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阿拉善盟苏木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情况调研(2013.8协助盟政协)
阿拉善盟苏木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调研提纲
一、旗、苏木镇、嘎查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情况
1、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人员结构及分布情况
2、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业务用房和设备设施情况
3、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业务开展情况二、三年来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情况
1、新农合制度落实情况
2、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
3、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开展情况
(1)开展规范化苏木镇卫生院、嘎查村卫生室建设的举措
(2)苏木镇卫生院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补偿机制改革举措及所取得的成效
(3)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成效和新举措;探索县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思路和举措
(4)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方面新举措
(5)嘎查医生社会化养老制度建设情况
三、基层综合改革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对策、建议。特别是对阿盟实施县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的看法、建议。
第二篇:赫章县六曲河镇卫生院改革发展总结材料
赫章县六曲河镇卫生院改革发展总结材料
(2018年7月13日)赫章县六曲河镇卫生院
各位领导:
根据安排,现将六曲河镇卫生院改革发展基本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赫章县六曲河镇位于县城南部,距县城19公里,是全省示范乡镇、也是赫章县附中心城市。全镇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27万余人,服务人口7万余人。镇卫生院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50平方米。卫生院现有职工52人(在编人员40人,聘用人员12人),其中:副高职称1人(副主任护师),中级职称0人,执业医师4人,护师11人,助理会计师1人,助理医师10人,执业护士4人,检验士2人,影像技士2人,其他医技人员17人;现有职工中学历结构为:本科12人,大专22人,中专及以下19人;医院配有DR、全自动生化仪、血球分析仪、静态心电图机、熏蒸机、牵引床等医疗设备。2016年12月,我院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组织开展的“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中获评为“2015-2016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基础建设。我院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卫生院的重点工作来抓,以卫生计生整合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对卫生院进行改扩建。2016年,我院“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工作”启动,上级投资229.48万元将我院公共卫生科改建为住院大楼,建筑面积1798.14平方米,现已基本建成,完全投入使用后,将有效缓解了我院基础设施薄弱、业务用房紧缺等问题,满足我院住院患者需求。为进一步优化我院环境,上级投资45万元对我院的院坝、围墙和绿化等进行改造,改造完成后,将为患者到我院看病就医提供了一个舒心、舒适和温馨的环境。
二是强化科室建设。为进一步提升医院诊疗服务能力,让群众能够享受到更便捷、更经济和更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我院不断加强科室建设。近几年来,医院共投入资金80万元完善了中医馆布局,设置了中医门诊、中医理疗室、熏蒸室、牵引室、中药房、煎药房等诊室,并添置了中医康复治疗仪等设备,增强了中医药服务能力,通过几年的努力,中医科已成为我院的特色科室。2017年,我们积极响应“五个全面建设成”要求,完成了“标准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和“DR室、心电图室、检验室、B超室和远程诊疗室”等五室的规范化建设,让患者在本院就能享受和县级医院差不多的预防接种、检查治疗等基本医疗服务。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采取请进来教、送出去学等形式加大人才培养,补齐我院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缺乏的短板,为医院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2016年,我院与县人民医院等单位签订了医联体协议。县医院、县中医院、市一医等县内外二级以上医院通过派遣骨干医师到我院开展业务指导、免费为我院培训医务人员、捐赠医疗设备等方式为我院提供了很大帮助。2016年以来,我院共选派了3名工作认真负责,临床诊疗工作扎实的人员到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和赫章县人民医院进修学习;18名医务人员自觉参加了学历提升教育和执业(助理)医生考前培训,全院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医务人员占职工总数的95%,有13人获得了执业(助理)医生资格;县医院、县中医院、市一医等累计到我院开展业务指导30人次,受益医务人员71人、患者1500人。
四是加强医院管理。我院医务人员多是年轻人,业务能力和管理经验都稍显不足。为进一步增强医院的影响力,加强医院管理,近两年来,我们返聘了1名业务本领高、管理能力强的卫生院退休职工到我院担任第一院长。该同志工作经验丰富,临床诊疗能力强,在年轻医务人员的成长中发挥了较好传帮带作用。在他的带领下,医院职工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病人”、“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思为病人所想,急为病人所需,把病人当亲人,赢得病人的尊重和认同,和谐了医患关系。在他指导下,医院建立健全了医院管理制度,优化了诊疗流程,规范了医疗行为。医院管理、服务、效益等得到很大改观。今年上半年来,我院共收治患者16000余人,产生医疗纠纷0起,收到群众投诉0起,医疗收入盈余170余万元。
(五)抓实公共卫生。为扎实抓好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管理、孕产妇管理、老年人管理、高血压管理、2型糖尿病管理、重型精神病管理、肺结核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卫生监督协管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工作的落实,我院在依托各村卫生室村医的基础上,组织医务人员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认真宣传健康预防保健知识,有效开展健康体检、预防接种和健康促进等工作。2017,我院共发放健康教育资料2.5万本,播放健康教育影像资料120次,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20个共126次,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26次,举办健康主题日咨询活动9次;2017年,管理高血压患者2348人,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1326人,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122人,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1517人,0-6岁儿童保健2678人次,孕产妇保健115人次;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607人,已建立607人,建证率100%;乙肝、卡介苗等疫苗的接种率达98%以上。截止目前,全镇3.27万人口中已有28298人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86%;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1386人,对已签约的人群,均能按要求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和个体化健康指导。
三、存在问题及打算
1、医疗设备相对落后,医技人才匮乏,技术水平偏低,不能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添置CT、凝血分析液等必备医疗设备,进一步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同时,派送更多的骨干医师外出进修学习,引进医技人员,特别是普通外科、妇产科和中医馆业务能手,进一步充实人才队伍。
2、科室设置单一。除中医科外,无其他特色科室。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把科室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进一步优化科室的合理配置,在原有科室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建设外科、妇产科和内儿科等特色科室。
3、管理体制不全。部分医院管理规定是口头上的,未能形成规范的上墙制度,有很强的随意性。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医院管理规定,加强医院内部管理,逐步提升医院管理能力,以适应“十三五”期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要求、新目标,更好地服务职工、服务患者。
四、对推进改革发展的建议
1、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激励机制。扩大乡镇卫生院在绩效工资和奖金分配上的自主权,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乡镇卫生院“二次绩效分配”制度,鼓励医务人员多劳多得,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
2、创新思维,加大外科人才培养力度。对于内科儿科等科室而言,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回来后确实能够独立开展工作,但外科不一样,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要想同时派出几个人外出进修学习是不现实的,选派个别的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回来后,光是凭他个人的力量想要开展好工作不太现实,所以建议结合当地卫生院外科常见病种的实际,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选派优秀外科医生驻卫生院开展帮扶工作,以便于在卫生院工作的同时起到很好的带教作用,那样的话,培养出来的不是一个外科医生,而是一批外科医生,这对卫生的发展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能为卫生院更好地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关于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关于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卫生工作中枢,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农村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乡(镇)卫生院如何在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中站稳脚跟,求得生存、发展和壮大,这是摆在当前每个卫生院领导者和决策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而又不能回避的问题。
围绕进一步深化农村卫生改革,改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基本医疗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水平的问题。近日,笔者进行专题调研后,特撰文对卫生院改革提几点建议。
1、要明确定位,体现卫生院公益职能。应确定乡(镇)卫生院作为非营利性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明确其主要承担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同时,按照乡(镇)常住人口数量、经济收入、地理、交通及服务半径、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及卫生资源利用等情况,合理确定乡(镇)卫生院承担公共卫生业务的人员编制,并明确乡(镇)卫生院公益职能。
2、要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在明确定位和职能的前提下,着力构建以政府为主、社会支持的多元化卫生投资体制,保证乡(镇)卫生院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其中县、乡两级财政投入至少保证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的发放,并把基层卫生的配套措施落到实处。县、乡两级政府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每年要拨付部分基础设施专项资金加强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卫生院的业务收入通过转移支付,用于人员培训、办公和业务发展,确保卫生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3、要规范管理,增强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县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监管。依据行业管理规范加强对乡(镇)卫生院业务指导,帮助乡(镇)卫生院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并执行有关医疗质量、合理用药等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执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加强对乡(镇)卫生院院长的培训、监督和管理,强化乡(镇)卫生院长的管理职能,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进行严格考核,逐步建立起一支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懂经营、善管理的乡(镇)卫生院院长队伍。要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为契机,积极推进和加快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与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增强乡(镇)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
4、要增强素质,提高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与水平。要采取多种办法,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乡镇医务人员业务知识、技能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医务人员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卫生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提高人员素质,提升服务水平,增强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的本领。一是继续采取灵活的考试考核办法公开招聘大中专毕
业生,聘后直接给予定级,充实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队伍。二是加强对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和乡(镇)卫生院长的培训。县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长期的规划,每年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连续性地对乡(镇)卫生院院长开展管理培训,对乡(镇)卫生技术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定期选送业务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
5、要深化改革,增强卫生院发展活力。进一步完善以聘用制为主要内容的基本用人制度,解决人事管理中长期存在的人员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问题,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在人员聘用上,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科学选拔人才,对单位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打破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务终身制,实行评聘分开,竞聘上岗,可高职低聘、低职高聘,进一步增强卫生技术人员的责任感和危机感,增加凝聚力和向心力。要进一步扩大卫生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乡(镇)卫生院统一的绩效工资制度,采用与岗位风险、责任程度、技术含量、服务态度挂钩的岗位系数法,把工资与绩效挂钩,实现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成按职能、绩效拉开一定差距的分配制度。
第四篇:改革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莆田晚报社改革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在莆田晚报社实习期间,在进行新闻实习的过程中,同时也在了解单位的一些基本情况,也发现了单位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所以,为了系统进行对莆田晚报社改革与发展的情况调查进行一个系统的总结,在此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单位基本现状:
单位简介:
《莆田晚报》于2001年7月1日正式创刊,为日报、对开八版,由中共莆田市委主管。报纸立足莆田、面向全国,全方位、多角度报道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军事、教育等方方面面最新动态,内容丰富多彩,是一份具有党报性质,集权威性、政策性、指导性、服务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综合类报纸。《莆田晚报》还继续承担原《莆田广播电视报》的职能,把广播电视的节目预告、剧情介绍、影视信息等内容纳入报纸版面内容。
(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接待者均坦言,对于一个资产庞大,员工众多的企业,管理中确实有不可避免的困难或者不可协调的部分,尤其是报业集团的记者,由于工作性质需要时常到外面采访,所以在管理上需要更多的新的模式。
莆田晚报社:60%以上为大学生,中专生比率为90%以上。并在集团内部设有博士站,董事中大部分为MBA硕士学位。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莆田属于沿海不算发达的三线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比较欠缺,而且在员工的管理上比较涣散,员工缺乏良好的岗前的专业培训,人员素质比较低。还有部分人员有不同情况的迟到现象。
(二)目标定位问题
报社在自身定位上欠缺高瞻远瞩,没有积极的前进动力,报社长期定位与本土,虽然在本地的成绩比较良好,但是作为一个集团企业来说,它缺乏一个长期的目标和远大的志向。
(三)工作落实不到位
报社开设了电子版,做到了内容电子版与纸质及时同步的一个好的态势,这
既适应了当今网络时代的发展,也多扩大报纸的阅读群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我实习过程中,曾经向电子版中的电子投稿栏进行投稿,但是进过十天后还是没有人进行审核和回复,这说明,这个功能虽然是新鲜的,是好的,但是没有实际用起来,这个看似好的渠道是堵塞的,是走不通的。
改革建议
1、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对于报社这一特殊的工作模式,特别是对于群体庞大的记者来说,由于经常性需要出外采访,所以在管理上有难度,建议可以实习现代管理方式,在成本可承受的范围内,报社可以引进打卡设备,对记者进行打卡考勤,上班打一次,下班打一次,当然对于记者有些采访工作过多,不方便到报社,可以实行灵活的考核方式,必如不到报社打卡,必须要有任务,而且在三天内要有新闻报道刊登。
而对于一般职工,要求准时上班,对于迟到情况给予批评或者以经济的方式进行惩罚。
还有就是从根本上来说,要强化职工的爱岗敬业的意识,从思想上给他们打预防针,让他们在意识上重视工作,形成一个守时的良好习惯。
2、对于第二个问题,无疑就是要制定一个远大的发展目标,对报社的内容层次进行一此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以“打造海西第一报业品牌”为口号,利用海西发展的契机,充分抓住机遇,在两岸交流中充分利用对台的优势,与台湾报业进行交流合作,提升自我的档次和品位。
在制定宏观的目标后,要细分目标,从报纸的内容、人员培训、商业合作等等各方面领域都需要有一个细致而缜密的规划,做到“心中有数”和“步步为营”。相信有一个宏伟目标和高端定位的莆田晚报,将在未来的发展中迎来春风。
3、对于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这不仅是一个工作没有完成好的问题,可能是这个报社没有一个良好的执行力的问题,也可能是报社本身在制定这个电子投稿时只是抱着一个赶时髦的想法,把这个功能当做一个摆设,而从未想去通过这个功能来服务报社。
所以这就需要首先提高报社在工作过程中的执行力,提高工作的延续性,不能有“三分钟的热度”,只是凭一时激情而已。如果对于报社只是想把这个当做
摆设的话,这就要端正自身的认识,需要培养这个报社务实的作风,而不能有虚无的作风,要把每一项有利于读者和报社的工作执行到底,不能因为在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或者麻烦就马马虎虎,或者干脆就不做了,只是把这个工作当做一个装点和摆设。
在对过报社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提出和原因分析的过程中,加深了问题的认识,也对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形式。相信报社在不断自我提升和外界鞭策这样一个两方面的促进下,一定可以报一份读者满意,而且有利报社的好报纸。
第五篇: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按照州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工作的指示和要求,我校认真开展了详细具体的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在学习活动中,我校的调查研究工作分四个重点,由校党委委员分头开展调研。校党委书记、校长邓文云负责联合办学的调研;校党委副书记侬孝芬负责教学改革的调研;副校长邱丽克负责科学管理(制度建设)的调研;副校长秦瑞云负责招生就业的调研。调研工作于4月15日-4月27日期间开展,采取召开座谈会、中心组学习及主题教育等多种形式进行。
二、具体调研情况
(一)联合办学
1、联合办学的基本情况。
我校创办于1958年8月,1997年被省教委评定为“省合格中专学校”,XX年4月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部级重点中职学校”。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105人,专兼职教师72人。办学50年来,共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6.2万人,其中,学历教育2.1万余人,非学历教育4.1万余人。目前,我校已发展成为一所集计算机、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经济管理、电算化会计、信息管理、营销、文秘、法律、旅游等二十一个专业的财经类职业学校,学校现有资产10600余万元,在校生3600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500余人。
XX年4月以来,经**人民政府,经与云南财经大学多次协商,达成了依托我校开展的“州校合作办学”协议。按照协议,云南财经大学与**人民政府合作办学项目,依托我校组建“云南财经大学文山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文山学院”);建设地点及建设规划用地为文山县城南三角塘,用地面积为1350亩,其中首期征地500亩;学校建设以财经类为主,兼有法律、工业、旅游、文化及生物工程等特色专业共同发展的全日制本专科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文山学院用两年时间建成并达到规模,中远期规模为在校生10000人。其中高职本科7000人,高职专科3000人;另有XX—3000人的中职中专学生;文山学院力争于XX年开始招生及教学,规模为高等职业教育本科2个班100人。按照云南省财经大学与**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协议书的规定,文山学院合作项目模式为股份制合作办学,采取招商投教的办法筹资。
2、联合办学的基本经验。
(1)高瞻远瞩,抓住职业教育发展的好时机顺势而发。当前,正是中、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大好时机,党中央、国务院,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采取一系列政策支持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尤其是把职业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来抓。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会议精神,**委、州人民政府已对贯彻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意见和改革的具体目标:调整教育结构和配置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我州已于XX年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每年的初中毕业生在5万人以上;按照州教育发展规划,到2012年,全州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规模达 9.88 万人以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规模与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抓住这个时机发展职业教育是有广阔前景的。
(2)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迎难而上,开拓进取,自强不息。我校对联合办学的市场前景及可行性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撰写了项目分析报告,积极主动向州委、州人民政府及主管局州财政局请示、汇报。多次与云南省财经大学沟通联系,进行项目自荐,以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精神最终促成了州校联合办学。
(2)对课程设置进一步进行调研,加强专业课的技能培训和加大实训课力度。一是,公共基础课程应包括德育课(含哲学课)、文化课、体育和健康课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二是,专业技能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并注意与相关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三是,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重视校内教学实习和实训,特别是生产性实训。在加强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完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同时,积极探索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四是,进一步加强第二课堂建设,举办一些专业技能课程提高的系统辅导,由学校每学期定期举办,学生自愿参加。
(3)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努力多方筹措资金,开源节流,保证教学设施到位,教学工作正常运行。力争将每个教室都装成多媒体教室,以避免换教室带来的教学混乱。增设教学微机室,以解决许多班级要求增开微机课和增加上机时间的要求。加大电子阅览室和微机室的维护力度,提高电子设备的利用效率。
(4)鼓励教师参加再继续教育及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坚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尽快制定颁布“双师型”教师奖励和认定办法,促进教师队伍建设。调整结构工资方案,使之成为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杠杆。
(三)制度建设
1、学校制度建设基本情况
我校建校五十年来,根据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建立和健全了各项常规管理制度。XX年,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的需要,学校决定对已有的管理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经学校党委研究,成立了以邱丽克副校长为组长的制度修订小组,以下科室、师生座谈会等形式对学校现有管理制度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发现,部分现行规章制度已不适应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为加强管理,使我校规章制度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需要进一步完善、修订学校管理制度。
2、修订完善制度主要做法
(1)依法治校。现阶段,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制度管理,就是依法治校。依法治校,反映一所学校服务理念和追求,依法治校是规范科学管理的标志,是学校文明进步的象征。依法治校,反映学校党委的法纪意识、政策水平等管理品质。依法治校不是束缚和限制,而是解放和依靠。研究法治,即是研究管理共性,容易掌握主动,效益较大,尽管开始有些矛盾,随法制健全完善,将逐步平稳。研究人治,就是研究情感个性,容易因适应不同个性不能一视同仁,随时间推移,矛盾日积月累,最终很难维持正常管理。
修订后的制度,应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目标与总则,告诉人们我们准备建设怎样的理想学校、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什么;第二部分岗位职责,是学校内部所有岗位的基本要求,是合格教职工的要求、底线要求;第三部分是组织保障,是保证一所学校能够正常运作的基本规范和工作的流程。少了这些制度,我校就会瘫痪。第四部分是师资培养;第五部分是学生培养。这两部分是我校制度建设的亮点,是学校的根本所在,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培养和谐发展现代人的需要。
通过制订并组织实施好各项规章制度,实施科学管理 争创一流学校,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
(四)招生就业
1、招就工作基本情况
为实现“xxx”期间我校发展的总体目标,扩大招生规模,力求使日制在校生人数达到3000人,我校积极探索招生思路,寻求更多的办法,不断扩充生源,力争实现目标。
众所周知,学校招生工作与就业工作休戚相关,就业畅,招生旺,应“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以“出口”带动“入口”,实现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近几年,我校积极开展就业信息调研,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都有一个满意的就业岗位就业,就业信息调研主要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向我州各县大部分企业发信函,了解企业用工情况;(2)直接到企业、厂矿、工业园区走访,掌握第一手用工信息;(3)通过电话问寻方式,掌握情况;(4)通过网络发布学生毕业情况,寻求更好的就业平台;(5)与省上、省外知名度,信誉度较高的职介所联系,扩展学生对外的就业渠道等。通过努力,每年我办掌握的用工信息,州内可提供的就业岗位400—600个,省外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数千个。而我校每年的毕业生300—400人左右,为此我校这几年的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少数学生继续深造或不愿就业。为实现100%就业,还需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减轻就业压力:(1)加大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企业联系,高收入、高质量让学生向外就业;(2)各方收集捕捉信息,力争实现定单培养;(3)大力拓展省外就业市场,探索国外就业市场;(4)围绕市场用工信息,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满足市场对所需人才的需求。
2、进一步加强招就工作思路
(1)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扩展知识面,一专多能,以适应未来职业变化,扩大职业选择面,可缩减英语、数学等基础学科的课时,加强专业课程理论学习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2)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训练,学一门技能就拿到一门技能的合格证。
(3)考虑到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使学生在拿到毕业证书的同时,也拿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例如:电算化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规定目标,在毕业时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
(4)创造条件,采取不同模式,在州内、省内、省外建立更为完备的实验基地、产业基地。使毕业班学生的实习落到实处,顺利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