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舞蹈教师的素质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于舞蹈教师的素质在教学中的作用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时期,需求的人才不再单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在提高。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无疑要靠现代的教师来培养。对于从事舞蹈教育的人来说,应该看到舞蹈教学质量与舞蹈教师素质的必然联系。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舞蹈教师更是应具备多元化的综合素质和应用性强的宽口径本领。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及个人魅力都会直接影响舞蹈教师的整体形象,同时对学生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求舞蹈教师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踏实学习知识,提高理论水平,感悟生活与教学中的联系才是提高舞蹈教师素质的途径,从而更好地运用于教学,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舞蹈教师 文化素质 专业素质 教学 作用
引 言
舞蹈教师是培养学生学习舞蹈文化艺术、进行美育教育的专门群体,是人类舞蹈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舞蹈教师的工作,决定着舞蹈教育事业的水平和发展方向,舞蹈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因此,舞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在教学中产生好的影响。我作为一名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习舞蹈专业的大学生,对研究这一课题,会对以后的工作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舞蹈教师高尚的思想品质在教学中的作用
思想品质包括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倾向、理想、道德、情操等,它好比人的灵魂,是一切活动的主宰,决定人行动的目的和方向①。舞蹈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起着模范作用,这就首先要求舞蹈教师自身应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饱满的工作热情,不断钻研的进取精神,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自愿付出辛劳,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不谋私利,把培育学生放在首位,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有宽广的胸怀,和甘为人梯的精神。
(一)舞蹈教师应该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
每个舞蹈教师都要始终如一地把热爱舞蹈教育事业当作自己人格最集中最本质的体现,在工作中尽职尽责,永远以一种旺盛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崇高的敬业精神,包括对教师工作的价值观具有明确的认识。教授于人无私于己,向上且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积极的工作态度,坚定的工作理想。敬业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作为舞蹈教师必须热爱舞蹈教育事业,只有热爱才会为之无私付出。
舞蹈教师的教学成果是用智慧和汗水换来的。例如在行课中出现的不太恰当的安排,就要通过无数次的反复揣摩,并对其做出深入的研究和修改,才能让学生得到科学、专业的舞蹈训练。也就是说,只有对工作投入了无限热情和执着的追求之后,才能从中体会到舞蹈教育给予自己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舞蹈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事业无穷尽之日,生命有终止之时。人的能力有大小,生命有长短,但是倘若能为了自己钟爱的事业把自己有限的能力全部释放出来,化作无限的爱,那么生命就显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了。
广场舞 http://www.xiexiebang.com/
广场舞 http://www.xiexiebang.com/
吉他谱 http://www.xiexiebang.com/
作为舞蹈教师既要热爱舞蹈更要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随时随地勉励他们、宽容他们、提醒他们。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中,像朋友一样为他们着想。用崇高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以朋友般的爱心去感化学生,相信学生们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扉,倾听老师的教诲,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彼岸。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是为人师表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职业自律性、非盈利性的服务动机,对教育对象具有不求回报的关怀和公正无私的爱、呕心沥血的奉献品质。
(三)舞蹈教师应具有相当的人格魅力
教育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为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必须首先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一般来说,学生对老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感,他们把老师看成自己的榜样。作为一名舞蹈教师更应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这包括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以及耐心、成熟、平衡、情绪稳定、心理健康等人格特质。
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对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只有人格才能养成性格。”奥地利教育哲学家布贝尔也说过:“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足以对学生的整个人起着真实的影响。因为在培养人格时,你无需是一个道德方面的天才,但你却需要是一个完全生气勃勃的人,而且能与自己的同伴坦率交谈的人②”。这里都明确提到教师的人格问题。
通过舞蹈艺术教育可以直接培养人的荣誉感、自觉性、自制性、独立性等个性品质,运用舞蹈教育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应力可以促进培养完整人格的形成,这都要求舞蹈教师必须有相当的人格魅力、审美能力、分辨能力,选择教学榜样准确,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在舞蹈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使自己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作为舞蹈教师更要做到这一点。因为,学舞蹈的孩子比一般孩子的模仿能力和观察能力强,他们非常注意老师同他们接触和交流时的表现,这就要求舞蹈教师必须注重自身人格魅力的培养。另外,还要教会学生了解自己、分析自己的方法,如舞蹈艺术作品作为一种审美媒介凝聚和浓缩着人类丰富而深邃的内心精神生活,使学生在欣赏舞蹈和表演舞蹈时,默然关照着另一个“自我”。舞蹈是用肢体表达情感的艺术,舞蹈教师更应努力表现出乐观向上、热情奔放的精神风貌,努力工作、热爱生活、朝气蓬勃,使活泼开朗成为生活中较稳定的因素,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因素,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是学生效法的榜样。
(四)舞蹈教师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必不可缺少的角色,教师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教师的劳动密切相关,当今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更加依赖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师承担着提高全民素质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任务,教师的劳动和创造关系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民族的兴盛。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今天,社会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则需要教师。吴晓邦、戴爱莲等这些老一辈舞蹈家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他们对祖国自觉的社会责任。2005年当代舞蹈高峰论坛,中国舞蹈创作研讨会上,贾作光老师率先表示“要以舞育人,舞蹈如何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就是我们的宗旨③”。时代呼唤舞蹈艺术,弘扬、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创作优秀作品,是现代舞蹈教师们所肩负的光荣使命,应当作一名对祖国民族前途命运有着忧患意识的爱国主义者,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言者,坚持
真理、崇尚科学、充满爱心、关爱弱者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者,自觉肩负起社会责任。
舞蹈教师是整个教师队伍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学习舞蹈文化艺术、进行美育教育的中坚力量,是人类舞蹈文化的传承者。舞蹈教师的工作,决定着舞蹈教育事业的水平和发展方向。舞蹈教师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必须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二、舞蹈教师综合的文化素质在教学中的作用
当今舞蹈实践者们,包括编导、演员、教学人员,早已深深感到自然科学文化知识结构对我们的重要性。舞蹈是追求、诠释美的艺术门类,同其他以美为宗旨的学科不同,舞蹈是以肢体语汇阐释美的意蕴与境界,通过节奏的变化与律动的和谐,在空间的流动、转移中引发人们的联想与美感。它是以人自身为主体来呈示和张显对美的感悟与理解,使之成为艺术之美。这正是舞蹈美的本质,也正是舞蹈的美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之美的特质所在。基于舞蹈的这一美学特点,要求舞蹈教育工作者,在实施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各类舞蹈基本技术、技巧训练之外,还应当在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等各方面下工夫,作为舞蹈教师,面对的是渴求得到更多知识的学生,没有多方面的爱好和渊博的知识是不能胜任的。试想,一个本身知识贫乏、孤陋寡闻的人,怎么能培育出博才多学的学生呢?这就要求我们舞蹈教师首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综合文化素质。
(一)综合艺术文化修养
要想欣赏音乐,必须要训练出会听音乐的耳朵;要想欣赏美术,必须要训练出会看美术作品的眼睛。而舞蹈远不止音乐美术这么简单,它是一门综合艺术,要求舞蹈教师必须具备综合的艺术文化修养,这是教学所必备的条件。在这里,我想着重谈谈与舞蹈联系最密切的音乐。
在艺术的大千世界中,音乐算得上是与舞蹈联系最密切的艺术形式,虽然在舞蹈中也有无音乐的形式出现,但在更多舞蹈中还是会有音乐的衬托。所以舞蹈教师应具备一些音乐方面的修养,最起码应能准确把握音乐的风格,知道这个风格的音乐应用怎样的舞蹈语汇去表达;反过来,在教学生某一种风格的舞蹈组合,应该选择怎样的音乐来配合,使之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舞蹈学习中感受音乐,在音乐中感受舞蹈。舞蹈课堂训练需要不同类型和节奏的音乐,根据不同的训练要求要准备各种类型的乐曲,尽管旋律不同、节奏不同、节拍不同,但是音乐的内涵始终与舞蹈内容的表达是一致的。另外,在音乐的诸多要素中,音乐节奏对舞蹈的影响最大,怎样把握音乐节奏与舞蹈韵律的配合统一,并且完整巧妙的运用音乐节奏完成舞蹈技术动作的训练,是一名舞蹈教师应当研究的课题。
第二篇:教师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素质教育推进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和学生处在平等的位置上,并且把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就越来越严格,不仅要求教师的业务水平要高,专业技术要精,而且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和强身健体的本领,也要懂得在社会中做人的本领,所以我觉得课堂上强调教师的人格力量和魅力是十分关键的,尤其是要强调教师用高尚的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起到表率,做到模范,由此而使其健康地成长。
首先,教师要身体力行。我们大家都知道人的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作为教师,身负着重大的责任。“身先士卒”是一个教师在自己本职工作中应有的表现。课堂上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了解教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和感染着学生。在课堂上,用自己的品德熏陶、感染学生的品德,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因此“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是教师的德,是教师的人生智慧,将使学生得到一种心灵的彻悟。课外活动,和学生进行朋友式的游戏,创造和谐平等的室外活动,因此不论课内课外,永远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讨论。
其次,教师要有激情。情感体验是形成良好品质的内驱力。一个教师的情感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假如没有高尚情感的支
持,人就不会产生自觉、坚定的行为,消极的情绪只能使课堂死气沉沉或者是无精打采。因此教师在每次上课前,都应努力调整自己的身心,使自己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来面对学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感染学生,坚决不带不良情绪进课堂。用心和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就会学会笑对人生,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别人;就会学会如何做人,以真挚的热情来善待他人;就会以上课为乐,感到学习和锻炼是一种乐趣。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把学生当成知心朋友,并不断地在潜移默化中欣赏学生,赞扬学生。教师的情感和思维是灵动的、鲜活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就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教师一起活动,一起参与,创造和谐宽松的课堂。第三,教师要有爱心。教师要向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自己的学生。俗话说:师者,人之父母也。在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能力上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因人而已,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关爱。①给学生精神上的鼓励。学生有时不能对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决定,因此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要面对现实,勇攀高峰。②给学生思想上的理解。学生的思想单纯而幼稚,甚至有时对课外活动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思想,因此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做事要认真、冷静。
总之,作为教师,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要学生在活动、互动中养成良好的素质和品德,不能成为更好,但要做得最好。激励、鼓舞、欣赏和赞扬会让教师和学生永远坚持不
懈努力和积极向上
第三篇: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室配备着各种各样多媒体的教学设备,这些设备可以播放视频、可以展示各种教学案例、可以辅助学生在线资源的学习等等。但是,尽管这样,一堂课教学的质量高低、精彩与否关键还是在于教师,尤其是对于英语教学。在缺乏语言环境的条件下,英语教师在课前所做的准备、课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课后所做的补充决定着教学的发展前景。
一、课前准备
1.物质材料的提供者
汉语和英语分属汉藏和印欧两大不同语系,二者在语音系统、语言词汇、语法结构、修辞手法及文化诸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这些差异给英语学习者和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都带来一定的困难。比如,语音系统方面,汉语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并且每一个调都对应着不同的字,不同的字传达着不同的意思;而英语则不然,每一个单词本身没有声调,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调来读,从而赋予其不同的意义。因此,英语中的单词必须借助外界力量来传达不同的意思。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教师授课之前材料的搜集,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以避免汉语的干扰。课前教师应把所授内容紧密相关的材料提供给学生,以扩大其知识面和视野,同时也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不必要的弯路。
2.问题情景的创设者
现代教学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堂主角由教师转换为学生。课前教师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要想方设法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动机强
烈的学生往往具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坚强的学习毅力,这有利于英语教学的开展。同时合理恰当地创设情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毅力。
二、课中作用
课前的精心准备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还有待教师在课中发挥作用。1.组织者
对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来说,这是最主要也是最难扮演的角色。由于现在很多教学流派都提倡“人物型教学”和“交际教学”,因此,教师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设计和组织学习任务的开展。这一要求对高校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来讲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大学教学的对象是具有一定自主性和自觉性的群体。在这种情形下从事英语教学必须有一定创新意识,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要求。首先,从组织课堂教学开始,要使课堂活动多样化。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口语活动,除了大家熟知的role-play和pair work外,我们还可以开展short speech,以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开口说英语。其次,我们知道语言学习者的认知因素(智力和语言天赋)和情感因素(动机和态度)影响着英语学习的效果,但其性格特点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一般来说,外向型性格的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要好于内向型性格的,通过以上活动可以带动内向型性格的学习者向外向型转变,从而有利于英语教学。
2.控制者
教师应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应能恰当地控制活动的节奏和时间,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和高速完成。比如,开展short speech时,教师应该控制每个学生做这一活动的时间,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学生赢得锻炼的机会。教学是面向大多数的,教学效果也要看大多数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而定。因此,不
论采取何种形式的教学,都应该满足大多数学习者的需求。
扮演好这一角色既能使教师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又能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最充分的锻炼。但教师的控制应视活动的不同而变化。从控制练习(controlled practice)、半控制练习(half-controlled practice)到自由练习(free practice),教师对学生语言的使用和准确性的控制应越来越少。
3.启发者
英语教学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应培养学生自行探究,获得知识的能力,让他们自己通过动手、动脑去获得知识,以使其内化成为学生真正掌握的知识。因此,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启发学生去思考,采取启发式教学。
教师这一角色扮演应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提问题时要有一定的策略和针对性,注意问题和学生的层次。当学生不能准确回答时,教师应给予提示,引导其找到正确答案,而不是直接把答案说出来;当答案不够全面、过于简洁时,教师可以鼓励其做一定的扩展和补充,对于难理解的字、词、句子、篇章,教师应启发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这样获得的知识才不容易忘记,才能真正掌握。因此,在缺少语言环境的情况下,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使用英语,培养其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从而激起学习者对英语的喜好和学习英语的兴趣,以推动英语教学的开展。
4.参与者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每项活动开始以后,教师除了环视、监控、给予帮助之外,还可以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比如,在role-play中,有时需要多个角色才能完成,这时教师可以参与其中并扮演某个角色,配合学生完成任务。这时教师不再是控制者,而是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参与可以扭转
课堂气氛,使活动更加顺利进行。
三、课后补充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扮演检测者时,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除了可以从测验、考试可以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平时作业也是获取这一信息的有效方法。与测验和考试相比,教师从平时作业中获得的教学反馈信息是最及时的也是最真实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把比较典型的错误集中起来予以讲解,使学生吸取教训,这对于大多数学生的进步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在讲评过程中要顾及学生的心理,语气要温和、委婉,而不是训斥或责怪的口气,哪怕是最不该出现的错误。
四、结语
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从课前材料的搜集、情境的创设,到课中的组织教学、控制课堂、启发学生、参与活动,再到课后的检测、效果反馈、调整。这些都会影响着英语教学的质量和发展。因此,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重要性,在教学上不断开拓,在方法上不断创新,在效果上不断求实,全面推进英语在教育事业中的发展。
第四篇:浅谈历史材料在素质教学中的作用
运用历史教科书中材料进行教学的体会
泾干中学
邢群娥
高中历史新教材的每个章节都附有相应的、丰富的历史材料供教学参考使用。这些历史材料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准确地把握历史线索、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教材中材料可归类为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两大类。文字材料主要选自历史文献、经典著作、报刊杂志、名人文集、地方史志、考古报告、文学作品等。图表材料主要由地图、图画、照片、统计图表等编制而成。高中历史新材料,同旧教材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历史材料的增多。可以看出,新教材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包含的信息中找出规律性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如果我们在组织教学时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历史材料,就谈不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师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是历史学科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近年来全国高考历史试卷的材料解析题,已使用了文字材料,历史表格材料和图表材料。题目设问角度灵活、能力层次分明、答案简单浓缩,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没有较强的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无法将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同教材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思考,理清答题思路。因此,以往那种单靠死记硬背就
能拿高分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目前,对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既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如何突出这一重点,突破这一难点,如何利用好历史教材中提供的各种材料组织教学,使教学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在教学中,对这一类题型,要了解命题动向,抓住题型特点,分析解题规律,进行题型训练,就能提高学生解答这类题型的能力。
现以文字材料为例,说明它在素质教学中的重要性。
曾国藩说:“购买外洋事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幕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制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的这些言论体现了洋务派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的思想,即“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引文中“今日和议既成”反映了办洋务背景,“可以剿发捻发,指太平天国;捻,指捻军,可以勤远略勤远略,意为替皇帝解除外患”,体现了办洋务的目的。我在组织教学时,先让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找出问趣,讨论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然后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本节的知识点归纳概括提出四个问题,并分析如下:
1、“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反映了洋务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和议既成”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外贸易”是指第二次鸦战争开放了十一个通商口岸,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
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因此,洋务运动是在“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外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特殊背景下产生的。
2、“剿发捻”、“勤远略”反映了洋务派办洋务的什么目的﹖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的洋务运动由于其阶级局限性,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不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决定了洋务运动必然走向失败。
3、根据教材内容,找出洋务派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取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打出“求富”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创办了新式学校,培养翻泽、军事和科技人才;选送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
4、结合本节内容,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派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一定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洋务运动只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没有触及封建政治制度,这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通过上面四个问题的设问,使学生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含义,抓住材料的关健词语,并将材料内容与本节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就能全面、直观、准确地掌握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目的和评价。这样,本节课的主体知识也通过解决这四个问题体现出来。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总之,历史是过去的现实,是通过人们对当时现实的记录或历史遗存的发现体现出来的。只有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或对历史遗存的认识去了解历史,才能准确地把握历史,因此,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并不是一知半解,而是要学生真正领会、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作为历文教师,无论讲授新课或指导复习,必须将主要精力放在理解性的教学上,既不要搞死记硬背的知识搬家,也不要一味追求高难度的能力训练,应着重培养学生归纳、比较、综合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对历史文献资料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教学,从各个角度、不同层次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使学生尽可能地发挥潜能,做到分析历史背景,从宏观上理解材料的内容,确定中心问题,解决中心问题,把握解题方向,分清答题的层次,注意限定范围,发挥思维个性,准确地组织答案内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第五篇:中国舞蹈考级在儿童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中国舞蹈考级在儿童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摘 要】中国舞蹈考级是规范儿童舞蹈学习以及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措施,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的,具有阶段性、实用性等特点,其教材的编写也以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宗旨,因此在儿童舞蹈教学中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幼儿;舞蹈考级;舞蹈教学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205-01
一、幼儿的特点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我们在儿童教学中必须先了解幼儿的主要特点,继而有选择性地采用适当的方法,促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直觉性强。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他们会本能地试着通过身体上的触碰来直观感知外在世界。他们只有在接触到具体物体时,才会对其进行思维,并且在这个阶段中,幼儿的自我意识十分强烈,有着强烈的参与愿望,极其愿意也十分容易加入到游戏、表演中去。幼儿对外在世界的接受和表达,并不能进行系统复杂的思维活动,只是停留在浅显层面上的感性体验与情绪认同,幼儿在审美活动中总是感性直观地去体验外界事物,所以生动鲜艳的形象、活泼有趣的音乐更容易给孩子们留下深刻印象。
(二)情感性强。幼儿的心理虽然尚未发育完全,但他们已经具有了强烈的情感,他们渴望与同伴以及成年人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也喜欢被赞扬、获得鼓励,有时候还会因感情强烈而容易冲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了解儿童的情感需求,以鼓励为主,并营造出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教学气氛,使儿童的内心在舞蹈学习中产生愉悦的审美情感,促进儿童心理发展。
(三)创造性强。儿童喜欢模仿也喜欢创造,他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所以他们有时并不能很好地按照教材和计划来进行练习,而是添加进一些自己的构想。当然,很多创造性的行为也会不经意地带来惊喜,由于幼儿身心发展远未成熟,掌握的方法也有限,他们表达出来的行为经常会显得“幼稚”,这也是一种美,虽然不够精致,却使人感到更多的审美愉悦。
(四)自制力弱。幼儿由于年龄小,常常对于自己的行为缺乏自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明显,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往往生动的、鲜艳的、强烈的、具体形象等才能使儿童集中注意力,但集中时间并不长。音乐和舞蹈的结合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但也要注意保持新颖生动,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二、中国舞蹈考级教材的特点
(一)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由于儿童年龄小、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因此舞蹈考级教材在内容也着重选择了简单纯净、明快活跃的舞曲,以便使幼儿产生兴趣,能够边跳边唱地参与其中。同时篇幅长短适宜,避免幼儿在舞蹈练习中运动过度产生厌学心理以及对身体发育造成损害。
(二)难度适宜。如今我国儿童舞蹈考级的标准并不统一,考级教材也因地而异,不过目前我国各个地区的幼儿舞蹈考级教材都使用了科学的制定标准,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规律,选取难度适宜的曲目、旋律,由易到难,呈阶梯状,既能够引导儿童科学系统地学习,又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儿童舞蹈练习的能力水平。
(三)考察的全面性。考级教材的编写者往往会全面考虑学习者应掌握的能力水平,因此在教材中不仅包括不同级别的单项技能动作标准,还包括了系统的技能动作要求。既又规定曲目的表演练习,还有许多自主即兴的创作要求,这就考察了学习者的多方面能力。
三、中国舞蹈考级在幼儿教学中作用
(一)普及舞蹈资源。舞蹈资源在这里指的是涵盖各种舞种的舞蹈技术、理论知识、艺术理念研究以及相关的音乐服饰等元素。舞蹈考级制度的推广能够普及舞蹈资源,特别是应用在幼儿教学中,能够为孩子们普及艺术知识,培养艺术才能。
受到考级目标的驱使,为了幼儿能够顺利通过规定的等级考试,无论是校外的培训机构还是学校老师的教学,都会严格按照考试规定的要求去引导孩子学习、训练。通过这种强制的、有意识的、成系统的普及性教学,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到了系统全面的舞蹈理论学习,奠定了扎实的技能基础,不仅提高了应试的能力,还深入了解了全面的舞蹈资源。
(二)提升儿童艺术修养。舞蹈是一种能够愉悦身心的行为艺术,能够培养个人的高雅气质,也能提升学习者的艺术鉴赏能力。舞蹈考级不仅仅是为纯粹的学习而服务,还能够促使家长和老师培养儿童的艺术才能、个人气质。建立在考级制度上的舞蹈学习也是一种对于幼儿的艺术熏陶,使孩子们在无意识的阶段就把这些艺术资源内化为自身的素养。这为他们长大之后的舞蹈才能提高、艺术修养发展以及更高层面的志趣追求奠定扎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参考文献:
[1]蔡虹.对少儿舞蹈教育的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3):115-118.[2]格桑卓嘎.浅谈舞蹈考级对西藏儿童舞蹈艺术的教学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2015,(2):195-196.[3]张晓明.我国幼儿考级教材编选要素[J].吉林教育,2015,(14):159.[4]黄静.论《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对青少年中国文化传承的贡献[J].音乐大观,2012,(8):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