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究性学习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
附件1 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
课题名称:苏轼生平事迹研究
活动时间:课时数:活动地点:
参加活动成员:
活动内容:
在课本中,苏轼的诗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苏轼的文才令我们折服,于是我们对苏轼生平进行一定研究,对苏轼有一个更深层的了解,例如了解苏轼的一些诗词与时代背景、此时诗人经历的关系,了解苏轼的性格和写作风格的关系。
活动目的:
增加对苏轼的了解,培养团队精神,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增进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能接触更多的课外文学作品,增长知识。
活动形式:(如小组讨论、访问专家、实验、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等)
查阅资料、小组讨论
活动过程:
1.明确各小组成员的任务。
2.积极收集有关资料,例如苏轼的个人生平资料,作品和有关背景等。
3.对资料整理,删减,最后综合资料。
4.对苏轼及作品学习,学会对人物和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有关内容,把握重点。
5.进行小组讨论,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问题,并一起解决问题。
6.最后对这次课题研究活动进行总结。
活动结果:(得到了什么结论、解决了哪些问题、是否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和计划、出现了什么新问题等)
1.我们对苏轼有了深层次的了解。通过收集资料和别人的评析,扩展了我们的视野,对苏轼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2.参加课题活动研究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提升。通过团队的合作,团队成员之问
展开协作和交流,使团队的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承担更大的责任,获得更多的锻炼,取得了更大的进步。
3.完成了预期目标和计划,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参考资料:
第二篇:陕西省安康市研究性学习---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苏轼生平事迹研究 组别:高二22班第6组 组长:张萌
成员:阚雨薇,张孝敏,何培,刘瑶,姜小红,秦俊峰,陈虎 指导老师:吴大坤 日期:2015年3月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
(一)摘要、关键字
摘要:从少年成名、前途不可思量的光辉到前途未卜、闲散州县安置的犯官,在此期间苏轼不但经历了人生的剧变,同时也实现了人格上的升华和诗词创作领域的飞跃。由于“乌台诗案”,苏东坡来到黄州。他从监狱里出来,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但是,正是由于苏东坡的到来而成全了黄州,赋予黄州一种新的意味。但同时,也是黄州成全了苏东坡。这实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苏轼的一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挫折,却做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所以,他值得我们去品读,去怀念。
关键词:乌台诗案、黄州、坎坷、成就
(二)正文或内容
一、课题提出背景、目的、研究意义:
背景: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伟大的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次的坎坷和挫折,尤其是经历乌台诗案后,他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他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同学们对古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老师的大力支持,加上苏轼是一个文学和思想宝库,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
目的:通过对苏轼生平的研究希望可以让我们对苏轼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让同学
们懂得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提高写作水平。
意义:提高了同学们对中国古代文学诗词的兴趣,对苏轼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更加有信心迎接生活中挫折和挑战,团队合作精神有所加强。
二、课题研究方法
1、方法:查阅书刊和资料、小组成员研究讨论、查阅互联网、指导老师指导。
2、研究所涉及知识:语文 教科书、《苏东坡传》、《苏东坡突围》《苏东坡与大宋朝》、三、研究主要内容:
苏轼,字子瞻,又名东坡居士,眉山人。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合称为三苏。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诗、词、散文、书画上卓越成就。诗清新豪健,善用比喻夸张,语言奔放,挥洒自如,想象丰富;词题材广泛;诗文有《东坡七集》;擅长写行书、楷书,今存他的《前赤壁赋》和许多书迹等;善画竹,也喜欢画枯木怪石,传世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对苏轼的事迹研究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少年成名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进京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这两人正锐意诗文革新,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
(二)乌台诗案
在错综复杂的北宋政局中,保守派的苏轼被政敌所利用,成为了政治上的牺牲品。苏轼遭遇了人生中的一大劫难——“乌台诗案”。这个案件的具体内容是特殊的,但其中反映了文化名人在中国的普遍遭遇,和值得一说。苏轼丢官降职,被贬湖北黄州。官场失意的苏轼举家来到湖北,面临无钱、无房又无粮的流放生活,苏轼将怎样摆脱窘迫与困境?长江边的小城黄州虽然是苏轼仕途上的低谷,却成了苏轼文学创作的圣地。在走出了心灵的阴霾之后,苏轼在长江边的赤壁吟诵出了响彻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
相传在黄州城东门外有一块土坡,当苏轼谪居黄州的时候在此地有田产五十余亩,期间苏东坡褪去了文人的长衫,穿上了农人的短打,过起了自给自足躬耕田野的闲适生活,并从此以东坡居士自居。
苏轼在黄州谪居的岁月潇洒自在,期间创作出的许多名篇佳作都被吟诵至今,其中有初到黄州“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的孤独寂寞;也有之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的豪放通达,人生境遇有顺有逆,这是无论谁都难免的。小至阴晴不定的暮春风雨,大至政治风浪中的升沉荣辱,苏轼此时已经经历的太多了。可能这也是这次他也能这么从容的原因所在;还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样的千古绝唱。
描近景,追古人,叹自我。东坡气势磅礴,雄壮豪放,无怪后人评苏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有英雄本色”。在贬谪黄州的几年,苏东坡就过着这样潇洒自在的日子,他不但在性格上得到了历练,而且开创了一种新的诗词创作风格,成为了我国历史上豪放派词系的掌门人。是黄州造就了苏东坡。
(三)筑建苏堤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
俗话说:“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四)结局
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在宋代100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徽宗即位后,苏轼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五岁。
四、研究过程
起止时间及研究阶段:2014.9至2015.6 第一阶段(2014年9月):选出对苏轼生平事迹兴趣浓厚的同学对此课题进行研究2014年10月,针对一部分同学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们对苏轼的了解程度。负责人:张孝敏,何培。
第二阶段(2014年11月):让同学们回家上网查阅或查阅资料,并记下笔记。具体任务分工如下:
查阅资料:秦俊峰,陈虎,姜小红 刘瑶 问卷调查:张孝敏 何培
资料汇总:小组成员 写草稿:张萌,阚雨薇 结题报告:张萌
2015年1月,让同学们把查阅成果进行交流并写下心得。负责人:姜小红,刘瑶
第三阶段(2015年2月),写下收获的知识和参加活动后的感想及学到的精神。2015年4月,写出结题报告.负责人:张萌,阚雨薇。
五、研究结论: 对苏轼的研究、解读使我们豁然之间步入了一个无比丰富、美丽的世界。在那里,不仅闪耀着文学的光芒,而且,人性的光辉也烛照出一片迷人的天空,这是一个重新发现、重新开掘的过程。但令人欣慰的是,组员们不但一起寻找着苏轼,从印有苏轼词文书画的各种古籍中,从方便快捷的网络中„„我们深受震撼、深受熏陶,我们纷纷记下了内心的触动,但这却也是我成长中重要的一课。对苏轼而言,还有什么痛苦是他没有体验过的呢?乌台诗案,命在旦夕,宦海浮沉,坎坷丛生;七年远谪,困居蛮荒„„上苍对苏轼何其不公,又何其青睐,在将劫难痛苦抛给苏轼的同时,又赐予了他一颗坚韧、博大的心灵。人生最大的恐惧莫过于死亡。但是,大智者的彻悟恰恰是从人生的终点开始的,他们并没有绕过死亡的阴影,而是以此为起点,在对有限生命的无限性精神超越中为自己营造了一个“诗意的栖居地”。在人生迢迢的不归路上,苏轼正是以他的磅礴大气、卓绝人格,倾力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六、研究体会:
1、我们对苏轼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2、我们的人文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研究苏轼”——一次与大师的心灵对话,我们看到的是黄州、惠州、海南儋州那诗人浪迹天涯踽踽独行的背影,我们看到的是倍受迫害、排拒、糟践、毁坏仍珍爱生命关心世事的诗人的不屈的灵魂,我们看到的是大道多歧,人生多艰,历经劫难仍保持着天真淳朴的赤子之心的亲切微笑…正是这样一次对苏轼人生的“解读”,我们的思想获得了一次蒸馏,我们的人格获得了一次升华。
3、我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提升了同学们的文学品位,增加了同学们的文学底蕴,还同步激发了课题研究的每一个学生主动写作的兴趣。
4、参加研究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以提升。通过团队的合作,团队成员之问展开协作和交流,相互传授技能和经验,使团队的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承担更大的责任,获得更多的锻炼,取得了更大的进步。
七、参考文献:
1、林语堂《苏东坡传》;
2、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3、高中语文教科书相关内容。
4、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76240785
第三篇:苏轼生平事迹研究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在课本中,苏轼的词出现的频率极高.并且苏轼获得千古以来无数文人志士的好评.其文才同样令我们折服,于是我们想深入了解苏轼,并探究出苏轼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二.课题研究目的本次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是关于对苏轼的更深一层的了解。苏轼大家都知道,是北宋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的词人代表,也许,这些是大家所共同知道的常识,不过,对于苏轼这位伟大的词人来说,我想,这点了解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苏轼的书法,绘画等,也相当有名,但是大多数人对这方面的了解少之又少,只知道苏轼的书法,绘画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真正看到的东西却模模糊糊,对于苏轼的绘画或者说书法的特点更是不通了。本课题研究可以提高同学们人文素养、语文素质、个性成长;本课题研究可以提高我们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的培养;本课题研究可以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名人、了解自身,有利于我们人生观、价值观的成长
因此,本次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是苏轼,大家要掌握对这位“东坡居士”的了解,对日后的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此外,通过这次的研究学习,同样能提高同学们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分工明确,大家工作的非常积极,能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方法
1、质疑:要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对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并对其进行讨论,只有这样,才会进步。
2、收集:要积极收集有关资料,例如苏轼的个人生平资料,作品等等。
3、分析:通过对苏轼及作品的学习,要学会对人物和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有关内容,把握重点,甚至可以更深层次地进行研究,从而提升自己的鉴赏和分析能力。
4、讨论:可以分为大组讨论和小组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也可以交流问题,并一起解决问题。
5、考察;为了能够便于研究课题,我们将到一些和苏轼有关的景点进行考察。例如东坡公园、藤花院等地方。在考察期间,可以适当截取一些对研究课题有帮助的资料。
6、归纳整理:要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所学到的知识,课堂的笔记,考察过程中所截取的资料等多方面进行归纳整理。从而提高自身归纳整理能力以及加强知识在大脑的巩固。
7、总结撰写:要学会总结和撰写是在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总的来说有三大类,一是开提报告,二是心得体会,三是结题报告。并且借此来提升写作能力。
四、课题研究内容
1、苏轼的生平
2、苏轼的文学成就和创作思想
3、苏轼的书法、绘画创作成就。
五.课题的实施
1.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
根据兴趣我们成立了以余天伦为组长,包括有程照,商震宇,王忍,周灼这四位组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
2.利用放假时间进行研究
【1】、我们课外自行搜集有关资料,可以包括苏轼的生平和思想,苏轼的诗、词、文、赋、书、画,有关苏轼的轶事、传说,每人准备一篇,用8课时来小组交流,尽可能使同学们对苏轼有多一些感性的认识,尽可能多一些个性化的阅读。
【2】、精读主打材料。主要由我们对作品进行自主体验。细读、鉴赏尽量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深入作品中,认真感悟理解作品,再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思想谈作品,并且多进行交流评价。
【3】、阅读辅助材料。选择的这些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的文章,呈现了后人对苏东坡的不同理解。这就给组员提供了多角度解读苏轼的启迪。深悟苏轼作品中饱经沧桑的人生感悟和充满睿智的处世哲理,以期在今后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少
走弯路,登高望远。
六研究成果
1、我们对苏轼有了深层次的了解。通过对苏轼的研究,我们学会分析苏轼与创作的关系,例如苏轼的某些作品与他的某些经历有关,某些作品又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他的性格又是否与他的写作风格有关等等。从作品中挖掘出诗人的感情,剖析诗人的思想,并评析作品,通过收集别人的评析对苏轼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2、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研究苏轼”——一次与大师的心灵对话,我们看到的是黄州、惠州、海南儋州那诗人浪迹天涯踽踽独行的背影,我们看到的是倍受迫害、排拒、糟践、毁坏仍珍爱生命关心世事的诗人的不屈的灵魂,我们看到的是大道多歧,人生多艰,历经劫难仍保持着天真淳朴的赤子之心的亲切微笑,我们还看到在封建专制体制和恶俗世态之下一群“文化小人”的百般丑态„„正是这样一次对苏轼人生的“解读”,我们的思想获得了一次蒸馏,我们的人格获得了一次升华。
3、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对苏轼作品及古今对其评价和分析,参加研究的我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一定提升,通过对苏轼作品的阅读和赏析,提升了同学们的文学品位,增加了同学们的文学底蕴,还同步激发了课题研究的每一个学生主动写作的兴趣,追求作文教学效益的大面积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4、参加研究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以提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参加研究的同学们坚持团队合作的精神,将互补的技能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其效能将超过团队中个人能力的简单叠加,使得整个团队在更大范围内去应对多方面的挑战。通过团队的合作,团队成员之问展开协作和交流,相互传授技能和经验,使团队的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承担更大的责任,获得更多的锻炼,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在收获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教训(或许可以说是另一种成果),当师生一起探究苏轼人生观遭遇困难迷惑,即人生态度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多样性让学生认识模糊不清的时候,作为指导者,组织者的教师却没有能从作品中再次深研细究,或是学力不足,或是管理不到位!由此可见,在“专题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的重新学习、深入思考和组织是何等重要。
七.结论
对苏轼的研究、解读使我们豁然之间步入了一个无比丰富、美丽的世界。在那里,不仅闪耀着文学的光芒,而且,人性的光辉也烛照出一片迷人的天空。“人生如梦”的伤感虚无伴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放任;“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孤寂落寞并没有泯灭“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冲天豪气。这是一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是一个欲将“乘风归去”的谪仙人,这又是一位针砭时弊、经韬纬略的改革家,是大济苍生、体恤民苦的“苏贤良”!对苏轼而言,还有什么痛苦是他没有体验过的呢?乌台诗案,命在旦夕,宦海浮沉,坎坷丛生;七年远谪,困居蛮荒……上苍对苏轼何其不公,又何其青睐,在将劫难痛苦抛给苏轼的同时,又赐予了他一颗坚韧、博大的心灵。人生最大的恐惧莫过于死亡。
但是,大智者的彻悟恰恰是从人生的终点开始的,他们并没有绕过死亡的阴影,而是以此为起点,在对有限生命的无限性精神超越中为自己营造了一个“诗意的栖居地”。在人生迢迢的不归路上,苏轼正是以他的磅礴大气、卓绝人格,倾力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这是一个重新发现、重新开掘的过程。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谈到苏轼的魅力时说:“就如魔力之在女人,美丽芬芳在于花朵,是易于感受而难于说明的。”要在三尺讲台上向学生说明这样一个“世间不能无一,难能有二”的凤毛麟角式的人物,也绝非易事。但令人欣慰的是,组员们不但一起寻找着苏轼,从印有苏轼词文书画的各种古籍中,从方便快捷的网络中……我们深受震撼、深受熏陶,我们纷纷记下了内心的触动,但这却也是我们成长中重要的一课。而且,实践证明,组员对这种不仅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而且对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的学习是有极大的兴趣的。
第四篇:苏轼的生平事迹研究
苏轼的生平事迹研究
A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
一、书 香 世 家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生于北宋中期,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卯时(午前六时),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苏洵是著名的文学家,他志在科举,但怀才不遇。苏轼的父亲苏洵一辈子没做过什么特像样的官,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有数的大散文家。苏洵对他这两个儿子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父亲苏洵的言传身教,使得苏轼既接受了正规而良好的文化艺术的熏陶,同时也赋予了他不拘礼教、开拓进去的卓然之气,与此同时,来自母亲程氏的教育也对苏轼的成长至关重要。苏轼道观私塾里度过童年,苏轼在天庆观的私塾里读了三年,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十岁时母亲教他后汉书,在母亲教导下进步非常快。
年少轻狂
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后一白发老妪持一深奥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妪借此婉转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从此传为佳谈
二、应 试 及 第
嘉祐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其只得第二。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三、出 任 凤 翔
嘉佑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府判官事,离开父亲和弟弟,苏辙一路送到京都外城郑新门才与兄长道别。
任职期间,闹过的水灾和旱灾,都得到很好的处理。但疲乏的工作加上官场的你争我斗,苏轼渐渐感到无比的忧戚。终于在英宗治平二年(1065)冬,凤翔的任期届满,苏轼迫不及待的奔回父亲及弟弟居住的都城开封。不料第二年他妻子死了,不到一年,父亲去世,带着沉重的心情,苏轼乘船运送父亲及妻子的灵柩回故乡眉山。
四、王 安 石 变 法
熙宁元年,神宗即位,服父丧期满的苏轼在继室王氏的陪同下离开故乡,第二年出任监官诰院。
此时宋神宗为重建面临困境的国家财政,任用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苏轼由于有不同的政治思想,受到排挤。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年方36岁的苏轼落败,被迫请调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心中不免有些难过及挫败感。苏轼 在办完公务后,一得空便四处游玩,以解烦忧。结识了许多知交,也作了不少优秀诗歌。如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于望湖楼醉书》等。政治上的挫败反而促使东坡体验了更丰富的人生,开拓了一片更宽广的文学领域。
熙宁七年(1074),苏轼自愿调任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县),因那儿离苏辙任职的济南很近。也在密州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名作如《超然台记》、《水调歌头密州出猎》
五、乌 台 诗 案
后来苏轼被调任到徐州(今江苏省铜山县)、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时,在他移任湖州的第三个月的一天,一位朝廷钦差,为了要讨好王安石,把苏轼捉拿进京,指称他诽谤朝廷,请皇上下令司法官员判他的罪。不久苏轼就被送入狱中,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案子轰动一时,除湖、杭州等地的百姓请和尚念经为他祈福,许多赏识他的官员都舍身挽救,加上神宗原本就喜爱他的文学,生病的曹太后为他说情,最后只定 “讥讽政事”之罪。后受皇帝恩赐,判他流放黄州,免于一死。
官场失意的苏轼举家来到湖北,面临无钱、无房又无粮的流放生活,苏轼将怎样摆脱窘迫与困境?长江边的小城黄州虽然是苏轼仕途上的低谷,却成了苏轼文学创作的圣地。在走出了心灵的阴霾之后,苏轼在长江边的赤壁吟诵出了响彻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
六、流 放 黄 州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初到黄州,衣食住行都成问题。后来自力更生,开荒种地。在平淡地生活中找到喜悦,并坚定要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进。一年后,苏轼在东坡旁筑了一间书斋,命名其为「东坡雪堂」,从此自号“东坡居士”。文章无论在思想还是在题材上都有了扩展。如 《前赤壁赋》,《念奴娇儋州。在儋州,苏轼一贫如洗,他一边读书,读他最爱读的柳诗和陶诗(他也只带了这两本书),作诗自娱;结交平民朋友,生活虽然凄苦,但深具特色又有内涵的苏轼,仍然超然洒脱,自得其乐。
九、永 存 的 诗 人 心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哲宗崩逝,徽宗即位。五月,苏轼获赦免于流放海外之罪,此时,苏轼一家死了九口人!然而此时,苏轼因旅途辛苦早已染病在身。
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六月,苏轼卧病常州(江苏省常州市)并上奏致仕。七月二十八日,苏轼逝世
十、东坡印象
苏轼是宋代继欧阳修之后的大儒,和李白相比,他少了几分桀骜不驯,多了几分隐忍平和,和杜甫相比,他少了几分痛心疾首,多了几分豁然乐观。这和他的经历有着密切联系。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首先是他的相貌,苏小妹曾经取笑他:“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当然这是一种较为夸张的说法,实际上苏轼的相貌有四大特点:身材颀长;眉疏目朗;颧骨高耸,两颊清瘦;胡须稀疏。
其次是他的朋友印象,苏轼交往最多的为文人。当时北宋的知识分子经常用学问开一些高雅的玩笑。苏东坡亦是如此,他的一些趣事常被人们当成茶余饭后的笑谈。这是一种智慧而快乐的游戏,他把渊博的学识调节生活的轻巧智慧,我想,这也是他的个人魅力所在。
第三,苏轼的书画在北宋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书法位于北宋四大书法家之首。人们都希望得到他的书法作品,特别是一位名为姚磷的武将,出言用一只羊腿换他的一幅作品,可见其造诣之高了。苏轼的画作也是很著名的,他爱画竹松石等,从中也可看见他的品格。他画画讲求真实性,所以他对生活也观察的十分细致。
第四,师徒印象。苏轼是一位名人,旗下门生自然也极多。较为著名的是黄庭坚和秦观等。他和徒弟间是亦师亦友的,所以他的徒弟也经常和他开玩笑,甚至当面对其提出意见。即使他遭受磨难,也没有一个弟子背叛他。
最后,他的人格印象。他在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他树立了人格精神的标准,他也树立了人格的模式,这是最为重要的。他的人格对后人影响是极深的。
十一、苏轼之死
苏轼的后半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宋哲宗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苏轼深谙这一点,同时他厌恶朝廷的纷争,所以主动请求到地方做官。但即使这样,苏轼还是没有逃过那场祸事。高太后死后,宋哲宗执政。他主张变革,于是以苏轼作为重点人物的旧党官员纷纷被贬,苏轼更是从三品的高级官员被贬到九品芝麻官,并调往海南。海南的生活状况是十分差的,没有肉吃,没有药用,没有地方住,出门更是没有朋友。这样的条件对于已是花甲之年的身体虚弱的苏轼来说,未免太过艰苦。但是在海南生活了那么久,并不是苏轼死去的真正理由。他自成一套调理的方法。反而是五年之后,他被召回,他选择了常州作为他的终老之地。一路的船行使他身体的适应能力急剧降低,于是,在刚安定下来的不久,他便因病去世了。
苏轼对于现实生活抱有极大的热情。他从不把理想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幻想之中,所以这也是让他能够出世入世的根本原因。他在公元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去世,但是他永远在我国的诗歌史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位
十二、苏轼的诗词
他的诗词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篇章最多,他的《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有美堂暴雨》、《饮湖上初晴后雨》等篇或想象丰富,或气势雄浑,或清新隽美情致盎然,最能代表苏诗的艺术成就。他的表达对事物见解的诗,如《题西林壁》,被认为最能体现宋诗的理性特征,诗中通过艺术形象说理,蕴含丰富,新鲜有趣。表现苏轼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诗风的《王维吴道子画》、《读孟郊诗》、《书王主簿所画折枝》等诗亦被认为是北宋文化所达新高度的标志。
苏轼的词相比他的诗有更大的艺术创造性。他突破了以前离愁别绪、男女恋情的老套,将悼古、怀旧、记游、说理等诗材皆纳入词的表达范围,给词以更深广的意境,一改晚唐五代词家的婉约之风,开创了词的豪放一派。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向被认为是最能代表苏词风格的作品。前一首词从幻想天堂的不胜寂寞凄冷,转向寄情于人间的天长地久。后一首借赤壁旧址的壮观景象、古人的英雄气概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这两首词皆写于作者失意之时,“人生如梦”的低沉之调不免时而可闻,但它毕竟难掩苏词激情奔放、达观洒脱、恢宏阔大的主弦律的高亢之音
B 苏轼的生平事迹
苏东坡(1037.1.8~1101.7.28.)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原名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眉山三苏之大苏。出身于寒门家庭,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以书”。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生平与思想 嘉□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后因奔母丧回蜀,嘉□四年始沿长江、经江陵再度赴京。4 嘉□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这期间苏轼针对财乏、兵弱、官冗等政治弊端,写了大量策论,要求改革。苏轼凤翔任满,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任职。其时神宗用王安石变法,苏轼的改革思想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如王安石主张“大明法度”,多方理财,并迅速向全国推行新法。苏轼则强调择吏任人,而反对“以立法更制为事”(《策略》第三);主张“节用以廉取”,而不赞同“广求利之门”(《策别》十八);他还提出“欲速则不达”,“轻发则多败”,在兴革步骤上力主稳健,因此,他连续上书反对变法。由于意见未被采纳,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在这期间,他曾经惩办悍吏,灭蝗救灾,抗洪保堤,对邑政进行了某些改革,收到了“因法便民”之效。苏轼不满意变法,尤其当看到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不敢默视”,时时“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东坡先生墓志铭》)。王安石罢相后,何正臣、舒□、李定等新进官僚却从苏轼诗文中深文周纳,罗织罪状,弹劾苏轼“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因于元丰二年(1079)把他从湖州逮捕,投入监狱,勘问他诽谤朝廷的罪行,这就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经过几个月的折磨,苏轼侥幸被释,谪贬黄州。在元丰时期的贬斥生活中,他虽被迫表示要闭门思过,但并未缄口搁笔,他仍然关心现实,同情人民,写了不少有价值的作品。元丰七年,苏轼改贬汝州,离黄州北上时,路经金陵,曾拜会退休宰相王安石。两人政治见解虽有分歧,但还保持了私交,共游蒋山,互相唱和。元丰八年神宗病死,哲宗年幼,高太后临朝,次年改元元□,起用旧党司马光执政,苏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他不同意司马光“专欲变熙宁之法,不复校量利害,参用所长”。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苏轼认为差役免役“二害轻重,盖略相等,今以彼易此,民未必乐”(《辩试馆职策问札子》),这又引起了旧派疑忌,元□四年,出知杭州。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七上封章乞除一郡”(《乞外补□避贾易札子》),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苏轼在杭州,曾减赋赈荒,掘湖修堤;在定州,曾整饬军纪,加强边备。在元□保守气氛充满朝廷的时代,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旧臣,苏轼又成为这些新贵打击的对象,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尽管当时“饮食不具,药石无有”,条件极为艰苦,苏轼却能“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并对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流露了深厚的同情。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苏轼在儒学体系的基础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学结合起来,各家思想对他几乎都有吸引力。他早年就“奋厉有当世志”(《东坡先生墓志铭》),很向往“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策别》第八)的盛世,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要求朝廷“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他主张“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济时治国,“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墨妙亭记》)。他对待人生又有超旷达观的襟怀,认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王君宝绘堂记》)。能够超然“游于物之外”,自可“无所往而不乐”(《超然台记》)。佛老思想一方面帮助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主义又有严重的逃避现实的消极作用。这种人生思想和生活态度,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明显的反映。苏轼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由于他主张改革但不赞成王安 5 石变法,因而既与变法派发生矛盾,又同维持现状的保守派有所□牾。再加上苏轼为人表里澄澈,讲究风节操守,不愿“视时上下,而变其学”(《送杭州进士诗序》),这就使他既不见容于元丰,又不得志于元□,更受摧折于绍圣,一生遭受很大的政治磨难,仕途曲折,历尽升沉。然而这正好有利于他加深阅历,扩大视野,使他在文学上获得很大的成功。文学成就 苏轼对文艺创作,倾注了毕生精力。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主张“务令文字华实相副,期于适用”(《与元老侄孙》),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以期“充满勃郁而现于外”(《南行前集叙》)。他认为为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不能“屈折拳曲,以合规绳”(《送水丘秀才序》),更不应“使人同己”(《答张文潜书》)。要敢于革新独创,“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苏轼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口与手”来解释“辞达”(《答谢民师书》),已经触及了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苏轼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文艺观。他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取得了独到的成就。诗 苏轼今存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采。同情人民、关心生产是苏诗的一个突出内容。苏轼在早年即感受到社会上的贫富悬殊,苦乐不均,发出过“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许州西湖》)的感慨。后来辗转播迁,目睹人民困苦,写了不少“悲歌为黎元”的诗篇。如在凤翔时写的《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描写朝廷摊派苛重徭役,给百姓造成的负担。通判杭州时的《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对百姓为糊口奔走贩盐而身陷囹圄,表示深切的同情。在黄州写的《五禽言》、《鱼蛮子》,借渡河农夫和渔民的一家,控诉了地租剥削的残酷性。这些诗篇都写得情真言挚、朴实无华,有的还以具体描述,留下了人民悲惨遭遇的真切剪影。苏轼的政治讽刺诗,如《李氏园》、《荔枝叹》,都能通过具体事件的描绘,揭露封建统治者为满足个人贪欲享受而不顾百姓死活的罪行。有些政治讽刺诗,其真城同情人民的思想同不满新法的情绪错综交织,如《吴中田妇叹》、《山村五绝》等;其中虽然难免有夸大新法缺点之处,但更多地方则针砭了新法的流弊。部分关怀生产的诗歌,如《次韵章传道喜雨》、《答吕梁仲屯田》、《石炭》、《秧马歌》、《游博罗香积寺》等,写灭蝗救灾、抗洪保堤、开发煤矿、创造工具、利用水力,对前人很少涉及的社会题材,多所开发,取材广泛,命意新颖。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最高,最为脍炙人口。苏轼一生足迹所至,饱览奇景伟观,创作了大量写景诗。嘉□中由三峡出川时,作有《江上看山》、《巫山》、《入峡》等诗,描写蜀中的奇绝风光,可说是青年诗人的才华初露。苏轼两度任职杭州,“天教看尽浙西山”(《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写下了《游金山寺》、《望海楼晚景》、《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使长江夜色、江南晴雨、西湖胜景,在苏诗中留下了动人的形象。他在密州、彭城、胶东所写的《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百步洪》、《登州海市》诗则逼真地描绘了江北的地方风物和名胜。苏轼晚年远放惠州、儋州,更以浓厚的兴致,再现了岭外风光。苏轼不但善于观察和捕捉各地景物的不同特点,而且以欣喜爱悦的感情描绘了农村环境的清新朴厚。如《新城道中》、《白塔铺歇马》、《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等诗,都写得生机盎然,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苏轼在岭南所写的农村景物诗,如《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和陶归园田居》、《和陶赴假江陵夜行》等,更体现出作者同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融洽的关系。苏轼善于从日常生活和普通自然小 6 景中悟出新意妙理,发人所未发,写成引人深思的理趣诗。如《题西林壁》、《琴诗》、《泗州僧伽塔》等篇,或表明超脱事物才能看清事物的全貌,或暗喻满意的成果有赖于主客观的统一,或指明大自然的变化并非由于神灵的主宰。这类诗都即景寄意,因物寓理,意在言外,余味不尽,在唐诗中比较少见,可以说是苏轼的独创。苏轼性格开朗,他描摹大自然的笔墨,常常满涵着爽朗乐观的情趣,体现出不畏逆境,傲视磨难的精神。如《东坡》、《慈湖夹阻风》,暗示人们不要贪恋捷径坦途,人生难免碰上岩逆风。《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融情入景,借景写情,显现作者履险如夷、破忧为喜的开阔襟怀,表明诗人在逆境中依然对生活充满乐观和自信。此外,苏轼对绘画书法均有很高的造诣,写过不少品诗、题画、鉴赏书法的诗歌,如《读孟郊诗》、《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石苍舒醉墨堂》等,这类诗歌品题了别人作品的成就和特色,寄寓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见解,在苏诗中也是颇有特色的。苏诗奔放灵动,逸态横生,才思四溢,触处生春,艺术上堪称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苏轼体察敏锐,诗笔爽利,无论描写风光、物态和人情,都可做到“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瓯北诗话》)。如《泛颍》写临流照影,波闪影动,情态活现;《韩马十四匹》写画中群马,各具神态,巧夺画工;写春夏景物:“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横道清泉知我渴”(《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写物传神,颇饶情韵。苏诗想象丰富,奇趣横生,比喻新颖贴切,引人入胜,如《郭祥正家醉画竹石》:“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借助想象把创作冲动形象化;《登州海市》:“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面对碧海想象到群仙的出没,都是驰骋幻想的名篇。苏轼善于以新颖的比喻刻画事物,如以“西子”比西湖,以“紫金蛇”比闪电,以“赴壑蛇”比年光易尽,以“飞鸿踏雪泥”比人的行踪无定,以“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等一系列形象比徐州百步洪的急湍,都是有名的例子。苏诗有时直抒胸臆,议论英发。如《王维吴道子画》、《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戏子由》、《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等诗,或论画,或议政,或写怀,文思如潮翻泉涌,极富气势,苏诗的议论化,固然有助于抒写的自由和格调的流畅。但议论化对诗的形象性和韵律美则不无影响。又由于应酬赓和,某些和韵诗近于文字游戏;矜才炫学,某些作品有用典过多或粗率冗长之弊,这些都影响了他的创作成就。苏轼对古近各体均能驾驭自如,但更长于古体和七言。他的七古“波澜浩大,变化不测”(《诗人玉屑》卷十七引《吕氏童蒙训》),最能体现奔放的才情,如《送李公恕赴阙》、《法惠寺横翠阁》、《送沈逵赴广南》、《雪浪石》等,都妙笔驰骋,奇气横溢。五古如《寒食雨》、《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等,则写得朴厚无华,词清味腴,以自然入妙见胜。苏轼的七律也很出色,如《和子由渑池怀旧》、《初到黄州》、《汲江煎茶》等,都是气韵天成的佳篇。其格调流丽圆转,略与白居易、刘禹锡诗风相近,而更为奇警。苏轼对五言近体用力较少,五律五绝不多,而七绝则写得精美明快,有不少传诵颇广的名篇。词 在北宋词坛上,苏轼突破词必香软的樊篱,创作了一批风貌一新的词章,为词体的长足发展开拓了道路。从今存三百四、五十首东坡词来看,苏轼对词体的革新是多方面的。苏轼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苏轼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前人有“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之评(《艺概》)。他以健笔刻画英气勃勃的人物形象,来寄托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篇。苏轼在词中,更多地倾入 7 自我,表现个性。如〔沁园春〕“孤馆灯青”写青年时代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写贬谪后孤高自赏,不肯随人俯仰的情绪;〔满江红〕“江汉西来”即景怀古,用祢衡的遭遇暗寓愤懑不平的感慨;〔定**〕“莫听穿林打叶声”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这些词作都是很有个性特色的。苏轼在徐州写的五首《浣溪沙》,以清新隽秀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生产和生活小景,描绘了黄童、白叟、采桑姑、缫丝娘、卖瓜人等各式各样的农村人物,为读者提供了一组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农村风俗画。可以说,凡能写进诗文中的生活内容,苏轼都可以用词来表达。苏词在笔力和体制上有所创变。他以写诗的豪迈气势和劲拔笔力来写词,使词作仿佛“挟海上风涛之气”(《花草蒙拾》),格调大都雄健顿挫、激昂排宕。如〔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笔势如“突兀雪山,卷地而来”(《□庵手批东坡词》);〔满庭芳〕“三十三年,今谁存者”,格力挺拔,语句遒劲。元□词人以诗文句法入词,始于苏轼。苏轼把陶渊明《归去来辞》改写成〔哨遍〕,将韩愈《听颖师琴诗》,□括成〔水调歌头〕,在词体上也堪称创制。以前词家于调名外极少立题,苏轼不少词作不但始用标题,有的还系以小序,小序长者达数百字,文采斐然,颇能引人入胜。前人批评苏轼“以诗为词”,“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后山诗话》)。其实苏轼把写诗的笔力句法等带进词作,正可以扩大词体的表现力。苏词具有鲜明的理想色彩。有些作品浮想联翩,逸兴遄飞。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作者幻想乘风登月,又不甘心天阙的清寂;〔念奴娇〕“凭高眺远”,写诗人“翻然归去”,飞上“玉宇琼楼”的“水晶宫”;〔满庭芳〕“归去来兮”,融合天孙织锦、王质遇仙的神话,虚构了自己银河滩头巧遇织女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处境坎坷、欲远离政治**的念头。这类篇章在精神上上承屈原、李白,下开辛弃疾的某些清旷奇逸之作。《左庵词话》说:“此老不特兴会高骞,直觉有仙气缥缈于毫端。”正是指这类作品而言。在语言和音律上,也体现了苏轼的创新精神。苏词语言多吸收诗赋词汇,兼采史传、口语,以清雄见称,对以前词人镂金错采的风尚有所改变。前人多指责苏词“不谐音律”,“子瞻之词虽工,而多不入腔”(《墨客挥犀》),然而当时歌手袁□曾唱〔水调歌头〕中秋词,宋代词评家赞赏〔水龙吟〕咏杨花“声韵谐婉”(《曲洧旧闻》)、“全章妥溜”(《词源》),都说明东坡词并不忽视音律。不过,苏轼更重视词的文学生命,他重视音律,但不拘泥于音律。苏轼词风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除了“大江东去”一类壮丽词外;另一些作品,或清旷奇逸,或清新隽秀,或婉媚缠绵,都各具风韵。如〔江城子〕悼念亡妻,一往情深;〔水龙吟〕咏唱杨花,幽怨缠绵;〔蝶恋花〕写佳人的欢笑搅动了墙外行人的春愁,风情妩媚动人。正如《皱水轩词筌》评《浣溪沙·春闺词》所说:“如此风调,令十七八女郎歌之,岂在'晓风残月'之下!”苏轼对散文用力很勤,他以扎实的功力和奔放的才情,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拓了新天地。谈史议政的论文,包括奏议、进策、史论等,大都是同苏轼政治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作品。其中除有一部分大而无当带有浓厚的制科气外,确也有不少有的放矢、颇具识见的优秀篇章。如《进策》、《思治论》透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内外矛盾,针砭时弊,提出了系统的改革政见;《留侯论》一扫黄石公授书的神秘色彩,论证秦末隐士有意启迪张良促其执行正确的策略,见解新颖,不落窠臼。这些论文雄辩滔滔,笔势纵横,善于腾挪变化,体现出《孟子》、《战国策》等散文的影响。叙事纪游的散文在苏文中艺术价值最高,有不少广为传诵的名作。记人物的碑传文如《方山子传》、《书刘庭式事》,能借助于生活片断和有代表性的细节显示人物性格。《潮州韩文 8 公庙碑》有叙有议,结合韩愈一生遭遇,评述了他对文学儒学的贡献,写得议论风生,气势充沛。记楼台亭榭的散文,如《喜雨亭记》、《超然台记》、《韩魏公醉白堂记》,或表达关心稼穑、与民同乐的思想,或体现游于物外、无往不乐的襟怀,或赞扬严于律己、廉于取名的风节,都善于借事寓理寄情,且文意翻澜,发人深思。其写景的游记,更以捕捉景物特色和寄寓理趣见长。如《石钟山记》写夜泊绝壁奇境,情调森冷,耸人毛发;前后《赤壁赋》,一写清风朗月的秋光,一写水落石出的冬景,描绘逼真,境界若画。这些游记也不单纯留连风月,而总是即地兴感,借景寓理,达到诗情画意和理趣的和谐统一。苏轼的记叙体散文,常常熔议论、描写和抒情于一炉,在文体上,不拘常格,勇于创新;在风格上,因物赋形,汪洋恣肆;更能体现出《庄子》和禅宗文字的影响。书札、题记、叙跋等杂文,在东坡集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苏轼广于交游,笃于友谊,“简易□达,表里洞然”,所写书札尺牍如《上梅直讲书》、《与李公择书》、《答秦太虚书》、《答参寥书》等,大都随笔挥洒,不假雕饰,使人洞见肺腑,最能显现出作者坦率、开朗、风趣的个性。苏轼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写了不少题记、序跋、杂著,品诗评画,谈论书法,总结创作经验。如《南行前集叙》、《书吴道子画后》、《文与可□□谷偃竹记》、《书蒲永升画后》等,都紧紧扣住文艺创作的特征,阐发了对文艺问题的真知灼见。此外,苏轼还有一些记述治学心得的杂文,如《日喻》、《稼说》等,写法上能就近取譬,深入浅出,内容上也有不少独得之见。苏轼还有流传较广的笔记文《东坡志林》,此书东坡生前已提及,但未完成,今传本实后人编辑,宋刊《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收有16则,明刊《东坡七集》收有13则,都是史论。其论封建,称“柳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论平王指出其“避寇而迁都”的失策,均很有见地,然其论商鞅等条,借评史攻击变法,则不免有所偏蔽。《稗海》所收《志林》,内容较多,史论而外,还有不少随笔、杂感、琐记,写人记事,言简而明,信笔挥洒,颇饶情致。如《记承天寺夜游》寥寥数十字,烘托出月夜的明净和心境的悠闲,《记游松风亭》通过随地歇脚的细节,写出无往而不适的放达襟怀。随手拈来,即有意境和性情。此类文字,实开晚明小品文一派。另有《仇池笔记》,亦系后人辑录而成,东坡喜爱仇池,诗中多处提到,故以“仇池”名之。其所收条目,部分亦见于《东坡志林》。苏轼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热心奖掖后进,培植不少人才。他的作品在宋代广为流传,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苏诗受到金代诗人、明代公安派作家和清代宗宋派诗人的推崇。苏文长期沾溉后学,其小品随笔更开明清小品文的先声。苏词直到清代,仍为陈维崧等词家所宗法。苏轼的大量作品,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书画及学术著作 苏轼才华横溢,诗词文赋而外,对书画也很擅长。他于书法遍览晋唐诸家,转益多师,自成一家,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传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帖》、《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等。他自称“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次韵子由论书》),在诗文题跋中,有不少谈书法的文字。苏轼论画卓有所见,主张“神似”、“传神”,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画史上很有影响。他善画竹石,学文同而又自具风格,故有“东坡虽是湖州派,竹石风流各一时”(《次韵子由题憩寂图后》)之句。苏轼画真迹,见于文献记载者不及十帧,传世更少,今仅存《古木怪石图》等。苏轼在学术上的著作有《易传》、《书传》等。《东坡易传》是续苏洵未成之作。苏轼论《易》大体“近于王弼。而弼之说惟畅玄风,轼之说多切人事”;其文辞博辨,“足以达难显之情,而深得曲譬之旨”(《四库全书总目》)。9 《东坡书传》对前人之说有纠误,也有立新,被称为“于治乱兴亡,披抉明畅”(《四库全书总目》),颇受朱熹称赞。作品版本及注本 苏轼诗文集合刻本有明成化程宗《东坡七集》本。此七集为:《东坡集》、《东坡后集》、《东坡续集》、《奏议集》、《内制集》、《外制集》、《应诏集》;包括附录的《年谱》,共 112卷。有清末端方校印本、《四部备要》铅印本。苏轼晚年就有人为他的诗作注。自宋至清,诗注本很多。在宋代,有分类注本,即题为王十朋所编的《集注分类东坡诗》(亦称百家注)25卷。有黄善夫刊本、《四部丛刊》影元刊本。有编年注本,即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42卷。有宋嘉泰刊本、景定补刊本,均已残。清有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50卷,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50卷;王文诰的《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其诗注部分为46卷。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的由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其卷一至卷四十六即以王文诰本为底本;其卷四十七至卷四
十八、卷四十九至卷五十,分别为补编诗、他集互见诗,以冯应榴本为底本;共50卷,书末附有新发现的佚诗。苏轼文,南宋邱晔编注的《经进东坡文集事略》60卷,乃选本。有《四部丛刊》影宋刊本。第一次把苏轼的文章编集在一起,是明末茅维的《东坡先生全集》,共75卷,前73卷为文,后2卷为词。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孔凡礼点校的《苏轼文集》73卷,即以茅本为底本,附录《苏轼佚文汇集》7卷,点校者辑。苏轼词,南宋之初即有注本。近人朱祖谋有编年本《东坡乐府》3卷,今人龙榆生据宋傅□注东坡词残卷编年,撰成《东坡乐府笺》3卷。苏东坡与湖州 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至少有四次到过湖州。第一次在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冬,他任杭州通守,受江南转运司差遣,为湖州知州孙觉相度湖州至松江(今吴江松陵镇)的堤堰。第二次在熙宁七年(1074)九月离杭州到密州任知州时路过湖州,曾与当时的湖州知州李常,诗人张先等六人聚宴,张有《六客词》记叙了这次雅会。第三次是元丰二年(1079,坡公四十三岁)五月,他从徐州调来湖州任太守,官职全衔是“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权知湖州军州事”。到任仅三个月,七月底就因“乌台诗案”被御史台派人逮捕进京。十二年后,哲宗元礻右 六年(1091),坡公由杭州知州升迁吏部尚书翰林学士,进京途中奉旨视察湖州、苏州水灾,与曹子方、刘景文等文人在湖州欢聚,东坡自己有《定**,后六客词》记载了这件事。东坡在湖州留下七十多首诗词,还有许多重要文章也在湖州写成。历代湖州人民无限崇敬和缅怀苏东坡,保存了他不少遗迹。“乌台诗案”发生后,杭州湖州的百姓都自动为他“作解厄道场累月”,祈求逢凶化吉。坡公在狱中听说,十分感慨,嗟叹“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可见苏太守与湖州人民之间的感情非常深挚。
2011-09-28 08:24
第五篇:苏轼生平事迹研究开题报告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开题报告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对“人生”有着深刻的体味与感悟。青少年时他充满理想与抱负,经 受“乌台诗 案”的打击后,在儒、释、道三教的浸润下,他重新对人生进行了深度的思考。最终他智慧地从苦难中寻找到了美好。如果说,在北宋的文学变革中欧阳修是一个中枢式的人物,那么苏轼则代表着这场文学 变革的最高成就。值得注意的是,苏轼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不仅因为他的创作体现了 这场文学变革所追求的文化理想,审美趋向,也不仅因为苏轼比其他作家具有更雄大的才力、高超的技巧,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因为苏轼的创作在很多地方突破了这场文学变革的基 本宗旨。观其作品,可见其对人生的苦苦探味,以及此后又进入的澄清境界。如果没有苏轼,宋代文学将会平淡得多。苏轼生平事迹研究论文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今属四川)人。他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 的文士家庭,父亲苏洵,由发愤读书而入仕,他受父亲影响,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年轻时 “学 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仁宗嘉佑二年(1057)二十一岁时,受到欧阳修的赏识,考取进士,嘉佑六年应直言 极谏策问,授大理寺公事,开始了他一生坎坷的仕宦生涯。苏轼初入仕途,正是北宋政治与社会危机开始暴露、士大夫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时代,他也迅即卷入了这一浪潮。在嘉佑六年的对策中,他就发表过改革弊政的议论,其后又在 《思 治论》中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但苏轼与欧阳修一样,对政治改革取比较温和的态度,所谓“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表明他希望改革在不引起剧烈变 动的条件下施行,并主要通过社会各阶层的自觉努力调整与道德完善来改变社会的衰败。因此,当王安石推行新法,从变更政治、经济制度入手实行改革时,他便与欧阳修等一 大批文人一起站在反对新法的立场上,而卷入上层政治冲突。在王安石执政期间,苏轼主动 要求外放,先通判杭州,后又做过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知州。元丰二年,正在湖州任职的苏轼突然被逮捕下狱,罪名是在诗文中攻击朝廷的新法,这 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后苏轼虽经营救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精神上却因这一场卑 鄙的文字狱受到沉重打击。在黄州期间,他自号东坡居士,彷徨于山水,在老庄及佛禅中寻求解脱。神宗去世,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大变动,原来反对新法的司马光等人 入朝任要职。苏轼也因此被召入京任职。但苏轼对新法的某些部分原本有所肯定,主求解脱。
神宗去世,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大变动,原来反对新法的司马光等人入朝任要职。苏轼也因此被召入京任职。但苏轼对新法的某些部分原本有所肯定,主张“校量利害,参用所长”,因而又与当权者发生分歧,只好自求调离京城,出知杭州。此后, 辗转于颍州、扬州、定州的地方官任所。
哲宗于高太后去世后亲政,为了表明自己的主见与权威,打击“旧党”。于是苏轼又被列入惩处之列,一贬再贬,最后贬到岭南、海南岛。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大赦元佑旧党,他才北归,次年到达常州。由于长期流放的折磨,加上长途跋涉的艰辛,他于此一病不起。
苏轼从小研读经史,受儒学理想影响较深,他的一生中,对国家的政治事务,不管其见解是否正确,总是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在地方官任上,他也始终关心民间疾苦,努力兴利除弊。作为一个富于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他具有坚定执着的品格。经历多年宦海**和人生挫辱的苏轼,也清楚地看到政治斗争中不可避免的阴暗、卑琐和险恶,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他因此从老庄哲学、佛禅玄理中追求超越的解脱,他把老庄哲学从无限的时间与空间的立场看待人生的苦难与欢乐及世间是是非非的观照方法,与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顺乎自然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求得个人心灵的平静。他在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他树立了人格精神的标准,也树立了人格的模式,这是最为重要的。他的人格对后人影响是极深的。入得了世才出得了世,随得了俗方脱得了俗,坡翁堪当此誉。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1][2]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本 名苏轼
别 称苏东坡、苏文忠、苏仙
字 号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又号铁冠道人、海上道人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四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出生时间1037年1月8日 去世时间1101年8月24日 主要作品《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主要成就“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宋四家”之一 追 赠太师 谥 号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