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新闻舆论监督法治化的思考
【摘 要】在新闻舆论监督日趋重要的今天,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一直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多多,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究竟应该怎样用法制去规范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本文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分析和建议。做对新闻舆论监督现状的考察,引发了对新闻舆论监督法治化的几点思考。新闻舆论监督不仅需要保障舆论监督的权利,而且需要规范闻舆论监督权利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正常运行,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正面作用,尽可能减少其负面作用。
【关键词】舆论监督,问题,所谓舆论就是公众的意见或言论,即多数人的共同意见。舆论的形成过程有两种途径,一种来源于公众不受外部影响自发形成,另一种来源于在特定群体有目的引导。社会舆论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在造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所谓监督,即“监察督促”,所以监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监察,监察的目的是发现问题;二是督促,督促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新闻舆论监督是针对对社会上某些个人或组织的违反法律、纪律、道德、民意等不良现象及行为,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进行曝光和揭露,抨击时弊、抑恶扬善,以达到对其进行制约的目的。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宪法权利,也是反腐斗争的重要手段。
一、当前新闻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异常迅猛,但是我国规范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体系却跟不上现实的需要,急待完善。加强新闻法治的研究不仅是新闻传播事业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迫切需要。新闻舆论监督影响面广,反应最快,震动也大。许多久拖不决或处理不公的严重违法犯罪案件,一旦在新闻媒体中曝光,就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甚至全社会的关注,从而使问题能较快较好地解决。主流媒体在行使舆论监督职能时,既要正确引导群众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和愿望,又要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结合起来,按照党和人民的利益去判断是非,开展监督。这既是媒体及媒体工作者应尽的社会责任,又是舆论监督的根本目的之所在。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
一、选择性监督要改变这种现象,一方面需要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改变对新闻报道的认 浅析新闻舆论监督法治化的思考识误区,消除地方保护意识,把舆论监督作为党内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另一方面,媒体领导和新闻工作者也要有胆略,要敢于说真话,真正发挥媒体的喉舌作用和监督职能。
二、进行揭露性报道的记者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一份陕西省记者生存现状调查的结果显示,75.4%的记者在采访中曾遭受过辱骂、诋毁,甚至殴打,42.2%的人因舆论监督报道遭遇过打击报复。同时,暴力、恶意诉讼、地方保护、黑势力、官僚主义也在侵蚀着记者的权益和安全。致使许多记者害怕黑恶势力的报复,敢怒不敢言。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护记者的合法采访权、监督权,并保障新闻工作者的人身安全。只有记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公众获得知情权。
三、新闻侵权官司时有发生近几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在法院受理的各类案件中,以媒体或新闻工作者为起诉对象的新闻侵权官司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相关的报道也频频见诸报端。在新闻侵权官司中,媒体胜诉的比例非常低。而且,就算胜诉,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财力。但是,媒体难道能够因为怕官司缠身而不进行批评性、揭露性报道吗?当然不行,因为进行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天职。其舆论监督之职权是社会公众所赋予的神圣权力,决不能因怕吃官司而放弃或减少舆论监督。不少抵制舆论监督和要挟新闻媒体放弃舆论监督的被批评者,使用打官司这一手段的目的正是要让新闻媒体放弃监督,如果媒体就此止步,岂不是正中其下怀?事实上,退却和让步并不能消除和减少“新闻官司”。对媒体而言,不管你愿不愿意,“官司”总会找上门来,媒体对“新闻官司”的接受形式一般
来说都是“被迫应战”。况且,在司法实践中,原被告之间并无绝对的对错关系,被告与“输官司”并无必然关系。因此,减少和避免“新闻官司”的有效做法,就是新闻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必须知法守法,使所做的一切都符合法律规范,从而堵住被批评者企图用法律武器来躲避和对抗舆论监督的起诉之口实。
四、有些批评性、揭露性报道成为某些记者收取红包、进行敲诈、勒索和报复的手段例如山西繁峙县2002年“6?22”金矿特大爆炸事故发生后,就有多名记者陷入收受“黑金”丑闻,这是整个新闻界的耻辱,新闻工作者应该引以为戒。一要事实不过客观,事实不清。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更是舆论监督的命根子。现在媒体上有些监督报道,之所以引起被批评者的强烈不满,甚至于站不住脚,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对新闻事实的把握上有缺失。对于一件事情,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一下子弄明白。媒体工作者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去了解、去观察,透过现象和迷雾去分析事件的本质是什么,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判断是非对错,要了解事件的全体,不要一叶障目,要用马列主义的火眼金睛去看清事物的全貌和真相。“不畏浮云遮望眼”,不被假象和表象所迷惑。对所要监督的事件包括细节都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要尽可能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掌握第一手材料。
二要分析不够,引导不足。舆论监督要讲究策略、讲究科学、讲究方法,方能达到监督的目的和效果。当今社会,焦点问题多,热点问题多,社会矛盾多,对于我们的媒体来说,不能没有选择地见啥报啥,逮谁是谁。在监督的事件和对象选择上要注意策略。面对复杂问题要冷静地思考,认真分析研究问题的性质,是否带有普遍性,当下该问题政府是否有能力解决,是不是政府和老百姓共同关注的问题?一定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有选择地进行监督报道。面对热点问题,新闻媒体不能火上浇油,推波助澜,甚至煽动与党和政府对立的情绪。在监督的方法上,媒体要多报事实少议论,让事实说话,让当事人说话,记者少说话,或不说话,要相信现代人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给受众以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受众自己去甄别、去判断,监督的社会效果可能会更好些。如果媒体非要站出来说几句,也应越简洁越好。
三要无章可循,随心所欲。
三、新闻侵权官司时有发生近几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在法院受理的各类案件中,以媒体或新闻工作者为起诉对象的新闻侵权官司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相关的报道也频频见诸报端。在新闻侵权官司中,媒体胜诉的比例非常低。而且,就算胜诉,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财力。但是,媒体难道能够因为怕官司缠身而不进行批评性、揭露性报道吗?当然不行,因为进行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天职。其舆论监督之职权是社会公众所赋予的神圣权力,决不能因怕吃官司而放弃或减少舆论监督。不少抵制舆论监督和要挟新闻媒体放弃舆论监督的被批评者,使用打官司这一手段的目的正是要让新闻媒体放弃监督,如果媒体就此止步,岂不是正中其下怀?事实上,退却和让步并不能消除和减少“新闻官司”。对媒体而言,不管你愿不愿意,“官司”总会找上门来,媒体对“新闻官司”的接受形式一般来说都是“被迫应战”。况且,在司法实践中,原被告之间并无绝对的对错关系,被告与“输官司”并无必然关系。
五、批评性报道缺乏人文关怀新闻记者在进行批评性报道时,要注意报道的“度”,不可片面追求轰动效应而不顾社会效果。要揭露,但不要渲染,要冷静面对热点、焦点、难点,不要过分渲染炒作。例如,在报道杀人案件时,不宜在细节上花过多篇幅,不应刊登血淋淋的图片等等。社会上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一般与大众的生活秩序、经济利益等密切相关,所以备受关注。作为民众代言人的新闻媒体当然不能回避这些“点”,但是也决不能盲目迎合大众猎奇心理,而要客观冷静,积极引导群众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舆论监督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舆论监督还在党的宣传纪律的框架下进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纪律是
媒体搞好舆论监督的依据和保障,脱离了这个轨道,就会触犯法律和党的纪律。我们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不是西方所谓的“社会公器”;我们提倡的“舆论监督”,不是西方所鼓吹的“新闻自由”、“第四权力”;我们的新闻记者也不是西方所标榜的“无冕之王”。这不奇怪,这是社会制度不同、媒体职责不同和价值观不同使然。所以,我们在行使舆论监督时不能受西方观念的影响,一定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舆论监督方法来。当今的媒体人,一定要有很强的法制观念,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这不仅仅是因为党和各级政府对媒体监督的质量和效果要求提高了,还因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和水平提高了,在法制的环境下以其昏昏,监督昭昭,是不行的。有资料显示,近年来的新闻官司越来越多,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也不能说与媒体人的法制观念淡薄无关。比如有的记者要去监督人家,人家送了几个金元宝就不监督了,有的记者在餐桌上听说一件事,不去认真调查核实,就随意报道,都是没有法制观念的表现。还有的记者为了监督司法机关秉公执法,在案件审理前就把案件情况报道出去,给办案人员和审理工作造成被动。还有的以所谓“新闻自由”干涉了别人的自由,用自己的监督权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和人权等。这样的监督是不会收到好效果的。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法治化思考
曾有人做过统计,电视观众特别是农民观众最爱看的节目是“焦点访谈”,而(南方周末》则被新闻界一些人士称为“办得最好的报纸”。为什么?因为它们显著增大了新闻监督的力度,伸张了正义,维护了社会公正。从这里,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出全社会都强烈地呼唤新闻监督,另一方面又提醒我们我国的司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的不足。现在有部分上访群众不找政府、法院,而直接把情况反映到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在他们的心中,一个舆论监督部门甚至比法律更管用、更让人信任。这种情况在一个法治社会存在,应该说是很不正常的。法治的不健全是一方面,我们在这里不详谈;另一方面,奥论监督既然有这么大的社会效益,那么我们如何去让它走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如何在社会中正确定位呢?
(一)尽快制定和完善新闻方面的法律,如《新闻出版法》、《著作权法》、《新闻侵权责任法》等等。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新闻方面的法律,不仅要有禁止性规范,更要有明确的授权性规范,让新闻工作者准确把握自己的权利、义务以及违反以后所要承担的责任。
(二)给舆论监督正确定位。我们的媒介虽以正面宜传为主,但民主监督权制又不允许我们实行“舆论一律”的政策。应该规定一些传媒宣传官方意图,也应该允许一些传媒宣传民间意愿,实行新闻宣传的多样化。这样既可听到一些善意的批评,也可及时地揭露坏人坏事,“发挥奥论监督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体作为市场经济的中介,既要搞好信息传递,又要强化监督机制,保护好市场中的“弱势群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从制度上对舆论监督放权。有的地方,新闻单位的批评稿件要送给被批评对象的上级领导审阅批准,才能发表。这种规定和做法,不仅极大地阻碍了舆论监督功能的发挥,而且容易导致官官相护,层层包庇,不利于法治的开展。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把绝大部分批评稿件的审稿定稿权放开,由新闻单位自己掌握。新闻单位如果捏造或故意歪曲事实,要负法律责任。应该说,在依法治国的范畴里,这方面的问题可以解决。我们的新闻工作担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艰巨任务。依法治国,新闻也要走向法制化。究竟如何让我们的舆论监督有一个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法律界限,如何去解决舆论法制化道路上的一些矛盾,我们不仅要加、法学理论上的研究,更要注重种种媒体在日常传播活动中的摸索。真正实现舆论法制化,仍有待我们法律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法治思考新闻舆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规定确立的。它确定了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政府等公共权力的范围和运行程序。宪法赋予全体公民拥有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权利,而新闻舆论监督是言论自由的表现形式。法治状态下的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在宪法和其它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权利,不是行政权力的延伸,新闻舆论监督也不是“办案”。新闻媒介与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各有其功能,又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司法、行政监督具有强制性,却常常追惩于事后;新闻舆论监督虽然不具有强制性,却有警示、教化于前的功能。二者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同是法治状态下制约监督体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实现新闻舆论监督的法治化,新闻媒介和新闻人必须把自由和自律(守法)结合起来。言论自由是新闻舆论监督对权力的要求,而新闻媒介自律,则是权利对义务的承诺。法治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功能,使监督的主客体双方处于一种规范化的生存方式中。因此,就新闻舆论监督一方的要求来说,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新闻从业队伍,不仅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标志,更是社会法治化状态的必然要求。新闻舆论监督制度不完善: 要实现新闻舆论监督的法治化,还需要以程序化为基础。合理正当的程序,既是实现公民权利平等的前提,也是政治制度安排的基础。目前新闻舆论监督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行政权力的运作程序等信息不够公开,这就造成公共权力同监督客体间形成距离和真空,因而造成新闻舆论监督的“盲区”。新闻舆论监督只有在获得足够信息的基础上,公众才能做出合理的评价,也才能形成舆论,达到监督的目的。因此,按照程序化原则,推进包括立法、执法和行政管理在内的国家政治生活公开化、透明化,进一步扩大公民的参与范围,这既是政治生活秩序化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使命。要实现新闻舆论监督的法治化,就必须完备的新闻法体系。新闻法作为一个体系,当然不仅是一个单项法,而是从根本大法宪法到基本法刑法、民法、新闻法,以及其它单项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内容构成的一个完备的新闻法体系。这个体系赋予新闻媒介以基本权利,也相应规定了新闻媒介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就中国法制建设的现状而言,新闻法律的基础框架已经形成,但存在体系不够完善、不够具体的问题,可操作性自然较差。新闻舆论监督需要立法。因而,从中国国情出发,做好这方面的立法工作,对于推进新闻舆论监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2007年06月18日14:29 【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舆论监督是维护社会公正、消除腐败、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众多媒体都加大了批评性报道的比重,在抨击不法行为、监督司法公正、揭露腐败现象等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真正担当起了公众喉舌和舆论监督的重任。2002年的繁峙矿难,2003年的孙志刚案、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刘涌案以及2004年的嘉禾拆迁事件、西安宝马彩票案和山东济宁副市长下跪事件等,无一不是通过媒体的介入,才使事件得以充分曝光,并最终促成事件的“顺利解决”。但是,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舆论监督中存在的众多问题
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二篇:新闻舆论监督
山西规定不得以任何手段干扰环境保护舆论监督
2011年04月01日11:35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太原消息(记者李凡)记者今天从山西省环保厅获悉,《山西省环境保护舆论监督制度》近日出台,这一制度明确了环保舆论监督的意义、重点内容,同时规范了环境保护舆论监督涉及的企业、个人和新闻采编人员的行为。
山西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环保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体对山西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揭露批评并促使其解决的活动。其监督重点是:环保违法违规行为、环保政策落实情况、环保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侵害群众环境合法权益的行为、环保工作不作为的党政领导干部。
《制度》要求,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应当坚持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的基本要求,涉及的部门和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积极整改,直至问题完全解决。对重大问题,应把处理结果反馈给新闻单位,以便跟踪报道。
被批评单位和个人对舆论监督有异议时,可通过正当途径向有关部门反映或者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不得以任何手段干扰新闻舆论监督工作。
舆论监督所涉及的有关企业和个人有封锁消息、隐瞒事实或故意拖延推诿,拒绝接受舆论监督的;以行贿、说情等手段对舆论监督进行干预的;对新闻采编人员实施扣压证件和采访设备、限制人身自由、威胁人身安全等行为的;对舆论监督的信息提供者、舆论监督稿件采编者实施打击报复的上述行为,山西省环保厅将根据情节轻重依法查处。
第三篇:新闻舆论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
一、新闻舆论监督概说
1、舆论监督:
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监督,指社会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权力中的偏差行为进行批评和制约的社会现象。是一种软性的社会监督
主要是通过社会公众发表意见,形成批评性舆论,对监督对象产生矫正和制约作用。
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基础来源于《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舆论监督的特点
鲜明、具体的指向性。
制约力量 的非强制性。
一定程度的公开性。
2、新闻舆论监督
通过新闻媒介对公共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及其他不良社会现象进行批评和制约。
3、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
社会民主机制:越是民主、文明、进步的社会,新闻舆论监督氛围越好
权力制约机制:软制约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和对象
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舆论监督应着眼于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人们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新闻舆论监督是否等于新闻舆论引导?
新闻舆论监督是否等于新闻批评?
新闻舆论监督要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的舆论引导,后者主要是正向引导,传播正面舆论,前者是强力制导,通过揭露社会偏差行为,对偏离社会规范与党政方针、政策有害社会稳定和进步的思想、行为进行矫正。
新闻舆论监督分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即包括批评又包括建议评价。
新闻舆论监督有批评但不是简单的批评。在批评中有引导、有剖析、有辩证的方法,有实事求是的作风。
1、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
人民群众: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和公众利益相关的事务的监督 作为新闻舆论监督主体的人民群众及其载体的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权受到法律保护。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在行使舆论监督权利的同时受到宪法和法律的规范。
2、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和范围
公共权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公共人物:对公众所熟悉、对社会事务有着频繁参与行为的人物。
社会思潮:反映一定阶级、阶层利益和要求的一种思想倾向
三、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
党性原则: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反对自由化的思想
正面为主原则:处理好正面报道为主和新闻舆论监督的关系
平等原则: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监督平等 高层权力与低层权力平等接受监督 被监督者和监督者平等接受事实检验
依法原则:新闻舆论监督不能侵犯公民与法人的合法权利
四、新闻舆论监督的特点
新闻舆论监督的一般特点
1.意识形态性 2.舆情性 3.公开性 4.广泛性 5.非强制性
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转型期的新特点
1舆论监督的目的在深化
2舆论监督的重点在扩大
3舆论监督的规则在加强
4舆论监督的力度在强化
五、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方法
媒介公开批评
内参:群众反映强烈但近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头绪复杂、利弊难以权衡;实际工作和政府政策不一致的问题。
六、新闻舆论监督遇到的问题
采访难
发稿难
打官司难
第四篇: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思考
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思考
摘要:在整个监督体系中,新闻舆论监督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它的广泛性和自由性是别的监督方式所不能触及的。它能够用其特殊的广泛的方式促进社会进步和我国法治进程的完善。不过在现实中,它却存在着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民众监督意识不高等困境,提出应以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培养民众监督意识等措施予以突破。
关键词:舆论监督;行政权力;政务公开
The news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of legal thinking Abstract : In the supervision system, the news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has certain particularity, because of its universality and freedom are other ways of supervision can't touch.It is able to use the special way of a wide range of promoting social progres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ocess of our rule of law.But in reality, it exists imperfect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public supervision and consciousness is not high, should be to improve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system, increase the train their consciousness of public supervision and other measures to break through.Key Words: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administrative power;government affairs
新闻舆论监督能够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社会事务中的不规范行为进行披露、建议甚至批评,它既是一种社会传播活动,同时也是新闻媒介的一项基本功能。其监督范围是相当大的,几乎能够覆盖其他所有的监督形式,包括组织、团体、个人等,不过在效力范围上每种监督方式都各有不同。所以,一个国家文明法治程度综合水平的高低往往与其国家的新闻舆论监督有着密切的关系
和发展。[1]。因此,具备一定法律制度保障的新闻舆论监督才能更好的存在一、新闻舆论监督概述
新闻舆论监督有着广义的概念、狭义的概念的分别,新闻舆论监督的广义概念是指新闻舆论对立法、司法、行政这三方面的监督,而新闻舆论监督的侠义概念是指新闻舆论对政府的监督,也就是指公民个人或者组织团体表达的一种对政府和政府官员的批评性言论活动
[2]。针对新闻舆论监督不同的学者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而且他们所表达的侧重点都是有所不同的。综合各学者之观点,笔者认为所谓新闻舆论监督就是指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或者组织能够通过一定的渠道,比如电视、报纸等,去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非经法律允许,不够任何限制。新闻媒介的功能较多,其中较为基本的一项功能就是新闻舆论监督。在整个监督体系中,其特殊性最为明显,因为它的广泛性和自由性是别的监督方式所不能触及的。所以纵观所有的监督方式,新闻舆论监督不仅是最具有大众化的,而且能够用其特殊的广泛的方式促进社会进步和我国法治进程的完善。
二、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面临的困境
舆论的行政监督作用潜在着强大的能量,但我国目前的新闻舆论监督中存在一些现实困境亟待解决。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所以其监督的范围和方式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闻舆论监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在其发展道路上依然存在着一些现实困境需要及时解决,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关新闻监督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
我国有关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定本来数目就不多,而且多为原则性的规定,缺少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作为支撑。而且大多数相关规定多为政策性的,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缺乏实施效力。再者,这些法律与政策之间的规定多而混杂,没有形成统一的新闻舆论监督法律法规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法规之间的错位。严重影响到了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实施,所以当前在法律层面存在的困境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解决新闻的立法问题,并且切实解决立法后的混乱问题,对于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政策性规定根据其效力的大小不同进行合理的梳理规划。目前,我国正在加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关方面的各种立法正在有序不紊的进行,同时也包括新闻监督方面的立法,这样做到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完全符合我国关于廉政建设的大政方针,坚决杜绝贪污腐败。[3]
(二)新闻舆论监督中诉权滥用现象严重
新闻侵权诉讼,是当前干扰舆论监督的最新动向。从一般性意义上讲,随着公民舆论意识的不断加强,新闻纠纷出现的几率就会不断加大,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但是多数时候,新闻纠纷的产生往往会成为新闻舆论监督有效实施的绊脚石,阻碍其顺利前行。根据有关报道显示,近一半的新闻从业人员或者大众监督群体在实施监督过程中遇到过新闻纠纷,究其产生的原因,其实很偶然也很微弱,不过有时候纠纷的发生是被监督方故意实施阻挠而发生的,往往容易引起监督主体的畏惧心理。更有甚者让监督主体处于危险的境地,进行胁迫和恐吓,想方设法阻碍新闻舆论监督的顺利进行。[4]
(三)民众参与舆论监督的程度不高
从总体讲,由于受文化教育水准的限制,全民整体素质不高,人们的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还不强。我国现在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况且农民在我国人口总数中占据着大部分,并不是说农民的舆论监督意识不强,而是说在农村基础条件相对来说比较简陋,进行新闻舆论监督的方式相对缺乏。同时一些人抱着“独善其身”的想法,只要这件事与其自身利益无关他就不会去过问,往往保持冷漠的态度。因此,在各种障碍因素的综合影响[5]
下,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发挥往往存在着限制。
三、对完善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思考
(一)建立健全新闻法律体系
出台一部合理规范的《新闻法》必然会大大增强新闻工作者开展舆论监督的决心和意志,而受到新闻舆论监督与批评的个人和组织,在数量、范围上也必然会扩大。那些不愿接受新闻舆论监督的个人和组织,必然会运用他们掌握的法律资源和权力资源,对抗来自媒体的批评和压力,使后者遭到削弱,甚至化为乌有。当然,任何困境都不是一部法律能够顺利解决的,它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合与支持。我国目前的法治环境和立法质量还处于一个相对来说低水平的阶段,所以除了立法的加紧进行外,还需要提高我国人大的整体立法水平和各个部门的有效配合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舆论监督的顺利展开和进行。此外,还需要政治体制大环境与新闻体制小环境相适应,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需要建立融合到位、良性互动的关系。[6]
(二)规范公民诉权应用程序
我国有关职能部门应该、严格规范新闻诉权的运用,避免被报道人滥用诉权,影响新闻舆论监督效用的发挥。首先,新闻媒体之间应该采取联合行动,形成多家媒体舆论监督的强势报道,特别是战略性舆论监督报道,针对一些社会的热点问题,应该让多家新闻媒体联合起来进行广泛的、持续的报道,虽然这样做可能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不过为了能够实际解决问题,这样做容易造就新闻舆论强势,形成良好的和谐氛围 [7]。其次,强化新闻媒体与其它职能监督部门的联系,监督并不是只有新闻媒体这一种方式,它包括司法监督和立法监督等等,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监督效果,有必要把各种监督方式联合起来,充分发挥他们优点,摒弃他们的缺点,提高监督效力。
(三)加强培养公众的舆论意识
公民的新闻舆论意识不仅决定着舆论范围的大小,而且决定着舆论内容和效力的强弱,更是舆论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我国整个舆论氛围生成的关键要素。公民舆论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综合的社会工程。大众传播媒介理所当然承担重要职责。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就目前而言,大众传播媒介应该通过自身的对信息的传播,使公众对信息的知晓和接近达到最大可能,这是公民舆论意识培养之关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我国公民的新闻舆论意识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所以我国今后的在这个方面的任务依然繁重,加大公民的舆论意识培养依然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张康之.社会治理的历史叙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江小河.科学发展是我国今后社会发展的主线[J].法制与经济,2007。
[3] 侯健.三种权力制约机制及其比较[J].复旦学报,2001,(3)。
[4] 张康之.评政治学的权力制约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
[5] 周志忍.公共悖论及其理论阐释[J].政治学研究,1999,(2)。
[6] 贺卫方.传媒与司法三题[J].中国法学,1998,(6)。
[7] 秦晖.从法治角度看舆论监督[J].南方日报,2003。
第五篇: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
《沉沦》是郁达夫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写于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收录在同名小说集《沉沦》里。小说讲述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遭遇,通过“一个病的青年忧郁症的解剖”(郁达夫《〈沉沦〉自序》),揭示主人公内心灵与肉、伦理与情感、本我(Id)与超我(Super-ego)矛盾冲突。与郁达夫其他的小说作品一样,《沉沦》是一篇“注重内心纷争苦闷”的现代抒情小说(也叫“自我小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因此,小说大胆而深刻的揭示任务复杂而丰富的心理活动。若要赏析这篇小说,就必须探究人物内心的矛盾心理以及造成这种心理的自身与社会原因。
《沉沦》的主人公“他”出生在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在“他”四处求学中接受的则是较为开放的进步思想。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环境下长大的主人公既有中国文人某种气质,同时又有一些自由与叛逆的思想。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下,他的自由思想被压抑。当他离开W学校“打算不再进别的学校去”,他选择了蛰居在小小的书斋里。他的内心里也因此而压抑,产生了“忧郁症的根苗”。此后的留学生涯他的忧郁症就更加严重起来。在异国他乡,饱受“性的苦闷”与“外族冷漠歧视”的“他”渴望真挚的爱情,并愿为此抛弃一切。然而这种渴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他的内心逐渐失去理智的控制,他开始自渎,窥视浴女,甚至到妓院寻欢,只为了寻求自己感官上的一时愉悦与满足,最终深陷在邪恶的沼泽里不能自拔。那饮鸩止渴的行为显然让“他”更加苦闷,愉悦过后是更大的空虚,欲望越来越大,他开始寻求更大的刺激,而他的经济状况却穷困潦倒,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他”只有投海自尽来结束这个恶性循环。
郁达夫在《沉沦》中描写色欲是极其重要的部分。这些情节的描绘既不是张资平式的肉欲挑逗与官能刺激,也不是遮遮掩掩含蓄的描绘,而用一种“露骨的真率”来描绘。这样写既达到对“深藏千年背甲里士大夫的虚伪无情的揭露”同时又不失美感,真实而生动。这样写色欲是一种创新。
《沉沦》是一篇深受五四思潮影响的作品,作者身在海外,就更多的吸收并接见了外国文艺理论的思想。我们从他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在他早期作品,诸如《银灰色的死》《沉沦》等都有借鉴外国作品的痕迹。但在《沉沦》却有一种很大的创新。《沉沦》的“自叙体”是受日本以佐藤春夫、田山花袋、葛西善藏为代表的“私小说”的影响;“零余者”的形象借鉴了屠格涅夫在1850年的《多余人日记》的影响;深刻的内心剖析是借鉴了弗洛伊德心理学的理论;同时法德的文学思潮也对其创作影响很大。其中对《沉沦》影响最大的是日本的“私小说”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以自我为原型,浸透了主观色彩的“私小说”将小说从外部世界的纷繁复杂引向了人物复杂的内心。这种风格被郁达夫所借鉴,从《银灰色的死》中“清瘦的人”到《沉沦》中的“他”都是类似于“私小说”的人物形象。不过在《沉沦》中这种“私小说”有了一个突破性的创新。小田岳夫在《郁达夫传》中指出:《沉沦》虽受佐藤春夫的《田园的忧郁》的影响“但两部作品在根本上是不同的”,《沉沦》的苦闷不再是“私小说”根源于人生固有的“寂寞”,它超越了“私小说”的局限,由个人外推,而具有某种时代、社会意义。它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道路,对后来的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在《沉沦》中作者充满清醒的病态心理解剖意识,成为新文学自觉描写灵与肉冲突的二重人格形象的佳作。在《沉沦》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多层次的“我”的形象:追求肉欲的本我、矛盾的自我、道德的超我。这与传统的单维结构与静态呈现的作品有很大的超越。它使得作品更加深入内心,真实而多层次的显现人的“双重”性格。打破了古代文学脸谱化的呆板。这也是《沉沦》的突破之一。
但是,《沉沦》在一些方面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小说仍旧停留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问题小说”上,对中国社会问题的前途方向没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在语言上过度的诗化、散文化的倾向,有过分雕琢的嫌疑。
郁达夫的《沉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在许多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先河,将小说引向了关注内心世界的新高度。对于我们当代小说创作以及文艺理论都有许多值得研究与学习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