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所理解的自由
我所理解的自由
自由,多么神圣的字眼,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了自由前赴后继,苦苦追求,甚至不惜流血牺牲,从庄周晓梦到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似乎有太多人穷其一生在感知自由,追求自由,然而,当我们稍微问下周围同学或朋友:“什么是自由?”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是“自由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自由就是想干嘛干嘛呗。”然而,对自由的理解真的那么简单吗?有一则话语说得很有哲理:“你一直想摆脱地球的吸引力,却不知道只有在地球吸引力的牵引下,你才可以自由地行走。”但凡呼吁自由的人,比然处于某种束缚之中,当然这种束缚有也可能是他脑海中臆想出来的结果。所以有人说“我追求自由”时,也许实质上他是想摆脱某种束缚。可是,摆脱束缚真的那么容易吗?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人活于世,就是处在各种矛盾之中,想要摆脱一种束缚的结果是掉入另一层束缚,而这一束缚也许更危险,更隐蔽。这不禁使我想起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那个著名的“洞穴比喻”:
假设人类居住在一个洞穴之中,有一条长长的过道通外面。人类从一开始就住在这里,像囚徒一样,双腿和脖子都被锁链锁住了,所以他们不能回头,只能看见前面的洞壁。在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在火与囚徒之间有一条路和一道矮墙,简直就是像是木偶戏的舞台。沿着矮墙,有一些人举着各式各样的动物和人的雕像走来走去,火光把这些雕像投射到洞壁上,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影子。由于那些囚徒生来就不能转身掉头,所以他们就把洞壁上的影子看作是真实的存在。假设有一天,不知因什么原因,有一个囚徒挣脱了锁链,他回过头来,看到了火光,最初他的眼睛不习惯光亮,当然很痛苦,他会以为他看到的不是真实的存在。但是当他习惯了之后就会发现,过去被看作是真实存在的东西不过是影像,眼前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再假设,他被拉出了洞穴,当他面对太阳的时候,一定会被阳光照得眼花缭乱,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终于发现,在太阳照耀下的外面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那时他开始怜悯起自己的那些仍然生活在洞穴之中的同伴了,于是他决定回去拯救他们。然而,他已经不能适应洞穴中的世界了,在他的同伴看来,是他把他自己的眼睛弄坏了。如果他执意要释放他们,把他们带回光明,他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时常想:在我们为那些走出洞穴、迈向阳光的勇士庆贺时,我们不禁要问,他们真的走出洞穴了吗?他们看到的、感受到的,是真实的吗?会不会他们依然处在一个更大的洞穴之中?甚至,当我们在为他思考的此时,我们是否也正处在一个无处不在去又看不见摸不着的洞穴之中?如果你我都无时无刻不在洞穴的狭隘之中,那我们还有什么可能摆脱约束,拥抱自由呢?
无怪乎,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开篇即说道:“人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那么,我们是否从此不再谈论自由,不再追求自由,任由身上的枷锁日益粗壮呢?我相信,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会采取行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追求自由,哪怕是片刻,因为自由是如此的圣神以至于有人愿意抛弃生命来追求之!
“不自由,毋宁死!”好豪迈的宣言!
作为一个学法数载的年轻法学法人,我仅想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自由。
按照社会契约论的观点,原始人类生活在没有规章制度的自然状态,每个人都在为获取食物,求得生存而挣扎、奔波,他们唯一的束缚来自大自然,来自风雨闪电奔雷对他们身体的侵害,来自毒蛇猛兽对他们的攻击,来自食不果腹对他们健康和生命的威胁,他们每天的活动基本限于获取食物、生存、获取食物的阶段,哪怕繁衍后代也多半是出于本能的意愿。这一阶段,他们人人平等自由,因为没有一个可以对他们强加束缚的人为强权,他们几乎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但此时的他们又是不平等的,因为个体的差异导致他们在维持自
己基本生存的能力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差异,于是有人早早逝去,更为恐怖的是,由于在他们之间没有约束的制度,同类之间的互相残杀时有发生。为了避免同类的互相残杀和获取食物以求得自身生存的最大可能性,他们订立规章制度,成立共同体,并让过部分权利给共同体,寻求共同体的庇护。人们在共同体的约束下过着相对自由的生活。这一共同体演变为社会,和国家,而维持着一个共同体的制度则逐渐演化为法律等规则。
从这个角度而言,法律的产生和归宿并不是为了限制自由,恰恰相反,它是在保障和扩大自由,人也只有在法律的约束下才能过上正常有序安定的生活。对这一抽象表达的最贴切的比喻就是为什么马路上会设置红绿灯:虽然红绿灯的设置给部分行人和车辆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因为要等一方先行通过,但是从更长久的角度来看,红绿灯的设置规范了行人和车辆的通行自由,保障了交通畅通。我们都厌恶甚至痛恨没有红绿灯或是不遵守红绿灯拥挤不堪的路面街头。
事实上,自近代以来,我们理解的自由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不受他人的干预和限制,即“免于-------的自由”,这一层面的自由称之为“消极自由”;其二是可以自己决定做某事,即所谓的“从事------的自由”,这一层面的自由,成为“积极自由”。孟德斯鸠有言“自由是做法律允许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做一个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因为其他人也会拥有同样的自由。”也就是说,法律(当然包括其他规则)限定一个公民可以自由从事的范围,只有在这一范围内,人的行为才能自由,超越这一范围,就会侵犯他人的自由的领域,接受规则制约的不良后果甚至惩罚。
比如,此时此刻,我在图书馆的自习室内进行写作,那么查阅图书、埋头写作是我的自由,然而大声喧哗是不被允许的,因为这一行为显然会侵犯他们人查阅资料,埋头写作的自由。因此,我在图书馆的自由被限定在查阅图书、写作等等至少不干扰他人从事类似学习活动的范围之内。从这个角度说,无规则并不意味着自由,而有规则也并不意味着不自由。事实上,规则的设定是在让我们牺牲更少的自由以获取更大的自由,或者说是尊重他人的自由以赢得别人对我们自己的尊重。从而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有序安定和谐地生活。再比如,从理论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杀人的自由,但是我一旦选择杀人,就面临着自己的生命被剥夺的危险,我们实在是很难也不敢想象一个可以随意杀人的社会下人人自危的局面。
说到这,有人会说:“这到底是在追求自由啊,还是在逃避规则的惩罚。”我们不能否认人皆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司马迁在《史记》中更是一语道破玄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语也有言“无利不起早”。记得以前读过一篇心理学文章,对人的行为动机作出了比马斯洛更为简洁的划分,作者认为人之所以行动,是因为一是追求快乐,二是逃避痛苦。仔细一想,他的观点不无道理,而且作者还认为逃避痛苦的动力比追求愉快更强上数倍。的确如此,这一理论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身边很多人的行为,值得深思。故而,无论是追求自由还是逃避惩罚,二者统一的,因为要享受更大范围的自由,所以要对行为进行规制,制定对违反者的惩罚规则,让人产生敬畏心理,以便安心地在规则所预定的范围内随心所欲地进行活动。正是对规则的尊重才使我们尽可能地享受规则带来的自由。
我们不能否认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人民群众能够享受的自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我们也看到,有关政府部门在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但是,我们也很遗憾地看到,还有很多很多合理的自由被践踏:宜黄自焚、彭水诗案、跨省追捕------还有人说,中国最大的不自由是户籍制度,一个小小的户口本将人一辈子打上烙印,钉上符号,宪法所确认的迁徙自由成了一纸空文。
最近有个事情,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因为都是同龄人所为,所以我极为关注:复旦大学杨浦区人大代表选举,因为弃权太多,两名官方候选人均无法得过数票,加上有大学生恶搞,填上欲照主角陈冠希,日本AV女友苍井空等名,令选举无效,要重新选举。还有厦门
大学,两校区都有大量的票投给“好庄严”和“苍井空”,而导致没有任何一个候选人选票过半不得不重新选举。至于为什么要如此行为,复旦一名大三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不满,当局提名的候选人是谁,政纲是什么,都不清楚。这样的选举,本身就是滑稽的,还不如苍井空和陈冠希,更有影响力。”(网易新闻)
毫无疑问,如今得到宪法所确认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这在数百年前的西方和数十年前的中国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一权利和自由是无数有志之士奋斗甚至流血牺牲争取来的,我们理所当然应该为了这一自由得到国家根本大法的确认而确认拍手称快,欢欣鼓舞。然而,就像在新闻中,复旦、厦大的学生,事实上,有着“不知候选人是谁”遭遇的远远不止他们,也许每一个18周岁以上的中国公民都经历过呢。此时,我们固然有投票的权利,但这一自由有有何意义呢?甚至,倘若提名的候选人不仅未能为人民服务,反而以权谋私,选私舞弊,而我们当初也许是迫不得已、也许是漫不经心投的那神圣的一票无疑是在助纣为虐!难怪乎复旦厦大的学生会进行“无声的抗争”。
值得高兴的是,当下的中国,已经有了一大批权利和自由的先知先觉者在为更多人的自由而奔走呼号,我们对未来可以享受的更大范围的自由信心满满。
第二篇:我所理解的鲁迅
《 野草 》的 力 量——我所理解的鲁迅
从小学开始,一直到现在的大学,鲁迅先生的作品就是语文课本中不可或缺的经典篇目。几乎是从小学开始,语文课本中就开始出现鲁迅先生的作品了,并且几乎每篇都要背诵。而在当时看来,鲁迅先生的文章不免是有些晦涩难懂的。那时的我总把鲁迅先生想象成是一位严肃的“钢铁战士”,就好像是主旋律影片中的硬汉,举着投枪,一往无前、无所畏惧,战斗就是他生存的全部意义和寄托。
现在的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我便重读了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其中的《题辞》让我惊讶地发现文字又显示出新的意味:穿过文字,我可以看到一个不同于以往斗士形象的一个真实的鲁迅。
在《野草》中,我最偏爱的是《好的故事》。这是一篇相对轻松的片断,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富有散文诗性质的短文,篇幅并不长。但是鲁迅先生通过这简短的文字,展现给我们一种美丽而深邃的意境,这是鲁迅先生关于人生的现实的与哲学的深沉思考。这些深邃的人生哲学和现实感慨,是鲁迅先生在非常宁静的深夜里的深沉艺术思索,他以精美的文字呈现了出来。
《好的故事》描绘的景物虽美,但总让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在中学时学过的鲁迅先生的作品中,记忆深刻的是《社戏》,对其中描绘的浙江农村的风景心向往之。因为那代表了一种单纯的美好。而同样是描绘水乡的景色,《好的故事》中的景物就闪现出一种诡异的色彩。在水波荡漾中,一切都是不真实的。这其中,“昏沉的夜”即是鲁迅所生存的黑暗现实的象征;而“美的人和美的事”则是鲁迅先生对黑暗现实绝望反抗心境之下,内心深处对理想、美好、和平境界的向往与抒写。
在阅读《野草》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鲁迅的真实。他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战斗符号,不是一个从躯体甚至到心灵都用金属包裹起来的“铁人”。他只是普普通通的血肉之躯,他也有脆弱的时候,他也有想要找一个温暖的港湾休憩的时候,他也有着我们普通人都有的情感与困惑,他的情感甚至比常人更加敏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容易受到伤害。他也和我们普通人一样向往着美好而自由的生活,可是现实的黑暗却往往让他不能自己,他只能选择投入到战斗当中去,为自己而战,为家而战,为了所有的我们而战。
在《野草》中,我总能感受到自己随着鲁迅感情的汹涌的波涛沉浮却无法看清这汹涌的波涛中到底包含了多少情感。我可以体会到波涛一次又一次重重地拍打在沙滩上,却无法掌握自己的方向,身不由己地在黑暗中期待曙光。
幸运地是,鲁迅终于走出了死亡的阴影,穿越坟墓重获新生。我们终于又看到那个嬉笑怒骂、充满坚定信念的鲁迅。许广平的出现是帮助鲁迅走出绝望的一盏灯,但更重要的是,鲁迅心中的那盏希望之灯,虽然经历了狂风暴雨的洗礼,但是始终都没有熄灭!
第三篇:我所鲁迅的理解
在中国作家里面,从系统的学校教育中,接触最多的莫过鲁迅,从初中时的《一件小事》、《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到高中时的《友邦惊诧论》、《论费厄泼赖应该缓刑》、《祝福》、《孔乙己》等等,可以列出一长串的文章。这些作品,每一篇都是学习的重点,老师会从中心思想到每段、每层甚至每句话,都要分析出个子丑寅卯。因此,在做学生的经历中,对鲁迅是又爱
又恨,爱的是他思想睿智、笔锋的犀利,恨他句句皆警语,考试时疲于背诵还总是顾此失彼。及至从学校那种大大小小的考试中解脱,真正从欣赏理解的角度去拜读鲁迅的文章,才渐渐有了新的看法。以前读鲁迅的文章,尤其是杂文,在头脑中可以给鲁迅画一幅形象非常鲜明的素描,用文字简单概括一下:一张棱角鲜明的瘦脸,傲然上翘的八字胡,加上一头倔强的如钢针的头发,其中最突出的还是他那双洞穿一切的眼睛,似乎能看穿“藏在皮袍下的国民的劣根性来”,俨然愤世嫉俗,睚眦必报的倔老头的网形象(虽然并不知道那时他是否年老,印象中却是如此)。现在已为人师的我,看过的书多了,思想也多少成熟了一些,再回过头去看鲁迅的作品,渐渐看出了一点别样的味道;在他那冷傲耿直的外表下,藏的是一颗火热、真挚、充满伟大情感的心灵。因此,在早期对他的肖像画中,作家的眼神中又多了一些柔和、深沉的底蕴。在鲁迅谈他弃医从文的根由时,曾谈到写文章是为了“揭示病痛,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我想,这句话应该是他创作小说,塑造形象的一个主要动因。在鲁迅的诸多小说中,不管作家出现在文章中与否,给人的感觉却是作家的笔调或作品中的“我”的语言是冷峻的、客观的、不介入个人情感的,如《祝福》、《孔乙己》、《阿q正传》、《药》等等。但在冷峻的背后,却是作家(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深沉炽热的情感。仅从鲁迅小说所塑造的一些主要形象中来分析作家情感的表现。姑且将他小说中的形象分成三类加以浅析。第一类便是彻底否定。对这一类,作家极写虚伪、冷酷、麻木不仁。这类人正是当时社会上真正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如《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药》中的康大叔等,这些人物是封建制度的支柱,彻底暴露了当时国民的劣根性,是应该被根除的。鲁四老爷一味遵循古制,恪守封建观念,才造成祥林嫂的最终死亡,他和众多帮凶一起,制造了祥林嫂的悲剧,四铭和高尔础是伪君子的代表,好女色而又欲盖弥彰,十足的无赖,满口的仁义道德,又满脑子邪门歪道。第二类是既愤恨又同情。孔乙已,一个深受封建科学制度毒害而又不觉醒的知识分子,从“窃书事件”、“茴字的几种写法”中可见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已深入其骨髓,而他又是善良的、无辜的,正如此,才更能体现封建社会对他的毒害;阿q是可怜的,又是可悲的、可爱的人,他是中国当时大多数农民的代表,他的性格矛盾对立,诸如:既是革命的,又是保守的;既是单纯的,又是无赖的;既是慷慨的,又是自私的等等。在这种种矛盾之中,我们也看到了鲁迅对当时农民的深刻认识。华老柱,一个本份的小老板,一个慈爱的父亲,却也是一个愚昧的不觉悟者,他可以用沾满革命者鲜血的馒头试图医治儿子的痨病,真是可悲可叹。存在于这些人物身上的缺点,作家把他解释出来,希望能被治愈。第三类主要是寄予作者深切的同情和爱,如祥林嫂、魏连殳、夏瑜等等,在祥林嫂身上,作家主要是对封建社会下层女性的同情,以及对造成弱者不幸的控诉。而魏连殳是虽有些觉悟但最终不能挣脱黑暗势力被罪恶的旧社会所吞没的“孤独者”。夏瑜是作者笔下的一个孤独的革命者形象,他独自奋斗去唤醒民众的觉醒,但最终还是成为痨病患者的一味“药引子”!这正源于作家深刻的爱,他才把这些人物完完全全地摆在读者的面前,不需要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描绘,而在他的字里行间却始终传达着一种让人心痛的感觉。在这些人物的身上,作家也注意去表现他们身上的一些不足。如祥林嫂的迷信,夏瑜斗争的孤独等等。以上只是单借几部作品中的人物来看鲁迅的情感,只是为了说明鲁迅是人,而不是神,是一个情感丰富有爱有恨的人,用他的诗中的两句作为结语:“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第四篇:我所理解的小康社会
我所理解的小康社会
在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国力日渐增强的今天,我想说我们小康社会又进一步啦!那么我所理解的小康社会是我们的贫富差距不再那么的大,中华儿女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青年人不再为就业而发愁、中年人不再为温饱而东奔西跑远离家乡打工生存、老年人不再为看病发难,也不用独守着一个家盼望着子女的归来等一些社会问题,我所想的小康社会是全民族全中国的大和谐,人们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画面。
《辞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古代我们对小康社会要求的很简单,不复杂,其实很好实现但因为战争因为社会制度想要这样也是不易获得的,那个时代男耕女织也是一种幸福。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我所想的小康和古人相比其实也差不多,只不过时代在变化,今天我们随着时代的变化对小康也有了不一样的要求,现在对小康的要求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其实这正是我心中所想,我很喜欢这样的小康的到来。
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想要的生活环境有过憧憬和畅想,那么我就希望我身边的人幸福,真正的实现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运》所谓的“大同”社会的原型是夏代以前的原始社会,通过对原始共产制社会的美化,展示了一幅令人向往的美丽画卷,从而,“大同”的理想社会成为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一再追求的最终目标。在今天我依旧希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我们邻里邻居相亲相爱,希望我们的国家社会发展更加进步,人人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奋斗,我们以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人人都有自己想法的表达权,九年义务教育也会更加进步,我们每个社会存在的主体都能过着充实幸福的生活。当我们不再愁衣食住行,闲暇时间可以去祖国的山川大河看看美丽风景,散散心、放放松时那就是我所想的小康社会。小康社会靠我每个人的努力建设,让我们都为小康社会得到贡献一点自己的微薄力量吧!
第五篇:我所理解的毛泽东思想
我所理解的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从毛泽东思想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思想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但又具有自己的特色;毛泽东思想是实践的成果,不是纯粹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不是偶然,是历史的必然发展。近现代时期,中国不断地进行各种尝试,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大革命等改革运动中,中国人民逐渐意识到单单从器物、制度、文化是改变不了中国的。当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春风吹到中国时,思想觉悟的中国人开始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但是中国的国情毕竟和外国不同,所以我们迫切地需要联系自己的实际制定出符合我们国情的思想指导。这是我关于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原因中的重点理解。与此同时,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原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段曲折的史诗,是凝聚了无数革命前辈的智慧与血汗的劳动成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长征,而军队中的错误领导给红军带来了更为严重的损失,这时的革命者还没有成熟,他们迫切地需要一个正确的思想的来指导。遵义会议的召开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思想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从此中国共产党便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开始伟大的革命征程。但是,毛泽东思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毛泽东和革命前辈们在战争中根据中国实际国情不断修复、补充起来的。在毛泽东思想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辉煌的战绩。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等人没有就此放松,而是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相继提出了三大改造、人民民主专政等切合实际的理论,逐步把中国引领到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虽然后期毛泽东本人以及党内有关人士由于思想过于急进而产生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很大的损失的错误指导思想,但是总体而言还是功大于过。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对待毛泽东思想,应该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一方面,我们要铭记毛泽东思想为我们的祖国,甚至于世界人民作出的伟大贡献。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记得学习精华,不断地完善不足。
对于毛泽东思想,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俄国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根据国情采取了城市包围城市的作战方针,并取得了胜利。但是中国共产党在进行这个尝试时却遭遇了失败,几个大城市被国民党占领,革命力量在不断削弱。这时毛泽东等人果断放弃了城市包围城市的作战方针,转而向农村包围城市策略。这是根据中国实际国情作出的明智判断,可以说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完善补充,是中国共产党的敢于挑战权威的创新之举。一个国家但凡要立于世界,创新是并不可少的。纵观当代中国,国人的创新意识不断削弱,我们更多地是模仿、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诺贝尔奖从没有地道的中国人问津就是一个明显的表示。我想通过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我们应该树立起创新意识,在生活中敢于挑战权威,刻苦钻研,为我们的民族、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