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应用型大学英语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摘 要] 英语教学论文在实践北京联合大学“建设应用型大学、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办学宗旨的过程中,应用文理学院外语系致力于建设一个以英语语言文学为基础、以商务技能为特色教育的应用性本科英语专业,其目的是要在确保英语专业基础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英语专业学生服务首都国际大都市建设的能力,寻求应用性英语学科与专业建设中传统与创新的契合。
[关键词] 应用性教育 英语语言文学 学科专业建设
进入 21 世纪,北京联合大学坚持“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努力实践“办学为民,应用为本”的办学理念,统筹学科专业布局与发展,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
[1]。面对北京市大众化高等教育以及建设国际大都市英语人才市场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外语系提出了建设一个以英语语言文学为基础、以商务技能为特色教育的应用性本科英语专业;坚持面向首都社会经济建设,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基础;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较高的人文素养,掌握国际商务、文化交流、英语教育、外事文秘等基本技能并能娴熟地用英语服务于首都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高级应用性英语人才。
一、应用性英语学科专业
“应用型大学必须通过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来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科要为专业建设提供支撑,专业发展要对学科提出明确的要求”。学科以发展科学研究为目标,而专业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两者侧重点不同,因为两者的构成要素、设立原则以及划分方法不同[3]。北京联合大学应该“以为地方区域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原则,主动 适应首都产业结构变化,建构应用性学科专业体系,大力发展新兴专业和面向应用的专业。贯彻面向应用、依托学科的专业建设理念,以应用为向导、以学科为支撑,带动专业发展”。
英语语言文学是属于“文学”学科门类中“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在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下,中外文化思潮相互渗透、交流、碰撞和融合,社会市场对英语人才规格的要求已经从“岗位稳定型”向“岗位适应型”
过渡。英语专业过分单调、传统和强调模仿记忆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既然北京联合大学已经明确了“办学为民,应用为本”的目标,那么我们就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为首都北京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原则,与时俱进地调整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建构一个融传统学科优势与应用性专业特色为一体的应用性英语学科专业,最大限度地培养适应首都社会经济建设的高级应用性英语人才。
二、应用性英语学科建设
应用性英语学科建设首先应该考虑如何建设一支具有应用性英语学科特色的师资队伍,解决好应用性英语学科的研究方向与方法问题。2005 年末,英语语言文学学科被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确立为院级重点建设学科。三年多的学科建设有效推动了外语系教学科研工作,提高了教师对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职责的认识。然而,我们的学科建设带有较大的专业属性,尚未形成自己的应用性特色。因此,它仍然是在为英语专业建设提供基础性支持,还谈不上以学科建设拉动或者带动专业建设。尽管如此,我们十分注重挖掘传统学科建设中的创新意识,既世界教育信息 2010.10与时俱进,又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去培育自己的科研特色和优势。“所谓特色就是人无我有,所谓优势就是人有我强”。2008 年,我们根据这一原则,对英语语言文学院级重点建设学科的研究方向做了微调,下设“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和“第二语言习得与专门用途英语”两个研究方向。
1.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属于英语语言文学的基础性学科研究方向。我们强
调英美文学作品的文化解读和影响研究,为建设一个应用性英语专业提供基础性学科支撑。
我们首先强调认真研读英美文学经典作品,挖掘其中的西方文化元素,强化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在《“从放弃中得到拯救”———读罗伯特·弗罗斯特的 < 彻底的奉献 >》一文中,黄宗英用史实证实了这首诗歌不愧为“一部用十几行无韵诗写成的美国历史”。当弗罗斯特在这首诗中说美国人“拥有着当时不被[他们]拥有的东西”时,他一方面指当时他们对这块土地的所有权被英国所剥夺,而另外一方面他指当时的美国人并没有真正爱上这块土地。这种“软弱”只有当美国人真正意识到他们必须像热恋中的情人那样热爱自己的国家时才能够被克服。
为了“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他们学会了“放弃”、学会了“奉献”,因此“立刻从放弃中得到拯救”这一研究体现了文学文本文化释读的应用性文学研究价值。
由于英语专业学生最核心的能力是文本的解读能力,因此如何通过貌似简单的文本语言外壳去解读深邃的文化意义,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我国英语专业开设英美文学与文化类课程的目的所在。外语系近年有不少毕业论文得益于学生在“高级英语”和“英美文学”等课程上的文本释读。比如,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2002 级英语专业徐文静同学的《< 女勇士 >:一首由女性复仇走向自我歌唱的赞歌》(2006)、2003 级张睿靖的《〈瓦尔登湖〉中的朴素意义》(2007 年)和 2006 级侯蕾的《心灵的旅行: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的象征意义解读》(2010 年)等校级优秀一等奖毕业论文,都是学生在认真研读经典原著的基础上,通过文本看到了中西文化差异或者西方文化精髓给现代人生命意义所带来的启示。
其次,我们加强翻译实践研究,打造学术著作翻译优势。近年来,外语系连续翻译出版了几部学术译著:《筑就我们的国家———20 世纪美国左派思想》(三联出版社,2006)、《圣经文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和《罗蒂自选集———哲学、文学和政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这些学术译著起点高、难度大,颇有影响,为打造外语系英语学术著作翻译的优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外语系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深度和质量。
第三,2008 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之前,黄宗英主持完成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汉英北京2008 年奥运会、残奥会常用词语手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外语系多位教师参与了这项任务。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刘敬民先生认为它“必将成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以上这些科研成果都说明北京联合大学在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英语学术著作翻译等方面的进步和实力,为探索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性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2.第二语言习得与专门用途英语研究第二语言习得与专门用途英语研究方向属于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之下的应用性交叉研究。第二语言习得主要涉及对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过程的观察、描写和解释,人们通常从语言学、社会、心理、认知等角度去研究它。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指导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外语教师的教学、外语能力的评价有直接而显著的作用。专门用途英语是指在某一社会领域中使用的、用于实现某些特定交际功能的英语。
目前北京联合大学开设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有旅游英语、秘书英语、商务技能(商贸英语)等。这些课程着重于培养学习者在特定社会语境中如何有效地使用英语作为跨文化交际手段的能力。20 07 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周明、王洪主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收录了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外语系教师撰写的19 篇论文,为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作了有益的探索。2008 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黄宗英主编的《传统与创新的契合———英语语言文学研究论文集》,收录外语系教师教学与研究论文 27 篇,充分展示了北京联合大学在探索应用型大学应用性英语学科专业建设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是建立在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于 2007、2008 年两次联合举办“应用性英语学科专业建设学术研讨会”的基础之上。它将教学科研、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起World Education Information 2010.10来,探索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性英语学科专业建设的新路径,既体现了继承英语语言文学的学科传统,又体现了外语系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创新精神。
三、应用性英语专业建设
1.专业基础教育外语教育应该与时俱进,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许多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计已经从原来以培养语言技能为主要目标转变为以培养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为主要目标。比如,根据北京工业大学外语学院网站介绍,该院英语专业商务方向主要培养能够“适合在跨国公司从事商务管理实践”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其办学特点是实施“英语+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其培养目标是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将有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扎实的商务理论基础,较强的商务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实现两种能力结合;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听、说、读、写、译等专业基础课以外,增加了涉及管理、经济、贸易、金融、会计、营销等方面的“主干方向课程”,最重要的变化在于原来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语言学概论”等高年级核心课程被列入“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复合型人才比较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然而,这种培养模式在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矛盾。李赋宁教授在他的自传中说“:我国的外语系首先要满足国家对于各方面外语人才的需要。最重要的一点是打好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这虽是老生常谈,但一定要保证做到。课程设置应是多方面的,但不可能很深,因为不可能使外语教师专业化”。当然,许多综合性大学可以通过整合多学科教育资源优势来解决外语教师专业化问题,但是如何保证外语专业的教学质量问题却经常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应用文理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入学总成绩并不理想,且英语单科成绩总体偏低。显然,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教学质量,确保我们的学生能够享受一个英语专业学生所应该享受的高等教育学习过程。
2006 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之后,我们尊重外语教育的规律,研究教学对象,注重因材施教,重视英语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想方设法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认真实施教学质量工程。2008 年,应用文理学院英语专业 2004级全体学生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8)的一次性通过率达到了 58.33%,超过全国一次性平均通过率 13.05个百分点,超过其他同类院校一次性通过率 16.84 个百分点[10]。
2008 年,外语系英语专业 2006 级全体学生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的一次性通过率达到了 72.22%,超过全国一次性平均通过率 10.39 个百分点,超过其他同类院校一次性通过率 16.08 个百分点,取得了优异成绩。
2.理论联系实践目前,应用文理学院在英语专业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第一,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英语专业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接触社会机会较少,理论与实践基本脱节,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应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弱,不能体现应用性教育的特点。第二,重语言能力轻素质培养。教学方法比较陈旧,以传授语言知识为重点,忽视创新素质、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足够的锻炼。第三,学习方法陈旧。在学习上主要还是被动地吸收知识,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资源,开拓第二课堂进行个性化自主式学习,学生的知识面不宽,难以适应北京建设国际大都市新形势的要求。第四,专业特色不明显。大部分课程仍然以语言技能为主,虽然在高年级开设了商务文秘技能类课程,但没有形成综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以上不足,我们在专业建设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2009 年建成了联合大学“同声传译实验室”,加强了商务文秘技能类实践教学环节和综合实践课程建设,初步构建了校内实践教学体系。与此同时,拓展校外就业实习基地,增强学生接触与服务社会的机会,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第二,狠抓教学六个基本环节:朗读、课外阅读、备课、上课、课外作业、考试,保证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第三,增强素质教育意识,强调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挖掘英语语言外壳之下的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语言世界观。第四,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进学习方法,积极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第五,加强国际合作办学,提高“出国率”,2010 年英语专业共毕业 51 名学生,其中 12 人已经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瑞士攻读硕士学位。
3.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为了更好地体现应用性英语专业特色,英语专业已经在逐步实施一个以英
语语言文学为基础、以商务技能为特色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课程分为三大模块:英语基础课、商务技能课、人文素质课。(图 1)4.实践教学随着发展应用性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北京联合大学英语专业积极挖掘社会资源潜力,同时充分利用校内良好的实践教学硬件环境,切实有效地开展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008 年春季,应用文理学院与高等教育出版社签署了协议,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基地。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了解了国内外英语教材的发展态势,外语教材编写、编辑、出版的过程,编辑的职责与能力要求;通过调研全国高校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公共英语所开设的课程及使用教材情况,学生更加明确了全国高校英语教学的基本情况、不同院校对英语教学的不同要求、所开设的课程及其教学效果等。这些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明确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思考就业出路和充分认识英语语言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都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结合北京联合大学“国家级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英语专业利用同声传译实验室开发了“新闻听译”、“秘书英语”、“商务技能”等实践教学课程,培养了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比如,“英语新闻听译综合实践”教学项目的具体教学步骤包括以下六个环节:新闻听写、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新闻口译、新闻笔译和评论写作。教师首先将录制的BBC/VOA/CNN/CRI等权威英语电台新闻节目分句播放,学生进行听写;然后是“分组讨论”和“代表发言”;接着进行“新闻口译”,即每 4 人一批分别进入 1~ 4 号译员间,对教师播放的新闻同时进行口译训练;之后,是“新闻笔译”,即用新闻体中文将所听写的新闻译成中文并进行小组讨论和代表发言;最后是“评论写作”课外作业环节,即根据所听写的新闻内容,自拟题目并进行调研,然后用英文写出 400 字以上的一篇评论性文章。这项练习融听力、阅读、翻译、作文为一体,不仅能够提高同学们的听力技能,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新闻文体的认识、口译能力、笔译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我们提出了建设“以英语语言文学为基础、商务技能为特色教育”的应用性英语本科专业的设想,并且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做了许多扎实工作。目前,应用文理学院外语系教师不但能够注意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而且能够自觉地将文化意识融入应用性英语学科和专业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教学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为创建一个适应培养首都社会经济建设急需的高级应用性英语人才的基地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徐永利.重温邓小平教育理论 奋力改革锐意创新[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5-7.[2][6] 柳贡慧.办人民满意的应用型大学 [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7.
[3] 孙建京.英语教学论文 应用型大学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基地研究[M].北京:中国电力大学出版社,2007.[4] 柳贡慧,徐静姝,鲍洁,唐少清.应用型大学建设之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09-113.[5] 徐品中.复合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1):111-113.[7] 黄宗英.“从放弃中得到拯救 ”———读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彻底的奉献》[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65-70.[8] 蒋效愚.北京 2008 年奥运会、残奥会常用词语手册[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9] 李赋宁.学习英语与从事英语工作的人生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 黄宗英.传统与创新的契合———英语语言文学与英语教学研究论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第二篇:大学英语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案
大学英语“三位一体”实践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保证。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整合、应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构建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时,要遵循人才培养的教育规律,突出实践,强化应用,但同时也不能削弱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应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即知识学习—知识应用—实践能力训练,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目标明确了大学英语需要转变思想,把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重点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性实用能力上来,也体现了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三、“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
根据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要求,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结合怀化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融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模式包涵了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优化构建、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大学英语课程测评体系的优化、课外拓展性教学延伸以及教师和教学管理。
四、实施方案、措施和途径 1
1.建立大学英语课程新体系
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鉴于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不尽相同,各高校应参照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给基础好的学生以发展空间;既要保证在整个大学期间英语语言水平的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以满足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根据外语习得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大学英语课程新体系由两大块构成:①课堂内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视听说教程的教学和选修课程教学;②课堂外体验式实践教学。
综合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诸方面的基本技能,是积累语言基础知识的过程,重视开发学习者的自我潜能。协同《视听说教程》、《快速阅读教程》和《写作教程》全面实现《课程要求》规定的“一般要求”的教学目标。作为积累知识的平台,综合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以便为所学专业的专业英语学习扫清语言障碍,保证大学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视听说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视听说课程的学习为巩固综合课程所学到的基本技能提供了一个实践运用的平台。目前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能力较弱,哑巴英语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要求相当迫切,因而进一步加强听、说能力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选修课程的开设是认真贯彻、落实了2007年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即“大学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是也应充分考虑对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并要求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同时,在大学阶段增设不同类别、内容充实、各具特色的大学
英语选修课程,不仅能使目前较为单一的大学英语课程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同时也能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为他们提高英语综合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真正做到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学习、差异化教学。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特长、认知风格、专业需求、心理特质、人格特征等诸多因素出发,在满足限定的基础水平的前提下选修适合自己的课程,挖掘自身的潜能,将培养语言技能与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语言水平获得提高,而且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能获得一些语言应用技能和比较宽泛的知识。选修课课程分为三类:①语言知识、技能及应用类课程:语言知识、技能课程,一方面指进一步夯实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课程,查漏补缺;另一方面主要指听说读写译各有侧重的单项语言技能提高课程。应用类课程旨在满足社会需求,注重英语的实用性,如应用文、商务函电、合同、广告等。②语言文化类课程: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语言的思想内涵,在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和熏陶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通过高素质的英语原文化、艺术环境熏陶,能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人生观、科学观等,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使他们在思辩中,在运用中学习语言、丰富文化知识,使中西方文化相互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满足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需要。③专业英语类课程:根据不同的学科门类、专业特点,开设适合学生本专业需要的专门用途英语(ESP)选修课,实行双语教学,以培养学生在本专业和相关专业领域的口语和文字交流能力,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国外本专业领域内的最新发展进程和研究动态。如中文专业学生可开设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英美影视鉴赏等课程,计算机专业学生可开设计算机英语,旅游专业学生可开设旅游英语及旅游管理等课程。
大学英语体验式实践教学,突破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重“体验”、重“实践“和“输出”,通过努力发掘、拓展课外体验式实践教学活动来延伸、补充、加强大学英语教与学,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能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以灵活的教学方式、轻松的学习氛围,提供比课内学习丰富得多的教学手段和内容,而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造必要的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让
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英语、体验英语、实践英语,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语境化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达到理想的教与学的效果,逐步建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大学英语课外体验式实践教学为一体的多元化、立体化、层次化、自主化、个性化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
可见,两大类课程的开设提供了知识平台和实践平台,保证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实现。
2.创新教学方法
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历来都是外语教育工作者探讨和研究的焦点。从国外英语教学法流派的形成与演变到中国当代英语教学法流派都足以证明任何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但也说明了无论哪种方法都折射出历史的继承与现实需求的影响。
根据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方法的创新包括:
1)基于多媒体、网络的智能教学
通过声音、图象、文字、动画的立体式教学,把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实现教师、学生、教材以及教学方法的新组合。
2)任务型教学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以个人的学习特点为基础,在探索知识的同时,探究适合于自身全面发展、长远发展的学习策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与合作等方式,完成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多样化任务,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和快乐,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的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践运用能力的提高。
3)分层教学
强调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着眼于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本教学策略将学生的个别差异视为一种可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在班级授课的前提下,融个性化、个别化的教学理念,不同层次的班级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方面,“长善”那些英语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另一方面,“救助”那些因英语基础差、失去
兴趣、信心的同学。计划在2010级经济学系和体育系实施分层次化教学改革实验,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方法。
4)语境化教学
汉语环境下的英语学习困难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汉语认知结构会对英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二是英语语境缺失的影响。在学生英语语言认知模式没有形成的情况下,学生被迫用汉语的认知模式来代偿英语的认知模式,势必造成两个认知系统不兼容的心理障碍。语境化教学贯穿于精读和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它强调语言运用突出语境化、运用语境化策略如语境化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语境化思维模式的培养;应用现代化技术创设外语教学语境等。通过营造语境化的教学氛围来实施教学,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感知语言、学习语言和应用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5)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就是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课堂内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及效果评价,并且力求能随机进入学习并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即:课前、课后给学生布置任务,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中心。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应注重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提供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观察、破译、内省、质疑、寻求替代和调研。开展课程活动研究并改进课程活动实践,培养和提高教学意识和教学执行能力。
以上几种教学方法相互贯通,融为一体,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文本内容对学生因材施教,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3、建立大学英语课程测评体系
1)充分发挥测试的积极反拨作用和导向作用,把握好测试题型和试题的设计,使课程的测试导向以检测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尤其是听说能力,兼顾读、写、译能力。测试方式主要采用期中、期末考试等方式。测试形式力求多样化,如:考试与考察;独立完成与团队合作完成;闭卷与开卷;笔试与口试相结合;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语言基础和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相结合;
2)成绩评定主要采用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肯定学生的进步,减少考试的压力,尤其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的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较为公证、客观、准确的评价,参考因素主要包括如: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参与课内外活动的表现情况、完成课内外学习任务情况、平时小测试、学习过程档案、问卷调查等。
4、重视教学管理及教师培养
1)规范管理 为适应学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先后出台了《大学英语教学部岗位职责管理办法》、《大学英语教学部科研及其他各项奖励制度》、《大学英语教学部教师行为规范》、《大学英语教学部督导工作条例》、《大学英语教学部教学检查制度》等20余项制度。
2)重视教师培养 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引用力度和大力支持在岗教师的升造和访学,使我部基本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3)重视团队建设 整合现有的师资,重点打造应用语言学为首的教学团队,为课程建设提供有利的保证。
大学英语教学部
2010.5.30
第三篇: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1-8-8信息来源:《计算机教育》 作者:李 祥
1绪论
我国软件产业的年销售额和出口额递增速度保持在35%左右,2005年销售额将达到2500亿元,出口额将增至50亿美元。按合理的金字塔型软件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我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2007年我国IT市场总值将达到519亿美元,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世界IT产业生产基地和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正陆续在我国设立,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在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据测算,我国为了发展信息产业,每年至少需要100万人才,其中专业人才需求在40万人以上,我国每年只能培养20万左右,缺口很大。
目前,我国软件高级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在中国,国内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每年高达20万人,而高校计算机毕业生中的软件工程人才还很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的极度短缺。尽快培养起适合信息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已经成为信息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中国的软件产业正遭遇着人才悖论的尴尬:软件工程人才过剩。深层次分析表明,软件工程仅仅多的是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技术掌握层次低、缺乏诚信的人员。事实上,中国软件工程人才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新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出合格的、适应我国软件产业需要的软件工程人才,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2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
社会对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目的来分析,现代社会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理论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
2.这种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了更高的要求。
3.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培养过程,同样也能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层次
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总体主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国家的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体制进行重大变革时,高等学校为了适应这种重大的变革,需要进行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是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首先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并对每一个专业,包括增设的专业、合并后的专业的培养目标重新定位、设计新的培养规格、制定新的培养方案、选择新的培养途径。
第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整体适应社会的表现。当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交付社会检验,社会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时,就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是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调整,进而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培养途径,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第三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局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用原定位的培养目标予以评价时,学校认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不能很好地符合学校的定位和专业的培养目标时,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它是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标准,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定位及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即更好地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
上述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和优化。
4我院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结构及特点
软件工程专业是我院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在依托计算机类专业优秀的军工特色力量的基础上,充分整合中外教学资源,于2002年建立起来的一个面向IT领域的全新的特色专业。作为一个新型专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始终在不断的调整与优化过程中,从最初的两个专业方向,到目前拥有信息处理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网络应用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财务管理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科学计算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资源信息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等六个专业方向多样化与个性化教学的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框架体系如图一所示:
整个课程培养体系包括公共基础、核心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培养、实践教学培养四个方面构成: 公共基础:主要从学生整体知识需求出发,按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及高校教学整体框架需求设置,包括语言基础、体育类基础、数学基础、工程基础、经济类基础等课程;核心专业基础:按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整体需求,重点加强学生在操作系统类、软件方法类、数据结构类基础课程的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原则,按按学生在应用中体会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课程体系:按照当前技术发展及企业需求,侧重于培养学生工程管理、程序开发、数据库应用、网络应用四大方面的技能,在程序开发技能侧重于系统开发级、应用开发级和网络开发级三个方面;实践教学技能是与专业教学体系同步,更侧重于从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培养的过程性。
作为新型IT类专业,在办学上有如下特点:
(1)双语教学:采用美国电脑行业软件人员最新教学方法和原版教材,大部分专业课程由美国莫斯理工学院派遣专业教师进行中、英双语执教,并配有东华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师参与教学与辅导,同时大量增加英文课程及专业英语课程。
(2)职业证书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参照美国莫斯理工学院软件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莫斯软件学
院将实行学历教育与国外权威证书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合格毕业生须拿到两个以上权威软件专业证书,如国家计算机等级(三级)考试证书、计算机水平考试证书(中级)、思科的CCNA、微软的MCP或甲骨文的OCP等认证证书;同时获得东华理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3)工程化与实用性。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实践和工程方面的课程,结合最新软件发展潮流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重视案例教学和实用技术教学,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和工程能力培养,加强CMM、ISO9000等工程管理以及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建立多样化教学体系与模式,使学生熟悉现代软件生产的流程,建立起符合软件工程思想和软件生产工厂化要求的培养体系。
(4)双毕业证书:当莫斯软件学院的学生通过了教学计划要求的课程与学分后,可取得中国教育部颁发的东华理工学院毕业证书,与此同时还可获得美国莫斯理工学院颁发的毕业证书
(Certificate of Graduation)。
(5)产学研结合。将与软件园、著名软件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途径和条件优越的软件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参与实际的软件开发工作。允许用高水平的开发成果和管理成就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用研发来加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密切教学与软件产业的联系,并进一步促进教学工作。
5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探索
自我院软件工程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以来,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一直在进行相应的改革尝试:
(1)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自2002年来,双语教学一直是本专业坚持卓有成效的一个特色。在聘请师资、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不少尝试,曾聘请过欧美外教、印度外教、海归留学人员,现有外教5人,在各年级中共开设了近20门专业双语课程,并先后尝试过中外双师同步授课、中外双师异步授课、外教授课等多种模式,积累了大量的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资源。
(2)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索:在专业教学中,即坚持专业主线一致性原则,对于重要专业课程要求统一要求,又针对学生兴趣,广泛开展个性化教学模式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成多模块、多方向教学。在06级教学计划中,分为英语和日语两个语种进行教学,同时,还设置了信息科学、电子商务、网络软件、嵌入系统四个专业方向,供学生自由选择;②在实践技能培养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特性进行个性化引导,并通过教师导师制工作模式,将不同兴趣的学生纳入不同的工作小组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小组为中心辐射扩大影响,从而达到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的效果。
(3)实践教学模式探索:首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调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提高单项技能水平。课程实验中普通要求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在课程设计的指导与检查中,特别强调学生过程管理及协作精神培养;其次,坚持与企业相结合,将产学研相结合,建立了企校联合实验室,让学生在校期间直接参与到企业实际的项目中去,现已与北京文思合作成为了联合实验室;再次,在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等综合性实践环节上,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分散模式管理,即请企业的技术骨干到学校指导学生实习,也将一部分同学送到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中去。软件工程专业02、03级的生产实习,都分为校内和校外实习两部分进行,为保证实习效果,学校除了将一部分同学直接送到软通等大型软件企业之外,还先后从文思、软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携带公司实际分解项目,来校指导学生的实习,模拟公司化的生产与管理流程,取得较好的效果。
6结束语
总之,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根据社会与应用型人才需求相适应,它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在遵循高校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不断调整,充实新的内涵,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作为培养应用型
软件技术人才的软件工程专业来说,更是如此,这也奠定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
第四篇:应用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应用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一、建设基础
(一)牢固树立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将精力主要投入本科教学
“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鼓励高层次高水平教师为本科生上课,并将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作为二级学院考核的重要指标。2011-2015年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一直保持在98%左右;以2015/2016学年计,教授人均授课达到140课时、副教授达到人均200课时。
学校通过修订或出台《教师教学工作基本规范》、《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教育教学能力考评办法》、《青年教师助教工作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开展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双周测试与集体答疑辅导”、“课程过程化考核”和“本科生系列导师制”等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教育教学中,并在“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的推动下,本科教学更加规范。
(二)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初步构建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特色专业体系
学校现有49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农学、文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轻化工程入选上海市特色专业;轻化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入选为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风景园林入选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十二五期间,学校瞄准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产业规划蓝图与发展需求,对接先进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增设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复合材料与工程、交通工程、通信工程等新专业;对接现代绿色化工产业的发展需求,优化了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轻化工程等专业的培养模式;对接现代服务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改造升级了会展经济与管理、风景园林、文化产业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以行业岗位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新建了“安全+土木”、“现代制造+工程管理”、“电气自动化+轨道通号技术”等复合型专业方向。初步创建了专业链与产业链的衔接机制,形成了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干学科,经济学、法学、农学、文学、艺术学协调发展,为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专业体系。
(三)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行业岗位需求设置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十二五”期间,学校十分重视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驱动课程改革,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工程相对接”的原则,率先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风景园林、土木工程等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中探索依据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研制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本贯通”、“双证融通”、“以赛代训”等教学改革,科学设计对接职业标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并在学校应用型专业中示范推广。学校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德国FH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工程创新学院,并以工程创新学院为载体和试验田,实施对接生产过程的系列教学模式改革。如:6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创新了“工程对象教学”、“实验驱动型教学”等教学模式,实施了“3+1”的校企合作培养方案;全校公共基础课程实施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4个“四年不断线”教学改革;165门课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实施了“过程化考核”教学改革。学校还通过不断完善预科学分制、“分级教学、分类培养”制度、第二校园经历和跨国企业国外实践游学等举措,为学生提供了渠道多元的个性化成才之路。“面向普通生源能力发展的多层次个性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项目获2013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四)构建综合素质培养平台,初步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学校先后成立了“通识教育中心”和“三创教育中心”,不断完善全校综合素质培养平台。相继实施了全校性“院院有赛事、人人都参与”学科竞赛普及化,将青年职业见习、学科技能竞赛与职业资格鉴定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等举措,初步搭建了多层次、全覆盖的学科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体系,实现了学生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综合素养课内课外一体化的培养。
学校持续不断探索由学校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合作办学组织体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校、院两级的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启动实施“双百工程”建设(一百门校企合作示范课程、一百个校企合作示范实验项目),组建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联袂担当负责人的工程教学团队,校企合作编写教材和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学校按照“模拟现场、贴近企业、中试规模、成线联动”的要求,重点建设了现代工程教育训练中心和都市工业品制造可视化训练中心综合平台;拓展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了150个校外骨干实习基地和13个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室,采取系列举措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取得新的进展。与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化工与制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IT服务外包软件人才培养校外实习基地和与中石化上海石化校外实习基地获批为上海市属本科高校校外实习基地;“都市轻化工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轨道交通运行与安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先后列为国家级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还分四批立项建设了13个校级示范性实习基地建设。
(五)深化探索两级教学管理,完善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健全了校、院(部)两级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了由分管校长、分管教学院长领导的校级和院(部)二级教学督导队伍,形成了校、院(部)两级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规范了日常教学管理与教学建设。
深入开展本科专业评估工作,要求全校49个专业以专业规范依据,认真研究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要求,对照上海市专业评估的要求寻找差距,制定评估计划,落实发展举措。目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了上海市第一批专业选优评估试点,全校另有27个本科专业通过了专业达标评估。学校还在新建本科院校中率先引入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持续开展毕业生培养质量调研,逐步完善了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结果和学生发展满意度为主要依据的教学自我评估制度。
二、“十三五”建设与发展目标
适应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国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战略和上海市实施教育综合改革、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应用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更加体现“本科水平、技术特长”的特征,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实现结构、特色、成效的协调发展。
1、全日制本科生达到16500人。
2、本科专业总数控制在50个左右,其中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行业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专业20个以上。
3、提升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新增课程350门,实施过程化考核的课程达到500门。
4.培育建设各类教学团队,其中专业责任教师团队60个,核心课程教授团队300个。
5.完善与行业企业共建的校内外教学平台,建设300门校企合作课程、200项校企合作实验项目,60本应用型优秀教材。建设60个示范性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室,在20个以上专业实施“双证融通”。
6、加快推进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完善国家、市、校三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体系建设。“三创”教育学生覆盖面达到70%。7.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制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专业质量标准。启动并完成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8.培育凝练教学成果奖,争取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以上,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以上。
三、建设任务
(一)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建设行业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 坚持把优化专业布局结构作为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战略,围绕“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以及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战略,推进全校本科专业的深层次改造。
根据《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和《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30年)》的要求,加强应用型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的对接。在进一步厘清全校所有专业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建设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行业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以引领全校的专业建设,并在上海乃至全国应用型专业转型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使学校成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二)坚持立德树人,创新与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按照“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工程相对接”的原则,实施以行业应用型人才素质与能力需求“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双证融通”的培养方式,探索制定具有鲜明应用型特征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质量标准。
构建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知识能力与职业素养并重、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训互补、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互融”为特点的一体化培养体系。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标国际同类学校和专业,搭建以学生为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平台,形成行业专家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能充分反映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最新成果,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形成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长效运行机制
按照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建设要求,做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动与产业、行业、企业开展紧密沟通与深度合作,将企业从单纯的实习基地扩展为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并完善校企理事会制度。特别是瞄准产业先进技术的创新与升级,与在行业中具有代表性和引领作用的企业、行业协会加强建立协同育人机制,真正实现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人才培养规格对接产业发展的需求。
依托学校产研合作和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基础,进一步推动产学合作。加大与行业、企业共建联合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人才培养工作室、职业资格能力培训中心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力度,依托“校企双百工程”,共同开发课程、实验和教材,特别是开设综合性、工程实践性、研究探索性实验,形成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市级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为引领,以人才培养工作室、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基地、骨干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的多层次、多元化校企合作育人平台。
(四)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与激励机制。
创建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质量标准,并加强对专业质量标准达成情况的监督评估,引入第三方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与反馈完善。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创建行业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各环节质量标准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教学工作两级管理体系,构建高效的教学管理服务和支持信息系统,完善教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以高等教育五位一体评估体系为指导,逐步建立健全以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结果和学生发展满意度为主要依据的教学自我评估制度,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完善本科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发布制度。深入实施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确保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本科教学,通过足够的师资队伍和完备的支持条件保证各类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并通过完善的内、外部质量保障机制进行持续改进。
四、建设举措
(一)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育行业特色鲜明、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应用型特色专业。
根据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的思路,继续厘清全校所有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对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紧密对接行业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专业大力支持、重点建设。充分发挥专业责任教授在专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加大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组织调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和制定专业质量标准。
发挥招生制度改革与专业建设之间的联动作用,并引导办学资源向社会声誉好、服务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行业的专业汇集。重点培育20个以上行业特色鲜明、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应用型特色专业。参照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及国际等效专业认证标准,加强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建设,分批试点,以点带面,在专业认证方面取得突破。充分发挥学校理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特色和优势,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的新机制,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二)深化“贯通”试点,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立交桥”。组织各专业深入调研中、高职各阶段人才培养情况,校企共同研究确定“贯通”试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要求,探索建立中本、高本、本硕相互衔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大力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完善“双证融通”的培养机制,探索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融入课程考核,并以此为抓手深化校企合作,开展问题导向、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等教学改革。加大各类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力度,在现有4个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的建设基础上,继续遴选申报4-6个市级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继续做好做实3个中-本贯通教育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拓展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试点改革,探索应用型本科与专业硕士培养贯通模式,全面搭建现代职业教育贯通培养立交桥。
(三)落实核心课程教授制度,以课程群为单位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组织引导各专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充分调研,确定学生的主要行业面向和就业岗位群,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专业课程模块。根据不同行业及岗位群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将岗位能力转化为专业能力,进而分解成能力要素和对应的知识点,构成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线,相互支撑、相互交融、层层递进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建设60个专业责任教授团队和300个核心课程教授团队,以此为抓手优化课程结构,增加课程资源的数量,提升课程的内涵质量。以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设计体现职业能力需求、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组成的课程群和由“核心技术+相关技术”组成的“技术包”,使之成为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基本单位,并能够通过积木式的灵活组合,以满足不同生源学生的成长需求。
充分利用学校多学科专业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打破专业及学院的“围墙”,重点加强跨学科的教学组织和跨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增加学生在不同专业中的选修课程空间,增加学生的跨专业技术复合型能力。进一步提高开设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新增专业课程300—500门,其中双语课程(全英语课程)70-100门。建立相应的课程管理和改进机制,整合提升已有课程内涵,不断引入业界最新技术及行业标准和规范,充实和改进课程内容。
深入改革课程评价制度,推广实施课程过程化考核。将教学过程评价与期中及期末考试有机结合,将课程评价分解到教学全过程,使学习评价从单一考试成绩的传统方式转变为“多个阶段、多种形式”的过程评价,形成一套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有利于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课程评价制度和考核体系。
(四)加强通识教育,完善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完善学校通识教育中心建设,以“人文精神及明德修养、科学精神与技术创新、企业文化与职业素质三大模块”为核心,设立并建设人文课程研究与开发、科学课程研究与开发和企业文化课程研究与开发三个分中心。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优秀传统文化与工程师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应用·前沿”教授研讨课建设,立项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15门,新增优质通识教育课程80门,并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统筹通识教育活动、校内讲座、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公益志愿、社团建设等,探索建设具有鲜明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
(五)加强“三创”教育,将创新创业创意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三创”精神和能力为目标,以课程建设和师资建设为重点,多措并举开展“三创”教育。将创新创业创意(三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专业教育和“三创”教育有机结合。在研制专业质量标准中纳入对“三创”教育的要求,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意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构建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的“三创”教育课程体系。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通识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另一方面,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以学校“三创”教育中心为引领,以二级学院“三创”工作室、学生学科型社团为纽带,以教师激励计划为契机,为创新创业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工程创新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试验田作用,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继续推进“院院有赛事,人人都参与”的学科技能竞赛和科技创新工作,扩大师生交流,将“三创”教育和活动的学生覆盖面提高到70%以上。
(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的相融与互动,探索建立与之配套的组织机制、协同机制、保障机制以及运行管理模式。紧紧依托行业企业建立校、院两级教学工作委员会,完善校企联席会议制度,促进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鼓励和支持二级学院与相关行业企业联合组成工程教育教学团队,共同开展教学改革;鼓励和支持二级学院与相关行业企业建设校企人才培养工作室,共同培养人才,共同解决技术难题;鼓励和支持二级学院与相关行业企业联合开展创新创业创意教育,创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途径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继续推进校企合作课程、实验和教材建设,建成校企合作课程300门、校企合作实验200项和校企合作应用型教材60本。建设2-3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0-12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打造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习实训中心和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形成紧密对接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实际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推进跨学院、跨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利用学科交叉和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七)完善内部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建立以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教学自我评估体系。
以“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为指导,完善教学自我评估制度,重点考察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实施评估专业和专业认证,着力提升专业与产业结合程度、实验实习实训水平、“双师型”教师比例和质量等。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实施本科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发布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校院两级教学工作委员会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内外专家对学校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指导作用,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完善教学工作两级考核指标体系,增强二级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引导二级学院将发展的关注点从单纯追求资源扩展转变到关注质量提高上。以实施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和绩效考核为契机,完善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将激励教师投入本科教学的各项制度措施常态化,建立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
五、预期成效
(一)建成一批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对接的应用型专业 经过五年的建设,使我校专业布局与专业结构更为合理,专业体系与产业、行业的对接更加紧密,建成一批应用型特征鲜明、行业高度认可、达到国内同类高校先进教育水平的本科专业。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达到16500人,本科专业数控制在50个左右,其中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行业特色鲜明的专业20个以上。应用型专业内涵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一批教学成果,争取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生源质量稳步提升,首选志愿专业本科新生占比50%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一次性毕业专业对口率平均达75%,社会各界对我校办学质量高度认可,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二)形成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质量标准和教学规范。以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为引领,研制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的专业培养方案,构建能与相关中高职专业与有效衔接的本科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标准和教学规范,并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积累试点专业建设的有效经验和实践成果,引领学校相关专业的改革建设,推动学校的多数专业以行业和岗位要求为导向培养人才。
(三)形成具有鲜明应用技术大学特色的教学管理及质量保障制度 形成一套更好地服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现“本科水平、技术特长”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校院两级教学工作权责关系更加明晰,两级管理体制下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对二级学院的教学工作考核更加注重绩效因素。
以搭建现代职业教育立交桥为目标,改革现有的教学组织与运行模式,形成一套与“贯通”培养相配套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健全完善教学状态常态监测,形成富有成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完善课程管理与评价制度,探索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家长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评价制度;强化教学与学生管理的互动机制,支撑搭建师生交流平台的长效机制。
第五篇: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 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外贸进出口业务就在不断的扩大,外贸企业本土化的需求,内资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对于英语沟通能力,商务外贸知识的掌握,现代化办公设备的熟练应用人才需求迫在眉睫。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前言
自从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外贸进出口业务就在不断的扩大,外贸企业本土化的需求,内资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对于英语沟通能力,商务外贸知识的掌握,现代化办公设备的熟练应用人才需求迫在眉睫。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这种转变是全方位的: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观,高等教育的功能,课程和教学形式,学生经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特点和界限,领导与决策,学术标准,入学和选拔,学术管理形式,高等教育的内部管理等,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教育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紧张和教育公平等问题。其中,反映在外语专业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社会经济的变革,大众化教育的推进,为我国应用性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我国培养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模式的核心内容
1、专业设置:以英语基础知识为根本,辅助学习经贸、法律、教育、外交、翻译等专业技能学习,以此来弥补当今社会急需的专业性人才,满足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变革的需求。
2、课程设置:主修英语专业技能的课程,包括、说、读、写;主修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相关专业,如经贸、法律、时事等选修课程。不断优化课程安排和比例结构。
3、实践环节:英语交流,评价和定位口语强化训练的标准和方式;专业实习内容与时间,实习结果评定等环节,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切实加强和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书写。
4、教学环节:围绕学生中心,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从专业性和实用性出发教学;教学方式以网络和多媒体为主。
5、教学管理:师支队伍以考试方式进行录入,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融合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步伐,请专家和学者进行讲学。相关专业知识,我们采用联合办学方式,这样可能有效利用相关学附高专业的资源,来伪装我们对专业知识的需要。加强院、系两级督导,狠抓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我国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教育课程
(一)强化复合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
一个教学模式的好坏评定标准,从课程体系就可以得到证实和体现。课程体系是指学校为学生和教师所设计的知识结果和教学体系,以人才培养为目标。要想培养出应用型的英语人才重要的是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因此,在确立了人才培养目标之后,以课程体系现代化的标准为根基,为于现有传统课程进行改革和优化,以此获得更大的收益。
专业课程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把专业口径扩大化,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优势。把必修课与选修课、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做到完全的协调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融合的课程体系。最终达到课程体系的合理化,教学内容的优势化,实践研究成果的有效化,更加适应社会需求,迎合市场发展的谭程体系建设。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一定要摒弃以往传统守旧的教学模式方法,对于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进行丢弃,增设一些具有时代特色和社会需求的新元素,新内容。正确的认识到什么是基础的教学内容,哪些课程可分划为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以及他们之间的课时比例等。在课程目标设定上,要以职业能力为教学的本位,以应用能力为教学的核心,以实用、实际和实效为教学课程的基本原则,构建我们教学的体系,使其具有科学性、可行性、适应性,把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社会认可度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指标。复合型英语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多专多能的应用意识、应用方法和应用技能,这一点在课程体系中要有全方位的体现。
在课程内容方面,要把持学以致用的教育方针,认识到每一门课程都不是单一独立存在的,基础课程是对专业课程的辅助,一定在按照开放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把我们的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进行衔接,处理好单一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关联,实现课程与课程间的在逻辑和结构方面的综合与联系,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交叉性知识渗透到课程内容中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学习和理解知识的真正意义。
加强学习应用的实用性,因为语言最主要的是用于交流和沟通,所以学习的实践性十分重要。处理好知识理论与语言训练的关系,处理好综合素质教育和业务素质教育的关系,来实现学习整合综合技能的提高。通过为学习提供实践环境,培养学生语言交流之外,也会锻炼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使外语专业的学生成为社会都需要的复合创新型人才。
(二)教育手段与方法。
高校要培养出应用型的英语人才,就以充分利用人才培养系统,有条理的去构建和应用。需要与之相符合的教学手段作为指导,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与社会的进步接轨通融。以往传统的老师,黑板,粉笔的教学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学生学习的需求和兴趣,也不符合现阶段快速培养人,培养优秀人才,培养与时代接轨的人才的需要。
(三)教学管理机制改革。
每一个好的教学模式都离不开杰出的管理,有章法才会出效率。但是,管理并不是刻板坚硬必须执行的制度,它需要一定的灵活性,需要开放的政策,需要以人为中心的根本,促进个体快速发展,并适合整体学生的需要。从现有教学管理机制看,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质性改革。
1、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学校依旧采用学年制进行修学。学年制有其弊端,学生总是被困在狭窄的角落里,很难走出这种传统的框框,学生学习似乎没有灵活性,学生没有自己的目标,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顺利完成学业。有能力有精力的学生,也不能缩短学时,更不能学到课程之外的东西。这样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完成课程时内学习积极性处于停滞状态,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奋进精神,也不利于快出人才。因此,我们更应该提倡学分制,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精力和能力,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课程,也能保证不同学生学习的进度有着合理的差异化。
2、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程。目前,有些高校采用选修课程学习,但是这种选修 范围还是有了限制,只能在几个科目中进行选修。这样的选修还是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对学校的全部课程进行划分和分类,并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为其学生的疑问进行指导和咨询,学生们可以先试听其准备选学的课程,试听后可进行选择,并咨询老师课程搭配是否合理,对以后职业的发展和个人的兴趣是否贴切。这将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有利于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3、完善管理评估体系。有了好的合理的教学方法,也离不开全程质量的管理,对教材的筛选,教师人员的配备,课堂多媒体的应用,课程评估与考核等。并且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包括学生对教学内容,对教师评估的反馈,也包括教师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模式的分析反馈。
四、小结
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时步对于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毋庸置疑。尤其是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敞开,在中国英语已成为除汉语之外最为普及的语言。随之改变的就是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的改革,因为只有改革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才能与世界顺利接轨。同时,这一系列新的变化和发展,也为我国外语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已成为支撑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元素,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的探讨和思考。培养一名优秀杰出的英语型人才,除了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之外,更需要的是能够将英语运用到外事、教育、经贸等诸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优化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后的专业人才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渗透,既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又具有创新能力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优化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后的专业发展强调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因校制宜,发展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道路,结合全球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培养有特色、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创造出学校、专业特色。
总之,分类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性选择,优化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和创新的根本出路。本项目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将大大促进二十一世纪我国高校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