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再现与表现艺术与错觉
再现与表现 艺术与错觉 E.H.Gombrich之读后感
艺术史随着时间不断演进,说是艺术技法的不断更新、演进、与进化的一段漫长的历史也不为过。例如古埃及时期永恒不朽的概念,造就了金字塔崇高的建筑艺术、古希腊、罗马时期追求完美、均衡的理念创造出古典之美、经过中世纪宗教象征艺术、直指文艺复兴时期追求真实模仿自然,使得西方艺术开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但是,艺术是否真正如李奥纳多‧达文西所言,有如面对镜子一般真实摹写自然呢?事实似乎并非如此。纵使在矫饰主义(Mannerism)短暂的出现一丝个人主观意象的表现,经过巴洛克时期(Baroque)卡拉西兄弟、罗伦、普桑等人走向古典学院之路的同时,卡拉瓦乔、霍加斯、康斯特伯等人的自然主义也在同一时间中与之并行。康斯特伯(Constable)认为我们应该真实面对我们所看见的世界,而不是窝在画室中重复着古典学院传下的「图式」不断练习和临摹;评论家罗斯金更认为我们都应该排除一切知识的束缚,以最原始的眼睛──「纯真之眼」──去面对所看到的一切。从这里,我们似乎隐约的已经看见一条路──摆脱前人创作的传统「图式」,走向另一个崭新的自我「风格」。
尔后印象派(Impression)的兴起正代表着艺术形式大革命时代的来临。他们以光为绘画的主人翁、否定固有色、与崩解轮廓线的大胆艺术主张,复加以照相、摄影技术的发明,使得人们不再以「像不像真实的」为批判艺术优劣与否的唯一标准。到了后印象派(Post Im-pression),赛尚、梵谷、高更等人为艺术注入了个人主观情感的要素之后,艺术便不再被视为是单纯的「再现」现实自然的工具,而是具有动人情感「表现」要素的一个新世界。
无可否认的,艺术「风格」的产生乃是根源于艺术创作前辈所经历的技法而来,经由后人提出自己的见解,逐渐对于前辈们所遗留下来的技法、理念加以创新(即是使有可能是失败,或是错误的),继而又开创出另一个新的艺术「风格」,周而复始的不断重复着此一过程,显现在艺术史的更迭之上──「图式」不断被创新,而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
尽管人在大自然的面前是如此的脆弱、微不足道,但也因为这样,人更具有与之抗衡的未知潜力。自文艺复兴时期达文西、拉斐尔,直到巴洛克时期卡拉西、普桑等人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人类是
如何运用明暗、透视、前缩……等技法,在小小的二度平面空间上呈现出跃然于眼前的深远三维效果。这是令人何等惊讶,使人甘心臣服于这个美丽的幻觉之中。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或许都对于这些创造出美丽幻觉的技巧早已耳熟能详、习以为常并熟练的操作它们。但若是我们设想自己身处于16、17世纪的欧洲世界,想必对于这些有如巫师魔法般绘画技巧所感受到的惊异程度,与今日我们对于科幻电影的赞叹可说是不相上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就算是强调天人合一、境与性会的中国绘画,对于宋迪所说贴在败坏剥落墙壁上的画布,做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绘画技巧(败墙绢素),也无可避免的创造出人手所不能及的幻觉。随着时代的进步更替,传统对现实自然的完整模仿,早已随着电影的发明而逐渐失去意义。科学与艺术已经不如闵斯特堡所说──科学使艺术更为模糊、遥远,相反的,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与艺术更为亲昵。不论是谈论人体大脑皮质电流效应的格式塔心理学,还是罗夏的墨迹试验
(Rorschach test)等,已经确实的为我们指引出艺术的新道路──探索艺术「再现」与「表现」所存在的一个暧昧的模糊地带。
然而,艺术之所以可贵,之所以不若Hegel所说的终将走向消亡,而归于哲学,便是在于艺术乃是存有一丝令人(无论是创造者的白日梦,或是观者的自我解读)流连忘返、寄托情感,任凭机械如何进步也无可取代的空间。艺术的再现并非全是一味的追求现实自然的完整模仿,而是在于对艺术创作者而言,通过「再现」技巧的呈现,使得观者得以藉此去了解创作者所要「表现」的意念,甚至体会出一种自我情感的涌现与感动。
因此,藉由「再现」,「表现」得以跃然而出,呈现在世人的眼中;凭着「表现」,「再现」也得以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多媒体艺术如电影、动画、计算机绘图等在今日的兴起,弥补了昔日艺术所无法表现的同时、历时性。藉由因特网的传播,使得身处世界不同民族、地点、身份的人们,也能够在同一个时间领略到艺术的魔力。直至今日,艺术的幻觉仍旧持续在发挥它的影像力之中,同时也引诱着人们,甘心被它所操控,无可自拔。
第二篇:错觉与真相杂文随笔
抱着孙女在银河广场赏月,边散步边给孩子哼唱:“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
尽管今年的中秋月亮有些晦暗,但是歌词描绘的意境还是非常优美的。边走边给孙女讲,当我们边走动边看月亮的时候,看到的月亮也在天上跟着我们走,还可以看到月亮在云彩里穿行,确实像歌词里唱的那样——
同时我们也做了尝试,当我们停住脚步再看月亮的时候,月亮也静止了,站稳了仔细看看,原来的云遮云掩,只是云卷云舒,而月亮确是如如不动。
这是我们儿时唱过的歌,经历过的事情,做过的趣味游戏,过去曾讲给了儿子,现在又告诉了孙女。
可当我们长大了,获得了一些科学知识和经验,阅历成熟了之后,却应当透过这个浅显的常识,悟出更深一些的道理。这就是:奇妙的“人行月走”是个可爱的错觉,而刻板的“人停月止”却是枯燥的真相。所谓“云不碍月,月不遏云”。时髦的句式是:“不管云遮不遮月,月都在那里。”
想来词作者们不会不知道这个真相,但是他们却乐于利用自己和人们的错觉编织了一个虚假但是美妙的意境,提供给大家感受和享受。而人们也乐于接受并享受这个虚假和美妙的意境,尽管知道她是虚假的,但还是喜欢她的美妙,甚至沉溺于这个美妙。其实在这里人们欣赏享受的已经不是月亮本身了,而是借助月亮和情绪感情交织再加工出来的所谓意境了。
这就是“文学境界”的一大特点和产生,并存在的理由。从主观的感觉、感受出发,把自我的愉悦情绪或美好感情投射到情境上去,就有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的意气风发;把自我低落寂寞的情绪带到情境上来,就有了“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愁肠百结。豁达开朗时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惆怅寂寥时有“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人们用给自己带上情绪的五色眼镜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还自诩具有了“发现美的眼睛”,还归纳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文学创作基本原则。
这就是“文学境界”的功用,她可以让我们发现“美好”,创造艺术,妆点生活,愉悦精神,宣泄情感,慰藉心灵。有了文学境界,人们可以欣赏到那么多的园艺、建筑、书画、诗词、歌舞等等,人类社会如果没有文学境界,生活将是多么的乏味?
利用错觉创造美好的是“文学境界”,而启发智慧揭示真相则由“哲学境界”来承担。
了悟了“人行月走”得到的是个错觉,而“人停月止”发现的则是真相后,我们就知道了,对一个月亮就有了错觉和真像两个方面的认识方式和结果,仔细想来,这个世界有太多太多的错觉和假象在蒙蔽着我们了。比如那些看起来五颜六色的鲜花,其实本身并没有颜色,只是它们有选择的吸收反射了某个频谱波段的电磁波反射到我们眼睛里造成的,说到底物体的颜色也是一种错觉。两千多年前的《波若波罗密多心经》就说,“色即是空”,这里不单单指的颜色,就是颜色附着的物体,在分析到最基本的粒子时,物质实有性降到最低,有些只剩下“波动”。佛学哲学发明了一个伟大的词汇,叫做“邻虚尘”,也就是微尘和虚无最最临近的状态,说它有,它无限的接近无,说它无,它又可以生有,不管是真金白银,还是砖头瓦块,都是由这些基本粒子构成的。而且它们一直在“有无相生”“无中生有”,如“海市蜃楼”,如“梦幻泡影”般的蒙蔽着我们的眼睛。
如果我们希望戡破事物的假相,了解事物的真谛,很简单,就要从情绪活跃,感情兴奋,甚至喧嚣的心理动态中静止下来而回归理性。就像孔子说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老子说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释迦佛祖更是言简意赅:“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大道至简,古之圣人不于欺也。
所谓知止、持戒、得定等的状态,当然不是仅仅停住脚步那么的简单,这个“止”是“心止如水”,拴牢心猿意马,沉淀妄想杂念。老子讲的归根复命,就是回归我们能感知感觉的基本能力和状态。就是帮助我们放下情绪和感情,放下主观的经验和脑袋里的条条框框,摘下有色眼镜,不要主动的带着情感去发现“美”,更用不着去创造高于生活的什么东东,而是客观的感触、感受、分析和研究事物,感觉自己的内心,“实事求是”就“欧”了。记得当年我们学习的西方哲学史中有位批评人家是机械唯物主义的普列汉诺夫,他的“观照”说,其实是最接近科学认识论的“大圆镜智”了。
文学境界给我们带来快乐,哲学境界帮我们提高智慧;错觉让我们享受生活,真相令我们觉悟生命。我们应该爱好文学,更应该学习哲学,我们应该既有文学境界,又有哲学境界,愿我们都成为即会享受生活,又会透视生命的人。
第三篇:《艺术与错觉》读后感
《艺术与错觉》读后感
最近读了部贡布里希的《艺术与错觉》。这部著作出版于1960年,至今仍在艺术界、美学界、哲学界引起广泛的讨论,它已经成了20世纪西方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不仅在人文科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也影响到了自然科学领域。
按照作者的构思,本书的结构是拱式布局:每一章都有一个中心论题,这些中心论题的大方向具有严格的逻辑关系。但是,由于本书不是一个严密的演绎体系,每一章都像是围绕一个专题组织起来的单篇论文(可能与此书保留了讲稿的形式有关),加之,具体的论点也不是一章一章地循序引人,所以读者就不易掌握作者的论证脉络。正是由于作者的广博、睿智和苏格拉底式的论辩才能,使我们这些不甚熟悉西方文化传统的读者就难免有在看局部时流连忘返,看整体时有雾中观花之感。
本书大致课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艺术家模仿自然的意图受两方面的限制。手段(或译媒介)的性质和艺术家的心理状态。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
第二部分:从艺术发展史方面论证功能是怎样决定着艺术形式,以及没有传统图式就没有艺术。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
第三部分:从观看者和艺术家的“取”“予”关系,论述艺术作品需要观看者的合作才能发挥效果。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第四部分:分析了视觉中的发明,讨论了漫画创作中对性格的研
究,在比较艺术和语言的过程中指出了再现和表现之间没有判然分明的界限。
《艺术与错觉》的主题旨在回答艺术为什么会有一部历史。贡布里希教授从一个我们日常惯见熟闻,可不是出于无知便是由于自命不凡而不屑一顾的问题——艺术家们在描绘现实时为什么会用如此众多的风格——开始,重新检验了许多在我们看来已经理所当然的观念,改变了我们对一些关键性问题的理解。作者在论证中广泛地涉猎了大量的古典文献和现代科学的许多分支,使其论题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基础,而且还获得了某种科的精确性。
作者开宗明义首先说明本书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关系到艺术史,但却不能单凭历史学的方法来解决。作者按照论述哲学问题的传统方法,概括评述了前人对艺术发展过程的本质和动力的种种假说。这些假说主要为:
一、艺术变化的知觉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每个画家都根据自己所见的现实来描绘世界。但是,每个画家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看世界,所以再现艺术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可以根据人类知觉的多样性来解释。乔托和凡高不同,是因为他们看事物的方法不同。
二、艺术变化的技术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艺术的进展取决于再现技巧的发展。艺术上的发明和发现都是由于画家在技巧方面获得了超越前人的能力。根据这种观点,埃及艺术之所以幼稚,是因为埃及艺术家的能力如此。而在后来艺术家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再现技巧的长足进展。
三、艺术变化的观看与知道理论。根据这种理论,历代的艺术家都在持续不断地拼命摆脱知识的重压,以求准确地根据他们所见的样子来描绘世界。知道了事物实际上是什么样子,例如,知道了人脸以鼻子为中线两边对称,就会阻碍艺术家根据事物出现的样子来描绘它们,例如,会阻碍他对侧面像的描绘。要创造纯粹的视觉,艺术就得摒弃先人之见。这种反对知识的腐蚀力,并决心恢复纯真之眼的努力,说明了视觉艺术从完全概念性的埃及艺术向完全知觉性的印象主义艺术进化的过程。作者对这些理论—一作了评论。在导论的结尾,作者还特别指出,研究风格问题,单靠心理学不能解决问题,还须探索时尚的压力和趣味的奥秘。
在读《艺术与错觉》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从再现的角度出人意料地阐述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图式所引起的风格学和视觉心理学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他对中国著名的画谱《芥子园画传》的讨论,作为一名美术史工作者,我从中受到了很大启发,并获得了一个研究中国古代画谱和绘画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在《艺术与错觉》中,贡氏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艺术起源的理论,即投射论。在阐明这一理论时,他再次不失时机地引用了中国画论,那是宋迪的一段名言:当求一败墙,张绢素讫,倚之败墙之上,朝夕观之。观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
贡氏把这段话和西方的伟大画家莱奥纳尔多.达.芬奇的话进行了比较,像宋迪一样,莱奥纳尔多也建议画家从败壁残垣中汲取灵感。饶有趣味的是,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的第三册中也述及了这种对比,并且像贡氏那样提到了心理学中的罗夏测验(R o rsch ach te st)。
第四篇:错觉与知人的美文摘抄
每个人都会产生错觉,它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我想起刚进大学时的一件事。那时,我们班上有一个北京来的同学,一口油滑的京腔,不拘小节的穿戴及其满不在乎的神态,都留给我这样一种印象,即他是个办事不牢靠、缺乏责任感的人。
有一天,系里要我们班负责出一期黑板报。那时,对社会工作热心的同学已经极少,他却主动承担了这一事项,还亲自撰稿,叫来了抄写和画图的人,一直等到全部干完才离开。这件事几乎完全纠正了我过去对他的印象。现在看来,最初我对他的感觉完全是一种错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仅凭肤浅的第一印象,就不知不觉地产生对一个人的好感或恶感,并作出此人可以交往、彼人不可接近的判断。虽然错觉是人对外界事物或他人的一种歪曲反映,但细究起来,它的产生却有着必然性。这一点,在对人的知觉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每个人都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世界。作为这个世界表现的主体——我,应该说是对它最了解的人。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不为自己所意识到的潜意识,存在着自己亦无法看到底的黑洞。
另一方面,我们在与不同的人交往时,由于场景的变换以及自身角色的变化,常常只是显露出自己某一方面的特质,而别人就可能从我们这一方面特质的表现来推测我们的全部特质。比如我在一部分同学面前开朗活泼,在另一部分同学面前抑郁寡欢,于是前者便认为我是个十分外向的人,后者却认为我是个内向压抑的人。因此,人与人之间再多误解的产生便都不足为怪。
被人误解确实是件痛苦的事。但是只要我们自己觉得做得正确,应该怎么做就去怎么做,又何惧误解何惧人言?
记得我们大学时的班主任,凡事都讲原则且无让步余地,平时又表情严肃,所以当时我们都不喜欢她。然而四年后,她却以自己坚持原则的行动赢得了我们的心。在我们的感觉中,她似乎从来不顾及我们对她的态度,只要她自己觉得这是一个班主任该做的,她就去做。如早上要我们出操,检查寝室卫生,把睡懒觉的同学从床上揪起来,对生病的同学关心照顾,对家庭困难的同学给予一些经济上的帮助等等。虽然我们觉得她管得太严、太碎,并不适合当代青年的心理特点,但我们还是为她的诚心所感动,因为她的讲原则是真讲原则,没有虚伪的成分。就这样,原先我们对她的误解消失殆尽。
我们正确知觉他人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被他人正确了解同样也需要一个过程,完成这个过程的媒介是时间和行动。
由于错觉的客观存在,使我们在知人和被人知时都受到了“嗓音”的污染,以至这个过程的完成途中充满了障碍。但是,如果我们有信心并能坚持不懈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那么就有可能使自己在别人的心目中留下一个真实的形象,并且更客观地去看待世界,去评价他人。
第五篇:与狼共舞 1 再现、表现与虚拟
从《与狼共舞》看美国西部神话的再现、表现与虚拟三种维度
摘要:在导演凯文科斯特纳执导的影片《与狼共舞》中,以饱含深情的镜头讲述了一段跨越种族的非同凡响的友谊,表现了印第安苏族百姓平凡的但又极其珍贵的日常生活,揭示了美国一个世纪前社会中诸多的现实问题。导演独辟蹊径从另一个视角,深刻的反省了当年的“西进运动”。真实的再现了美国在那个特殊的社会时期的民族矛盾和人性的真善美,极具现实主义色彩。本文将通过对影片《与狼共舞》的再现、表现与虚拟三个美学层次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分析其具体镜头画面,展示其独特的影视美学观念。
关键词:《与狼共舞》再现、表现与虚拟电影美学影片风格导演认知
一影片对西部文化的客观再现
电影的本质是什么?是综合艺术?是运动?还是物质现实的复原?没有谁能够阐释的清楚这个问题,电影诞生到目前已经100多年了,电影艺术也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但是理论家们至今还在争论这个问题。他们都是电影的特点或者说因素。电影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电影能够为普通大众“造梦”,即为观众创造视觉奇观。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此,把优美的景色,通过荧幕放大数倍传达给观众,造造成视听震撼。“《与狼共舞》作为一部西部片,依然保留了传统西部片应有的元素。为生活在尘世中的人们构建了一片广袤的“大西部”,它使人们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艰难和困扰,而沉浸在“西部神
1《与狼共舞》话”中”。○用大量的优美的画面展现了美国西部这一“世俗神话”,甚至是几代美国人的生活状态。片子多采用远景和大全景,人物在画面上仅仅占据极小的部分,这种摄影风格非常适合表现西部的自然地理环境。这里,影片是为了再现西部的真实,这种构图方法符合人眼的实际情况。
对西部的客观再现,仅仅拥有美丽的景色是完全不够的,重要的还是要表现西部印第安人的生活状态。饮马放牧,聚族而居,篝火烤肉,皮毛裹身,这都是几个世纪前的印第安人形象。镜头毫无痕迹不加修饰的捕捉了出来。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性格鲜明,有血有肉。“十头熊”的深沉睿智,“踢鸟的”求知欲,“握拳而立”的敢爱敢恨都塑造得十分到位。在接近4个小时的激情演绎中,对淳良质朴、勤劳勇敢等传统美德进行了赞美,并对和平共处、友爱互助等民族相处之道给予了肯定和支持,使充满浪漫主义的跨种族爱情故事感人肺腑、意义深远。同时,对当时社会中白人对待印第安人的残忍和野蛮进行了无情的揭露,这是非常符合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的。“西部开拓史”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其实是对印第安人残忍迫害的罪恶史。本片丝毫没有回避任何有关这段历史的意思。白人后来的军官们发现了约翰巴登,只是因为他是穿着印第安人的服饰,就不问青红皂白毫无顾忌的向其开枪。
影视美学中的再现,其实就是类似于哲学范畴中的物质现实的复原,他强调的是真实而客观。物质形式的实体是其出发的本源。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必然要考虑到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首要前提就是真实,如果做不到这点,那么观众就会觉得假或者穿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就是深受其影响。
二导演对本片的主观表现
本片在把握住了客观真实再现原则的基础上融入了太多导演凯文科斯特纳的个人想法,即主观表现。任何一个人都有其世界观,即对某种事物的主观看法。这种看法是以客观原型为出发点的。电影的美学层次也不例外,不同的导演在面对同一个红苹果时肯定会有不同的想法。《与狼共舞》从一个为苏族印第安人翻案的观点,描述美国白人军官邓巴在南北战争之后自愿到西部前线驻守,结果跟语言不通文化不同的苏族战士交上了朋友,双方时相往还。后来前往当地的白人军队反而将他视为叛徒,对他暴力相向。邓巴从此以身为白人为耻,彻底投向苏族人的阵营,并坚持自己的名字叫“与狼共舞”。不管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为了艺术的需要导演在片中增加了自己对于印第安人苏族部落的极大个人感情,这个从为了增加影片的艺术魅力,专门聘请了一名语言学专家,教不会讲苏族印第安人语言的演员学习语言就可以得出结论。本片从美学层面进行分析,最符合主观表现的一场戏出现在约翰巴登独自一人在自己的营房前跳苏族人的舞蹈时导演配上了苏族人集体跳舞时用到的音乐。这就是所谓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这场戏也表明他除了外型上和苏族人有区别外,内心已经完全把自己当成了苏族的一份子。
主观表现可以渗透到影片的各个方面,具体而言,可以从影片的服化道找出导演的主观愿望。①登巴(与狼共舞)初遇印第安(赤身裸体)--开始于自然间扒掉文明的外衣,归化自然;②初访印第安(全副武装)--文明遇见野蛮,先进遇见落后,文明与先进却遭遇失语;③与印第安交往(交换物品)--被命名(与狼共舞);④与印第安狩猎(制服,军帽→骨制胸甲,猎刀),象征文明先进的开始失落;⑤与苏族人共同御敌,(枪→失落);⑥与印第安人结婚,(实现同化);⑦登巴被白人当叛国罪逮捕,印第安相救,最后离开部落(印第安历史的结束)。通过登巴一步步走近印第安部落,一步步被同化来实现其主观意识形态的转变,从对印第安的戒备一直至与其一起生活,可以视作对所谓文明的一种渐行遗弃。然知白人,印第安人亦都为文明与野蛮的综合体,没有所谓的真正文明开化抑或纯粹的野蛮。这正是导演所要阐释的主题。
三影片中合适的虚拟
虚拟,它不同于虚构,是任何艺术中都存在的现象,指的是有条件的且符合实际生活的想象,“两侠客相见,便电光如织,剑气袭人”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它的性质介于再现与表现之间,是影视美学的一种常态。任何一部电影都离不开虚拟,《与狼共舞》亦如此。
“在《与狼共舞》中,邓巴中尉和“踢鸟”是两个引人深思的角色,他们虽
然如同他们的“同类”那样,对对方文明产生怀疑甚至鄙夷,但是,他们敢于去主动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既然相对于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陌生文化的价值观是如此难以接受,那就去了解对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并思考其所属文明的社会运作方式。如果脱离这点去寻求弥合矛盾或是理解的途径,那就是空谈,难以放下自己的主观成见和价值观中心态度。因为这样就根本没有理解
2在影片中,邓巴中尉可谓是拥有了一系列经典的人类学调查体对方的资本。”○
验,不但敢于学习,更是融入其中,也只有通过一个拥有这样个性的角色才能让我们感受到思维方式的不同和让习惯于西方价值观的观众换个视角来观察历史上发生的这一切。这分明是电影出于解构的需要,虚拟出的部分行为 和思维方式。也许我们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苏族部落中有像“踢鸟”那样乐于学习,善于理解的人。而邓巴又是那种友好的白人,那大家都放下各自的一些成见,坦诚相见不就解决冲突了吗?其实不只是影片中的白人与苏族的冲突,我们现实世界中的民族冲突和误解都是那么难以和解。而核心的问题就是自我中心。从前文我们可以得出:“民族价值观的偏差和主观意志的自我中心其实相当大地来源于各自文明不同的生活经验。由于生产方式和客观环境的制约,使各文明对整个世界
3对世界的认知的差异深刻地影的认知或是哲学观都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
响了对来自陌生文明的事物的判断,“例如我们难以想象一个来自西方经济理性社会的欧洲商人与一个来自狩猎采集型部落的战士在某件物品的所有权上达成共识;又例如一位以“契约精神”为判断依据的西方法官和一位受传统社会“价值理性”熏陶的乡村官员在同一个案件上产生了迥异的判决,却都认为各自的判决符合“真理”或是“天意”。在“真理”这些根本性问题上产生文化偏差的条
4件下,弥合文明间的冲突确实很难。”○
四三个维度对于国内影视制作的启示
影视美学,其实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涉及到影视的方方面面面,不可谓不复杂。正因为如此,著名电影专家周传基先生才不断发出呼吁“国内缺乏影视美学”,他的所指有两点,其一,是影视教育的不健全,缺乏系统有效地电影教育。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国内的影视从业者只会盲目跟风,人云亦云。导致题材撞衫,口碑极差。说到底,其实是没有明白电影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再现,表现以及虚拟的尺度。某些电影,刘备都用上了照相机,张飞都骑上了摩托车,观众会不发笑吗?诚然,电影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重大历史题材能够拿来恶作剧似的瞎编乱造吗?显然不能,这就要求国内的影视工作者从观念上进行改观,有的放矢,踏踏实实做事,认真学习世界优秀的做法,方可有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
影视美学的这三个维度,是认识电影,了解电影,并掌握电影规律的基本法则。其余的电影特性都是建筑在其之上的,故,电影美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与狼共舞〉——导演讲戏》,《看电影》2004年10月午夜场
杭明书:《世俗神话:重走美国西部》,《电影文学》,2008年第15期3张道风: 影片《与狼共舞》叙事中的文化诉求,○《美国经典电影》2010年18期
4郭帅 : 《与狼共舞》:探索西部文化的归宿,《电影评介》 2011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