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诉讼请求,法院于2010年5月17日立案受理了本案。
2010年6月21日,本案在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法院如期开庭。
庭审过程中,陈晓刚律师充分、适时的利用法官提供的调解机会,明确地向对方当事人高某及代理律师陈某提出了要么公司支付其经济补偿金6240元、要么公司为其购买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的社会保险的二选一和解方案。经过对方当事人及代理律师的充分考虑,在权衡利弊后,最终选择了公司支付其经济补偿金6240元,自愿放弃公司为其购买社会保险的和解方案。
2010年6月21日,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了(2010)温江民初字第319号民事调解书:
一、被告高某与原告成都市锦江区保安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二、原告成都市锦江区保安公司在2010年6月25日之前一次性向被告高某支付经济补偿金6240元;
三、被告高某自愿放弃要求原告成都市锦江区保安公司为其补缴2004年2月至2010年3月的社会保险费用的请求。
2010年6月25日,公司已依(2010)温江民初字第319号民事调解书依法履行了自己的义务,本案完美终结。
本案例充分说明了:在庭审过程中,如果代理律师能合理、适时地利用调解机制,也能为当事人赢得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
第五篇:农业自然资源利用及农业规划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进行的物质产物,受到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严格制约。
农业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都存在着很大的地域差异,这种差异又往往带有一定的规律性,称之农业地域分异规律。农业自然资源利用及农业区划就是从自然、经济、技术的综合角度,揭示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农业生产的分布的差异,以及地质地貌的变化,使得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水、热条件不同,从而形成多种资源生态环境。
3、可更新性 农业自然资源是可以更新和循环的,这是区别于矿产资源的一个重要特征。农业自然资源可以不断更新、不断补给、不断生长、永续利用。合理运动和保护,才能不断更新和循环。
4、不可逆的发展性 农业自然资源是不断向前发展演变的。
5、可培育性 看,农业生产的实质就是各种农业自然资源循环和转化而形成各种农产品的过程,农业生产是人类劳动参与下进行的,因此,农业生产也是劳动者参与的社会经济再生的过程。
农业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和效果,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农业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的作用,自始至终收到人为的调节和控制,把握农业发展的方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农业的地区布局和结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力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
自然界存在的能被人类利用或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能被利用来作为农业生产原材料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叫农业自然资源。(天然存在的自然物质)农业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因此你哦工业生产是生物再生产。
农业自然资源的主要内涵:
1、气候资源 提供并保证或影响农业生产获得产量的光、温度、水等气候因子的数量及组合特征,称为农业气候资源或气候条件,包括光能、热量资源、降水资源及天气灾害。
2、水资源 可供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开发利用的含有较低的可溶性盐类并不含有毒物质的水分来源叫水资源。它通常是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市一中动态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冰川水,以地表水为主,以大气降水补给来源。
3、土资源 土地是地球表面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广义土地是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共同作用多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包括耕地、园地、林地、早地、内陆水域、沿海滩涂。
4、生物资源 可作为农业生产经营对象的天然生长植物、动物和农业微生物的种类及群落类型称为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大类,按照其性质可分为:品种资源、林木资源、草场资源、水产资源、野生生物资源、珍稀生物资源、天敌资源。农业资源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 组成农业自然资源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自然界是一个统一体,在一定的水、热条件下,形成一定的土壤和植被,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动物和微生物群落,成为一个生态系统。
2、地域性 由于地球与太阳位置及其运动特点,地球表面海陆
农业自然资源是可以培育和改造的,自然资源是天然存在的自然物。
6、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 农业自然资源数量是有限的,地球上土地的面积,水的数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以及生物的种类、生产力、蓄积量等,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都是有一定数量限制性。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因地制宜,2、宏观全局,3、远近兼顾。
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遵循一下几种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
2、宏观全局。
3、远近兼顾。
4、用养结合。
我国农业气候资源的主要特点:
1、光、热条件优越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带,光、热条件优越,光能资源丰富。
2、季风气候特征显著 夏季主要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冬季则受大陆气流影响。季风气候还具有不稳定性特点,夏季风和冬季风每年的进退时间,影响范围和强都不同,因而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年际变率大,气温冷热变化激烈。所以我国干旱、洪涝、低温、霜冻、干热风、冰雹、台风等天气灾害频率高,农业生产不稳定。我国农业的水资源特点:
1、河川径流总量大。
2、地区分布不均匀,水工配合不协调。
3、年内、年际水量变化大。
4、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
我国土地资源主要特点:
1、农业用地比重小,耕地的比重尤小。
2、各类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的相对数量少。
3、后备土地资源不多,非农占地情况严重。我国生物资源:
1、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化。具世界第三。
2、动物资源种属繁多。
3、经济真菌资源品类丰茂。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特点:
1、特有种和珍奇种类较多。
2、华中和华南区所产野生动物色彩绚丽,富于光泽。
气候、土地、水、生物等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结构农业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从自然再生产的角度
向和进程。
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的技术条件特点:
1、人口众多,农业人口比重大。
2、农村经济底子薄,扩大再生产力低。
3、农业现代化装备有一定基础。
4、农村交通运输不发达,自给半自给经济比重大。
农业自然资源是可更新的资源,如果利用的合理,可以持续不断更新地位人类提供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如果不合理运用,使可更新的资源失去其更新的条件,破坏生态平衡,则不仅不能造福人类,反而会带来祸患,在人类史上,这种教训是深刻的。自然资源采取掠夺性经营,带来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森林和水产资源衰退,早场退化等恶果,形成恶性循环,其表现在几个方面:
1、种植业盲目滥垦,广种薄收。
2、林业集中过伐,重采轻造。
3、草原牧业超载过牧,靠天养畜。
4、渔业重捕轻养,遭鱼滥捕。
5、地下水资源超重量开采,江河水源污染。
6、野生动物资源乱捕滥猎,许多珍稀物种频临灭绝。
合理运用农业资源的基本途径:
1、树立人口、资源平衡的观点,实行资源节约型集约化营运。
2、立足于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统一,改善资源生态环境。
3、增加物质、能量投入,扩大资源产出能力。
4、坚持分区化类指导,发挥资源地区优势。我国目前资源不足,破坏、浪费资源现象严重,必须做好一下几点:
1、制止对资源掠夺性经营,提高林地、耕地、草地、水面的单位面积。资源的不同特点,确定适宜的发展农业。
2、严格控制非农占地,实行多热高产,缓和人多地少矛盾。
3、建立节水型工农业生产体系,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缓和人多地少矛盾的有效途径:
1、必须运用经济手段,按照价值规律来控制非农占地。
2、充分发挥光热资源和劳力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实行多熟制。
3、坚持不谢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有计划地政治各种低产土壤、低产田、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努力挖
掘耕地的内涵潜力。
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开源与节流并重:积极兴建新的蓄水引水工程;长期坚持合理用水、节约用水方针。改明渠输水为管道输水,改进灌溉技术,减少用水损失,提高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能力。
立足于生产,生活和生态同意,改善资源生态环境注意问题:
1、对待生态平衡,要有发展观点。
2、对评价生态系统,要坚持实事求是。
3、改善生活环境,必须与发展生产相结合。
4、扭转生态环境恶化,是一规律的研究,以及农业区域划分和各个生产部门布局、结构调整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则是农业生产力布局研究的基本手段。农业区划的主要特点:
1、综合性。贵在综合、重在协办。
2、战略性和超前性。农业发展的超前性和战略性才能满足农业宏观决策、区域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3、匹配性。
4、长期性与阶段性。
农业区划的理论基础:
1、农业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论。
2、农业生产力配置理论。
3、人类关系理论。
4、农学生态经济理论。
5、定性、定向与定量,定位相结合。
2、从传统的调查、区划方法,发展到传统方法与数量统计、模糊数学、灰色分析、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分析方法相结合。
3、从而工式的调查研究手段发展到手工作业与现代化研究手段相结合。
怎样搞好综合农业区划:
1、综合评价、2、综合平衡、3、综合分析、4、综合分区。我国农业区划的重大发展:
1、农业区划内容不断更新、2、农业区划方法不断创新。我国农业区划内容不断深化主要表现在:项长期战略任务。
增加物质、能量投入,扩大资源产出能力,要正确处理一下关系:
1、有机肥与无机肥的关系。
2、旱地农业和灌溉农业的关系。
3、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关系。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归根到底,是要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不断扩大产出。
在农业生产的物质、能量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中、把料的作用最为显著,国外一些研究资料表明,在影响农作物产量诸因素中,60%取决于土地肥。
坚持分区分类指导,发挥资源地区优势注意问题:
1、因地制宜要综合考虑自然条件的适合性,技术条件的可行性和经济条件的合理性。
2、扬长避短要兼顾趋利、利用与保护,目前与长远关系。
3、发展地区优势要从全国、全局着眼。
农业区划:在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社会经济调查的基础上。查明农业地域分异的规律,应用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分区分类研究农业发展战略的一门科学,叫作农业区划。
农业区划的性质:
1、实现农业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因地制宜是农业生产的一个基本原则。
2、着重研究农业生产力的地域布局。农业区划是以农业的地域为客体。
农业区划的主要作用:是为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甚优势提供科学依据,是农业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农业的地域分异因素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方面。
农业区划是由地学、农学、经济学、生态学等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一门综合性边缘科学。
农业区划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农业生产力的地域布局,而各种地域分异要素发展演化
农业发展预测理论。
农业生产力配置理论包括:
1、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2、农业区位论。
3、社会主义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与环境自然因素相互关系的理论,基本内容是人口、资源、环境和保持平衡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基本点包括:
1、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农业中,老公地域分工体现在农业区域专业化,这种专业化离不开区面的协助。
2、劳动地域分工是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原则的区域农业少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3、劳动地域分工的理论基础是比较利益原则,农业区划通过这一原理的运用,就可以充分发展各地区的优势、把各种农产品安排到生产条件最适合比较适宜地区,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可能多的产出。农业区划的内容:
一、分诶农业区划
1、农业发展条件,2、农业部门区划,3、农业技术改造区划。
二、综合农业区划
1、综合评价,2、综合平衡,3、综合分析,4、综合分区。
三、分级农业区划。
目前我国已经进行并取得成果的主要有:
1、中国地貌区划、2、中国农业气候区划、3、中国水文区划、4、中国植被区划、5、中国土壤区划、6、中国土壤浸浊区划、7、中国土地利用区划、中国自然区划、8、自然保护区区划。
我国农业区划的重大发展:
一、农业区划内容不断更新:
1、从侧重于自然因素和自然条件的调查发展到自然与社会经济调查研究并重。
2、从过去的着重分区划片发展为分区分类研究农业的发展战略问题。
3、从以往少数省、县城点发展到全面开展形成完整的农业区划系统。
4、从普查性的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逐步把重点转向农业区域规划和区域开放。
二、农业区划方法不断更新:
1、从侧重定向分析发展到
1、从侧重于自然因素和自然条件的调查发展到自然与社会经济调查研究并重。
2、从过去的着重分区划片发展为分区分类研究农业的发展战略问题。
3、从以往少数省、县试点发展到全面开展形式完整的农业区划系统。
4、从普查性的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逐步把重点转向农业区域规划和区域开发。
农业区划方法不断创新主要表现在:
1、从侧重定向分析发展到定性、定向与定量,定位相结合,2、从传统的调查、区划方法,发展到传统方法与数理统计、模糊数学、灰色分析、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分析方法相结合。
3、从手工式的调查研究手段发展到手工作业与现代化研究手段相结合。国外农业区划的发展趋势:
1、动态农业区划的发展趋势。
2、生态农业区划研究。
3、定量农业区划研究。
4、农业不利因素整治区划研究。
5、农村功能分区研究。我国农业的地域分异规律按其形成因素,可以分几个方面:纬度地带性差异、经度地带性差异、非地带性差异、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地域差异。
因地球与太阳位置不同而形成的纬度高低,南北之间以热量条件为主的差异叫纬度地带性差异。地形、地貌、地势起伏等对光、热、水、土和生物等条件的影响,属于非地带性差异。
纬度地带性差异,从南到北分9个温度带:北温带、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北热带、中热带,南热带。农业生产布局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以致农村工业等生产部门,以及各业内部的各种生产门类,在种类和数理上的地区安排。
为何以及如何调整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结构:
1、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与结构的战略意义,2、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与结构的主要依据,3、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与结构的若干原
则,种植业布局和结构的调整:
1、改变粮、饲不分的传统习惯,改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为粮食、饲料、经济作物的三元结构。
2、主攻中部地带、中产田,从地区不平衡性中挖掘耕地的内部潜力。
3、分区、分类实现粮食商品化,以前设商品粮基地位基础,建立粮食区域平衡体系。
4、因地制宜、适当集中、何瑶布局,建设好一批优质高产的经济作物商品生产基础。
根据我国人多地少、农产品供需矛盾尖锐的国情,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饲料生产淮海平原、新疆棉区、湖北省江汉平原。
2、油料作物:我国油料作物生产。
3、糖料作物:我国长期不能自给,甘蔗和甜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
4、麻类作物:黄红麻是我国主要麻类作物。
5、烟草:烟草生产包括考验、晒烟、琼烟。以烤烟为主。提高饲料转化率上增加畜产品主要途径:
1、发展优质饲料,提高饲料的蛋能比。
2、建立饲料工业,发展配合饲料。
3、合理调整畜禽结构,我国弄去牧业以猪为主。草原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合理利用,主要变现在:
1、按照气候、土壤、草场条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整治想结合的原则。
所谓生产要素的创新包括传统生产要素的改良,和新兴生产要素的输入两个方面。农业区域开发包括:智力开发、科技开发、资金开发、农用工业建设、农业工程建设、交通开发、农村能源开发。
发展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
1、有利于充分利用各个区域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优势。
2、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
3、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和商品率。
4、有利于建立生产、加必须同时满足如下要求:
1、保证包括饲料粮在内的粮食总产量的增长,2、保持当地主要粮食作物和主要经济作物面积与产量的稳定与提高。
3、兼顾饲料作物质量的改进和数量的增长。根据这些原则,西北农业大学初步研究了山西饲料三个主要粮食产区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统销压迫定购,议价冲击评价,退回同构和地区封锁现象在各地相继出现,进一步加剧矛盾,陷入进退威固的困境,正对这些问题对策:
1、分区、分类逐步实现粮食商品化,通过国家客观控制下的市场调节,改变粮食借个背离价值状况,使农民种植粮食有利可图,增加争产的内在动力,并使粮食社会消费量有所节制。
2、实行粮食分区调整,并建设商品粮基地为基础,建立粮食区域平衡体系。
3、加强国家对粮食供需的宏观控制,建立各自范围内的粮食区域平衡体系。
4、稳定粮田面积,调整粮食内部结构,要掌握“三保”原则。实行粮食“三保”原则:
1、保高产作增长。
2、保细粮作物。
3、保豆类作物。经济作物的共同点:
1、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严格。
2、绝大部分属商品性生产,要求高、优质。
3、技术性要强。
4、市场需求和粮食供应状况的反映比较敏感。
发展经济作物集中的基本原则:
1、自然生态条件适宜、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生产潜力大的地区集中,2、要考虑社会条件,尽量向生产基础和技术基础比较好,建设容易、投资小、见效快。
3、集中地区要考虑粮食自给的保证程度,或调剂的可能性。
4、比较大的面积上尽可能相连成片,以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建设一批主要经济作物的经济作物的商品生产基地,先有几种主要大田经济作物如下:
1、棉花:棉花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也是生产波动较大的经济作物,主要是黄
惊醒畜种和瓶中区域划分,充分发挥不同牧区的各自优势。
2、根据草畜平衡原则。
3、根据草场季节不平衡的特点,发展季节性畜牧业,提高草、料的幼小利用,扭转“冬瘦、春死”的状况。
4、发展畜牧产品加工业,可以成倍、十几倍提高价格。渔业生产要致力于充分利用天然水面,进一步发展人工养殖。
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和投资效益,一定的地域单元为对象,有重点、有不足的利用开发区域资源、整治区域环境、发展区域经济,实行地区间的合理分工与写作,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区域农业商品生产体系,促进农业的两个“转化”,成为农业区域开发。
人多地少是我们的基本国情
农业区域开发是指以农业区域而不是以行政辖区为单元,是指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而不是单向开发。
农业区域开发的内容包括:资源的广度开发、深度开发、资源保护和环境整治。广度开发是指开发尚未经人类利用的资源,发掘资源利用的外延潜力。
深度开发是指对已经开发利用尚不充分、不合理的资源,实行集约经营,深挖资源利用的内涵潜力。
资源保护是指对超负荷利用而导致衰退的资源要加强保护和进行人工资源增值,恢复和提高资源的再生能力。
环境整治是指对资源开发利用不当而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要加强整治。农业区域开发的决策程序:调查、规划、评估、试验。
农业区域开发的若干原则:
1、统筹安排,择优开发,坚持效益领先的原则。
2、按照“补偿原则”,完善区域开发的政策体系。
3、生产要素创新与配套开发的原则。
4、专业化生产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5、工、运销一体化的经营体系。
5、有利于集中连片建设各种农产品的商品生产基地。黄淮海区平原。我国粮、棉、油的主要产区之一
农业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
1、大部为黄土覆盖的高原和丘陵沟整,水土流失严重。
2、气候属北温带向中温带及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地带,光温条件较好,干旱威胁很大,3、水资源贫乏,开发利用困难。
4、农村经济贫困,温饱尚未完全解决。
农业生产基础特征与存在问题:
1、早作农业为主,夏粮比重高。
2、坡耕地比重大,粗放经费,广种薄收。
3、农业结构第一,商品经济不发达。
农业发展方向与途径:
1、始终坚持以粮食为基础,实现并保持农村粮食稳定自给。
2、因地制宜,综合发展,建立具有优势的农村产业结构。
3、从合理利用土地入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开发治理的重点和目标:
1、汾清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
2、渭北陇东早原的农业开发。
3、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治理与建设。农业生产基本特征与存在问题:
1、农业生产水平高,总量大,商品率高。
2、以水田为主的 具有传统的精耕细作特点,并逐步向现代化发展种植业是本区农业生产的主体。
3、林木渔业比较发达,与农区关系密切。
4、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5、农业生产发展尚不能适应本区经济发展需要,存在着多方面矛盾。
农业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
1、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光热资源丰富。
2、土地资源数量多,质量好,农林用地少。
3、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匀,春水严重不足。
4、荒漠化,沙漠化,盐碱化过程强烈,农林生态环境脆弱。
5、能源、矿产资源丰富,交锋不变,农村经济比较贫困。
农业生产发展方向与途径:
1、农牧并重,以农为主,建立自给性与商品生生产协调发展的高度集约化农业。
2、节流为主,节流与开源相结合,建立节水农林体系。
3、以提高单位为主,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发荒地资源。
4、防止土地沙漠化、盐碱化,保护山区资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