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策略英语教学
摘要:社会的发展进步使得终身教育已经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崇因为,学生时代获得的知识技能根本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高科技社会的要求其次,与小学生和初中生相比,高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元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程度,这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早在2000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夫子就指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表明了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教师除了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以外,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完成基础教育后能够继续有效地学习,达到终身学习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教学过程中也感到学生学习依赖、被动、无方法,于是想尝试培养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本研究应用文献综述法和实验法,先综述外语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及交际性语言教学理论,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激发高中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动机、培养其运用英语学习策略的能力和开展自主性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其英语成绩的假设,http:///show/html2jpg.aspx?id=256731 并通过教学实验验证 笔者在开学初,对深圳清华实验学校高一两个火箭班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分六项进行前测,发现两班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都较差,而且两班差别不大然后对实验班学生进行激发英语学习动机、培养其运用英语学习策略的能力和开展自主性教学活动的教学实验实验进行一学期后再测两班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测试数据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比控制班学生的提高得快得多,而且在某些自主学习能力表现项明显强于控制班再通过学生进班英语成绩与期末英语成绩对比,发现实验班的英语成绩也比控制班学生的提高很多由此证明通过激发高中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动机、培养其运用英语学习策略的能力和自主性教学活动既有利于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又能提高其英语成绩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面对目前高中英语“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无生趣,效率低,又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笔者得到以下启示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重视学生学习策论的指导、能力构建及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角色是促进者、协调者、组织者、评估者和资源库,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正确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训练,有效地促进和完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http:///show/html2jpg.aspx?id=256731
标题: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学习策略英语教学
专业:学科教学·英语
学位:硕士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高中学生 英语学习学习策略 英语教学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策略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策略
【摘 要】: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有其必要性、可能性,我们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利用网络教学、利用互联网资源等多种整合途径,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教与学的有效工具,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英语教学 整合策略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内涵式指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功能和新的课程理念,作为学习对象、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三大功能,优化组合并系统设计,处理和实施课程的各个方面,从而更好地完成信息技术教育与所有课程的目标。他们的整合不仅能使系统发挥最大效益。也就是说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在一个系统内部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使系统最终获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一、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培养学生兴趣
众所周知,母语的习得是在自然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其过程始终离不开交际目的,第二语言的习得是在课堂上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语言很少,学习者又经常被指出各种语言错误,心理压力较大,因而降低了学习语言的兴趣。离开环境谈交际是不现实的,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信息技术正是通过声像并茂的界面,提供逼真的交际情景、交际语言,并将教学内容及其涉及的事物、场景等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画面,帮助他们调动多种感官并用的学习,从而激发兴趣,完成其他教学设备所无法完成管理师生交流的任务。
2.有利于方便学生学习,实现教学过程的监控与个别化
计算机能实时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根据对相关数据的分析,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调整,以适应个别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速度。由
于学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接受能力快慢不等,导致各层次的学生需求量不同。计算机教学既能方便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课后调出教师上课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省略的过难过深的内容,又可方便成绩中下游的学生同样可以在课后反复调看上课内容,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反复操练了听、说、读、写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能利用教学网络管理系统,对学生进行自测,随机检查学习效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达到巩固、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和信息实践能力是信息社会新型人材必备的基本素质。在应试教育阶段,许多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和浅层知识的理解与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的超文本性与网络的整合在因特网上构建了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知识库、资源库,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反馈导学”式学习,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奠定了基础。这样学生不仅对知识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对探索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给学生一种方法,不如学生自己创造发现一种、两种甚至几十种方法,其实这正是创新能力的一种体现。
二、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应用
1、词汇教学
信息技术能把词汇变成有意义的刺激,使之与一定的概念联系起来,实现音、形、义的结合。运用电脑动画将单词的含义与单词的空间结构表象结合起来,既能增加单词的学习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制作课文单词相关的图片动画,点击“小喇叭”按钮,就可以实现听与读得结合,通过拼读与发音,让学生有了该单词的总体印象,然后使用“自动跟读”按钮带领学生浏览,操练生词,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原来乏味,枯燥的单词学习变得丰富生动,记忆变得轻松愉快。比拼单词,争章摘星蔚然成风,课堂气氛活跃异常,记忆能力
和竞争意识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培养。
2、听说教学
信息技术创造真是情景,让学生多听多说。它能给学生提供网上实践机会,进行大量的仿真交际,因而增加他们语言的活动量。在活动中内化语言规则,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网上听说有以下特点:学生自己控制进度,听不懂得反复听,及时了解自己的发音 ;教师承受时点取学生文件进行播放;不受实践,空间限制;学生参与率高,省时高效。
因此我们在教、听、说时宜采用多种形式,有播放磁带录音,有让学生对话练习,有看录像判断正误,也有网上听力训练。此外我们教对话时,不要急于把内容告诉学生,而是先播放无声版本,要求学生观看每幅图除注意when、why、what之外,还应注意why,最后播放有声版本,把学生引入对话,通过反复看录像和教师不断地启发式提问,使学生的思考逐步深入,从个别活动到小组活动乃至全班活动,学生的思维得到积极跳动,同时经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的判断、推理、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地提高其运用英语交际能力。
3、阅读教学
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营造真实而实时的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阅读理解包括字面理解和评断理解两个层次。字面理解是阅读理解的前提。信息技术不仅为学生提供阅读实践活动的工具,扫清阅读过程中的生词障碍,还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策略,判断理解层次包含了多项信息的收集、评论、分析和反馈活动。网络的发展使学生从材料中知道世界各地的风光,观看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了解文中不易理解的科学实验、公式、定理,甚至是动态的旅游路线等。如在教学the earthquake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令人触目惊心地地震录像资料,精心设计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地震的原因、危害,以及在地震中如何保护自己,方便学生认知图文的构建,因而拓展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单位时间的利用率,还能引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延伸到课外的活
动中,启迪学生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观察与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使其受到很好的思想教育。
4、讲解联系
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联系,充分体现教学中的讲练结合,其效果之好同样是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的。它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的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减负”目的。比如可编制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和是非题,利用软件判断学生解题的正确与否,或解题结果,自动提高试题难度,并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与鼓励,在评讲练习中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紧迫感,擦亮思维的火花。
三、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一个好的教学软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能熟练运用某些程序语言,制作课件;其次,熟悉英语教学的特点,并将其融入课件中,但在实际教学中二者容易出现失衡状况。信息技术在辅助英语教学中,往往采用人-机-人教学模式,很少顾及学生的情感和理解能力,出现人围机“转”的局面,此外课件的制作过分追求声像效果,而使学生无心专注媒体所蕴含的教学内容。
因此,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运用,虽有多方面的优势,但它仅为教师建构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一个有力的工具,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需要用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英语课堂教学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杨炳奎: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有效整合的若干策略;《中国教育》2008.6
2、尹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效整合研究;《软件导刊》;2005年11期
第三篇:高三英语教学与备考策略(推荐)
高三英语教学与备考策略
高中英语新课程已实施两年,新课程的推进带来了新高考的实施在新形势下,高三英语老师应该对过去的高考经验进行必要的总结,坚持实施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高考备考策略,更新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高三英语总复习是高中英语教学一个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不仅仅是基础语言知识上查缺补洞,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丰富语言,增强语感,是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使学生原有的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考试技巧与训练做到有效指导。因此如何通过有效复习,使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应试能力得到提高,便成了高考成功的重要保证。对此,我们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制定计划,加强复习的目标性
认真研究两纲{教纲和考纲}与教材,分析2010年高考试题的特点,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向,依据两个大纲和2010年的高考试卷,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地制定备考计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全年新课和复习计划。我们把新课和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四篇:英语教学中激励策略的研究
英语教学中激励策略的研究
激励一词,作为心理学的术语,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俞文钊《管理心理学》)激励在组织行为学中,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也可以说是调动积极性的过程。
教学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班级学生的各种需要,即通过系统的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来满足学生的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科学的激励策略需要奖励和惩罚并举,既要对学生表现出来的符合教学期望的行为进行奖励,又要对不符合教学期望的行为进行惩罚。
激励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个人需要的了解、个性的把握、行为过程的控制和行为结果的评价等。因此,激励评价工作需要耐心。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课堂教学预期目标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实现其个人目标,即达到整体目标和学生个人目标在客观上的统一。
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既是教学的目的,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单词、长句和语篇的记忆、背诵或复述。事实证明:如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进而形成英语语感,将会对今后的英语学习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但是,在目前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班级的人数较多,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仍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大多数时间里被动地听、说、背,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机会。不少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在心理上存在着畏难、惧怕、排斥情绪,不愿意去积极的进行语言知识的积累活动,上课开小差,甚至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造成的结果是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落后面越来越大。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吸引他们积极参与语言知识的积累活动,让学生能够拥有自我学习的内部动力,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学习呢?
课堂教学的三个层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情感与态度”问题,让学生愿学、愿想、愿做,能够拥有自我学习的内部动力。最后达到“学生主动参与”的目的。因此,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是目前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针对学生不同的智力因素、男女差别、兴趣特点、品质因素等,采用的激励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物品激励
即在课堂上用一些实物进行激励。奖励一些小五角星、卡通小贴画、糖果、小玩具和一些常用文具等等。这种方法较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直觉性和不稳定性,激励学生的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与外部刺激物的特征相联系。对这些物品的感兴趣程度,对物品的爱好的持久性等,均有可能影响激励效果,因而要注意精心选择,富有变化。
二、言语激励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学生的年龄特点,用适当的语言来激励学生,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这种激励方式是平时教师用得最多,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行为激励
即老师用一些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来表达对学生的赞扬与欣赏。或给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加分,记入小组总分。每月评出优秀小组,用相机拍照贴在墙上,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四、荣誉激励
即针对学生一段时间的上课表现进行一些质化或量化的发展性的评价。单词大王比赛,“进步之星”,英语书法比赛,歌曲、讲故事比赛,小组之间比赛,班级与班级之间比赛,等等。这种激励方式带给学生的往往是一种成就感,从而在一定程度能够借助于荣誉感的刺激使学生产生的学习兴趣向内部学习动力转化。
五、英语学习档案袋(portfolio)
学校可以让每个学生给自己建立英语学习档案袋,其目的在于肯定学生的学习成就和学习发展,也是学生自我激励的重要手段。
激励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潜心的研究,多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因素,积极进行精心的准备,例如,寻找学生们一百个优点,准备一百句赞扬和欣赏的话语。有时,一个充满赞赏的眼神,一个肯定、支持的动作,一份微不足道的礼物,一个小小的游戏都会让学生感到鼓舞,激发起无穷的动力,胜过万语千言。
第五篇:初中英语教学之预习策略(最终版)
初中英语教学之预习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从教十多年,经常有家长或朋友问我,孩子的英语成绩较差,怎样才能让孩子学好英语呢?对此,我认为学好英语的前提是孩子喜欢英语,对英语感兴趣。可问题是孩子的兴趣从何而来呢?我认为首先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怎么成功?当然是成绩进步。那怎样进步?我认为学生应该学会学习,掌握正确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课前进行预习。因为通过预习,学生不仅预习了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不自觉地又生成了问题,同时在无形中又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两者相统一,才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对此我的理解是,要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那什么是终身学习能力?何谓奠定基础?我认为预习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石。
二、预习的益处
1.可以改变学生听课的被动性
对英语学习感到吃力的学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听不懂,更谈不上把握重点和难点了,对于学什么和怎样学心里也没底。这样学英语,当然就和听“天书”一样了,学生怎么会对英语感兴趣呢?长此以往,学生慢慢就会陷入学习的困境,这对初一的学生而言尤为明显。布鲁姆认为:有效地教学始于知道达到的目标。如果课前学生就明确了学习目标,上课就可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预习中,学生可能会发现知识上的“盲点”,这样就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学习更主动,对疑难问题的思考也更深入。
2.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
一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没有掌握好,会对学习新知识形成障碍。像英语学科,最基本的知识就是词汇,最基本的技能就是能准确朗读这些词汇。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先解决“生词”这只拦路虎的问题,从而达到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找到重点、难点和疑点,课堂上就可以带着问题、带着需要、带着热情去学习。而且,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扫清旧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使听课变得容易而轻松。预习中不理解的问题,也会集中精力去听,同时分析不理解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这样做能进一步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动态性发展。
3.可以提高学生记笔记的针对性
通过预习,学生对新课的内容比较了解,这样学生在记笔记时就更有针对性,记关键点、疑难点、规律和方法。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教师对教材的挖掘和拓展是必需的,有意识地记教师补充的知识,英语笔记就会有条不紊,既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又避免了因忙于记笔记而影响听课的状况。
4.可以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最终都要走上社会,“终生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预习时,在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在中小学阶段,如能长期坚持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这就为将来深造或走向社会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英语预习的教学对策
预习对于学生的学习肯定是有利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学生预习什么,怎么预习;老师如何检查反馈等问题。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及在实际教学的一些做法。如何提高预习的实效性,我认为教师要引领和指导学生,这样才能避免学生预习的盲目性和低效性。我是这样做的。
1.因人而异,精心设计课前预习指导书
设计的内容要有针对性,题目设置要有一定的梯度,既要有对前面知识的回顾,也要包涵对新知的引入,为本节课上学习的重点、难点知识做好铺垫。《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英语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实现不同的人在英语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因此,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的预习效果存在着不同的水平,所以,预习时可以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优秀的学生在预习完本节课的内容后,没问题的可以提前向下预习自学或帮他们选一些拓展性的作业;中等的学生要求课前掌握预习的词汇,并记下自己预习中的困惑;对学习很努力但成绩不佳,以及学习吃力的学生,要引导其重视预习,以摆脱被动的恶性循环,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预习的设计还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七年级学生应侧重于预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2.除了因人合理设计预习内容外,还要加强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
我主要运用韩立福博士给我们提供的阅读六字诀(查、画、写、记、练、思)来对学生进行指导。
查――根据老师要求,通过查阅课本把这节课的知识储备完成。主要是新词汇及自己遗忘的旧词汇,通过查阅字典,解决汉语意思及读音问题。
画――在课本上画出本节课的知识点,例如重点句型、本节课的语法内容等。(检查课本)
写――写出你查到的词汇的汉语意思、发音、用法及对知识点的理解。
记――记忆词汇的拼写及读音。
练――练习课前指导书上老师设计的题目。
思――思考预习中的疑惑。
3.重视对预习作业的检查和评价
监督落实学生预习作业完成情况,另一方面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情。
(1)可以在课前抽查部分学生的预习作业,如朗读单词。
(2)对于重点预习的知识可以利用课前2分钟组织课代表配合老师检查各小组的预习作业。
(3)对于比较简单的知识点放手让组长检查后向教师汇报。
教师对于预习结果比较好的给予及时的评价。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耐心指导,并且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的习惯。教师给学生的“鱼”是有限的,而学生掌握“渔”之后,自己就可以打开知识的宝库。
编辑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