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节日文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节日文化的调查报告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全球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外国的很多传统节日慢慢融入我们的生活,如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复活节、感恩节等等。
新颖的过节样式及其多姿多彩的玩乐、娱乐手法大大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及情感视线,在紧紧抓住了中国人的眼球,使我们对之热烈向往,以及对那些出乎意料的过节方式更是尤为喜爱、热衷的情境下,中国传统以来的节日文化所处的境况会如何?以及在中西方文化共处的形态下,人们的思想反应、情感归宿更多的是向往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外来文化?我们不得而知。
因此,根据这一现象,229宿舍全体同学共作了一份有关于中西方节日文化的调查问卷,并在大学生间进行了调查了解,以期能够如实的反应在现今时代下,大学生对中西方节日文化及传统的知析,及他们的思想倾向及在选择节日时的情感归宿,现在就调查问卷中的具体现象报告如下:
一、根据调查报告显示,现阶段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知析还大都只是简单的表面化的,浅层次的。对于众所周知的一些节日常识,中国大学生由于耳濡目染大多了解很透彻,但相对于一些更为理性,更深刻一点的节日传统及其有关知识,我们所了解的其实并不多,也并不全面;这一点从调查报告中的几个问题的回答率就可看出:
首先,中国华夏五千年文明,其中所积累和沉淀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在少数,他们大都具有惹人深思的故事来源,抑或是神话传说、英雄传奇,再抑或者是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人物及事迹。但归根结底最后不管怎么说,中国的民族文化、节日传统在历史长河以及在现在的文化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都是异常绚烂多彩的,而这些多姿多彩的故事在经历了华夏五千年的沉淀与积累后,也无疑更是放射出迷人的光彩,其故事传说也在历经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后更加丰富,更加璀璨。
而在针对大学生对中国古代节日的知析数目这一问题时,选择知道4——6个节日的占了27℅,知道7——9的占了45℅,而知道10个以上的就占了26℅。
另外,在调查问卷中第二题中,我们就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四大传统节日做了调查;这一问题的正确答案A.中秋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的选择者就占了总体人数的89℅。
而无疑,从以上这两个简单的问题中我们都可明显的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古代节日文化表面现象了解的深度,这些都是中国自古
以来的节日文化,在中国的影响及传播广为人知,因此,在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中间出现对这些节日的广泛了解实也在预料之内。其次,从调查报告中我们可明显看出,大学生虽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表面知识了解的较为广泛,但穷究一些更为深层次的来源,开始时期,及其所有与之相关的传说,大学生的答对率就相对有些低了。如第三题中,我们就中国春节的具体起源做了调查,真正的答对率殷商时期仅占了尚不足46℅的百分率,而选择唐朝的则占了35℅,这不得不说,当代大学生读这些具体系统知识的了解并不深入;同时,在第四题“有关端午节的传说知道的有哪些?”这一问题中,选择
B.纪念屈原传说的占了48℅,选择B.C.纪念屈原传说及舞火龙故事的占36℅,这些都是选择较为多的答案,但对于正确答案B.C.D.E.的选择者却一个都没有,这不得不说大学生对节日的了解还不全面,甚至还只停留在表面的一个认识界限上。
二、在针对外国节日传统、风俗、起源等的问题上,大学生对于外国节日的了解无疑也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认识层面上,对这些节日的了解还不如中国传统节日来的深刻。
如在第五题中,针对“母亲节的起源”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的调查,有52 ℅的学生选择了正确答案A.古希腊,但在他们的口述中我们也曾了解,他们对这个问题第一要么“蒙”,要么用排除法,因为对于这一问题他们确实一无所知。而第八题中提问从节日典故、节日时间、节日传统习俗、节日名称对于西方节日文化的了解上,只选择
A.的占15℅,B.17℅.C.20℅ BD.12℅E.2℅ ABC.9℅AB.3℅ BC.7℅,这些都体现了大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成面化,表面化地一方面。
三、在对待中西方文化的态度方面上:
首先,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思维及思想倾向,当然这种思想倾向并不只是出现在大学生身上,也不仅仅是在大学生身上才能够体现出来,在现阶段中国当代民众的心理情感上也能够很鲜明的体现出这一点,那就是:中国文化及中国节日传统正在逐步的衰退,逐步的淡化,甚至是逐步的走出人们的视野,为人们所遗忘。
在问卷中的第五题中,我们曾就“你觉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气氛么?”这一问题作了汇总,其结果是,认为:“A.很有气氛”的占了29℅.认为“B.一般”的占了60℅.认为“C.没有”的占了9℅.这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体现了中国节日正一步步走向没落的命运。
而在第九题“你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态度如何?”这一问难题中,选择“A.人们依然记得并期待传统节日的到来”的占43℅,选择B.“除了还记得吃粽子、月饼、元宵之类的,其他也没留下什么了”的占15℅.选择C.“若重要的节日,如春节、中秋等,还是会和家人一起过节,但大多已没有意思了”的占35℅.这两道题归根到底都是鲜明的就中国传统节日的未来命运做出调查了解,而在这最后的总结中,我们也无疑发现了这一明显存在且不容我们忽视的问题,“中国节日确是正在一步步的走向衰亡,走下遗落,走向不复存在的明天”。
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说“很多老人的长寿是牺牲很多乐趣换来的,拼死冒险的乐趣,孤立无援的乐趣,雄论争辩的乐趣;而文化无疑也是这样,长寿的代价往往就是失落太多。”而作为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节日,这句话又该是何其的正确,何其的让人反驳不得啊!其次,外国节日的传入为我国文化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注入了新的生机,这些我们不得争辩。但在不同人心中,对外国节日在中国流传这一现象的看法及认识其实并不相同。
如在第十题中,我们曾对“你对外来节日的态度如何?”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其中选择A.“既然从外进来了,自有它吸引人的地方,也确实如此。”的占50℅.选择答案B.“再过了几次洋节后,发现还是喜欢中国传统节日,这些洋节还是不适合自己”的占了22℅.选择C.“从最初就不喜欢这些从外传进来的节日,像文化入侵一般”的占12℅.选择D.在中国可有可无的占15℅,而CD.都选的占了1℅。另外,在第12题“对于时下一些人热衷于西方节日,你认为他们过西方节日的目的是?”这一问题中,选择答案A.他们可能觉得是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无关紧要,只要能有个机会放松开心就行的占39℅,选择B.可以寻求更新鲜的不同的过节方式,过洋节更“酷”的占32℅,选择C.西方节日的宣传比传统节日的宣传更吸引人的占15℅,选择D.只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洋节流行只是暂时现象14℅。从这两道题中我们就可很清晰地看出,其实,在现阶段的中国,很多大学生,也包括很多其他的人,对于外国节日在中国流行其实并不抱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更多的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入侵,而另一些对于外国节日迷恋的原因,也只是因为一时的迷恋,因为它“酷”,因为它足够精彩与刺激,这些无疑都是一些感官性的认识,可见外国节日在中国也并不是如我们想想的那般“风靡一时”“风华正茂”。
最后,中国人无疑是最恋旧,最传统,也最具有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尽管我们对外来文化很喜爱,但是在外来节日与传统节日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我们无疑还是会选择我们的传统节日。
如在调查问卷第13中,问题是“如果遇到西方的情人节和中国的春节“撞一起”,你会优先选择过哪个节日?”在所整理出的答案中,选择A.过情人节,跟恋人一起过比较浪漫的只占8℅,选择B.过春
节,毕竟是传承了这么多年的重要节日要在家陪父母的则高达75℅。这就很形象的体现出中国强烈的民族传统及民族心理文化意识。尽管外来节日确实很吸引人,很能夺人眼球,但在现阶段的时代下,在中国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情况下,我们的选择依旧不是外来刺激与精彩并存的外来节日,而是我们信赖已久的民族文化。
“韩国抢端午”事件无疑是我们缺少对民族文化传统节日重视的体现。确实,我们对的民族文化观念不得不说是很薄弱,而这不仅仅是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更多的还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的懈怠;针对此情况,广大的中国人确实应该反思了,否则,真等到我们民族一项又一项伟大的民族瑰宝,精神结晶遗落或失去时,确已是悔之晚矣。外来文化节日有其新鲜、刺激让人不可抗拒的一面,却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弊端;在全球化日益繁盛的今天,我们不可能说为防止“文化入侵”而紧闭国门,断绝对外联系;但也不能对外来文化无思考的全盘接收;对待外来文化,我们更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吸收其有益的一面为国民服务,同时也该舍弃其弊端,有意识的否定!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人民心血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对此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与爱护,而不要让他们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褪,乃至遗失于历史的长河中了!„„
第二篇:节日调查报告
一、当代中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大部分中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的;还有部分中学生认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中国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的来源。
二、当代中学生对西方国家节日的了解及重视程度
部分中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两者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重庆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
三、中学生热衷外国节日的主要原因
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还有青春期特有的猎奇心,导致部分中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中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四、调查中出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在调查时与部分中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极少部分中学生的一些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
1.建议给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
极少部分中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国情人节,更令人无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中国鬼节。
2.部分人表示不承认中国有些传统节日
部分人认为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换以后,是节日就应该有假期,可是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没有放假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觉得这些节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从而忽视甚至不承认那是中国传统节日。他们表示这样的节日犹如食而无味,所以不愿接受。
五、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在调查中,少量中学生对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这一事件表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应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对于xx年韩国申报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一事件,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重视,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六、结论与建议
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国家能在中国传统节日里多举办文化活动普及文化知识,当代在校中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
第三篇:中国节日文化
清明节
E31414061 网络工程 吴俣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所以,清明节可以说是中国节日文化的一个典型而又古老代表。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也叫做民族扫墓节。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作为中国三大鬼节之一,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
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
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
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
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成为习俗。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
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怡乐融融。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
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最古老的传说,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再晚点的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更晚点的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
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还有大量游乐的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
后记:在思考中国节日文化的时候,我曾首先想过少数民族的重大节日,但是发现很多节日都是来自国外,并没有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子。经过思考,最终我选择了清明节作为主题。清明节一方面是最传统的最熟悉的节日之一,另一方面很多人大概会避讳关于死亡的节日。其实我觉得中华的祖先很早就用清明节给我们树立一个正确的生死观,死者为大,但是不代表要避讳死亡。而且我们的初衷是对先人的缅怀,这是人类美好的品德之一,应当珍记。其实,原本我也不太清楚清明节,通过这次查阅资料,我才熟悉了这个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虽然我的很多内容都是查阅来的,但是我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节选。
第四篇:泰国节日文化
泰国节日文化
国庆日 又称万寿节。在每年12月5日,即国王生日。
万佛节
泰历3月15日,公历一般在2月。节日的清晨,国王也在玉佛寺斋僧。宋干节 又称泼水节。为公历4月12至15日,是泰国新年,可放假四天。每当此刻,举国欢庆,曼谷尤甚。大致有五项活动,即浴佛、堆沙、放生、庆祝游行、泼水。
佛诞节 又称浴佛节
为佛祖释加牟尼诞生纪念日。为公历5月23日,按规定可放假一天。佛寺在这一天都要举行斋戒、颂经法会,以各种香水、鲜花水浴洗佛像。这天善男信女都要到寺庙敬香,参加浴佛仪式。
农耕节
泰国的重要节日,每年到农耕节时泰国都要在曼谷大王宫旁边的王家田广场举行大典。农耕节大典始于13世纪的素可泰王朝。节日由占卜师选择在每年5月(泰农历6月)的一个吉日良辰按照婆罗门教的习俗举行。主犁官在号角乐声中扶着由两头白公牛拉的金色木犁耕田6圈,两名挑金担和两名挑银担的少女跟在木犁后面,主犁官不时从金担和银行中抓出一把把谷种,撒在田里。耕田播种仪式后,围在广场四周成千上万的人涌进田中,从土壤中挖出种子,连泥土装进塑料袋中,带回家去。他们相信,这些种子和王家田的“圣土”会带来丰收年和好运。
犁田之后,司理官员为两头耕牛送上丰盛的饲料,包括稻谷、玉米、绿豆、芝麻、青草、水和米酒。两头耕牛选择了青草和玉米,占卜师宣布说,牛选吃了两种饲料预示着今年五谷丰登。守夏节 每年公历7月,是重要的佛教节日。玉佛寺会举行隆重的玉佛更衣仪式,一般由国王或御代表主持。这一天即表示泰国已进入盛雨季节,僧侣进人为期3个月的坐禅、颂经期,期间和尚除早上外出布施化缘外,其它时间一律不得随意走出寺庙,膳食只能早晚两餐,晚餐只能吃流食。
水灯节
每年公历11月(泰历12月)月圆之日。水灯节是泰国的主要节日,亦是泰国民间最热闹、最富诗意的传统节日。届时曼谷全城沸腾,万灯漂流,壮美无比。最热闹的地区是第一世皇桥两岸、考遴公园、空洛港等地。
竹炮节
泰语称“汉邦菲”。它是泰国民间祈雨的一种风俗仪式,在东北部地区较为盛行。于每年雨季将至前的5月中旬举行,一般进行两天,十分隆重、热闹,极具民间气息。
第五篇:大学生调查报告2000字、3000字,中西方文化节日比较
内蒙古财经学院职业学院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态度调查研究
作者张昀熙系别投管系专业工程造价年级 学号103603306指导教师王琼教师职称助教
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态度调查研究
一、调查背景
据权威资料表明,上海城里约有70%年龄在14.30岁的年轻人在平安夜选择走出家门,狂吃狂欢。其中,90%的人会选择像“JJ”、“纽约客”等可容纳千人的大型迪斯科舞厅,去参加通宵达旦的化妆舞会,发泄旺盛的精力。情侣中88.3%的人会去排场不大的西餐馆享受一顿浪漫的西餐,而还有10.8%会选择在家看电视,共享二人世界。剩下的那部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相聚。综上所述,年轻人向往在节日的气氛中,感受到他们所向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另外一种文化氛围。上海的圣诞节普及着一种国际视野,文化占有率为70%。
二.调查方法
(一)调查形式
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东校区大
一、大二级学生为样本进行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收集的资料的统计分析,描述和分析了大学生过中西方节日的状况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二)问卷设计
问卷的具体设计方面,我们根据所设计的题目对传统文化这一概念进行了操作化,每一个题目量化之后分为五个维度,列出了16个关于传统文化态度的问题,每题都采用1-5计分方式进行打分,根据总分的不同判断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总分越低表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越高。本次调查设计了性别、年级两个变量,用以探究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影响。
三、调查目的(一)证实课题假设
调查从“了解度”、“参与度”、“认同度及主管观点”以及“大众传媒及文化产品对文化的影响力”四个角度出发,完成了测量,并通过SPSS数据图表和访谈文本进行描述和分析。对于不同变量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期较为准确的勾画出大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态度。并对每一个题目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以求得出支持本次调查假设的结果
(二)围绕课题深入分析
经调查研究表明,西方节日受到大学生的青睐的主要原因是受商家宣传和新鲜感的刺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性别有关,且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总体来说较好,其中对节日背景知识的了解会影响大学生节日形式和节日目的的选择。
四.调查结果
(一)样本总体分析
据结果统计,调查对象62%为女性,32%则为男性。令有6%的问卷因未答完的原因被进行了作废处理。
(二)中西方节日受欢迎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要喜欢的西方节日,30.95%的学生选择了圣诞节,另外还有7.14%的学生选择了西方情人节。剩余样本中,有85.71%的喜欢春节。而中秋节的受欢迎程度紧随其次。
(三)调查样本对中西方节日的态度
1.西方节日
47.62%的人觉得之所以过西方节日是因为其有趣,庆祝形式多样,新颖时尚,能更好的彰显个性。并且很有氛围,是与亲朋好友联络感情的好机会。16.67%的人觉得过那些西方节日很有代表性意义,例如:父、母亲节、圣诞节、西方情人节。另有4.76%认为西方节日非常乏味,无非是人们为了自己的那些娱乐购物等活动找些借口,亦或纯属商业炒作。而剩余30.95%对其态度比较冷淡,觉得和自己无关,终其背景不是发生在中国,更不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过了也没意义。
2.中国传统节日
90%的人表示绝对会过节庆祝。大部分人认为是这长久以来的风俗习惯、观念以及文化,更重要的是,它是家人朋友之间联络感情的一个机会。个别几个表示,大家都这么过,就跟着而已。3%的人表示因工作等原因不过节。另外7%显示为无所谓。
3.对现状的理解
45%认为,“洋节流行”只是表面现象,因为传统节日的庆祝形式严肃内敛,大学生才通过西方的节日增加娱乐、宣泄情绪,其实处于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动摇。虽然会有一定冲击,但不会影响中国传统节日的主导地位。25%认为,西方节日带来新鲜感,大学生喜欢尝试新事物,只是一时流行,商业文化,冲击很小。还有一部分认为,现在很多年轻人崇洋媚外,中国传统节日已被西方节日所取代,中国传统文化收到的冲击非常大,已经岌岌可危。
4.庆祝节日对自身的影响
西方:增加了向亲朋好友表情达意的机会;增加了娱乐开销;减少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极少部分认为,没有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很有必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走形式而已;很好,有假期。
五.分析
(一)中西文化的历史渊源
中国自古就有对外的各方面交流,尤其在文化领域更是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清末的闭关锁国政统治阶级的策闭目塞听却直接导致了我国逐渐落后。
(二)改革开放后的中西文化交流
改革开放作为中西方文化扩散的分水岭,自之后,外来风土文化纷至沓来,国人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开始不同程度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看着日渐增多的外国商品品牌占据中国市场,外国语言在人群中流行,甚至连外国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对象。对此现象,人们不禁忧心,这样下去,中国的本土文化将被至于何地,中国的传统会不会衰落?改革应该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然而,如何让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命力,一代代持续传承下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
(三)西方节日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当今社会,利益成为不可或缺的生存因素,面对西方节日成为时尚的现实,众多商家争先恐后地打出节日牌,一时间,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不属于我们中国文化的节日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传统的端午、中秋节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面对这样的事实,国人纷纷呼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国家也不得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法定节假日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即是明证。与此同时,过洋节也一夜之间风靡校园。
(四)调查报告分析
通过本次的调查,我认为大学生对中西节日文化的态度有如下四点:首先,多数大学生都喜欢过西方花样繁多的节日,而对中国传统节日,表现更多的则是一种内在的感情,与自身的存在是不可分割的;其次,喜欢西方节日的原因是其表现出的趣味性,并可借此于亲朋好友大肆庆祝,而商家借机名目繁多的宣传活动也有部分关系,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更多的是建立在体会其深层的文化背景上的,是对自身感情与历史与国家本质的融合;第三,对中西文化相对立的现状,多数人认为西方文化盛行是表面现象,只是严肃内敛的中国传统文化无法让年轻人充分宣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会受到一定冲击,但并不会真正影响其主导地位,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这是一种崇洋媚外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在有力的冲击下以岌岌可危;最后,人们认为无论过中西方节日都是为了更好的与亲朋好友联络感情,还有各种假期,但同时却增加了娱乐开销。
我想,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动势在必行,但在中外交流活动频繁的当下,外来文化疯狂涌入是无法阻挡的现实,而其未必绝对是坏事,哲学上讲事物都有对立的两面,有矛盾是必然的,但可否更好的使中外文化相结合,更具有中国特色!
六.结论
大学生过洋节是受到商家广告宣传的刺激,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淡忘?为此,我们选择了从中西方节日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这个课题。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智慧的结晶,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有义务去保护和传承。年轻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今天的年轻人是否淡忘了传统,是否逐渐被西方同化,我们能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提供什么依据和建议?一个又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们。我们将通过自己的研究去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并尝试为保证中国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字润之,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诗人和理论家.关于“去其糟粕,学习精华,进一步完善国家力量,与世界接轨,增强文化的软实力”的论述.[2]http://m.baidu.com/ssid=0/from=1086k/bd_page_type=1/uid=wiaui_1323276637_6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