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6课《告别雅尔塔》导学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下)(无答案)

时间:2019-05-15 05:3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第16课《告别雅尔塔》导学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下)(无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第16课《告别雅尔塔》导学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下)(无答案)》。

第一篇:历史:第16课《告别雅尔塔》导学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下)(无答案)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

【前置测评】(小组抢答、教师点评。)

1、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国家、内容及意义

2、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认定目标】学生默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的基本史实,分析和探索苏联解体的原因,2、通过比较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格局的不同,引起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思考

1、【自主探究】学生根据提纲自主学习,学习过程分为如下三步:①独立学习;②组内交

流:在组长带领下交流、讨论;③教师提问,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改革背景、内容、影响、经验教训

二、苏东剧变:A、苏联解体:苏联解体过程、催化剂、时间、标志、原因、影响。

B、思考: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归纳总结:试一试,你能设计出本课知识结构吗?

三、达标测试:精挑细选

1.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局势更加动荡的主要表现是()

①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②苏联国民经济开始大滑坡 ③民族分裂活动愈演愈烈 ④“八·一九”事件发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2.苏联解体表现了:()

A.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B.“苏联模式”的失败 C列宁主义的失败 D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

3.下列有关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发生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苏联进行政治改革②苏联进行经济改革③八一九事件④苏联完全解体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4.下列有关“八一九”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试图维护苏联联盟体制、避免苏联解体的最后一次政治努力B、反映了苏共党内矛盾

C、事件后,苏共被排挤出政权机构,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的质变D、标志着苏联完全解体。

5.1991 年12 月25 日,红蓝白三色旗代替了镰刀锤子的红旗,以此为标志而结束的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A.67 年 B.69 年 C.73 年 D.74 年

6.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他评说的是()A.列宁新经济政策B.罗斯福新政C.邓小平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

7、“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它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国家?()A.英国B.苏联 C.美国 D.中国

8、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相似之处有:()

①全盘否定或谴责斯大林 ②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③使苏联中央集权得以加强④引起国家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五、拓展提高:20世纪初到90年代,红旗从克里姆林宫升起又降落。这一升一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你对红旗的升降有什么看法?(苏东剧变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第二篇:九年级历史上册 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明治维新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提高客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不同点。过程与方法

1.利用课本的小字、史料和图片再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使历史知识鲜活起来,以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感悟明治维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探讨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不同,锻炼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通过武装倒幕建立起的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实行民族振兴的历史转折点,给亚洲国家一些立志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的人们提供了经验。

2.日本这个民族通过对外学习,旁征博采,得以不断发展。这对我们今天改革开放有很大的启示。教学重点

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明治维新对日本的重大影响

教学难点

体会日本不断对外学习的精神

新课导入:

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19世纪六十年代,俄、美、日等国开展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推动了世界近代化的进程。其中包括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美国的南北内战,还有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日本的明治维新。

大家知道,19世纪中期,许多遭到欧美列强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而东亚的日本却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避免了与其他亚非拉国家相同的命运。那么,明治维新是怎样发生的?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相关内容。

讲授新课:

一、背景:

通过武装倒幕,以明治天皇为首的、中下级武士掌控的明治新政府成立。为了“维护统治”“变法图强”“富国强兵”“加强中央集权” 明治政府推动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

二、目的:“维护统治”“变法图强”“富国强兵”“加强中央集权”

三、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四:主要内容

政治: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设立府、县;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下设太政官辅佐天皇;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开始有限的宪政统治 经济: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聘请外国专家,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改变原有的封建土地制度,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

实行地税改革,全国统一征收地税

军事: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称“皇军”;

同时,还建立了警察制度,以维护治安。文化: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五、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2)使日本走上了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

(3)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二)消极影响:

这次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使日本走上了一条对外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 和平的一个威胁。

六、从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中得到哪些启示?

①坚持对外开放,善于向外来民族学习先进文化 ②改革能推动社会进步

③坚持改革开放(须言之有理)

七、日本明治维新成功,而中国戊戌变法失败,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力量强大,依靠一个毫无实权的皇帝;而日本是在推翻幕府统治后,封建势力力量薄弱

八、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1)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影响①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②改革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2、不同点:

日本是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的,而俄国在改革前早已走对外侵略扩张的路线了。课堂小结

复习这节课内容,学生归纳并回答。

课后作业

我们已经学习过那些改革?请同学们认真进行归纳、整理。

第16课《明治维新》课堂巩固

(一)、选择题 1.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这是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

A、沦为半殖民地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 D、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2.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推动近代日本迅速崛起的重要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农奴制改革 C、明治维新 D、倒幕运动

3、“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了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4、19世纪中期,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有()①明治维新 ②俄国1861 年改革 ③大化改新 ④维新变法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 5、19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但下列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中,没有体现时代发展主流的是()

A.美国南北战争 B.俄国1861年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中国洋务运动

(二)、材料解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的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材料二:“泰西以五百年讲求之者,日本以二十余年成之,治效之速,盖地球所未有也,然后北遣使以开虾夷,南驰使以灭琉球,东出师以抚高丽,西耀兵以取台湾,于是日本遂为盛国,与欧州德法大国颉颃焉„„迹其致此之由,岂非尽革旧俗,大政维新之故哉?”-----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序》

材料三:在对外关系方面,随着国力日渐充实,不断进行交涉,要求修改条约。从1894 年开始修改条约,至 1911年终于全部废除。明治初年,日本即蓄谋向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1874年出兵侵略中国台湾。1875年武装入侵朝鲜,次年逼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79年并吞琉球,改为冲绳县。至80年代末期,以侵略中国和朝鲜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基本形成。自90年代中期起,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是什么?

(2)依据以上材料,归纳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

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全国划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

材料二: 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吸取外国文明„„当取则取,当舍则舍,才能调和适宜。材料三:见下图。

岩仓使团赴欧洲考察

(1)、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何时、何事?

(2)、根据材料

一、材料三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3)、材料二体现了日本对待“西洋文明”的什么态度?

日本的西式学堂

(4)、从促进国家发展来看,日本的这一事件及其态度对中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启发:从改革和开放两个角度思考)

第三篇:2013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0.1 机械能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机械能导学案

(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能量以及能量的单位.2.知道什么是动能.3.知道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重点难点】1.动能的概念.2.与动能有关的因素.【自学指导】

一、阅读课本第1段,知道什么是能量以及能量的单位是什么.物体_________________,表示这个物体具有_______,简称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二、阅读课本P62第2—4段内容,回答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动能.查看课本内容,分组讨论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吗?

2、质量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吗?

3、你认为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认真阅读课本上的实验,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什么来反映小球的动能的大小的?

2.实验中是怎样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的?

3.实验中是怎样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的?

4.这个实验是用什么方法探究的?

5.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把结论填到课本上.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______,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_____.课 堂 作 业

1.关于运动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B 质量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C 速度和质量都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D 动能是运动物体本身的性质,与质量、速度无关 2.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高山上静止的石头不具有能 B 物体已做的功越多,说明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 C 只要物体能够做功,说明物体具有能 D 只有正在做功的物体才具有能

3.研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中需要让同一钢球从不同高度滚下,这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与_______之间的关系;还要换用_______不同的钢球,让他们从_______高度滚下,这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与_______之间的关系.5.如图所示,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同位置的木块,被撞地越远,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现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小结】本节课你都掌握了哪些内容?把你掌握的知识写下来.2.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3.通过自制单摆,进行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课前热身:

上一节的知识点较多,你都能记住吗?考考你:

1.动能是__________的物体具有的能._______ 和___________ 是影响它的大小的因素. 2.势能分为_____和________两种.物体由于被__________ 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它的 大小受_________ 和_________的影响;弹性势能是指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 而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 _________ 大小有关. 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探究一 :滚摆实验

要求:利用滚摆进行实验,讨论它在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如何变化的?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⑴ 在滚摆位于最高点时,它的速度、高度、动能和势能如何? ⑵ 滚摆位于最低点时,它的速度、高度、动能和势能如何?

⑶ 思考在滚摆运动的过程中,它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增减之间有何联系?

结论: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最高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_________。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_________ 减少;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_________ 越来越大。摆轮到最低点时,_________ 最大; ______ 能最小。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_______ 能逐渐转化为_________ 能。分析摆轮上升过程中,越转越 ________,_________ 能减小,_________能增加,减小的 ____ 能转化为增加的 ______能。探究二:单摆实验

1.用一根细线和一个小球,自制一个单摆进行实验。画出摆球的运动轨迹。2.请描述刚才上述实验中小球在不同位置(主要是最高点、最低点)高度、速度、重力势能及动能的变化情况。

结论:如图所示,绳的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悬于固定点,用手把小球拉到A点后松开,小球便摆动起来,在摆动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 能在____点最大,在____点最小;小球的动能在____点最大,在____点最小,从A到B是_________ 能转化为_____能,从B 到C 是 能转化为 能 3.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吗?你能举例说明么?

二、课堂小结,反思整合:

三、巩固提升:

1.骑自行车上坡前,往往要加紧蹬几下,加大速度,增加自行车上坡时的_________,上坡时,这些_________ 转化为_________,车就容易上到高处。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诗句表达了诗人苏轼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拉弯的弓箭射出去,这一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 _________ 转化为_________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A.小球从光滑的斜面滑到底端 B.汽车加速爬上山顶 C.玩具弹簧枪将“子弹”射出去 D.推开的弹簧门自动关闭 4.一辆洒水车在平直街道上边洒水,边匀速前进,则洒水车()

A.势能不变,动能不变,机械能也不变 B.势能不变,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C.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D.势能减小,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5.下列现象属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A.爆竹腾空而起

B.水从高处落下

C.从地面上弹起的皮球

D.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课后反思:

第四篇:八年级历史下导学案第四课

庆阳市庆化学校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授课教师:边新秀授课时间:月日第节审签: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总第4课时)使用人:班级:

【学习目标】

1、掌握下列内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2、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学习重难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1、根据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文中所有内容,并思考目标中的问题;

2、独立做好下面的基础知识练习题,并进一步识记、巩固:(1)“一五”计划编制的目的。(2)“一五”计划起止时间。

(3)“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4)“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

(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地点和目的及其主要内容。(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及意义。

二、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完成下列题目)

1、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

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A、新中国建立后B、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后 C、抗美援朝胜利后D、土地改革完成2、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表述不正确的是()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B、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C、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D、相应地引进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

3、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成就最大的是()

A、工业和交通运输业B、工业和农业C、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D、农业和商业

4、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成就的是()

①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②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第一辆汽车 ③ 1956年,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④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⑤ 大庆油田建成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5、我们现在正处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2006年至2010年),那你知道我国编制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

A、1949年—1953年B、1952年—1956年C、1953年—1957年D、1950年—1954年6、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A、新中国建立时期B、解放前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7、2006年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多少周年?()A、49B、50C、51D、528、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七大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一五计划期间,交通运输业成就突出,沟通了边疆与内地联系的是()A、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B、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宝成铁路建成通车D、膺厦铁路全线通车

10、材料分析题

“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选自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

请回答:(1)“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 一桥”是指?“一桥”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2)同一时期,在工业、交通运输业上还取得了哪些成就?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多少周年?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之前,在中国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下导学案第二课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导学案

陈雪莲

课题:《谁是最可爱的人》

课型 :新授课课时:

1问题预设:

1、《人民日报》主编邓拓读了军旅作家魏巍在朝鲜战场上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后,非常感动,破例将该文登载在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报纸送到中南海,毛泽东读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这篇文章曾收入语文课本,你读过吗?

(1)为什么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谈谈你的感想。

(2)你能说出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吗?

(3)抗美援朝胜利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2、有人认为,朝鲜战场上,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劳师袭远,后勤补给困难,所以遭到了失败,你对此有何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学习目标

1、了解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掌握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时间、目的和结果;

2、理解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3、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重点:抗美援朝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难点: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知识结构:

原因

时间:司令员:

抗美援朝经过:五战五捷

结果:胜利

展示内容:

【自主学习】

快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

(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以国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直打到中朝边境____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____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____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为了____、____,___年___月,以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侵略者。

(2)抗美援朝过程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发扬了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像誓死坚守上甘岭的钢七连,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的____,为不暴露部队潜伏目标而宁愿被烈火吞噬的____等等。

(3)___年__月,朝鲜战争的作战双方在签署停战协定,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合作探究】

史料分析:

材料1: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2:朝鲜战争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美军参谋长联席主席布莱德雷

请回答:

(1)材料1“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这支军队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请举出典型代表。

(2)哪些事件证明美国人选错了“战争对手”和“地点”?

(3)“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

巩固达标:

1.“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与这首战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 抗美援朝

2.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一位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建国初期,“彭大将军”指挥并取得胜利的对外战争是()

A雅克萨之战B渡江战役C百团大战D抗美援朝战争

3.某班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

A董存瑞B邱少云C黄继光D罗盛教

4.“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A百团大战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亚洲会议的圆满成功

5.美国将军克拉克说:“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下列内容中与这句话相关的历史史实是()

A美国发动侵略越南战争B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C美国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美国发动侵略朝鲜战争

6.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战士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他们的英雄壮举发生在()A北伐战争中B抗日战争中C解放战争中D抗美援朝战争中

7、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

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

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

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图片中“雄赳赳,气昂昂,越过鸭绿江”的这支军队名称叫什么?

(3)作者魏巍为什么把他们称为“最可爱的人”?请写出这支军队中两位家喻户晓的“最可爱的人”.归纳生成

1、“最可爱的人”指中国人民志愿军

2、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年)

(1)司令员:彭德怀(2)目的:保家卫国

(3)出兵原因:

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

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4)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P10)

(5)性质: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3、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

4、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学习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5、问答题:为什么称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畏艰险,英勇顽强,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

下载历史:第16课《告别雅尔塔》导学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下)(无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第16课《告别雅尔塔》导学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下)(无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历史上册 甲午中日战争 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学案) 课程标准 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 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 与中国......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导学案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学习目标:了解中国同其他亚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关系掌握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

    九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第13课

    学校 漳县武阳中学 备课组 政史地组 科目 历史 主备人 裴瑞军 审核人 高想平王晓鹏 班级 小组名 姓名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共1课时 1 课时数 学习目标: 1、了解......

    三年级下语文学案+导学案-特产-北师大版(无答案)【小学学科网】(五篇范例)

    xiaoxue.xuekeedu.com 特产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通过搜集资料,使学生了解全国各地丰富的特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导学重点】 利用收集到的有关特......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历史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历史教学设计 [1500字]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历史教学设计 第13课 挑战“两极” 一、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知道欧洲联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

    八年级历史上册 2.7《维新变法运动》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目标导航1.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戊戌政变”等基本史实,分析戊戌变法的主要作用和失败的主要原因。了解严复及其译著的《天演论》。2.......

    九年级语文阅读复习学案(无答案)

    九年级语文阅读(一) 人体的独特性 ①全球有70亿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在过去的5万年间,据估计共有1000亿人口在地球上生息过。每个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吗?随着生命科学对人体认识......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复习提纲(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年改革) 1、根本原因:严重阻碍了的发展。 2、改革的目的:为了摆脱危机,巩固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