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自杀论》有感
读迪尔凯姆《自杀论》有感
行10社工 马倩 10200428
近些年,社会各阶层自杀现象屡见不鲜,从家喻户晓的富士康自杀事件到影响重大的娱乐圈艺人自杀事件,以及贴近我们生活的大学生自杀事件,无疑成为了社会的焦点问题。因此,研读迪尔凯姆的《自杀论》对于分析当今的层出不穷的自杀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迪尔凯姆首先对自杀进行了概念界定。在他看来,自杀就是“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后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他没有把自杀仅仅看成是孤立的、需要一件件分开来考察的特殊事件,而是把一个特定社会在一段特定的事件里所发生的自设事件当做一个整体来研究。迪尔凯姆的高超之处便在于此,以自杀率为研究的对象主题。
迪尔凯姆将自杀的原因分为“非社会原因”和“社会原因”,其中非社会原因中有两种,一种,内心心理素质和自然环境的性质,另一种是气候、温度等等也可以影响机体的方式间接地产生同样的结果。他对心理因素和自然因素这两种非社会因素进行否定的论证,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提出了“自杀的原因既不是心理的也不是自然的,而是社会的”这一研究假设。
在《自杀论》一书中,迪尔凯姆试图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上解释自杀的原因。他把自杀划分为 4 种类型,即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前两种自杀受社会群体的凝聚力强弱左右。社会群体的凝聚力太弱容易导致利己主义自杀,太强的话则引起利他主义自杀。后两种自杀受社会道德规范的强弱左右。社会道德规范减弱时失范性自杀增加,而社会道德规范过强的话则容易发生宿命型的自杀。
认为利己型自杀产生于极度的个人主义。社会的人必须以他为之服务的社会作为生活前提,他需要一种高于自我的生活目标和意义。如教徒的生活目标是宗教信仰。西方近代个人主义的发展使个人与家庭,宗教和社会相脱离,从而使一些人感到生活空虚并失去目标。迪尔凯姆指出,利己型自杀多发生在基督教教徒、自由职业者、未婚者、离婚者中间。利己型自杀与社会的整合程度成反比。犹太教、天主教、英国公教都有更 强的整合力量,而基督新教在规定教徒生活目标
上缺乏强制力;独身者、离婚者比有家室的人较少地负有义务; 从这些脱离了社会义务和束缚的人们中产生出更多的自杀者。
利他型自杀产生于过分地屈从于一种社会目标和意义,过密地结合在社会中,以致个人失去了自主。迪尔凯姆以欧洲军队为例说明利他型自杀。在军队里,士兵被训练得不看重自己的价值,使他们感到被一种“社会价值”所扼杀,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因而军人的自杀率高于普通百姓。
失范型自杀由社会混乱所导致,在混乱中社会成员的行为失去了规范,增添了痛苦。迪尔凯姆认为,欲望与满足欲望的手段之间的不平衡是一切生物痛苦的根源。动物的生理机制为其欲望划定了界限,而人的欲望却是无止境的。他占有的越多,欲求的就越多,所获得的未能满足需求反而刺激了新的欲望。欲望有界限,人们才会感到满足和快乐,而欲望的限定只能来自社会。社会形成了一套等级秩序,不管这个秩序是基于世袭还是个人成就,正常社会中的秩序总是被大多数成员接受的。当社会成员认为这种等级原则合理,自己应处在某一特定阶层中,他就欣然地接受该阶层给予他的限定,欲望与手段也就有了平衡的可能。当社会发生**、变迁时,人们失去了种种秩序和规范,欲望与手段不协调,行为混乱而无节制,遂造成种种痛苦,导致自杀率升高。迪尔凯姆把工商业者在经济危机中的自杀现象视为此种类型的例证。
宿命型自杀这种典型形式是那些倍受压迫和制约的奴隶采取自绝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此时他们面临一些无法抗拒和改变的规则的压迫。迪尔凯姆认为这种类型的自杀在现代社会并不常见,他没有对此作详细的讨论。不过我通过翻阅相关资料得知中国的自杀大多属于失范性自杀,而日本人的自杀则是典型的宿命性自杀。只是因为日本人受到社会规范的严格约束,这种规范成为一种负担和压抑,限制着每个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和言行举止,整个人生被涂上一层宿命色彩。一旦你由于某种原因无法达到社会规范的要求,你将被社会群体所淘汰,不能延续以前的社会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已经被社会判了死刑。有个叫小笠原泰的学者说日本人具有“角色同一性”。意思是日本人缺乏自我,把自己视同于社会赋予他的角色。自己是不是自己不重要,但自己必须是那个角色。也就是说日本人的生命意义全在于那个角色。
迪尔凯姆总结其自杀研究,提出了3个命题:社会的人需要一个高于个人的社
会目标;对这个目标所负的义务不至于使他失去自主;他的欲望应受到社会秩序给予 的一定程度的限定.在自杀原因上,迪尔凯姆并不完全否定个人生理上的因素,但认为那是次要的,社会原因才是主要的。他认为,当一个社会不能提供上述3项条件 时,一些心理上脆弱的个人就可能会自杀。
在社会整合和自杀率之间的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具体说,利己主义自杀和失范性自杀与社会整合程度成反比,即社会整合程度越低,自杀率越高;而利他主义自杀则与社会整合成正比,即社会的整合程度越高,自杀率越高。应注意的是,尽管自杀率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社会整合程度的变化,但它并不是这种变化的唯一的经验表现形式。犯罪、越轨、酗酒、离婚率以及精神疾患的患病率的变化都能够反映一个社会的整合类型与程度。尽管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不同的起因,但都能在某个侧面反映社会的整合状态。迪尔凯姆就是这样,通过社会事实本省说明了另一个社会事实——自杀。
在结论部分,迪尔凯姆证实了他的三个命题:
1、自杀人数的多少与宗教社会一体化的程度成反比。
2、自杀人数的多少与家庭社会一体化的程度成反比。
3、自杀人数的多少与政治社会一体化的程度成反比。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杀的增加在全球是普遍现象,文化水平越高的国家就越是明显。迪尔凯姆把这种现象归咎于社会生活变得越来越没有感情纽带,过去对自杀起到一定作用的宗教(特别是共同意识很强的天主教和犹太教)、家庭、政治等因素,在现代社会开始退化。许多人不会再在教会里生活,家庭成员也不再经常团聚,政治民主开放使得对人们的控制力和约束力逐渐下降。起初,社会是一切,个人什么都不是。因此,最强烈的社会情感是使个人紧密的联系起来依恋群体,社会本身就是自己的目标。但是,随着社会变得越来越庞大,人口更加稠密,社会就变得更加复杂,劳动有了分工,个人的差别扩大,而且逐渐接近这样的时刻:同一个群体所有的成员再也没有任何共同之处,除了他们都是人。
最后,迪尔凯姆在该书的结尾,为了减少自杀率,提出了五种设想:
一、主张恢复以前使用过的恫吓性惩罚,自杀式违背道德的,应该受到比较严厉和明确的谴责,比如拒绝给予自杀者正式落葬的荣誉,剥夺自杀者的某些公民权利、政治权利。
二、“对悲观主义倾向直接采取行动,使这种倾向恢复正常并加以限制,是
大多数人的意识不受风气影响并更加坚定。
三、“改造教育,努力不仅培养智慧,而且培养性格;不仅培养观念,而且培养信念。培养协调思想和感情的能力,是他们能够在一生中追求一个明确的目标,总之,以道德性格为力量和能量。”
四、家庭的预防作用,是家庭恢复到以前集体,用相互的纽带联系在一起。
五、对宗教团体、政治团体、迪尔 凯姆给予了否认,他认为还有一种团体,“这就是同类劳动者、履行同样职责的合作者联合起来形成的职业团队或行会。”职业团体的优势在于,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存在,而且它的影响涉及大部分人。
综上这些设想,其中第一条完全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第二、四正在进行当中,置于改造教育,中国现代教育模式出现的价值观脱轨现状则不能发挥作用。许多自杀者,没有良好的价值观取向,国家应该加大对被教育者的价值观正确疏导。置于建立行会,在中国曾有过设想,但发展并不成熟,不能够为普通大众争取权利保护。另外,在中国民间组织还处于萌芽阶段,没有多大的权利要求公司对员工的合法权利给予保证,因此行会在中国的发展道路还很长。
迪尔凯姆虽然对自杀这种社会现象进行了严谨全面的分析研究,但并没有真正解释自杀的社会员因的核心所在,《自杀论》出版至今已过了100多年,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他是对欧洲大陆的自杀现象分析,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差距,所以并不适合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引发了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问题,我国已进入高自杀率国家之列,也是自杀率最多的国家之一,建立预防自杀组织、研究具有本土特色的自杀现象尤其重要。在现代社会,人们过多强调个性,没有集体意识和归属感,只有通过建立团体才能让人们重新找回归属感,重新找回生活的意义。在中国团体也不一定是职业团体,民间组织小团体也是可行的,比如“都市一族抗压联盟”、“打工仔之家”等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加快和完善法制建设,重建道德体系以预防自杀。
第二篇:《自杀论》读书笔记
只有在实行离婚制度的地方才可能有真正的婚姻不稳定,因为只有离婚才使婚姻完全破裂,加剧了自杀。
婚姻对男子的帮助大于女子。
忧伤是思想的产物。
一个人发怒的时候总是攻击自己。
自杀者,有知识者大于文盲,富人大于穷人,女精神病患者大于难精神病患者。
德意志人有强烈的自杀倾向。
自杀与疯子无关,与种族无关,与酗酒无关。城市里自杀者比农村多,因为社会原因集中于城市。
自杀与人的体质有关,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海明威父子都自杀。遗传性只是一个不确定的诱因,导致自杀的另一协作性因素才是真正的原因。北纬47——57,东经20——40,是自杀的高发区。孟德斯鸠:有雾和寒冷的国家有利于自杀。从季节看,夏季自杀概率高。
新教徒的自杀最多,犹太教的自杀最少。宗教对自杀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已婚者的自杀规律大于独身者。
利他主义自杀,自杀是一种义务,比如印度的女
人在政府去世后也必须自杀;因为个性太弱,自我不属于自己,属于群体的一部分(螺丝钉);不留恋生命成为美德,留恋则贪生怕死,义务性利他主义自杀起因于无个性状态。
印度:宗教自杀,在恒河中寻死。
社会环境产生宗教观念,而不是相反。低级社会是利他主义自杀的温床。
军人的自杀倾向远远大于平民。
士兵的第一品质是没有人格,被训练得不重视自身,视死如归,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士兵没有自己的行为规则。
不同职业是分成等级的,享有不同的支配。聪明人懂得享受已有之成果,而不是感到需要用其他成果来代替,并在困难日子来到之时看到希望。
工商业与自由职业者自杀者居多。
自杀的人数与离婚和分居人数呈现正比例关系。婚姻控制整个爱情生活,而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比任何其他婚姻更加严格,因为婚姻在使丈夫不得不始终依恋于唯一的妻子的同时,也给爱的需要指定一个严格规定的对象与活动范围。正是这种规定形成了有利于已婚男子的精神平衡状态,他的享乐是限定的,这种欢乐是有保证的,这种可靠性巩固了他的精神状态。
独身者,可以合法地眷恋他所喜欢的人,他希望得到他喜欢的人儿永远不能满足,新的希望不断地产生和落空,留下的是厌倦与幻灭。
出自涂尔干《自杀论》
第三篇:自杀论读书笔记
《自杀论》读书笔记
涂尔干作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奠基人,其《自杀论》是社会学史上第一部通过对来自实际生活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比较、计算、分析来建立社会学理论的著作,以其严密的论证逻辑和科学的研究社会学现象的方法为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的结合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在世界社会学界产生巨大影响,是社会学里程碑式的著作。
自杀论分为四个部分,导论、自杀的非社会因素、自杀的社会原因与类型以及作为一般社会现象的自杀。
导论中,涂尔干将自杀定义为:“人们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迪尔凯姆通过1841年到1872年欧洲主要国家的自杀统计变化的波动规律比较,发现每一个社会在它历史上的每一时刻都有某种明确的自杀倾向,只有通过自杀总数和总人口数的关系才能衡量这种自杀倾向,从而涂尔干选择了“被考察的社会所特有的自杀率”这种以群体为其基本单位的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即自杀率本身作为一种先前存在的客观社会事实,强调整调个社会,排除了个人行为和特殊情况,将自杀归结为社会事实来考察研究。
在第一编,自杀的非社会因素中,作者分别阐述了自杀与心理变态、种族遗传、自然因素、仿效的关系,并将其一一证伪。通过这一排除法,作者得出结论:社会群体对自杀的这一倾向必然取决于社会原因,而且本身构成一种集体现象。接下来作者作者多这一结论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
在第二编,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中,作者将影响自杀率原因归结于社会原因,将自杀的类型分为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反常的自杀。通过对比天主教和新教教徒的自杀率,发现天主教教徒的自杀率远低于新教,排除了教育和科学知识对自杀的影响,通过剖新信教和天主教的信条仪式,得出天主教的集体生活强度高于新教,这正是对自杀起决定节制作用的因素,即利己主义自杀的成因是个人与社会的疏离,即社会整合程度低,个人游离于集体生活之外,个人采取自杀的行动不会过多的考虑集体规范和意识。而利他主义自杀恰恰与利己主义自杀相反,发生在社会整合过于强烈之时,高度的社会整合使得个性受到相当程度的压抑,个人的权利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他们被期望完全
服从群体的需要和利益。利他主义自杀可分为义务性利他主义自杀、非强制性利他主义自杀以及强烈的利他主义自杀。反常的自杀,涂尔干总结这种自杀的原因为:“调节各种需要的尺度不可能再是原来的样子。社会财富的分配标准被打乱,但另一方面新的标准又没有立刻建立,人们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时,人们活下去的愿望减弱。”即社会失范引起的自杀。
第三编中涂尔干指出自杀是应该被谴责和否定的。因为“自杀伤害道德意识”,逃避基本义务。他认为社会是个人的债务人,因此,社会应该有责任抑制自杀率。接下来涂尔干提出了预防自杀的办法,主张建立职业团体和行会来抑制自杀率。
从功能主义角度讲,自杀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自杀一种是个人解脱,同时自杀率发生迅速变动是社会整合程度发生变化的标志,或许是社会危机的风向标,这是自杀对于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自杀是对生命的亵渎和浪费,也会引起他人的仿效行为,甚至动摇社会道德和情感。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学习和树立涂尔干的实证精神,如胡适所说“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另一方面,像鲁迅先生所讲“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生活的惨淡!”
第四篇:自杀论读后感
《自杀论》读后感
我们老师让读西方名著,对于西方的名著,我早就对《自杀论》感到兴趣了,因为这本书是从我大一时我们政治学老师就提到过,然后是社会学老师也提到过,不过当时没怎么想读,这次给我一个好的机会让我好好的读这本书。我一直认为,生命是无价的。然而,有些人却无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尊重生命,视生命于儿戏,更有甚者采取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对于此,我感到十分的不懂,就是活的再怎么的不得志也比死了好吧。虽然一直以来都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那样做,是因为一时的冲动?抑或是蓄谋已久。在介绍《自杀论》之前我有必要将作者介绍一下.《自杀论》的作者是迪尔凯姆,又名涂尔干。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他在法国任教的时候,建立了法国的第一个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并在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迪尔凯姆除了《自杀论》之外还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关于《自杀论》这本书我想从一下几个方面写一下。
关于自杀产生的原因和类型的理解
涂尔干认为:如果我们不是将自杀看做与其他事物无关的、孤立的、可以单独加以研究的事件,而是将一定时期内发生在一定社会中的自杀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那么自杀并不再显示为孤立的个人现象,就其本质来说,它具有社会性质,是一种社会现象。显然,当
自杀还是作为一个个体的事件来看时,它是完全的自我的行为,是对
自我的认可和寻求解脱,他人无权干涉,本质上看这纯碎是一种独立的行动。
整本书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讨论了非社会因素对于自杀的影响,涂尔干得出的结论是自杀跟种族、遗传因素、个人素质、心理状态、精神病、自然条件、气候变化等非社会因素并无重大关系或者说关系
不大。另以一半的篇幅讨论社会因素对自杀的重要影响,得出的结论
是社会环境对自杀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
动荡、改朝换代、工作变迁、生活变化等社会因素,并以某种程度上
自杀为社会的产物、为社会事实所决定。书中有句话说得好:每个自
杀的人都认为他们只服从自己,而实际上他自己不过是集体力量的玩
物。人总是社会中的人,社会对个人有一定的约束力,无论是法律上的约束还是道德上的约束。作者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
杀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认为当自己的所需与现实产生
矛盾,也就是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
生离异时,就会引起自我的失衡,便会引发自杀的现象。
作者在第二编中详细介绍了自杀的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作者认
为:其一,自杀率与宗教社会的整合度成反比;其二,自杀率与家庭
社会的整合度成反比;其三,自杀率与政治社会的整合度成反比。由自
杀的原因从而引申出自杀的四种类型: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
范型自杀、宿命型自杀。综合这四种类型,可以发现,社会整合度越
低,利己型自杀率越高,社会整合度越高,利他型自杀率越高;社会
规范对个人约束越弱,失范型自杀率越高,社会规范对个人约束越强,宿命型自杀率越高。无论是何种自杀的形式,归根结底主要是由当时社会环境造成的对于涂尔干研究方法的理解
首先,作者是在导论那里就对研究对象做了解释,澄清了本书研究的范围和调查对象。他说: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其次,明晰了概念之后,作者开始对研究对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第一篇和第二篇就是详细介绍了形成自杀的原因和分类。在这个原因的探讨中,作者最多的使用了比较的方法,他先是假设某个命题,然后通过逻辑的推理来不断地否定这些命题,从而提出了新的命题,当所有的命题被否定之后,最后剩下的就是产生的根源了。比如,他研究一种现象都是有一个基本假设: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这些原因包括了心理的、自然的、社会的。通过了先后排除心理的和自然的原因之后,作者从中推理出社会的才是最根本的原因。最后,作者对于自杀的原因是社会原因这一命题在第三篇里面有了一个小结,从中提出一些消除和防止自杀的方法。
纵观全书,作者用了大量的图表进行了分析和对比,这些图表有最新收集的资料,也有的是现存的数据资料,它们无论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还是将概念操作化,在严谨的逻辑推理和精确地数据统计之下,研究对象被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这样也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从大胆假设,到细心求证,作者对于资料研究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涂尔干对自杀研究提出了一个新颖的理论视野,这在对于人们认识自杀、引起社会的注意、改良社会制度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它并没有触及到如何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他只是对自杀这种人类现象进行社会学描述,著作中所引用的有漏洞的数据并不能在某种程度上证明自杀行为的本质。世界上时刻都有人在选择各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我看来,自杀的行为不仅对亲友带来伤害,它易引起亲友的悲痛和失落,同时对社会起到消极影响,它会使他人产生仿效行为,大量的自杀会使社会的道德情感受到动摇。所以,如何做到真正的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也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
第五篇:《自杀论》读后感
《自杀论》读后感
刚听到有《自杀论》这本书的时候,心里默默在想:自杀不就是某些人因为情感受挫、心理障碍、家庭矛盾突出、以及学业和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而轻生的行为吗,而自杀的方式来来去去不就只是跳楼,跳海,服安眠药等等吗,居然还有人可以将对自杀的论述写成了一本着作。阅读了《自杀论》之后,才发现自己原先对自杀的理解是有多么的肤浅。
第一次阅读完《自杀论》的时候,简直就是一头雾水,根本没办法看懂《自杀论》的内涵。那时就想起麦老师说过:“看不懂就对了,人家用了毕生精力写出来的着作,怎么可能让你一下子就看懂呢”。说的没错,一本伟大的着作当然是需要我们一次次反复的阅读,反复的推敲,反复的琢磨,才能够一点一点的理解整本书的真谛所在和精华所在。直到第二次阅读《自杀论》,才对《自杀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要想深入理解一本书的内容,就必须先了解书的作者。《自杀论》是涂尔干的一部重要社会学着作。作者涂尔干为社会学确立了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他把社会事实分为运动的状态和存在的状态。而“社会秩序”是涂尔干一生学术研究的主题。涂尔干为了能在《自杀论》中更加全面地论述自杀,参考了各种的文献与有关的着作,并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再通过归纳总结,得出了对自杀的论述。他在社会学名着《自杀论》中提出了一个社会学理论:快速发展的社会致使道德意识未能跟上道德危机,这使人们失去应有的集体感、纪律感和社会团结感。而自杀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变细所造成的社会病态而引起的。在作者眼中,所谓自杀就是“任何有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随后作者又按照自杀的不同原因,把自杀分为了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和失范型自杀。
《自杀论》探讨的是欧洲国家的自杀,并通过比较自杀的总数和总人口之间的关系来衡量这种倾向的强度,即自杀死亡率。与其他社会学着作相比,《自杀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了社会统计的方法,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和经验资料,有些数据甚至是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并且通过统计交互表格的形式,将相关自杀的人数和自杀率较好的呈现出来,更确切地说明自杀现象受到自身的心理状态、性别、婚姻、种族、宗教信仰、社会稳定等社会事实影响。通过阅读《自杀论》,我们便会慢慢的发现不能持有阅读其他着作的那种心态与逻辑思维去阅读《自杀论》。因为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看《自杀论》,对书中提到的与自杀相关问题与结论不加以自己的分析与理解,一味地往下阅读,便会发现后面的结论会对之前的结论给予一定的否定,所以阅读《自杀论》时要敢于对社会事实提出质疑。在认知心理学中,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称为数据驱动加工,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称为概念驱动加工。在数学理念中,“个别——特殊——一般”的推理形式称为归纳,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称作演绎法。然而《自杀论》中探讨自杀的时候也用到了类似的方法,例如《自杀论》中第二编第一章确定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的方法,从整体到各个部分来分析社会自杀率,只有联系决定整体的各个原因才能分析整体。探讨一个问题,可以从多角度去思考,多方面去理解,并且通过多种方法去分析推理,即使是这一刻得出了这个结论与事实,下一秒任然可以否定和推翻前一个结论与事实,结论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正如麦老师说过“学术的价值在于被别人批评”。
《自杀论》中所提到的自杀可分为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和反常的自杀。各种类型的自杀分别有各自的基本特点与继发性变化,不同类型的自杀相互之间也有一定联系与区别。其中谈到利己主义自杀时,是从家庭和政治生活的角度来观察自杀的。不难理解婚姻、家庭与自杀率的关系是:已婚者丧偶者独身者,在探讨这方面内容的时候更是引出了免疫系数这个概念来加以论述,免疫系数的高低也因性别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当探讨利他主义自杀时,就会新奇的发现之前我们一直认为的只有极端个性的人或脱离社会的人会导致自杀的观点是片面的,熟不知个性不充分的和过分融入社会的人也容易自杀。军人是利他主义自杀的典型代表,在探讨军人人数是同样提到了增加系数这个概念。
最后《自杀论》中提到“一旦确定了弊病的存在、内容和原因,如果我们因此而知道了补救办法的一般特点和应该何时使用这种补救办法,那么重要的不是先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而是果断地行动起来”。所以行动起来吧,和事物直接接触,在过去的形态中寻找新生活的萌芽并促使其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