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辟建中国**-俄罗斯*自由贸易区的情况报告5篇

时间:2019-05-15 04:4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辟建中国**-俄罗斯*自由贸易区的情况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辟建中国**-俄罗斯*自由贸易区的情况报告》。

第一篇:关于辟建中国**-俄罗斯*自由贸易区的情况报告

关于辟建中国**——俄罗斯******自由贸易区的报告

**市与俄罗斯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黑龙江相望,是中俄4000多公里边境线上距离最近、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功能最全的口岸对应城市。自1987年中苏边境贸易恢复以来,双边经贸往来发展迅猛,成为推动两岸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根据目前双边经贸发展需要,我们构想在**市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之间辟建自由贸易区,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xiexiebang.com 帮您找文章]

一、辟建中国**—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自由贸易区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扩大我国对外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利于提高中俄双方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竞争力。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加快区域经济合作和国际化开放开发的步伐。相对于其它经济区域,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明显滞后。东北亚错综复杂的多国关系与多重利益,使这一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版图上唯一资源丰富而未经开发、没有建立起制度化经济合作机制的空白区域。我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以及俄罗斯开发远东地区发展战略的确立,为东北亚地区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提供了新机遇。**——布市自由贸易区正处于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具有参与区域国际经济合作的地缘优势。建立**——布市自由贸易区,将开辟东北亚经济合作新途径,建立商品、资金、技术、金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集散中心,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一步带动区域性经济的增长,使中俄双方参与国际竞争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能力大为增强。有利于推动我国沿边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进入九十年代后,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新格局,但是沿边开放与沿海开放相比明显滞后。1996年中俄双方明确提出两国边境地区之间的往来与合作“必须充分考虑到两国改革所带来的变化和国际规范,尽快制定出面向长期伙伴关系的边境地区合作新模式”。近年来,我们利用中俄双方口岸优势,放大互市贸易区功能,简化俄公民入境手续,有效地聚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大规模扩张。建立以“境内关外”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区,将带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工程与劳务合作、生产加工以及合资合作等向深层次发展,激发中俄两国更大的投资活力,在边境地区创造更自由的经贸合作空间,并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联手合作,推动两中经贸合作向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发展。有利于增强中俄双方边境地区经济实力。中俄两国在经济结构、资源和技术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布市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能够承接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吸引发达地区的资金、设备、技术、人才向区内汇聚,以集约、顺畅、规范的模式将双方的互补优势转化为现实利益,形成中国商品采购中心和俄罗斯商品辐射中心,促进双方对等区域加工业发展,拉动运输、通讯、服务、餐饮、娱乐各业增长,使**——布市及临近的地区一、二、三产业与国际市场化分工紧密联系、协调发展,不断拉动贸易规模和增势,从而强力拉动双方边境地区经济迅猛发展。有利于拉动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2000年元月在日本新泻召开的“2000年东北经济研讨会”上,与会各国把启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寄希望于中国的黑、吉两省。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依托**、绥芬河、珲春等对俄边境口岸,扩大与俄罗斯等国的经贸合作。”黑龙江省已把对俄经贸合作放在对外开放的首要地位,把黑龙江定位于“全国与俄罗斯经济合作的交通枢纽和出口加工基地”将加快经济合作的步伐。中俄**—布市自由贸易区将作为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平台”和“实验场”,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商贸服务,兴办进出口加工业,开展中转保税、仓储服务及国际金融服务,实现黑龙江与俄罗斯在资源、技术、人力、市场等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佳效应。有利于促进中俄边境地区繁荣与稳定。**—布市自由贸易区具有丰富和广泛的社会效应。建区后,将进一步增加双方在各个方面的交流与来往,增进互信与了解,发展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同时,建立自由贸易区,可以减少产品经销环节、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企业经营风险、按照国际惯例规范边境贸易,特别是随着自由贸易区对经济产业拉动作用的增强,将有效地解决俄罗斯失业率高、社会不稳定因素大等问题,有利于增强我国东北部地区扩大就业,极大地促进双方边境地区持续稳定和繁荣。

二、辟建中国**——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自由贸易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良好的工作基础。具有优越的地缘条件。**地处中俄边界,在354公里边境线上分布着**、逊克2个国家一类口岸,分别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波亚尔科沃口岸相对应。**市与俄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黑龙江相望,最近处只有750米,明水期通航只需20分钟即可到达对岸,冬季冰上汽车运输仅需7—8分钟。正在积极筹建中的中俄黑龙江大桥将把两市更加紧密地联结起来。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是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与**均为两地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黑龙江沿岸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特别是两市处于东北亚区域中心地带,通过铁路、公路、空运、水运立体交通网络,南下可至中国内地、沿海、港澳地区及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各国,北上可进入俄罗斯腹地和远东地区、独联体其他国家及欧洲各国。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客观上决定了**历史和现实都发挥着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通道作用。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阿穆尔州自然资源丰富,生态保护良好,开发利用潜力巨大。**主要有土地、草原、森林、水利、矿产、旅游六大资源。总耕地面积1883万亩,人均耕地17.8亩,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区域内年产粮食35亿公斤左右。草原面积1479万亩,载畜量70万个羊单位。林地面积4220万亩,森林覆被率达

58.5%,是黑龙江省三大林区之一。境内有黑龙江、嫩江两大水系621条河流,地表地下水储量丰富,人均占有水量为全国的2.7倍,可开发利用水利资源总装机容量55.6万千百瓦,年发电15.4亿度。已探明储量的矿藏221处56种,其中金、铜、煤、铁、石灰石、玛瑙石等15种矿藏储量居黑龙江省之首,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2000亿元。境内有五大连池地质地貌、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聚居发祥地、中俄边境游、《瑗珲条约》签订地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阿穆尔州是俄罗斯远东资源富集的地区,被誉为远东“粮仓”、“煤仓”,木材总储量为19.6亿立方米,水能资源占远东地区三分之二。富集的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合作开发潜力。具有良好的经贸合作基础。**与俄罗斯经贸往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万国商埠”。建国后,**与原苏联开展了十多年的边境小额贸易,60年代因两国关系紧张中断。80年代初,**紧紧抓住国家对外开放和中俄两国关系趋缓的有利时机,在中俄边境线上第一个恢复了中断近20年的边境贸易,与俄方在边境贸易、经济技术合作、劳务输出、“三来一补”以及交通通讯、国际旅游、金融结算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合作,并创造了“几个第一”,成为沿边开放的“领头羊”。1992年3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首批沿边进一步开放城市。同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市经济合作区。1997年3月,黑龙江省政府批准辟建大**岛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对外开放以来,**对俄边境贸易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254911万美元,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乃至黑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强劲的牵动作用,充分发挥了富民、兴边、睦邻、强国的重要作用。具有完善的口岸基础设施。**历史上开发建设比较晚,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多年来,**坚定地实施旅贸牵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中俄国际经贸旅游大通道为重点,相继建成**机场、黑大公路、北五公路、地方铁路改造、黑龙江干流堤防市区段和嫩江干流堤防城区段、**市大水源、**至北安220千伏输变电线路等重点工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口岸交通、通讯体系,有效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相继兴建了国际商贸城、贸易展销洽谈中心、口岸旅检大厅、海关监管库等设施,建成了黑、布、克市商品自销直销体系,口岸基础设施和大通道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特别是黑龙江大桥经过十多年积极运作,在建桥核心问题上中俄双方政府达成一致意见,筹建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如运作正常年内可望动工建设。黑龙江大桥将成为新的欧亚大陆桥。1997至2003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5亿元,为建国至1996年投资总额的1.46倍,为加快发展、扩大开放奠定了重要基础。具有难得的历史机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势不可挡,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发展**与布市的合作关系完全符合这样的客观趋势。中俄两国国家及地方政府行为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对接:中俄两国确定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政府确定高层领导隔年互访和年度例会制度,**市政府与俄部分城市政府间也建立了经常性的磋商制度。双方政府商定共同建立贸易的行为规范、仲裁机构和金融直接结算关系。这些为两国进行长期的经贸合作提供了稳定的政治条件。同时,两国政府的政策导向也前所未有地结合在一起了: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俄罗斯也正在积极争取入世,双方都在按照国际惯例不断规范市场行为,鼓励和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俄罗斯出于自身发展需要,自1992年后实行“新东方政策”,加强与亚太地区尤其是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近几年来中俄贸易额虽然有较大幅度提高,但远未达到双方领导人确定的200亿美元的目标。从适应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政治角度出发,中俄贸易迫切需要在一个新的载体上寻求更大的发展。当前,我国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经贸合作已步入新阶段:中国与中西亚国家及俄罗斯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其区域经济合作将由目前的贸易投资便利化发展到关税同盟,最终形成自由贸易区。中国已在西段与哈萨克斯坦建设霍尔果斯自由贸易区,在东段中俄之间辟建**自由贸易区,必将形成北部边境地区全方位扩大开放的整体态势。具备辟建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条件。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双方间自由贸易区,需要双方城市间近距离、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良好、优惠的投资政策、完善的法律法规等条件,目前双方条件基本具备。**市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初始于1991年3月6日设立的中苏边境地区边民互市贸易区市场,1997年2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组建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同年9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期间,双方签订了在**-阿穆尔州等城市简化俄方公民进入中方互市贸易区手续的换文,1999年7月换文正式生效。按照“一岛开发、两岸受益、完善通道、服务全国”的宗旨,我们加快大**岛整体开发,先后累计投资7亿元人民币,兴建了国际商贸城、贸易展销洽谈中心、口岸旅检大厅、海关监管库等设施,岛上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配套,各项功能较为齐全,边民互市贸易蓬勃发展。到目前,累计接待中俄参贸人员万人次,民贸交易额 亿元。经过与俄方多次协商和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同意,今年初我们把大**岛边民互市贸区范围扩大到**市区,俄边民持简化手续可以自由进出**城区,吸引了大批俄边民来互贸区购物、经商,极大地繁荣了地方经济,已具有自由贸易区的雏形。最近俄联邦政府已通过在俄境内建立经济特区的法律草案,俄阿州对建立经济特区表现出了强烈愿望,俄罗斯有关高层领导对阿州建立经济特区事宜也较为认可,目前正在积极作争取工作。中俄地方政府就辟建自由贸易区问题进行了多次会谈,今年5月27日,黑龙江省政府与俄阿州会谈中确定在即将建设的黑龙江大桥各自桥头区建立**与布市间自由贸易区,并负责向各自中央政府申请批准,同时解决好各自区域内封闭建设问题。

三、辟建中国**——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自由贸易区必须按照国际通行规则,着眼于**与俄阿州实际,确立其基本框架。要立足**、依托龙江、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把中国**——俄阿州布市自由贸易区建设成为东北亚

地区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俄边界最大的贸易通道和进出口加工基地,使**成为中国“北方深圳”。

(一)模式选择

在中俄两国东部边界中部、东北亚区域合作最具发展潜力的黑龙江省**市和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之间,各自划出一定区域,建立中俄**—布拉戈维申斯克自由贸易区。该区域对中俄商品完全消除关税、配额和其它贸易壁垒,中俄商品可以自由交易,但对中俄两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仍保持原来的贸易壁垒。

(二)区址范围、建设阶段及投资估算

区址选择。**—布拉戈维申斯克自由贸易区拟在黑龙江两岸的**市和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建设,由即将动工兴建的黑龙江大桥连接。规划总面积89.8平方公里。其中,中方39.8平方公里,包括黑龙江大桥桥头区和市区建成区;俄方50平方公里,包括黑龙江大桥桥头区和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区。

功能分区及建设阶段。自由贸易区中方一侧规划为8个功能区,包括:口岸功能区、金融商务区、仓储保税区、重工业区、轻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居住功能区和综合服务区。重点发展贸易、旅游、会展、金融、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食品、轻工、服装、建材、机电、化工、木材加工等出口加工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开发建设拟分三期建设:起步阶段(从批准之日起大体安排2年时间):编制中方自由贸易区控详规划,与俄方进行有关政策对接,推进9.8平方公里的黑龙江大桥桥头区建设,初步建成口岸功能区、金融商务区、仓储保税区、重工业区、轻工业区、居住功能区等六个功能分区,优先发展外贸、旅游等第三产业及食品、轻工、服装、纺织、建材等出口加工业。发展阶段(大体安排3年时间):中方一侧自由贸易区向**市城区延伸,面积达到27.6平方公里,在上述6个功能分区扩展的基础上,增设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机电、化工、新兴基础原材料、高新技术等产业。完善阶段(大体安排2年时间):面积达到39.8平方公里,增设综合服务区。进一步完善对接运作机制,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形成对外贸易、跨国旅游、出口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各功能区协调发展。

基础设施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按照国际标准建设自由贸易区,每平方公里需基础设施投资4000—4500万美元。据此估算,我方一侧自由贸易区基础设施建设共需投资15.92亿美元,其中:启步阶段约需投资3.92亿美元;发展阶段约需投资7.2亿美元;完善阶段约需投资4.8亿美元。资金来源:一是自筹;二是吸引国内、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三是采取商业化方式运作,吸引国内外资本直接投资;四是发行股票和债券;五是争取国家和省投资。

(三)管理方式及享有的特殊政策

**—布拉戈维申斯克自由贸易区由中俄两国地方政府共同管理。双方对等选派有关部门人员,组成中俄**—布拉戈维申斯克自由贸易区协调委员会,作为中俄地方间设立在自由贸易区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协调解决自由贸易区的重大问题。在委员会统一协调下,双方各自设立专家工作组和管理机构,负责本方区域的规划、论证和日常管理工作。

参照国际惯例,在货物管理方面,**—布拉戈维申斯克自由贸易区采取“一区两国、境内关外、封闭管理、管出不管进”的货物监管方式。即进入互市贸易区的货物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不受数量和金额限制,并免于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出入境人员携带物品在一定数额以内免征关税,超过部分正常纳税。对区内加工的进出口物资,产品外销的免征关税,产品内销的征缴原材料部分的关税,办理海关手续。对转口货物免征关税,办理过境海关手续。进区的货物和商品保税期不受时间限制。

在人员管理方面,允许中俄两国公民凭两国地方政府认可的、由当地公安边防机关签发的有效证件自由进入自由贸易区,在区内停留时间不受限制。中俄两国公民均可驾、乘交通工具,擒带商品凭有效证件进入自由贸易区进行自由贸易,办理签证手续后可进入对方自由贸易区以外的区域。第三国人员可凭本人护照自由进入自由贸易区。

在金融管理方面,自由贸易区内放宽金融和外币管制,实行各国货币兑换自由,汇兑、结算和信贷自由。鼓励中俄及第三国金融保险企业进入自由贸易区,建立办事机构,开设分支公司,开展各项金融业务。

在产业管理方面,除两国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禁止发展的行业外,允许入区企业自主开展贸易、兴办产业,各项权益得到两国保护。在自由贸易区各功能区设立相关产业,分别享受两国管理机构制定的相应鼓励和优惠政策。

第二篇:中国自由贸易区

一、我国自贸区建设的总体情况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自贸区建设工作,早在十七大就明确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十八大再次提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凸显了中央对推进自贸区建设的坚定决心。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们积极顺应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加快发展自贸区,取得了较大进展。2002年,我国与东盟十国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经过十来年的发展,自贸区建设已成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新平台和新方式。

目前,我国正在建设18个自贸区,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已签署12个自贸协定,分别是我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和瑞士的自贸协定,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以及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除了与冰岛和瑞士的自贸协定还未生效外,其余均已实施。正在谈判6个自贸协定,分别是我国与韩国、海湾合作委员会、澳大利亚和挪威的自贸谈判,以及中日韩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此外,我国还完成了与印度的区域贸易安排(RTA)联合研究;正与哥伦比亚和斯里兰卡等开展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我国已初步构建起横跨东西的周边自贸平台和辐射各洲的全球自贸网络。

二、我国自贸区建设取得的成绩

加快自贸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统筹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手段,展示了我国开放、负责任的国际形象。通过自贸区提供的制度性保障,各方货物、服务、投资和人员流动政策更加透明、更具预见性,提升了彼此经贸关系和经济融合,取得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结果。自贸区建设的显著成效主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贸区促进了与自贸伙伴贸易和投资的增长。随着与各贸易伙伴自贸协定的进一步实施,关税将不断降低或取消,自贸协定促进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增长。

二是自贸区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自贸区建成后,我国和自贸伙伴之间的市场准入条件将进一步改善,贸易和投资环境也将更加规范、透明,自贸协定的各项优惠政策降低了企业进出口的成本,有利于各方企业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是自贸区提供了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带动了沿边地区经济合作。自贸区虽然是国家或单独关税区之间的合作,但与自贸伙伴毗邻的沿边地区往往可以发挥区位优势,“近水楼台”享受自贸区优惠政策,积极发展次区域合作,吸引和承接自贸伙伴或国内区际产业转移。因此自贸区可有效带动与我自贸伙伴接壤地区的发展。关于这一点,广西商务厅的韦朝晖副厅长还将作更详细的介绍。

四是自贸区增加了消费者的实际利益。通过自由贸易互通有无,消费者可以更低的价格购买世界各地更多、更丰富的商品,提高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例如,我国市场上的热带水果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实惠,这正是得益于中国-东盟自贸区;榴莲、山竹、火龙果等热带水果成为我国广大消费者日常享用的水果。

从实施情况看,自贸区做大了贸易的“蛋糕”,促进了我国与自贸伙伴国家和地区的互利双赢。可以预计,随着自贸协定的深入实施,我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我国同其他国家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目前建成的最大的自贸区。其成员包括中国和东盟十国,涵盖18.5亿人口和1400万平方公里。

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ASEAN)的简称,有10个成员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其中,前6个国家加入东盟的时间比较早,是东盟的老成员,经济相对发达;后4个国家是东盟新成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双边贸易持续攀升。目前,东盟是我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我国是东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2000年11月,我国时任总理朱镕基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设想,得到了东盟各国领导人的积极响应。

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2002年11月4日,我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并正式启动了自贸区建设的进程。

2004年1月1日,自贸区的先期成果--“早期收获计划”顺利实施,当年早期收获产品贸易额增长40%,超过全部产品进出口增长的平均水平。

2004年11月,双方签署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并于2005年7月开始相互实施全面降税。根据我国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与东盟贸易总额达到2025亿美元,同比增长25.9%。2008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达1158亿美元,同比增长25.8%。双边贸易实现了稳健、持续的增长,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2007年1月,双方又签署了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已于当年7月顺利实施。2009年8月,双方签署了《投资协议》,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在2010年全面建成。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双方业已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也对亚洲及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8年4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在两国总理的见证下正式签署。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也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签署的第一个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的自由贸易协定。目前,中新双方均已完成各自国内法律程序,《协定》已于2008年10月1日开始生效。

《协定》是中新两国在WTO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深化合作的重要法律文件。《协定》共214条,分为18章,即:初始条款、总定义、货物贸易、原产地规则及操作程序、海关程序与合作、贸易救济、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服务贸易、自然人移动、投资、知识产权、透明度、合作、管理与机制条款、争端解决、例外、最后条款。

《协定》的签署是中新两国关系发展历程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为加强中新两国经贸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也为双方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将进一步促进两国经贸合作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现双赢,推动中新经贸关系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协定》的实施,将有利于两国进一步发挥各自产业优势,深化产业分工,有助于双方全面推进农牧业、林业、家电、服装等货物贸易领域的合作,并促进教育、旅游、环境、咨询等服务贸易的发展。《协定》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了制度性保障,营造了更加开放和稳定的商业运行环境。双方企业和产品可按照《协定》提供的优惠条件进入对方市场,有利于拓展合作空间,提高竞争力,实现互利共赢。同时,两国消费者也可以更低廉的价格享受到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新加坡

双边货物贸易概况

2007年中新双边货物贸易总额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中国向新加坡出口296亿美元,同比增长28%,中国从新加坡进口175亿美元,同比下降0.8%。中国是新加坡第二大贸易伙伴。新加坡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第七大外资来源国,第二大劳务市场。

《协定》带来的变化

两国将在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的基础上,加快货物贸易自由化进程。根据《协定》规定,新加坡将从2009年1月1日起,取消所有自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我国将在2012年1月1日前取消97.1%自新进口产品的关税,其中87.5%的产品从《协定》生效时起即实现零关税。

关税查询:

我国出口产品在新加坡全部享受零关税。

《协定》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人员流动、海关程序等诸多领域,是一份内容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双方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了贸易自由化进程,拓展了双边自由贸易关系与经贸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根据《协定》,新方承诺将在2009年1月1日取消全部自华进口产品关税;中方承诺将在2010年1月1日前对97.1%的自新进口产品实现零关税。双方还在医疗、教育、会计等服务贸易领域做出了高于WTO的承诺。

《协定》的签署是中新双边关系发展历程中新的里程碑,将进一步全面推进中新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也将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在全球共同应对金融动荡的时刻,《协定》的签署有利于维护两国经济与贸易的稳定和增长,为维持世界经济稳定和促进贸易自由化做出积极贡献。

新加坡服务业概况

新加坡既是世界有名的旅游国家、亚洲金融中心和亚洲美元市场中心之一,同时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重要的商业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

新加坡在金融(银行、保险、会计、律师、审计)、交通(快捷的空运、海运和高效的港口)、商业、酒店餐饮等领域发展迅速,被公认为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服务业是新加坡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其中商业服务(包括对外贸易)、交通通讯、批发零售、金融服务等是服务业最主要的行业,新加坡在这些行业的优势较明显,仍具较大的发展潜力。

《协定》带来的变化

根据《协定》规定,中新两国将在WTO和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基础上向对方服务提供者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市场。

在服务贸易方面,双方进一步相互扩大市场准入范围。新方的承诺包括:

1、承认我两所中医大学学历;

2、允许我在新设立中医大学和中医培训机构;

3、允许在新开展中文高等教育、中文成人教育和中文培训;

4、允许我在新开办独资医院;

5、同意与我尽快启动会计审计准则的认可谈判。我方承诺包括:

1、承诺新方在华设立股比不超过70%的外资医院;

2、认可新加坡两所大学的医学学历。

秘鲁

在货物贸易方面,中秘双方将对各自90%以上的产品分阶段实施零关税。中秘两国的全部货物产品将分为五类实施关税减让。第一类产品在《协定》实施后当年实施零关税,分别约占中、秘税目总数的61.19%和62.71%。第二类产品在《协定》生效5年内逐步降为零,分别约占中、秘税目总数的11.70%和12.94%。第三类产品在《协定》生效10年内关税逐步降为零,分别约占中、秘税目总数的20.68%和14.35%。第四类产品为例外产品,不作关税减让,分别约占中、秘税目总数的5.44%和8.05%。第五类产品将分别通过8、12、15、16、17年关税逐步降为零,分别约占中、秘税目总数的0.99%和 1.95%。《协定》实施后,中方的轻工、电子、家电、机械、汽车、化工、蔬菜、水果等产品和秘方的鱼粉、矿产品、水果、鱼类等产品将从中获益。

在服务贸易方面,在各自对WTO承诺的基础上,秘方将在采矿、研发、中文教育、中医、武术等部门进一步对中方开放,中方则在采矿、咨询、翻译、体育、旅游等部门对秘方进一步开放。同时,为进一步便利两国人员来往,《协定》为商务人员临时入境建立了透明的标准和简化的程序。

在投资方面,中秘双方相互给予对方投资者及其投资以准入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和公平公正待遇;鼓励双边投资并为其提供便利;规定除非为公共利益并经法定程序不得进行征收,一旦征收应当按照公平市场价值给予投资者补偿;保证投资和收益的自由汇出;建立了以投资者-东道国仲裁为特色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第三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季度报告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季度报告》发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季度报告(2014年第一季度)》4月30日在北京发布。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首份季度经济报告,其中分析了中国—东盟打造自贸区“升级版”的重点和难点,并对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提出六点建议。

这份由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主编的报告提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十多年来,对促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面临诸多现实问题,中国和东盟要提升合作水平,要从单纯以双边贸易为主,转变为综合合作关系,即以贸易、服务、投资,特别是投资为基础的服务和贸易合作。2013年9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提出打造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区。2014年4月,中国—东盟自贸区联委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重点讨论了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的各项准备工作,但各方对升级版倡议草案仍未达成一致意见。

对此,报告提出,打造好中国—东盟升级版自贸区,不仅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而且可以促进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实现、促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建设,对世界经济增长也将作出贡献。报告为此提出六条建议。

一是加强沟通和协调,携手打造升级版自贸区。中国与东盟应尽快启动升级版自贸区谈判,确保自贸区建设达到互利共赢的预期目标,巩固和发展双方经贸关系。

二是大力推动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和行业对接。不仅双方政府间加强产业政策互相通气、互相协调,双方行业商协会也应加强对接,为双方政府间的产业对接和行业合作探路。三是促进双方贸易快速、健康发展。中国与东盟双方应进一步扩大贸易规模,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贸易便利化的政策措施。

四是加大力度支持和促进双向投资。区域内各国应做好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的实施工作,进一步相互开放投资市场,推进投资便利化和逐步自由化,创造便利、透明及公平的投资环境,加快完善中国—东盟投资促进体制,加快开展重大项目合作。

五是商会应进一步发挥促进合作的桥梁作用。充分调动非政府组织参加自贸区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形成更稳固的经济社会基础。

六是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贸区优惠条件,积极开展贸易和投资合作。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表示,2014年是中国—东盟合作“钻石十年”的开局之年,双方经贸合作应进一步体现创新性、配套性、互利性。发布季度报告,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并希望以此促进中国与东盟打造自贸区升级版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发展,促进双方实现共同制定的贸易和投资合作目标,促进自贸区内各国发展和地区繁荣。

标签: 贸易研究报告 零售商贸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贸易行业资讯

第四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

在确定商品原产地符合东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泛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的基础上,适用以下规则:

规则1: 定义

对于此附件:

(a)“缔约方”意为协议的各方,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文莱、柬埔寨王国、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共和国、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b)“原料”应包括配料部分、部件、组件,和/或那些可经过物理合成另一商品,或那些从属于另一商品生产过程的商品。

(c)“原产品”是指符合原产地规则2中规定的产品。

(d)“制造”意为获得商品的方法,其中包括种植,开采, 收获,饲养,繁殖,榨取,采集,收集,捕捉,捕捞,诱捕,狩猎,制造,生产,加工或装配。

(e)特定产品的原产地规则是指原材料的税目号发生了改变或产品经过了特殊的生产加工过程或满足增值标准或同时满足上述任意几种标准的规则。

规则2:原产地标准

1、鉴于此协议,进口到缔约方的产品,如能满足以下列出的任一原产地要求,就能享受优惠待遇:

(a)在规则3中所陈述和定义的完全获得或生产的产品;或

(b)非完全生产或获得的产品,特指符合规则4,规则5或规则6的产品。

规则3:完全获得产品

按规则2(a)的意义,下述产品应被认为是完全生产或获得于缔约方的产品:

(a)植物和收获、采摘或采集的植物产品;

(b)生长和饲养的活动物;

(c)获取于上述b项所指活动物的动物产品;

(d)通过狩猎,诱捕,捕捞,采集或捕捉所得的产品;

(e)从土地、水域、海床或海床底土获取的矿物及其他自然产生物质,但a项至d项所列不包括在内;

(f)缔约方从其领海外的水域、海床或海床底土获取的产品;只要根据相关国际法该成员国有权开发这些水域、海床或海床底土;

(g)由在缔约方注册或有资格悬挂该方旗帜的船只自公海捕捞的海产品和其他水产品;

(h)于已在缔约方注册或有资格悬挂缔约方旗帜的捕捞船上加工并/或制作的产品,上述(g)项所涉及的产品除外;

(i)所采集的物品既不能再发挥其原有作用也不能被储存或修理,只能供回收原料用或用于循环再生目的,和

(j)在缔约方境域内获得或生产的货物只限于上述项目(a)至(i)所涉及的产品。

规则4: 非完全获得产品

(a)鉴于规则2(b),如果符合下述要求,产品可被认为是原产:

(i)产品源自任何缔约方的成份应不少于40%;或

(ii)如果源自非缔约方的原材料、零件或产品的总价值不超过该产品离岸价的60%,且该产品的最后一道加工工序在缔约方境域内完成。

(b)鉴于该附件,规则4(a)(ii)中所列出的原产地标准可以参考“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分”。40%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分计算公式如下:

非中国-东盟自贸区原料价值+来历不名原料价值

-----------X100%<60%

离岸价

因此,中国-东盟自贸区含量=100%-非中国-东盟自贸区原料=至少40%

(c)非原产原料价值应为:

(i)进口时原料的到岸价;或

(ii)在对原料进行加工处理的缔约方境域内最初确定购 买未知原产地原料的价格

(d)鉴于此规则,“原材料”被认定为哪国原产,判断符合这些规则,原产国应与原料加工成产品的国家一致。

规则5:原产地累计规则

除非特殊规定,凡在缔约国境内加工成型的商品,在满足规则2中原产地要求的前提下,只要源自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的累加成分含量不少于最终产品含量的40%,就可将该缔约国视为此商品原产地。(例如,完全原产地累计,适用于所有缔约国)

规则6:特定产品的原产地标准

那些在缔约方经过实质性改变的产品可被视为该缔约方的原产品。那些满足附件B中特定产品原产地规则的产品应被视为在该缔约方经过了实质性改变。

规则7:最低限度的操作和加工

属于下列目的的单一或组合操作或加工被认为是最低限度加工。并且不能作为确定商品是否属于一国家完全原产的参考:

(a)以确保商品保存良好为目的的运输或贮藏;

(b)方便装船或运输;

(c)为出售而进行的包装;

规则8:直运

下述情况被视为从出口方直运至进口方:

(a)如果商品运输途径任何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境域

(b)如果商品运输中未途径任何非ACFTA成员国境域

(c)如果商品运输中途经一个或多个非ACFTA成员国,但商品未在该国转船或做临时贮藏,必须符合以下情况:

(i)途径是由于地理原因或出于特殊运输要求

(ii)商品未投入市场销售或交付当地使用;并且

(iii)除了为保持商品保存良好而进行必须的卸载和重载外,在当地未对其进行其它任何处理

规则9:包装的处理

(a)为方便进口税的征收,一缔约方将对进口自另一方的货物与包装分别对待,当然也会分别对其包装进行原产地判定。

(b)当将商品视为整体进行原产地判定时,上述条款(a)不适用。包装将被视为与商品一体,而不必考虑运输或贮存商品所用的包装是否进口自非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

规则10:附件,备件和工具

如果进口成员国把附件,备件,工具及其它相关材料与商品同归一类并征税,则在判定商品原产地时将对附件、备件、工具及其他相关材料的原产地不予考虑在内。

规则11:中性成分

除非特殊规定,否则在判定商品原产地时,将不考虑在获得商品过程中所用的动力,燃料,车间,设备,机器和工具的产地,也不考虑那些只在生产中涉及而未形成商品残留或商品组成的材料。

规则12:产地证

持有出口缔约方政府机构签署产地证声明的商品才可以享受优惠待遇,且该产地证应与附录A中列明的签证实施细则相一致.规则13:审核和更改

上述这些规则可能会在必要情况下,依据成员国要求进行审核和更改。经过[贸易谈判委员会]同意的审核和更改结果也将对外公布。

第五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 导言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贸易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合作已变成多数国家及地区的战略选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勾画与实施正是顺应了全球经济发展规律。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到2010年该贸易区正式成立已有半年时间。本文将通过研究中国-东盟贸易区的贸易效应,深入研究中国与东盟地区建成后为中国带来的新的机遇及遇到的问题,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希望能够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开端,不仅关系到中国、东盟的经贸发展,同时也是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通过分析中国-东盟贸易现状,对两国的贸易变动情况作了细致的对比。并且对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政策建议。对于区域贸易一体化道路应该如何走下去,我们应该如何促进区域贸易的发展给出了可行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2 关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1.2.1 关税同盟理论

关税同盟,是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统一对非成员国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美国经济学家那位和李普西系统提出了关税同盟理论,认为关税同盟的组建会产生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1.2.2.1 静态效应

静态效应是在不考虑经济总量变化和技术进步的前提下,一体化组织在贸易、经济发展和福利方面对成员国的影响静态效应包括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贸易扩大效应、减少行政支出、减少走私和增强集体谈判力量几个方面。1.2.2.2 动态效应

动态效应指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对推动成员国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动态效应对于成员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有利于加强竞争、获取规模经济利益、有利于扩大投资三个方面。1.2.2 综合发展战略理论

与关税同盟理论不同,综合发展战略理论是用来指导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鲍里斯塞泽尔基。该理论认为经济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发展战略,要求有强有力的共同机构和政治意志来保护较不发达国家的优势。所以,有效的政府干预对于经济一体化是很重要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是变革世界经济格局、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素。1.2.2.1 综合发展战略理论的原则

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发展战略,它不局限于市场的统一;两极分化是伴随着一体化的一种特征;拒绝古典和现代一体化理论中所阐述的一体化成功条件。1.2.2.2 发展中国家地区一体化的考虑因素

发展中国家寻求经济的一体化,不仅要考虑自身发展情况,也要考虑国际环境。发展中国家一体化主要从从经济因素、政治和机构因素来考虑。

经济因素包括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成员国之间的差异;各成员国之间现存的经济和其他方面的而相互依存状况等。

政治和机构因素包括区域政治协调程度、对外政治关系模式和共同机构效率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背景及进程

2.1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背景

2.1.1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使各 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共同参与世界经济的整合。世界经济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显著特点与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尤其是近些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比较迅速,越来越多的追求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同时,都在积极推动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区域。2.1.2 东盟各国经济的发展缓慢,需要搭乘中国这班经济列车

1997年发生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使东盟国家之前的高速经济增长暂时处于停顿,也凸显了中国与东盟经济的相互依赖性。

于此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泰国、印尼等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提出了苛刻的附加条件,受援国必须实行严格的财政政策,进行更自由化的市场管理,甚至必须在政治制度上进行改革,使得东盟国家极度不满。而中国在此期间顶住巨大的压力,以负责任的大国风范确保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对受危机打击的东盟各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最终帮助东盟国家走出了金融危机。中国在危机中的负责任表现赢得了东盟各国的普遍好评,与中国的关系因此而迅速改善和发展。经历金融危机后,东盟更加明确了地区的发展需要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以加快经济一体化来防止危机的再次发生和冲击。2.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进程 2.2.1 萌芽阶段

萌芽期出现在1999年,当时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就在马尼拉召开的第三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中国愿意加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得联系。

2000年11月,朱镕基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自贸区的构想。

2001年3月,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正式成立。专家组认为中国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双方是双赢的决定,建议中国和东盟用10年时间建立自由贸易区。11 月,在第五次东盟和中国领导人会议上正式提出组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构想,并提出了两点:建议确定新世纪初的重点合作领域,根据各自的优势产业来确定近期合作的重点领域;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进程,在今后10年,正式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2.2.2 发展阶段

2002年,朱镕基总理和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的关系进入了发展阶段。

2003年,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国成为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非同盟国家,并与东盟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不论从中国还是东南亚经济合作的角度上看,此举都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进展,表明东盟与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已经走上快车道。

2004年11月,中国又与东盟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规定2005年7月起,出2004年已实施降税的早期收获产品和少量敏感产品外,双方将对其他约7000个税目的产品实施降税。2.2.3 成熟阶段

自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在菲律宾宿务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双方在60多个服务部门相互做出了高于世贸组织水平的市场开放承诺开始一直到现在。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第一个对外商谈的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中国和东盟的发展情况

3.1 中国和东盟的贸易情况 3.1.1 中国和东盟进出口额的改变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初建成,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至5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1118美元,增长近58%,东盟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1994-2004年间,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额由132.8亿美元增加到1058.79亿美元,除了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1年经济不景气及9.11事件的影响,双方贸易有较大幅度下降外,其他年份双边贸易的增长速度基本都保持在20%以上。

表1

2005-2008年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增长情况(单位:亿美元)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中国对东盟出口 522.57 650.10 779.45 855.56

同比增长率% 26.37 24.4 19.9 9.77

中国从东盟进口 611.36 749.51 931.72 1069.76

同比增长率% 31.73 24.31 14.82 28.46

进出口总额 1133.93 1399.61 1711.17 1925.33

同比增长率% 27.31 23.43 22.26 12.52

数据来源:根据东南亚国家联盟官方网站数据整理做成

3.1.2 中国和东盟主要贸易伙伴的改变

2008年中国是东盟第五大出口市场,并以12.9%的比例超过欧盟和美国成为东盟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同时东盟是中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可见目前双方的贸易在各自的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双方已成为对方不容忽视的重要贸易伙伴。(见表2)表2

2008中国和东盟主要出口市场和进口市场来源

中国主要出口市场 排名

国别 1 2 3 4 5 占比% 中国主要进口来源 排名

国别 1 2 3 4 5

占比%

东盟主要出口市场 排名

国别 1 2 3 4 5

东盟 欧盟 日本 美国 中国

占比% 27.6 12.8 11.9 11.5 9.7

东盟主要进口来源 排名

国别 1 2 3 4 5

东盟 日本 中国 欧盟 美国

占比% 25.9 12.9 12.9 10.8 9.6 欧盟 20.5 美国 17.7 香港 13.4 东盟 日本 8 7.9

日本 13.2 欧盟 11.4 东盟 11.4 韩国 台湾 9.4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和东南亚国家官方网站数据整理做成

而从表3中可以看出,中国和东盟的贸易规模占东盟对外贸易的规模的比例逐年增长。2008年占比是2002年占比的两倍,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

东盟已逐渐成为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在东盟的发展中起到了愈发重要的作用。同时双边贸易贸易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正式启动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贸易上的联系,使得两国在贸易上的关系更加密切。

表3 中国与东盟贸易规模占东盟对外贸易规模的比例

年份 占比% 2002 6 2003 7.2

2004 8.3

2005 9.3

2006 10

2007 10.6

2008 11.3

2009 12.7 资料来源:根据东南亚国家官方网站数据由笔者整理做成

3.2 中国和东盟吸引外资的情况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过程中,东盟的大体上中国和东盟在吸引区外直接投资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而且中国吸引外资的规模总体上大于东盟十国,表现出更强的投资新引力。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仍保持了对外商的投资吸引力,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外商对中国经济充满信息,外国直接投资规模进一步增长。

************.72180.22242.35353.42396.29549.67694.82605.96

图1 2001-2008年东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东南亚国家官方网站整理而得

1000800727.*********0072008407.15468.78527.43535.1606.3603.25923.95835.21

图2 2000-2008中国吸引外资直接投资情况(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数据整理得出

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但中国-东盟自贸区所带来的投资刺激效应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吸引外资的增加。自贸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到中国投资生产就可以更加方便地进入东盟市场,使国家间的贸易活动开展的更加方便和快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双方继续发展贸易关系存在的问题 4.1.1 东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009年,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额首次由逆差变为顺差,2009年1月至6月,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顺差为12.93亿美元。随着《货物贸易协定》的实施,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降税的逐步启动,中国出口规模正呈不断扩大趋势,中国对东盟的顺差已经引起一些东盟国家的重视和担忧,担心自贸区的建成和相互市场的开放会使中国制造的产品大量涌入东盟。现在东盟仍未摆脱金融危机影响,仍需要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增加外汇储备,担心失业的增加,而中国部分产业产能过剩,不少东盟国家害怕会冲击本国产业,担心中国迅速转化为顺差大国,有关行业商会己经向本国政府提议不能开放市场或放慢开放市场,印尼、越南等纷纷出现防御动作,如印尼贸易部区域合作司长伊曼就曾表示,由于害怕中国商品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印尼可能向东盟提出正式申请,要求延缓实施自贸区协议关税,对与中国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中降低关税的部分内容推迟执行。今天,市场开放与贸易保护正成为一对矛盾而影响双方的贸易发展。4.1.2 中国企业缺乏对自贸区规则的了解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中国和东盟90%以上的货物实现了“零关税”,双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实现了便利化。已有不少企业开始利用自贸区规则享受关税优惠,但是仍有不少企业对自贸区的规则认识不足,特别是在利用原产地证书方面缺乏足够的了解,自贸区原产地证书可以帮助降低中国企业出口成本,增加中国产品在东盟国家的竞争力。类似于原产地证明书的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

4.1.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结构缺乏足够的互补性

中国和东盟各成员国同属发展中国家,各国都实施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发展战略,且都以欧美和日本为主要出口市场和主要贸易伙伴。由于各国在国际分工中基本处于同一层次,出口产品存在同构性,使得双方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存在着竞争。东盟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比较难形成区内叫完整的产业水平分工结构。目前,双方的贸易产品数量值低,多数产品仍为初级产品,科技含量低。如何确定合作领域,加快合作的步伐,促进双方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摆在中国与东盟面前的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4.1.4 中国与东盟双方行业商会对接不够

在中国与东盟相互开放市场的过程中,我国的行业商会对东盟相关行业的信息 了解不够,双方行业商会之间缺乏有效和及时的沟通,行业对接薄弱,合作不够,直接影响了双方在更大范围内的互利合作,这不利于区域内产品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打造新的产业链还有待加强,合作空间有待大力开发。

自贸区建成以后,为双方的企业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双方取消了关税这道门槛以后,在11个国家的共同市场内,产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会大大增强,为双方企业在更大范围的互利合作创造了条件,这需要双方的行业商会一起探讨,在区域内做好规划、分工和优势互补,促进形成新的产业链,从而使区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共同开发更广泛的国际市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要通过开放市场密切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使这个区域能够提高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4.2 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存在的问题 4.2.1 中国企业缺乏对东盟投资意识

虽然近几年我国投资东盟国家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多,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意识到自贸区的建设意义和带来的机遇,不能充分认识到自贸区为企业直接投资东盟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保障,有些中国企业甚至认为大多数东盟国家经济比较落后,没有投资价值,缺乏投资东盟的意识,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国家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鼓励和优惠政策,缺乏对投资东盟国家商机的认识,面对自贸区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没有应对方案,以至于错过良好的投资机会。

比如,文莱自然资源丰富,但农业相对落后,其大量农产品需要从国外进口。由于水域没有污染,适宜养殖鱼虾,但自身养殖和捕捞技术落后,目前文莱有近一半的海产消费品靠进口,政府鼓励外资与文莱本地公司开展渔业合作:印尼具有发展热带农业的良好条件,长期以来是重要的棕搁油、天然橡胶和可可等热带农产品的出口大国,而我国又是印尼棕搁油和天然橡胶的主要进口国。因此,农业和种植业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老挝在木材和森林产品生产上具有竞争优势,是企业从 事木材和橡胶加工丰富的原料供应基地,由于老挝劳动力素质和当地管理水平低下,投资木材和橡胶加工厂有广阔的前景。除此之外,东盟还有很多具有开发潜力的领域值得中国企业及时发现商机,加大投资。4.2.2 国际化专营的专门人才不足

国际化经营不能简单照搬国内的市场营销经验和本国企业文化,中国企业需要既懂企业经营管理,又了解当地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能够按照当地的礼仪标准开展社会交往活动,同时又能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迅速做出经营调整的国际化经营人才,开发新市场的优秀人才不足己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障碍。4.2.3 政府对东盟投资信息服务缺乏时效性

中国企业缺乏对东盟投资的相关信息,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对东盟投资信息服务尚不完善,企业依靠自身力量要收集全面准确的投资信息十分困难,目前商务部的《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是每发布一次,对投资信息的发布缺乏时效性,没有建立起专门的信息资源数据库。针对已经走向东盟国家的企业所面临的行业相关信息,如行业的供需状况及市场发展前景和趋势等没有提供足够的实时信息,这使得中国企业要想在大量的信息资源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像大海捞针。因为信息的不通畅而导致企业不能根据当前的行业状况和现有竞争对手状况对经营战略做出相应调整,不能及时发现投资机会和商机。4.2.4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融资难目前仍然是阻挡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一大问题,解决融资难问题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与推动。

首先,由于中小企业对银行的收益贡献不大,因此银行不大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中小企业也往往存在信息不透明和财务不健全问题,资信度较低,而不像国有企业有政府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与担保,这就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相当大的障碍。其次,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发展还很不完善,其服务主要面向大型企业,缺乏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而在国外,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方式来筹措资金已经相当普遍。我国债券市场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基本上未向中小企业开放,债券发行的法律门槛较高,同时还要求有实力雄厚且信誉较好的单位为之担保等,这一系列的条件限制了中小企业进入债券市场。对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自身规模和实力的限制,使其很少有能力进行股票融资。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渠道的不畅通,导致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重过低,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中国-东盟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关系的对策建议 5.1.1 建立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保护前置化

首先,中国企业应认真研究东盟技术贸易壁垒体系、反倾销调查体系和绿色壁垒体系,总结国内外企业突破贸易保护的经验和教训,及时向企业传递相关信息,发布预警,帮助、指导国内企业突破国外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

其次,检验检疫机构应积极利用信息优势,增强对出口商品价格的分析能力,及时发现低价竞销的苗头,给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最后,定期对一些敏感产品列出清单,与海关、经贸部门配合,公布有关商品的最低限价,并建立合理的出口商品评估制度。

5.1.2 提升企业利用自贸区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强自由贸易区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培训,要向企业提供自贸区信息,完善服务工作,发展与自贸区相连的服务机构和服务经济,这会增强企业对自由贸易区的了解。比如在2009年,辽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检验检疫局共签发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金额达3924万美元,与2008年相比增长32.7%,此地 区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出现较大增势的主要原因就是宣传工作的加强,该局在网站上建立了区域性原产地证书专栏,详细介绍各种情况,组织企业人员举办培训班进行义务讲座,面对面解答企业疑难问题。

其次,企业也应及时根据市场规模的变化,制定出新的市场开发战略和策略,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规则、了解《货物贸易协议》和具体的降税时间表,抓住降税机会,在出口产品前可以到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网站进行查询,弄清楚自己产品的税率,以更低的成本方式进入对方市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5.1.3 增强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的互补性

中国和东盟国家存在着产业的同构性、出口贸易竞争激烈等问题,但如果对产业进行细分,仍然会发现其互补性,这也是双方进一步扩大贸易的重要基础。

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产品目前主要以资源禀赋的差异为基础,约占双方贸易额的一半。东盟的比较优势在国家森林、矿藏和热带作物等自然资源方面,中国则主要是金属及其制品、纺织品服装与鞋类、蔬菜及加工食品、车辆等。此外,双方电子信息产品在双方贸易结构中都占据相当的比重。中国与东盟之间应尽快建立一种密切的产业分工,突破目前以一般性资源互补为基础的双边贸易,使得两国之后的发展空间更大。

相对于东盟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国家,中国的产业技术相对成熟,相对于新加坡这样的较发达的国家,中国可以吸取其资金与科技产业的经验,来为自身谋求发展。

因此,中国与东盟双方可以在这些互补性交强的产业部门加强合作,提高双方的贸易依存度。

5.2 推进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政策建议

5.2.1 企业加强市场研究,对外投资“因国制宜” 企业应增强投资东盟国家的意识,及时发现商机并重视进入对方市场的可行性分析,合理选择投资国别和投资领域,制定有效的市场开发战略和经营策略,真正做到“因国制宜”。

5.2.2 积极推行“人才本土化战略”

中国企业不能简单的照搬国内企业文化,在国内的市场营销经验也往往不适用于国外新市场,应努力培养开发新市场的优秀人才,不断加大对当地人才培养的力度,积极推进当地管理人员的提拔和使用,使企业能够快速开辟新市场并更好地扎根当地。

同时,企业聘用当地人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还能为附近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和凝聚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避免文化冲突,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实现合作共赢,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例如格兰仕在进入东盟市场时就成功的实施了“人才本土化”战略,通过猎头公司寻找熟悉技术、设计、工艺、管理、市场和渠道的当地人才,为格兰仕快速占领当地市场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5.2.3 完善政府信息服务职能

为了促进更多的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并避免企业“走出去”的盲目性,政府要加强对企业境外直接投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的建设,对海外投资的国别和行业选择等进行指导,提供丰富的市场信息,制订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东盟规划,成为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的智囊团和助推器,如通过建立东盟投资环境信息库、东盟吸引外资项目和中介机构信息库等,为企业提供东盟经营和政策环境、项目合作机会和合作伙伴资信等信息。

5.2.4 加大财税、金融方面的支持力度

中国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出现的融资难问题。首先,应尽快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按增量对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 款给予适度的补助。政府通过适度补助的方式,可与金融机构共同承担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责任和风险。中小企业贷款相比于大型企业以及有政府背景的项目来说风险更大,地方政府通过给予一定补助的形式有利于形成风险补偿机制,降低银行贷款风险,从而提高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对风险补偿的额度、受益范围、使用规则和管理方法应尽快出台相应细则加以明确。

其次,设立企业联合组建的和包括中央、地方财政出资的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同时也需要政府成立信用度较高的再担保机构,在银行和再担保公司之中起到协调作用,调动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扩大信用担保规模的积极性。

再次,应要求大中型银行成立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专营机构,对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行差异化监管,从而使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积极性得到加强。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现状的研究,看到了自贸区的建立给中国和东盟各成员国带来的贸易和投资方面的影响。中国和东盟的关系日益密切,合作也越加频繁。但同时也看到了在投资和贸易方面存在的问题,如若不及时的想出对策,这些问题将会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来的正常运作。由于数据的时效性和本人能力有限,此次论文不能在关税同盟的静态和动态效应方面给予更加具体的数据分析,建议可以从关税同盟带来的经济效益方面来进行研究。

下载关于辟建中国**-俄罗斯*自由贸易区的情况报告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辟建中国**-俄罗斯*自由贸易区的情况报告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利弊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利弊分析 小组成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下,迈向了全面经济合作的新阶段。在新的世纪,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无论......

    自由贸易区仓库消防演习报告

    仓库消防演习报告 时间:2018年1月11日下午15:00 地点:自由贸易区**路仓库 出席单位:仓库全体人员、仓库保安人员 ***代表者 一、 演习程序: 1. 演习说明和答疑。 2. 模拟火灾,组......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分析 10级国贸四班 39 贝定镒 【摘要】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快速发展及亚洲经济形势的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愈益......

    2015俄罗斯·中国艺术节

    2015俄罗斯·中国艺术节 -------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艺术盛典 主办单位: 圣彼得堡市政府、市民族宫 圣彼得堡文化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圣彼得......

    中国俄罗斯文化年

    诚征作为《俄罗斯经典电影歌曲交响音乐会》芭蕾舞《天鹅湖》(完整版)冠名企业 自从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互办文化年以来,精彩纷呈的中国和俄罗斯文化节目在两地巡回上演,不仅加强了......

    美国梦、俄罗斯梦、中国梦

    美国梦、俄罗斯梦、中国梦美国有美国梦,俄罗斯有俄罗斯梦,美国梦的特点,最重要的是建立在个人奋斗的基础之上。就像当年阐述美国梦的一位作家讲过,美国梦最大的特点,就是任何一个......

    自由贸易区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自由贸易区建设专题调研报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后,《XXXX经济区发展规划》全面实施,作为XX经济区xxx市的xxx区,如何抓住多重叠加的新兴机遇,打造一个富裕文明平安宜居......

    关于签发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急件国质检通函〔2008〕654号关于签发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证明书有关事项的通知各直属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