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关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报道方法与策略
有关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报道方法与策略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电视节目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电视舆论监督节目以其独特的报道形式和新奇的内容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如何促使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健康稳定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媒体舆论界的重要话题,因此,本文将结合现如今电视媒体所处的社会环境,深入分析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报道方法和策略,以期为我国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引。
关键词:电视节目;舆论监督;报道方法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与此同时,人们对电视节目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电视节目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断更新以适合现代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而电视舆论监督节目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视节目形式,一出现便倍受人们的好评,电视舆论监督节目在发展过程中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的原因就在于它符合我国发展“法治社会”的政策,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现如今电视媒体所处的社会环境
现如今我国大力发展“依法治国”的政策,积极建设法治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法治社会,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下,舆论和监督就有了新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尤其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对很多社会现象无法一眼就看清楚,这就需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利用媒体舆论监督的手段来干预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但是在一些电视舆论监督节目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阻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些单位的不合作态度
一些特殊部门和单位往往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逃避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采取不合作或者对抗的态度,进而维护自己小团体的利益,这给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正常工作带来一定的阻力。
(二)有关部门的干涉
现如今,很多电视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内容往往会牵扯到多个利益部门和利
益关系,这就导致监督工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干扰,而要消除这种现象,使电视舆论的监督工作顺利进行,还需要走过一段漫长的道路。
(三)电视媒体自身存在的缺陷
一些电视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的过程中,自身也存在很多缺陷,例如其具有的传播性特征以及在采访时采取的方式不当等,另外,记者的目标太大,在现场时往往成为被批评者的攻击对象,尤其近几年来,记者在采访时被殴打、遭报复的现象屡屡发生。
二、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报道方法
(一)选题方面
一般情况下,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选题不是一次性进行的,而要随着采访和调查的改变而改变,在采访之前,记者要对所有的选题进行一次初步的筛选,以此来决定采访是否可以继续进行,另外,也要考虑选题的可信度、采访的方向、社会影响度等,而当选题已经确立之后,记者还需根据选题进行实地的考察和核对,为设置采访内容、采集证据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而其中去现场进行核实和考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着报道的真实性和公正性,例如,在2010年5月,吉林卫视《守望都市》这个栏目中,就播出了一档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麻烦事这样一档节目,而长春市新发小区的一个区民反映自己的小区卫生环境差,脏水臭水四处横流,无人管理,给居民的出行带来很大的麻烦,而《守望都市》的记者在确定选题之后,马上赶到现场进行核察,便发现一些居委会的员工也在积极地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并非居民口中的“无人管理”,这就表明事实与居民所表述的不一致,因此对选题和新闻线索的核查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的采访报道中,往往很多事实与想象中的情况相距较大,甚至有时连方向都不同,那么这时就需要改变原有的选题,设立新的选题,由此可见,选题不是一次性进行的,而要在采访的整个过程中即时、准确的把握。
(二)采访报道方面
电视舆论监督节目报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公平公正,也就是要客观地反映事件的来龙去脉,而在采访报道方面,电视记者可以使用各种方式进行报道,揭露某些事件发展的不合理性,例如做好现场直播的节目,让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真相,通过声音和画面让观众自己去感知,去体会事情发展的全过程,这
种方式不仅充分发挥了电视的声音、画面感的优势,同时也使电视的报道更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有利于观众自己进行判断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电视舆论监督节目的采访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它不仅要求记者要有一定的技巧,也要求记者有一定的耐心,实际上,电视报道是否能做到有深度、有权威性,很大程度上是由采访的质量和结果所决定的,如果采访能够深入、到位,那么才能做出有力量的报道。例如在2010年5月,吉林卫视《守望都市》里有一档“解决烦心事”的节目,其中有这样一个事件,即长春市民王小姐在开车回家时,被交警拦下,交警认为王小姐的车没有进行年检,要给予相应的处罚,面对这种情况,王小姐很不解,因为她在四月份就已经对自己的车进行过年检,并把带有印章的年检标志贴到车上,那为什么交警还会认为自己没有经过年审呢?为什么还会受到处罚呢?这时记者就采访了相关的支警部门,通过对工作人员的暗拍和记录发现,原来是有些支警大队的电脑出现了一些问题,没有对王小姐的年检进行相应的记录,由于网络的原因使车辆年检的部分资料被遗露,而其中王小姐就是其中一例,因此,才会在交警的机器上无法显示,而当电视节目把实际的采访过程和暗访记录播放出来之后,无需记者的其它评论,观众自然就会明白事情的原委,这样的效果比记者单纯的叙述要好得多。
(三)编辑方面
后期编辑在电视舆论监督节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记者在编辑时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把自己独立于事件之外,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事件,也就是客观地、公平地给出公正的评价,不能把观点倾向于事件中的任何一方,尊重每个对象的平等权,进行理性、客观的采访,不仅要关注有麻烦、反映问题的群众的声音,同时也要考虑到被批评者的感受,尊重被抨击者的话语权,倾听他们的想法,把他们的声音也表现出来,让观众通过自己的感知进行判断,给出答案,例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中,曾经播出过这样一个事件,即在陕西省西安市下属的一个县级领导,他出于提高自己政绩的目的,在政绩统计表上作文章,谎报业绩,造出很多不符事实际的虚假信息,他上报的人均收入大大超过实际的人均收入,而一些村民为了能按时交上提留金,不得不去卖血,严重者甚至达到一个月里卖血两次,而当记者得知这一消息进行调查时,这个领导以十分轻松的口气说:“村民去卖血,我想还是有好处的,可以改善身体的造血功能。”
这种说法直接通过声音和画面表现出来,无疑更具有真实性,让观众感到气愤和荒唐。
结束语:
现如今伴随着我国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电视舆论监督节目以其真实性和客观性赢得了很多观众的好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采访、编辑和报道方法,使电视舆论监督节目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润滑剂,促使电视节目在反映社会现实时更具有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夏玉兰,陈伟龄.民生新闻舆论监督的时代功能探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09(1).[2] 梁建增.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根除医药商业贿赂毒瘤》系列报道看《焦点访谈》的建设性监督[J].新闻记者,2007(6).[3] 王晓斌,杨良雄.和谐社会框架下的舆论监督把握[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7).[4] 郝俊红,赵砚.试论当前新闻舆论监督面临的困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5] 杨超.河南电视台新闻中心节目收录及传输系统设计与应用[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6,33(11).
第二篇: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的品质
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的品质
【摘要】深度报道侧重于背景的介绍、理性的分析以及对事件产生原因的追踪和对事物发展方向的预测。深度报道是新闻工作中常见的新闻表现形式,也是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增强竞争力、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2003年5月8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改版,引人瞩目的是在晚间第二个黄金时段展播央视的七个精品节目。在播出的七个精品节目中,新闻类节目只有一个《新闻调查》,这就使《新闻调查》这个存在了七年的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关键词】 深度报道
新闻调查
品质
深度报道侧重于背景的介绍、理性的分析以及对事件产生原因的追踪和对事 物发展方向的预测。深度报道是新闻工作中常见的新闻表现形式,也是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增强竞争力、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深度报道是受众的需求,也是电视新闻改革的必然趋势。常见的适合于深度报道的报道形式有:电视专题报道,也叫做新闻专题片或纪录片。它类似报纸的通讯、特写、长篇报道、调查报告等。一般是对比较大型、重要的新闻事实作深人、具体、详尽的报道,对发展中的重要新闻事实也可作比较全面的展示。作为央视的品牌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的节目具有着相当的代表性。
一、高起点创立栏目核心
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首期节目《宏志班》播出,拉开了中国电视史上一个时段最长的新闻专题类节目的序幕。创办者当初对这个栏目的期许是:“容量更大,更有深度,更为客观、系统、权威。”[1]事实上,从央视在寸土寸金的第一套节目拿出45分钟的时间(后来有过30分钟和40分钟的时长,现在又恢复为45分钟)来办这个栏目,而且是在周末晚间的第二个黄金时段,不能不说央视对这个新闻专题类的“航空母舰”节目抱有极高的期望值。从《新闻调查》七年来的发展历程来看,它基本上是秉承了深度报道的“深刻、理性、关注大命题”的精神实质。《新闻调查》在创办之初提出的口号是“新闻背后的新闻,正在发生的历史”,其意在探寻事物背后更深层面的内容,而且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关注那些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事物。所以在《新闻调查》最初的节目中,我们发现有关香港回归祖国(《香港首任行政长官选举纪实》)、重庆直辖市(《重庆——中国第四直辖市》)、国企改革(《国企改革备忘录》)、环境保护(《淮河水》、《再访淮河》)等重大事件或问题都进入了《新闻调查》的视野,从而凸显出了一个深度报道栏目的权威和深度。
1998年,《新闻调查》又提出了三句话的理念:“重大新闻事件背景调查全面深入、国计民生改革话题难点疑点解惑、大时代背景下新闻故事一波三折”,更加突出了它关注社会大命题的宏观视野。到了2000年,《新闻调查》又从人性化的角度在人物题材的深度报道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普通人走进了《新闻调查》,报道的是普通人,但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时代性和历史感使节目具有了深层的内涵和广泛的意义。2001年,它正式宣布了“探寻事实真相”的调查理念,开始“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2]。于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新闻调查》在近两年中涌现出大量的具有调查性报道特征的优秀节目:《绛县的经验》、《厦门特大走私案》、《走进文楼村》、《南丹矿难内幕》、《揭秘“东突”恐怖势力》„„这样,《新闻调查》的面目变得更加清晰:这是一个严肃的、以调查性报道为主要目标的电视深度报道栏目。
二、形式内容突出栏目特色
作为国家电视台的中央电视台,要保持主流媒体的品质,新闻类节目必须成为其立台之本。虽然一个崭新的新闻频道已经在2003年7月1日正式播出,但是作为央视主要“面目”的第一套节目——综合频道来说,新闻类节目依然应成为其赖以存在的标志性节目形态,新闻是作为大众传媒而存在的电视台所承担的主体内容。所以,改版后的央视第一套仍然需要保留一定数量品质较高的新闻节目:原第一套中四档主要新闻节目《新闻早8点》、《新闻30分》、《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报道》,以准确及时的新闻时讯凸显央视一套的权威性。然而,只保留这四个新闻节目显然是不够的,所以《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不需竞标,毫无疑问地保留了下来,一个早间,一个晚间。
那么《新闻调查》的位置呢?正如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新闻调查》的出现,事实上是弥补作为只有13分钟时长的《焦点访谈》在面临重大的或较为复杂的问题或事件时开掘深度的不足,而力图比《焦点访谈》“容量更大,更有深度,更为客观、系统、权威”。《新闻调查》的创办者当初的设想如今看来不难理解:对于像当年香港主权回归祖国这样的重大事件来说,对于诸如国企改革、农村发展这样的重大而复杂的问题来说,一期《焦点访谈》无论是在叙述的完整性和报道的深度来说都是难以达到的,而电视媒介线性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过多地采用连续报道的形式——因为报道的片段性和传播内容以及接受方式的顺序性之间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这样,创办一个容量较大,能够尽可能在一期节目中承载下复杂内容的电视栏目就显得尤为必要了。所以,即使以1996年《新闻调查》创办者赋予它的使命来考虑,《新闻调查》在报道内容和形态上的不可替代性也足以使它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新闻类节目中站稳脚跟。
三、严肃理性奠定栏目传统
那么,在改版后的央视第一套节目,《新闻调查》栏目究竟应该走一种什么样的道路,呈现一种什么样的节目形态呢?笔者认为,《新闻调查》仍然需要保持它的以严肃、深刻、理性为精神气质,以做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以现场采访为主要手段的电视深度报道形态。不仅因为这些内容是《新闻调查》传承至今的光荣传统,而且也决定于目前央视新闻节目的内部环境。就央视第一套新闻节目来说,《新闻调查》有其独特的价值。再来看央视7月1日正式播出的新闻频道,它所新创办的电视专题类栏目像《央视论坛》、《新闻会客厅》是演播室访谈性节目;《社会记录》、《共同关注》在某种情况下类似于《焦点访谈》,而且更带有社会新闻的性质;《法治在线》、《每周质量报告》属于新闻杂志性节目,而且题材相对单一„„
综合这些节目可以看出,新闻频道的主要特色是:注重新闻事件的时效性、注重新闻事实的平面展示、注重演播室访谈。相对来说,新闻现场的深入采访和通过新闻事实对问题探寻的深度则略显不足,而题材上则在有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宏观问题以及一些深层次的可称做“冰点”的问题相对缺乏„„这样,《新闻调查》的电视深度报道的优势就更突出了。
电视深度报道的优势在于它用活生生的事实说话,用充足的、有说服力的事实来挖掘事物的深度。对于《新闻调查》来说,它最大的外部特色就是“双机拍摄、记者现场采访、现场评述,对事件多角度分析、递进式探究”[3],其优势首先在于大量的现场采访的鲜活内容。无论是对于事件的报道也好,或者是对于问题的探讨也罢,最有说服力的内容是生动的影像语言,即现场的采访与报道。而对现场的生动报道,如果没有记者的深入采访,没有一定时长的支撑是难以实现的。对于新闻频道众多以演播室为重的新闻节目来说,究竟能不能做到对报道内容较长时间的深入调查,能不能做到在节目形态上运用像《透视运城渗灌工程》的记者那样翻入蓄水池、拔起下水管、询问当地农民、追问乡长那样的大量采访画面呢?演播室的专家采访当然能够把问题谈深谈透,但毕竟没有现场采访那样生动、有说服力而且令人印象深刻。深度报道的优势还在于它的深度,在于它现场到达的深入程度和对问题的追问程度。深度报道的产生和长期存在有其必然性,一方面得益于新闻事业的发展,得益于新闻报道内部在报道形态上的分工;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新闻事业传统的舆论和精神先导的内在追求,这使得媒体必然不会满足于仅仅对事实进行平面的报道和浅层的分析。所以,以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面目出现的深度报道就承担起了穷究事理、深挖本质的认识功能和精神引导功能。在众多栏目以快速作为新闻报道的主攻方向时,对于《新闻调查》来讲,那种对深度的追求,对新闻事业崇高职业理想的信念,是它能够保持独特个性的优势所在。
《新闻调查》不只报道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而且要审视它存在的现实环境和可操作空间(如《财权的变革》);不只把反腐败报道指向一个个“巨贪”,而且要深入到理想信念精神支柱的坍塌和机制中存在的漏洞及弊端(如《厦门特大走私案》)„„这种对事物探寻的深度,这种理性的精神,这种辩证的、历史的眼光是电视深度报道最可珍贵的精神品质。深度报道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的严肃和理性。严肃重在节目内容,理性重在节目的精神气质。在媒体日趋娱乐化、新闻也趋于轻松、娱乐的媒介环境中,一个新闻类的电视栏目面对着巨大的收视率诱惑和压力,保持自己的严肃和理性是必要的:既不能迫于收视率的压力追求娱乐化和刺激性的内容,又不能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掺入不应有的感性化内容。
《新闻调查》创办至今一直坚持节目内容的严肃性,而且曾一度把“理性”作为栏目的最高目标,这也是它能够作为央视一个品牌节目,被观众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电视深度报道今后的发展,仍然需要着眼于严肃的报道和理性的分析。
【参考文献】
[1]央视国际《新闻调查》 P133 [2]央视国际《新闻调查》 P204 [3]央视国际《新闻调查》 P157
第三篇:策略与方法
小学生文明礼仪特色教育策略与方法
根据对小学生文明礼仪知识、行为等问卷调查,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于2010年9月张集小学领导经过精心研究讨论,决定以“小学生文明礼仪”为学校特色,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施与开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学校的特色。从而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群体的产生,在家庭教育中,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文明礼仪教育相对薄弱,更多的家长则是在不断满足孩子精神和物质的要求上,放在头上怕吓着,含在口里怕化了的过分溺爱,使孩子在生活中逐步养成了依赖、自卑、任性、唯我独尊等不良心理。随之而来的不文明行为习惯一一呈现在他人面前。在学校的行为存在某些不和谐因素,例如不文明用语、打架、起哄、乱扔垃圾、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等,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与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给学校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明确提出了中小学创办特色学校的要求。这是一个实实在在、有重大意义的工程,不容我们忽视!我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针,以践行八荣八耻为契机,结合我校在文明礼仪教育方面的探索所取得的阶段成果及成功经验,期望探索文明礼仪特色学校教育运行机制策略方法研究,打造独具特色的礼仪之学校。期望在深入分析、明确特色学校内涵的基础上,立足于我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实际,积极探索以学校行政部门为导向、学校教科室为支撑、以学校大队部为统领,以学校班级为实施主体的“四位一体”的特色学校教育策略,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本着“立足与导、着眼与小、放眼与长远”的思想,为孩子的将来着想,把我校办成淮安市淮阴区的文明礼仪特色学校。
一、主要工作
第一阶段——组织学习、宣传发动、特色项目创建阶段(2010年9月——2011年1月)
2010年9月-2011年1月确定研究人员及对象、收集相关资料,初步完成实验方案,接着对学生礼仪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广泛收集资料,分析我校文明礼仪建设已有研究成果,找准切入点,形成特色项目,拟定研究方案。完善礼仪教育特色组织、制度建设,制定短期、中期、长期实施规划。同时完善我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及其监督、考评制度。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特色建设阶段(2011年2月——2011年6月)修订《文明礼仪读本”》,编印文明礼仪家校联系手册,制定学校礼仪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措施,形成一个德育分流工程。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辅助的礼仪教育模式。学习部分具有特色研究基础的“特色学校创建”经验,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的价值、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进行论证。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全面推广阶段(2011年9月——2012年1月)依据学生文明习惯形成的四个环节:认识——强化——内化——外化本阶段分四学期完成:
本阶段组织我校研究人员分析本校特色研究资料,聘请专家对我校的办学思路、办学特色创建等工作进行指导;在分析总结我校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归纳出一系列特色办学的基本策略、衡量指标,及具体优差等级标准,依此衡量学校办学的特色和水平,找出阻碍其特色办学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制定改善或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总结形成特色学校创建的“三位一体”模式和具体策略。第一层面:认识 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根本论述。人对世界的反映过程,是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是人类追求并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人的认识不仅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能动性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小学生对文明礼仪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认识过程,就是对文明礼仪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规则的分辨、识别、理解的过程,是对文明礼仪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正确的能动反映。具体内容表现为:①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内容的认识;②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作用的认识。
1.以校本德育课程为依托,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我校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课题实施目标,开发了中华传统经典名著校本课程。按照“讲故事—明道理—提要求—重践行”的途径,挖掘中华传统经典名著中“忠、孝、礼、勤、俭、让、仁、诚”等内容,吐故纳新,结合时代要求,编写了《小学生礼仪》的校本教材。(1)校本教材。
(2)校本课程的延伸。把传统美德故事,《弟子规》《三字经》四书中的经典名言警句,近现代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课程的一种延伸,并把每一个德育项目都用口号贯穿行动。(3)校本课程的使用。
《小学生礼仪》利用“地方与学校课程”进行。
第二层面:强化 是对学生基于已有的习惯行为经验和知识,运用必要的工具,作用于客观对象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活动,是能动地、创造地对获取的信息不断地进行加工,形成真理性的习惯行为认识和观念的过程。向学生提出习惯形成的要求,必须先强化小学生的认识。
创设“至善至正”校园文化,加强传统美德熏陶。
在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时,以“明礼善行德润人生”为理念,将现代文明气息与国学传统文化底蕴,与“站好走好人人争好”的校训有机渗透,揉和“校史文化、现代礼仪、古代礼仪、师生风采等文化墙”、“浮雕墙、学校赋文墙” 等主题鲜明、图文并茂、富有教育性、趣味性的校园文化,不断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以“文化”为切入口,以德育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建设高品位的班级文化。在班级里营造一种充满柔性的、温和的、情感的精神(风气、氛围)、制度、关系和环境的互相融合的文化。每个班都根据自己的实际设计班训、行为准则,建立图书角、荣誉栏和展示台,提供学生交流传统经典名著的平台,展现学生文明的闪光点。第三层面:内化 是把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把客体的东西转化为主体的东西,把不稳定的认识转化成稳定信念。内化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刺激—理解—接受。“内化”即食物的消化,“内化”的前提是人饿了。因此,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内化前提,就是主体必须对特定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有了内心需要,对行为规范有了意识自觉和认同感。只有这样,内化才成为可能。行为规范的内化是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是否能真正形成的关键。学科课程中有机渗透传统美德、传统文化,增强文明礼仪教育实效。在语文课中,加强对经典诗文的教学,挖掘教材中的传统美德的要素,宏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内化成自己的礼仪行为。在音乐课上学唱经典诗词歌曲,使学生对诗词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美术课上让学生选自己喜爱的诗句,根据对诗句的理解绘画,并把学生的优秀作品收集起来,制成作品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把品德课中的教育内容及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了归纳、整合,形成了目标明确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第四层面:外化 是学生自动地将行为规范表现为外在的行为。行为规范的“内化到外化”是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是否真正形成的标志。外化行为直接与行为规范相对应。开展体验教育,践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将传统美德教育和少先队体验教育结合起来,构建了校内“学校——班级——个人”和校外“学校——家庭——个人”三个层面的学习网络。在学校层面,利用校会、大队活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时间对全体师生进行叙事说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德育人,从规范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做起,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如:开展“一周一个好习惯”的活动。着力于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制定《五小文明活动方案》《路队放学实施方案》《隆化六小文明礼仪小标兵争创活动方案》;定期开展专题体验评比活动周:“五小文明”小标兵如“地面无纸巾日”、“抽屉无垃圾周”、“无追跑中队”、“无欠交作业周”、“和电视say goodbye”;配合“一周一个好习惯”的活动的开展,开展“好习惯标兵”的评选、习惯和我一块成长”的征文评选、“一周一记”等活动。让“好习惯标兵”在升旗仪式上亮相,表扬并授予他们作为升旗手的荣誉,调动了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在班级层面,通过早读、诵读、抄写经典诗文和传统美德的警句名言,认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体验传统美德的价值;通过集会、班队活动,自主制订班规、班训,在讨论、筛选、确定、执行班规中自己教育自己,让学生在个人层面上努力规范自己。在校外的层面上,通过召开家长会,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以专题讲座、交流研讨、印发资料等形式让家长参与传统美德的教育,并以身作则,影响教育孩子。
(二)策略与方法
1.组织教师学礼仪、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学习教研理论,制定课题研究实施计划。让教师设计礼仪课教案,开展说课、上课、评课系列活动。深化文明礼仪教育。
2.本实验是全校性实验,每周全校集中收看礼仪专题讲座。学习文明礼仪,同时利用校本课程---《文明礼仪读本》和新修订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弟子规》、《三字经》、《四书五经》读本选编为教学蓝本来深入学习文明礼仪。3.利用校本课程---《文明礼仪读本》和中华传世经典选编读本把礼仪课做为学生道德体验教育基础训练课,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在自然常态下进行每班每周一节课;同时加强礼仪教育在各科教学活动中的渗透,尤其将校本礼仪课教学与思想品德课整合,强化道德认识,进行文明礼仪行为道德体验的训练。
4.学校大队部开展大型的文明礼仪主题活动训练学生文明礼仪,同时在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中学习实践文明礼仪(社会调查、综合实践活动与农村小伙伴交往,通过礼仪课堂教学,口语交际礼仪的运用得以强化); 5.各中队也利用晨会、班队会活动作为礼仪教育拓展课程,诵读中华传统经典名著,扎实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评价,全员参与。
6.学校组建文明礼仪特色训练队,分阶段总结、评比。每学期评比礼仪特色班,为特色班级挂牌。评比、表彰礼仪小标兵。开展“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评选、表彰。以榜样带动师生自觉遵守规范自身文明礼仪行为。
7.创设良好校园环境。把有关的礼仪教育内容的誓言、警句做成礼仪展板、专栏张贴在校园里,从而净化美化文明校园,使学生一入校园,就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礼仪氛围。
8.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情况。家长参与对孩子家庭礼仪、社会公德礼仪的培养与评价,以形成家庭礼仪教育的氛围和教育场。学校设立“红领巾监督岗”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九条要求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检查评比(从晨起上学在校放学回家就寝前等规范出九项具体要求),通过队员自评、家长评、教师评、学校综合评,评选出本学期的文明礼仪之星和文明礼仪小标兵。
9.让学生编写传唱校园礼仪三字歌;开展礼仪知识竞赛,礼仪行为表演等活动 ;收集古典礼仪名言,宣讲古人、名人礼仪故事;开展中华传世经典名著咏读等等形式教育活动。
10.向学生家长发放文明礼仪教育的倡议书,扩大文明礼仪教育的辐射面,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度。
第四篇:《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教学大纲
《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052 课程名称: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
英文名称:Television editing and program production 学分:3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广播电视新闻学
一、课 程 说 明
㈠课程的性质与要求
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基础专业课。本大纲依据教育部指导性文件,结合该专业的专业特点,考虑省级广播电视新闻部门的实际需要,对一些内容进行调整,不断将前沿内容充实教学。它以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重点是电视编辑工作和画面编辑理论和原则。
㈡教学目的和指导思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每个问题从概念入手,理解其内涵、特征、要求,抓住重点,融会贯通。学生能充分认识电视节目制作的规律,进一步了解电视编辑工作。学生既要掌握电视编辑的理论,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能了解到国内外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的最新动态、了解电视制作的最新理论,认识中国电视节目制作的发展趋势。
㈢教学重点与难点
该课程是电视创作的重要环节,培养未来的从业者在节目创作中的个性、想象力和美学追求。作为一个复杂的创作环节,电视编辑涉及节目的选题、构思、采访、拍摄、后期编辑、文稿创作、混录合成等诸多内容。由于电视节目的内容不同,对电视编辑的要求也不同。电视创作是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运用独特的电视语言,以蒙太奇的思维方式反映生活,并调用光线、色彩、运动等造型手段,实现艺术化表现。
学习本课程的重点是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的基本理论,难点是蒙太奇理论及电子编辑系统的操作。
㈣知识范围与相关课程
学生应具备广播电视新闻理论、传播理论知识,了解电视艺术和观众需要,熟悉节目策划的有关内容。相关课程有《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电视艺术理论》《舆论学》《受众心理学》《电视节目策划》。
㈤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张晓峰著《电视编辑思维与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参考书:《实用电视编辑》黄著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电视节目制作基础》陈思善
复旦大学出版社
《电视编辑与后期制作》(美)加里·安德森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视制作》李平云
中国电影出版社
㈥教学进度
每周3学时,18周共计54学时。讲授侧重电视编辑部分,节目制作部分与“广播电视综合实验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
绪论(1学时)
第一章 电视节目制作概述(5学时)
一、主要内容
1、电视节目制作有电子新闻采集ENG、电子现场制作EFP、演播室制作ESP等3种主要的制作方式。一般来讲,电视节目制作包含前期采访拍摄、后期编辑制作2大阶段,具体分为四个环节,即形成稿本、前期准备、录制、后期合成。
2、电视节目制作的两种体制,制片人的地位和作用。国内几种制片人制的比较:CCTV、广东模式、上海模式。
3、制片人的素质构成: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经营能力、管理能力、人格魅力。
二、思考题
1、什么是电视节目。电视节目的种类及主要内容。
2、电视节目的特性。
3、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及其内容。
4、制片人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电视编辑工作(3学时)
一、主要内容
1、电视编辑的含义
2、电视编辑的工作任务
(1)制定报道计划
(2)负责节目策划,参与采访与拍摄(3)画面编辑(4)处理文字稿
编辑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业务技巧,对节目的各个环节把关。强化编辑部新闻策划意识。
3、编辑的职责包括把好政治关、把好艺术关、充分运用视觉材料、4、电视编辑及相关意识
5、电视编辑的素质培养
电视编辑既是节目的组织者、指挥者,又是节目的设计者、制作者。所以,对电视编辑有很高的要求。
电视编辑的素质构成。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组织管理、受众意识、灵活的态度等诸多方面。
二、思考题
1、电视编辑的含义。
2、电视编辑的主要工作任务。
3、电视编辑应具备哪些相关意识?
4、电视编辑的素质构成
第三章 蒙太奇理论(9学时)
一.主要内容
1、蒙太奇的内涵
蒙太奇Montage,原是法国的建筑术语,意思是按一定的构思、方案和计划,把建筑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物。
蒙太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狭义上讲,蒙太奇是指镜头组接的章法及其技巧。把一个个镜头按照一定逻辑和一定的原则组合起来叙述一个事件,阐明一个道理。其中的逻辑与原则就是我们熟悉的 生活规律、思维规律以及视觉规律。
从广义上讲,它是指电影电视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蒙太奇诞生于节目构思时,体现于编导的分镜头台本,完成于剪辑台上。
从默片到有声,蒙太奇的概念也随之发展,一般来讲,它包含三层含义:反映现实的艺术方法、结构手段与叙述方式、串联镜头具体技巧。蒙太奇是构成电影电视片的独特表现手法或技巧。
2、蒙太奇的产生
3、蒙太奇的发展
4、蒙太奇的表现形式 A、叙事蒙太奇
它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目的。主要是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和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把镜头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或时间顺序组织起来,叙述一段内容,展示一个事件。符合视觉规律,自然、连贯、流畅
B表现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又称对列蒙太奇,通过人物形象或景物造型的对列,产生一种冲突或体现某种寓意。它不是为了叙事,而是制造特定的效果,它是通过镜头的对列造成一种冲击,产生一种直接而明确的效果,引起或激发观众的联想。
5、蒙太奇的艺术功能有选择与概括、创造独特的电视时空、形成特有的电视节奏、引导注意
激发联想、表达寓意
创造意境。
6、长镜头。长镜头是与短镜头,相对而言。长镜头的拍摄时间大约在30秒到10分钟之间。长镜头是指在一个不间断的镜头里,连续拍摄事物的全过程,用景深镜头使事物变化和周围环境全部包容在一个镜头内,形成独特的纪实风格。
7、长镜头理论要点:
[1] 追求银幕形象的“空间统一性”。[2] 强调影像“本体论”.[3]使用大景深镜头保持叙事真实性
8、长镜头叙事与蒙太奇叙事的比较分析
在叙事观念上,用长镜头不间断的表现一个事件的过程,这是对静态构图和分切镜头的一种革新。长镜头通过连续的时空运动把事件自然地呈现在屏幕上,形成独特的纪实风格。
(1)长镜头理论与蒙太奇理论是对立的。
(2)从叙事效果上看,长镜头原理和由多镜头组接的蒙太奇原理是相同的。(3)长镜头与蒙太奇在叙事观念和表达方式上的不同点
9、长镜头的时空结构特征 二.思考题
1. 什么是叙事蒙太奇。2. 什么是表现蒙太奇。3. 什么是长镜头? 4. 长镜头的种类及内容。5. 长镜头的时空结构特征。
6. 长镜头与蒙太奇在叙事观念上的差异 7. 蒙太奇有哪些主要艺术功能
第四章
电视画面编辑(6学时)
一、主要内容
1.画面编辑的基本原理包括联系的观点、忽略次要情节之倾向、正常的观察习惯、合乎逻辑、合乎情理之要求。
2.画面编辑的相关环节
⑴用不同景别造句形成前进式、后退式、循环式、片断式句子。⑵把握镜头的含义。熟悉单个镜头的具体含义和多个镜头的整体含义。⑶安排镜头的排列次序。找到独特的叙事线索表达主题。⑷电视镜头的选择。用最好的镜头,讲述最好的故事。
⑸镜头的选择需要考察的内容包括:镜头的含义、镜头内容、镜头的视觉因素。
二、思考题
1、画面编辑的基本原理
2、选择电视镜头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五章
镜头组接规律及其原则(6学时)
一、主要内容
电视编导借助蒙太奇技巧,把单个镜头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它们表达一定的内容和意境。
1、符合观察规律和逻辑规律
2、轴线规律----方向一致原则
3、“动接静”与“静接动”的结合
4、机位与景别的变化
5、景别的变化
6、保持影调和色彩协调一致
二、思考题
1、说出镜头组接的主要原则
2、合理越轴的主要方法
第六章
镜头组接的方式(6学时)
一、主要内容
1. 电视场面划分的依据。
场面转换的视觉心理学依据与电视场面划分的依据。时间段落,空间段落,情节段落的划分
2、技巧转场的方法
技巧性转场是利用特技手段,产生特殊的画面效果,来完成镜头间的过渡。20世纪70年代西方电影开始采用这一技巧。到70年代末,日本发明了“电子特技机”,引发了人们的兴趣。80年代初,电子特技机被引入中国,在中国兴起了特技热。
从功能上来讲,电子特技机可分为淡变、叠化、划变,定格、数码特技等多项功能。而每一项特技都有不同的表意功能:淡变、叠化、划变、定格、快慢动作、数码特技。
3.无技巧转场的方法
无技巧转场又称切换,是两个画面直接过渡。无技巧转场干净利索,加快节奏。要做到镜头衔接自然、流畅,无技巧组接更需要技巧。
4.镜头的连贯因素。除了注意镜头组接的基本原则,还要寻求连贯因素:逻辑因素、相似因素、缓冲因素、对列因素。
5、常见组接技巧有:利用主体动作连接、利用不同主体的相似动作连接、依照心理的连接、利用特写镜头连接、利用空镜头连接、利用镜头遮挡连接、利用声音因素连接。
二、思考题
1. 什么是技巧性组接
2. 镜头的连贯因素及主要内容。3. 镜头无技巧组接的常见方法。
第七章
电视节奏的形成(3学时)
一、主要内容
1、电视节奏的内涵
电视节奏是指电视镜头在时间长短、内容起伏、轻重、缓急、张驰、动静方面有规律地交替变化。
2、镜头是影响影视节奏的主要因素
[1] 叙事功能。[2] 叙事的感染力。[3] 叙事的情绪因素
3、镜头长度的确定。
首先要明确一个镜头到底该多长-、读者对文本解读---观众对镜头解读 之比较、有足够的时间认识画面信息、电视节奏的总体控制。
4、在节奏与外在节奏的统一
[1] 电视作品的两种节奏形态: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
[2] 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的有机统一体现在深层结构的一致性以及共同为主题思想服务上。
二、思考题
1、什么是电视节奏?
2、如何实现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的统一?
第八章
电视叙事的剪辑(6学时)
一、主要内容
电视节目创作中,创作者表达节目内容有两大类。一是描述一个动作或讲述一个事件。二是表现某种特殊的含义,如,节奏、情绪、思想、概念性内容。前者是叙事剪辑,后这是表现剪辑。
1、叙事剪辑的逻辑依据
叙事蒙太奇的作用在于叙述一段情景,展示一系列事件。
2、叙事蒙太奇的基本特点。为了展示事件,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组接镜头。
3、叙事剪辑的逻辑依据包括:生活逻辑、连续性、联系性
4、叙事剪辑的方法与技巧
镜头连接方案,就是根据内容要求来确定镜头的排列顺序。叙事要考虑,内容意义、景别的表意、动作的连贯、人物关系、主要事件、周围环境与事物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叙事的基本思路和镜头的结构方法:前进式、后退式、片断式。
剪辑技巧有动作剪辑、情绪剪辑、节奏剪辑、声音剪辑
5、电视叙事的结构类型包括:单线结构、复线结构、板块结构
6、对叙事结构的一般要求是完整、自然、新颖、严谨、统一、7、电视作品的结构包括开头、结尾、高潮
二、思考题
1.叙事剪辑的逻辑依据是什么? 2.叙剪辑有哪些方法与技巧?
3、对叙事结构的一般要求是怎样的?
第九章
电视表现的剪辑(3学时)
一、主要内容
表现的剪辑,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表达某种情绪意境或思想,造成一种情感的感染力。
1、表现蒙太奇的功能。创造隐喻、创造节奏、创造悬念、创造情绪、创造思想。
4、表现蒙太奇的特点。
[1] 不是为了叙事,而是为了表达某种情绪意境或思想。[2] 不以逻辑顺序为镜头组接的原则。[3] 镜头的对列可以产生暗示、比喻等效果。[4] 表现蒙太奇具有视觉象征意义。
5、现剪辑的结构形式包括: [1]平行的剪辑――平行蒙太奇 [2] 积累的剪辑――主题蒙太奇 [3] 联想的剪辑――隐喻、象征蒙太奇 [4] 对比的剪辑――对比蒙太奇
二、思考题
1、第十章
电视声画关系(3学时)
一、主要内容
1、声音的构成包括人声、乐声、环境音响。
2、声音的功能。
3、声音的编辑:同期声的编辑、音乐的编辑、音响的编辑。
4、电视声画关系有3种:声画统一、声画并行、声画对立。
二、思考题
1、电视声音的功能。
2、电视声画关系的主要内容。
第十一章
电视节目设置(3学时)
一、主要内容
1、电视节目的设置
电视节目设置是电视内容的宏观选择。对一个电视频道来说,节目是相对稳定的。说出表现蒙太奇的功能与特点。
2、说明表现剪辑的结构形式。从表面上来看,电视台无非是每天安排不同类型的节目,节目设置似乎无学问而言。其实,它更需要电视编辑发挥创造性和敏锐才智,创办精品节目。
2、影响电视节目设置的因素有:电视自身的特性、办台方针、节目竞争、频道经营。
二、思考题
1、谈一谈电视节目的设置的重要性。
2、你认为如何科学地设置电视节目?
第十二章
电视节目编排(3学时)
一、主要内容
1、电视节目的编排思想。
2、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特。点
3、电视节目的编排的依据是不同时段的价值不同、节目编排要有节奏、节目编排要有稳定性、节目编排要考虑竞争对手的节目。
4、节目编排模式包括均衡模式、板块模式、重点模式。
5、节目编排的方法与技巧。
6、电视节目的编排原则。
二、思考题
1、电视节目的编排思想。
2、电视节目的编排的依据是什么?
3、电视节目编排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4、节目编排的方法与技巧。
5、电视节目的编排原则。
第五篇:谈探索节目与电视纪录片
谈探索节目与电视纪录片
2010-2-7
一、开篇:中国的纪录片之旅
“亨·阿杰尔在他的《电影美学概述》中引用过这样一段话:„电影,像强努斯(古罗马神,能知过去和未来,因此有两个面孔)两面神那样,把现实和非现实表现在无区别的统一体里。‟”一切的电视影像都是从早期的电影开始的,中国的纪录片也是脱胎于电影纪录片。电视纪录片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原先的新闻纪录片。尤其在中国,新闻开始用电视普及的时候,新中国全国大建设,各方争相报道先进的生产事迹。新闻影像乃至以后的纪录片创作开始成熟起来。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演进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解放后到80年代后期的格林尔逊式即画面加解说式纪录片,二是90年代以来的真实电影即观察式纪录片。但中国的纪录片发展之路却是艰辛而曲折的。中国纪录片在发展初期受苏联影响较大。苏联人大开大合的蒙太奇式的创作手法,在我们很多有过重要影响获过大奖的纪录片中都可以看到烙印。例如《收租院》等。在其“形象化政论”的影响下,导致中国的纪录片维持了30多年的画面加解说的模式。尤其在文革文化高压下,这种模式更是大行其道,阻碍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最初设想,产生了内容单调、主题僵化、选材面窄、形式单一和表现公式化,“声画两张皮”的弊端。在中国这片缺乏影视传统文化的土地上,纪录片的创作为当时的政治环境所囿,只强调其“工具性”而漠视它纪实的本性。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纪录片开始尝试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开始反映新风气,运用新技法,虽然仍旧是格里尔逊式,但却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如《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丝绸之路》、《庐山》、《让历史告诉未来》和《伏尔加日记》等。90年代,中国纪录片才开始在观念技巧上面下功夫了,此时的中国纪录片,已经开始跟西方的纪录片拉近距离,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架起与国际思维模式相一致的话语体系,并在亚广联等国际大赛中频频获奖。与当时流行的“假大空”不同,纪录片走向了“新现实主义”,主张真实描述人们生活的原态,用小角度、情节化的描述来展现普通群众的生存状态。在这方面,大批优秀的纪录片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如《沙与海》、《半个世纪的相恋》、《藏北人家》、《毛泽东》、《中华之剑》、《壁画后面的故事》、《龙脊》、《神鹿啊神鹿》等等。而后来的《望长城》成为了一个里程碑:颇有纪实味道长镜头、真实的同期声、采访者身份的主持人(取代了单纯的朗诵者、宣示者)。这种模式继《生活空间》和《纪录片编辑室》节目成功运用之后成为范本。国内与国际间的相互学习促使中国纪录片日渐成熟。
中国最初的纪录片合作对象是日本,例如《丝绸之路》,给电视界带来了开放的意识。1982年拍摄的《话说长江》、1984年的《话说运河》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的高潮,直到1991年的《沙与海》和孙曾田导演的《最后的山神》,先后国内获得亚广联国际纪录片奖的片子。后来又有了像《望长城》这样的佳作,而1 993年《生活空间》的推出,将中国纪录片放到了电视的最前沿。正是使传播的内容直接诉诸观感,使传播者全身心、以人的整体进行介入,在更大程度上,能够使得观众有很大的思考和参与空间。
纪录片以异常的速度在发展,但是一些靠纪录片生活的人经济却日益拮据起来。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你做的东西没有观众欣赏,没有消费者来买单。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的纪录片几乎没有群众基础,这是一些纪录片制作者的共识。例如《纪录片编辑室》,当年何其风光,曾经创下36%的收视率,比电视剧更火爆。如今收视率已暴跌至7%—8%。外国的一些诸如肥皂剧、大片之类的东西开始侵占我们的国内市场,而我们却还在守着当初的荣誉不肯放手,固守老一套。要知道现在是受众主导市场,在他们中间最受欢迎的还是电视剧、足球和其他综艺节目。也不是中国人民不欢喜关注现实了,他们仍然每天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一些耗去制作者大量心血的出色之作,在电影节上周游列国之后,让制作者锁进柜子。究其原因,就是大家都觉得,纪录片没有以前好看了,又或者是,这些纪录片不再能迎合观众的口味了。宣传式的电视纪录片,妄想再次强行闯入市场已经是不可能事情了。
但是,在过去的两三年中,中国独立纪录片文化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廉价、便捷的摄像设备的普及,商业电视台数量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中国人举起镜头,制作自己的纪录片。湖北电视台导演张以庆拍摄的纪录片《幼儿园》,在2005年6月的上海第10届国际电视节上获得了“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又于同年12月在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获得大奖。《幼儿园》的获奖至少向世人证实了,中国的人文纪录片还是可以与世界水平一比高下,特别是在艺术内涵方面,但如果要谈到纪录片的市场运作,以及制作的多样化方面,我国的纪录片整体上就明显存在很多的不足,可以概括为多样化的缺乏、市场化的滞后等问题。
(一)片面强调国际化,忽视了个性化
近些年来,我国一些记录片工作者为了能“走向世界”,迎合国际口味,国内出现了突出的“老少边穷”现象,于是老人题材、少数民族题材、边远地区题材、贫穷者(包括残障人士)生活题材成为了纪录片创作的主流。但是这些记录片在拍摄角度上往往停留在对生活形态、自然形态的猎奇点上,缺乏文化上的理解,暴露出没有深度的、没有历史性思考的、仅仅停留的浅薄的内容呈现形式。
(二)国际市场的被动地位
目前的纪录片市场主要是被国外的强势媒体集团所控制,一些国际级的交流会上一些国际强势集团常在会议上谈论他们的标准,对于弱势团体来说,一些纪录片制作上的标准和规格多是他们说了算,即使不是完全照搬,也会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外的纪录片起步较早,发展形态比较成熟,长期以来中国的记录片都是在学习西方的记录片而进步。另一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记录片的大部分市场还是被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和相关集团所占有。
(三)选题过于狭窄
题材是作品的最基本构成因素。所谓电视记录片的题材,就是创作者从客观现实或历史资料中选择出来组成作品的材料,具体展示在荧屏上的主要事件或生活现象。较长时期以来,我国纪录片创作题材狭窄,视野不开阔,选题中猎奇现象严重。纪录片所传达的有效信息越来越少,观众通过纪录片难以把握生活的真实本质。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纪录片创作的选题中对社会问题关注较多。自然问题关注较少,虽然近年来,自然问题开始引起人们关注(如央视的《探索发现》、《天地人》等),这是可喜现象,但相对其他题材而言还是少了些。比如说,水利、环境污染,人类要维持长久繁荣与长久,必须采取措施维护生态环境,让人们了解其重要性;在社会问题选题中,创伤性题材过多,过多记录人的艰难困苦以及现代人所承受的压力,忽视了人类的自我张力,忽视了对人类潜力的发掘;在自然类选题中,对自然现象记录过多,对知识探索较少。
(四)表现模式僵化
它一方面表现在:长镜头、跟踪拍摄手法的运用,成了一种程式化的拍摄。以率先采用长镜头、跟拍手法而著称的《望长城》出现以后,长镜头、跟拍的运用似乎成为一种定式,这种千篇一律的手法令人啼笑皆非,以至于有人误以为纪实主义就是长镜头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则表现在盲目追求“纪实”,导致自然主义倾向。当前,一些创作者出于对纪实感的肤浅理解和片面追求,一味强调“纪实”无节制、无目的的滥用镜头,刻意地记录庸常琐碎的事物,给我们带来的是日常生活片段的重复,风格单
一、节奏拖沓、内容杂乱等弊端,毫无美感而言,丧失了纪录片应有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纪实主义不等于自然主义,不等于纪录片工作者漫无目标的、不加选择的记录毫无意义的日常生活。八现实生活中直接抓取素材,必然要经过筛选、组织、裁剪,那些有闻必录的纯暴露并不能代表纪实,为纪实而纪实的片子是没有价值可言的。
(五)整个国民文化水平日渐低下
这样说的范围就更大了,不过这也是纪录片难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被网络、手机、报纸、杂志上面的种种低俗、猎奇的信息所淹没。尤其是网络,遍地开花的小色情广告、一夜情俱乐部、奇门八卦的东西使得许多人性中最原本的部分过分膨胀。他们以通晓各种星座奇缘、明星私密为荣,很难静下心来关心一下整个地球和人民息息相关的纪实性节目。更别说去力捧中国的纪录片市场了。
(六)中国本身的纪录片管理投入不够
纪录片仿佛只是一小拨热心人的事情,拥有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还没能形成上下一心去搞纪录片的氛围。数的清的一些机构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本土纪录片雄起的愿望。
二、《探索·发现》的栏目特色
1993年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开播标志着纪录片栏目化的开始。栏目化作为一种趋势在中国找到了它生根发芽的地方了。作为央视纪录片创作播出的主要阵地——《探索·发现》在科教频道这一定位于人文的频道坚持将“影视史学”进行到底,并已经成为科教频道甚至是央视的一档品牌栏目。《探索·发现》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大型人文历史与自然地理的纪录片栏目,以纪录片的手法,讲述以中国为主的历史、地理、文化的故事,探寻自然界的神奇奥秘,挖掘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和人物命运,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恢弘,是“中国的地理探索,中国的历史发现。中国的文化大观”。“在未知领域努力探索,在已知领域重新发现”,是《探索·发现》的栏目宗旨和始终如一的追求。央视2002年第四季度观众综合指标调查报告中,“观众流动率”这项指标的第一名被央视科教频道每晚8:30的《探索·发现》夺得。在栏目满意度(由知名度、观众规模、期待度、人气指数、忠诚度、家庭人气指数等指标综合得出)的总排名中,开播不到两年的《探索·发现》一直高居前十名左右。当《Discovery》节目横扫全球电视媒体的时候,中国的纪录片制作者们也在积极改进中国的纪录片制作现状,《探索·发现》就是其中的典型,在它的身上也可以看到中国纪录片人努力探索的结果。
它成功的原因,首先要归功于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个根本准则。纪录片需要真实,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飞翔的荷兰人”伊文思于1935年再度来到了博里纳奇这个距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仅一两个小时火车车程的煤矿区。在这里,他拍摄了纪录片《博里纳奇矿区》。片中,博里纳奇到处都是灰黯的颜色,腐枝烂叶,还有蓬头垢面的男女老少,矿工与矿主和当地执法者的斗争,都真实的记录着这片矿区的艰难困苦的生活。该片产生轰动,对以后许多纪录片的纪实风格都产生了影响。观众对于这样的景象不会产生怀疑。这就关乎我们所说的取材真实性的重要性。《探索·发现》节目内容的选取以人文历史、自然地理为主,用影像的力量和真实的力量去感染感动受众。取材的真实,即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空发生的真人真事。如纪录片始祖《北方的那努克》记录的是一家猎人,在影片外,那努克都是活生生存在的一个人,你甚至可以直接去和他进行对话。再一个便是讲究艺术的真实,这里就有一个主观世界如何恰如其分地认识和再现客观世界的问题。纪录片就是通过创作者根据自己意图做出来的选择不同的真实或再现真实场景记录一段历史、人物故事等。它所体现出的不仅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而且是作者内心活动与思想感情的体现。因此,这些特性就是电视纪录片以独立艺术形态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由于纪录片在传播过程中始终保持这样的特质,它也成了记录人类社会成长的见证人。《探索·发现》栏目始终保持着对最真实人类社会的记录,使得节目能够触动到观众的心灵深处。每一代人对下一代都可以成为财富,都可以留下宝贵的资料,但必须真实和有思想。纪录片将二十世纪以及现在人类社会的重要和有意义的事件、生活片段纪录下来,作为影像资料珍藏,给后人以启示。纪录片的纪实性,其内涵超出了表现手法意义上的纪实,而呈现出再现与表现相结合的特征。这里的再现是客观写实,表现则相对指主观介入。再现客观生活,使之具备生动鲜活的真实感,这是纪实性的基础。近年来,不少纪录片在内容、题材和镜头语言上作了深入的探索,使“再现”达到了新的高度。纪录片的表现是通过情感化外物实现的,而这个情感化外物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种声音“表现”将主体意识渗透到一系列的艺术处理中去,以纪实形态表情达意。《探索·发现》栏目在过去的几年里精心制作的一系列大型纪录片,如《百年中国》、《历史不能忘却》、《一个时代的侧影——1931—1945》、《中原大发现》等都是对国人民族记忆的一种拾掇。最新制作的《考古中国》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考究,运用情景再现、故事叙述、设置悬念等方式,将观众的视野再次拉回到远古时代的华夏大地,提示人们重视中国的悠久文化历史,受到了观众的普遍欢迎。在2005年栏目中播放的三十集纪录片《一个时代的侧影——1931—1945》,真实的再现那个特殊年代里整个中国所处的状态。整个节目中,没有个体的口述和采访,没有事先设定的主题,而是以为时间框架,把所能够搜索到的当年的所有影像资料进行类型化梳理,将所有与相关年代有关的书刊、影像线索编织起来,形成一张庞大的历史网络。
《探索·发现》之所以能够受观众欢迎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它独特的叙事结构设计。故事片的设计因为知道结果,所以,更加紧凑。如何铺垫、如何照应、如何突转、如何解开谜底,都是在开拍之前都已经形成。而纪录片在叙事上虽仍然要遵循时间逻辑,但却经常可以做一些时间上的调整。《探索·发现》制作的纪录片《丧钟为谁而鸣》,讲述的是1946年至1948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中的斗争。对于很多观众而言,这次审判的结局已经成为历史常识,没有悬念。但是这部电视片依然吸引了很多人的兴趣,因为它的重点在于这些结局是如何出笼的,中间经过怎样的斗争。围绕这一目的,纪录片编导把那些发生在战争前、战争中、战争后的时间打乱次序,依据不同论题的需要重新组合。从每一集之间的关系上看,还是从属于比较明显的时间线索,但是每一集的内部却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打破这样的线索,上下古今、纵横捭阖,“形散而神聚”。
纪录片栏目化是纪录片与电视结合的必然结果,纪录片在电视上的栏目化是纪录片在大众传播时代的生存策略,栏目化了的纪录片更大意义上作为一个栏目而存在,而不是特别强调单个的作品。因此《探索·发现》栏目除了必须有基本的栏目化特征,如固定的播出时段、定位准确的固定主持人、固定的版块模式以及固定的栏目包装等等,还拥有自己独特的宗旨,统一的选题定位和风格定位。这样就使纪录片节目以整齐统一的方式在观众面前亮相,容易得到观众的注意和收看。
再次,《探索-发现》之所以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还在于它将娱乐注入到纪录片里面,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的收视需求。它播出的纪录片涉猎极为广泛,包括纪念反法西斯胜利六十周年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历史不容忘却》(53集)、《丧钟为谁而鸣》(7集);人文历史地理方面的《三坊七巷》系列节目;大型考古系列节目《考古中国》(45集)、《世界遗产之中国档案》(30集)、《中原大发现》;大型纪录片《极地跨越》(148集)、《同一个世界》(51集);两台大型直播节目《古文明新发现一埃及金字塔考古行动》和《嘿!火星》等等。中国本土的纪录片以往似乎总是以一种孤芳自赏的高姿态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内容真实,主题深刻,却也留给大家枯燥乏味,题材边缘,视角主观的印象。而所谓娱乐化纪录片,《探索·发现》的解释是知识娱乐化,把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内容用讲故事的解说方式呈现给观众,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利用所有可能的电视手段进行表现。比如用搬演的手法完成历史的重现,加之相关人物的访谈,动画特技,表现手法甚至比故事片更加充分,更加“无边界”。从而使其呈现出一部部既有较高文化品位、知识内涵,又有很强观赏性和娱乐性的电视节目。最后就是运用了“真实再现”的手法。在《探索·发现》栏目中就有许多通过演员的表演或电视特技效果的制作或通过意象的手法将历史或逝去的画面重新表现出来的手法。如2005年暑期科教频道的教科文行动中推出的《东陵遗恨》一片中在描述1928年7月清皇家陵墓——东陵被孙殿英所部盗走走大量珍贵文物这一场景时大量采用了“真实再现”的手法,将当时的情景虚构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历史不能忘却》的系列栏目之《川岛芳子》一片中,川岛芳子最后在狱中的痛苦挣扎心理就是通过黑暗牢房的衬托,并且通过演员脚步的来回走动的表演虚构表现出来的。这样观众在心理上就更容易理解当时的真实情景,摆脱了单纯语言介绍和有限历史资料展示时的乏味。正是这些纪录片天然所有的品质和人工修饰的结合让这一精英文化和其所记录的边缘文化有了新的生存空间。
三、中国纪录片之路
中国的纪录片一路走来,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经过八十年代的辉煌之后,开始走上沉寂的道路,中国的纪录片市场几度萎靡不振。直到央视诸如《探索·发现》等优秀纪录片栏目的崛起,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一线曙光。从这些栏目中,结合国际纪录片市场的走势,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些中国的纪录片之路线。首先从纪录片本身来看,“酒香不怕巷子深”,前提是你拥有好酒。同样的道理,中国的纪录片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先从自身做起。因此,我们要先总结中国目前的纪录片拍摄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中国的纪录片选材还显得窄
纪录片的选材范围很广,大到国家、国际大事、全球问题,小到关乎国计民生的东西,婚丧嫁娶、奇闻异事。要想拍出好的纪录片,选材很重要。你不可能把一个普通人一天的生活起居拍出一部值得称赞的纪录片来。从早期刷牙到吃饭睡觉的事情是每个人每天习以为常的。然而,如果这是一个伟人、残疾人或者一个对社会造成了不小影响的人都话就可以考虑考虑了。在繁杂的题材中选准切入点,跳出只关注边缘人的框框,找出能准确反映百姓心声、社会发展、时代精神的人和事,是需要纪录片创作者很花费一番心思的。选好题材决非简单的命题作文,更重要的则是要本着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眼光,带着问题,在观察社会、感悟生活、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使人产生思索和升华。如《沙与海》中,渔民和牧民的生活选取,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对立的人物故事。一个在露水环绕的海岛,一个住在满是黄沙的沙漠之中。不同的活动,反映的却是一个相同的人生思考:小人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在那个破旧风、树新风的时代里是很能反映时代的烙印的。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社会形态基本固定。人们不再满足于以往的那种生活形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纪录片也应该与时俱进。不能总是局限于那些边缘人物和猎奇事件。而应该更加着眼于当今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些问题。如地球环境的恶化、恐怖活动、各国间的文化交流。
近年来的国际获奖纪录片在题材选择上,呈现出创作多元化的趋势,综观当代国际获奖纪录片从题材上至少可分为四类:发生在当今世界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纪录片、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科学文化类纪录片和人类学纪录片;而国际上比较畅销的题材则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自然与环境三大类型上,它们展示了丰富的各国文化,满足了部分观众追求知识性、趣味性、探秘性的心理需求,将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和社会性、教育性等有机地融入节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