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务部着力打造高新企业航母
魏建国指出,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制造业加快向我国转移,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和软件业转移速度更为迅速。我国借此契机,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现已发展成为全球IT产品重要的生产制造基地。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制造能力不断增强,相关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仅今年9月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
口就达到了400亿美元。魏建国表示,依据今年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势,预计全年总贸易量有望突破4000亿美元。
“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制造能力的强化还远远不够,”魏建国强调,我国高新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在生产制造能力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加大研发力度,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魏建国表示,今后,商务部将继续加大对高新企业自主研发的支持力度,从政策、知识产权保护、人员培养等方面强化扶持,进一步完善高新企业自主研发的配套环境。
在政策之外,国内高新企业的发展还需要加强与国际同类企业的沟通和交流。魏建国指出,苏州依托其现有的IT产业的加工贸易群和与之配套的物流、服务环境,具备打造国际IT界知名展会的优势。苏州电博会旨在展示中国IT产业的发展现状,构筑IT产业的展示、交流平台,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通过三年的发展,苏州电博会已经建立了政府推进市场、企业对应、客企携手的展会新模式。
据了解,本届苏州电博会汇集了包括西门子、佳能、飞利浦、明基、华硕等在内的502家国内外IT厂商。在为期四天的展会期间,各类IT界的最新技术、产品将分别在3C数码成品、IC及电子零部件和技术服务三大展区进行展示,同期还将举办25场专业论坛,探讨IT产业政策、未来发展方向和最新的行业技术。苏州电博会这一国内IT类专业展会渐成规模。
魏建国表示,商务部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苏州电博会,有信心把苏州电博会办成“全国一流、国际先进”的专业展示会,并以此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产品出口迈上更高的台阶。
电博会主办者表示,今后,电博会将不断提升档次,力争发展成为全球IT业最新产品和零部件的展示中心和采购中心,在中国这个IT业的全球制造中心打造全球IT业的交流合作平台。
第二篇: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打造西部物流航母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打造西部物流航母
重庆市再生资源物流有限公司杨晓东
重庆港务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2006年组建至今(“十一五”期间)实现了资产总额,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明显提高,综合物流要素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经营思路和发展模式不断优化,“打造西部现代综合物流航母企业”目标成为共识,集团各项工作已走上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其中经营业绩快速增长,总资产由43亿元增长到97亿元,增幅为126%,利润总额由亏损756万元到实现盈利6000万元。五年来职工人均年工资增幅为70%。但集团要在2015年(“十二五”末期)资产规模达到200亿元,营业收入实现200亿元,利润总额3亿元,初步建立起西部地区最具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控制力的现代综合物流航母企业,建成西部最大、影响力最强的现代综合物流枢纽港和集装箱枢纽港现存在如下主要不利因素: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资产总量与营运收入不匹配、综合物流经营规模化不足、经营管理手段、方式比较落后等。怎样面对这严峻挑战,党的“十八大“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明确指出要提高大中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我们的制胜法宝。
一、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独特拥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作用,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资源。1990年由美国经济管理学家普拉霍莱德和哈米尔在论文《公司的核心能力》中首次提出。
它包含资源获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核心竞争力在传统上是以“外因为本”,通过对资源、产品垄断,依靠资本、渠道、政策作用而形成的,而现代社会则是“以人为本”,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等。管理实践也发现组织管理能力是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向文化管理模式逐级上升的。党的“十八大”吹响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号角,培育先进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什么是企业文化?
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把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和思想观念的形成和提升过程看作一种文化现象。事实证明企业文化是维系企业持续发展,是企业关键价值所在,是企业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企业竞争,实质是企业文化的竞争。目前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指标已过时,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已为大势所趋。当前集团正处于实现“十二五”目标攻坚阶段,主攻方向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怎样转,转什么?”不仅是经营战略问题,更是企业文化问题。转变广大干群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增强危机及改革创新意识尤为关键。
三、怎样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一)文化铸魂,提高认识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正因为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华民族才能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没有文化引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绝不可能屹立于世界之林,企业更是如此。国外管理学家预测:“企业文化在下一个十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一个好的企业,就是在做文化,文化就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用之不竭的财富和智慧源泉。有“文化”的企业,其价值链就能延伸出无穷的市场。优秀企业文化能凝聚人心,成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集团应将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文化建设上升为集团重大战略,着力推进企业文化由物质文化(表层文化)向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中层文化)、精神文化(深层文化)转化。理清文化发展思路,树立一面能引领集团发展精神旗帜。
(二)以人为本,提升素质
文化由人创造,人是文化发展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企业文化的根本属性就是以人为本,关心尊重人、信任塑造人,增强员工归属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及主人翁意识。从而彰显出先进企业文化教育人、引导人、发展人的功能。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才能形成向心力,这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平等思想、务实思想都是我们国企职工产生主人翁意识、平等竞争、踏实苦干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育,使其率先垂范,带动企业文化建设也尤为重要.企业人文素质得以优化,归根结底会推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代前沿管理模式研究发现: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情感指数、拓展企业精神福利,还有利于员工心理发展、提升员工幸福感。这些是再多金钱也买不来的。
(三)借力“政工”,提振信心
思想政治工作是国企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企业文化建设因与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目标方向一致故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树立了企业正确核心价值观,保证了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企业文化建设也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新方式、新领域,新局面,深化了其服务生产经营的功能和效用。我们开展的理想信念、民生责任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为集团改革发展营造出了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
集团党建工作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等活动,极大地提振了广大干群实现集团战略目标的信心,“十一五”期间集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党建工作的活力与实效,又推动国企文化建设大发展。实践证明只要善用国企独有政治优势,政治优势就能转化成企业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四)突出特色,提炼理念
2011年重庆市委宣传部、市国资委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紧密联系国有企业实际,深入挖掘企业历史与文化资源,总结提炼企业价值理念,构建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我国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首位的综合性港口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确立了以“承接历史 承载使命”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忠诚敬业 强港立人”的企业精神,“服务创新 专业保证”的企业品牌为支柱企业文化体系。目前集团提出的“打造西部现代综合物流航母企业”企业愿景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已深入人心,共同的价值观使企业与职工结成了命运共同体。但将其停留在口号、标语层次上是不够,集团应不断完善将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内涵和外延,充实文化的血肉-行为文化、视觉形象等。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忽视创新和个性,不能脱离企业管理实践,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内涵,要讲求一定的方法和途径,还要借助一定的物质实体和手段。形成自身长效化、规范化、标准化的企业文化建设机制,为集团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支撑。
(五)强化宣传,提速发展
“酒好也怕巷子深”,这些年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国企功不可没,起到了“主心骨”作用。国家危难时,处处都有国企的身影。但另一方面社会负面评价也不少,如社会责任承担少,大而不强效率低,垄断乱收费等这当中有事实,也有误解。症结在于我们自身宣传不力,我们国企文化全方位打造不够。最近我们欣喜地看到了重庆国企开展以“推进国企发展 实现五个重庆 弘扬国企红色文化 促进职工身心健康”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国企职工铸造国企之魂斗志与热情。市国资委重点推出了展现了国企职工的风采的“国资大舞台”“国资大赛场”“国资大讲坛”三大文化品牌。集团也开展了以“铸造辉煌 和谐发展”为主题的庆祝建党九十周年、集团组建五周年“双庆”等系列活动社会反映良好.这说明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企业科学管理、科学竞争的重要途径。应从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出发,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正面形象,占领宣传舆论制高点优化企业内外环境,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六)统筹兼顾,提纲挈领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1、虚与实 就是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关系 前者是后者的动力、导向,后者是前者的载体、保障。
2、长与短 就是文化建设与短期目标关系 企业文化需要几代人长期探索、总结并坚守,不能为企业短期利益而轻易改变。
3、新与旧 就是文化建设继承与创新关系 应当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没继承会飘浮,不创新会被淘汰。
4、主与次 就是文化建设中领导主导与职工参与关系 企业文化不是“一把手”文化,是广大职工认同、参与的文化。
5、内与外 就是文化必须内化人的文化素养,外化人的实践行为实现知行合一。
综上所述: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现代企业应具备能力中最重要、关键、根本的能力,事关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而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文化是企业不老的灵魂,没有文化就没有合力。文化不老与时俱进,企业才能永生。持之以恒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发挥凝聚力、生产力,先进文化与企业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有机结合,必然给企业注入无限的活力。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所树立起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一定能引领我们在“打造西部现代综合物流航母企业”征程中攻坚克难、再创辉煌。
第三篇:着力打造企业品牌文化
着力打造企业品牌文化
---李树生同志的简要事迹
李树生同志现任陕西风轮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西北一棉党委书记。近年来,李树生在领导风轮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以企业文化建设、品牌文化建设为载体和途径,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了企业和谐均衡发展。
一、正确认识把握公司企业文化、品牌文化建设的方向 企业领导人对企业文化、企业品牌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企业文化、企业品牌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个人性格和作风的体现。李树生深知作为风轮公司领头人,自己对企业文化、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直接决定着公司企业文化、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的高度和深度。因此,他潜心钻研,认真学习汲取企业文化、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的基础知识,翻阅大量的资料,考证和分析成功的企业案例,对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文化的内涵和作用有了较全面的把握和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重点是对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的塑造,它的作用点主要在于企业内部职工,主要目的是确立企业生产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凝聚、激发、调动企业内部的力量。作为企业文化的子文化,品牌文化重点是通过各种策略和活动使客户认同品牌所体现的价值,然后形成一个忠诚的品牌客户群体。他的作用点在于外部的客 户群,主要目的是为了打造企业的品牌,诱导客户认同企业产品。企业文化的面貌决定着品牌文化的面貌,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和延伸。优秀的品牌文化必然产生于优秀的企业文化,知名的品牌是要靠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支撑的,同时强势的品牌又对企业文化有着不可低估的传播效应。缺乏文化底蕴的品牌建设是苍白无力的,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去创品牌,就好比搭建空中楼阁,建设得越宏伟壮观越容易倒塌。具体到企业实际,李树生认为,作为不可复制的无形力量,企业文化、品牌文化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风轮公司要在持之以恒的建设企业文化的同时,以创新的精神加强自己的品牌文化建设,这是公司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李树生的这些认识和理解,对风轮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的建设起到里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精心打造风轮企业文化
李树生同志始终把企业文化摆在首要的、主导的地位。他认为,企业文化决定着品牌文化,要搞好品牌文化,必须先搞好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他认真分析西北一棉几十年的成长历程,探寻西北一棉曾经辉煌背后的文化力量,构筑一个较高的企业文化建设平台。在公司决策层研究讨论企业文化建设时,李树生提出了风轮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继承与发扬西北一棉优秀的企业文化传统,注意搞好四个有机结合,在凝聚员工上下实力,增强风轮公司的美誉度,确保企业不断发展”。李树生还提醒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一定要把握风轮公司的实际与特点,在创新中求发展,并要动员广大员工积极参与。李树生同志的思路得到班子成员的赞同,风轮公司企业文化建 设也是按照这个思路细化和推开的。
风轮公司企业理念中的作风,就是在李树生的倡议下而移植的西北一棉厂风。当时有的同志认为风轮公司搞企业文化建设,最好与西北一棉泾渭分明。为什么这些同志产生这样的想法,主要是对现代企业制度采取了一种形而上学的看法,孰不知越是先进的东西越是要汲取前人优秀的文化。西北一棉的厂风:“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代表了几代纺织工人甘愿吃苦、为国奉献的精神风貌。移植西北一棉的厂风就是继承了几代纺织工人的优良传统,让广大员工感受到了一种社会的责任与要求,这种无形的力量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的。当然风轮公司对西北一棉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赋予新的内涵,体现一种创新精神。风轮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针对现代企业管理的趋势,根据棉纺织业入世后市场竞争的新格局,坚持企业文化建设做到“四个创新”,即企业文化建设紧扣时代节拍,引导员工观念意识的创新;紧密联系生产经营实际,做到管理文化的创新;紧贴员工的思想状况,促进员工整体素质的创新;下气力整治企业生产生活环境,加快企业形象的创新。风轮公司理念中的企业精神:“卓越传承历史,创新织就未来”,就是最贴切的写照。
三、注重文化与品牌融合,着力建设风轮品牌文化
在风轮公司品牌文化建设过程中,李树生同志突破了企业文化对内,品牌文化对外的传统观念。他认为,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必须一脉相承,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强调,风轮公司的品牌文化建设,必须在打造员工品牌、管理品牌、产品品牌、诚信 品牌和社会形象上下功夫,做文章。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公司的品牌文化建设突出进行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引导职工弘扬梦桃精神,自觉把个人理想与公司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企业团队精神、敬业爱岗精神、科技兴厂理念、团结协作风格得到继承与发扬,涌现出质量标兵宋桂萍、操作能手王小荣、技术状元刘宏川等一大批品牌员工,他们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员工品牌效应得到显现。二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强化各项基础管理的同时,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完善,使公司的各项基础管理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以管理的高水平,实现品牌的高品质。公司的各项生产质量指标在陕西纺织行业名列前茅,先后获得全国纺织行业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全国纺织企业质量管理卓越企业、陕西省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陕西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和陕西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三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打造名牌产品为目标,积极开发新产品,努力实现产品升级,完成了从适应市场到主动引导市场的转变。公司有8大系列、50多个产品被评为省级优秀新产品;精梳羽绒布、喷气斜纹布、JC60支及以上高支高密织物等3个系列产品被认定为“陕西省名牌产品”。特别是喷气斜纹导电布和特高支高密织物被认定为“国家级新产品”,120支高密贡缎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四是公司把诚信作为品牌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写入《企业文化手册》,努力与客户建立“诚信合作、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要求员工“以德立身、以信处事、以诚待人”,努力构建诚信大厦。同时,在实际营销活动中,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客户满意为目标,开发研制出高、难、新产品,在国际市 场赢得了客商的赞誉。重视提高产品质量,以优质产品赢得市场,始终自觉履行诚实守信,恪守合同,保质保量按期发货,赢得客户信赖。公司被咸阳市国税局评为纳税诚信单位。2004年中国银行咸阳分行认定风轮公司在银行的信用等级为A级,公司连续8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五是以奉献社会为己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努力为所在地区的发展做贡献。认真落实扶贫包村任务,为定点村捐助了大量物资和扶贫慰问金;多次组织救灾扶贫捐献活动,先后向灾区捐款31万余元,衣物、被褥18万余件;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赞助,先后为咸阳湖工程建设等捐款13万余元,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由于李树生同志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风轮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建设迈出了可喜的步伐,风轮品牌的客户满意度、信赖度、忠诚度和社会公众认可度不断提升。风轮品牌被陕西海关认定为免检产品。近年来,风轮公司先后获得中国纺织企业文化建设知名企业、中国纺织品牌文化优秀企业、全国纺织和谐企业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明星企业、陕西省文明单位、陕西省十佳诚信经营示范单位、“十五”陕西著名国企等多个荣誉称号。品牌力强化了营销力,营销力的增强促进了经济效益的增长,公司近五年经营业绩稳步提高,2005年实现盈利1250万元,今年1—10月份实现盈利1249.10万元。
2006年7月
第四篇:戮力打造民企航母
戮力打造民企“航母” 矢志扛鼎社会民生
——记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畅达集团
河北畅达集团,位于拥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世界文化遗产、素有“紫塞明珠”美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创建于2002年,是一家综合型民营企业集团。几年来,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贵玉带领全体员工,坚持“超前谋划、务实高效、诚信为本、争创一流”的经营理念,抢抓机遇,开拓进取,跨越发展,到目前拥有9个子公司,注册资金1.33亿元,资产总额5.3亿元,员工1200余人,生产经营范围涉及铁矿业、油松花粉系列营养保健品开发利用、予涂感光版(PS版)加工、信用担保、文化艺术、餐饮旅游等多个行业,迅速成长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骨干企业。
创新经营 打造“实力”畅达
河北畅达集团认真落实稳定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追求卓越,努力实现跨越,着力打造“实力”畅达。
矿业是畅达集团起步发展时的支柱产业,他们坚持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走持续快速发展之路,为畅达集团不断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集团矿业公司被命名为“河北省黑色金属矿采矿业排头兵企业”、承德市“工业50强”。
但畅达高层深深地明了“坐吃山空”的道理,富有远见卓识的王贵玉董事长未雨绸缪,把眼光放在寻找新的、更具潜力的主导产业上。2004年,集团选择了另一个在当地有着丰富资源并可持续利用,且可带动农民致富的项目——油松花粉的开发。组建了承德畅达天然营养品有限公司,即现在的承德畅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油松花粉,是食疗珍品和多种药品、保健营养品、化妆品的主要原料。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被世界营养学家誉为“花粉中的黄金粉”,“天然营养库”。该项目被我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称之为“造福人民的事业”。集团面向全国招聘多名专家及技术人员,组成了科研、生产、营销队伍,并与天津科技大学、承德医学院、北京颐悦科技公司等科研单位和院校合作,对油松花粉进行相关研究和开发。同时凭借与科研院所合作及自身强大的科研力量,采用气流干燥技术,使油松花粉在常温条件下储藏三年不变质;利用低温高速气流超微粉碎技术,破壁率达到了 99%,使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2005年以来,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4000平米综合科研办公楼、800平米食品生产车间、1600平米GMP车间。同时公司相继在承德、北京、石家庄等地建立了专营店及销售分公司,在唐山、秦皇岛、沈阳、大连、山东等地设立了经销商或代理商。先后研制开发了6个系列18个单品上市,特别是解酒护肝保胃产品“松花葆”产品的推出,使松花粉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产品受到国内以及新加坡、日本、韩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客户的广泛认可,有的已经签订了合作协议。
2007年与天津科技大学合作,成立了产品研发项目组,解决了原料和产品生产中的关键工艺、技术问题,项目通过了省级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研发的“油松花粉小肽”和“油松花粉精”被河北省科技厅认定为河北省高新技术产品,该产品被香港白兰国际有限公司作为“畅姿”牌化妆品的主要原料投入生产,由于油松花粉提取精华特有的保湿、滋润、修护、营养等功效,产品上市后得到客户一致好评。
承德畅达生物科技公司被省科技厅确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被评为“承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强”,省、市、县林果产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有两项技术申报国家专利,“畅达”牌松花粉(片)荣获“中国优质产品”证书;松花粉系列产品获“中国松花粉质量公认十佳名优品牌”证书,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承德农产品十大优质暨绿色(有机)产品”荣誉证书。
油松花粉项目,使原来的用材林变成了经济林,不仅带动了4万多户山区农民直接增收,而且极大调动了农民种植和保护油松林的积极性,荒山被茁壮、挺拔的油松林所覆盖,它展现的不仅是畅达蓬勃的现在,更昭示着畅达美好的未来。
中纪委副书记张毅,省委常委、纪委书记、省工会主席藏胜业等为集团亲笔题字,原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常务副省长付双建、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永瑞,原市委书记赵文鹤、艾文礼,现市委书记杨汭、市长张古江等多次到公司视察和听取工作汇报,对集团的健康产业给予高度评价。
公司计划在3—5年内,开发出5个保健品系列,使产品实现粉剂、片剂、胶囊、饮品、糕点类食品、化妆品等多个品种上市,年销售收入达到5—8亿元,利税2—4亿元,为当地农民直接增收3000万元以上,从而打造北方最大的油松花粉系列产品生产研发基地。
抓主导产业,抓持续发展,畅达集团从来没有满足已有的成果,而是把目光放的很远、更远。
天成印刷器材有限公司,原属由城镇集体改制的全员持股企业,由于资金及体制等方面因素,企业无法运营,停产放假,陷于困境。当政府找到畅达总经理王贵玉时,出于一种对社会的责任,也是在机遇面前的敏感,2005年4月份集团毅然出资重组了承德天成印刷器材有限公司,使这个濒于破产的企业迅速恢复了正常生产。2006年实现扭亏为盈,到2009年末销售收入和利税连续三年平均增长75%,天成公司作为集团的又一支柱企业脱颖而出。
2007年4月,集团又把眼光对准了承德县朝阳洞旅游度假村,委托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进行总体规划和详规设计,征用10亩土地扩建了停车场,加宽了道路,恢复修建了六角亭,还征用了天桥山景区周边荒山边界,对景区景点进行了修建、改造、装饰,景区被评为市级“平安景区”、“和谐宗教活动场所”和AA级旅游景区。
2008年至20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畅达集团矿业经历了严峻挑战,在班子和员工大会上董事长兼总经理王贵玉说:在危机面前,更是磨炼员工素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利时机。我们要视员工如亲人,增强凝聚力,在“危”与“机”面前超越自我,摆脱困境。
集团坚持没裁减一名员工,该缴的保险继续缴,该发的福利照常发,通过创新管理模式,调整发展思路和产业布局,突出盈利点,加强生产管理,重新审视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开源节流,向精细管理要效益,加强员工综合素质培训,积极应对,保运转、保稳定、保工资、不裁员,集团上下信心坚定,体现出强有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8、2009两年中,集团缴纳税款近亿元,在困难面前彰显出企业的品质和实力。强化安全、环保管理,打造“平安、绿色”畅达
集团始终把安全和环保放在首位,确立了以安全促生产增效益、建设节约环保型企业的理念,处理好节能减排与安全的关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有效杜绝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创建节约环保型企业取得显著成效。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王贵玉经常说“忽视安全就是放弃生命,安全和环保是企业得以健康、有序、稳步向前发展的保护神,也是一个企业成长中的永恒主题。”把安全和节能减排与生产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亲自抓,负总责。由副经理、车间主任、班组长及专职安全员组成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委员会。教育员工“忽视安全就等于放弃生命”,节能减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不要“亡羊补牢”。同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责任状,把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名员工。制定考核、奖惩措施,与工资、奖励、评先挂钩。形成领导重视、责任落实、齐抓共管的有利局面。
第二,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操作行为。集团围绕制度建设这一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管理工作的核心,完善技术规程,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制定了安全生产、节能减排责任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自然灾害预防及处理预案等规章制度,总结归纳整理了《习惯性违章违纪150例》,辑印成册,发放到各生产单位,重点内容张贴上墙,便于随时学习。
第三,严格监督检查,狠抓制度落实。集团领导及职能部门经常深入基层一线,采取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法,深查细找,对检查出来的事故隐患和违规现象,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并按制度进行处罚。屡教不改严重的,不管是员工还是管理层一律下岗、重罚,宁可对员工标准严一些,处罚得让他们感到心痛,也不能等出了事故时让他们身痛,使之吸取教训。
第四,加强教育培训,坚持持证上岗。集团对安全和节能减排教育常抓不懈,利用集团网站、宣传橱窗、标语板报、职工大会、班组会、培训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以安全生产、节能减排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知识竞赛、安全生产“双百日”承诺、漫画、座谈等多种形式,营造出全员关注、参与和监督的良好氛围。坚持安全生产周例会制度及班前提示制度,随时总结经验,提出问题,查找隐患,堵塞漏洞。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建立三级安全教育台帐,实行安全员安全培训制度和先培训、后持证上岗。
第五,加大安全和节能减排硬件投资,切实有效实现节能减排,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在废水处理、排放、耗电、防污染等方面挖掘潜力。几年来,集团用于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硬件的投资达1亿多元,使设备、设施完好率达到100%。被授予“全省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十佳企业”和“综合发展优秀企业”荣誉称号。
强化内功 打造“文化”畅达
走进河北畅达集团,在办公楼的显著位置,“创造最佳业绩,快乐实现自我”的红色大字映入眼帘,服装整洁、精明干练的员工,镇静、专注、微笑的神情,总让人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东西,那是人的精气神!是企业特有的文化氛围。
集团董事长王贵玉经常讲:企业要做强做大,必须有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畅达集团从家族企业起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不断进行家族企业转型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先进的管理模式,打造强势企业文化,是畅达集团的又一个亮点。
首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从社会高薪招聘企管、科研、技术等人才,一视同仁,倡导能者上、庸者让的用人机制,营造和谐的选人用人环境,使企业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第二,建立健全制度。集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先后制定了各岗岗位责任制度、重要部门和岗位的管理制度、生产各环节的操作流程等80余项。集团及其子公司分别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四个认证。
第三,畅达集团十分重视党群组织建设,2006年先后成立了集团党、团组织和工会委员会,并充分发挥党团员在各个岗位上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注重培养、发展新党员,已有17名同志光荣加入党组织。评选“党员先锋示范岗”、“ 优秀党员”,带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有12名员工多次受到省市工会、党团组织的表彰。
第四,加强培训,提升素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年来,集团把“创建学习型畅达,培养知识型员工”作为创建企业文化的理念,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加强培训的硬件建设,购置学习资料及图书1万多套,印制学习教材5000余本,并定期聘请国内高校著名教授到集团讲学,系统学习组织行为学、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同时,每年都选送中高层管理者到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进修学习。鼓励员工自学成材,实施了员工自学成才奖励办法。据统计,集团每年的教育培训费用占年净利润的8%,2009年以来,集团举办各种培训班21期,培训2600余人次,派到外地培训深造32人次,有50人参加在职学历教育。从06年开始出资加入清华远程教育学堂,使员工在网上即可参加高校学习,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被定为“河北省中小企业远程教育培训基地”。先进的文化理念,带动了企业文化环境的升华,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五,以人为本,寓教于乐,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把文化活动与企业发展相互融合,投资100余万元建立了“职工之家”,包括员工活动室、培训室、荣誉室、棋牌室、图书室、健身房、篮球场和多功能厅等,提升了全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经常开展以生产任务为指标的流动红旗劳动竞赛、“五个一”成果、合理化建议、三年大变样和争创百强民营企业竞赛,矿业公司还开展了机台产量、安全监督、节能减排和班组建设等竞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竞赛氛围。2009年完成“五个一”项目11项,收集合理化建议86条,创经济效益180多万元。
实施爱心工程,打造“责任”畅达
“发展思源、服务民众、回报社会”是畅达集团的又一经营理念,几年来累计向社会公益事业捐款1300多万元。
依法经营,诚信纳税是畅达集团一贯坚持的原则。多年来,集团坚持按期缴纳全部税款,即使在企业资金出现紧张时,仍然按期足额缴纳税款,这已成为集团一条不容置疑的规矩。仅2006年以来,缴纳各种税金2亿多元,成为纳税大户。
集团9个子公司中有7个公司分布在5个乡镇12个村落,与周边的村镇紧密相连。集团自成立以来,利用矿业、生物科技等各个产业安排农村剩余劳力,每年通过油松花粉项目带动4万多户的山区农民增收脱贫。2009年被团市委、县政府确定为“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现已有20名青年进入畅达见习上岗,而且享受畅达正式员工同等待遇。
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出资铺路、架桥,修建公园、公厕,安装路灯;集团还选定本县高寺台村、陈家沟村、张营村、窄道沟村作为扶贫点,帮助他们修建公路、建小学校舍和村部、广播站;每年都到企业周边村和扶贫点开展“送温暖”活动,看望村民和孩子们,送去米、面、油、现金,到生病的孤寡老人家问寒问暖、排忧解难。
畅达集团还把扶助社会弱势群体作为己任,对孤、寡、病、残等确需救助的尽力进行资助。2008年春节前夕,董事长王贵玉在电视上看到市民李强因车祸造成身体重大残疾,夫妻双双失业,身体需钱救治,孩子面临辍学,他带上钱赶到李强家里,一家人惊喜万分。类似善举不胜枚举。
集团多次为市、县、村小学捐资助教,改善办学条件,资助贫困学生50余人,还在高寺台小学和承德县咏曼中学设立了“王贵玉教学奖励基金”。2008年初,在团市委“希望工程”设立畅达基金,用于资助困难家庭的学生继续学业、资助学校的设施建设、修桥筑路、救灾、治污绿化以及对孤、寡、病、残等确需救助的社会弱势群体进行资助。基金成立以来,通过“畅达基金”救助51例,捐款115万元。
畅达集团把爱的内涵延伸的非常深刻和广泛。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王贵玉常说:作为中国当代一名企业家,他是属于社会的,只有心怀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对国家对人民深深的挚爱,企业才有生存的价值。
这份价值这份内涵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2009年西南五市特大旱灾和青海玉树地震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山东公出的王贵玉得到消息后,立即给集团主管财务的副总辛广利打去电话,当即决定集团为灾区捐款50万元,并于当日将这笔善款汇往中国红十字总会,委托他们将款项转往灾区。随后集团组织了所属9个公司募捐动员大会;自发成立了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和志愿者队伍。同时组织员工加班加点为抗震救灾官兵及志愿者生产了价值100万元可以提高免疫力、抗疲劳的“畅达”油松花粉营养保健品,通过市民政部门发往灾区。集团员工共捐款170万元,被承德市委授予“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河北省民政厅、慈善总会“抗震救灾捐赠贡献奖”。
2009年当旱灾和地震先后降临西南和玉树时,王贵玉带领集团员工又迅速将代表畅达人的一片爱心送给了灾区,为干渴的西南部兄弟姐妹捐13万瓶矿泉水,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5万元。
关心善待员工,与员工签订并认真履行劳动合同,规范劳动用工行为;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每年员工工资保持平稳增长;给员工办理养老、工伤、医疗和失业保险,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关心慰问有伤病的员工;逢年过节组织文化娱乐活动,为员工发放福利用品,每年组织员工外出旅游考察参观学习。2008年以来,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集团的部分产业面临挑战时,集团主动求变,加强风险管理,采取措施为企业“保暖御寒”,妥善安排富余员工转岗。用员工们最朴素的一句话说就是:在畅达集团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没有后顾之忧,我们找到了归宿感。集团被劳动局、总工会、企协评为“AA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几年来,在董事长兼总裁王贵玉的带领下,河北畅达集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集团及成员企业分别获得“中国优秀企业”、“中国知名企业”省林果产业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诚信企业”等多项荣誉。董事长王贵玉也分别获得全国和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承德市“十大杰出青年”、“优秀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同时担任全国青联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河北省青联常委、省企业联合会副会长、省青年商会副会长、市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等众多社会职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河北畅达集团在董事长兼总经理王贵玉的带领下,正站在新的起点,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创新求实的干劲,顽强拼搏的作风,不断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争创一流民营企业,打造全国知名品牌,构建和谐畅达,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第五篇:着力打造非公企业党建优质品牌
着力打造非公企业党建优质品牌
青海金尔瑞实业有限公司为一家集服装鞋帽、宾馆餐饮、房地产开发、矿产开发、物业管理、对外经济贸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企业。公司现有职工近200多人,年销售收入达6000万元,年实现利税达1000余万元。近年来,公司按照“企业需要、业主支持、职工理解、党员欢迎”的要求,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方法途径,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的工作,既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中的贯彻落实,又为党组织的工作注入活力,也赢得业主的理解和支持。
一、凝心聚力,增强渗透。2012年2月15日公司党支部成立以后,准确把握党组织与公司行政管理的结合点,紧紧围绕公司的任务指标开展各项生产、经营工作,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尤其是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为公司的决策建言献策。公司党支部按照上级党组织和辖区党委的指示,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争先创优活动,根椐我公司各实体分布点多面广的实际,制定了切实的实施方案,号召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使公司的各项指标都得到了顺利完成,在公司中树起了一面面旗帜。
二、结合实际,提升活力。公司党支部始终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准确把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与维护企业法人
利益的结合点,把企业发展中的难点作为党组织工作的重点,主动参与到公司决策、质量把关、客户投诉处理、生产经营全过程,当好助手参谋,促进企业发展。推行人性化管理,党支部、工会积极配合,结合开展的企业构建合谐劳动关系,在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维护职工利益,让员工享有体面的劳动,就会有体面报酬的感觉,使员工的切身利益和权益得到了保障。公司党支部开展的扎实工作,使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达到劳动三方互利双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公司的发展步入了良型循环发展的轨道,更使公司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很大提高,成为公司今年各项工作中最为显著的一大闪烁的亮点之一!
三、创新载体,发挥作用。公司党支部按照“围绕经营转,带着队伍干”的思路,引导激励党员在生产管理、经营销售等方面创先争优,争做贡献。按共性承诺、岗位承诺和实事承诺,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公开责任人承诺的实践活动,鼓励党员职工每月对企业管理、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企业文化、维护权益、建设和谐企业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尤其是公司党支部、工会、妇委会一道,党政工齐抓共管,使企业文化建设步入了新节奏。公司确定2012年为文化学习巩固年,每周一裤业店长、宾馆主管和办公室人员,周四—五上午员工在公司会议室进行学习培训,通过投影电教教育,使每位参加学习的人员得到了很大受益,极大地丰富了金瑞企业文化内涵的实质。党支部还结合公司实际,设立了党员活动室,方便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环境,保证了党员活动阵地。公司的企业文化发展跃上了一个新水准。今年9月,西宁市教育局、西宁晚报社在全市“捐资助学”公投评比中,金尔瑞公司荣获西宁市关心支持教育“好企业”称号。我公司还积极参与党政军企共建文明示范村建设活动,出资近二十万元将湟源县申中乡卡路村长达2200米的庄廊外墙、门头、大门、卷闸门、门窗等粉刷装饰一新,得到了当地乡亲们的赞誉!
四、教育引导,典型示范。公司党支部高度重视对于党员队伍的教育引导工作,坚持党支部“三会一课”;坚持每月一次业务培训,每季度一次技能比赛和业务考试。公司通过橱窗、公示栏等不同渠道,将公司党委关于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先进性教育、优秀党员以及有关典型事迹、员工关心的大事进行广泛公示和宣传。同时,公司本着从实际出发,实实在在的为职工谋福利得实惠,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认可。几年来公司为员工办理了五金,为员工年满60岁以上的父母发放孝敬费,员工子女升学发放教育津贴,员工每年可享受13个月的工资薪水,优秀员工、中层管理人员和办公室人员每年可带薪免费旅游十天,办公室人员每天中午可免费就餮,并举办一系列文体活动像登山、拔河、跳绳、羽毛球比赛。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把队伍建设贯穿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始终,努力构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积极营造“把企业当家业来对待、把职业当事业来追求”的浓厚氛围。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紧紧围绕公司中心工作,将金尔瑞事业不断做强做大。要号召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公司各项工作中起好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争先创优,为使金瑞这个品牌,金瑞企业文化唱响夏都唱响大美青海乃至全国做出我们最大的努力!我们有决心并充满信心,使党建在金尔瑞这个民营企业非公经济中,发挥出主力军作用,为使金尔瑞人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也愿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做出金瑞人的奉献和爱心,并以优异的成绩喜迎中共十八大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