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窦桂梅老师视频讲座有感
2014年1月14日在中心校组织的学习中听了窦桂梅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
窦老师说过“人”字就是一撇一捺,“撇”一种激情,“捺”是一种思想。只要务实肯干、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就会在现实生存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并以自己的成长影响周围。窦老师她来自农村,小时候也没有比我们更好的读书环境。工作后,她又做过文书,做过教务处辅助工作,代课过语文、音乐、数学、美术、自然常识、思想品德几门课程,真正走上语文教学的岗位是在工作几年以后,可就是靠着她的“韧”劲、“闯”劲和“恒”劲,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成为了特级教师。所以,我们不管在哪个单位,从事哪门教学,都先要埋下头来,静下心来,相信自己,然后热爱学校,热爱工作,热爱学生,任劳任怨,脚踏实地,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做出成绩,成长自己。人生要有“韧”劲学习。
相信我们“能”这样那有一天就“会”这样。我们应该阅读各方面的书籍,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还应该阅读专业方面的书籍来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起到光合作用。更应该阅读学生这一本本无字的书,来让我们攀登上教学艺术的巓峰,起到化学反应。我们要靠读书来学习知识、靠课堂来实践教学、靠反思来积累经验,在学习、实践和积累中不断的提升自己,一步步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人生要靠“闯”来实践。
人生是充满机遇的,但机遇永远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垂青于敢于冲上去的人。命和运是分不开的,想要走好自己的运,最重要的那个运是用我们的脚好好的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我们应该扎根自己学校这块教学的土壤,把每堂课都像公开课来上,要让自己绽放在公开课的舞台上。吸纳百家,自成一家。形成自己成长的机遇,先把自己发展起来,机遇就会自然而然来到我们的身边。一个人只要态度是积极的,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地位。所以给自己定好位,理好思路,明确目标,加快脚步,脚踏实地,辛勤地耕耘、努力和奋斗,整个世界都会为我们让路。
人生要“恒”积累。
正确的信念是稳定的动力,教师的自我专业追求化为信念,就不会被消除从而形成坚毅持恒的信念。用这种信念去持之以恒积累,只有积累大量的知识才能 更好的为学生们解惑,才能更好的授业。
这时我也反思一下我自己,在教学这块沃土上,我又付出了多少呢?
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永远都是真理。
第二篇:观窦桂梅老师视频讲座有感
观窦桂梅老师视频讲座有感
有幸听了窦桂梅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和讲座,受益匪浅,甚至可以说是震撼,让我的心感受到从没有过的痛快淋漓,感受到上课原来可以有如此美妙的享受。一个教师原来可以如此传神的传道,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浅薄。窦桂梅老师从开始上课到课堂结束的每一句话,都让人感到沁人心脾,感到知识的力量。每一分钟都是精心设计,但看起来是如此的水到渠成。时刻紧扣人们的心弦。窦桂梅老师这堂课的内容非常丰富,真正做到了超越教材,时刻表现了她渊博的理论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素养。窦桂梅老师把课堂知识梳理得一丝不乱,并且都通过了拓展延伸,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苦难中追求梦想,幸福中拥有谦卑。窦桂梅老师在不断的提问和师生互动中体会的爱生之情让人感动,她那亲切、和善、平等、尊重的言语,无时无刻不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从人格上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老师的热爱,从而内在的履行“亲其师信其道”。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是窦老师富有创意的理念。当我们对这位特级教师的创造力发出赞叹的时候,往往容易忽略一点:超越必须始于一个平台,必须拥有一个原点,这就是常常被人们忘记的“学好教材”、“立足课堂”、“尊重教师”。那就让我们走进名师的“家常课”,从“学好教材”的原点开始,以往我们的语文学习,我们教师只守着一本教材教学生阅读、学习。可见超越教材,就是让我们带领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积累知识。让我们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超越课堂不仅仅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还要触及学生的心灵。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是感受自然、发现社会、体悟人生,才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的自我超越,是富有时代魅力精神境界的行为,是自己成为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成为学生心中一本不读不厌的大书,一本屹立于课堂永不倒的大书。她的“三个超越”的理念,她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她对生命状态的一执著热烈的追求,对生活的体察和生命的体验,让她与文本与课堂达到了“人课一身”的相融境界。
窦老师在讲座结尾时,语重心长的告诉教师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唯有读书有能让自己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窦老师在讲座中所列出的给孩子们读的书目,扪心自问,作为一名老师的我又有几本我曾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完完整整的读过呢。
窦桂梅的成长告诉我们,她是一个本份的教师,也在尽一个教师的本份,她的起点并不高,基础也不厚实,如同我们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她的快速成长,源于她的自立,自觉和自醒。窦桂梅的成长告诉我们,正确的信念就是稳定的动力,教师的自我专业追求如果内化为信念,就不会被消除,从而形成坚毅持恒的信念。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拥有它,生命的种子就会迸发无限潜能,生根、发芽、开发、结果,从而结出丰硕的果实。
观窦桂梅老师视频讲座有感
有幸听了窦桂梅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和讲座,受益匪浅,甚至可以说是震撼,让我的心感受到从没有过的痛快淋漓,感受到上课原来可以有如此美妙的享受。一个教师原来可以如此传神的传道,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浅薄。窦桂梅老师从开始上课到课堂结束的每一句话,都让人感到沁人心脾,感到知识的力量。每一分钟都是精心设计,但看起来是如此的水到渠成。时刻紧扣人们的心弦。窦桂梅老师这堂课的内容非常丰富,真正做到了超越教材,时刻表现了她渊博的理论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素养。窦桂梅老师把课堂知识梳理得一丝不乱,并且都通过了拓展延伸,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苦难中追求梦想,幸福中拥有谦卑。窦桂梅老师在不断的提问和师生互动中体会的爱生之情让人感动,她那亲切、和善、平等、尊重的言语,无时无刻不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从人格上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老师的热爱,从而内在的履行“亲其师信其道”。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是窦老师富有创意的理念。当我们对这位特级教师的创造力发出赞叹的时候,往往容易忽略一点:超越必须始于一个平台,必须拥有一个原点,这就是常常被人们忘记的“学好教材”、“立足课堂”、“尊重教师”。那就让我们走进名师的“家常课”,从“学好教材”的原点开始,以往我们的语文学习,我们教师只守着一本教材教学生阅读、学习。可见超越教材,就是让我们带领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积累知识。让我们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超越课堂不仅仅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还要触及学生的心灵。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是感受自然、发现社会、体悟人生,才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的自我超越,是富有时代魅力精神境界的行为,是自己成为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成为学生心中一本不读不厌的大书,一本屹立于课堂永不倒的大书。她的“三个超越”的理念,她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她对生命状态的一执著热烈的追求,对生活的体察和生命的体验,让她与文本与课堂达到了“人课一身”的相融境界。
窦老师在讲座结尾时,语重心长的告诉教师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唯有读书有能让自己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窦老师在讲座中所列出的给孩子们读的书目,扪心自问,作为一名老师的我又有几本我曾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完完整整的读过呢。
窦桂梅的成长告诉我们,她是一个本份的教师,也在尽一个教师的本份,她的起点并不高,基础也不厚实,如同我们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她的快速成长,源于她的自立,自觉和自醒。窦桂梅的成长告诉我们,正确的信念就是稳定的动力,教师的自我专业追求如果内化为信念,就不会被消除,从而形成坚毅持恒的信念。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拥有它,生命的种子就会迸发无限潜能,生根、发芽、开发、结果,从而结出丰硕的果实。
第三篇:观视频讲座有感
观后感
单位组织观看了王树增先生的讲座--《解放战争》和李慎明先生的讲座--《苏联》,有幸聆听了两位先生的讲座,王树增和李慎明是知名文化学者,能听到的讲座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荣耀。大师讲座充满了激情和智慧,他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历,借助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赋予深刻的文化意义,展示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强大生命力量。王树增和李慎明先生,他们广征博引、谈古论今、肆意发挥的广阔空间。作为一个文史功底浅薄的人,随着先生的讲座深深的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通过这次讲座,能够将曾经对中国革命价值观的松散了解用生命力的主题拎起来。当我再次面对中国革命价值观的主题,我的脑海中有穿越近代中国革命价值观进程图。这对于一个以祖国文化为骄傲、以自己对于祖国革命价值观的无知而羞愧的人,无疑是喜悦而激动的。
王树增和李慎明先生谈到历史学研究曾经太强调国家、政党兴亡史,正在向全民生态史转向。他也带着我们以全民生态史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历朝更迭,讲到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区别时,带领我们看到共产党的大公无私,国民党的腐败。
讲座中,常常能感到先生对于中国革命价值观传承的骄傲和使命,对于当代人给予的期望,他总是在某些重要处停下强调“现在人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他说当代人要对自己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有信心,年轻人有旺盛的生命朝气,使者的身份也不是用知识的渊博作为评价标准,用真心去传承与创新是更重要的。是啊,也许不少人说年轻人价值观功底薄、阅历少,所以有些人逍遥的自我不在乎也不承担,有些人在反思与自醒中质疑着自己。
在关于21世纪中国价值观展望问题上,两位先生表达了信心和担忧。虽某些细微处我存有个人之想法,但是对于网络的鱼龙混杂,对于负面信息的夸大和煽动,我能体会到先生的担忧。在特定的年代,社会和时代也许就像钻石有诸多切面,作为个体的人,谁也无法说自己能看到每一个切面,及时一个切面都无法保证看到了全部。所以,能抓住把握人类道德和自热美好的根本与精髓者就是值得钦佩了。然而下一个问题会是,这根本与精髓又是什么,只能去悟吗?我相信是寻找与实现的过程。
中国价值观的最终成果就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价值观有好有坏,既有积极的价值观也有消极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个博大的精深的概念,研究“价值观”是一个有深远意义的课题。中国文明是非常值得骄傲的文明,我们应该秉承和发扬中国革命价值观的精髓,成就伟大的中华民族、坦荡的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华民族。我们主张发展核心价值观。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发展正确的价值观模式关系着世界发展的趋势、人类发展的趋势、国家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生活发展的趋势。
随着两位先生讲座的脉络,让我见识和领略了中国革命价值观的博大与精深,体味和感受了中国文化的灿烂与辉煌,正视和忧思了中国革命价值观的现状与未来,我由衷的为中国革命价值观而骄傲和自豪,为我们国家的强大与安宁赞叹,同时也深深的为大师的品格和精深而折服和敬佩。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认为应当做一个博爱的人、遵纪守法的人、有思想和深度的人、有进取创新精神的人,为开展今后的社区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炉东社区 曹刘清 2013年9月6日星期五
第四篇:观窦桂梅老师讲课有感(推荐)
观窦桂梅老师《清平乐•村居》有感
前些天,我有幸观看了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小学教材《清平乐•村居》一文的课堂教学视频。
对她的印象极深:个性的话语,独特而鲜活的思想、激情四溢的课堂,使人仿佛置身于这青山绿水
间,享受着远离尘嚣的安逸生活,着实令人佩服。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窦老师的每一个教学细节都处理得很到位,例如题目的解读,首先让学
生感受什么才是“居”,由“安居乐业”引出“居”在这一篇文章中所体现出的温馨的一面。接着,通过一首豪迈的战争诗引出本诗,让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感知这一首诗应有的感情基调。此
外,在诗歌的讲读过程中,窦老师一反传统的诗歌讲读方法,而是创设情境,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将一首诗当做一幅画进行解读,把诗中人物、动作、语言、神态都描绘的惟妙惟肖,这样,把一
幅离我们生活遥远的古人一家生活的安乐场面用我们的想象和语言描述的淋漓尽致。我想,如果没
有身后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这首诗讲读的如此贴近生活的。
通过细细得观看,我感受到她火热的激情,感受到她深厚的教学功力与扎实的语文功底。感受
到她每一份辛勤的耕耘和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心。或许这也是让她如此优秀,让他的课堂如此生动的主要原因!
1.激情不老
教师的激情就是要点燃学生的情绪,照亮学生的心灵。对教育的激情,应该从现在的外在表象
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地位的升降而改变。
窦桂梅引用了别人对她的评价:“窦老师把激情灌注到整个课堂,使课堂像一条奔腾向前的大
河,时而蓄势待发,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有致,我们仿佛和她以及孩子们一起登上她的激情之
船,开始了激情之旅,观赏和领略到一派激情之光”。
2,爱在细节
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比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齐读诗歌,读到“白发谁家翁媪”时,有位学生的节奏与其他同学不同,很有新意,也被她
听在耳里并作为范读。齐读时有的同学们的摇头晃脑,踏足,也被她细心地发现,于是就有了一起
踏出自己的节奏,边踏边读,手舞足蹈的场景。她与学生真是心有灵犀,一点就通,课堂就变得那
么其乐融融,那么美,那么和谐。
3,读书一生
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
功底。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为学生生命奠基为追求,要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要像永不
干硬的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取。
激情来源于什么?智慧来源于什么?来源于教者厚重的积淀,来源于作者孜孜不倦的学习。我注意到,在这节课中,窦老师自己说出和引导学生说出了近三十首的古诗词,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没有深厚的语文积累是做不到的。
这节课大概50多分钟,我们且不去管它时间长短。单就老师上课情况而言,我感觉教师的指导
是层层深入,是激情四射,是指导有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人,是满含功底,是自然流淌。学生
是兴趣盎然,是充满愉悦,是思维高效。
看了这样的一堂课,我才感受到语文课也可以这样的美,而美好的东西背后又有如此多的艰辛
和磨难。窦老师的成功正来自这样的磨难,来自她的勤勉,她对学生的无私的爱和她对教育的执着
。我要以她为目标,向她前进一小步,每一步都是艰辛与磨难,每一步都是成功与收获。
第五篇:窦桂梅老师讲座纪要
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
窦桂梅老师讲座纪实
大家看到这个题目会想到几个关键词,一个是聪慧,一个是高尚。也许一个人,他的撇是聪慧,他的捺就是高尚,一撇一捺,一灵一肉,就支撑起人字立体的人生。如果一个人字立在那里,没有行走就不能构成人类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教育的意义。因此教育的意义最终就是使人走向聪慧和高尚。我们教师的专业就是激情和思想的成长路径。我们的使命就是为聪慧和高尚的人生奠基。我们自己也要聪慧地教书,高尚地育人。奠基的工作就是要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带着这样三个关键词,我想借张家龙老师这节课为载体和大家说一说清华附小的办学理念。我想问问大家听了这节课,你感觉这到底是一节什么课?大家一定觉得很难回答,到底是语文课,还是音乐课?先把这个问题放在这,一会再回答。
先听我讲一个故事:我做校长三年多了,这么多年大家听我的课实在是太多了。作了校长以后,我才关注了更多的学科,以前我是侧重研究语文,语文学科特别强调学科的本位,的确语文是一个蛮大的学科,它是教育学意义上的母亲,是学好一切学科的基础。可能是做校长工作的原因,我就要听常态课,就要蹲点,我就改变了一个方式。以前校长听课都是面上听,我就采取了纵向的方式听课,共听过两次。一次是在一年级,一次是在三年级,我还写过文章。
就拿一年级学生为例,早上起来,我们学校七点四十分以前学生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晨练,一个是阅读。孩子们自由选择是去操场,还是去图书馆。七点四十孩子们正式回教室,这时我已经坐在一年级的某个班级教室里。当时班主任进来看到我有点紧张,我示意他说没事的。我说:“我不是来听你的教学内容,我是来找感觉的。我就坐在你的位置上,你就讲你的课。“我面对学生,看着所有的孩子以及与老师的互动中寻找感觉。整个一节课下来,班主任和学生一起配合还是很默契的,学生很听话。忙活完一节课,班主任长舒一口气以为我会离开。可是我恰恰没有走,我用课间十分钟与孩子们交流,和他们聊天,互相提问题,并且告诉老师下节课我还要听。班主任立刻跑到隔壁去告诉数学老师做好准备,一番准备之后,数学老师在课上使出了浑身解数,和学生互动了四十分钟。两个四十分钟后我发现,孩子们两节课后要吃加餐,做眼操,还有30分钟的体育课间。然后是音乐课,之后还有一节体育。下午还有一节英语,然后还是一节语文。这个班一直到中午吃饭,下午放学我一直跟出去。放学之后我发现有几个现象。一个是所有的课堂常规,每个老师说的都是他自己的指令。语文老师说把语文书放在左边,文具盒在中间。数学老师说把数学书放右上角,文具盒放在书上面。音乐老师说上课要把手放在身体两侧,坐在椅子的前半截。英语老师又有他自己的要求,感觉到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本位。这并没有什么问题。有意思的是作为一年级的小朋友,语文老师说你在说话时能用上一些好的词语来形容就更好了,数学老师说要把话说得简单。整整一天下来,我就留下来一个字的感受,那就是---累。我作为一个大人,这一天都把我累成这样,更何况六岁的孩子。各位上课的老师都像演员一样,使出浑身解数,走场。老师们的专业素养都非常高,准备特别充分,有很多教具,花样繁多。我们这些孩子就要不停地陪这些老师”玩”。我们孩子的浮躁是不是就是从这些忙碌的应对中养成的呢?这是我想的第一个问题。我思考的第二个问题:孩子们的学习是不是就是这些单项学科的碎片给孩子们装下去的呢?第三个问题:我做校长,总是觉得老师不够用,我就跟大学要,人家还不给。国家有11门课,海淀还要3门。共14门课,我缺一门课的老师,难道我就要再招一个老师吗?我小时在农村长大,我的老师就没有那么多,数学了、语文都是一个老师教,她还教音乐。那个老师还是现学现买的,现在我不是也走到今天了吗?我们现在的孩子就像小鸡,工厂里流水线上的小鸡一样,第一节课我要上”饲料”,我把饲料放传送带上,小鸡们准备,饲料一到,就开始哒哒哒哒吃起来,管你吃不吃饱,管你儿童之间的差异不差异,反正我喂给你了。下节课我就要放水了,小鸡们吃完饲料,该喝水了。你来不及喝也得赶快喝,咕嘟咕嘟地喝下去,一会水就走了。
这样一琢磨,我觉得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尤其是最低端的儿童是不是应该这样学习呢?在那一刻我就想到我的成长。我是个中师毕业生,那个时代琴棋书画都要会,我既会弹琴又会唱歌,还能写一手好的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没的说。我教过两年数学,教过音乐两年,在教务处当过一年的干事。后来我觉得很喜欢语文,向学校提出申请教语文。学校才让我教了语文,而以后都在强调专业发展之后,我就再也没有机会教音乐了,更没有机会教数学了。我就专攻语文,成为一名语文特级教师。但是成就我成为特级教师的还有背后那些课堂的艺术的、审美的、逻辑的东西带给我的提高。
作为校长我就要琢磨这个问题:所谓培养人就一定是个完整的人,一个有综合素养的人,而不是只会学语文数学的人。未来的人解决问题一定是用自己的综合素养来进行的。为什么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小学课堂很强调一个老师可以多维度的,以陪伴式的方式来让孩子学习呢?思考之后,清华附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提出把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儿童基础教育应该有的标准,加上清华大学的历史文化三者结合构成了我们的办学理念,以整合的思维带动我们学校一切的工作。于是在学科设置上加大整合的力度,把国家要求开设的课程进行打包、整合,把剩下的时间和空间来做我能够选择的内容,那就是个性化课程,学校层面的、儿童层面的,我把它叫做X课程。这个X不是简单的加法,它是一种可能,它是一种变量。那么“1+X”就成了清华附小的课程整合的结构表述方式。这三年附小的课程整合就享誉全国,我所上的课不再是以一个语文老师的感觉出来,而是以一个背后的理念支撑所呈现出来的。比如最近上课《皇帝的新装》,大家一看这又是一堂语文课,没错,又不仅仅是语文课。他会在这课里读到了人性的、思辨的、哲学上的主题,回到事情本身。于是我研究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就构成了我课程整合的核心内核。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大家再来看看张家龙老师的课。你不能轻易用语文课来界定他,他实际上是超越了学科语文的、音乐的、审美的、艺术的熏陶课。这节课第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整合。假如《咏鹅》这首诗是“面”的话,那么再放上音乐这个“水”。水和面放一起,搅拌、揉搓,你会发现这节课生成了“馒头”。你再也不能说哪里是面,哪里是水,永远也掰不开了。在他的课里你也就分不清哪里是音乐,哪里是语文。那他这样做的原因是语文教材里有《咏鹅》,音乐课里也有《咏鹅》。咱们国家制定课程标准的人都是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重复性的东西很多,比如春天的主题在语文、英语、音乐、科学课里都是一堆堆的,没有人会做一个整合的工作。
张家龙老师做的就是这样的整合工作。这节课中有三个内容的整合。分别是读、唱、吟。当有的老师质疑一遍遍的读、一遍遍的唱,觉得效率很低时,其实没有意识到这正是一种熏陶,涵养。附小的孩子比较有素养,毕竟是海归的孩子。不像今天的课上的孩子都是一只只“小呆鹅”。张老师让站到前面的几个孩子 其实有很多变化。可以是鹅—鹅鹅,也可以是鹅鹅—鹅,还可能是鹅------鹅鹅很多只。张老师很了不起,在学生不熟的状态下让大家体会到整合的理念。板书中的节奏、语感的高低、抑扬顿挫。最初孩子们读诗没感觉,后来就能听出点味道了。这就是熏陶出来的东西呀!假如经常这样熏陶,那么一个人的气质、声音就会与众不同了。我们都应该像张家龙老师那样阳光、舒展,举手投足之间都带有整合的元素,说唱就能唱两句,说话的语感,字正腔圆。我们所谓的整合既有学科内容的整合,又有老师综合素养的整合。老师要用整合的思想来建构我们的课堂。
第二个表达的关键词:味道。整合之后还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特色。这个味道中要有语文老师专业的东西,还要有音乐老师的独特的味道。不能胡乱整合,换言之就是什么样的文本就还他什么样的味道。今天的课大家看到,他再整合也没有偏离底线,因为这是一首诗,要结合诗来讲,结合诗歌来开展教学,这节课必须充满诗意。他必须结合读、唱。因为诗歌本身就可以唱,并且试着吟诵。不用掰讲、分析。常规讲法中会掰开问:“曲项是什么意思呢?向天歌指什么呢?鹅会向天空歌唱什么呢?”如果这样你就把诗歌变成大胖子了,你就成了“焦大”,怎么也变不成“宝钗、黛玉”的。张老师这节课没有把诗进行肢解分析,而是利用诗歌本身的韵律教学,只读,学生读到哪他就点评到哪,很会接招,传球。评价语言尽量少用“真棒!不错”这样的语言,而是用高低、快慢、节奏这样的语言,而这恰好就是诗里的元素。我们现在有些语文老师上课的评价语言基本上没有语文性了。课堂上充满浮躁,评价语言就是:“很好!不错!”
如果这样说:噢!“刚才他发言中用了一个成语,很准确的!” “他用了个比喻句子,很有意思?”
“同学们注意听,他刚才说了三句话。句与句之间联系好紧密哟!”
“同学们注意,这个地方他表达的时候声音特别高,是为了突出这样的特点,很好!”就很有语文性了。
今天家龙老师诗中的东西都体现出来了,利用诗中的韵律把歌曲中旋律的美迁移到诗中来。最后的“延学”环节又上升了一个高度,做了一个吟诵的铺垫。“吟”是古时候诗人读诗的最重要的环节,现代白话文叫读。吟不同于唱,用唱来迁移。古时候一个字相当于一个词、相当于一句话,要把读音抻开,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所以古人都是摇头晃脑,为了找旋律。《鹅》这首诗虽然简单易懂,但仍然可以给人以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群白鹅,是几只白鹅,是婷婷点缀,还是群起飞翔的。怎样吟诵,根据每个人的心理、经历、感受不同,吟出来的效果就完全不同。
汉语平长仄短,一声二声为平声,读得绵长。三声和四声是仄声,读得短促。按这样的规律吟诵《鹅》就是:
鹅—鹅----鹅---,慢悠悠游起来。曲---项向天-----歌-----。声断气不断。
白----毛-----浮-----绿水,绿水很短促,水就在这儿。红----掌拨---清-----波。结尾可长可短。吟诵的第一步就是“依字行腔”。
以自己的感觉吟唱。张老师后来又引申带了一下《枫桥夜泊》,这才是博大精深的经典文化。有些家长觉得我的孩子背了300首诗,引以为豪,其实没用,酒肉穿肠过,没有留下印记,这不是经典阅读。人生的意义在于你驻足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生命的印记。
第三个关键词就是儿童。正所谓儿童立场,儿童站在课堂的正中央。张家龙老师今天的课上没有一处逼迫、威胁孩子的感觉,在倾听中适当引导、启发、鼓励、呵护,尊重孩子的起点,这是最了不起的。他一直注意启发学生的感觉,就是舒服。舒服是最美的。张老师能够尊重孩子的起点,但这并不是他的落脚点,而是试图找到拐点,把拐点变成未来的新起点。基于儿童的认知下,借助儿童的资源,顺藤摸出个大瓜,再摸藤,再摸瓜,最后是瓜熟蒂落。我讲话中的三个关键词 整合、味道,都是为了儿童。没有儿童,哪有我们的课堂,哪有我们的学校。所以为了儿童,我们也要聪慧地去工作,钻研教材,让自己富有智慧地进行教学,让自己带着更高的使命着眼于这些未来的祖国的花朵。因为几十年后,决定祖国未来的是这一代人,他们该怎样走上那高尚的人生呢!那么我们为自己这样去努力,其实这个路上我们成就自己,也就是在成就儿童。儿童不就是在这样的路上因为有我们的存在,去为他奠基聪慧和高尚的人生,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成为如此完整的人,拥有健全的人格吗!而这样的人不就是我和大家在语文主题教学里面应该追寻的路标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