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音乐:节奏游戏《魔汤》活动教案
大班音乐:节奏游戏《魔汤》
设计意图: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快乐的代名词,节奏是奥尔夫音乐构成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构成音乐的基本元素。要了解音乐、听懂音乐,必须从节奏入手。节奏概念是模糊、抽象的,幼儿难以理解的。奥尔夫经典的节奏游戏《魔汤》能让幼儿在游戏中逐步了解各类音符的时值长短。
结合我班实际,在开展主题活动《家乡美》中,我创设了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节奏游戏《魔汤》,尝试着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入手,将家乡特产以游戏融入趣味性的节奏活动中,帮助幼儿在具体的动作中、好玩的游戏中感受每种音符的时值,以此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身体是最好的器乐,活动中我利用幼儿对魔幻故事的兴趣,引导幼儿更加专注、更加有目的地去玩节奏,而不是机械单调地学节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的游戏活动中感受到节奏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念词体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的时值长短。
2.了解逐渐的减少念词部分是休止符的概念。
3.积极参与节奏游戏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已有初步的节奏训练的经验。
物质材料准备:空箱子;巫婆帽;披风;擀面杖;常州特产若干;纸板4块;奥尔夫音乐《欢沁》。
活动过程:
一、摸摸猜猜,模仿想象
宝贝们瞧,这是一个魔幻箱子,谁想来摸一摸,猜一猜里面藏了什么?
二、练习魔咒,感受节奏
哦哟哟,肚子饿了,真想喝碗香甜可口的魔汤啊,走的急忘了带食材,美丽的常州有什么美味的特产吗?
1.了解部分常州特产食物。
2.集体念词,体验节奏。
三、分组游戏,探索节奏
现在,请小巫婆们围坐4个小圆,准备熬四锅魔汤啦。
1.介绍节奏游戏规则。
2.听魔咒玩节奏游戏,适当增加难度,知道休止符的概念。
四、共同游戏,快乐迁移
好美味的魔汤啊!喝的我都打嗝了,让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吧!
1.玩123游戏。
2.走,我们再去逛逛美丽的常州,找找更多美味的特产,熬一锅超级魔汤。
第二篇:节奏游戏 音乐教案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
教学内容:感受X—、X、XX、XXXX节奏。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认识X—、X、XX、XXXX节奏,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感受这些节奏以及他们的组合。了解节奏与生活的关系,拓宽学生音乐文化视野。
2·技能目标:能根据游动物园来这一游戏来创编并表现节奏,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大胆创新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音乐与生活的热爱。
教学用具:钢琴、节奏卡、动物头饰及人物头饰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的天气冷吗?(冷不冷)那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暖和暖和身体好吗?请同学们根据老师走路和跑步的动作,做出并读出:走 走 走
走 跑跑 跑跑 跑跑 跑跑,还要根据老师走路和跑步的动作,读出:X X X X XX XX XX、XX
一、走向动物园
师:好,同学们,我们已经到啦,你们现在门口等一等,老师去和卖票的老奶奶谈谈门票的价钱。(老师做一个谈话的动作之后出示人物图片和要求)
师:好啦!老奶奶说呀,你们都是很聪明的学生,暂时不要门票钱,但她有几个问题自己老师弄不明白,要大家帮忙解决,如果解决好啦,就不要门票钱。我想,我们的学生都是不错的,都是有爱心的,所以就答应了她。(老师出示4各问题)师:我们进去吧!(老师鼓掌,学生做走和跑的动作)师:X X X X XX XX XX XX节奏,学生按照老师鼓掌的节奏,在原位做走和跑的动作。接着学生听着老师的琴声,边走边跑。1=C24 11 33| 11 55| 11 33| 11 55| 6 5| 3 1| 2 3| 2 5| 11 33| 11 55| 11 33| 11 55| 6 5| 3 1| 2 3| 2 1||
二、到了动物园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一只小鸟,你可别小看它,它可是鸟中的珍惜动物(出示小鸟的图片)学生根据老奶奶的题目做题。学习节奏。通过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联系各种节奏:
1·小鸟: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叽叽喳喳、1)请你模仿出这种小鸟的叫声。
2)你能用该小鸟的叫声与我们所学过的那种节奏结合? 3)你能用这种节奏说一个成语吗?
4)你能将这种节奏敲打出来并教会你的至少一个好朋友吗?
2·青蛙:X X X X X X X X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请你模仿出青蛙的叫声。你能用青蛙的叫声与我们所学过的那种节奏结合?(问题同上)3·山羊:X X X X 4·狮子:X—
X— 5·看老虎表演。
老师带领学生往前走(老师弹琴,学生听着音乐走跑),并来到老虎生活的家园。看老虎表演节奏。
(1)X X | X XX |(2)X—| X XX |(3)XXXX X | XXXX X| 提问:你们能不能帮它们交换以下位置,让节奏发生变化并向全班同学拍打节奏。6·猜一猜
听着音乐来到了“飞禽馆”,并通过猜谜语、听句子摆节奏的游戏来巩固对节奏的记忆。
X X | XX X | XX XX | X— | XXXX X | 身穿小黑袄,尾巴像剪刀。叽叽喳喳叫,XXXX X | XX XX | X— || 叽叽喳喳叫,早早把春报。
7·从“飞禽馆”出来,老师宣布同学们可以分散到动物园各处走走看看,并把自己所喜欢的动物用一句话告诉大家,这句话要求用“XX X | XX X |”节奏。
如:X X X | X X X|
花孔雀,真美丽。
五、同学们今天玩得高兴吗?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走跑跑”回学校。(听音乐出教室)
第三篇:大班音乐节奏游戏活动《传帽子》
大班音乐节奏游戏活动《传帽子》
活动目标:
1、感受《拉得斯基进行曲》欢快与活泼,并乐意用身体语言表现音乐的节奏变化。
2、尝试在圆圈上一起玩《传帽子》的音乐游戏,根据节奏掌握传帽的方法。
3、会互相合作及配合游戏,体现集体游戏的快乐。活动重难点:掌握音乐节奏,团结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礼帽若干;音乐《拉得斯基进行曲》选段;右手帖的标记;地垫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感受音乐的节奏
1、幼儿戴着帽子在音乐《拍拍手》中进入活动室边走边摘帽子,坐在地垫上.2、欣赏音乐:“老师带来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是一段怎么样的音乐?”
3、听音乐表现音乐节奏
(1)、幼儿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
师:你们知道刚才的那段音乐是几拍子的?(二拍子)
喜欢这段音乐吗?这段音乐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欢快,跳跃,激烈.......)(2)、现在我们再来听一次这段音乐,我们一起试着拍出节奏,幼儿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
(二)、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节奏
我们刚才用拍手为这段音乐打节奏,能不能想出其他的身体动作为这段音乐打节奏呢?教师与幼儿一起跟着音乐用拍头跺脚等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
(三)、游戏:传帽子
1、听儿歌围圆圈。听儿歌做游戏:小朋友,跳个舞,真呀真快乐,围围围围围围围,围个亲密的小圆圈。(反复做几次)
2、现在请小朋友举起右手,讲解要求:用贴标记的右手传帽子,左手叉腰,帽子要从右边小朋友的头上拿,戴到自己头上,不断的拿帽子戴帽子,帽子就会向顺时针方向走跟着音乐节奏一下一下往后传一组幼儿示范玩游戏
(1)、教师喊口令:“拿、放,拿、放,拿、放,……”引导幼儿按节奏传帽子。
(2)、教师播放乐曲,我们现在做游戏《传帽子》。首先传一顶帽子。根据幼儿游戏情况,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提醒幼儿要注意的地方。好啦,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帽子走到那里拉?(其他小朋友头上)哦,不断的拿帽子戴帽子,帽子就会向顺时针方向走,原来我们正在玩传帽子的游戏呀,好玩吗?我们增加两顶帽子,现在是三顶帽子,一起来玩传帽子的游戏。(3)完整的做传帽子游戏。每人一顶帽子,教师:听儿歌围圆圈。听儿歌做游戏:小朋友,跳个舞,真呀真快乐,围围围围围围围,围个亲密的小圆圈。听音乐,完整的做游戏传帽子。
(四)活动延伸:邀请老师玩传帽子游戏。这么好玩的游戏邀请老师一起玩好吗?在音乐中幼儿要请老师玩传帽子游戏。
第四篇:大班音乐游戏:小精灵的魔法汤教案
大班音乐游戏:小精灵的魔法汤
设计意图:
幼儿对音乐游戏喜闻乐见,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了此活动,通过魔术的形式吸引幼儿兴趣,幼儿以掌握小精灵魔法汤的魔法为载体,用肢体感知欢快、流畅的乐曲风格,了解ABA的乐曲结构,并感应A段的渐强渐快,分辨B段乐句的音乐元素。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流畅的乐曲风格,并用图谱来感受、了解ABA的曲子结构。2.运用肢体感应A段的渐强渐快,分辨B段乐句的音乐元素。3.借助故事情境来想象,体验倾听、辨析、互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矿泉水瓶、水、盖子里有颜料、魔法布、约翰斯特劳斯《加速度圆舞曲》选段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 在一个大森林里,有一间小木屋,里面住着一位可爱,能干的小精灵,这个小精灵啊,她可神气了,她会变魔法呢!2.提问:孩子们,你们谁知道什么叫变魔法?
你觉得变魔法会变出什么东西来呢?
3.小结:原来变魔法就是会变出你意想不到的东西。不过森林里面的小精灵他最喜欢变的魔法就是制作神奇的魔法汤。不过他的这个魔法汤可不是给人喝得哦,小精灵的这个魔法汤是可以帮助别人实现愿望的。
二、感受旋律。
1.师:小精灵把变魔法汤的方法已经告诉老师了,只要你心里想着愿望,魔汤就会帮你实现哦。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变的?
规则:“变魔汤时,要用到瓶子和布,在变魔汤的时候你们一定看,不要发出声音哦,否则我的魔法就会失效,好吗?” 2.师出示瓶子和魔法布,开始神秘的变魔术。3.播放音乐第一遍——一边听音乐,一边变魔法。(师故作神秘的肢体动作和着音乐节奏魔法)
4.音乐结束后,水瓶里的水变色了。
5.提问:看,水变什么颜色了?刚才谁看清楚了,我是怎么变出来的?我都做了哪些动作?(教师辅助提问:还有做了什么动作。)幼儿每说对一个动作就请大家一起做一遍。(老师总结规范的动作)
三、绘画记录,引出乐谱。
1.师:小精灵说呀他把魔法的秘方藏在了音乐里,我们一起尝试着把秘方记下来,一起来研究研究,也来学习这个本领好吗?
2.边完整听音乐旋律,边用粉笔在黑板上描绘乐谱。(第二次音乐)3.师:哇!终于把它记下来了,它跟音乐像不像?
4.梳理经验:恩,谁能看明白这个魔法秘方告诉我们在做魔法汤时要做些什么事情呢?谁看懂了看明白了?
(1)搅拌——用力转圆圈:什么地方代表了要搅拌?走上来点一点吧,这儿要做搅拌,还要在哪儿做搅拌?
(2)像这样的一模一样的搅拌音乐告诉我们一共要做几次?(3次)(3)(老师指着摇晃的图形)那么这个地方告诉我们要做什么呢?(摇晃)(4)手晃动——谁能看出来用有什么不一样?回应:反正看上去下边要比下边要长一点,大一点)
(5)追问:还有两个很小的点点,在哪里?幼儿在乐谱上指认。回应:点住它,不让魔法逃掉噢。
(6)细节提问:每一次搅拌好后,要加几次魔法?在哪里放东西?(4次)5.幼儿通过图谱,聆听音乐。(教师带动幼儿做动作)(第三次听音乐)
四、动作感知,深入乐段。
师:学会了吗?哦,你们已经把秘方都记在心里啦,恩,很好,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来试试看。
1.老师带动幼儿共同听音乐做动作。(提出拿瓶子的要求)(第四次音乐)魔法规则:瓶子拿好后,放前边,用小手指点住,不要乱动噢,不然魔法可要逃走了。道具准备:这一次没有在瓶盖上涂上颜料。提问:怎么回事呢?——幼:没有变出来。2.讨论为什么没有变出彩色水的原因。
师:可能啊刚才我们还有一些小窍门没有找到,来,我们在来看看这个音乐秘方告诉我们在搅拌的时候有什么窍门呀?怎么样搅拌才跟音乐很像啊? 细节回顾:先轻一点搅拌,后再变快速度。小结:力气不一样,速度不一样。3.老师带领幼儿做搅拌的动作。4.接着讨论摇晃的动作。
师:还有什么窍门?在摇的时候,有什么该注意的? 一开始要慢慢摇?什么地方要用来摇?请你指出来?
5.师:恩,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很多窍门了,小精灵告诉老师,他还有最厉害的一招魔法没有传给我们,如果我们把这一招也学会了,那么我们就可以变出神奇的魔法汤了,现在请你们悄悄的,一定要悄悄的轻轻的走到前面来蹲下,闭上小眼睛,我就把最最厉害的魔法传给你们哟,一定要闭上小眼睛,否则魔法就会失灵的。(幼儿走到前面,另外的老师跟换瓶盖有颜色的瓶子,老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做动作,第五次音乐)
五、展现成果,升华活动。
1.师:现在我们都有神奇的魔法了,请小朋友们随意站在一个瓶子前面,用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魔法师变魔术可要用到魔法布噢。”请幼儿将布盖在瓶子上。(分发小毛巾)
2.师幼和着音乐做动作。(第六次音乐)
3.音乐停止,师: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许个愿,就能美梦成真。4.揭开布,孩子们发现了瓶子水色的变化。
延伸:原来我们的魔法汤在音乐中变成了不同的颜色,如果我们的身体跟着音乐做又会是什么感觉呢?下次我们再来试一试。
第五篇:大班音乐游戏教案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
《谁是木头人》
一、活动目标
1、熟悉感受乐曲欢快的旋律,区分乐曲中的长音和短音。
2、学会用不同的的动作表现乐曲中的旋律。
3、能与很多的小伙伴进行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感受合作的快乐。
二、活动重点
熟悉乐曲中的旋律,掌握不同旋律的变换。
三、活动难点
学习不同旋律中的不同动作,并能与小伙伴合作游戏。
四、活动准备
《奥尔夫幼儿园音乐游戏mp3》、音乐播放器
五、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生:老师好!
师:今天呀,老师要带你们玩一个超级好玩的音乐游戏,想不想玩呀? 生:想…想!
师:那现在请我们的小朋友们小手放背后,小眼睛看老师,坐坐好 师:谁做得好呀? 生:我做得好呀!
师:现在老师告诉你们咱们待会儿要玩的是什么游戏
师:咱们要玩的游戏叫做《谁是木头人》,老师现在要给大家听一个音乐,小朋友们要仔细听哟(播放音乐)
师:小朋友们是不是听了好几种旋律的音乐呀? 生:是!
师:在我们的音乐中是有不同动作的,等音乐一停,我们的小朋友就要停下来,扮做木头人,不能再动哦,谁要是动了,就要在旁边等我们其他小朋友玩游戏,游戏结束后再给我们大家表演节目。小朋友们,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真棒。现在老师先给你们演示一下
师:(边放音乐)在放这个音乐的时候,我们的小朋友就要做这样的动作。师:(边放音乐)听到这个音乐的时候,我们的小朋友就要这样向右手边走。你们知道哪边是右吗?举起你们的小手给老师看下 师:对的,小朋友们都很棒
师:(边放音乐)突然听到这个音乐的时候,小朋友们就是木头人了,这个时候老师就要看看谁在动了,如果发现哪个小朋友在动的话,那么老师就要请他在旁边看其他小朋友玩游戏了。
师:小朋友们都知道怎么玩了吗? 生:知道了!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要开始玩游戏了。师:请小朋友们牵起你们的小手围成一个圈 师:老师现在要放音乐喽……
…… 师:停!
…… 师:开始!
…… 师:停!
……
师:我们的游戏结束,有多少小朋友是木头人呢?
六、活动延伸
请途中被淘汰的小朋友为大家表演节目,可以单人表演,也可以找搭档一起表演,表演形式自定
七、活动意义
1、有效地锻炼了音乐感知能力和对音乐节奏的把握。
2、促进了幼儿之间感情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