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办好果蔬专业合作社
办好果蔬专业合作社 引领农民走致富之路
巨鹿县哈口果蔬专业合作
巨鹿县哈口果蔬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4月在县工商局登记注册,社员27户,每户以大棚折价后共同注入资金,注册资金50万元,法人代表司敬活。合作社成立以来,不断引进新品种,规范种植管理规程,无论在组织规模化生产方面,或是产品无公害化程度,或是产品销售组织化程度,实现了良性联结,运行流畅。哈口果蔬专业合作社所在地观寨乡南哈口村,大棚种植面积3000亩左右,是全县种植面积连片,品种齐全,产量较高,出产瓜菜最多的主产地,也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入社农民50户,带动300多户种植瓜菜,种植面积发展到3000亩,年增收3000多万元。同时,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全县30多个村建设瓜菜大棚3万多亩,使设施蔬菜成为全县支柱产业之一。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合作社注册了“哈口”品牌,同时南哈口瓜菜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和“无公害产品”,哈口果蔬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示范合作社。
一、依托科技抓培训,引导农民科学种田
近年来,为改变村里的贫穷落后面貌,通过走访调研,制定出 “先救急,后解难,保住饭碗再发展”的工作思路,从“积极扶持、正确引导,以点带面、稳步推进,规范管理、务求实效 ”的原则出发,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积极引导群众实施“大棚瓜菜”产业种植项目,把发展瓜菜种植作为合作社的一件重要工作来抓,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植期、统一管理标准的办法,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由哈口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牵头宣传,动员农民扩大大棚种植规模,并由合作社负责高薪邀请山东青州技术人员到村里讲授大棚瓜菜生产管理技术。去年,我们从山东维坊聘请果蔬大棚专业技术人员,在我村推广了100亩的“全二棚”西瓜种植技术,即两层棚膜,比本地种植技术超前3—4年时间。此技术不仅可使大棚西瓜提前上市增加收益,而且还能降低劳动强度,每年可收两茬西瓜。两茬共收入14600元,每亩可比过去增收4000—5000元。全村每年就可多增收1300多万元。合作社为农民群众征订《农民种植知识》等多种科技书刊,设立农技服务墙,发布瓜菜管理信息,宣传病虫害防治知识。三年来,合作社在未收取社员任何费用的情况下,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50期,培训4000多人次,发放瓜菜种植资料3800多份。通过技术培训,培养出一批永不离村的科技乡村队伍。目前,加入合作社的有25人成为瓜菜种植的技术骨干,为扶持大棚农科学种田奠定了基础。
二、依托品牌抓生产,积极引导推广优良品种
今天的市场竞争实质上是品牌的竞争,品牌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拥有知名品牌、强势品牌,不仅直接关系到合作社自身的发展,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也关系到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为促使南哈口村大棚瓜菜产业向品牌化发展,哈口果蔬专业合作社把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做为提高瓜菜产量和质量来抓,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加强大棚田间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采取一户带多户的方式,并根据市场规律和季节,安排好品种和植期,实现产品与市场的真正对接,最大限度拉动产业化的形成,推动大棚规模化的发展,通过哈口果蔬专业合作社统购、统销农民合作经营组织,合作社注册了“哈口”西瓜牌商标,对西瓜进行了包装贴牌销售,市场供不应求。
三、依托市场抓建设,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难”的问题 通过哈口果蔬专业合作社统购、统销农民合作经营组织,培养村里经纪人,瓜菜远销内蒙、山西等省市。合作社注册了“哈口”西瓜牌商标,对西瓜进行了包装贴牌销售,市场供不应求。为把“哈口”瓜菜打入市场,该合作社提出创办村级瓜菜批发市场的思路,多方筹资100多万元,建起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瓜果菜批发市场,将市场搬到了家门口,创造了一个优良的交易平台、方便了农户的销售。每当瓜菜上市期间,批发市场客商云集,车来人往,远销内蒙古、山西等省市。同时哈口果蔬专业合作社还通过在外经商人员介绍,引进了一批诸如保鲜冷库、蔬菜加工厂等项目从而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群众脱贫致富创造了更大空间。同时,南哈口村因此也成了巨鹿县西北部瓜菜的集散地,解决了周边乡村大棚瓜菜销售难问题
四、依托信誉抓资金,帮助解决“资金难”问题
为解决农民群众资金问题,哈口瓜菜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把上级部门政策优势、金融机构资金优势和群众自我监督优势有机结合起来的最佳方式,采取干部担保、农户互保的形式2009年3月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建了“两个组织”(即“信贷担保自愿者组织”和“诚信自律者联谊会”),争取金融部门为农户贷款发展果蔬大棚产业。通过农户互保、干部担保的方式,争取县农行、县信用社为“四有”(有产业、有诚信、有发展能力、有联谊会组织)农户贷款发展大棚瓜菜产业,在全省成功开辟出一条金融扶持贫困户的新路子。
起初,哈口果蔬专业利用“两个组织”,分别向27个农户发放贷款54000元,发展大棚瓜菜110亩,年增收100多万元。截止目前,该村已通过“两个组织”在县农行、县联社贷款600多万元,新建大棚3000多亩,年增加经济收入300多万元,为棚菜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从而加快了“两个组织”在全县的推广步伐,带动了一批大棚瓜菜示范村、典型村。
三年来,南哈口村成为全省“两个组织”扶贫模式、蔬菜大棚保险发源地,全省脱贫致富样板村、十大扶贫典型村。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省委书记张庆黎、省政府领导张和、省扶贫办主任扈双龙、市委书记王爱民、市长刘大群等领导先后到南哈口村进行调研。通过“干部夜谈会”、“党员座谈会”形式召开村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和大棚种植户等进行座谈,对哈口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一是提高组织化程度。哈口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成功运行,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化零为整,改变农民一家一户参与市场竞争的弱势地位,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是增加农民收入。哈口果蔬专业合作社不仅在为农户购进生产资料时以批量购买,争取优惠价格,而且能有效地杜绝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坑农、害农事件发生,使农民以较低的农产品单位成本和销售成本、以较快捷的方式整体进入市场,最终促进农民增收。
三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由村党支部参与、领办哈口果蔬专业合作社,培养锻炼了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的表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党支部通过为农民群众提供各种个性化的贴心服务,也拉近了同农民群众的距离,增进了相互了解,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干部先干一步、党员致富在前”已成为南哈口村农民群众的共识。
今年,合作社决心举全村之力,以激情创业、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敢为人先,事争一流的魄力勇气;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担当之心,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努力将南哈口村打造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完善产业管理。一是增加种植品种、转变种植结构,从向全村推广“全二棚”西瓜种植技术;二是制定瓜菜大棚管理办法,主要包括:用药施肥符合绿色蔬菜认证标准、瓜菜交易市场管理制度等方面。三是完成农业部绿色瓜菜认证批复。
2、扩大产业规模。一是完成村西2000米道路的硬化及排水渠的清淤;二是完成投资700万元新增1000亩瓜菜大棚建设任务;三是洽谈引进北国超市投资建设350亩标准化日光暖棚。
3、加强设施建设。一是占地30亩的南哈口瓜菜交易市场;二是300平方米的南哈口瓜菜大棚产业扶贫创业史展厅;三是大棚材料交易区和放心农资交易区。
4、延伸产业链条。一是投资100万元的秀叶育苗公司育苗暖棚扩建项目;二是加快筹建3000平方米的瓜菜保鲜冷库。
5、投资700万元,兴建2个日光联栋大棚,共占地1.6万平米;投资350万元,兴建10座日光暖棚,共占地1.2万平方米。
虽然我们作了一些工作,使南哈口村农民通过种植大棚瓜菜走上了致富路,如今“瓜菜楼”耸立街道两旁,“瓜菜车”穿梭于田间小路。但作为一个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差距。今后,我们将围绕“助农增收,富民兴社”的目标,依靠科技发展瓜菜产业,把“哈口”牌瓜菜推向更加广阔的市场,使哈口果蔬专业合作社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
巨鹿县哈口果蔬专业合作社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果蔬专业合作社申报书
新干县富民果蔬专业合作社
简介
(一)成立和发展过程
新干县富民果蔬专业合作社是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方针指导下,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关于“办一个合作社,带动一个产业,兴一方经济,富一方农民”的号召,组建的互助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把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统一的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栽培,然后把统一种植栽培的优质农产品进行精加工,统一进入市场销售,减少中间环节,使消费者少花钱吃到高品质的果蔬。形成从农民到消费者、从土地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使农民增加收入、消费者降低购买成本,同时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
2010年,新干县潭丘村创业青年聂永平、聂爱平、曾菊生等人自筹资金200万元,在潭丘村创建反季节设施韭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基地规模120亩,搭建标准钢架大棚130座,并按标准园创建要求,实行“五化”(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该基地是全县起点高、规模大、设施好、见效快的韭菜标准园。
为了规避市场风险,从源头上确保无公害韭菜种植标准付诸实施,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一优势产业。2009年11月份,聂永平等参加了县经作局组织的赴山东寿光高效韭菜种植考察团,通过参见学习和分析论证,认为在家乡种植韭菜经济效益高,并具有 1
很好的市场前景。为发展种植无公害韭菜,他们特意邀请其在新建县三江镇长年种植韭菜的侄女婿聂爱平喻美尤为基地技术员,并在2009年12月份派喻美尤赴山东省寿光三元株村深造,实地跟班学习了4个整月,系统学习了韭菜、黄瓜、苦瓜和茄子等蔬菜的现代化、高效、安全种植技术。2010年4月,从山东寿光市引进韭菜良种“独根红”、“汉中”种子各75公斤,4月上旬播种育苗,7月上旬开始移栽,栽植面积120亩,其中钢架大棚栽植80亩,露地栽植40亩。由于全面应用标准化生产,严格实行模式化管理,韭菜长势良好,2010年 12月初收割了第一茬,2011年以后每年可收割5-6茬,年平均亩产达4000公斤以上,加上市场销售看好,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合作社于2012年春在原韭菜基地旁再租地180亩,将标准园进行大规模扩改升级,种植规模扩大为300亩,新增标准钢架大棚150个。目前,土地流转基本到位,土地平整、道路硬化和排灌沟渠建设紧锣密鼓,节水灌溉设施相继在建。扩改项目完成后,将打造成一个现代化的绿色韭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示范带动潭丘乡韭菜产业发展,把韭菜培育成潭丘乡的特色产业。在扩大韭菜种植的同时,并建造一个韭菜加工包装厂、一个韭菜工厂化育苗场和申报认证韭菜绿色食品标志等。并利用3-5年时间,通过示范带动,使富民合作社和周边农户韭菜种植规模达千亩,使之成为新干县特色韭菜产业基地。合作社还与山东寿光的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依托新干县经作局,组建了
强大的专家团队,开发最优秀的适种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在韭菜生产方面,100%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即园内100%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和集约化育苗;100%推广应用无公害集成技术,包括100%应用膜下微滴灌或膜下沟灌节水技术,设施韭菜100%应用防虫网、诱杀虫板及夏高温闷棚消毒,露地韭菜100%应用频振式杀虫灯和性诱剂等。
富民果蔬专业合作社根据韭菜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通过标准园基地建设,生产高品质的绿色韭菜,以周边大中城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目标市场建立销售网络;以市场为中心、科技为动力;以“基地+农户+标准化生产”为连结模式,从健全组织机构到完善服务体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进行产业化经营,在生产中做到统一品种种植、统一购药使用、统一标准生产、统一质量检测、统一标识销售,并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完善的生产连接模式和管理制度,促进农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逐步打造成当地韭菜产业化发展的示范样板基地,并通过示范推广,积极引导和带动当地的广大农民提高科学种植技术,有力地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二)注册登记部门和时间
新干县富民果蔬专业合作社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于2010年3月19日在新干县工商局登记注册成立,其后到公安局刻制了公章,并在新干县国税局、技术监督局分别领取了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全社共有社员120户,全部是新干县潭
丘乡的农民。日常工作人员16人,其中技术人员1人,财务人员2人,设有社员大会、理事会、执行监事。合作社人事管理、财务核算、财务管理、各项规章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合作社章程建立。目前,合作社有制度、有章程,运作规范,具备良好的专业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及经济实力,自创办以来生产规模和效益逐年增加,管理运营水平得到提升,诚实守信,运作稳健,资产优良,财务状况良好,社会信誉度较高,有较高威信和影响力,带动力强。
(三)法人代表人身份及有关情况
法人代表聂永平,男,现年36岁,大专文化,新干县富民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09年获得潭丘乡“致富能手”的荣誉,2010年获得潭丘乡“农业产业化带头人”的称号。
2006年,聂永平带着从广东多年从事水果韭菜批发的工作经验,回到家乡,收集当地水果、韭菜批发到广东、上海等地,由于货源不足,经常断档,于是在2010年3月带领聂爱平等社员创建了富民果蔬专业合作社,在家乡投资兴业,其办公机构就设在新干县潭丘乡潭丘村委会办公楼。他有丰富的组织管理经验,有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强烈意愿,在合作社社员及广大村民中有较高的威望和影响力,他讲诚信、守信用,办事公道、乐于助人,在社会上口碑很好,合作社越办越好,2011年该合作社被评为新干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称号。
技术专家:喻美尤
喻美尤,男,现年27岁,大专学历,南昌市人,爱岗敬业、善于钻研,是个科技能手,专业从事韭菜种植多年,有着丰富地种植韭菜的经验。各种优质韭菜新品种的引进、推广,使富民果蔬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起来,带动了周边的群众种植韭菜的积极性迅速高涨,让大家很快富裕了起来,周边群众都纷纷向他求教,学习韭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四)主要业务范围及特色
新干县富民果蔬专业合作社以韭菜生产为主,产品主要销往吉安、南昌、广东等地各大超市,2011年合作社销售收入453.95万元,利润51.66万元(其中:192万元销售收入是收购本合作社成员韭菜收入,其余销售收入是收购周边农户韭菜收入),净资产213.66万元,固定资产净值82.88万元,总资产384.72万元。2012年合作社销售收入563.13万元,利润52.85万元,净资产246.52万元,固定资产净值89.91万元,总资产387.01万元。
(五)有无不良记录
新干县富民果蔬专业合作社从来没有受到过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处罚,也没有受过行业通报批评和媒体曝光。
第三篇:青州市家家富果蔬专业合作社简介
青州市家家富果蔬专业合作社简介
青州市家家富果蔬专业合作社是经市农经局、农业局、工商局批准,由青州市誉源农资有限公司、青州市康贝尔食品有限公司联合597户农户组建,在高柳镇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于2010年1月19日成立筹备委员会开始组建,2010年7月30日注册成立,社员599人,注册资本625万,成员出资总额1200万元,流转土地1500市亩,建设高效农业生态园一处,计划种植占地120亩的草莓水果园区;占地500亩的西瓜园区;占地880亩的蔬菜园区。合作社常年聘请中科院于占虎教授为技术顾问,是一个集蔬菜种苗培育、绿色有机果蔬种植销售、农业科技服务、农资配送供应于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本社以服务社员、谋求全体社员的共同利益为目的,联合广大社员发展现代农业,走专业合作、共同致富的道路。本社服务范围:为社员提供市场信息、采购生产资料;成立社员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开展技术培训、交流和咨询服务;建立绿色、有机果蔬基地,执行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组织社员从事产品的收购、储藏、加工和销售;提供社员所需的其它服务。
本社采用了“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和统一种苗供应、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检验检测、统一产品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拥有“广宇”果蔬注册商标,以高端的种植模式和技术指导果蔬生产的发展方向,严格执行绿色、有机果蔬操作规程和质量追溯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达到绿色有机标准。
第四篇:果蔬专业合作社诚实守信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果蔬专业合作社诚实守信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从农家子弟到产业大户,从人生低谷迈向成功巅峰,一路走来,当小工、种大棚、学技术、改品种、建大棚、打品牌、合作社……他始终怀揣一颗种植绿色菜、放心菜、健康菜的质朴之心,诚实守信,拼出了一道美丽人生。他就是X县X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X。
X于X年出生在X县X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庭贫困,初中还没有毕业的X便毅然走向社会,开始做些小生意赚钱贴补家用,一步一个脚印学习经营之道。
X年,怀着一腔热爱农业的青春热血,X在杨家园则农业示范园承包了X个大棚,开始了创业之路。创业初,不管一天在棚里干活有多累,只要看见种植下的这些蔬菜,X就不觉得累了。由于经验欠缺,刚起步就遭受重大损失。
那年全县的大棚基本上都种了西红柿,他的西红柿得了晚疫病,再加上受持续降雪的影响,西红柿销售受挫,一斤西红柿只能卖X毛钱。不但投入的成本收不回来,连工人工资都开不了。那年冬天,他走遍了所有亲戚的家中,借钱赶在年前把工资送到工人们手里。
经过几年的积累,X的种植技术逐渐成熟,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管理经验。X年X开始扩大规模,在杨家园则镇吴家寨子村流转了X亩土地,修建起X个大棚。
为了让家乡人吃到绿色菜、放心菜、健康菜,X在蔬菜种植中坚持按照绿色蔬菜的标准来种植蔬菜,他积极探索以有机肥料为主、氮磷钾肥为辅的平衡施肥技术,不但生产出了绿色食品,还大大降低了蔬菜的病虫害。已经上市的西葫芦由于瓜型好、亮度好,销售到城里各大超市,成了抢手货,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棚种植专家。
凭借着诚实守信,X的蔬菜深受超市和买主的信任,生意也越做越好,他的蔬菜在市场上,买主抢着要,不复称、不挑拣,直接就上架。生意做大后,X不忘初衷,始终坚持诚信做人做事,重合同、守信用,把“诚信经营”作为自己的信条,靠着坚守承诺、信誉至上的良好口碑,X与县内各超市、果蔬门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作为土生土长的种植户,X深知饮水思源、回报家乡的道理,X年,X创办的X果蔬专业合作社,在当地推广无公害种植技术,改良品种,引进和推广更多蔬菜品种。X年,X注册了X农业的商标,坚持走绿色农业和品牌化发展之路,种绿色菜、放心菜、健康菜。
X艰苦创业、诚信立业的事迹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也受到了各级的表彰奖励。X年,他被全国农科教推评为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先进个人和科技下乡优秀人物。X年,被共青团X县委评为“X好青年”。X年,X生态庄园被全国农科教推评为X助农产品安全优秀合作社。
第五篇:符氏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事迹材料
海城区高德符氏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事迹
北海市海城区高德符氏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海城区高德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10年2月9日,成立时只有5名社员,目前已发展至50人,成员出资总额500万元。合作社以共同繁荣、共求发展为宗旨;以诚信树立品牌,以科学创造价值为服务核心;以服务千家、带动千家、致富千家为服务目标。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广大合作社成员的共同努力,合作社规模得到了较大发展,现有种植基地300多亩,每年种植和销售农产品2500吨以上,年销售总额780多万元,辐射带动农户250户,解决200多农户转产就业,社员人均年收62000元,为当地农民致富创造了良好的平台。主要事迹如下:
一、合作联办,走出合作生产新路子
蔬菜种植已成为海城区农民发家致富、增加收入的一个快速致富项目和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但是,由于受市场等方面因素的制约,零星分散的蔬菜种植和销售势单力薄,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难以规避市场风险。同时,种植和销售也存有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个体种植,没有系统的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不力、品质无法大幅度提高;城市的扩建导致部分耕地的水利失修而丢荒等,损害了农民利益。针对这种情况,开江村农民符发聪凭着对农村、农业热爱,联合4个志同道合的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形式,在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大力帮助支持下,成立了高德符氏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初只有35亩大棚种植基地,在社员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实行统一指导种植、统一销售模式,解决了个体种植没有系统的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不力等问题,当年年收入达到了55万元。为了壮大合作社,使更多农民得到帮助,在合作社的鼓励下,部分农民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加入了合作社,经过两年多不懈努力,合作社现已发展到50名社员,300多亩大棚种植基地。
二、科学种植,良种良法出效益
不断学习科学种植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提高农产品品质,降低种植风险,有效地预防各类病虫害的发生,改变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合作社在北海市农业局和海城区农业局的农业专家指导下,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三避”、大棚反季节等现代农业种植技术,有效提高了蔬菜产量,辣椒由原来的8000斤提高到了现在的9000多斤。同时对社员统一进行蔬菜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力求做到每位社员及工作人员技术熟练。蔬菜上市前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对不及格的农产品一律不给上市。为了提高蔬菜品质,每年引进一至两个新品种进行小面积试验,选择适合当地种植且品质较好的品种进行推广,两年来共引进西周蜜25号哈密瓜、哈瑞克斯辣椒等3个优良品种,推广种植面积800多亩,产值1200多万元。
三、示范带动,帮扶解困共致富
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增加了合作社的经济效益,而且使一些家庭比较困难的农民在短时间内脱贫致富。如:开江村村农民符发德,原来常年以种粮食为生,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仅靠卖点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维持,家里连电视机都买不起,经济收入非常微薄。2011年8月,他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加入合作社,经过一年的发展和努力,他买了摩托车、家电等,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年收入从原来的6000元增到了30000多元。在蔬菜集中上市期间,周边菜农还可通过合作社统一销售,解决了个体农户卖菜难的问题,两年来共辐射带动农户250户,解决200多农户转产就业。
符氏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与优质服务,经过两年多不断的努力,不但富了自己、富了别人,同时稳定了北海市蔬菜市场的供应,使市民吃上了放心菜。合作社已成为北海市“菜篮子”工程一个名副其实的生产基地,是海城区乃至北海市农业经济的一个亮点。
2012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