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有效激励策略的研究

时间:2019-05-12 22:4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英语教学中有效激励策略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英语教学中有效激励策略的研究》。

第一篇:英语教学中有效激励策略的研究

英语教学中有效激励策略的研究

一.教学激励

教学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班级学生的各种需要,即通过系统的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来满足学生的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科学的激励工作需要奖励和惩罚并举,既要对学生表现出来的符合教学期望的行为进行奖励,又要对不符合教学期望的行为进行惩罚。

激励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个人需要的了解,个性的把握,行为过程的控制和行为结果的评价等。因此,激励评价工作需要耐心。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同时,也能让组织成员实现其个人目标,即达到组织目标和学生个人目标在客观上的统一。

但是,在目前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班级的人数较多,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仍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大多数时间里被动地听、抄、背,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机会。不少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在心理上存在着畏难情绪、惧怕、排斥,不愿意去积极的进行语言知识的积累活动,上课开小差,甚至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落后面越来越大。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吸引他们积极参与语言知识的积累活动,让学生能够拥有自我学习的内部动力,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学习呢?

二、问题的思考与研究

1.学生主观原因有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学习不努力,缺乏自信心,心理上存在着畏难情绪、惧怕、排斥。

2.有的学生没有掌握科学记忆的方法与技巧,没有遵循记忆规律--艾宾豪斯遗忘曲线。知识遗忘过多,造成积重难返。

3.有的教师要求太高,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

4.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实践以及研究

课堂教学的三个层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情感与态度”问题,让学生愿学、愿想、愿做,能够拥有自我学习的内部动力。最后达到“学生主动参与”的目的。因此,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是目前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针对学生不同的智力因素、男女差别、兴趣特点、品质因素等,采用的激励方法有如下几种。

1.积分制

学生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30%,月考成绩占60%,还有10%的成绩取于学生是否提问。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终端显示,都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开展学习竞赛。在学生中间、小组之间、班与班之间开展学习比赛,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激励的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例如:英语课本剧比赛。学生根据所学的课文,发挥搞笑的才能,加以改编,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妙趣横生,这一形式非常受学生欢迎。

3.改进教学方法,活化教材,活跃课堂。教学方法要富有变化,例如:每天上课前学唱一段英语歌曲,运用简笔画教学,英语游戏(电脑英语学习软件游戏)、表演、每天一个英语猜谜语游戏,最好准备一点小奖品。为了让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复述课文的任务,给学生以各种各样的提示或暗示,例如:图画、表格、关键词(key words),文章结构框架,等等。降低了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自信心。

4.用(Daily report)值日汇报 提问的形式,鼓励学生将课文浓缩,变换人称改写课文,扩写、续写课文,评选“最佳主持人”、“每周„民‟星”等。

5.适当安排一些机会让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做“老师的小助手”,让他们有成就感,激发他们的自动参与意识。要着重对困难学生的个别辅导,从思想和学习上经常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给予鼓励。

6.倡导“任务型”(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教学模式,通过pair work 和group work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鼓励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这有助于因材施教,帮助层次差异比较大的众多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学生在完成不同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从选定主题,明确分工,收集资料,讨论,到汇报的过程中,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任务型”教学所具有的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和交际功能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全部的语言资源,把他们各自的语言知识运用发挥到最大限度。

四.个性化的教学激励方式:

一、物品激励。即在课堂上用一些实物进行激励。奖励一些小五角星,卡通小贴画、糖果、小玩具和一些常用文具等等。这种方法较适用于中学低年级学生,具有直觉性和不稳定性,激励学生的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与外部刺激物的特征相联系。对这些物品的感兴趣程度,对物品的爱好的持久性等,均有可能影响激励效果,精心选择,要富有变化。

二、言语激励。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学生的年龄特点用适当的语言来激励学生,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这种激励方式是平时教师用得最多,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见附1:表扬学生的常用英语)

三、行为激励。即老师用一些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来表达对学生的赞扬与欣赏。或给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加分,记入学期总分。用数码照相机拍照。

四、荣誉激励。即针对学生一段时间的上课表现进行一些质化或量化的发展性的评价。单词大王比赛,“进步之星”,英语书法比赛,歌曲、讲故事比赛,作文比赛,连词(语)成文比赛,小组之间比赛,班级与班级之间比赛,等等。这种激励方式带给学生的往往是一种成就感,从而在一定方面能够借助于荣誉感的刺激使学生产生的学习兴趣向内部学习动力转化。

五、成效与反思

有效激励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科学的激励学生,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做到“十六个了解”,即姓名含义,籍贯出生,生活习惯,个性特征,行为方式,思维方法,爱好兴趣,困难疑惑,情感渴盼,心路历程,知音伙伴,成长规律,家庭情况,上学路径,社区环境,以及家长的思想和愿望。

其次要保持畅通的交流渠道。教师要不断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除了面对面的聊天和谈心,还要擅于利用多种现代媒体和渠道(例如:一线通、电子信箱、QQ、聊天室,短信、个人主页、网站、BBS栏等媒体),经常与他们交流思想,善于捕捉契机,适时加以激励,其结果往往会“事半功倍”。不断反思,发现教学策略和方法上还存在的问题,适时的加以调整,增加针对性和有效性。

从情感入手,让学生喜欢我们教师、喜欢我们的课堂教学、喜欢我们的班集体、喜欢我们的学校、国家和世界。

激励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潜心的研究和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因素,精心的准备。例如:寻找学生们一百个优点,准备一百句赞扬和欣赏的话语,有时,一个充满赞赏的眼神,一个肯定、支持的动作,一份微不足道的礼物,一个小小的游戏都会让学生感到鼓舞,激发起无穷的动力,胜过万语千言。

激励本身也是一种有限资源,要注意科学合理的开发和运用。例如:有的教师不考虑客观情况,在学生还没有取得进步和成功时,就不合时宜的表扬。不仅没有效果,甚至起反作用,为以后的后续激励,设置了巨大的障碍。过分频繁的激励,会削弱激励的作用,注意激励机制的层次性、差异性和连续性。

第二篇:英语教学中激励策略的研究

英语教学中激励策略的研究

激励一词,作为心理学的术语,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俞文钊《管理心理学》)激励在组织行为学中,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也可以说是调动积极性的过程。

教学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班级学生的各种需要,即通过系统的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来满足学生的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科学的激励策略需要奖励和惩罚并举,既要对学生表现出来的符合教学期望的行为进行奖励,又要对不符合教学期望的行为进行惩罚。

激励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个人需要的了解、个性的把握、行为过程的控制和行为结果的评价等。因此,激励评价工作需要耐心。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课堂教学预期目标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实现其个人目标,即达到整体目标和学生个人目标在客观上的统一。

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既是教学的目的,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单词、长句和语篇的记忆、背诵或复述。事实证明:如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进而形成英语语感,将会对今后的英语学习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但是,在目前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班级的人数较多,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仍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大多数时间里被动地听、说、背,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机会。不少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在心理上存在着畏难、惧怕、排斥情绪,不愿意去积极的进行语言知识的积累活动,上课开小差,甚至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造成的结果是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落后面越来越大。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吸引他们积极参与语言知识的积累活动,让学生能够拥有自我学习的内部动力,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学习呢?

课堂教学的三个层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情感与态度”问题,让学生愿学、愿想、愿做,能够拥有自我学习的内部动力。最后达到“学生主动参与”的目的。因此,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是目前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针对学生不同的智力因素、男女差别、兴趣特点、品质因素等,采用的激励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物品激励

即在课堂上用一些实物进行激励。奖励一些小五角星、卡通小贴画、糖果、小玩具和一些常用文具等等。这种方法较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直觉性和不稳定性,激励学生的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与外部刺激物的特征相联系。对这些物品的感兴趣程度,对物品的爱好的持久性等,均有可能影响激励效果,因而要注意精心选择,富有变化。

二、言语激励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学生的年龄特点,用适当的语言来激励学生,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这种激励方式是平时教师用得最多,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行为激励

即老师用一些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来表达对学生的赞扬与欣赏。或给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加分,记入小组总分。每月评出优秀小组,用相机拍照贴在墙上,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四、荣誉激励

即针对学生一段时间的上课表现进行一些质化或量化的发展性的评价。单词大王比赛,“进步之星”,英语书法比赛,歌曲、讲故事比赛,小组之间比赛,班级与班级之间比赛,等等。这种激励方式带给学生的往往是一种成就感,从而在一定程度能够借助于荣誉感的刺激使学生产生的学习兴趣向内部学习动力转化。

五、英语学习档案袋(portfolio)

学校可以让每个学生给自己建立英语学习档案袋,其目的在于肯定学生的学习成就和学习发展,也是学生自我激励的重要手段。

激励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潜心的研究,多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因素,积极进行精心的准备,例如,寻找学生们一百个优点,准备一百句赞扬和欣赏的话语。有时,一个充满赞赏的眼神,一个肯定、支持的动作,一份微不足道的礼物,一个小小的游戏都会让学生感到鼓舞,激发起无穷的动力,胜过万语千言。

第三篇:浅谈英语教学中激励策略的运用

浅谈英语教学中激励策略的运用

读《英语教学策略轮》心得体会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英语在人际交往和日常工作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掌握好英语,已成为我们国家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这就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搞好英语教学,学习一些的常用的教学策略是非常必要的。《英语教学策略论》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论述了教学中的策略问题,从总的教学原则到一半的教学步骤,进而到具体的教学技巧,层层扩展,提供了大量的各种教学原则下的具体额教学策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在众多的教学策略中,笔者觉得恰当地运用激励策略,对提高孩子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任何教学来说,其首要的任务是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参与意识,达芬奇说过:“正如不情愿的进食有害于健康,不情愿的学习会损害记忆,所记东西无法保持。”学生如果缺乏兴趣,教学就成为死亡之吻,学生如果缺乏动机,教学不过是一种厌恶疗法。因此,我们必须先弄清学生的动机。Gardner把动机分为三部分:个人努力、达成学习目标的愿望、对待语言学习的正确态度。Harter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不管动机如何分类,它都由四部分组成:(1)行动的愿望和决定;(2)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3)活动中所投入额精力;(4)参与和兴趣的保持。动机具有始动性、导向性、强度、维持性的特点,它在学习中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可保持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提高自己的水平,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并在竞争条件下取得好成绩;(2)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和同伴活动,即动机可刺激参与;(3)动机可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精力的投入,从而保证其达成学习目标。除了以成绩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外,我们还应注意影响动机的其他因素,这些因素又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源于人的自身需求: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外部因素包括:教师和家长的期望和信任、教育体制、反馈、奖励和惩罚、学习任务的挑战性。

了解了动机的特点和影响动机的因素后,我们在运用激励策略时就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自住性原则,如让学生决定活动的方式、完成作业的时间、地点、审查自己的不良举止等;(2)自我实现的原则,主要要让学生体验成功,肯定其学习的潜能,激发其内部动机;(3)归属感原则,教师应尽量满足学生被认可、被接受的心理需求;(4)自尊原则,自尊给人以自信,不论学生成就大小,努力如何,都应予充分肯定。“我们之所以会抱怨,因为玫瑰丛中荆棘密布;我们之所以会欢呼,因为荆棘丛中有玫瑰存在。”(James语)(5)乐学原则,要让课堂活动充满快乐,教师就应注意刺激的变化,如组织形式的变化,指令给予的变化;(6)外部强化原则,对小学生应多表扬、多奖励,对女生多表扬,对调皮男生批评比表扬有效;(7)反馈原则,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每个小学生的表现,不应忽视任何一个学生,及时表扬或鼓励。

根据激励的原则,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些具体的激励策略,常见的有如下几种:(1)Newsroom, 在教室内开一个新闻专栏,让学生自己选素材进行写作,写完后将句子抄 到新闻栏上;

(2)Goal cards A 教师介绍活动的意义和要求;

B 组织学生讨论,找出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C 学生本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D 重读教材中有关论文写作章节。(3)Pick your points 学生自己选择辅助阅读材料,培养自主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A 准备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将其分成5档,分值1—5分; B 明确评估标准:A 5分,B 7分,C 10分

C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所要达到的目标,然后选择阅读材料,计算自己的阅读量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D 阅读材料时,每篇写一份读书报告;

E 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结合评估标准给学生加分。(4)Check it out 这是一项评定写作的策略(5)Kid questions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阅读材料撰写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拟定阅读测试问题。

(6)Know—want—Learned 该策略可以是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自信,适用于各种教学内容。

(7)Reflective participation 该策略有利于所有的同学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8)One-hour book 当需要在一堂课内处理完一篇阅读材料时可采用此策略。(9)Brainstorming Bonanza 该策略适用于互惠性学习。(10)Stick-on encouragers 该策略用于写作练习。(11)Silent solutions 该策略用于“问题解决”的活动中。(12)Anticipation guide 该活动适合于课文教学。(13)Know the author 该策略可用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14)Hot seat 该策略适用于各年级。

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课堂,对激励策略的要求不尽相同,特别是我们这些处于偏远山区的小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如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激励策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是摆在我们这些山区小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不过我坚信,有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引领,有战斗在英语课堂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山区小学英语教学的明天一定会一片光明。

第四篇: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张霓(1220330129)

摘 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提问被称为高效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但在真实地教学活动运用有效提问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在小学英语教学运用有效提问,本文结合相关的资料及经验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及教学的差异将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侧重点放在低年级及高年级上来具体阐述。正确地运用有效提问不但为高效的课堂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还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关键词:有效提问 ;小学英语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世代步伐的加快,教育的研究与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在现今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技能不断的更新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从世界各地被引进中国的课堂,随着有效提问的研究发现及发展,在现今的中国小学英语课堂中有效提问被广泛运用,但实际运用在课堂的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多数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所以我们就从现状来分析问题,梳理原因并总结解决之策略。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提问的现状

1912年据Rommiett Stevens对教师课堂提问现状的观察报告,指出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数量格外惊人---平均每天提395次,其中绝大多数提问都是与死记硬背的记忆问题有直接关系。十分遗憾的是这么多年后,有效提问在教育界中各种途径传播影响着教师的今天,部分教师们依然坚持使用记忆性提问,所以课堂中的提问依然低效。

(一)提问内容类型单一乏味

在今天的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学结构中第一环节就体现了提问的低效,Reviewing是教师在教案及课堂中的第一环节,让学生回顾复习旧知识。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提问就像抽查的指针,点到谁谁就得凭着记忆中的内容来作答,没有思考没有学习没有热情,学生有的是紧张、害怕和担心。教师的教学心情也随着这些死记硬背的回答内容动荡不安。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常见的提问:“yes or no”,“Are you ready?”通常学生的反应是“yes”。这里的回答既没有意义又浪费了时间,同时学生们对老师的提问不再抱有太大的积极性。

(二)提问方式太过主观

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交流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提问这一环节。课堂提问不仅是师生间交流的方式之一也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根据教学过程,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将提问分为简单的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教师问学生答,第二种是学生问教师答,第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三种是学生之间互相问答。现今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方式还是比较单一,运用最多的就是教师问学生答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导致了教师主观的提问,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而且学生的提问往往会被忽略。如果教师的提问方式一直这样的话,很可能会使学生形成不会思考不会提问不敢提问的不良习惯,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提问等待时间过短

等待时间是指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或教师思考以及回答问题的时间。等待时间是完成提问环节的关键问题。如果教师期望学生整理出理由充分的回答,那么,教师就应当耐心地等待学生回答。而当下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往往对等待时间的掌握不够稳定,教师应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的把握等待时间,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一味的对好学生提问,也不能因为差学生的走神故意将等待时间缩短,将提问当做惩罚。这两种情况都是非常需要注意的。一般情况下,低层次的提问至少需要3 秒钟的等待时间;高层次的提问,至少需要15 分钟的等待时间。

既然有效提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这么重要,那么什么是有效提问?有效提问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二、有效提问的概述及意义

有效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必备的技能之一,也是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有效提问的概述

所谓提问,就是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间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 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是师生间情感及精神对话的形式之一。

所谓有效提问,就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的、有针对性、创造性的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学习,不断提出新问题、创造解决问题的新策略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有效提问主要是体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及以高效的方式提出有效的问题。这其中需要注意的两点问题就是, 一是什么是有效的问题, 二是怎样提出有效的提问。有效的问题是指那些能够使学生积极组织回答并因此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问题的有效性不仅仅在于词句,其有效性还在于音调的变化、重读、词的选择及问题的语境。有效的提问策略主要是指提问的方式。提问有很多方式, 每种方式都能决定它是否被学生理解, 或会被理解成一个怎样的问题。简而言之,有效提问就是指教师清楚明了地, 有目的、有组织地提出简短的、发人深省的问题, 要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回应和回答。

(二)有效提问的作用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在课堂中艺术性的运用有效提问, 使学生在与老师的对答中进行思维及情感的碰撞及提升,有效提问在学生和教师自由的思维世界中将知识的火花点燃。在有效提问被艺术运用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能够获思维能力的进步, 实现个体创新能力的发展。其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点总结到处:

1.有效提问是师生情感交流不可缺少的方法。学生学习情感的丰富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也是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提问是师生互动最普遍、最有效的交流方式。有效提问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思维得到发展,同时培养了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崇拜的情感,有效提问也使教师更了解学生、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

2.有效提问是课堂教学组织的重要形式。通常,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会将课堂教学分成若干个教学环节,以便内容难易结合贯穿流畅。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有效提问可以使各个教学环节自然地连接起来,从而保证了课堂中师生活动的顺利进行,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艺术的整体。

3.有效提问是培养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提问本质上除去了无效及低效的提问,所以有效的提问往往都是能稳稳地射中学生思维的活跃中心。有效性问题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要求其发挥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最终达到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有效提问的意义

借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话——“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由此可知,教师需要重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但是只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远远不够,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都需要关注,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才能够更好把握有效提问的每一教学环节,让有效提问成为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的教学艺术。

1.增进师生交流,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课堂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对调节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仅仅是由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组成的单步曲,教师照本宣科的讲,学生枯燥的听,课堂心理气氛处于消极状态。教师往往被看成是知识的传授者,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从而忽视了课堂交流的重要性。而通过课堂提问,教师与学生在一种互动式的交际中活动,一方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举手回答,教师自我效能感得到提高,讲课也更投入。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和运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2.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未知的问题。当学生遇到未知的问题时,其认识上产生了矛盾,从而就会促使他们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上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由此可知,提问是引发思考的起点,是提高学生应对新事物能力的有效途径。首先,它能激发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回顾,并加以整理、综合和概括,剥离干扰,取其有用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做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其次,它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导老师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在一般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认真执行备课时制定的教学计划。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和情感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所以课堂情况可谓瞬息万变,即使你在备课中预设的流程已经很精细,也很难准确的按照备课计划完成实际发生的各种情况。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感知未估计到的状况,并根据此时情况加以调整和修改教学计划,以便顺利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切实依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主动的调整教学计划,在培养教学机智能力的同时,就也使课堂的教学目标高效完成。

三、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运用的策略

先贤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维达到困惑的地步,则学习会更勤奋。学习中必须有思维活动的介入。问题在教师的讲授和学生能动的思考行为之间拉起了纽带,是促进学生思维的最好手段。但是小学的思维能力分布并不平均,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学习的各方面都不同,所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提问, 并通过增加和学生互动中的意义协商促使学生有更多说英语的机会。所以接下来,关于有效提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可以分为中低年级来注意。

(一)低年级英语教学中有效提问运用的策略

首先,从小学低年级的英语教学分析,低年级学生刚习得母语,对于英语的把握重点在于模仿及学习沟通内容的丰富性。所以在教学中有效提问促进学生口语的发展及学习兴趣的刺激。在低年级英语课堂中有效提问的运用还是分为两方面来注意:

1.关于有效提问的内容。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及好玩的特点也让教学的方向更好把握。例如:在学习“My Family”的新授课中,老师提问:How many people in your family? 学生的知识水平无法理解“how many...”和“family”等新授词,这时有效提问的内容就不能只停留在口头的表达,辅助用具PPT或者图片及动作等各种表现形式有益于对话的完成及新知识的习得;在学习“In The Zoo”时,教师的提问若是:大象怎么说?猴子怎么说?有部分的学生会分神,如果老师在运用角色扮演将提问的语气从老师转换到各种动物时,如T:I’m tiger ,do you know where is monkey? S: I’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m monkey ,I’m here.大部分的注意力及学习的兴趣都集中了,自然学习的效果也好。在低年级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较高年级来说更为重要,所以总体上来分析有效提问的内容应符合以下条件:首先,语言要精准。问题的提出要依据教学的任务,结合教材内容,针对教学的重点、疑点。例如:教师在教学《In The Zoo》时,重点在动物的教学,若提问“What are you doing at the weekends?”不但会引起学生的发散也不易导入主题,用“Do you like animals?”则精准表明主题及引入重点内容,问题的精准设计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问题要有针对性。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所提问题必须表达的清楚明了、突出问题的重点,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对有效提问来说,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的问题非常重要。在课堂有限的45分钟,抓住重点,突出要害,才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实际情况,不苛求面面俱到,但求覆盖要点;不求多但求精,做到在最短的时间里创造最佳的效果。同时,根据学生水平层次的差异,所提的问题也应有所不同,例如:在对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提问可以用长句子“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you are learning from this passage?”但是对于全班的教学,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像“What are you learning from this passage?”这样的提问更有效;最后,问题难度要适中。在上课之前,教师需要先明确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准备好问题、提问顺序及问题的难度。问题的难度是根据学生能否正确回答问题而确定,是学生能够接受的,但也不能太简单,有句经典的话形容最佳的问题难度标准---“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的问题”,太难学生容易产生挫败感,甚至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感,表现出反应性降低等消极行为,不益于新的学习;太简单学生容易产生不屑一顾的态度,打消学习的积极性。

2.关于有效提问运用方式。低年级的学生爱好艺术,他们喜欢画画、手工、游戏、表演。所以在有效提问方式上的艺术非常重要,其中也包括几点:

1、变换角色的提问,前面提过提问角色变换改变提问语气,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2、不同形式的提问,提问的方式不一定都以口语表述进行,比如指图片说单词、做动作猜单词等,不但巩固知识还活跃了课堂紧张的气氛;

3、调节提问的速度;“开火车”的提问方式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快速的说出答案,不但激起学习的欲望同时教师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了了解。

(二)高年级英语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中的高年级指的是4至6年级,在高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再显得很活泼,而是更加注重知识的输出及技能的操练。高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已经可以坚持集中30分钟左右,好奇及好动的状态也逐与平稳。例如:在学习“Job”这课的时候,T:What’s your job? S:I’m a student.老师的提问不需要太多的形式,如PPT、图片及过多的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动作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只要将提问的内容组织的清楚明了、突出重点用适当的方式提出即可。运用有效提问的策略可以从提问方式上提高,帮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自由的学习。例如以下几点:

1.提问适时,等待时机。在之前提到课堂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只停留1~2秒钟就开始点名, 让学生回答问题。由于时间不够充分,学生根本没法认真的思考,更别提与同学讨论。结果通常不是不回答就是回答错误,这时教师还要用很多的时间提示或者纠正错误, 这样的提问既耗费时间又会造成教师教的不耐烦及学生不愿学的负面情绪。所以, 在有效提问的课堂中, 教师不但需要根据问题的难度预设适当的等候时间。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也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当时的情绪状态, 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用于思考,以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 对于等候多长时间为宜, 有些学者认为, 从教师提问到学生答题, 至少应该等待3~5 秒钟。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开放性的, 那么留给学生的等待时间以10秒左右为宜。

2.引导学生提问,发展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是课堂的主人,而是引导者。所以提问的方式不要单一的教师主观提问,而是引导学生学习提问,学习思考,学习做课堂中的主人。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如果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能称为一种艺术了。虽然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们都会在课前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将课堂教学预设形成高效课堂的方案,但是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不时会产成一些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有效的提问是帮助学生“生成”的重要教学手段,关注学生对问题的“生成知识”,不但是教学生成的成功也使学生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出来。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精神都得到很好发展。

3.教师及时的反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认真听取,在听他的答案时不要一味急于求成,乃是要用语言或是眼神不断鼓励及引导,这样不但提升教师自身权威也有助于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应该及时给出恰当反馈信息,让学生及时体会思考的乐趣及对思考结果的反思。对待学生的任何回答,教师的态度首先应该是积极正面,当学生的答案出现错误时教师就正确引导、当学生的回答出现困难时教师就热情帮助、当学生气馁要放弃时应该积极鼓励、当学生回答正确或接近正确的回答时教师就要予以肯定并进行表扬,及时反馈的好处是让学生知道教师对他的重视,恰当的反馈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潜在要素。

新课改一直强调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英语教学作为一门第二语言的课程,它既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课堂,也是生活技能学习的一部分。有效提问在英语课堂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中必不可少,有效的提问让学生学会思考,有效的提问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有效的提问让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不是你问我答的僵局,而是你的问题我想答积极的思维交流的场景。有效提问让课堂呈现出学习的艺术,教学的艺术,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真正灵活地运用有效提问不容易,首先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让新课改进到课堂中,进到英语教学和学习中。教师不是课堂唯一的角色,学生回到课堂的主体地位上,有效提问连结着教师及学生思维的方向,在对话教学中传递知识。再者,真正将有效提问用在课堂中,使英语课堂中的知识不再是躺在书本上需要教师费力教、学生费力搬的,而是师生在有效提问中发现知识,学习并获得知识的有趣课堂。运用有效提问帮助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让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享受交流的乐趣,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 也完成了课堂教学目标。最后,有效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重要意义及作用,让教师看到教学的闪光点,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必须注意发挥劳动的创造性,注意有效提问的基本原则,艺术运用新颖,高效的提问方式来帮助学生走进新型课堂,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得到多方面的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79-181.[2][美]Gerald Nadler,William J.Chandon.提问的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3] 王鸿.有效提问---构建高效的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09.[4] 孙凡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J].中华民族教育2006.5.[5] 沈小平.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J].基础英语教育,2005,7(6):11-13.[6](美)丹东尼奥著,宋玲译.课堂提问艺术: 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乔美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浅议[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12,39(1)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The strategy of effective questioning in primary

English class

Zhang Ni

Abstract:In the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effective questioning is known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of teaching and efficient teaching.But in the real teaching activities with effective question there will be a lot of problems,therefore, in order to better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by using effective questioning, based on the data and experience rela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ges of students and teaching strategy of effective questioning in primary school will focus on differences in English Teaching in junior and high grade up detail.The correct use of effective questioning is not only to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for effective classroom, students' way of thinking is to promote, develop students intelligence and ability.Key words: effective questioning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strategy

第五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策略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策略研究 摘要:长期以来,企业人力资源激励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管理者,成为一个相当复杂的现实问题。企业管理的关键是人本管理,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是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激励是管理的催化剂,综合运用多种激励策略,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和优质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本文从激励的含义及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出发,剖析了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有效激励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人力资源;激励;薪酬

我们之中很少有人能说:我在工作中发挥出了我一切潜力。爱迪生很信仰努力工作对成功的重要作用他有一句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一些人比别人工作或学习更努力,其结果往往是具有较低能力的人比天赋较高的人干得更出色。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工作成果不只取决于其才能,还取决于激励作用。受到激励的人会比未受到激励的人做出更多的努力。

什么叫激励,激励对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含义,对于一些人来说激励是一种动力,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激励是一种心理上的支持或者为自己树立起榜样。激励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所以当我们试图解释它的含义及应用时总会有些困难。我们这里把激励定义为:激励就是创设满足员工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过程。当我们讲到一个管理者激励了他的下属,实际上是指他满足了下属的动机和愿望,并引导他们按照所需要的方法区行动。用通俗的来说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正如李.艾科卡所说:经营管理实际上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无可否认,人的积极性、创造力是企业高效益、高效率的来源和动力。权力和奖金等方式都是激励机制的重要措施。企业管理的关键是人本管理,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尤其是优质型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如何最大效果地发挥出来,这是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激励是管理的催化剂,综合运用多种激励策略,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和优质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

一、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的类型

(一)薪酬激励

薪酬激励是企业激励机制的核心,可以吸引、保留和激励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源。一个完整的激励报酬体系,应充分考虑报酬的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建立一个报酬合理的结构将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薪只是短期内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的体现,而福利则反映了企业对员工的长期承诺。深得人心的福利,比高薪更能有效的激励员工。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员工的差异性福利需要,可推行弹性的员工自助性福利计划,即允许员工在一定的范围和要求内,不同等级的员工以及不同工作绩效表现的员工可以选择不同等级的福利计划。这样可以加强员工对自己福利计划的参与,使员工产生有权利和价值的感觉。

(二)情感激励

情感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是人的行为最直接的一种激励因素,领导者的情感感染力能够控制和影响下属的情感,形成激励。领导者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情感去打动和征服下属的感情。同时,管理者应表现对员工的诚挚关心和热情,多从员工的角度来想问题,理解员工的需要。比如,在施工企业中,大多数一线

员工都是从各地到一起。他们远离家人,更需要管理者的关心、认可与信任。基层管理者更要注意感情的投资,对员工要有深厚的感情,真心实意的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员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融入式激励

如果一个单位领导者能够充分发扬民主,给予广大下属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会,那么这个单位的生产、工作和群众情绪,内部团结都能处于最佳状态。广大员工参与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员工参与能使下级和员工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处于平等的地位研究和讨论组织的重大问题,可以感到上级主管的信任,从而体验出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同时,参与管理为员工提供了获取他人重视的机会,从而获得成就感。管理者应当为广大员工参与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四)荣誉激励

荣誉是贡献的象征,每一个员工都有一种强烈的荣誉感。满足员工的荣誉感,可以迸发出强大的能量。许多企业从员工这种特殊需求出发,通过给予员工各种荣誉,收到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最佳激励效果。员工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获得奖金、奖状,上光荣榜,满足了员工的精神需要,从而激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

(五)职业培训激励

培训是企业获得高质量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帮助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员工来说,职业发展是人生大事,如果企业能够给予帮助和指导,并且帮助员工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员工就会为企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忠诚和业绩来回报企业。

(六)权力激励

除了报酬激励最见效外,还有发展机会的激励,对于在企业起核心作用的员工,有专业技术特长与技术绝招、能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开拓市场客户、技术革新能手,能为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妨给之提供循序渐进的提升机遇,好钢使在刀刃上,升职是有别于提薪的更见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措施。权力这个激励措施,或与业绩挂钩,或与高薪结合使用,促进作用更大。

(七)负激励

激励不仅仅只有正面的一些激励,也需要结合一些负面的激励方式,如批评、惩罚、降级、罚款等,通过这些手段给员工造成一定的压力,迫使其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

以前企业对人才的招聘、选拔、任用,几乎都有企业所有者决定,以人治企的成分居多,过多依赖传统式管理。在发展初期,很多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有一部分由业主的家族成员或亲朋好友担任。随着企业的发展,如果过分依赖传统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会引发人才持续性增加的需求与家族式单一的供给之间的矛盾,从而形成人力资源的内耗和浪费。这样,企业就很容易陷入人才流失加速,而无法吸引外来人才的恶性循环,直至危及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激励机制缺乏个体差异性

影响个体努力程度的因素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个人对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外部因素主要是企业文化的影响。生存权利满足的条件下,员工还具有个体发展的需要。希望得到上司的赏识和重用,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获得情感上的释放或满足等。但在很多企业里,普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大多数企业过于依赖组织中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来约束员工完成的任务,为此甚至延长劳动时间而不计加班报酬,或者剥夺员工公休假的权利,造成员工内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在激励手段的运用上,通常只采用加薪方法,认为只要员工的薪酬提高了就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而没有考虑员工的精神等高层次需求。

(三)不善于授权

有些领导担心下级干不好,便不断干预下级的工作。下级被看作是赚钱的工具,是一个纯粹的“经济人”,没有自主权,时间久了,就会养成依赖心理,因为没有授予自主权,下属也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这对企业来说,也是资源的浪费。

(四)人力资源的再开发力度不够

企业需要的人才一般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获得:培训、留用和引进。但目前企业员工培训状况并不乐观,存在诸如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培训理念落后等问题。企业中进行系统化培训的还很少,而且受行业和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差别较大。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策略

(一)个性化薪酬策略

企业员工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单一的薪酬制度越来越难以满足员工不同的需要,因此针对不同的员工制订个性化的薪酬制度更能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薪酬自助餐也就应运而生。自助式薪酬方案的制订必须建立在企业与员工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制定个性化的薪酬菜单,一方面节约了组织投入的人力成本,提高了激励的效果,另一方面是组织人本管理的重要体现,有利于组织创造出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研究发现,从企业内部来讲,员工关心薪酬的差别程度高于对薪酬水平的关心。所以,薪酬体系要想有激励性,保证其公平性是必须的。公平性包括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平。对外公平,要求企业的薪酬水平与行业的薪酬水平要相当;对内公平,要求企业按贡献定薪酬。如果员工感觉报酬分配不公,他们就会感觉不满,只有保证公平,员工才能正常工作。但是,仅仅保证公平是不够的。要想有激励效果,还要提高薪酬水平。高的薪酬水平可以形成对外竞争优势,员工会有优越感,认识到企业对自己的重视,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

(二)多层次激励策略

联想集团的多层次激励机制的实施是联想创造奇迹的一个秘方,联想集团始终认为激励机制是一个永远开放的系统,要随着时代、环境、市场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首先表现在联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激励机制,对于80年代第一代联想人,公司主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物质生活基本满足;而进入90年代以后,新一代的联想人对物质要求更为强烈,并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从这些特点出发,联想制定了新的、合理的、有效的激励方案,那就是多一点空间、多一点办法,根据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特点激励多条跑道。例如,让有突出业绩的业务人员和销售人员的工资和奖金比他们的上司还高许多,这样就使他们能安心现有的工作,而不是煞费苦心往领导岗位上发展,他们也不再认为只有做官才能体现价值,因

为做一名成功的设计员和销售员一样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样他们就把所有的精力和才华都投入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中去,从而创造出最大的工作效益和业绩。联想集团始终认为只激励一条跑道一定会拥挤不堪,一定要激励多条跑道,这样才能使员工真正能安心在最适合他的岗位上工作。其次是要想办法了解员工需要的是什么,分清哪些是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哪些是主要的和次要的;哪些是现在可以满足的和是今后努力才能做到的,总之联想的激励机制主要是把激励的手段、方法与激励的目的相结合,从而达到激励手段和效果的一致性。而他们所采取的激励的手段是灵活多样的,是根据不同的工作、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制度,而决不能是一种制度固化操作。

(三)通过科学民主的员工管理体系实现人性化管理策略

首先要充分尊重员工意见。聘用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优秀的企业应能认真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广开言路,通过让他们参与对企业发展、内部管理、组织活动和其他重大事项的决策,让员工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和建议权,从而凝聚其心、激励其人、发挥其力。其次,鼓励员工创新工作。企业管理者应当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鼓励员工创造性工作,特别是鼓励、支持优秀员工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勇于实践,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市场主导创新、企业支持创新、员工推动创新的工作格局,促进企业跨越式发展。再次,关注员工的人性化机制。一方面可以在完善分配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更多层次的奖励措施,实行按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通过增加工资、奖金、福利和赠送生日、节日小礼品和慰问品等方式,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心;另一方面还可以建立富有企业特色的精神奖励制度,开展丰富多采的竞赛评优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授予称号,赋予荣誉,给予表彰,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总体而言,每个企业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发展背景、外部和内部环境,因此,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用人和留人方式,但激励是每个企业都会用到的管理机制。激励就是为每个职工提供一种追求与达到目标的手段,这些目标将会满足其个人的需要,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其发展目标。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根据企业的不同状况运用不同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薛军.浅谈企业如何有效利用激励理论进行人力资源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0).2、刘乙蓉.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问题研究[J].河北煤炭,2009(2).3、程特立.浅谈激励机制与人力资源管理在高校中的作用[J].世纪桥,2009(6).

下载英语教学中有效激励策略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英语教学中有效激励策略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策略研究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策略研究作者:王景艳摘 要:当今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支柱。怎样能够留住人才,并且最大限度的发挥......

    如何有效激励经销商(中)

    如何有效激励经销商(中) 主 持 人:邓羊格(栏目主持人) 特邀嘉宾:陈军(某公司营销总监) 贺军辉(某公司营销副总) 杨荣华(某公司销售部长) 李泽斌(某公司策划总监)上期我们讨论了厂家如何......

    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柳河县长青小学 付丽春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效率,确切的说是要在学生减负的前提下,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说......

    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策略的研究

    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策略的研究 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和实践意义 传统的课堂评价往往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形式单一,内容狭......

    浅谈数学课中有效阅读的策略研究

    浅谈数学课中有效阅读的策略研究 嘉兴市实验小学蒋永康 【摘要】数学阅读教学是组织学生阅读数学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它不同于语文阅读,有其特殊性。在数学教学中要......

    浅谈六年级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六年级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摘要:六年级的英语教学是一个承上启下有着极其独特学情的阶段,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打好英语基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良好习惯,形成好的学习策略......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内容提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也不断地改善和更新,促进了人们对英语教学的探索和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

    浅谈企业人员激励的有效策略

    浅谈企业人员激励的有效策略一、关于激励的理论所谓激励,是指“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