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视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文献综述
电视民生新闻研究——文献综述
本文选取$%%$ 年以来国内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研究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国内学者对于民生新闻的研究话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民生新闻的涵义、特征、背景、前景、问题及解决办法,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及和谐社会的关系,民生新闻的品牌经营等等。分析发现:研究者对于民生新闻的研究,方法上比较注重定性分析和个案研究,而定量研究与传播效果方面的关注较少;内容上,多为定义界定、特征归纳、背景分析、问题批评以及前景展望等,缺少学理层面深层次的探究;研究取向上,较少将民生新闻放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总体框架下进行考量,更鲜有将视角拓展至国外同类电视新闻领域者。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民生新闻研究的发展趋势与拓展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在国内盛行已有四年多的时间,其繁荣之势引起了学界与业界的广泛关注,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研究迅速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大热点。相关的研究论文呈逐年上升之势,各类关于民生新闻的专题讨论、个案研究、专栏文章层出不穷。《现代传播》$%%& 年第$ 期以个案研究的形式率先开始关注电视民生新闻。随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先后就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栏目,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 栏目,安
徽经视“第一时间”栏目,福建电视台“ 现场”,江苏卫视“’()% 新闻眼” 以及湖北经视“ 经视直播” 等栏目,进行个案研究。与此同时,《电视研究》、《中国电视》、《视听界》《山东视听》、《声屏世界》、《当代传播》、《传媒观察》、《新闻实践》、《新闻与写作》、《新闻爱好者》、《青年记者》、《新闻前哨》等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分别进行过专题讨论、个案研究,发表了一系列专栏文章,使得电视民生新闻的研究渐成规模。笔者以$%%$ 年’ 月———$%%)年)月为时间界限,采用关键词检索的方法,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 民生新闻”,共检索到’
()篇相关文章,关于电视民生新闻的共’)(篇,其中:期刊论文’)’ 篇、报纸文章!篇、优秀硕士论文$ 篇。从时间分布来看,$%%& 年(篇、$%%* 年*% 篇、$%%!年“$ 篇、$%%)年’———)月$(篇。这些发表在专业期刊上的研究论文,有相当一部分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实践者———媒介从业人员对民生新闻的创办、发展、繁荣等实践过程的回顾与总结,以及对民生新闻存在问题的反思。这些论文从感性层面到理性认知,从传播理念到实践操作,将电视新闻传播领域出现的这一新样式原汁原味地展现给读者。学界的研究则趋于理性,多数究者以民生新闻的现实文本为研究模板,系统阐释了民生新闻的涵义、特征、时代背景、生存环境、价值理念、传播方式、社会影响及负面效应等,并指出了今后发展中需要注意的一关键问题。本文试图以上述’)(篇论文为基本的分析样本,结合其他有关电视新闻方面的研究论文,对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的研究、讨论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评价。综合来看,国内
对于电视民生新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问题的讨论:
一、对于民生新闻的涵义界定
电视民生新闻留给观众的第一印象便是本土化与人本色彩,内容上锁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讯息;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互动性,以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对于这种全新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学界与业界最初关注的重点就在于“民生新闻”涵义的界定,也引发了一些激烈的争论,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种电节目类型;第二种看法认为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种新闻体裁,与传统的社会新闻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第三种看法认为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模式或理念,更多体现为一种针对新闻媒介和新闻记者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与传播理念。除此之外,也有研究者认为不必急于给“民生新闻”这一新事物下定义,对于这样一个新的专有名词,一时难以准确地用一个概念涵盖其全部的内涵,没有必要急于给予其一个统一的界定。在民生新闻的概念认识系统内,多元观念的相互影响和讨论,客观上必然带来对民生新闻认识的逐渐清晰,甚至最终达成共识。!
二、民生新闻兴盛的时代背景
作为一种全新的电视新闻传播现象,民生新闻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与当下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党和政府“ 以人为本” 的工作方针以及一系列亲民、为民政策的出台,为民生新闻的兴盛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学者指出:“以人为本” 是全面解读民生新闻的逻辑起点;“三贴近”方针赋予民生新闻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民生新闻的研究,必须放在党中央提出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时代大背景下进行,才能全面理解民生新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孟建等对于民生新闻产生的时代背景做出如下比较全面的概括:“ 传媒体制变迁中,媒体市场意识空前张扬;当前关注民生越来越成为自上而下的政府工作重点;向受众回归是中国电视改革$” 年来的大趋势;电视产业结构调整为省级电视媒体发展提供了新的可拓展空间;新一轮电视频道竞争引发省级电视台新的策略选择。”“湖南经济电视台台长吕焕斌的观点则代表了业界的看法:民生新闻的出现,是社会民主政治进程不断深入的必然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文化价值观得以平等存在,原本讳言,模糊的“ 人本”意识开始回归。在市场需求与媒体需求的双重动力推动下,媒体的新闻开始逐渐改变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尊贵状态,转而以日渐平等的视角关注百姓的需求。# 还 有一些研究者从受众心理层面及多维视阈探究民生新闻的生成土壤、成长动力、心理基础、价值取向,分析了民生新闻广受关注的原因。
三、民生新闻的特征、价值取向与现实意义
对于民生新闻的特征、价值取向及其现实意义,研究者关注较多。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对民生新闻特征的总体归纳。如:题材社会化、视角平民化、受众地域化等。$(%)对民生新闻价值取向与传播理念的阐释。研究者对于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有着较为一致的看法:“ 以民为本、民生内容、平民视角”。(&)对民生新闻本土化与区域化发展的阐释。民生新闻的兴起被看作是中国电视真正拥有自己的“ 本土化新闻”的开端。%其最大意义在于开始了中国电视节目本土化的成功实践。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立足国情,顺应主流;本土化,构建“ 城市认同”;尊重传统,回归民间。&
’)对民生新闻的传播价值与现实意义的阐释。研
究者从城市民生新闻独特的题材范畴、传播理念和表现形
态,独特的叙事方式,受众心理需求乃至其主持人所拥有的平民视角等方面探究民生新闻的现实意义,认为其重新
确立了电视新闻的主体位置,树立了电视新闻在群众中的信任度,是对新闻规律本质认识上的回归。’
四、民生新闻的问题及其前景分析
随着民生新闻的兴盛与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
问题,研究者将这些问题概括为:节目的平庸化、娱乐
观众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题中之义。在报道基本事实的同时,新闻传播者还
要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
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
解决。!”#有学者提出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或许是一条民 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因为“ 公共新闻之于民生新 闻是一个理念的提升”。为此要做到:新闻选材,折射公 共话题,激发公众参与;报道方式,主动介入社会生活,构建公共话语平台。!“$ 在学界热捧“ 公共新闻” 的同时,也有研究者怀疑公共新闻的积极作用与生存能力,提出这 样的疑问:“公共新闻是民生新闻的突围之道吗?”,认为 “公共新闻运作是媒介在较高层次的一种自觉行为,不仅 关涉到媒介的自身实力,同时需要一个良好的媒介生态环 境和政治、文化生态环境。因此,公共新闻在中国的兴起 尚需时日”。!”%
六、媒介经营视角下的民生新闻
电视媒体是最具商业潜质的媒体之一,电视业的经营
与发展带来了丰厚的商业利润。许多研究者在关注电视民 生新闻的时候,也涉及到了电视民生新闻的栏目经营与品 牌运作问题。陆晔等认为:近几年西方电视新闻节目呈现 出新的变化,从商业电视逐步影响到公共电视,十分值得 关注。其表现之一就在于新闻节目的品牌和风格越来越成 为影响力的构成要素。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电视新闻在 日趋激烈的媒介竞争中,也开始出现类似的变化。!“& 这种 表现具体体现在:!$ 分钟的长时段新闻直播,蕴涵了新 闻栏目经营的新理念,促发了电视人对新闻栏目规模化经 营的思考。在新闻传播环境没有得到突破性变革的情况 下,通过对民生新闻栏目的规模化经营,从而闯出一条发 展的道路,是一种具有可行性和低风险的明智选择。!”’ 对 于如何打造民生新闻的品牌优势,吕焕斌总结《都市一 时间》的经营秘诀在于:策划创新,品牌塑造的整合传 播策略;提升频道,整合营销的广告策划与经营策略。!“(《都市一时间》近年来几次成功的报道策划与公益活动就 是这一观点的佐证。还有研究者考察了江苏电视台城市频
道% 年来的收视率变迁,从塑造栏目品牌形象角度分析,城市频道% 年来的收视率曲线真实地反映了由名牌栏目盘 活整个频道的改革历程。由此得出“ 一个栏目盘活整个
频道”的结论。!”)&$$% 年'p% 民生新闻品牌栏目广告发展论坛 于闻媒介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另外,这种转变至少存有两 种隐忧,一是公共新闻运动在西方虽然风行一时,但已经 成为历史;二是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的转变是否又会导致 民生新闻的去平民化(或者说再精英化),而失去其本身 所拥有的“平民” 的色彩,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入 思考的。四是拓展研究视野,从西方新闻传播的理论与实 践中吸取营养,进行中西方比较研究,为民生新闻的发展 提供方向性的论证。研究方法上,应当借鉴西方的研究路 径,融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种基本的研究方法,更加 注重实证研究。
我们应当看到,民生新闻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占据
地方电视新闻的主流,成为融合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社 会新闻、市井新闻等多种新闻体裁的综合性节目形态,并 将成为公共话语的表达与沟通平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形 成良性互动。这是因为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最大的 现实问题。无论是党和政府的执政方针,还是社会民众关 注的焦点,无论是新闻传播事业的创新源泉,还是媒介与 社会良性互动的必然趋势,都表明一个事实:良好的媒介 生态环境有利于民生新闻不断改进与完善,也将促使研究 者向着更加理性与纵深的层面思考电视新闻的未来走向。
第二篇:新闻舆论监督
山西规定不得以任何手段干扰环境保护舆论监督
2011年04月01日11:35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太原消息(记者李凡)记者今天从山西省环保厅获悉,《山西省环境保护舆论监督制度》近日出台,这一制度明确了环保舆论监督的意义、重点内容,同时规范了环境保护舆论监督涉及的企业、个人和新闻采编人员的行为。
山西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环保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体对山西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揭露批评并促使其解决的活动。其监督重点是:环保违法违规行为、环保政策落实情况、环保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侵害群众环境合法权益的行为、环保工作不作为的党政领导干部。
《制度》要求,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应当坚持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的基本要求,涉及的部门和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积极整改,直至问题完全解决。对重大问题,应把处理结果反馈给新闻单位,以便跟踪报道。
被批评单位和个人对舆论监督有异议时,可通过正当途径向有关部门反映或者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不得以任何手段干扰新闻舆论监督工作。
舆论监督所涉及的有关企业和个人有封锁消息、隐瞒事实或故意拖延推诿,拒绝接受舆论监督的;以行贿、说情等手段对舆论监督进行干预的;对新闻采编人员实施扣压证件和采访设备、限制人身自由、威胁人身安全等行为的;对舆论监督的信息提供者、舆论监督稿件采编者实施打击报复的上述行为,山西省环保厅将根据情节轻重依法查处。
第三篇:新闻舆论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
一、新闻舆论监督概说
1、舆论监督:
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监督,指社会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权力中的偏差行为进行批评和制约的社会现象。是一种软性的社会监督
主要是通过社会公众发表意见,形成批评性舆论,对监督对象产生矫正和制约作用。
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基础来源于《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舆论监督的特点
鲜明、具体的指向性。
制约力量 的非强制性。
一定程度的公开性。
2、新闻舆论监督
通过新闻媒介对公共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及其他不良社会现象进行批评和制约。
3、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
社会民主机制:越是民主、文明、进步的社会,新闻舆论监督氛围越好
权力制约机制:软制约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和对象
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舆论监督应着眼于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人们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新闻舆论监督是否等于新闻舆论引导?
新闻舆论监督是否等于新闻批评?
新闻舆论监督要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的舆论引导,后者主要是正向引导,传播正面舆论,前者是强力制导,通过揭露社会偏差行为,对偏离社会规范与党政方针、政策有害社会稳定和进步的思想、行为进行矫正。
新闻舆论监督分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即包括批评又包括建议评价。
新闻舆论监督有批评但不是简单的批评。在批评中有引导、有剖析、有辩证的方法,有实事求是的作风。
1、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
人民群众: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和公众利益相关的事务的监督 作为新闻舆论监督主体的人民群众及其载体的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权受到法律保护。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在行使舆论监督权利的同时受到宪法和法律的规范。
2、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和范围
公共权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公共人物:对公众所熟悉、对社会事务有着频繁参与行为的人物。
社会思潮:反映一定阶级、阶层利益和要求的一种思想倾向
三、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
党性原则: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反对自由化的思想
正面为主原则:处理好正面报道为主和新闻舆论监督的关系
平等原则: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监督平等 高层权力与低层权力平等接受监督 被监督者和监督者平等接受事实检验
依法原则:新闻舆论监督不能侵犯公民与法人的合法权利
四、新闻舆论监督的特点
新闻舆论监督的一般特点
1.意识形态性 2.舆情性 3.公开性 4.广泛性 5.非强制性
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转型期的新特点
1舆论监督的目的在深化
2舆论监督的重点在扩大
3舆论监督的规则在加强
4舆论监督的力度在强化
五、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方法
媒介公开批评
内参:群众反映强烈但近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头绪复杂、利弊难以权衡;实际工作和政府政策不一致的问题。
六、新闻舆论监督遇到的问题
采访难
发稿难
打官司难
第四篇:电视民生新闻刍议论文
民本语境下的电视民生新闻刍议
董平
【关键词】:以民为本、以生为纲、第一现场、民本传播理念
21世纪以来,民生成为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话题,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新年贺词中强调,将“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温家宝总理在春节团拜会上也指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2010年是中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一年,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作为党和政府及人民的耳目喉舌的新闻媒体,应加强责任意识——贴近群众、紧扣民生、反映民意,办好民生新闻节目,重视和改善民生问题,替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对确保改革进程健康持续地推进,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对新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进是大有裨益的,本文借鉴公共新闻传播理念,以小为切入点、纵观大视野,深入阐述民本语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发展状态及趋势。结合具体节目和近期实时热点,尤其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的新闻实践,从世界观方法论、新闻传播论等角度,着力探讨和解决民生新闻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办好民生电视新闻。
现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民为本的理念,平等、独立意识普遍增强和世俗化社会进程的迅速推进,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矛盾日益激烈,民生问题也随即凸显,关注国计民生,关心百姓生活已成为时代重要话题。民生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中国转型期间民众的利益诉求,成为民众发表意见、建言献策的平台,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民生新闻成为广大受众关注的焦点,也由此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体生存和竞争的有力武器。所谓的民生新闻,是关乎人民生计,关心百姓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由最初的社区新闻发展而来,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当下的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新闻样式,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体制话语向商业话语和大众话语共谋的产物[1]。2002年1月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开播被看作是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诞生,几年后在全国各地已形成的燎原之势。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并打造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如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齐鲁电视台的《啦呱》、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等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奇特景象,因此有学者把把这次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称之为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浪潮”。民生新闻颠覆了传统新闻节目以传者中心的传播理念,放下官架子,抛弃说教的腔调,记录百姓生活状态,化解生活矛盾,排解情感情惑为己任,以更贴近、更亲和、更有趣、更有用的方式和理念与观众亲切交流,勾勒百姓身边的生活场景。民本语境下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正朝着“以民为本,以生为纲”民本主义的方向发展——即平民视角、平民情感、民生内容、民本诉求。
电视民生新闻的精神内核
电视民生新闻是指“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播报平民百姓们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老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出社会主 1
义媒体对百姓的社会关怀”[2]。因此,以民为本,以生为纲是民本语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精神核心所在。因此报道题材要突出服务百姓,以平民视角的报道立场,民本意识的价值取向及民众话语的报道方式为范式,运用故事化叙事手段,平民化的主持风格,以“短、平、快”为特色,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激发了观众的收视心理。“民本”语境下的民生新闻就是以“民本”为基点,始终围绕着“以民为本,以生为纲”精神核心报道新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而基于而这种语境下的民生新闻,无论是在社会新闻还是在生活资讯,无论是在灾害报道还是在轶闻趣事,都能反映群众心声、维护社会安宁、吁求社会公平和正气意识,都能通过真实客观的的镜头、人性化故事、个性化叙述、犀利化点评,拉近了媒体与百姓的距离,同时达到凸现社会关怀,塑造市民主流价值观念。民生新闻也因此突破就事记事的层面,从而展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风貌,赋予它新的文化内涵和深层的社会意义。
电视民生新闻,应坚持以“民”为本。新闻媒体克服了长期以来存在的衙门思维,秉承以民为本的理念,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各界关注、政府着力解决的社会问题,努力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特征就是“平民视角、平民情感、民生内容、民众诉求、民本取向”。“民”是民生新闻的关注主体,属于“类的群体”的概念,即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服务的受众群体。新闻报道必须首先确定人在节目中的地位和价值,重点关注政策影响下的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新闻的选择要从人出发,而不是从事、或者物出发。比如齐鲁电视台《啦呱》报道了山东省某市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及经营性收费现象。它的报道角度是 “人”去行政事业部门办事,减轻负担,不用再交费了。这就是“人”和“事”在“民生电视新闻”中的关系。鉴此,民生新闻体现出鲜明的服务性,而这种服务与党和政府的政策服务也是相濡以沫,一脉相承的。
电视民生新闻,应坚持以“生”为纲。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求。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包含爱与被爱,归属与领导)、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按照这个层次论,从需求角度看,民生是指与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和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人是围绕生存、发展和享受需求而活着。“生”是生命之存活、发展的一种状态,不管是生老病死的生理欲望,还是喜怒哀乐的精神需求,一切都缘于“生”。人作为生产关系中最活跃的符号,对人的关注则主要围绕“生”而展开。因此,“生”是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追求和第一核心,重视民生的精义在于确保每位社会成员的“生”存底线,确保每位社会成员基础性的基本权利。媒体必须寻找和把握新闻 “生” 的落脚点,把老百姓的“生”放在心里,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聚焦公民的衣、食、住、行,记录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一个基本的发展平台,增强全体人民的发展活力。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即:社会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像人那样有尊严地生活下去”。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收入分配、消费娱乐、就业求职、物价变动、健康状况、生活环境、医疗社保、教育学习、人际关系、权益保障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抓好。
电视民生新闻围绕“以民为本,以生为纲”,把“民”和“生”结合起来,扩大新闻所关注的视野,将新闻价值定位于老百姓的需求上,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民生新闻民本价值取向不仅表现在题材内容上为普通老百姓着想,同样在形式上也极力做到贴近生活,服务百姓。在组织形式上大胆突破了“以传者为中心”的基本模式,注重观众的参与性和双向交流性。如东方卫视的《直播上海》“以平民的视角选取题材,以平民的审美趣味观察生活,取舍镜头,并用平民化的表现方式进行报道”,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打出了“心疼老百姓,为老百姓说话”口号,强调了将节目平民化进行到底。
媒体在不断增强开放性和互动性的同时,更注重将话语权交给广大的观众。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吉林电视台《守望都市》节目中,市民的出镜率都超过了60%,有的甚至还高达90%以上。在节目当中,记者和解说词退居到了次要位置,大量现场采访、同期声的运用、鲜活的画面、市井化的语言使媒体与老百姓实现了零距离的亲密接触。同时节目开通观众热线,接收手机短信,征集市民DV作品等多种参与方式,这不仅为节目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也实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
电视民生新闻的瓶颈现象
民生新闻“以民为本,以生为纲”精神内核,使其彰显出自己的魅力个性与独特品质。在操作层面上,它实行了个性化、开放化的直播和杂志化的编排,在传播理念层面上,以平民化视角关注百姓生活,实现了从社会精英到平民百姓的回归,切中了普通百姓关心身边事和娱乐化的收视心理。但如此火爆的同时也引发了市场的克隆与跟风,众多同质化的新闻栏目逐渐引起受众收视兴趣的下降。一些民生新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过分追逐收视率,放弃了新闻应有的真实性、严肃性、责任感,沦为了市井中捕风捉影、闲言碎语的好事者。
电视民生新闻的瓶颈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监测的力度成为衡量媒体的风向标,有些民生新闻不能担当起社会“风向标”角色,孤立地报道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在相对宏观的层面对社会环境进行监测,无形中转移了公众的关注视线。新闻记者永远要坚守社会良心,坚守价值观,关注人情冷暖。从芙蓉姐姐的火爆网络到天仙妹妹的成功树立“品牌”,从“艳照门”照片的广为传播到“兽兽门”的迅速扩散,新闻网络的便捷与虚拟性充分为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提供了平台,“鲍肆”大行其道,“兰惠”从此不芳,那么,我们的新闻记者需要做些什么?当每一次新闻事件突发时,我们是否在关注现象同时进行舆论监测?是否只要大众关注我们就关注?
传媒单纯大量报道灾难车祸、暴力凶杀、夫妻吵架、同性恋之类题材的内容,总体上缺乏引导舆论的正确观念,反而刻意迎合了受众的低俗趣味。
刺激人们隐秘的欲望和快感,是消费市场得以成型的起点。新闻媒体代表了受众欲望的眼睛,一边窥视,一边幻想。观赏本身正如自慰,也是自虐。对于一般人而言,各种新奇而隐秘性的生活场景吻合了心理补偿的理论。但这种补偿,依旧是一种巨大的幻觉。“牛人”凤姐那离谱的择偶标准,本应是私密中的幻想,如今各个电视台为了刺激和迎合受众窥视欲望,却将她一次次推置于公众的目光下,把个人隐私公众化,变成了一种可供观赏的表演“玩偶”。于是凤姐忙于制造各种新奇的“娱乐膏药”,涂抹在自己的伤口之上。带着伤残的灵魂,哼着小曲,蹦蹦跳跳地走进“愚乐”的假面舞会。“凤姐事件”(包括层出不穷的类似新闻),犹如一面照妖镜,它举起轻柔的娱乐的小手,撩开了我们的面罩,照见了媒体所有人的鬼脸。
记者职能发生错位,违背新闻客观规律,介入、干预新闻事件,使得新闻成为传媒一手操纵下的主观“事实”的报道。北京电视台播出的《纸做的包子》报道,该台的编导(临时人员)雇佣人使用废纸箱为馅制作小笼包并拍摄下来播出的,经多家媒体转载、转播,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这个报道“传媒假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包括对媒体形象的冲击。《纸做的包子》报道中存在记者导演事件的行为。在报道中以制作纸馅包子这个社会真实(这个社会真实是被编导制造的)为基础,为渴求独家新闻进行人为策划和制造假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客观报道发生的事实,而不能自己制造事实同时又报道这个事实。
民生新闻报道的低层次导致理性深度的丧失。过分追求对事实报道的“短、平、快”,缺乏对事实本身内涵的深刻的思考,使新闻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3]。过去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大都是会议纪要,有很强的官方意识形态,而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就是要关心群众的实际生活,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于是民生新闻报道中出现很多生活中的烦杂事情。民生新闻并非拿百姓熟悉的内容作为他们生活中消遣的对象,它的实质是以贴近群众的身边事做为一个切入口,将暗藏在纷繁复杂新闻事件背后深层次的寓意传达给受众。
民生新闻取材被局限在那些与市民相关的新闻信息上,农民被有意或无意地“边缘化”,导致农民在节目中逐渐失去话语权。误解民生新闻 “民”的内涵,将农民和市民两个群体隔离开来,农民很少有机会成为民生新闻的叙事主体,农民日益成为最庞大且最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成了一群真正的沉默的大多数[4]。新闻媒体应该认识到“农民”作为民生新闻的主体是所有具有“市民资格”的公众,而非仅限于居住于城市的市民。另外农民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但他们在媒体中却成为被忽略的对象,因而他们很少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媒体应承担起传授知识、教育大众、促进城乡融合的功能,使农民能够从民生新闻中得到自己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体现出人文关怀。
民生新闻过多过滥致使节目形式雷同,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由于电视节目的模式的开发具有极大风险性,加之目前中国缺少相应的电视法律法规,这使得媒体探索开发新节目的热情不高,各个媒体之间相互克隆,恶性竞争,使民生新闻陷入无序竞争的状态之中。
电视民生新闻的“再探索”
电视民生新闻方兴未艾,作为电视新闻发展的“第三次革命浪潮”,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不少瓶颈。探索新闻发展的出路,避免新闻走入误区,实现民生新闻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在媒体空前白热化竞争的时代,在新闻节目日益同质化的今天,尤其是面临着本地台、境外台内外包抄与围困的局面,其节目的生存与发展可以说正处于两难的境地。如果没有制胜的武器,就不可能突出重围立足于本地乃至全国。因此媒体必须尽快进行再探索,找准节目定位,以特色打造强势,形成核心竞争力。那么,如何给节目再探索和再定位呢?当代著名战略家杰克·特劳特在《什么是战略》提出“一个企业的成功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战略方向的引导。战略是一致性的经营方向,战略决定产品规划,战略指导企业如何进行内外的沟通,战略引导组织工作的重心。简而言之,战略就是定位,借助持续的、简单的信息让企业和产品在顾客心中立足,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借用到民生新闻中,实质在于同质化中强化自己的异质性,通过找准节目定位建立独特的节目认知,拓宽视野,办出人无我有的特色节目,从而使自己的节目与众不同。
在媒介渠道过剩的时代,传媒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信息的附加值。因此,新闻在内容提供上,挖掘特质就是努力打造信息的附加值,使新闻具备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自身在众多被选择对象中的受众选择率[5]。挖掘特质,营造信息的附加值,这需要在新闻节目制作上寻找与塑造差异点,由差异点产生信息附加值,提升节目的品质。民生新闻应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优势,依托当地独特的文化,采取差异化策略,从多方面塑造差异点,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而差异点的建立常常由独特的新闻策略构造而成,主要包括:
媒体应搭建区域化新闻采集和交流互动平台,在社区建立社区工作站,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区里面,让新闻栏目与群众距离更近,充分发挥媒体服务社会、舆论监督的职能。媒体必须以“民本”思想作为制导思维和行动的指南,从关注民生,洞察百姓心理的角度出发,培养强烈的民众情怀,办出既遵循大众的审美情趣,又有较高的知识含量和文化品位的民生新闻。
现场报道以报道的连续性和纪实性,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媒体深入民生新闻现场报道,在“第一时间”捕捉“第一现场”的新闻信息,将其原生态地呈现给受众。民生新闻以不同的叙述策略形成具有故事化叙述风格,便能营造差异点,增强可视性。一是对新闻进行故事化编排,关注事件发展的同时,挖掘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二是现场化叙事。记者在“第一现场”并以目击者身份进行“第一时间”的叙述,抓住事件中最富有悬念的地方娓娓道来,使其受众身临现场目睹新闻发生的过程。这种体验式和故事化风格的叙事,有利于增强新闻的现场感与可信度,让民生新闻更好看。
媒体竞争的关键和核心是人才,媒体竞争就是人才竞争,而占领人才竞争高地,就必须吸纳、培养新闻精英人才队伍。由于民生新闻节目发展速度过快,队伍建设跟不上,机制不够健全,导致绝大多数新闻者普遍缺乏一些新闻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严重制约了节目的生存和发展。媒体必须以创新机制为保障,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创新人才,吸纳精英人才,提高队伍的业务能力、理论水平、新闻价值判断能力,培养一支精良成熟、训练有素的新闻队伍。
在纷繁芜杂的信息社会,如何获取具有个性而又吸引受众的信息呢?这需要拓宽视野,做好策划,纵深拓展,实现对新闻信息的分类加工,力求使新闻在深度和广度上,突破浅层的琐碎、深度的瓶颈,将暗藏在纷繁复杂新闻事件背后的理性的,深层次的寓意传达给受众,使之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提高他们的思维素养,提高他们认识世界、改造社会的能力。北京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特别关注》在有价值的新闻上下工夫,突出打造重头新闻。去年底,栏目陆续接到一些外地务工人员的电话,述说他们征婚被骗的经历。编辑部认为这是一个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选题,要求记者深入挖掘。这时,一个专门登征婚广告骗人的“婚托”,打电话要和盘端出骗人的内幕。这一“重大”线索令编辑部颇感兴奋,立刻制定采访提纲,策划采访步骤,设计问题,并派记者与当事人联系进一步了解情况。在这个“婚托”的带领下,记者进行实地考察、暗访。在获得了大量的新闻事实后,经过采写编辑,12月10日《特别关注》推出了一组有分量的报道:《婚托良心发现:自曝征婚内幕》,播出后反响很大。可见准确定位,精心策划并着力挖掘做出有新意、有深度的报道,就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提升节目收视率[6]。
认清“民”在节目中的价值,把握“民”的内涵,运用民众的眼光和话语,表达公众的情感、情怀,聚焦社会热点、难点,彰显人文关怀。民生新闻不仅包括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等信息,还包括与百姓利益直接相关的政策、消费、经济类新闻,民生新闻在快速反映民情的基础上,遵循“以民为本,以生为纲”理念,将时政、财经以外的社会逸闻趣事、环境保护等富有人情味与
公益味的新闻题材低视角软处理,开辟受众理性思考的空间,引导新的健康生活方式及主流价值观念,体现城市文化内涵,最终凸显媒介强大的文化整合力。
在中国的传播业已进入市场化营销的今天,品牌成为栏目成熟的标志。打造“差异化”策略也成为整合品牌的重要手段。品牌栏目要树立差异点,从而形成节目个性。而个性化节目往往有个性化的主持,个性化叙事,个性化表达,个性化题材等元素构成。塑造个性化主持人成为节目摆脱共性,凸现品牌的迅捷方式。主持人作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持人的真性情、个性化的点评,为信息增加了附加值。短小灵活、幽默调侃、寓庄于谐的新闻评论,让观众感受到主持人的个人魅力与独特的新闻看点。吉林电视台《说实在的》节目大胆启用周全作为主持人,使其由一个“小气爱占小便宜,热心又善良”的“红男绿女”形象转变为“机智有点小聪明,敢爱敢骂”的“店小二”形象,每天绘声绘色地给观众讲述一个个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新闻剧,周全的解说带有浓郁的东北特色,点评本色犀利、幽默俏皮。总之民生新闻主持人以自身丰富的生活阅历、突出的个人魅力,特色化的新闻主持和观点点评和栏目融为一体、使其在建立了差异点的同时相得益彰。在节目制作上,以CI战略树立差异化的形象,从节目名称、栏目标志、宣传口号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个性化包装。充分整合本地资源,对子栏目进行精办,以活动带动节目推广,同其他媒体互动,实现品牌的互借和延伸,从而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电视民生新闻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以生为纲”精神核心,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身边,去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了社会主义媒体对平民百姓的社会关怀。新闻报道时刻把老百姓放在心上,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彰显出自己的个性与品质,切中了普通百姓关心身边事和娱乐化的收视心理。各地媒体纷纷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电视民生其新闻以高收视率和高收视份额,从而孕育了“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成为我国电视产业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一档民生新闻节目能否在众多媒体竞争的夹缝中生存,能否在维持很高的收视率?这让我们拭目以待。不过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差异化策略作为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介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因此电视民生节目只有不断开拓创新,适时改变差异化战略,以创新去满足受众需求,才能使这股电视民生潮生存更长久。
参考文献:
[1] 周炯:《意识形态梳理与主流媒体构建――新意识形态下的中国电视民生新闻》,世纪中国网站,2004年10月29日。
[2]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6月。
[3]陈力丹、瓮巍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与民生新闻》,《新闻传播》,2008年第1期。
[4]任中峰:《民生新闻与农民话语》,人民网传媒频道,2005年03月09日。
[5]喻国明:《传媒影响力(传媒产业的本质与竞争策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06月01日
[6]尧弘:《电视民生新闻的突破与创新》,《中国记者》,2007年06月15日。
第五篇:文献电视采访参考
1、《创造性的采访》(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美)梅茨勒著,李丽颖译 2010年
2、《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新修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刘海贵著2011年
3、《一位麻省理工学生的采访笔记》工学卷江苏教育出版社颜晓川著2013年
4、《新闻采访学》(第二版)暨南大学出版社 林如鹏著2004年
5、《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梁一高著2008年
6、《新闻采访与写作》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许颖 著2011年
7、《新闻采访》(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何志武 著2004年
8、《新闻采访》中南大学出版社罗以澄,吴玉兰 主编2005年
9、《新视野新闻传播丛书—新闻采访写作基础》云南大学出版社郭建斌,晋群编著2009年
10、《新闻采访与写作》(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欧阳霞,张晨编著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