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三篇IF大于7的牛人教你如何写论文
一年三篇IF大于7的牛人教你如何写论文(转)本帖最后由 mche2005 于 11-3-5 20:53 编辑
这是一个一年三篇IF大于7的牛人总结的发文章的秘笈。希望对大家搞科研写论文有帮助!
一、研究生必备四本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一定要首先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作为研究生下面这几个 本子是必不可少的1,实验记录本(包括试验准备本),这当然首当其冲必不可少,我就不多说了;
2,Idea记录本,每次看文献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先记下,由此产生的idea更不能放过,这可
是做研究的本钱,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后翻翻会更有想法的;
3,专业概念以及理论进展记录本,每个人不可能对自己领域的概念都了如指掌,初入门者 更是如此,这时候小小一个本子的作用就大了;
4,讲座记录本,这本本子可能有些零杂,记录听到的内容,更要记录瞬间的灵感,以及不 懂的地方,不可小视!
这四本是你必不可少的,不过作为我们这些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来说,还有一个应该具 备的本子就是英语好句记录本。
二、论文写作要点
1、选题要小,开掘要深;不要题目很大,内容却很单薄。
2、写作前要读好书、翻阅大量资料、注意学术积累,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重利用网络,特别是一些专业数据库
3、“选题新、方法新、资料新”的三新原则(老板教导的)
4、“新题新做”和“小题大做
总之,一点之见即成文。
三、如何撰写实验研究论文(唐朝枢)
论文发表意识:基础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是否急于发表(创新与严谨的关系);发表的 论文与学位论文的区别(反映科学事实而不是反映作者水平)
论文格式:原著、快报、简报、摘要。不同于教科书、讲义,更不同于工作总结。
撰写前的准备工作:复习和准备好相关文献;*审定实验目的(学术思想,Idea);实验资料 完整并*审核
1.Introduction: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现状及背景;以前工作基础;本工作的目的;思路(可提假说); 对象;方法;结果。在… 模型上,观察 … 指标,以探讨 …(目的)
2.M & M
⑴ 材料的写法和意义;伦理.⑵ 程序与指标。操作程序:能序贯,可操作性;方法: 多指标方法的排序;引出参照 文献简述;改良之处;哪些详或简?⑶ 统计学处理
3.Results
⑴指标归类描述,忌流水帐。不分析不解释,但要体现思路
⑵ 文字、图、表相对独立,但避免重复
⑶ 避免统计错误:对照,均衡,随即,重复。计量-计数、绝对值-相对值、专一指标 —综合指标的转换。盲判与非盲判。技术资料直接概率法与卡方检验;多组资料与两组资 料;等级相关与直线相关;多因素与单因素分析;配对资料与独立样本资料;非正态分布 资料;例数不当;平行管,混合样本;突出差异(绝对值,Δ值,变化%; 联合×、÷ 比值,分亚组等)有效位数的保留。统计学结论与专业结论。
4.Discussion
⑴ 背景材料:展开问题的提出;有关本研究的一些基本知识内容(不要离题太远)
⑵ 本实验结果分析:各指标的意义(与文献值比较),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⑶ 进一步对结果机理分析:结合文献
⑷ 本工作的意义、结语或小结,进一步提出的新问题
其它注意点:
① 引证讨论文献知识太多(不同于学位论文),掩盖了本工作的贡献
② 分析不合逻辑,结论不当
③ 讨论太浮浅,文献知识不熟悉
④ 写成工作总结,缺乏学术高度
⑤ 要正确使用缩写词,尤其是组别缩写词
5.参考文献:为什么要引文献
⑴ 立论依据的文献:新,权威性文献,不用快报或摘要
⑵ 自己工作的自引:工作连续性
⑶ 实验结果与文献资料比较:新,可用快报, 会议及个人咨询资料
⑷ 方法学:经典文献,注意引文准确,不要转引
6.摘要:
问题的提出(Background);本工作目的;对象;方法(指标,分组);主要结果(数 据,统计);结论与展望
7.再推敲文章题目:不切题,过大、过小
8.投稿:按杂志稿约修定(留底).引用该杂志文章.忌一稿两投
9.致命伤:目的不明确;重复性工作无创新;方法学问题致结果不可信.临床研究:伦理;病 例和对照选择;临床关系充分分析
四、如何写好论文讨论部分:科学论文的讨论需要结构化
建议科学论文讨论部分使用的结构:陈述主要发现,本研究的长处和短处、同其它研究比 较的长处和短处;特别要讨论结果中的差别、研究的意义、未解答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 向
讨论一开始要重新说明主要发现,用一个句子表示较为理想。接着全面说明本研究的长处 和短处,两者不可偏废。实际上,编辑和读者最注意研究的短处,这是所有医学研究不可 避免的。编辑和读者一旦发现研究的短处,而作者未加讨论,他们对文章的信任会发生动 摇,心生疑窦:是否还有他们和作者都未发现的其它弱点呢?
其次,将该研究与以前的工作联系起来,不炫耀自己的工作比以前的工作如何好,而 是比较其优劣。与其它研究进行对照,切忌将自己的缺陷掩盖起来。重要的是应该讨论为
什么会得出不同于别人的结论,作者可以放开去推测;但是如果弄不清自己的研究结果为 什么与别人的结果有差别,就不便作这种推测,也不该断言自已的研究结果正确,而别人 的错误。
接着应该讨论自己的研究“表明”什么,如何解释自己的研究发现,以及对临床医生 或决策者有什么意义?此刻,作者的境地是危险的,多数编辑和读者能够理解作者的谨慎,不逾实证界限。由读者自己去判断研究的意义:他们是会做到的。作者甚至可以指出研 究结果证明不了什么,防止读者得出过度、不实的结论。最后,应点明哪些问题尚未解答,以及要继续做的工作。显然,编辑和读者不喜欢夸大的作法。事实上,作者对论文的这 一部分常常写得乱糟糟的。虽然无法阻止作者写一篇充满推测的文章,但切不可因推测而 毁了证据。
讨论部分有时也许需要别的小标题,但我们以为,现在提出的结构适合大多数研究论 文。尽管统一结构有难度,甚至受限制,我们相信这种结构会降低总的文字长度,防止不 恰当的推测和重复,减少报道偏差,提高报道的总体质量。这种设想是完全经得起检验的。我们欢迎BMJ的作者和读者发表观点,如果反映好,我们将使用结构式讨论。
五、关于写英文文章的秘诀
我老板平均每个毕业的博士都有6篇以上的SCI,他从来不强求学生发文章,只教如何 做研究。下面的问题,他只和我说过一次,之后我的行动与之不相符就会被骂。现在成了习惯来这样思考,做事,发现真是事半功倍。
1.你在做研究之前,想过结果能不能发表没有?往哪里发?
2.写文章的高手是先把文章大框写好,空出数据来,等做完实验,填完空就可以发了。正 谓心中有沟壑。
3.在想不清楚要写什么,要发到哪里去,自己做的与同行做的有什么出色之处,之前,就 不要动手做事。去看文献,去想。想不清楚就做,不如不做
要想这样子做,就得先看文献不是?要知道如何把文章架起来,要知道别人是如何讨论 的,要知道你自己的数据是不是说明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东东或别人没有做过。这个过程就 是看文献,想的过程,这些搞清楚了,写就简单了。要是先做事,做完发现别人做过,或 无法用理论解释,岂不是冤大头?
六、写论文的技巧
优秀论文的要素:
1、正确选题;
2、合适的切入点;
3、简洁明了;
4、说清自己的贡献;
5、可靠的/可重现的结果;
6、可重复的过程;
7、好的文章结构和逻辑流程;
8、精选的参 考文献
优秀论文的误区:
1、Idea越多越好;
2、一味追求革命性的,突破性的成果;
3、数学、理 论和公式越复杂越好——显示自己的聪明;
4、追求最好,史无前例;
5、显示权威性,引 文中大量引用自己的论文。
写文章的条件:
1、与研究工作相关,确实有了好的想法,不是为了写而写;
2、取得了有 价值的成果,对学术界有贡献;
3、实验成熟,经得起检验;
4、已经需要记录下来和其他 人分享
写论文的要点:
1、写出3~4层的纲要反复修改多次。
2、从Introduction开写,回顾已有的工作。
3、要声明文章结构,不要直接进入细节。
4、声明工作的动机和基本原理,提出潜
在的问题,自己进行回答。
5、讲明自己工作与前人的不同,说明自己的贡献及其实际应用 前景。
6、最后写Summary和Abstract,反复斟酌后确定标题。
Reviewer Check List:
1、论文是否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或者给出了已有问题的一个新的 解决方案。
2、论文的主要结果是什么?
3、实验结果是否充分?
4、论文技术含量如何?
5、论文是否对所提出的技术/结果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了评价?
6、论文写作是否清晰,从而令本行业内多数研究人员可读?
7、论文是否适当地引用和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 ?
8、论文是否应该给予嘉奖?
IEEE Transactions on CSVT Review form:
1、在多大的程度上满足本期刊读者的兴趣?
2、论文所使用的方法的评价?
3、结果是否具有新颖性?
4、主要结果是否正确?
5、论述 是否清晰?
6、是否具有一致性(前/后,论述/结果)?
7、引文是否充足?
8、Reviewer的意见:(Accept / Accept after a minor revision / Reject / Reject but resubmit a fter a major revision / Submit to another journal)。
七、论文写作技巧:
1、宣传自己——说明论文的重要性。流程:a)问题X是重要的;b)前人的工作A、B曾经
研究过这个问题;c)A、B有一些缺陷;d)我们提出了方法D;e)对D进行实验,和A、B进
行比较;f)实验证明D比A、B优越;g)解释为什么D是更优的,而其他的思路(比如E)是
不行的;h)阐述D的有效性和局限性;i)对D进一步发展的讨论。要点:j)简洁最重要; k)不犯粗心的错误,仔细验证结果和适当选择用词。
2、细心修改。步骤:a)30%的时间细心思考,70%的时间认真写作初稿;b)把写好的论文
放一段时间;c)逐字逐句地阅读论文;d)请其他人帮助阅读和修改;e)在修改的时候,从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论文(Reviewer / boss / colleagues / proof-reader);f)仔细 修改的次数 > 3;修改的总次数 > 5。要点:g)自己读自己的论文很乏味,并且不易找到 错误;h)为了论文的小的层次提升,要付出大量劳动。
3、优化英语。步骤:a)自顶向下地组织论文(大纲/逻辑/流程);b)用其他的优秀论文(尤其是同期刊/同系列的论文,优秀书籍)作为范例;c)请别人帮满阅读和修改语法和 用词;d)记录自己用词和语法的错误,进行积累。要点:e)用词和语法固然重要,但是 结构和逻辑更加重要。
八、优秀论文结构范例:
1、Abstract—— 对自己工作及其贡献的总结:a)阐述问题;b)说明自己的解决方案和 结果。
2、Introduction——背景,以及文章的大纲:a)题X是重要的;b)前人的工作A、B曾经
研究过这个问题;c)A、B有一些缺陷;d)我们提出了方法D;e)D的基本特征,和A、B进
行比较;f)实验证明D比A、B优越;g)文章的基本结构,大纲。
第二篇:过来牛人教你如何写简历
过来牛人教你如何写简历
2006-08-21 您是第86805位阅读者
页面文字: [小] [中] [大]
完美“薪”情手册简历攻略面试秘籍求职陷阱职业测评搞定老板
博客求职
十月,国际一流企业将拉开人才争夺战的大幕。在这个山雨欲来的季节,作为毕业生的你,如果还在风花雪月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了。九月,刚刚结束Internship的你,实习经历渐渐丰满,在此时准备几份简历,正好适合正式求职。简历是你在职场老手面前的第一次亮相,它可能在10秒钟决定你的命运,因此每年都被人大书特书,但仍然有成千上万的简历成为垃圾,为避免太多悲剧重演,我们邀请去年成功进入顶级投资银行的郑涛先生制作一份简历(偏重经济类专业),供大家参考。因为每年最早进驻校园的一半多是国际投资银行和咨询公司。
过来牛人谈简历
郑涛所写的这份简历是一个通用模版,在突出个人实习经历的同时,面面俱到,不同人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公司用人需求加以修改。郑涛说,在他拿到公司offer之前,修改简历不下30次,几乎每投新公司都要修改一次。对于他的简历,去年加盟中国移动的沈先生给予如下建议和意见:
这份简历整体感觉已经非常规整,很符合国际通用标准,但用在不同的人身上,仍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专业不同 重点不同
此简历毕竟是以管理专业学生的案例为蓝本做的,它特别强调管理职位最看重的管理实习经验。而对于基础学科的学生,实习经验方面可能应该更加突出具体参与的实验项目和论文发表等。另外,基础学科的学生如果找与所学专业联系紧密的工作,一定要突出导师,有可能你的导师就是业界泰斗,没准可以狐假虎威一下。
职位不同 重点不同
我本科专业是基础学科,研究生阶段改投经济方向,我找工作的时候,目标很明确就是与金融管理和战略管理有关的职位,所以本科专业一笔带过。郑涛简历的指向性也非常明确,突出管理实践经验,因为面面俱到等于没有重点。另外,投简历时,一点要把自己的求职意向写清楚,写在最前面。
成绩处理 避免短板
我在校时的排名没有进入前三名,而顶级投资银行非常看重学生的成绩,在这方面,我处理的比较巧妙,只写百分比,我的排名在年级前5%以内,这个成绩基本可以通过。郑涛将成绩用奖学金表达,比较明智,其实能够获得专人设立的奖学金应该是非常优秀的。同学们在处理成绩时有几种办法,成绩好的,写GPA和排名,成绩一般的只写排名或者获奖状况,而单科成绩好的,最好把学科成绩列出。英才E讯
实习经历 有所取舍
并不是经历越多越复杂就好,大部分同学所作实习都是和专业或求职相关的,所以一般人的实习经历都比较对口,但有很多同学因为实习经历浅薄,就把家教、导游、编程和管理等一大堆风马牛不相及的经历编到一起,这样容易让人认为你的职业规划不清,容易弄巧成拙。
学生职位 不要抄袭
我们系在海内外都享有盛名,很多顶级公司非常了解系内情况,去年有两个同学同时应聘一家大公司,结果两人在校职务撞了,结果被发现,两人都被公司拒掉。所以千万不要抄袭职位,即使必须写出担任职位,也一定要写自己能胜任且有兴趣的职位,而且面试前一定要准备好自我陈述,让面试者信服你的经历。
最IN简历必备要素
A 言简意赅
Resume部分不能超过两页纸,最好控制在一页纸之内。有英国科学家称,任何求职者的简历都可以浓缩到一页纸上,而且这个篇幅足够容纳个人的卓越经历,因为人生每一个阶段目标不同,个人展示的侧重点也有很大变化。
B 强化优势
近来,海选都是通过网上筛选关键词来决定的,专业、GPA、名次、英语能力、自我评价,甚至是行文表述上都有关键词,所以求职者一定要在这几个方面下功夫,在情况属实的前提下,仔细加工。如果导师是泰斗,就一定要强化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工作,如果GPA很高,那么开门见山就把这一项写出。
C 彰显个性
所谓“resume”,强调“me”这个词上,所以简历一定要突出个性。如果人云亦云,很容易被淹没在简历的海洋中,每个人经历都不同,所以在具体操作时,一定要强化自身优势,突出与所申请职位最契合的气质。另外,简历的抬头不要再写所谓“个人简历”、“求职信”这类标题了。开门见山把自己的名字写上,这既是自信的表现,同时也是尊重招聘者。
D 注意关键词
简历中有很多关键词和特殊用法有其特定表达方式,不宜乱用。比如,Internship(学期实习)、Part—time(兼职)、mentor(导师)等。
E必备信息
此简历涵盖了一份合格英文简历必备的信息,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工作经历、获奖状况、兴趣爱好和自我评价等。对于专业是基础学科,并且有志于研究性工作的同学,可以把科研经历强化。
编辑:Olivia
第三篇:群面牛人教你群面小技巧
群面牛人教你群面小技巧
发布时间:2009-4-29 10:24:13文章出处:深圳新闻网作者:mable整理
一个月内找到6份工作,其中经历了四次“群面”,且每次都以出色的表现通过这一关。这个牛人就是南京大学数学系大四学生吴新雨。记者从前晚结束的南大学生群面大赛上了解到,目前他已和一家外企签约,即将成为一名咨询师。
“群面”也被称为“无领导小组讨论”,是指用人单位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一组求职者进行集体面试,求职者们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 讨论并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种从外企引进的一种面试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企、民企所青睐。在群面大赛上,吴新雨被委以“面试官”的重任。
想方设法让面试官记住你
“群面”比赛中,有个小组抽中的题目是“一家汽车配件生产集团得在该公司3名部门经理中挑选1名总经理”。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在一位小组成员的 号召下,大家迅速将总经理必须具备的主要才能列出来。然后,小组逐条对3位候选人进行打分,由此确定了集体赞成的总经理人选,并向“面试官”吴新雨进行了 简洁汇报。
“群面之前要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以增进同小组成员及与面试人员之间的了解,可惜,这一组这个细节没有。”吴新雨点评时首先指出这个小组的缺 点,“大家还忽略了一些细节,比如坐姿,读材料时有人弯着腰、有人斜着身子,还有人把头埋得太低,这些都不会逃过面试官的眼睛”。
吴新雨随后对小组的活跃表现给予了肯定,认为讨论的思路框架不错,还对其中一位同学作出表扬。吴新雨认为,“无论扮演的是领导者,还是点子王,群面最重要的是能‘跳’出来,设法让面试官感觉你与别人不一样,从而记住你”。
吴新雨说,“群面”时有两个极端不能走,即默不做声和过度表现。发言的次数太少,就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和才能展露出来;过度表现则反映出团队合作能力欠缺,容易侵犯别人的发言权、不尊重别人,会给面试官一种感觉,你不善于倾听别人意见,合作意识差。
给怎么获得发言权支招
吴新雨特别注意到,小组成员A5在群面上才说了一句话就被别的学生“打压”,之后,她就没再说话。“这样肯定是不行的。”他为A5支了一招。“ 我告诉你一句很牛的话,可以扭转没有发言权的劣势,那就是‘我同意某某同学的观点,我还有一两点需要补充’。”小吴说,这句话可以拉近与别人的心理距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接上话,获得发言权,从而亮出自己的观点。
“单独面试,应聘者面对的是面试官,而群面,不仅要面对面试官,也要面对同来求职的人,这种情况下,往往更会不经意地表现出最真实的自己。”吴 新雨说,要在群面时有好表现,离不开平时的积累。比如,在平时处理舍友之间关系的时候,要考虑每个人的反应,能够有自己的主意。生活中尽可能做一个正直、善良、受人尊敬的人,得到别人的承认。在群面时,只需要流露真实的自己就行了,扮演好自己擅长的角色。
第四篇:竞赛牛人教你如何准备英语演讲比赛
首先,准备定题演讲的重点在于稿子。
一般来说,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每一位选手的定题演讲都要写到三稿以上,我至今仍保存着七稿。
演讲稿的水平高低取决于参赛者的英语素质高低。但是,绝对不是英语水平高的人就能写出震撼人心的好稿子。在写稿,选材等方面,有不少选手都存在些小误区。首先,我觉得选手不应该选大题。演讲比赛的题目可能只给你一个范围,例如“教育类或科技类”很多人会倾向选择那种很“气势宏大”的题目,什么“科技与人类”。其实演讲比赛的时间很有限,选择一个大题目的话,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阐述清楚。虽然演讲需要激情,但是更需要真情实感。选了个大题目,会容易“喊空口号”,给人感觉很空洞,不真实。在选材方面也是如此。最好要选择自己经历过的,能激起大多数人共鸣的事,不要选些什么看起来很辉煌的事。“伟大寓于平凡之中”就是充分发挥小事的魅力。以这次“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大学组为例,其中有个新疆的选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一是他的口语的确是太棒了,其二是他的稿子很感人。他没有选择什么歌颂祖国和人类等大题目,而是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他选的题材甚至有点不光彩,他选了自己曾经辍学的经历,说他在社会上的艰辛和感受,最后他还是从自己吃的亏和教训中明白了读书的重要。这样的题材很有说服力,给人的感觉很真实,会牵引着听众真的走进你的故事。就算是即兴演讲,你在那很短的准备时间里,也应该遵循类似的选题和选材原则。当然,你的演讲稿的语言构成是否出色就是靠真本领了。我个人觉得可以适当的加入些句式短的排比句,这样容易在讲时迸发激情,也可以用些疑问句,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思索。还可以用一些英语典故或俚语,谚语等,只要用得恰当,就会为你的稿子锦上添花。
稿子不仅要做到语言上的无懈可击,更要新颖有趣、多用短句以抓住听众。中小学生的口语大赛定题演讲以自我简介居多,在简要介绍完自己的基本情况后,要抓住自己与他人不一样的地方例如爱好、理想等做文章,让评委和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接下来就是即兴演讲或针对性演讲。即兴演讲和针对演讲内容的问答一般都被选手看成是最难以准备因而也是最容易产生紧张情绪的环节。其实,这两个环节同样也是可以准备的。我们经常在电视、VCD上看到一些高水平的比赛选手在即兴环节中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对他们深厚的英语基本功和灵敏的临场反应钦佩不已。据一项非官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选手在比赛前都会背下大量的或经典美文,或原创“段子”,以应不时之需。
这种准备方法虽然要耗费不少时间精力,但其实操作过程很简单,而且一旦完成,对参赛的帮助不可估量。方法的步骤就是:
1、搜集往届比赛资料以及社会和时事新闻,观看往届比赛的碟片,研究比赛内容、选手的表现,在练习时注意借鉴、取舍,总结并归类最易出现的讨论话题。譬如我当初就在浏览完前七届的比赛资料后将即兴演讲题分为“中西方文化差异”、“现代化进程”、“教育体制改革和贫困地区教育”等十个大类。
2、就每个主题写一段一分钟左右(视整体时间而定,一般占总时间的一半到三分之二)的“段子”,表达方式要完全用记叙。最好是自己学习和生活当中的趣事,要有一定教育意义,如果自己实在没有就找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亲友生活中的。比如我当时为文化差异的主题写的就
是我在纽约定居了五年的表姐回中国来办婚礼全家人争论到底是采用中式还是西式的小文章。虽然没有用上,但这样短小而生动的故事是极受评委欢迎的。
3、在改稿时注意添加富有幽默感的内容。由于这类比赛的一大趋势便是越来越多地邀请外国评委,这个群体对幽默感是非常看重的。但这也为幽默的方式带来了一定难度,究竟怎样才是中外评委可以共同接受的幽默,这就需要老师进行专门的指导了。
4、背下段子。场下背这些段子的熟练程度要做到与背定题演讲一样,但在场上一定要注意适当放慢语速,有抑扬顿挫,要让听众感觉你确实是在“说”而不是在“背”。
准备完即兴演讲后,根据已准备的即兴演讲内容请老师、同学或者是家长提一些问题并记下,然后仔细思考并写下富有新意的回答,这就是问答项的准备方法了。
前面讲的这三项内容(定题演讲、即兴演讲、针对演讲内容的问答),在准备工作上有一点共通之处,这就是切忌内容空泛、喊大口号、谈大理论。这其实也是我们中文演讲和英文演讲很大的一个不同所在。中文是我们的母语,因此我们会借着无数的华丽辞藻和句式堆砌出一篇气势磅礴的文章;而英文的绝不能这样,原因有二:
一、评委在一天要听数十位选手的演讲,他们不会有兴趣听任何空话大话,如果你的词汇过深奥句子过长,甚至会造成他们理解上的障碍;
二、无论什么话题,立意都很容易撞车,所以若花大部分笔墨在main idea上,太容易与别人的内容重复,而事例都是每个人自己的,不会有雷同,因此一定要记住重点是将你的supporting details娓娓道来,这也是听众们感兴趣的东西。
在面对即兴问答这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要集中注意力把评委的问题听清楚。做答时不用匆忙,一定要审清题,要答到点子上。在这个比赛环节,我觉得选手可以适当的加入些幽默。比如,有可能你太紧张了,评委第一次在问题目时你没听清楚,这时你不要很慌,也不要就“Pardon”一句就敷衍了,你可以开些小玩笑,比如:久闻您的大名,今日终于见到了太激动了,只记得看您的人了,都忘了还在比赛,还有题目。
内容新颖。在即兴演讲和临场表演的环节中,一定要注意新颖及抖包袱。说发生在自己身上事情比较有感觉,注意不要落于俗套,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才能吸引住评委的眼球,得到好的分数。什么叫抖包袱?比如评委问你在你生命中谁给你影响最大?不要一上来就说有一人给了我很大的影响,他就是我爸爸。接着一二三四五的举事例。而是先说几件有意思的小事,让大家产生疑问他究竟是谁啊?在演讲的最后再揭开谜底:And do you know who he is? He is my father.这样会比较好。
以上的三项是此类比赛中出现频率最高也是占分比例最高的形式,而一些其他辅助性的形式特别要求选手在平时就注重基本功的练习。
比如中小学生比赛中常出现的看图说话,其实并没有很强的技巧性,只要选手可以流畅的将画面意思表达出来并且可以自圆其说就可以了。这对语言的功底要求较高,需要选手们平时做大量的练习,并且由老师指导。
另一种是听力测评,难度由听单词到短文不等。听力的训练也是要在平时完成的,而赛前的准备有一种临阵磨枪的方法,就是在比赛前两三天尽量浸入全英文环境,看无中文字幕的电
影、听录音、广播,听不懂没关系,主要锻炼听到英语不紧张的自然心态。
才艺表演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项目。一般选手比较钟爱的形式包括歌唱、诗朗诵、戏剧表演以及模仿电影原声等等,这些都是十分可取的形式,重要的是根据个人的兴趣及特长作好充分准备。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这些都是与英语紧密关联的,有些选手会选择器乐演奏等与英语毫不相干的形式,这就要注意,如果你不是对自己的水平那么有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凭此征服全场观众和评委,那就一定要慎用。
此外,知识抢答、即兴情景对话等更是重在平时的积累。在赛前,我们可以加强突击一下。赛前的突击最重要的是加大阅读。要接触一些时政要闻和英美风情介绍的东西,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可以多听些英语的新闻或介绍西方概况的节目,培养语感和听力反应速度。还可以多读读英语的绕口令,让自己说英语时更加的灵巧。当然最好的就是接受专业的培训。因为培训可以模拟正式的比赛,让你在最真实的环境中不断进步。而且集中的培训,老师会从最基本的语音语调着手,来不断的纠正你的错误,完善你的表现。
语音语调是口语大赛最基本的评判标准,也是中国选手进步最快的部分。一般进入到全国性决赛的选手个个都有出众的语音,有的甚至是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脱口就是地道的伦敦音、纽约音等等。而对广大中小学生来说,参加口语大赛,语音语调的问题一定要率先解决。首先,要做到准备好的也就是背好的内容中的语音零错误,对自己把握不准读音的单词一定要咨询老师或者查字典;其他内容在说的时候尽量放松,力求说出最自然的状态。中国学生在紧张的时候说英语十分容易拖音,这是万万要不得的。宁愿停顿的时间长一些,或是加上一些“Well”,“You know”之类的发语词(组),也不能在评委面前显出发音的不专业。
最后,还要说几点演讲和比赛的技巧
第一,声音的修饰。根据讲述内容、个人风格调节轻重缓急。每个人的风格是不一样的,综观世界政坛,戴安娜王妃的亲和力、希拉里的高贵典雅、小布什的张扬、温家宝总理的不温不火,决定了他们使用声线的不同方法。
第二,肢体语言。对于简单的一二
三、引用他人语言等等,要将动作尽量做开,避免僵硬。其他与所讲内容相关的动作也要做得自然,如果由于心里想着动作而影响说话,那么就放弃肢体语言。当然,这种情况也是可以通过反复训练而改善的。
第三,克服紧张情绪。大赛当前,没有人会说自己毫无半点紧张情绪。我曾在省里的比赛中亲见选手晕倒在讲台上,在中央电视台第八演播室比赛时,有一位来自浙江的选手在已备演讲中结结巴巴,最后突然停下,问主持人要水喝。紧张有时是由于准备的不充分引起的,但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天性。我自己比了这么多回赛,每次在上场前仍然会心跳加速、舌头僵硬,但以下几个动作可以缓解这种状况:上场前喝口水、说话前微笑、鞠躬、深呼吸。如果真紧张得忘词了,千万不要慌张,也不要停顿过长,越长越紧张,越紧张越想不起来,这时想到哪里就从哪里开始说,再慢慢补救。
第四,眼神交流。将你炯炯的目光辐射到全场观众的次数不用多,一场比赛两三次即可。要始终记住你的重点对象是评委,大部分的时候是看着他们。有些评委的表情或是点头摇头等动作极易引起选手的紧张情绪,这时候我们有一句俗话:“You look at them, but you don’t see
them.”意思就是你眼睛看着他们,但千万别往心里去,你的心里应该是被演讲内容填满的。
最后,着装的标准。中小学生的比赛中经常看见有的小选手穿着运动式的校服蹦蹦跳跳地就上台了,这是一定要避免的。另外牛仔裤和过于宽松的衣裤也最好不要穿。男生着西装、女生穿上颜色鲜艳不俗的裙装,这是最好的选择。上面说了不要穿过于宽松的衣服以免看上去不精神,当然也不能穿得太紧,这会影响到临场的发挥。
第五篇:教你怎么写好论文
论文是什么,怎么写好论文
论文简介:
论文就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等,总称为学术论文。
论文格式: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论文的组成: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
(一)题名
1.题名规范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题名应该避免使用公式和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等。必要时,可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
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若题名语意未尽,可以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有时,论文是分阶段的研究成果,也可分别用不同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2.命题方式
3.撰写英文题名的注意事项
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
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
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
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
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
(二)作者
1.作者署名的规范
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有时,作者姓名亦可标注于正文末尾。
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多位作者的名字排列上是以对论文的贡献大小来排列。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注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
示例:王军1,张红2,刘力1
(1.××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 100875;2.××教育学院物理系,北京 100011)
2.翻译作者及其单位名称的注意事项
①翻译单位名称不要采取缩写,要由小到大写全,并附地址和邮政编码,确保联系方便。②翻译单位名称要采用该单位统一的译法。
③作者姓名按汉语拼音拼写,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字,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字,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
例如:
LI Hua(李华),ZHANG Xi-he(张锡和),ZHUGE Ying(诸葛颖)
(三)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对于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或文摘数据库,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
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
1.摘要的规范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论文一般应有摘要,置于题名和作者之后、正文前。摘要一般在论文完稿后再撰写。
为了便于交流,还应有英文摘要。中文编排在前,英文在后。中文摘要的前面以“摘要:”或“[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的前面以“Abstract:”作为标识。英文摘要的内容一般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它的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300字(外文摘要相应地不宜超过250个实词)。
有时,根据特别需要,摘要的长度视正文长度、主题范围、重要性等而定,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
2.撰写摘要注意事项
①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忌讳把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不要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也不要诠释论文内容。
②尽量采用文字叙述,不要将文中的数据罗列在摘要中;文字要简洁,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应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不要列举例证,不介绍研究过程;
③摘要的内容必须完整,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应写成一篇可以独立使用的短文。
④摘要一般不分段,切忌以条列式书写法。陈述要客观,对研究过程、方法和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
3.撰写英文摘要注意事项
以上中文摘要编写的注意事项都适用于英文摘要,但英语有其自己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应特别注意。
①英文摘要的时态常用一般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其中一般现在时用于说明研究目的、叙述研究内容、描述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或讨论等;一般过去时用于叙述过去某一时刻(时段)的发现、某一研究过程(实验、观察、调查、医疗等过程)。用一般过去时描述的发生或现象,往往是尚不能确认为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的,所描述的研究过程也明显带有过去时间的痕迹。英文摘要偶尔也采用完成时,其中,现在完成时把过去发生的或者过去已经完成的事情与现在联系起来,而过去完成时可以用来表示过去某一时间以前已经完成的事情,或在一个过去事情完成之前就已经完成的另一过去行为。英文摘要基本不用进行时态和其他复合时态。
②英文摘要采用何种语态,既要考虑摘要的特点,又要满足表达的需要。一篇摘要很短,尽量不要随便混合使用语态,更不要在一个句子的混合使用语态。
③现在主张摘要中尽量采用主动语态的越来越多,因为它有助于文字清晰、简洁以及表达有力。但是,为强调动作承受者,或者仅仅说明事实经过,至于那件事是谁做的,无须一一证明,均可采用被动语态;有些情况下被动者无关紧要,也必须用强调的事物作主语。
④原来摘要的首句多用第三人称开头,现在倾向于采用更简洁的被动语态或原形动词开头。行文时最好不用第一人称,以方便文摘刊物的编辑刊用。
(四)关键词
1.关键词规范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通常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选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词条的外延(概念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个别情况下也有动词性的词或词组。
应标注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
关键词应尽量从国家标准《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
2.选择关键词的方法
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出现频率较高且比较关键的词)中选出来。
(六)正文
1.正文规范
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每一逻辑段可冠以适当标题。标题末一般不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自然段的呈现方式最好使用规范段的呈现方式。
所谓规范段是指集中一个完整意思的单义段。一个观点写成一段,全段文字围绕这个小论点服务。在写作中,常常只用一句话把这个段旨概括出来。这样既能使作者写作时不至于不着边际,节外生枝,又能使读者一目了然。概括段旨的这句话,可放在段首,也可放在段尾揭示。
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级。
一般说来,论文的层次可按顺序 “
一、(顿号)”、“
(一)”、“1.(实心下圆点)”、“(1)”形式的标题序号。论文的层次序号不宜与注释号相同。
1.参考文献的规范及其作用
为了反映文章的科学依据、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列出的限于那些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主要的,且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撰写论文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为主。
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所有引用别人的观点或文字,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都必须注明出处或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必须特别重视参考文献的处理,它代表著作者治学时所持的一种严谨、负责任的态度,也展现出作者的学术素养、学术品味及学术风格;参考文献的处理还有利于读者做进一步的追踪与查证。
当作者参考的一种方法在许多文献中都出现过时,应选择最有权威的那一篇作为所要列举的参考文献,如此才能体现论文的价值。
论文中引用文献原文应加引号;若引用原意,文前用冒号或逗号,不用引号。对于较完整的长段引文应独立成段,即在冒号后另起一段,书写时整体缩进两格(首行相对正文缩进四格),采用楷体小五号字书写,引文头尾处不必再加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