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调查报告
福建生态工程学校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
人才社会需求状况社会调查论证报告
随着社会人才市场化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掌握一技之长的熟练的技能型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成为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和教学管理的重要课题。为了适应社会需求,专业设置更加科学,受教务科委托,我们专业设置调查小组深入基层企业访谈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现状: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人们开始理性思索要重修自然,通过绿化、美化环境提高自己的居住和生活质量,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人才作为城市环境的美容师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我省提出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实现全面对接后,在农业、林业、花卉等产业与台湾实现了全方位的合作,并取得了快速发展,大量的台商独资、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需要大量的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掌握一技之长的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类专门人才和产业工人。我们先后到闽侯上街花卉基地、永安林业集团、福清鑫闽种业、漳州花卉产业园区等十数家企业进行访谈和调研,了解和咨询他们用工的专业和技能需求。为我们设立专业和课程设置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招收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学制为三年,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培养面向城镇、社区绿化,林业、农业产业化所需的 1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级实用型技术人才。
首先:在思想品德方面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较强的法律意识。
其次:文化知识方面培养学生掌握与本专业中级技术工所需理论和技能相适应的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第三: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方面要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中级技术工人所需的基本技术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实践操作技能,达到中级技术工人的有关技能要求,熟练掌握本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并结合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
三、课程设置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企业用工不要求学生有很深的专业背景和理论知识,他们更加注重强调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吃苦耐劳精神和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应当降低理论难度,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对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课时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应该是1:1~1:2。这样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强化后走出校门到企业后就能直接顶岗工作。另外对专业课程进行模块化强化,如果蔬花卉生产技术、花卉培育与管护、插花与盆景艺术、植物组培等方向。
开设的核心课程:花卉学、果蔬花卉植物与栽培、果蔬花卉生产技术、有害生物防治、插花与盆景制作、植物组培技术等。
技能证书:花卉园艺师中级证书、计算机辅助制图(CAD)中级证书等。
从学校的师资及实训实习设施来看,我校目前有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类相关专业教师15名,其中高级讲师4名、讲师8名位、技师1名,助理讲师2名;有13位老师是具有专业技能证书的的双师型教师。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有8间近700m2,各种实训实习用专业仪器200余台(套),校内苗圃约500 m2,校外实训基地面积近100亩。学校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设施齐备,完全能满足教学需要。
四、职业面向
随着我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接受台湾产业特别是农业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和规模不断壮大,特色农业、林业如花卉、盆景、水果、苗木培育、城市绿化等产业化趋势日益明显,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的技能型人才一定能找到其用武之地的。
因此,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果蔬花卉生产技术工程专业人才有旺盛的市场需求,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绿化产业符合国家支持的产业背景,我们建议学校近三年继续开设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调查小组2010年3月
第二篇: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我校于1980年开办《园艺》专业,现过渡为《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该专业已连续招生34年,迄今共培养全日制毕业生2963人,现有专业师资30人,中、高级职称24人(双师型教师24人),其中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老师21(双师型教师19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3人。分别于2004、2007、2010年通过区教育厅评估被确定为自治区级示范专业,其实训基地于2009年通过评估被确定为广西中等职业学校首批自治区级示范性校内实训基地,同时被确定为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2010年获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共260万元,2011年获区财政支持180万,用于《果蔬花卉生产技术》实训基地升级建设。
一、《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连续招生30多年,办学条件日臻完善
(一)目前,我校是广西唯一一所开办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并招生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连续招生30多年
近3年来,随着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办学水平的提高,该专业的示范作用逐步彰显,2011年招生92人,2012年招生22人,2013年招生40人,近三年合计156人。毕业生“双证率”100%,就业率99.09%,对口就业率95.49%。另外,为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2011—2013年对社会人员开展技能培
训共2815人,1902课时,达15992人次,其中受自治区农业厅委托举办“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培训614人,“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培训350人,受自治区移民局委托举办“水库移民培训”培训413人,受桂林市扶贫办委托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训900人,扶贫学历生培训490人。其中多人参加了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和鉴定考试,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
(二)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办学吸引力进一步增强近年来,学校在完善办学条件方面确定的建设思路是: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证,以高质量为标准,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为目标,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绿化美化校园环境,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良好的办学条件与育人环境。
近3年来,学校多方筹集资金共70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2011-2013年新建了温室大棚5栋共4480平方米,装修室内体育馆一个730平方米,学生公寓楼完善安装节能供热水设施,重新改造舍内供电线路,绿化美化了校园,添置教学设施设备,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
(三)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学校抓住机遇,更新观念,全面深入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在培养中等农业职业应用型人才、促进广西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的办学水平在近几年内得到了显著提高 和突破,2011年学校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评估确定为“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四)实践教学条件更加完善,人才培养更有成效 学校非常重视示范专业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实践教学设施设备不断充实。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实验实习设施完善,教学实习场所齐全。设有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实验室19个,校内有不同模式的实训基地6个,校外有不同特点的实训基地12个。校内果蔬花卉生产技术实训基获教育厅批准为“自治区级示范实训基地”,建成了“石斛兰组培大棚”三个,蔬菜设施化栽培大棚1个,酿酒葡萄引种试验大棚1个,盆景制作场一个等,现有教学条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特色技能。
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 学校根据发展需求与学校实际,制订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确定了师资队伍建设思路:以提高教师全面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重点,以内培外引为途径,以结构合理为目标,以建立激励机制为保障,努力建设一支思想道德好、业务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专业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鼓励教师进修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 学校制订了《教师继续教育管理规定》,鼓励教师在职进修 学习。三年来,《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教师有2人在职攻读研究生,现担任《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师的中,研究生学历8人,专业教师25人,22人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实习指导教师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专任教师26人,学历合格率100%。
(二)抓“双师”培养,建成具有实践技能特长的教师队伍
一是坚持组织教师深入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要求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教师参加校内果蔬花卉生产技术基地生产经营和建设管理。
二是支持专业教师到校外生产一线从事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推广工作。近年来,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教师常运涛、谢肇宁、陈小军、黎德荣等骨干专业教师坚持为桂林市有关县乡开展果树、葡萄、蔬菜、食用菌等方面栽培技术指导、培训,支持“三农”工作,广受社会好评,在桂北大地享有良好社会声誉。
三是积极支持和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鼓励教师考取各种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成为“双师型”教师。目前,《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师资30名,其中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21人,具有“双师型”教师20人,“双师型”教师比例为 95.23%。
本专业教师有高级讲师、高级农艺师、高级农艺工、高级 园林果蔬花卉园艺工、家电维修中级工、职业指导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形成了专业特色鲜明的师资队伍。
(三)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国家、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培训和国家、国际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素质
为提高专业教师素质,打造精干的专业教师队伍,加强我校示范专业建设,近年来,我校积极派出相关专业教师参加国家及自治区级主管部门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2013年派出1位教师参加中职骨干教师赴德培训(德国,现代农业技术),2011派出1位教师参加全区中职骨干教师赴台培训,2011-2013年期间,派出3位教师参加本专业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三年来派出6人次参加国家级培训,专业教师24人,培训进修比例达87.5%。
(四)抓岗位培训,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 学校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坚持开展教师岗位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一是岗前培训,每年均对所有新教师进行以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二是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如组织教师参加普通话培训考级,非师范院校专业教师参加教师资格培训考试;三是组织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目标的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四是组织教学经验交流会、公开课、观摩课、参观学习等活动;五是现代教育技术全员培训,对所有教师进行课件制作、动画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内容培训。多方面的培训教育,使我校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五)抓教研结合,提高了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学校制定了《鼓励教师著书立说的暂行规定》,奖励教师发表论文,调动了教师参与教学科研、学术探讨的积极性。2011年以来,专业教师承担了《深化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加快园艺专业的创新建设》等19个课题项目,专业教师邹香能等几位教师完成的《食用菌高效节能即热常压式灭菌池研究》项目研究通过了验收,获国家专利一项(证书编号1751882)。专业教师参加中职规划教材编9部;专业教师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了科研论文34篇。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成果三等奖2项,“十一五”广西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2个,全区中等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改革成果奖三等奖2个。
三、进一步完善专业实训设施,实习设备先进充足
(一)重视专业实验室的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 实训室设施完善,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实验设备先进充足,设有园林果蔬综合实训室、园林果蔬规划设计实训室、植物保护实训室、农产品加工实训室、组织培养实训室室等果蔬花卉生产技术实训室。
本示范专业根据教学需要采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专业课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课程门数占开设课程总门数的100%。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00%。
(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良好
近3年来,学校加强校内集“科研型、生产型、推广型”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成绩卓著。专业老师利用基地开展了智能调控环境型有机生态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罗汉果组培苗培养、石斛兰组培苗培养、果实套袋栽培试验及推广、美国提子避雨栽培示范、梨树水平棚架示范栽培、良种苗木繁育及推广、杏鲍菇丰产栽培及推广等9项校内生产与推广项目。
(三)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现产学研结合 学校在有桂林市临桂县会仙镇开展校外实习同时,学校积极与各地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与5家果蔬花卉生产技术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网络,并且在各实习基地聘请兼职指导教师,使实习实训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了实习实训效果。
近年来,学校还与广西柑桔研究所、桂林市农科所、桂林植物园、广州花卉研究中心等科研推广单位合作建设校外现代农业实训基地,使教学中的生产实践由传统型农业向现代型农业转化。既提高了专业教师的素质,又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应用技能。
四、学校重视教学改革,专业办学质量成绩显著 学校围绕专业示范建设,以现代化为先导,以先进教学设备和优秀教师队伍为支撑,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强化学生 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确立教学质量在专业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促进办学水平提高和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彰显专业的示范作用。
(一)培养目标明确
该专业主要面向农村、农业、农民,培养能胜任果蔬花卉产、供、销等一线工作的、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技能复合型人才。
(二)教学管理不断规范,教学质量监控不断加强 为适应新时期中等职业教学管理的要求,我校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基础,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为核心,以保证教学运行规范为重点,以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为保障,进一步加强了教学的规范化和教学质量的监控工作。
1、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行为
修订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分别汇编成《教学管理文件汇编》和《实验室管理文件汇编》,使各项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
2、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为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0年3月,学校成立教研中心,重点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教学督导工作领导小组,有计划地组织教学检查,加强了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教学的规范化和教学质量的监控工作。
(三)坚持教学改革,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用活模块式教学,提高专业教学效果
我校内《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系“自治区示范性校内实训基地”,有果树蔬菜花卉用地30亩,形成了罗汉果组培苗培养、石斛兰组培苗培养、食用菌生产试验基地三个,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林园一个——“雁山园”,为结合专业理论教学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本专业学生开展果蔬、葡萄、食用菌等项目生产实践,让学生在实地、实情、实境中理解知识和提高技能。提高学生对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增强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加强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本专业全体学生参加了实训基地9个生产示范项目及试验项目的管理,在每一年的科研和试验实施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创业和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
3、多种实践教学方式结合,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 本示范专业教师坚持教学方法改革: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利用校内实训区的优势,开展本专业模块式教学;成立各科技协会并使其活动与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相结合;毕业实习采用顶岗实习的办法;注重以技能考核鉴定、技能竞赛为平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操作水平。
学校推行“多证制”,教学中加强了技能考核过级培训,开展了中级果树园艺工、中级花卉园艺工、中级菌类园艺工、中级植物保护工、蔬菜园艺工等5个行业特有工种的培训,提高了学生技能考证过关率,“双证率”达到100%,就业率99%,对口就业率95%。
(四)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实现产学研结合
学校在有桂林市会仙校外实习同时,学校积极与各地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与5家果蔬花卉生产技术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网络,并且在各实习基地聘请兼职指导教师,使实习实训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了实习实训效果。
近年来,学校还与广西柑桔研究所、桂林市农科所、桂林植物园等科研推广单位合作建设校外现代农业实训基地,使教学中的生产实践由传统型农业向现代型农业转化。既提高了专业教师的素质,又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应用技能。
五、坚持服务“三农”和当地经济建设,加大成人培训力度,彰显农业职业教育的示范辐射作用
1、坚持服务“三农”。从1990年开始,我校就在临桂县的会仙镇,灵川县的定江镇等地开辟了19个科教兴农实习基地,采取师生驻点、滚动实习的形式开展南方优质梨丰产栽培、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及时为“三农”服务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师生定期到雁山区、灵川 县海洋乡等十二个县区50多个村镇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受益群众数十万人,得到了当地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表彰,获得农业部授予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称号。
2、加大成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服务当地经济建设。我校是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和广西中等职业学校首批自治区级示范性校内实训基地,为充分发挥该专业教育教学资源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社会广泛培养“涉农”技能人才,为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2011—2013年对社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共2815人,达15992人次,其中受自治区农业厅委托举办“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培训614人,“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培训350人,受自治区移民局委托举办“水库移民培训”培训413人,受桂林市扶贫办委托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训900人,扶贫学历生培训490人。组织的培训成效显著,如葡萄培训班成员李叔美,经过参加我校组织的葡萄培训后,回到当地成立了桂林市全州县天福联葡萄专业合作社,任理事长,理事共11人,成员8000多人,分布在灵川、灌阳、雁山,种植的葡萄亩产值达到1.8万元,带动了千万户农民发家致富。同时接纳同级同类学校师生到我校培训南方优质梨水平棚架栽培技术 450人次。
今后我校将尽全力发挥我校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实验设备、实习实训、师资队伍等教育教学资源优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广西经济发展培养一大批优秀的果蔬花卉 生产技术专业技能人才做出应有的努力。
2013年9月15日
第三篇: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范文)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种植岗位职业能力,能胜任种植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团场实用人才。具体要求是:
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2.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3.能够承担本地区农作物生产、蔬菜生产、果树生产、花卉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工作,具备解决本地种植业生产实际问题和种植技术推广的能力。
二、招生对象
招收具有初中(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水平,有志于在团场从事种植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职工,基层组织带头人、种植大户、农业科技示范户、复转军人以及应届初、高中毕业生。
三、学习形式与学制 1.学习形式:全日制 2.学制:3年。
四、课程设置
全部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即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通修模块、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拓展模块。其中公共基础模块作为文化知识基础,为培养科学素养、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专业通修模块作为专业知识基础,主要是使学员掌握种植业生产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必备的专项技术和技能要求,使学员熟练掌握4-5种综合生产技术,培养学员岗位职业能力;专业拓展模块是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的拓展、补充和完善,培养学员一专多能。
1.公共基础模块:主要课程为新型团场建设与职工素质教育、应用文写作、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计算机应用基础、农业基础化学。
2.专业通修模块:主要课程为植物生产与环境、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础、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3.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农作物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作物生产技术、3门专项技术;果树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果树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水果蔬菜花卉贮藏保鲜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蔬菜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水果蔬菜花卉贮藏保鲜技术;花卉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花卉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实用装饰园艺;其中专项技术课程目录见附件10。
主干课程:观赏树木学花卉栽培、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植物遗传充种技术、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盆景制作、苗木生产技术、果蔬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等。
五、课程安排及学时分配(见附表)
六、教学安排
1.自学:学员利用多种媒体教材、网上辅导资源或教学包进行自主学习,并按课程学习指导(或教学辅导大纲)要求,全面自学文字教材。
2.授课:有声像教材的课程,由教学班组织学员利用声像教材组织教学。无声像教材的课程由基层校组织面授。
3.辅导:学员在自学文字教材及媒体教材的基础上,由辅导教师对学员进行辅导,辅导课包括自学指导、答疑解难、作业讲评、学习讨论和技能培训等。
4.实践:
(1)课程实验(实习):按照课程教学要求,组织学员实验(实习),写出实验(实习)报告。
(2)专项技术培训:根据当地生产实际,选择相关的专项技术文字、声像教材进行教学。
(3)毕业实践:根据专业教学要求组织学员进行综合性生产实习或社会实践,指导学员写出实习报告或实践总结。
(4)职业技能培训: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相关工种中级工的要求进行培训。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可与专项技术课程的技能培训、考核结合起来,也可与课程实验、课程实习和毕业实践融为一体。
七、教学要求
1.教师要指导学员自主学习,组织学员按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与交流等,并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利用农闲进行面授辅导等集中教学活动。
2.教学中自学、声像教学、辅导教学、实践教学各环节有机统一,以学员自学为主体,声像教学为主导,辅导教学注重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逐步提高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实践教学的比例不得低于40%。
3、教学要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提高学员学习兴趣,着力培养解决种植业生产问题的能力。
八、各门课程主要内容
1.植物生产与环境:讲授植物生长发育和遗传变异基本知识;光、温、水、土、肥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调控;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环境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应用文写作:讲授常见生活应用文体、工作应用文体、经济文体和公文文体的格式,写作方法和要求,培养学员对常见应用文的写作和使用能力。
3.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讲授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等基本法律以及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制度、农村市场主体的法律制度、农业生产安全法律制度、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等。
4.计算机应用基础:讲授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操作系统简介,中文Windows入门和资源管理,中文字处理系统——Word的使用,电子表格——Excel的使用,演示文稿——PowerPoint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和计算机安全基础知识。
5.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础:讲授植物病虫害、农田杂草、农田鼠害和农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植物病虫害、农田杂草、农田鼠害调查、预测预报、防治和农药施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6.作物生产技术:讲授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技术环节,几种主要作物的生产技术等。
7.果树生产技术:讲授果树生长发育的主要特点与生产栽培基本技术(建园、种植制度、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
8.水果蔬菜花卉贮藏保鲜技术:讲授水果、蔬菜、花卉贮藏保鲜原理、采后贮藏方式、设施和管理、采后处理与运销、采后病害及防治等。
9.蔬菜生产技术:讲授蔬菜生产的理论基础、基本技术环节,蔬菜设施生产基础及生产技术、覆盖材料的选择与适用等。
10.花卉生产技术:讲授花卉现代化栽培、生产、繁育、养护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操作技能等。
11.实用装饰园艺:讲授以园艺装饰为基础的家居、楼宇、场馆等处所的基本技艺及插花技艺和欣赏。
12.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讲授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配置农业生产资源,组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经营活动等。
九、就业方向
蔬菜园艺工、菌类园艺工、花卉园艺工、果茶桑园艺工、农产品经纪人、蔬菜加工工、果类产品加工工、植物保护技术人员、园艺技术人员、插花员。
第四篇:23 果蔬粉生产技术[范文]
果蔬粉生产技术
1)项目简介
果蔬粉是以新鲜的水果、蔬菜为原料,经过清洗、灭菌、干燥、粉末化等工序加工处理得到的一种果蔬加工制品。果蔬粉产品保持了新鲜水果蔬菜原有的营养、风味及色泽,具有易消化、保存期长、便于携带等优点,是一种营养、方便的新型果蔬加工产品。采用超微粉碎、现代生物技术(酶处理)等手段,解决了常规法生产的果蔬粉颗粒粗、使用性差等不足。
2)经济效益
据测算,果蔬粉生产的产品利润率可达30%~45%,以年产南瓜果蔬粉300吨计,年产值可达600万元,利润达260万元。同时,该产品会极大地促进广大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和提高农民收入,因此该产品具有很高的经济、社会效益。
3)市场前景
果蔬粉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主要应用在以下方面:(1)作为营养强化剂,应用于婴幼儿食品、中老年人食品等各类特殊人群食品;(2)作为风味增强剂、营养强化剂应用于方便食品领域;(3)将多种果蔬粉复配后加工成各种不同形式的保健产品;(4)作为天然色素、天然香精替代各种化学合成的色素、香精;(5)果蔬粉是军队、旅游、地质等部门解决吃菜难、吃水果难的有效方法。
项目负责人:陈雪峰(教授)
4)联系方式
单位: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所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大学园区陕西科技大学内
电话:029-86168260传真:029-86168260
第五篇:果蔬市场调查报告
果蔬市场调查报告
我们小组就果蔬贮藏这方面调查了几家超市和批发市场的几家商户。据卖家所说,在我国大部分果蔬在售前都是经过冷库贮藏的,只有几家批发市场对于外地水果,则是用冷藏集装箱的处理方法运输的。
但实际上根据本人在网上所查资料得到的结果却并非以上获得的结果。根据网上资料综述,大部分的新鲜果品在生产物流以及销售过程中并未进行冷藏处理,而是直接在常温下进行作业。因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出现,我想主要原因便是在于我国的国情。由于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因此全国的物流水平并不处于同一高度上,并且落后的地区占了多数。由于本次调查的几家对象地处宁波市区,属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因此其整个储藏物流销售管理链条都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不少,可以吻合我们在校所学到的先进理论。因此,此次调查的结果能够适用于经济发达地区,但不可以大范围适用。
这个调查不仅仅是一个数据,一个表述,我想它表现了当前中国整个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并且是不那么乐观的状况。由于没有良好的储藏条件,大量鲜果损失在生产环节;由于没有良好的保鲜运输手段,大量鲜果损失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没有良好的保鲜销售手段,又有许多鲜果损失在最终的销售环节。各个环节的损失相加,整个说过物流链的损失量可想而知,大量的损失直接导致生产者的收益,又降低了鲜果的批发收购价格,减少销售商的利润,最后提高消费者购买时的价格。对于整个物流链的全部参与者来说都是有害而无利。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或企业应当承担起建设先进果品物流管理体系的责任。对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好的长远投资,一定会得到好的效益。对政府而言,这不仅是一种投资手段,并且是能够直接造福农民的利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