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促进XX县农业节水的实施意见
关于促进XX县农业节水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用水协会,局直有关部门: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两个一号”文件和年初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精神,指导和推进XX县农业节水,缓解农业用水面临的压力,促进灌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按照国家、自治区和市政府《关于促进XX灌区农业节水的实施意见》(巴政发〔2012〕11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促进XX县农业节水的重要意义
XX县作为XX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XX灌区多年引黄水量维持在50亿立方米左右,是黄河流域最大的用水户,每年超计划饮水12亿立方米。而XX县多年引黄水量在4.4亿立方米左右。近年来,随着黄河水资源日益紧缺,国家对引黄用水刚性约束增强,特别是去年中央、自治区“两个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 “三条红线”,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取水指标控制体系。今年初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对水资源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今后超指标用水的空间日益缩小,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当前和今后时期推进灌区农业节水,不仅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乡镇稳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事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我县农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机遇,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灌区农业节水力度,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缓解XX灌区水资源矛盾和促进全局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遵循的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坚持以合理配置和节约水资源为重点,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中心,以为灌区农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证为目标,积极探索农业节水的新模式,努力形成促进农业节水用水管水的新机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全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到“十二五”末,初步建立与水资源总量相适应的农业节水用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力争使全灌区年用水量控制在3.5亿立方米以内,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45以上,亩均毛灌溉定额降到500立方米以下,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力争走出一条灌区农业节水的新路子,使有限的水资源基本满足全灌区农业发展的用水需要。
(三)基本原则:坚持“XX县主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整体联动”的原则,努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促进农业节水的合力;坚持“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超用加价,节约奖励”的原则,实现管理理念由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坚持“结构调整,制度创新,工程建设,技术支撑”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综合措施,努力提高节水的效率和效益;坚持“强化管理,优化配置,统筹兼顾,全面节约”的原则,建立水资源管理和运行长效机制。
三、具体措施
针对我县面临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为了推进灌区节水,保证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当前和今后时期要突出抓好五项工作。
(一)深化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农业节水的新机制。一是明晰水量指标,强化总量控制。根据国家、自治区和市政府对引黄用水的红线要求,严格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原则,要切实加强农业用水指标管理。从今年开始,将在全市实行最严格的引黄用水管理制度,年度用水指标逐级分解下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计划,各乡镇要严格按照自求平衡、超用不补的原则,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全面实行“以水定播”,根据分配指标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力争满足农业用水需要。二是创新管理机制,深化灌溉改革。各乡镇和用水协会是基层的用水管理部门,要根据引黄水量短缺的实际,适应水资源形势发展的要求,按照上级水量分配指标,进一步深化供水管理改革,科学调度和优化配置水资源,统筹安排农业用水,严格控制用水定额,合理调控灌溉用水,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三是加强基层用水管理,提高田间用水效率。各乡镇是推进基层节水用水管理的主体,要切实担负起基层管水用水节水的责任,努力作好管理、协调工作。各乡镇要进一步深化基层用水管理改革,提高农民节水意识,大力推行“以供定需,以水定播,超用加价、节约奖励”的节水措施,把推进现代农业,强化田间用水管水,推进农田
水利基本建设,促进农业节水与农民增产增收的意愿统一起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节水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节约用水的作用,努力形成基层农业用水节水的新机制。
(二)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加大节水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针对目前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缓慢,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水平滞后,单位面积耗水量偏大,浪费水现象突出的问题,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各乡镇要结合全局及全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从今年开始,一是鼓励和引导集约化经营。要求各乡镇域化种植面积不小于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作物连片种植面积每片不低于30亩,对于达到标准的优先安排供水,对达不到标准的相应核减用水指标直至停止供水。二是各乡镇和农业、林业、水务、开发、科技等涉农部门要担负起发展现代农业和节约用水的主导作用,要根据市场变化的需要,切实作好指导协调服务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扩大低耗水作物面积,发展优质高效节水型农业。三是各乡镇及农业和水利部门,要结合灌区实际,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畦种畦灌、覆膜灌溉等田间节水新技术,同时大力推广连片种植、覆膜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立体栽培等高效节水型农艺措施,尽快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提高水分生产率。四是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加快节水示范区建设,争取用3到5年的时间,在灌区10个农牧场各建成1万亩,全局共10万亩高效节水示范区。示范区内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亩均用水量净灌溉定额降到310m3以下,节水率达到15%以上,成为引导和推动灌区节水的示范和样板。
(三)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灌溉节水效率。针对灌区水利工程老化破损严重,农田配套程度低,渠道输水损失大等突出问题,要抓住国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有利时机,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加快实施XX县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泵站节能改造、排水畅通等重点项目,力争在3到5年内使灌区渠系水有效利用率由目前的42%提高到45%,支渠级骨干工程状况有明显改善。二是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税务部门将全面开征水利建设基金,土地出让金的10%将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市和县两级财政每年将安排300~500万元专项资金,建立起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比重的稳定增长机制,力争今后10年全局水利年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以上。
三是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结合中低产田改造、新增“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土地整理、末级渠系改造、农田水利示范县等项目的建设,尽快掀起农田水利建设新高潮,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使灌区70%的基本农田达到渠、沟、路、林、田“五配套”,渠沟道、水工建筑物完好率达到90%,林木建设覆盖率达到20%,田间工程达到土地平整,一亩两畦,林成网、路通畅,渠沟建筑物布局合理、状况良好、全面配套。四是切实搞好以平整土地、渠道清淤和桥闸维修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从今年开始,要求各乡镇每年在灌前要对支渠以下影响输水的渠道进行全面清淤,灌溉田块全部缩小到1亩以下,减少田间灌水损失。大力推广管理措施、农艺措施相结合的节水高效农业综合配套技术,提高基层管水用水节水能力。五是各乡镇和群管组织要进一步细化田间管理,组织和引导广大农民,改变传统的春灌补墒和秋浇做法,杜绝深浇和非生育期重复灌溉等现象,通过减少非生育期灌溉用水节约水量。六是深化水利投入体制改革,努力改善工程条件。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的筹资模式,大力推进水权转换。同时要深化乡镇 “一事一议”投入体制改革,推进机制创新,通过政府引导和项目带动,充分发挥农民群众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节水的主体作用,尽快形成农田水利建设的长效机制,通过改善工程条件,提高节水效率。
(四)深化群管体制改革,完善水价形成机制。经过多年努力,灌区农民用水协会等群管组织,在乡镇基层用水管水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职工群众的参与度不足,标准化建设进度缓慢,协会运行经费难以保证等问题依然存在,XX县水务和各乡镇作为推进群管组织建设的主管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责任,继续深化群管体制改革,加强群管组织建设,要继续深化和完善“两费合一,一价到户”的水价改革,保证协会管理人员的待遇和正常运行经费。加快标准化协会建设步伐,制定建设规划、任务、目标,不断扩大标准化协会建设规模,同时要注重发挥标准化协会的辐射带动作用,使群管组织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使之成为促进基层节约用水的主要力量。
市政府和XX水务局将继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充分发挥水价的经济杠杆作用,以提高农民节水意识,促进农业节水的快速发展。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全市将尽快建立充分体现水资源紧缺程度和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的水价形成机制。从今年开始,在全市将实行超指标用水累进加价和超指标用水征收水资源
费制度,利用价格调节,提高用水户的水商品意识和节水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的节水意识。
(五)加强领导,努力形成促进农业节水的新局面。推进农业节约用水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也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一项重大责任,必须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力推进。为了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一是市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发改、财政、水务、交通、林业、农牧业、科技、农业综合开发、国土资源部门的主要领导,各旗县区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具体负责组织协调与管理。各旗县区、各有关部门和乡镇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从今年开始,市委、政府要将促进农业节水纳入旗县区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目标考核体系,明确责任,强化监督,对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地区和部门,要追究当地主要领导责任。市委、政府督查室要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地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督查结果向市委、政府进行专报,作为各旗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年度考核重要依据。三是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和各自职能,作好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要把农业节水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切实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到人,最大限度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四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深入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国家和自治区推进农业节水的方针政策,宣传全市水资源形势和节水措施,通过宣传教育,使全社会树立节水新观念,共同营造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良好氛围,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推动农业节约用水目标的实现。
二〇一二年三月六日
第二篇: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施意见
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农规发[2021]1号)和《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实施意见》(闽农综[2021]20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对耕地抛荒的治理,摸清撂荒地底数,引导农户复垦复耕、统筹利用,有效减少撂荒地存量、遏制增量,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全面摸清耕地撂荒基本情况
(一)开展全面调查摸底。
从2021年3月开始,由各乡镇开展为期2个月的撂荒地情况调查,以村为单位,对全镇所有建制村(包括自然村、组等)连续2年及2年以上未种植农作物的可耕作耕地(指农户承包耕地和集体所有未发包的耕地)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做到逐户清查、逐块核对。对每块撂荒地的承包户、位置、面积、类型、撂荒原因、农户复耕计划等,进行逐项登记造册。(二)建立统筹利用撂荒地工作台账。
按照“村有清单、乡(镇)有台账、县(市、区)有总账”的要求,建立撂荒地基本情况和统筹利用信息台账(见附件)。4月25日前村级建立撂荒地基本情况清单、乡(镇)建立撂荒地基本情况和统筹利用信息台账、县级建立总账,有关情况汇总到各设区市农业农村局。要加强撂荒地台账的动态管理,乡(镇)村两级要实时更新台账清单,有关变化情况要及时报送县农业农村局。二、有序推进撂荒地利用
(三)分类利用撂荒地。
各乡镇要针对耕地撂荒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推进撂荒地统筹利用,4月25日前各乡镇要制定统筹利用撂荒地的具体方案。对立地条件较好的撂荒地要尽快组织复耕,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对立地条件差的撂荒地,要根据立地条件,宜粮则粮、宜特则特,发展粮食、特色水果、中药材等。对确不适宜耕种的撂荒地,可按有关政策规定和规划要求,用于设施农业用地等。对暂不耕种的冬闲田,应种植绿肥等养地作物,提高耕地质量。三、引导支持撂荒地复耕发展农业生产
(四)鼓励支持农民复耕种粮。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各地对撂荒地复垦种植水稻、甘薯、马铃薯、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经营主体给予奖补。加大对规模种粮补贴力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向种粮面积30亩以上的经管主体倾斜,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五)加快改善撂荒地耕作条件。
我县将所有符合条件的撂荒地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鼓励整乡整村整流域建设,相对集中连片的优先重点建设,及时复垦、改造、提升。注重分类完善,对偏远山垄田,加大机耕路、排水沟等设施建设,对零散耕地,加大小块拼大块格田化平整,提升宜机化水平,对缺水旱地,加快建设小型水源、机井、喷灌、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设施,对受污染耕地,加强监测监管,加快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做好安全利用。(六)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针对山区特点,大力推广中小型适用农机具,对适宜山区及特色农业生产的农机具购置给予补贴。加快发展面向小农户和粮食生产薄弱环节的托管服务,推行粮食代耕代种代防代收代烘,推广“滴滴农机”服务模式,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七)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
推进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引导长期外出务工、家中无劳动力的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出租(转包)、入股等方式流转经营权,防止耕地撂荒。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管理,指导流转双方签订规范书面流转合同,将防止撂荒要求纳入流转合同内容,对撂荒连续2年以上的,承包方在合理期限内不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发包方有权要求终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八)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
用好中央财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按照先服务后补助方式,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产业联合体、专业服务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服务主体充分发挥优势和功能,面向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的农户开展全程式、菜单式托管服务。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实行资金补助,推动服务组织改善承接条件,提升服务能力。四、加强组织领导
(九)压实工作责任。
各乡镇要充分认识遏制耕地撂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乡镇要明确专人负责,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乡镇要组建工作专班,抽调精干人员,推动工作落实;村主要负责人要具体抓落实,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节点,确保如期完成调查摸底任务,并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统筹利用。5月10日前各乡镇将耕地据荒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报送农业农村局。调查报告内容包括调查基本情况、撂荒原因分析、复耕计划安排、推进复耕主要政策举措、工作建议等。
(十)加强考核监测。
将撂荒地调查工作列入延伸绩效考核,统筹利用撂荒地情况纳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加强耕地撂荒情况跟踪监测和督促检查,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对耕地撂荒调查走过场,没有如实摸清情况的地方进行通报约谈,并责令限期整改。(十一)加大宣传引导。
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国家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珍惜耕地、用好耕地。积极探索防止耕地撂荒的有效途径,及时总结各地统筹利用撂荒地的经验做法,曝光耕地撂荒典型案例,营造全社会遏制耕地撂荒的浓厚氛围。第三篇: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实施意见1[推荐]
***市发展现代农业保险的实施意见
为了促进现代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国务院出台了“国十条”,省政府出台了“省十条”,同时印发了《关于促进***金融振兴的意见》,均把发展现代农业放在了重要位臵。为贯彻落实“国十条”、“省十条”精神,推动我市现代农业保险健康发展,支持农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持续发展,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三农”保险的重要性
农业保险是保险人组织农业生产经营者进行风险损失分摊,建立保险资金,对被保险人在种植业、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经济补偿的一种方式。农业保险具有稳定农村经济,稳定农村社会,支持农业转型的作用。
(一)农业保险对农民个人的影响
1.农业保险对农民的生产活动的影响。农业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它有可能使农民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农业保险可以使投保农户在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后及时得到经济补偿,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2.农业保险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农业保险对于农民个人的生活具有较大的安定作用。偶然发生的灾害事件造成的损失如果都由农民自己承担,可能导致农民生活来源的减少或 生活水平的降低,甚至破产无法生存。农业保险则可以通过转移和分散风险,由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民共同分担损失,以赔偿支付的方式保障农民生活的稳定。
(二)农业保险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农业保险有助于稳定农业再生产,对农业生产、消费都具有较大的影响
一是农业保险对生产的影响。农业风险可能中断农业生产过程,缩小农业生产规模,破坏农业生产活动的连续性。参加农业保险后,农业风险造成的资金运用的中断或停滞,就可以通过保险公司的经济补偿得以恢复。可见,农业保险有助于保障农业生产过程的持续稳定,保护农业资源。
二是农业保险对消费的影响。农业保险通过分散农业风险,可以保障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利用规模经营,降低农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而对农业风险损失的保险补偿,则可以使农民及时恢复因风险损失中断的农业生产,保证农产品的供应,保持农产品供求的平衡,保证社会对农产品的正常消费。
二、我市农业保险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保险有了较大的发展,先后开办了能繁母猪、奶牛、小麦、玉米、森林等中央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定的风险保障。但由于农民的保险意识不强、人均收入有限等原因,我市的农业保险存在保障范围小、保障水平低、承保覆盖率不高等问题。与省内兄弟地市比,我市特色农业保险进展缓慢,如太原开办了葡萄保险,阳泉开办了大棚蔬菜保险,吕梁开办了核桃、红枣等保险,临汾开办了苹果保险。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展起来的的现代农业,科技含量高,资金投入大,如果缺乏足够的风险保障,一旦发生灾害事故,不仅农民损失得不到补偿,还会影响全市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保险,建立特色农业保险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三、我市现代农业保险的目标任务
我市的现代农业保险要坚持中央政策性保险保大宗、保成本,地方政策性保险保特色、保产量,有条件的保价格、保收入的原则,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程度。
中央政策性保险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逐步将我市补贴的险种全部开展起来,扩大已开展的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险种的覆盖率,确保小麦、玉米、能繁母猪、奶牛、森林政策性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提高市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的保费补贴,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保险县级财政保费补贴和农户自交保费。逐年增加中央及省市级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试点险种。
地方政策性保险要与我市地域特点和产业特点结合起来,同“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保险、养羊保险、设施蔬菜大棚保险、蚕桑保险、中药材保险、核桃保险等特色农险。探索价格指数保险和天气指数保险试点。积极争取将地方特色农业纳入市、县两级政府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范围。积极开展商品森林保险试点。推动发展农村住房保险和农机具保险。
四、主要工作
(一)巩固和发展中央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目前我市的农业保险以中央财政支持的险种为主,推动中央政策性农险快速发展,让国家惠民政策惠及更多农民,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一是扩大种植业保险保障范围。从今年开始,小麦、玉米保险在保险金额、费率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增加旱灾、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病虫草鼠害等责任。二是提高覆盖率。要充分发挥市县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引导作用,加强对农业保险的领导,统一部署当地农业保险工作,有效落实县、乡两级组织动员工作,将农业保险纳入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协调当地有关部门积极引导协助保险机构开展工作,建立健全发展农业保险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当地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率。
(二)用足中央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政策。
中央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已经覆盖大部分农产品,省政府也将推动棉花、马铃薯、育肥猪等政策性险种。市县政府要抓住机遇,采取积极措施,用足中央、省财政补贴农业保险 的政策,用有限的财政投入促进马铃薯、育肥猪等政策性险种落地晋城。
(三)探索建立地方财政支持的特色农业保险体系。
我市在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现代农业发展战略过程中,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构建特色产业板块,培育扶持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了设施蔬菜、蚕桑、干鲜果、中药材、健康养殖畜牧等规模产业,为全市“三农”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市县政府要从保障当地“三农”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参与特色农产品保险,探索建立市县联动的、地方财政支持的特色农业保险体系,为我市“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现代农业发展战略保驾护航。2015年,全市、各县(市、区)至少要开办一个地方财政支持的特色险种。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联动、督查机制,确保农业保险取得实效。
农业保险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是落实国家惠民政策的重要平台,抓好抓实农业保险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要建立由政府部门牵头、农业保险相关单位相互支持、协调配合的联动机制,统筹安排,各司其职,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对农业保险工作的督查,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重点解决工作中的不作为等问题。(二)科学规划,稳步推进。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地区现代农业保险发展计划和工作方案,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监督、协调相关单位落实各项工作,既要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又要充分考虑当地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循序渐进。结束后,对工作进行及时总结。
(三)健全财政补贴资金保障制度,不断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力度。
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保障机制,将应由本级财政承担的保费补贴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各级财政要做好保费补贴资金的筹集、拨付和结算工作,强化补贴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资金绩效目标管理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对资金开展全过程绩效管理。
(四)构建三农保险基层服务网络,培育发展多元化服务体系。
农业保险各经营机构要加强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县区设立分支机构,乡镇设立三农营销部和三农服务站,农村设立三农服务点,确保乡镇网点覆盖率达到85%以上,行政村网点覆盖率达到90%以上。成立服务三农的专业化团队和乡镇保险专兼干、农村协保员队伍,确保村村都有协保员,能为农民提供承保、理赔等服务,不断提升三农服务水平。要加大农业保险品种创新,逐步满足农民群众差异化的保险需求。
第四篇:节水农业
节水农业,作好用水文章
农业高效利用水资源的目标就是农作物高产与高水分利用效率相结合的节水型农业。节水农业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水分(包括降水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量的80%左右,其中90%的种植业用水都需经过土壤水的转化而被植物吸收利用。如何充分利用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水高效利用的综合农艺措施,已成为当前农业用水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下面介绍节水农业中调节干旱的几项措施:
一、减少不必要的降水流失,保住天上水。
丘陵山区要大力加强工程措施和耕作技术措施建设,工程措施主要有兴修水平梯田,沟坝,水窖等。耕作技术措施有水平沟种植、垄沟种植、蓄水聚肥种植等。通过深耕或深松,耕深15-20厘米,打破犁底坚硬土层,降低了土壤容量,增加了孔隙度,从而增加了降雨的入渗速度和土体的蓄水容量。少耕免耕对减少风蚀、水蚀、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少地表径流起到良好作用。免耕可使降水流失量减少,土壤流失量减少,土壤含水量增加。
二、选择避旱和适应土壤干旱的措施,巧用土壤水。
根据不同地区土壤特点,选耐旱优良品种。通过一些耕作措施,减缓干旱时期的旱情如延长蹲苗时间以错过旱情期;在限水灌溉条件下,磷肥集中深施效果最好。有地表水源的地区,限额灌溉,以水防旱。
三、防止不必要的蒸发,减少消耗,多用土壤水。
防止不必要的水分蒸发可采取覆盖、应用抗旱保水剂等措施。(1)覆盖。有麦糠覆盖、生物覆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留高茬覆盖、沙石覆盖等几种方式,保墒增温效果好。生产实践证明,麦田采用麦糠覆盖蓄水量提高20-44.6毫米,比对照增产23.2%。覆盖栽培具有明显而稳定的聚水、保墒、增温作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及其有效性,提高作物有效耗水比,抑蒸减耗,节水抗旱,促进早熟和增产等作用。(2)利用抗旱保水剂,延长土壤水分持续供应。抗旱保水剂可直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明显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在旱作大田上,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平均可高出5 个百分点以上,在灌溉地上,可明显可提高土壤抗旱能力,延缓灌水时间,减少灌水1—2次。
四、提高土壤现有水分的利用效率,用好土壤水。
土壤深层贮水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它在作物生育期降水不足时,可通过毛管运动或根系的吸收调节水分的供应。采用轮作平衡调水,推广良种,间作套种,铺膜提高地温增加水分的有效性,增加施肥量,合理利用N、P配合,无机
肥与有机肥配合提高土壤水的利用,增施P、K肥,“以肥调水,以水调肥”充分利用深层水。
第五篇:发展节水农业 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节水农业 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农牧业发展离不开水,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青海省水资源状况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黄河、长江、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境内河湖众多,水系比较发达,境内水资源总量为629.3亿m3,居全国第15位,人均水资源量1.1万m3,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5.2倍,被誉为“江河之源”和“中华水塔”。青海省区域间不平衡,湟水流域是青海省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的中心,而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3.3%,区域内人均水资源量只有733m3,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4。农业结构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湟水流域的浅山地区基本靠天吃饭,川水地区大部分引水灌溉。其间,部分川水地的春灌水(坐底水)主要靠冰、雪融化形成的径流来维持,苗水、拔节水完全依靠水利工程来解决,四水基本是无水可浇。黄河谷地水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两岸地高水低,利用水资源必须“长引高提”,运行成本较高,成为制约农牧业生产的瓶颈。
二、存在的问题
(一)节水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长期以来形成的农业用水传统,导致人们节水意识淡薄。东部地区、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黄河谷地的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0%以上,其中有94%的面积是大水漫灌。在城郊设施农业中,采取了一些节水的措施,但大部分地区的传统浇地观念还没有根本改变,群众农业用水节约意识不强,对未来的水危机缺乏足够的认识。输水方式、灌溉方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耕作制度、栽培技术等节水措施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二)水资源利用率低。由于青海省水利工程建成时间都比较早,运行时间长,缺乏维修资金,带病运行的多,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足5.24%,与全国平均水平16%相比差距较大,与国际上通常认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程度30%~40%”相差悬殊。农业灌溉渠系配套率低,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为0.448,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大水漫灌,昼灌夜流,供水工程老化失修,跑、冒、滴、漏造成的流失率至少在20%~60%,从而造成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三)节水资金投入不足。由于青海省经济发展相对较慢,财政比较困难,国家和省投入农业节水工程的资金不足,农业节水灌溉建设滞后,致使节水农业发展缓慢。
三、发展节水农业的必要性
(一)节水农业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基础。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青海省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现代农业本身的需要。发展节水农业可促进农业粗放经营向精细管理转变,是推进耕作技术和田间管理的变革、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动农业现代物质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节水农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发展节水农业,在提高农田基础地力和农田水、土壤水利用率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技术的配套和综合运用,协调配置土、肥、水、光、温等要素,把区域比较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减少或减轻旱灾的威胁,形成以提高单位用水效益和投入产出率为目标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可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同时,也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基础保障,为效益型农业结构的形成打下基础。
(三)节水农业有利于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发展节水农业,可优化水资源配置,从而使农业用水的利用率普遍提高20%以上。与漫灌相比,管道输水灌溉可节水20%~30%,喷灌可节水50%,微(滴)灌可节水70%。其中采用喷灌后,每公顷灌溉定额水由4000多m3降到2000 m3以下,仅此一项就可以实现年节水4亿m3左右,可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和扩大农业灌溉面积,也为工业发展和解决人畜饮水提供了水源。
(四)节水农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前提。开垦荒地、扩大耕地的同时,导致水土流失和生态失衡问题日趋严重。发展节水农业,可有效地节约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护湿地、遏制土壤沙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节水农业的思路
按照中央制定的治水方针和政策,坚持兴利除害、开源节流并重、节流优先并举的方针,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提高农业生产领域内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为中心,以增强农业节水抗旱综合能力为重点,力争到202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5%,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再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0.50。
(一)湟水流域: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高效利用灌溉水,从而维持整个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以渠道防渗为主,加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力发展农业灌溉节水,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对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对小型灌区进行维修改造,在有条件的地区试验和推广喷、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干旱浅山地区充分利用现有水窖和小型水利设施,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行微灌、膜下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补灌农业和低耗水农业,提高单位水的产出率。
(二)黄河干流区:充分利用目前电站水库抬高的水头,将原有提灌工程改为自流引水,加快渠道衬砌,降低运行费用和农业生产用水成本。结合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灌区维修改造等工程,在有条件的地区试验和推广喷、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加快开展水权制度改革步伐,推进节约用水试点工作,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柴达木盆地:按照“增产少增地、增地少增水”的原则谋求发展。以柴达木盆地水资源综合保障工程为龙头,以节水型社会为重点,抓节水农业,禁止开荒增地、无序引水、大水漫灌,合理配置水资源,结合本区域引水与生态保护等工程,开展林、草灌溉定额的研究,建立以“水土林草”为中心的灌溉绿洲农业,合理调配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的开发和利用,形成现代化的绿洲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
(四)环湖地区:该区域以保护青海湖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发展牧区水利为切入点,通过节水灌溉工程措施,结合草原配套建设和退耕还牧、还草工作,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特色旅游业。
五、措施和建议
(一)支持灌区节水改造。着力解决灌区工程渠(沟)系建筑物老化、渗漏损失大、计量设施不全、管理手段落后和末级渠系建设等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切实发挥好灌区节水作用。同时,加大支持干旱山区全膜栽培技术推广,提高保墒节水效能。
(二)支持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规模化推广。以适宜灌溉区为重点,选择农业生产急需、发展条件好、农民积极性高的地区,集工程、农艺、农机和管理等措施于一体,建设一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规模化推广工程和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建设项目,为当地农牧户开展技术咨询和培训,让实用节水技术进村入户。
(三)支持推进浅山地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以东部山旱区为重点,大力推进“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人工增雨、集雨利用工程的抗旱减灾作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支持节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晰农业节水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管护经费,逐步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的运行机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采取租赁、承包等方式,不断创新节水工程管理模式,大力推行用水户参与管理,逐步形成小型农业节水工程良性运行机制。
(五)支持推进农业水价改革试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渠灌区逐步实现计量到斗门,有条件的地区要计量到田头。利用经济杠杆促进农业节水,逐步推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强化农业水价制定、水费计收与使用的监管。
(六)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尽管国家加大了对青海省的支持力度,但由于青海省经济总量小,财力相对匮乏,水利历史欠账多,加之气候地理条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于东部地区等因素,资金供需矛盾仍很突出,需要国家财政继续加大对青海省节水农业支持力度。
责任编辑: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