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射阳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教师版)

时间:2019-05-15 05:3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射阳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教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射阳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教师版)》。

第一篇:江苏省射阳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教师版)

江苏省射阳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咋舌生灵途炭巷(hàng)道丧(sāng)魂落魄 ..

B.陷阱繁文缛节蹊(qī)跷少(shǎo)安毋躁 ..

C.取缔众口铄金食(shí)马河水汤(shāng)汤 ..

D.滃然未雨绸缪佣(yōng)金顺蔓(màn)摸瓜 ..

【答案】B(A涂丧sāngC食Sì马D佣yîng蔓wàn)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林书豪从默默无闻的龙套迅速变身为超级球星的短暂过程中,奥巴马总统一直关注这名华裔控卫,并且已经成为林书豪的狂热球迷。

B.阿盟在对叙利亚的态度上分为两派,突尼斯和以沙特为首的海合会国家坚持要求阿萨德下台,而伊拉克和黎巴嫩则坚决反对推翻阿萨德政权。

C.据商务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上周食用农副产品价格小幅上涨,其中猪肉价格比上周上涨0.3%,粮油零售价格上涨0.25%。

D.云计算将会对就业产生巨大影响,微软公司表示,“作为一种革命性技术,云计算将在全球范围内降低成本,并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和技能”。

【答案】B(A结构混乱,改为“在林书豪的……的过程中”;C句式杂糅,去掉“据”或“显示”;“创造”与“技能”搭配不当)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2012年全球很多地区自然灾害频发,五风十雨,我们这里却平安无事。....

B.菲律宾政府发言人在谈到黄岩岛为其固有领土时闪烁其词,因为自古以来黄岩岛就是中国的领土。....

C.现在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此严重,“我们吃着苏丹红,药浸龙虾红起来;我们啃着染色的馒头,瘦肉精猪肉端上来”之类的调侃,绝非危言危行。....

D.汶川地震,石破天惊,整个神州大地都为震区人民的英勇顽强而震惊。....

【答案】B(A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望文生义B闪烁其词,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指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C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D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 2012年2月12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诞辰1300周年。许多爱好文学的网友在网上发起了纪念杜甫的活动。请将下面简要介绍杜甫的文字补充完整,并在网上发帖写下自己的感言(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50字)。(5分)

(1)杜甫在唐代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歌风格为“沉郁顿挫”或“现实主义”(四字短语概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便是杜甫抒情名篇《旅夜书怀 》中的名句。(2分)

(2)感言:(3分)

【示例】你用滚烫的文字,叙写了一个不朽的传奇;你用诗人的良心,记录了一个动荡的历史;你用诗人的道义,鞭挞了一个腐朽的王权。

(内容恰当2分,紧扣纪念杜甫展开,如歌颂杜甫成就,表达怀念之情等1分。)

射阳卷第 1 页,共 5 页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杜纯传

杜纯,字孝锡,濮州鄄城人。以荫为泉

州司法参军。泉有蕃舶之饶,杂货山积。

时官于州者私与为市,价十不偿一,惟知

州关咏与纯无私买,人亦莫知。后事败,狱治多相牵系,独两人无与。咏犹以不察

免,且檄参对。纯愤懑,陈书使者为讼冤,咏得不坐。

熙宁初,以河西令上书言政,王安石异

之,引置条例司,数与论事,荐于朝,充审刑详议官。或议复肉刑,先以刖代死

刑之轻者,纯言:“今盗抵死,岁不减五

十,以死惧民,民常不畏,而况于刖乎?

人知不死,犯者益众,是为名轻而实重

也。”事遂寝。

秦帅郭逵与其属王韶成讼,纯受诏推

鞫,得韶罪。安石主韶,变其狱,免纯官。

韩绛为相,以检详三司会计。安石再来,乃请监池州酒。久之,为大理正。上言:

“朝廷非不恶告讦,而有觇事者以擿抉隐

微,盖京师聚万姓,易以宿奸,于计当然,非扰人也。比来或徒隶觖望,或民相怨仇,或意冒告赏,但泛云某有罪,某知状,官

不识所逮之囚,囚不省见逮之故。若许有

司先计其实,而坐为欺者以诬告,当无不

竟矣。”

隰州商尹奇贸温泉矾有羡数,云官润

之,寺欲械讯河东。纯曰:“奇情止尔,若傅致其罪,恐自是民无复敢货矾,则数

百万之储,皆为土石。请姑没其羡而释其

人。”曹州民王坦避水患,以车载货入京,征商者以为匿税,寺议黥坦,纯复争之,卿杨汲奏为立异,又废于家。

元祐元年,范纯仁、韩维、王存、孙永

交荐之,除河北转运判官。初更役书,司

马光称其论议详尽,予之书曰:“足下在彼,朝廷无河北忧。”纯因建言:“河防

旧隶转运,今乃领属都水外丞,计其决溢

之变,前日不加多,今日不加少。然出财

之司,则常忧费而缓不急;用财之官,则

宁过计而无不及,不如使之归一。”后如

其言。

(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九》,有

删节)

【参考译文】杜纯,字孝锡,濮州鄄城人。因为父亲有功而被任命为泉州司法参军。泉州有与外国商船贸易之利,杂货堆积如山。当时在州中的官员们私下里与外国商人做生意,价钱不足十分之一,只有知州关咏与杜纯没有私下里做买卖,人们也不知道。后来事情败露,案件审理时牵连到很多人,只有他们两人没有受到牵连。关咏还因为失察被免官,并且朝廷用檄文征召他前去验证问对。杜纯很生气,向使者上书为关咏诉讼冤情,关咏得以不被治罪。熙宁初年,凭河西令的身份上书议论政事,王安石认为他与众不同,推荐他到条例司任职,多次和他讨论事情,后来又向朝廷推荐,他担任了审刑详议官。有人建议恢复肉刑,先用砍脚取代罪轻的死刑,杜纯说:“现在盗贼触犯死罪,每年不少于五十人,用死刑来使百姓畏惧,百姓还常常不怕,更何况砍脚呢?人们知道不被处死,犯罪的人更多,这是名义上减轻却实际上加重。”此事于是平息。陕西经略安抚使郭逵与他的部属王韶打官司,杜纯奉诏探案审问,查得王韶的罪名。王安石支持王韶,推翻了这个案件,免去杜纯的官职。韩绛任宰相时,让杜纯担任 检详三司会计。王安石再执政时,杜纯就请求让他出任监池州酒。很久以后,任大理正。杜纯上奏说:“朝廷不是不憎恨告发他人的隐私,而有些窥测事情的人以此揭发别人的隐私,因为京城聚集着众多的百姓,容易因此藏匿奸邪之人,在政策上应当如此,不是扰乱百姓。近来有些役人胥吏或因心怀不满而怨恨,或者有的百姓相互有怨仇,或者有的人想以告发求赏,只是虚妄地说某人有罪,某人知情,官吏不认识所逮捕的罪犯,罪犯也不知道自己被逮捕的原因。如果允许官吏先探究案情的事实,而对欺妄的人判以诬告之罪,就应该没有不能查明的案件了。” 隰州商人尹奇买温泉矾有剩余,说是官府给他的补贴,大理寺想在河东对尹奇上刑具审讯。杜纯说:“尹奇的情节不过这样,如果傅会加他的罪,恐怕从此百姓无人再敢买温泉矾,那么储存的几百万斤矾,就都将变成土石。请求没收他剩余的矾而释放此人。”曹州百姓王坦为避水灾,用车装载货物进京城,征收商税的人认为他是逃税,大理寺建议给王坦脸上刺字,杜纯又为此事争议,大理卿杨汲说杜纯是标新立异,又把他罢官废置家中。元祐元年,范纯仁、韩维、王存、孙永交相推荐他,被授予河北转运判官。开始更改役法时,司马光称赞他的议论详尽,写信给他说:“有你在那里,朝廷对河北就没有忧虑了。”杜纯于是建言:“河防原来属于转运使掌管,现在却归属都水外丞掌管,计算黄河决口泛滥的变故次数,以前并不更多,现在并不更少。然而支出钱财的官署,就时常考虑经费而对不急于使用的款项延缓支出;使用钱财的官员,就宁可多要钱而不愿使经费不够,不如让其合并。”后来都按照他说的办理。射阳卷第 2 页,共 5 页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事遂寝寝:平息B.纯受诏推鞫鞫:审问 ..

C.比来或徒隶觖望望:企望D.请姑没其羡而释其人羡:盈余 ..

【答案】C怨恨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杜纯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3分)

①狱治多相牵系,独两人无与 ②纯愤懑,陈书使者为讼冤

③是为名轻而实重也④请姑没其羡而释其人

⑤足下在彼,朝廷无河北忧⑥不如使之归一

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③⑥D.②④⑤

【答案】C(①表现杜纯的清廉⑤表现杜纯议论的详尽)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纯为官能严于律己,在任泉州司法参军期间,虽然州中的官员私下里几乎都与外国商人做生意,但他

坚决不参与其中,而且从不向人标榜此事。

B.杜纯在奉旨查案时,惹恼了对他有提携之恩的王安石,王安石随即免去了他的官职。王安石再次当政时

又对他进行打击,将他贬为监池州酒。

C.杜纯主张办案一定要实事求是,千万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刑讯逼供。正是由于他据理力争,温泉矾储

存的几百万斤矾才得以不化为土石。

D.杜纯认为京城人员复杂,允许告发理所当然。但由于告发之人往往出以私心,难免有不实之嫌,所以官

府理应先查实案情,然后才能定罪。

【答案】B曲解文意“监池州酒”是杜纯自己请求担任的官职,而非王安石将他贬削的官职。

8.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及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纯愤懑,陈书使者为讼冤,咏得不坐。(3分)

【答案】杜纯很生气,向使者上书为关咏诉讼冤情,关咏得以不被治罪。

(2)天子以生人付公理。(3分)

【答案】 皇帝把老百姓交给你治理。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3分)

【答案】到了幽深昏暗使人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外物来帮助,也不能到达。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 楼 春

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⑴上阙一、二句,所写之景有何特点?作者写景的目的是什么?(4分)

答:①花木繁盛,花香阵阵,景色秾丽美好。②渲染洛阳满城春色,反衬深沉的离愁别绪。(每点2分)

⑵“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使用了哪种修辞?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答:①拟人;(1分)②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2分)

⑶从下阕看,抒情主人公为什么会产生“寂寥”之感?请概括说明。(3分)

答:①旅途春光无限,愁思也无边无际;②和繁华的洛阳形成鲜明的对照,驿舍偏僻寂静;③抒情主人公

深夜独处,望月思人,倍感“寂寥”。(每点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射阳卷第 3 页,共 5 页

④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⑤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⑥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杜牧《阿房宫赋》)⑦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鹊踏枝》)⑧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苔藓

(1)苔藓。苔藓。苔藓……

(2)忍不住轻轻喊了三声苔藓,一些古老的凉意,便从舌尖上生起,继而蔓延到口中、胸中、足底,最后整个身心都浸润在一片古老而幽深的凉意中。

(3)苔藓。苔藓。苔藓……

(4)当我禁不住连续写这两个字的时候,我感觉到满纸都是碧绿和幽蓝。

(5)我在森林里见过苔藓,满怀敬畏地从它身上轻轻踩过。下面是厚厚的腐殖土,留存着鸟声、落

花和生灵们的故事。踩着柔软而潮润的苔藓,我知道,我是踩在千年万载的时间上。

(6)我在悬崖上见过苔藓,在那样陡峭的命运里,石头们站立着,使劲支撑着庞大的山体。多少世纪过去了,它们也不歇会儿肩,改变一下姿势,这已经足够令人惊叹了!更让人惊讶的是它们一边负重站

着,一边尽力挽留一丝一缕水土,营造和培育属于自己的绿色!那薄薄厚厚的苔藓,收藏着也分泌着天地

间最珍贵的水分。谁不会为造化的艰辛和伟力而深深感动!大自然的每一笔都是杰作,即使最漫不经心的随意涂抹,也足以让我们心惊。

(7)我在寺庙里见过苔藓。寺庙是尘世的净土,是修身养性的宁静栖园。修道者们苦苦寻觅的无非

是人在大地上诗意栖居的生命方式。不管红尘千丈,我自守住心性,守住人与天、心与道最本源最深妙的血脉关联。世俗文化随着物欲的膨胀日益远离人与世界的真谛,求道者们以他们舍身求道的苦行精神维系了世界和人在根上的联系,这也为返本溯源的后来者保留了一条条秘密幽径。入定、静观和冥思,就是古

人悟道和修行的基本方式,也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内在超越之路。我每一次谒访寺庙,踩着那铺满苔藓的小径,就仿佛看见了僧人们宁静淡远的背影,习习秋风,犹回荡着诵经的声音;而飞檐上的月亮,莫非是

他们留在天上的面容:似笑非笑,是不是他们久久冥思禅坐,忽然顿悟时绽放的喜悦而吉祥的神色?

(8)我在诗经中,在陶渊明、谢灵运、李太白、王维、苏东坡的诗文中见过苔藓。“苔痕映阶绿,草色入帘青”、“坐看青苔色,欲上人衣来”……读着这些诗句,我好像一步返回古代,返回到诗经时代的大自然,返回到那长满苔藓、车前草的阡陌、小径和古道!返回到那生长明月清风白云,孕育诗情画意

哲思的田园和山水中!想想这样的情境吧:天上白云飘过,地上众鸟啼鸣,远处是葱茏无边的林莽,眼前

是原野、小桥、流水、人家,一条铺着苔藓、摇曳着苇草的小径将远山近水和三五行人连接起来,将人与

无边的自然连接起来。世界,是一首怎样浑然纯静的诗!

(9)是的,大地上的苔藓越来越少了,到处是人的潮水,人的声浪,人的侵入!都市在扩张,水泥

在扩张,废气和噪音在扩张,而田园在萎缩,山水在日益脱去它天然的风骨和神韵。

(10)我们踩在水泥地上,踩在钢铁上,踩在消费和效益的高速公路上,踩在一切人造的坚硬冰冷的物体上,我们的身和心都日益变得坚硬冰冷而缺乏弹性和水分。

(11)我们失去的仅仅是苔藓吗?不,我们失去的是这个世界最古老最朴素也最纯真的记忆。

(12)苔藓是我们的老师。你看,它那样谦卑地倾听大地的心跳,不动声色地营造着一片又一片碧绿

和幽蓝,守护古老而纯真的记忆。

(13)苔藓。苔藓。苔藓……

11.作者为什么说“寺庙是尘世的净土,是修身养性的宁静栖园”?请分点概括。(6分)

【答案】让修道者寻觅到诗意栖居的生命方式;让求道者领悟到人与世界的真谛,维系世界和人在根

上的联系;通过入定、静观和冥思的方式,实现内在的自我超越。(每点2分)

12.“苔藓。苔藓。苔藓„„”这段话在文中多次出现,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4分)

【答案】抒情载体、线索,渲染、升华感情;(2分)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2分)

13.文中画线的句子写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请赏析其特色。(4分)

【答案】排比、比喻、夸张 ;(任选两种方法2分)生动形象的表现人类对自然的肆意扩张的后果

(1分,意思对即可),以及人纯真纯静品性的丧失(1分,意思对即可)。

14.文章的标题是“苔藓”,请结合全文探究其有哪几层深意。(6分)【答案】①在自然面前懂得敬畏、谦卑,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守住世界纯真的记忆、天然的风骨和神韵;

②在民俗文化颓靡之时,能够宁静淡远,明了人与世界最本源的联系,实现内在的自我超越;③在物欲膨射阳卷第 4 页,共 5 页

胀的当下,应该超然物外,寻求浑然纯静的精神家园,以及不为物役的生活方式.(每点2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

标准的标准

止庵

一百年前诺贝尔文学奖刚刚设立时,大概未曾料到,如今竟有这么大的声誉,这么高的地位。我们简直要把它当做在世界范围内评衡某一作家文学成就的最终标准。

诺贝尔本人最初提出“富有理想的倾向”,显然想确立一个标准,好像也颇有几位作家(托尔斯泰、勃兰兑斯和易卜生等)因此而没能入选;但是这标准终于执行不下去了,或者评委也意识到,继续这样不啻是奖项本身的自杀。萨特一九**年拒绝获奖,理由据说是抗议只发给西方作家和东方的叛逆作家,他似乎发现一项规律,也就是看到一条标准,可第二年为肖洛霍夫所得,这规律或标准也就落了空。九十年代,西方的左翼作家频频得奖,简直是有意反其道而行之了,当然也不能算有了什么标准。惟一可以视为标准的,就是只授予尚且健在的作家,虽然也有一两次例外,而对于活着的众多作家来说,这样的标准等于没有标准。

正因为诺贝尔奖缺乏标准,我们(瑞典文学院的十八位院士除外)对它总是一则以慕,一则以怨。常常抱怨某甲应该得而未得,某乙不该得而得了;这时那些评委被视为昏庸之辈,板上钉钉的事情他们都看不清楚。二十世纪最有成就的作家,得奖的有不少,这足以保障该奖项的权威性;遗漏的也很多,卡夫卡、穆齐尔和布尔加科夫这样身后名声大作者倒也罢了,乔依斯、纳博科夫、博尔赫斯和卡尔维诺等则实在说不过去。可是我们并不因此就放弃或降低对该奖的崇尚,这大概是慕与怨之外,又一则以恕也。都说这不是前述作家的遗憾,而是诺贝尔奖本身的遗憾。

这里可以顺便一提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其实该奖只授予个人,并非授予国家,所以这种情结(无论怨怼也好,希翼也好)根本不能成立。拿我们的作家和上面提到的几位比一下,谁更该表示不满呢。迄今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名符其实。第二类名不符实。严格说来,诺贝尔奖授予这两类作家,对读者都没有太大意义。想读的照样读,不想读的照样不读。这里第一类作家,实际上等同于前述那些该得而未得奖的作家;第二类作家,则不过是花名册上的一些填错了的名字,是诺贝尔奖百年史上的疏忽、差错,抑或玩笑而已。第三类有实而少名或无名(就世界范围而言),因为得到这个奖,从而名符其实。无论如何诺贝尔奖很出名。它在确认作家价值的同时,也把他们郑重推荐给读者,提示他们其实具有与第一类作家相等的地位。特别是来自某些相对弱小或相对偏僻国度的作家,如果没有诺贝尔奖得主这块招牌,我们不光没有机会读到他们的书,就连他们的名字都很难知道。所以诺贝尔奖的真正意义,恐怕还在扩大视野方面。一百年来,诺贝尔奖时而令人满意,时而令人失望,始终也没有成为理想的化身。曾有上帝造人一说,为什么既造美人又造丑人呢,因为上帝无所不能;君临人间的评委如此行事,正是对上帝的某种模仿。二者都有恃无恐,因为无论上帝还是诺贝尔奖都是惟一的。2000年10月6日(本文有删节)

15.“标准的标准”的具体含义是什么?(6分)

答: 第一个“标准”指的是诺贝尔文学奖;第二个“标准”指的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标准;“标准的标准”是指诺贝尔文学奖多年来没有明确的评选标准。

16.从第四段看,作者说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不能成立,有什么依据?(6分)

答: 诺贝尔文学奖只授予个人,不授予国家;中国的作家与国际上的著名作家相比尚有差距;诺贝尔文学奖的真正意义可能在于扩大视野。

17.依据文意,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6分)

答: 像上帝造美人也造丑人一样,评委们授奖给名副其实的作品,也授予不符实的作品;把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和上帝类比,也是对评委的委婉讽刺。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既是监督者,也是被监督者。监督的形式多种多样,各种监督的效果也千差万别。关于“监督”,你有哪些经历或感想?

请以“监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射阳卷第 5 页,共 5 页

第二篇: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学习要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自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欢迎阅读。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纤维(xiān)胚胎(pī)浸渍(zì)掷地有声(zhì)

B.愠怒(yùn)蹊跷(qī)聒噪(guō)有棱有角(léng)

C.渲染(xuàn)疱疹(bāo)盘桓(huán)呱呱而泣(gū)

D.笑靥(yè)栖息(qī)惩创(chuàng)桀骜不驯(ào)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⑴近日,北京救护车在路上得不到避让致使伤者身亡的新闻告诉我们,提高国民素养,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不可能。

⑵2013年1月18日,广州农民工讨薪升级为自杀式讨薪,这一 的新闻告诉我们,农民工失去依靠当地政府维权的信心,当地政府就会失去宝贵的民心。

⑶由报废车或拼装机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夺命校车”屡次刺痛社会神经,为什么有关部门对这一现象 ?

A.一气呵成 骇人听闻 视若无睹 B.一蹴而就 惊涛骇浪 视若无睹

C.一气呵成 惊涛骇浪 熟视无睹 D.一蹴而就 骇人听闻 熟视无睹

3.请根据下列语句,为“页岩气”下一个定义。(4分)

①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

②页岩气的主体存在于暗色泥页岩、高碳泥页岩中。

③页岩气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

④页岩气在本质上就是连续生成的生物化学成因气、热成因气或两者的混合。

4.阅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话。(5 分)

一位老登山者说:我发现在登一座高山之前,那些显得特别兴奋的年轻人,多半到后来会爬不上去。因为他们才开始,心脏就已经跳得很快,又不知道保存体力。倒是那些看起来没什么表情,一路上很少讲话,到山顶也没特别兴奋的人,能登上一座又一座的山峰。

请分别用一句平实的话和一句形象的话(含有修辞手法)揭示登山者话语中蕴含的哲理,均不超过20字。

(1)

(2)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送同年孟与时之任成都序

归有光

安定孟与时与余为同年进士,而以余年差长,常兄事之。余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文者合,与时独心推让之,出于其意诚然也。与时以选为成都推官,余亦为令越中,将别,无以为与时赠者。惟推府为郡司理,儒者能道,前世论刑之说详矣。

余读《尚书》古文:“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此今世所用孔氏书语也。而伏生今文以“恤”为“谧”,汉儒传之。而太史公《本纪》云:“惟刑之静哉!”“静”即“谧”也。自古论刑取其要,未有“静”之一言为至。此真圣人之语,余以是为与时告焉。

余生吴中,独以应试经行齐、鲁、燕、赵之郊,尝慕游西北,即无繇而至。与时自安定往来长安中,又从太行山以来京师。今又官蜀中,行邛崃九折坂,览剑阁石门之胜,岂不亦壮哉!昔王介甫初仕大名为司理,而韩魏公为守,尝告以“君年少,当读书不当专以吏事”。而介甫实未尝不读书也,以此恨韩公为不知己,而韩公之意则美矣。故余于与时,尤望于吏治之暇,无忘学古之功。

孔子曰:“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往时张文隐公尝为余言:“今时人材,惟赵孟静在史馆难得。”嘉靖二十九年,虏骑薄都城。公卿会内廷,先生独申大议,至廷骂阿党,风节凛然,有汲长孺所不及者,京师人至今能道之。赵先生,成都人也。余故为文隐公所知,而赵先生以是亦知余,顾无繇一见之。士之相知,岂在见不见哉!然余怀之久矣。而羡与时之获见先生也,而又以喜与时之得师也。

(选自《震川先生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钦:钦佩。

B.自古论刑取其要 要:要旨。

C.览剑阁石门之胜 胜:胜景。

D.虏骑薄都城 薄:迫近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独以应试经行齐、鲁、燕、赵之郊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而韩魏公为守 而母立与兹

C.故余于与时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D.而羡与时之获见先生也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归有光好古文却不愿与当时写古文的人交往,却因孟与时的真诚而同他交好。归有光为了表示感激,不想用有关推官的言论作给孟与时的离别赠言。

B.孔子的古文《尚书》、伏生的今文《尚书》以及太史公《本纪》三本书对刑罚态度的用词不一样,其实意思是一样的,就是要求推官的态度要严肃,要以实现“静”为其终极目的。这其实也体现了归有光的一种“爱民”思想。

C.归有光讲述王介甫和韩魏公的故事,是要规劝孟与时不能只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还要在闲暇时间像古人一样勤奋读书。

D.归有光最后一段提到赵孟静,通过具体的事例赞扬他高风亮节的品格,并提醒孟与时:要敬重赵孟静先生一类的贤士。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3分)

(2)余故为文隐公所知,而赵先生以是亦知余,顾无繇一见之。(3分)

(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呼?(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①,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①后主,指蜀汉刘禅,因宠信宦官而亡国。蜀民在成都锦官城东建后主祠,西建武侯祠。

(1)从全诗看,“多难”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2)试分析首联的表达特色及其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3)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此诗的颔联:“气象雄伟,笼盖宇宙”,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3分)

四、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___________,水浅而舟大也。《庄子 逍遥游》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3)且臣少事伪朝,历值郎署;本图宦达,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4)铁衣远戍辛勤久,_______________。(高适《燕歌行》)

(5)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6)斜月沉沉藏海雾,_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 逍遥游》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弯腰的父亲

王春鸣

①已经有好几个晚上了,我从睡梦中惊醒,脸上热泪滚滚。我想念父亲了,不知道他是否在离我几十里的老屋,安然地睡着。

②我的儿子小树和同学打架,失败后向人:“我太阳公公的骨头是铁做的。”太阳公公就是我的父亲,他力气很大,一掌下去,砖头应声断开。拍一下桌子,所有的空碗都要一阵乱跳。就是这样的父亲,除了感冒和牙疼,从来看不见他身上有病。养育我们长大的这几十年,他就像个太阳一样在无数的日子里穿梭来穿梭去,教书、挣钱、奔波……浑然圆满,活力四射。

③可是,冬天刚来的时候,我回家去看他和妈妈。大清早在橘树下面,我捶了他一拳:爸爸,你为什么不站直?弓着腰像个老头儿似的?他揉了一下腰,回答我:我每天要到上午十点之后才能渐渐站直,腰椎不行了。

④我装作去追一条狗,迅速地离开他。离开我弯弯的父亲。然后,隔了一条田垄又一条河,我远远地,远远地看着我的父亲,弯弯的父亲。我不想描述他的样子给任何人听,我心痛地等着十点钟的到来。我也不想问他,他的腰是何时开始这样的。问什么,难道问了之后,从前那些我没有在意的弯腰弓背的早晨就不存在了?我经常回去看他,他有时候说他血压高,半夜小便困难,我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觉得那都是人家父亲的病,关他什么事。还怪他总是听信报纸和电视里的保健品广告,买了那么多没用的灵芝胶囊虫草含片深海鱼油。他常常粗暴地反击我:我不吃怎么办啊,我已经七十啦!你看好了我一死你妈还能活几天!

⑤这些话真没意思。我不和他吵了。

⑥父亲也来追那条狗了,狗早不见了,我看着河里面他的倒影,风和流水将那块走动的影子,割得破碎和流畅。蓝天和白云,深不可测地经过父亲水中的身影。我忽然很想念弟弟,如果他此时在,我真想抱着他大哭一场,告诉他,我们的父亲老了。

⑦再早几天,我的五爷爷,比父亲大十岁的他的小叔,忽然在睡梦中去世了。穿着孝衣的父亲那几天没有任何表情,他有时候走到他的小叔灵前,看一看,不流泪,也不说话。那时我就隐约觉得父亲有点老了,他不动声色的背后藏着某种不舍与畏惧。与我感情很好的小表姑一直在哭,她的手一直掐到我的骨头里,在哀恸中用叙事的方式回忆着五爷爷生前的种种好,和她们作为子女的不知觉。最让我心疼的是她说她以为他们之间还有很多时间的,忽然就没有了,忽然就没有了呀你知道吗?

⑧看着五爷爷安详的模样,其实我们都知道,死亡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离别。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心里的暗暗害怕,这些都说明,爸爸妈妈真的老了,离别的日子,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了,而更可怕的是父母自己也意识到了。父亲他买回来给我们吃的鱼更大,他将藏着掖着几十年的工资卡密码在晚餐桌上宣布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深情,自孩子幼年而始,经历了一长段的麻木期之后,又在他们晚年,被召唤出来,它岌岌可危摧枯拉朽,炽热如地火却又隐忍不发。

⑨那么,那些充斥着报纸和电视的保健品广告,来得更猛烈些吧。我感激它们,使我曾经浑然圆满如太阳的父亲,在晚年放下一切雄心和梦想,一切奔波与劳碌,尘埃落定地,做着唯一一个梦——健康的梦。一个孤独的人,是可以通达和超脱的,但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他总要未雨绸缪,想着将离别的日子推远一点,再推远一点。

⑩我耐心地等待十点钟的到来,一切如表象般圆满。

(选自《散文》2013年第3期,有删节)

11.请简要分析父亲这一形象。(4分)

12.第六段中的划线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3.本文多次采用对比手法,请找出其中的三处。(6分)

14.试探究文末“我耐心地等待十点钟的到来,一切如表象般圆满”一句所表达的丰富情感。(6分)

六、议论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孙中山为何斗不过康熙

盛大林

(1)孙中山斗康熙,这不是“关公战秦琼”吗?别误会,我说的是“戏”。2001年,中央电视台同时推出了两台大戏:一是《孙中山》,一是《康熙王朝》。结果《孙中山》输给了《康熙王朝》,《康熙王朝》的收视率竟高达11%!

(2)同样是一代风云人物,同样曾登上权力顶峰;孙中山距我们不到一百年,而康熙已远去三四百年。按理说,年代近的事情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为什么人们对孙中山如此冷遇,对康熙却如此热烈呢?陶醉于戏中的人们也许无暇考虑这些,而笔者却觉得这是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问题。

(3)怀念“辉煌”淡忘“伤痛”也许是个原因吧。是啊,康熙时代的中国是何等的“风光”!康熙大帝君临天下六十年,叱咤风云,纵横捭阖,威震四海,胡族蛮夷,纷纷来朝。作为“大清帝国”的臣民,当然也是“扬眉吐气”。相比之下,孙中山时代的中国实在是“不堪回首”!积贫积弱,列强欺凌,“大清帝国”,气息奄奄;而后又是军阀割据,混战连连。可怜孙中山,哀民生维艰,悲国运多舛,誓推翻帝制,望民主救国,然谈何容易!这是中国历史上最灰暗的时期之一,还回忆它作甚!

(4)“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康熙时代虽然也有过几次叛乱,但那是边疆的事,而且为祸不长。沐浴皇恩,百姓终于吃饱了肚子,也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虽然是做奴才,但这奴才却也过得“滋润”。巴望着康熙爷“万岁万岁万万岁”,只指望安安稳稳做奴才。上千年了,习惯了,能永远像这样多好啊!可你孙中山非要“革命”不可,今天这里搞搞,明天那里又搞起义,结果呢?好不容易把皇帝拉下了马,国家又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军阀割据,内战频仍。你口口声声搞“民主”,民主在哪里?民主是什么样子?你东躲,出生入死,倒是很辛苦,但何苦来哉?如此乱哄哄,无终日,食不果腹,居无定所,我们还不如像当初那样做奴才呢!

(5)其实,孙中山对此了然于胸。他说,“中国百姓并不迫切要求民主自由,因为他们太穷,所以迫切想发财。所以,一些人士争民主自由抛头颅洒热血,老百姓无动于衷,胜利了也不激动,失败了也不悲恸。如果有人打土豪分田地,用发财去号召百姓,立即一呼百应。”他还说,“中国人不知民主,只知发财。”

(6)何止那时候如此。近一个世纪过去了,今天,何尝不是如此呢?孙中山至死都没有实现民主的目标,二十世纪的他“输”了。如果他生在二十一世纪会如何呢?至少在“戏”中,他又“输”了,输得一塌糊涂!——一个是拼命地维护封建帝制,一个是玩命地推翻封建专制,该“欣赏”谁?面对这样的抉择,更多的人情不自禁地回到了“康乾盛世”中。

(7)或许有人要说,不就是两部“戏”遭遇不同吗?岂能如此上纲上线!殊不知,社会也是个“大舞台”,看戏也能看出价值取向。从《乾隆皇帝》到《雍正王朝》再到《康熙王朝》,每一个“好皇帝”,都能勾起人们一段“美好的回忆”,都能让众多国人“陶醉”好长时间,直至唱出了让康熙“再活五百年”的赞歌。

(8)“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今天尚且如此,上个世纪的孙中山怎么可能成功呢?“仍须努力”的太多了。而当务之急,莫过于让民众了解什么叫民主什么是专制,让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思路。(6分)

16.作者认为“孙中山斗不过康熙”的原因有哪些?(6分)

17.文题能否改为“《孙中山》为何斗不过《康熙》”?请阐述理由。(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70分)

(1)最近的调查显示,有许多中国人出于生存环境、个人前途等因素的考虑,有移民他国的意愿。

(2)《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说:“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1.C(A胚pēi、C疱pào、D创chuāng)

2.D((一气呵成:①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②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强调过程)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强调结果)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惊涛骇浪:①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涛。②比喻险恶的环境或遭遇;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视若无睹:虽然看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形容对所看到的事物漠不关心。)

3.页岩气是一种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暗色泥页岩、高碳泥页岩中,由连续生成的生物化学成因气、热成因气或两者的混合而成的非常规天然气。

4.(1)对困难要有足够的认识,才能战胜困难。只有不喜不悲的人,能当得大喜大悲。

(2)正如古人所说“非宁静无以致远”(引用)。平静而坚毅的心是最好的登山鞋。(比喻)

5.A(钦:敬,《史记选读》中第九页《太史公自序》书下注释。这里解释“钦佩”文意不通,根据上下文可以解释为“谨慎”,第七题B选项有提示。)

6.D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因为/用;表并列/你的;对,对待/表被动)

7.A.原因是“前世论刑之说详矣”。

8.(1)在这个国家,(要)侍奉那些贤明的大夫,以那些仁义的士人为友。是(1分)、定语后置(1分)、友(1分)

(2)我从前被文隐公知晓,而赵先生因此也知道我,只是没有机会与他见一面。被动句(1分)、繇(1分)、句意(1分)

(3)如今少卿您却用推荐贤士来教导我,恐怕跟我私下的愿望相违背了吧? 乃(1分)、介宾短语后置(1分)、无乃……呼(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安定的孟与时与我是同一科考的进士,而由于我年纪稍微长一些,(他)常常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我。我爱好古文,然而不与当世写古文的人苟合,独独与时真心推崇礼让我,是出自于他内心的真诚。与时因为授职成为成都推官,我也成为越中的县令,将要分别,没有什么东西拿来赠送给与时。只是推官是郡里主管刑狱的司理参军,读书人能说的,前世论述刑法的学说已经很详细了。

我读《尚书》古文(秦始皇焚书时,秦朝博士伏胜将《尚书》藏于壁中,后发现所藏“亡数十篇”仅剩下二十九篇。汉初朝廷派遣晁错去听伏胜讲授,用当时的官方文字隶书来纪录,记录下来的本子被称为《今文尚书》;《古文尚书》是汉武帝时在孔子塌坏的故宅壁中发现的,用古文书写,比今文《尚书》多十六篇,晋永嘉之乱时,《古文尚书》亡佚。):“谨慎呀,谨慎呀,使用刑罚要十分谨慎呀!”这是当世所用的孔氏《尚书》中的话。而伏生的今文《尚书》把“恤”改为“谧”,汉代的儒生传授它。太史公在《本纪》里说:“惟刑之静哉!”“静”就是“谧”。选取自古以来论述刑罚的要旨,没有像“静”这一字好到极点。这是真正的圣人的话,我把这句话作为对孟与时的劝告。

我出生在吴中,独独因为参加科举考试经过齐、鲁、燕、赵的郊区,曾经很想游览西北地区,只是没有机会去。与时从安定来到长安,又从太行山来到京师。如今又到蜀中为官,行经邛崃的九折坂,游览过剑阁和石门的胜景,难道不也壮伟吗!昔日王介甫(王安石)开始在大名担任司理,而韩魏公(韩琦)为太守,曾用“你年少,应当读书不应专心于官事”告诫他。而王介甫实际上未尝不读书,因此为韩魏公不了解自己而感到遗憾,而韩魏公的心意却是好的。所以我对于与时,十分希望在公务之余,不要忘记学习古人的勤奋。

孔子说:“在这个国家,(要)侍奉那些贤明的大夫,以那些仁义的士人为友。”过去张文隐曾对我说:“如今的人才,只有在翰林院的赵孟静是难得的人材。”嘉靖二十九年,鞑靼的骑兵迫近都城。公卿汇聚在内廷,先生独自表达激烈的主张,到内廷叱骂阉党,高风亮节,正气凛然,有汲长孺(汲黯)所比不上的地方,京城的人至今都能娓娓道来。赵先生是成都人。我从前被文隐公知晓,而赵先生因此也知道我,只是没有机会与他见一面。士人相知,哪里在见面与不见面啊!然而我心里想念他很久了。于是羡慕与时能与赵先生相见,更又为与时得到一名老师而高兴。

9.(1)国家遭受外族的入侵(1分);君王任用小人,昏庸无能(1分);诗人自己漂白在外,远离家乡(1分);且空怀济世之心(1分)。

(2)繁花触目,却叫人黯然心伤,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1分);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1分);“登临”二字统领全篇,引出下文所见所感(1分)。

(3)赞同。选景上,用远观的视角,选取阔大的意象,(1分);选词上,“来”“变”二字化静为动,富有气势。(1分);内容安排上,两句分别侧重于空间和时间的变化,显得深广悠远(1分)。

不赞同,言之成理亦可。

10.(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置杯焉则胶(2)通古今之变(3)不矜名节

(4)玉箸应啼别离后(5)人迹板桥霜(6)碣石潇湘无限路(7)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11.①曾经浑然圆满,活力四射,为了家庭而终日辛勤劳作。②如今年岁已高,腰杆弯曲,仍然有责任感,爱家人,希望能为家人承担风雨。③正视衰老,渴望健康,珍惜亲情,希望依靠自己的努力抵抗衰老。(答出1点得1分,两点得2分,三点得4分。意思正确即可。)

12.用比拟的手法,写出了岁月对父亲健康的日渐侵损,突出了衰老的不可抗拒性;(2分)借景物抒写内心深处对父亲的深厚情感,对父亲衰老现实的接受,为下文对父亲的理解作铺垫。(2分)

13.①父亲曾经的强壮和当下的衰老的对比;②“我”当初反对父亲使用保健品和现在呼唤保健品“来得更猛烈些吧”的对比;③ “我”对父亲衰老不放在心上与“我”确信伤感于父亲衰老的对比。(每点2分,学生如找出另外的对比,确有道理即可。)

14.①“我”希望父亲能够在十点钟后真的挺直了腰杆,恢复曾经的强壮;②“我”对父亲的健康梦的认同与理解;③“我”开始平静地接受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④对生命自然规律的无奈与认同。(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5.文章以电视剧《孙中山》输给《康熙王朝》这一耐人寻味的现象为引子,引出下文议论;(2分)然后对比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2分)最后对我国的民主现状表示忧虑,并指出我国民主建设任重而道远。(2分)

16.(1)怀念“辉煌”淡忘“伤痛”的民族心理;(2)国民深入骨髓难以根除的奴性;(3)国人民主意识淡薄(答“国人不知民主,只知发财”或“国人只注重物质利益”也可)。(每点2分)

17.不能。(1)文题让两个不同时期的人物相斗,看似荒谬,实则耐人寻味,启人深思,能激发阅读兴趣;(2)电视剧《孙中山》输给《康熙王朝》只是文章的引子,只是一种现象,文章旨在通过剖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而不是比较两部电视剧的优劣。(3)文题中的“孙中山”、“康熙”已不仅是两个人名,而分别是民主和专制的象征,以此为题形象地揭示了专制意识对国人的毒害之深和我国民主历程的艰难。(每点3分,任答出其中两点得满分).

第三篇:2013-2014学第二学期高二职中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湛江爱周高级中学2013—2014学第二学期

高二职中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共25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命题人:白海琼

注意事项:

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赝品笑靥笔墨纸砚狼吞虎咽....

B.抉择咀嚼大放厥词群雄角逐 ....

C.没落蓦然顶礼膜拜秣马厉兵 ....

D.皈依龟裂循规蹈矩归然不动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震聋发聩富丽堂皇张惶失措养尊处优

B.兵慌马乱荒诞不经不容置疑雾潦烟绕

C.寥寥无几历尽沧桑粉装玉琢乔妆打扮

D.浮想联翩心荡神驰伶仃孤苦茕茕孑立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1984年1月,邓小平曾视察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并为特区题词。

B.梁晋竹是清道光时人,距今不到二百年,他曾感叹当时的西湖醋溜鱼徒有虚名!

C.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

D.我躺在垫着稻草的地铺上,默想100多年前英国学者·德·昆西写的一篇著名论文:《论《麦克白》中的敲门声》。

4.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网络商务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湛江将继续推行跨行业跨地区的网络发展,为电子商务网站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湛江市政府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积极有效地扶持引导特别是中小企业积极金融危机。

A.趋势建造应付B.趋向建造应付

C.趋向创造应付D.趋势创造应付

5.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经北京宣武医院精心治疗,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在昏迷三个月后竟然起死回生,....苏醒过来并能开口说话了。

B.再过几个月就要高中毕业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好像漫长得很,可现在回 1

头一想,却如白驹过隙一般。....

C.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丁是丁,卯是卯,一点也不晓得变通。......

D.报纸和读者之间难以直接交流,电视则不同,当面鼓对面锣,可以与观众进行直接对话。......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面试开始,按照抽签顺序,1号候选人率先被召进了外企老总办公室。

B.把目前流行的中式服装称为唐装,严格地讲是不确切的,它其实是清朝马褂的一种延续。

C.她开始催我去找个女朋友,我嘴上应付着,背地里却阳奉阴违,仍每天一成不变地往返于家和单位之间。

D.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7.对下列句子所运用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们不会高声朗笑,不会拼死搏击,不会孤身野旅,不会背水一战。

②老师也是人嘛,难道人就永远不会犯错误?

③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两位高官因多拿住房补贴丢了乌纱帽。

A.①排比②反问③借代B.①排比②设问③比喻

C.①对比②反问③借代D.①对比②设问③比喻

8.填在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每当落日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________

①缕缕白色的炊烟

②弥漫在山野的四周③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

④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幕

⑤一种松脂燃烧的香味

A.①③⑤②④B.⑤①④③②

C.④⑤③①②D.④①③⑤②

二、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9 ~11题。

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会讲两种语言比只会说一种语言具有明显的实际好处——能够与更多的人交流。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证实,谙熟两种语言还有着更重要的优势,会说两种语言让人更聪明。掌握双语会对人的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高与语言无关的认知能力,甚至还能防止老年痴呆。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都认为第二语言是一种干扰,从认知的角度来说,会影响儿童的学业和智力发育。

他们的这种干扰看法没有错;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即使双倍折只是用一种语言,他大脑中的两种语言系统也都处于活跃状态,从而造成一种语言系统妨碍另一种语言系统的状况。

不过,研究人员现在发现,这种干扰与其说是障碍,倒不如说让使用者因祸得福。它迫使大脑去解决内部冲突,从而得到增强认知能力的锻炼。

许多此类研究得到的相似证据表明,使用双语的过程能够增强大脑的所谓执行功能——这是一种指挥系统,在我们作计划、解决问题以及执行其他各种对智力要求比较高的任务时,引导我们的注意过程。这些过程包括忽略干扰、集中注意力、随意在两件事情之间转换注意力以及牢记信息——这就好比在开车时记住一连串的方位。

为什么两种同时活跃的语言系统间的冲突会提高这些方面的认知能力呢?知道不久前,研究人员还认为,双语者的优势主要来自一种抑制能力,这种能力在压制一种语言系统的过程中得到增强。据称,这样的抑制能力有助于训练双语者的大脑在其他情况下忽视干扰,不过,这种解释显得越来越不够充分,以为有研究表明,即使在完成不需要抑制能力的任务时,如将任意分布在只剩的数字按升序穿成串,双语者的表现也比之使用一种语言的人出色。

双语者与只使用一种语言的人之间的另一种关键区别可能更为重要:前者具有更加突出的监控环境的能力。西班牙庞培法布拉的研究人员阿尔维特科斯塔说:“双语者需要频繁切换语言-------你可能跟爸爸说话时用一种语言,跟妈妈说话是用另一种语言。这就要求你注意周围的变化,这和开车时随时观察周围是一个道理”科斯塔和同事展开了一项研究,比较会说德语和意大利语两种语言的人和只会说意大利语的人在监控任务中的表现。他们发现,双语受试者不仅表现的更出色,而且他们参与监控的那部分大脑的活动较少,这表明他们在这方面更强。

9.以下对文中双语者的“优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与人交流的范围更广、能力更强

B.能通过增强抑制能力来排除干扰

C.注意力能在两件事情间自如转换

D.对获取到的信息记得更牢

10.下列不属于...双语者的两种语言系统冲突所造成的结果的一项是()

A.造成两种语言系统的相互妨碍

B.提升了双语者多种认知能力

C.对儿童的学业造成不良影响

D.增强大脑指挥系统的相关能力

1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双语可以开阔人的眼界,增强人的观察和应用能力

B.两种语言系统的交流,可以消除两种文化之间的隔阂

C.使用双语可以使人类思维更为活跃,从而避免大脑衰退

D.频繁切换语言,就能抑制参与监控的那部分大脑的活动

三、本大题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14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①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

焦郁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注】①惊:惊蛰,农历二十四气节之一。

12.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都是描写初春的雪景,借景抒情。

B.韩愈诗首联写出了诗人盼春喜春的心情。

C.焦郁诗首联写出了山村春雪迷漫的景象。

D.两首诗的尾联都借春雪抒发了诗人伤春惜时的情怀。

13.下列与两首诗有关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的首联都是对偶句。

B.两首诗都是首句入韵。

C.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

D.韩愈是唐代诗人,也是著名的散文家。

14.两首诗分别采用了什么表达手法来描写春雪?请简要分析。(4分)

四、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 ~18小题。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②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破灭之道也(规律)②率赂秦耶(全都)..

③固不在战矣(所以)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

⑤诸侯之所亡(灭亡)⑥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

A.①③⑤B.①②⑤C.③④⑤D.②④⑥

16.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赂秦而力亏而秦兵又至矣 ..

B.破灭之道也暴秦之欲无厌 ..

C.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之外 ..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则秦之所大欲 ..

17.第二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3分)

①比喻论证②对比论证③类比论证④引用论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8.把文中画线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3分)

②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4分)

五、本大题1题,共6分。

19.填写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给分,每空1分)

(1)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在河之洲,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4)苔痕上阶绿,;,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六、本大题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20 ~22小题。

两千年前的“蝉鸣”

说实话,要把曹操与关羽放到一块比,我还是更喜欢曹操。不管戏曲舞台上如何把他涂成大白脸,说他奸,说他狠,我总认为在三国时期,他不仅是个战略家、军事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一位对生活对人类充满大爱的诗人。

一般人往往记得曹操的两句诗。一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似乎有些消极,总在饮酒感叹人生的短暂。另一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倒很积极,说其不服老,人到暮年,依然志存高远。

东汉末年,群雄纷争,整日战争不断,曹操在《蒿里》一诗中写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他对生灵涂炭、人民煎熬于水火,充满了同情。虽在战乱之中,曹操对于未来的社会,仍抱有极大的热情,他在《对酒》一诗里描绘了一幅让我们今天读来仍会向往的“和谐社会”景象。诗云: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斑白不负载。雨泽如此,百谷用成。却走马,以粪其土田。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何等美妙的一幅理想社会画图:官爱民,民礼让。少有所亲,老有所养。头发白了就不应再干重活,到了高龄,会寿终正寝。风调雨顺,种一年吃三年。官吏清明,不贪赃枉法。民不违法,牢狱都空闭下来。尤其了不起的是最后一句:“恩德广及草木昆虫。”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爱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视自然万物之生命平等,皆施之以恩德。

近两千年之前,是何等进步的思考,是何等广阔的襟怀。

我曾经在一次诗歌讲座上说到曹操这首诗,有一位诗人下来提出了质疑:“这是诗吗?”这令我很震惊。一个诗人在灾难深重的时代,以极大的热情构写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这需要怎样的激情和怎样的爱心,怎样的襟怀和怎样的想象。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首积极明朗的政治诗,更可以看做一首诗人直抒胸臆、力争改造社会的言志之作。

古人评价曹操的诗,认为:“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这便是实实在在把曹操归入现实主义诗人行列了,当然是准确的。

我又想起那位“诗人”对曹操诗的“质疑”来。这些年来,诗界里流行的多是所谓诗人个人“内宇宙”的感叹,或者远离社会现实生活的“空灵”。许多年前,诗人公刘曾著文说:诗歌要关注人民的疾苦。当年就有位文学界的权威人士立即反驳:人民如今还有什么疾苦?甚至要组织文章进行批判。

我曾说过,文学不关心民瘼,自然人民也便不会关心文学。如果文学一味跟着低俗文艺想“娱乐至死”,那其实表明文学也已死了,至少那一部分已经死了。

说到现实主义,我想到一段德国现实主义的代表诗人哥特弗里特〃贝恩的话,他说那种“天使般的缥缈声调”,只是“迎合读者的伤感与纤弱”,“并没有能征服尘世,而是在尘世面前逃之夭夭”。

曹操的诗,正是要征服尘世,要改变尘世。他不仅限于在诗里说说,而且还实践着自己的理想,这当然是生命之诗,是和着血和死生的诗。

仍然是这个德国诗人贝恩,他说:“伟大的诗人却也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距离现实非常近——他内心装满了现实,非常之世俗,是一只从泥土中生长起来的蝉。”

多好,一只从泥土里生长起来的蝉!曹操于两千年前的鸣叫之声,至今仍响在我们耳边,让我们感动。

(选自《文艺报》,2011年8月12日,有删改)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戏曲把曹操造就成奸恶小人,丑化了他的形象。

B.曹操喜欢饮酒作诗,常写诗慨叹人生无常,比较消极。

C.在灾难深重的年代里,曹操满怀激情用诗歌抒写理想。

D.用古乐府诗体写时事,说明曹操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

2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头表示自己更喜欢曹操而不是关羽,旗帜鲜明。

B.文中引用曹操的作品分析其诗歌的理想色彩,很有说服力。

C.文章提到当代诗人的质疑,用以说明曹操的创作也有其历史局限性。

D.作者借用德国诗人的议论来评价曹操,起到了点题的作用,画龙点睛。

22.结合文意,谈谈你对文中画线部分的理解。(4分)

七、本大题3小题,共75分。

23.你发现班里有位同学最近情绪低落、无心学习。请你以同学身份写一段关心、劝慰的话。要求语言语言连贯、得体,不少于50字。(5分)

24.爱周学校2012级职业高考班为了深入交流、凝聚班集体,将组织一次外出聚餐交流活动。时间是7月7日晚,地点待定,费用每人20元(多还少补,账目公开)。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参加。参加原则:自愿。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拟一份通知。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完整、语言得体。(10分)25.请补充作文题目,再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多想_________

本篇作文要求如下:(1)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告诉你、唱、妈妈、看世足、飞上月球等;(2)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立意新颖;(3)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4)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5)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第四篇:2014年一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2014年一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一.照样子让大小写字母连成一家人。

ADFMEQRTH

dfmaqrthe

二.看拼音写词语。

bai huaqifanghuobanfeichangyangguangshan qing shui xiu

()()()()()Zhao jilian xijiang hu

()()()

三.选择正确的字或读音。

1.一只乌鸦口(喝 渴)了,到处找水(喝 渴)。

2.大(像 象)又高又大,身子(像 象)一堵墙。

3.听音(yue le)是一件快乐(yue le)的事。

4.银行(hangxing)门口停了一辆自行(hangxing)车。

四.识字加减法。

1.给口字加两笔可以组成好多字。

口---(只)()()()()

2.加一加。

元()()青()()先()()

2.减一减

哪()()河()()座()()

五.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旧()无()错()朋友()矮()甜()合()热情()

六.连线

透明的草坪一棵电脑

绿绿的空气一孔小树

弯弯的夏夜一方石桥

美丽的小路一双鱼塘

潮湿的翅膀一台手套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仿佛()鸟儿的欢唱,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的蓝天。

2.小鸟在前面带路,()吹着我们。我们像()一样,来到()里,来到()上,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朵朵花儿()。

3.古诗《春晓》写的是()早晨的景色,这首诗的后两句是(),()。

第五篇:2013-2014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沛县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4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畸(qī)形污秽(huì)迸(bèng)射如法炮(paào)制

B.虐(nuè)待炽(zhì)热熹(xī)微长吁(xū)短叹

C.家醅(pēi)挑剔(tī)褪(tuì)尽龙吟凤哕(huì)

D.执拗(niù)酷肖(xiào)挑衅(xìn)笃(dǔ)信不疑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诚皇诚恐逢场作戏碧海丹霞哑口无言

B.相形见绌无尽暇思饶有兴趣若无其事

C.盛气凌人看风使舵拖泥带水众目睽睽

D.沾沾自喜顾名思义彻夜不寐人情炼达

3、古诗文默写。(10分)

(1),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3)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6),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8)《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潘阳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B.有人认为,央视的“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C.5月,眉山市政府召开“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富裕美好和谐眉山”主题教育。

D.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指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发展成本过高,已成为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5、下列关于课外阅读名著及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凡尔纳的小说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海底两万里》描绘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潜艇任意穿梭在大海中,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异域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人类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B.罗曼罗兰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他痛感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欧洲是个躁动不安弥漫着腐败风气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他为此写下了《名人传》,叙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米开朗基罗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

C.贝多芬面对的是怀有敌意的维也纳,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困难无人问津。米开朗琪罗被迫为教皇服务,还被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开除教籍。托尔斯泰每创作一部作品必然有一批卑鄙小人对他进行恶毒的污蔑攻击。

D.《五柳先生传》作者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桃花源记》;《醉翁亭记》作者是宋代的欧阳修,《满井亭记》作者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他是“公安三袁”之一。

6、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3分)

材料一:截至2011年底,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已达7872万辆,年均增速在20﹪左右,大大高于经济增速。大量汽车的增加会带来环境污染,并且随着能源危机的临近,油价越来越高,目前中国急需赶上世界最新趋势,在汽车行业大力发展混合燃料、替代燃料。

材料二:在大多数徐州人眼中,汽车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但徐州市的人口密度很高,汽车的急速增加造成一些地方机动车道越来越宽,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越来越窄,停车越来越难,形成一系列安全隐患。而要缓解交通压力,首选的策略就是发展公共交通。目前,徐州市轨道交通规划已完成各项论证,轨道交通1号线已于2013年开建,2017年建成,这将极大环境市内交通拥挤的状况。

问题:结合材料,请你就“”未来汽车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至少写出3点)

二、古诗文阅读(23分((一)阅读课内文言语段,完成7-10题。(14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卷石底以出()(2)影布石上()..

(3)斗折蛇行()(4)以其境过清()..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心乐之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B.①全石以为底②以丛草为林 ..

C.①皆若空游无所依②浊浪排空 ..

D.①不可久居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0、文中第二段写出了小石潭水有什么特点?运用了怎样的写法?请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课外文言语段,完成11-13题。(6分)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 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注】①舒:僮仆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既反()(2)奚亡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3、由这篇寓言凝练而成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三)古诗鉴赏。(3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一、二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势: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浩荡”表现离愁深广,“白日斜”烘托出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作者又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C.诗的三、四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D.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与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不谋而合。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端午的鸭蛋》中的节选部分,完成第15-18题。(12分)

①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②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③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④小时读囊萤映雪的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15、①段主要介绍的是高邮咸蛋的特点:、。作者采用了的表达方式。(3分)

16、“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吱”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3分)

17、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蛋久久不能忘怀?(3分)

18、第④段作者写到了“囊萤映雪”的故事。它和本文主题有关吗?谈谈你的理解。(3分)(二)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9-23题。(15分)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

照的对象。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黄山全是石峰。裸露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鹰也不去那里,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世人赞叹它们独绝的姿容,很少去想在终年的烈日下或寒飙中,它们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

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份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我在迎客松后边的山崖上仰望一处绝壁,看到一条长长的石缝里生着一株幼小的松树。它高不及一米,却旺盛而又有活力。显然曾有一颗松籽飞落到这里,在这冰冷的石缝间,什么养料也没有,它却奇迹般生根发芽,生长起来。如此幼小的树也能这般顽强?这力量是来自物种本身,还是在一代代松树坎坷的命运中磨砺出来的?我想,一定是后者。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决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它虬劲和富於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为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它们站立在所有人迹罕至的地方。那些荒峰野岭的极顶,那些下临万丈的悬崖峭壁,那些凶险莫测的绝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棵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它们彼此姿态各异,也神情各异,或英武,或肃穆,或孤傲,或寂寞。远远望着它们,会心生敬意;但它们——只有站在这些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荡与博大。

於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战场上永不倒下的英雄,沉静的思想者,超逸又具风骨的文人„„在一片光亮晴空的映衬下,它们的身影就如同用浓墨画上去的一样。

但是,别以为它们全像画中的松树那么漂亮。有的枝干被飓风吹折,暴露着断枝残干,但另一些枝叶仍很苍郁;有的被酷热与冰寒打败,只剩下赤裸的枯骸,却依旧尊严地挺立在绝壁之上。於是,一个强者应当有的品质——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取与自信,它全都具备。

现在可以说了,在黄山这些名绝天下的奇石奇云奇松中,石是山的体魄,云是山的情感,而松——绝壁之松是黄山的灵魂。

19、黄山绝壁松外形有什么特点?在作者眼里,它有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20、作者说:“给我以震动的黄山松”,请简要概括使作者“震动”的原因。

21、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4分)

(1)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

(2)它们站立在所有人迹罕至的地方。

22、文中画线句子②用了什么写法?请简要分析。(2分)

23、通读全文,谈谈你对“绝壁之松是山的灵魂”这句话的理解。(3分)

四、作文(65分,含书写分)

题目:那一刻,我含泪微笑

要求:①以“那一刻,我含泪微笑

“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3分)D2、C3、(10分,每空一分,添字漏字错字则该空不得分)

①采菊东篱下 ②直挂云帆济沧海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④蜡炬成灰泪始干⑤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⑥不畏浮云遮望眼⑦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⑧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

4、(3分)D5、(3分)C6、(3分)(回答出以下答案中的三点即给3分,其他答案只要能依据材料,或联系国情以及徐州的实际,言之有理亦可)①为了保护环境,应该科学地限制汽车,特别是私人汽车的拥有量。②面对能源危机,汽车应当使用更加环保的燃料。③实施优惠政策,发展新能源汽车,推行小排量汽车。④改变人们有关汽车的传统观念。⑤加大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实行人车分流,杜绝安全隐患。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公交出行。

二、文言文阅读(23分)

(一)(14分)

7、(4分)①弯曲②映在③像北斗星一样④凄清

8、(3分)B9、(4分,每句各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即给分)

①(鱼儿)呆呆得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②(我)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10、(3分,用自己的话来答,言之成理即可)第二段写了潭水清澈见底的特点,用了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来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二)(6分)

11、(2分,各1分)(1)既;已经、„„之后(2)为什么、怎么

12、(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即可得分)岔路之中又分岔路,我们不知道羊往哪边跑了,所以就回来了。

13、(2分)①(1分)歧路亡羊(多歧亡羊)。②(1分,能抓住一个要点,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它告诉我们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至于误入歧途)。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三)(3分)

14、D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一)(12分)

15、(3分)质细、油多、说明。

16、(3分,能否去掉1分,原因2分如果只回答能否去掉,没回答原因本题不得分,言之成理即可)不可以,“吱”,绘声绘色的描摹出筷子扎进咸鸭蛋红油从中冒出来的动感和快感,生动地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

17、(3分,扣住对“童年生活”和“家乡”的怀念,言之成理即可)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实际上是对儿时的生活,对故乡不能忘怀,而不仅仅是咸鸭蛋。

18、(3分,言之成立即可)示例一:有关,作者由萤火虫在咸鸭蛋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练囊,很自然,很随意,体现了江南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风格。示例二:无关,全文通过写“端午的鸭蛋”,表达对儿时生活和家乡的怀念,而车胤苦

读的故事与本文主题没有丝毫关系,还使文章结构不严谨,是赘笔。

(二)(15分)

19、(2分)外形特点:树干瘦硬(遒劲、富于弹性也可),有的树干被吹折;树叶黑绿;枝条远伸。品质: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取、自信。20、(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黄山松给作者以震动的是:①它生长在极顶和绝壁上,有着顽强的生命力;②它在恶劣与凶险的环境中磨砺,强化出非凡的性格与精神③身处绝境却卓立不群;志怀高原;④无论苍郁与枯败,都具有强者的品质。

21、(4分,每小题2分,修辞1分,表达效果1分)(1)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绝壁上破土而出的绝壁松枝叶茂美的特点和奋取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绝壁松的赞美。(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绝壁松在绝境中傲然挺立的姿态,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22、(2分,手法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绝壁松与恶劣环境斗争的坚强精神及顽强生命力。

23、(3分,绝壁松的精神1分,富有生命气息1分,表达流畅1分。)黄山绝壁松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进与自信的集中体现,昭示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存在,使黄山更富有生命气息和人格化的气质,所以作者把绝壁之松看做黄山的灵魂。

下载江苏省射阳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教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射阳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教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