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对教条主义深恶痛绝
毛泽东对教条主义深恶痛绝
延安整风的主要矛头是党内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这是毋庸置疑的。毛泽东对教条主义可以说深恶痛绝,最根本的是,教条主义曾给中国革命造成严重危害,突出的表现就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即长征。毛泽东一再说,教条主义使苏区与红军损失了百分之九十,白区损失了百分之百,其中包括他亲手创建的中央苏区不复存在,近十万之众的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仅剩数千人。
毛泽东反感教条主义,除了上述因素外,也与他曾受到教条主义者排挤打击的个人经历有着密切关系。
那些后来被认为犯了教条主义错误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不但年轻,而且较为系统地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是在革命已经成功的苏联学习,觉得自己取得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因而难免自我感觉良好,对毛泽东这样自学成才的马克思主义者抱有怀疑,认为“山沟里面产生不了马克思主义”。不同的成长背景,决定了一旦从莫斯科回来的留苏学生进入中共领导中枢,掌握领导权力,就会与毛泽东这种对“本本”并不看重的干部发生摩擦与冲突。
1931年1月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被认为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取得统治地位的标志性事件。这次全会一结束,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决定派任弼时、余飞去中央苏区传达四中全会精神,2月6日的政治局会议又决定加派王稼祥去中央苏区“加强理论指导工作”。(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任弼时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最终决定,由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组织中央代表团赴中央苏区。
中央代表团抵达中央苏区后,一开始与毛泽东还相安无事,毛泽东还一度(这年10月)取代项英代理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但不久双方便产生了严重分歧。
1931年11月1日至5日,在中央代表团主持下,中央苏区党组织在瑞金叶坪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即史上有名的赣南会议。会议就根据地、土地革命路线和军事等问题展开了争论。毛泽东坚持认为,中央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中形成的一整套路线和方针是正确的,是符合根据地实际情况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但是,中央代表团却根据中共中央8月30日来信,强调中央苏区还存在许多严重的错误和缺点,其表现就是“缺乏明确的阶级路线与充分的群众工作”。
第二篇:新城市主义对成都建设
新城市主义对成都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启迪
成都作为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是西部地区重要经济、文化和物流中心,它的发展关系到西部地区的整体进步,受到众多学者和政府官员的重视。本次成都市提出的打造“现代田园城市”的长远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既是成都朝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重要步骤,也为其他城市塑造城市特色做出了探索性的贡献。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现代田园城市”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几十年长期不懈的努力,同时也需要结合一些国际上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前瞻性地建设成都。下面笔者结合新城市主义的理念,结合成都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提出了一下5点思考。
1、注重合理的城市边界扩张,建设紧凑型城市
20世纪20年代,当霍华德在其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
革的和平道路》提出“田园城市”的概念时,许多美国人开始憧憬田园生活,于是纷纷迁往郊区居住,以拥有更加安全、宽松和亲近田园的住宅环境。然而这也造成了城市无效扩张,郊区的无序蔓延,给美国后来的城市化建设带来了诸多难题。
面对无序郊区化带来的问题,新城市主义营运而生,主张限制城市规模扩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建筑密度遏制城市无度蔓延。基于美国城市发展的教训,成都在建设“现代田园城市”时一定要合理把握城市的边界扩张,建设紧凑型城市。具体而言需要做到:第一,在全域成都规划的指导下,未来成都既不是以中心城区为圆心向四周“摊大饼”的均质发展,也不是星罗棋布的分散发展,而是以交通网络连接的城镇走廊(密集发展区)与乡村协调同步发展;第二,城市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要想结合,协调互补,防止各自为政、相互冲突的老大难问题出现;第三,严格保护非城市建设用地和农林土地。同时,合理控制城市边界扩张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合理有效的规划可以很好地控制未来“城中村”的产生,对成都实现城乡一体的长远目标具有很好的帮助,因此注重合理的城市边界扩张,建设紧凑型城市,对于成都而言势在必行。
2、创建和谐融洽的新型社区,回归传统邻里关系
现代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 富,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另一方面城市的生活特点也造
成了居民之间人际关系冷漠、“人情味”缺乏,这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新城市主义一个重要的理念便在于对城市发展中人的情感和需求的理解,建设有人情味的城市家园。这一理念最好的体现在于TND模式的社区打造, TND模式的重点在于传统城市邻里空间的重塑,用于社区和邻里层面的开发,该模式打破现代城市体系中简单化的功能分区,回归传统的社区邻里生活方式,强调交往空间、邻里单元和传统街坊的重要性。
因此,结合新城市主义,成都市在未来的社区的打造中应该注
意:第一,居住、就业和商业的多功能混合和提供多种类型的住宅 是创造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的基础;第二,适度的社区规模和具有 明显特征的社区中心是创造可识别场所的关键;第三,通过保持社 区中人的多样性,及增加社区间人与人的联系与互动,减弱社会的 贫富隔离、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对社会的冲击力。
3、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思想,城市的发
展总是先会经过单纯以经济为中心,慢慢开始注重城市居民———城市组成要素中最活跃的部分的发展。新城市主义主张提高公众对城市规划的参与性,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公平和公共福利的提供。新城市主义者们之所以对人的全面发展如此重视,原因在于人的发展毫无疑问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也是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成都作为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在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长远目标之下一定要注重以人为本,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在这一点上,新城市主义给成都市的启迪在于:第一,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注重公众的参与;第二,以人本思想为指导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保持人、自然和人居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第三,理解与关注城市发展中人的情感和需求的变化。
4、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城市在规模逐步扩大,功能日益增强的同时,能源、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增加,原有森林、草地和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正遭到破坏和减少,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城市的物理环境也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城市的发展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城市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新城市主义主张城市建设应该尊重自然,回归自然,这是对原有工业化阶段城市盲目追求经济目标的反思,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出来,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因此也是城市发展的应有之义。2007,成都获批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但要达到“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成都依旧任重道远,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成都需要做到:第一,实现城市与林盘、田园、山林、水体等自然环境和谐共融,体现相融性;第二,生态为本,将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内涵之一;第三,城市产业的选择应该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原则。
5、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系统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的人口急剧增加,城市也显得日益 拥挤和堵塞,加之郊区的无序建设,也使得道路体系的设计显得不 够合理,因此城市的交通负荷量日益加大,城市显得拥堵不堪,这
已然成为“城市病”的一部分。面对交通的拥挤,城市的规划者们一次又一次的拓宽道路,修建立交,通过车流分散来解决问题,这一方面确实有效的缓解了交通压力,但另一方面,道路条件的改善又激发了更多城市居民购买汽车的欲望,一段时间之后,城市拥堵恢复如初,因此道路的改善并未很好地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新城市主义者们注意到交通拥堵的根源在于日益增加的汽车数量,要解决好城市交通问题,必须要控制汽车数量。同时为了不影响城市居民出行,新城市主义者们提出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系统,并由此提出了城市交通建设的“TOD”模式。如今,成都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已经被广大居民所诟病,成为了成都市未来发展的一个软肋所在,因此在未来若干年内,成都一方面需要更好地改造和完善道路交通体系,另一方面重点发展以地铁、轻轨公交为主的公共交通系统,严格控制小汽车牌照的发放,控制机动车的行驶,使城市居民在通勤的时间上能够大幅度的减小,这才能实现成都更好的发展。
四、总 结
新城市主义在诞生短短的二十几年里,就已经获得大范围的 认可和支持,体现出了理论本身强大的生命力。新城市主义很好
地克服了边缘城市主义带来的诸如交通拥挤、城市蔓延、中心城市衰落、人情味欠缺的弊端,重新树立了可持续的,以人文本的、与科技融洽结合的新理念。成都在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和借鉴新城市主义的理念,在城市边界、社区打造、居民发展、生态建设以及公共交通方面进行重点建设,相信不久的未来,成都一定会成为我国西部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一颗璀璨明珠。
第三篇:对毛泽东的认识
对毛泽东的认识
尽管毛有过失,但毛是二十世纪魅力超群的政治家,他使中国有了一个新的开端。
对毛泽东的评价,笔者以为应该区分毛泽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实践三个层面的差异。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人的一生总会存在一些缺陷。人与思想之间,思想与实践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从社会人的角度理解毛泽东,笔者觉得对毛泽东个性特征的评价因人而异。笔者认为,毛泽东的个性幽默诙谐,爱憎分明,性情率真,知识广博,视野开阔,人格魅力十足,感染力强,诗词、书法、哲学、军事造诣奇高,五千年历史难有第二人与之比拟……,那么人们对这个定性评价没有什么大的疑议,即使有些人放大毛泽东个性特征中的一些习惯,比如,诸如认为毛泽东有些生活习惯不够“绅士”等类似问题,笔者觉得这些认识可以理解,个体的认识因为成长的环境不同总会有差异,可以求大同存小异。笔者理解的社会人意义上的毛泽东,是一个纯粹意义上,胸怀人民利益、大公无私、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的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不可多得的、德才兼备的民族英雄。
但是,如果人们在理解社会人意义上的毛泽东时候,带有先入为主的“三七”开印象,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从毛泽东本身的性格特征上去放大一些自己不能接受的特征呢?比如毛泽东的爱憎分明,有的人喜欢这样,有的人不喜欢这样,如此一来,对毛泽东性格特征中的“猴虎”之争,就不亦乐乎,绕到最后,不免将性格特征中的一些“缺陷”,用来分析毛泽东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种例子网友们见得多了。这是用“三七”开的定量方式,评价、理解社会人意义上的毛泽东的逻辑缺陷导致的结果。
对于毛泽东思想,更不能用“三七开”的定量方式来理解。毛泽东思想是怎么形成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定义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笔者理解毛泽东思想主要来自于毛泽东本人对社会实践的抽象和总结,实践的对象是中国社会。但把普遍规律从现象中抽象出来的人,应该是毛泽东,很多人否认这一点,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人从今天的角度,站在伟人的肩膀上来看伟人,得到的结论就是:毛泽东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嘛,只不过把一些问题抽象出来写成了文章,笔者亲耳听到过这种说法,意思就是我今天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些人全然不去想从中国革命实践的千头万绪中把握事物的本质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如果没有过人的历史与现实的比较思维、辨正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纵览全局的胸怀,是不可能有如此准确抽象能力的,并且,毛泽东抽象出来的这些思想,很多都是穿透时间和空间的普遍真理。尽管毛有过失,但毛是二十世纪魅力超群的政治家,他使中国有了一个新的开端。没有毛,中国也同样会产生强有力的共产主义运动。毛决不是这一运动发端的关键性人物。无论他存在与否,骚乱和非正义都会使共产主义极具魅力。当然,如果毛不在三十年代成其为领袖,那么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就不可能掌权,一场没有毛的共产主义运动肯定会逊色不少,它将失去其应有的、区别于其他各国共产主义运动
第四篇:对毛泽东的看法
对毛泽东的看法
毛泽东同志从一个农民到一位国家领袖,是一段艰难的路程,也是时世造英雄。抗战八年,牺牲了无数名族好汉,他们是祖国的英魂
1912年7月,毛泽东下决心退学自修。他每天都到长沙定王台湖南图书馆去借书自学。从他的住地湘乡会馆到定王台有三华里路。那时候,没有公共汽车,毛泽东步行去定王台,早出晚归,早上第一个到,晚上最后一个走,中午出来买两块米糕充饥,坚持不断。在湖南图书馆他广泛阅读中外名著,政治的,历史的,文学艺术的,哲学,诗歌,神话,几乎什么书都读,对他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他读了许多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重要代表作,什么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严复译著的《天演论》等许许多多著作。这些书就不一一介绍了。通过自学这些书,在毛泽东思想上受到最大影响的是进化论的思想。以前的学者宣扬的是“天不变,道亦不变”,“今不如古”的思想,而毛泽东接受的西方思想的最大影响就 是“物竞天择”,“优胜劣败”“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这主要的意思,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一切都在变化,也就是“与时俱进”的意思。在湖南图书馆自修时期有一件事对毛泽东的影响非常大,就是在这里毛泽东第一次看到一张世界大地图,这张世界大地图叫做《世界坤舆大地图》。
毛泽东读过许多书,上过小学,中学,当过兵,但从来没有见过世界地图。他知道世界很大,10岁时离家走3天没走出韶山,但世界到底有多大?他不知道。他在湖南图书馆每天都要经过这张世界大地图,不知看了多少遍,感慨万千。过去认为湘潭很大,湖南很大,中国被称为天下,那就更大,但是从这张世界大地图上毛泽东看到中国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湖南就更小。特别是,毛泽东从世界大地图联想到,世界那么大,人也多得很。那么多的人,他们都是在怎样生活呢?从他亲身经历看他周围的人,很多都生活得很苦,很多普通老百姓都在受着统治,受着压迫剥削。他认为这非常不合理,他认为应该改变。要改变就要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而这种变化不会自己发生,就要进行革命。在毛泽东的思想上,从青年的时候就树立了消灭剥削,解放大众,为人民谋幸福的思想。他在那时候就想到,青年的责任重大,要为全中国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奉献自己全部的力量,这是非常不简单的。一幅世界大地图,使18岁的毛泽东胸襟宽阔,立下鸿鹄大志。
从这些事迹可以看出毛泽东同志勤奋好学的习惯改变他从一个农民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使的他了解到中国与世界各国比较的差距,从而使他有改变中国现状的想法和目标。他也善于效仿小说(水浒传)的宋江的做法从而是中国的抗战队伍团结起来。
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1942年,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使全党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1943年,领导根据地军民开 展生产运动,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同年3月,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年,主持召开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大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战略。毛泽东思想在这次大会上被确定为中共的指导思想。他从七届一中全会起至1976年逝世为止,一直担任中共中央主席。
从这些事迹能看出毛泽东是一位伟大战略家,思想家。他生活朴实、倔强的性格里有一颗博爱的心、特立不独行、专
一、学习抓中心、有一个善于分析,总结,概括的头脑、内外兼修,用野蛮的身躯塑造强大的心灵、敢为人先,胆识过人不断的尝试,在尝试中成长,有一颗勇于探索的心。对于他的功过就如小平同志所说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第五篇:新城市主义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用心专注
服务专业
新城市主义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新城市主义是一个关于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思潮运动,于上世纪80年代初始于美国。其目标是使城市减少对汽车的依赖,并创造宜居和休闲式的街区环境,密集有序地安排住房、工作和商业场所。
新城市主义还有助于推进恢复传统城市规划,如查尔斯顿市区、南卡罗来纳州和华盛顿的乔治敦所实施的规划。这些区域对新城市主义者而言都很理想,因为每个区域都拥有一条方便步行的主要街道、一个中心公园、购物区和一个网格街道系统。
新城市主义的历史
在19世纪初,美国城市发展往往采用紧凑、混合使用的形式,让人想起弗吉尼亚亚历山大老城区。然而随着有轨电车和可负担的快速交通网路的发展,城市开始扩展并布设了有轨电车郊区。后来汽车的发明进一步加速了这种中心城市的分散化,这种分散化后来导致了分散的土地使用和城市扩张。
新城市主义是对城市扩展的一个回应。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这些思想开始流传开来,在欧洲之后,美国的城市规划者和建筑师也开始拿出计划为城市建模。
用心专注
服务专业
1991年,当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市的一个非营利组织——本地政府委员会邀请了几位建筑师(包括彼得·卡索普、迈克尔·科贝特、安德烈斯·杜安伊和伊丽莎白·普拉特·兹伊贝克等)到优诗美地国家公园开发一套设计规划原则,即针对着重于社区及其宜居性的土地使用规划之时,新城市主义发展得更加强大了。
这些原则以会议召开地优诗美地的阿瓦尼酒店命名,被称为《阿瓦尼原则》。它包括15条社区规划原则、4条地区原则和4条实施原则。然而每一条原则都包括过去和当前的一些观点,旨在使城市尽可能干净、适宜步行和宜居。1991年底,在优诗美地会议上,这些原则被提交给地方民选官员。
此后不久,参与制定阿瓦尼原则的一些建筑师在1993年组成了新城市主义联盟(CNU)。今天,CNU已经成为了新城市主义理念的首要推动者,并已拥有了超过3000个成员。每年它都会在美国各地举行会议,以进一步推动新城市主义设计原则的实施。
新城市主义的核心理念
今天,新城市主义概念包括四个关键理念。首先是确保城市是适
用心专注
服务专业
宜步行的。这意味着,任何居民都不需要汽车就可以到达社区的任何地方,而且前往任何基本用品商店或服务区的步行耗时都不应该超过5分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社区应该为人行道和狭窄的街道投资。
除了积极推动步行之外,通过把车库设置在家中或小巷里,城市也应该降低汽车的重要性,新城市主义者建议只设置路边停车场而不设大型的停车场。
新城市主义的另一个核心理念是,建筑在风格、大小、价格和功能上都应该是混合型的。例如,一个小的城市屋可以与一个大型的单户住宅相邻。混合使用的建筑,例如那些下部是商业空间而上部是公寓的建造,也是非常理想的。
最后,新城市主义城市应该把建设重点放在社区上。这意味着通过高密度的公园、开放空间和社区集会中心(如社区广场)的布设,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
新城市主义城市实例
尽管新城市主义设计战略在美国的许多地方都已经进行了尝试,但第一个充分开发的新城市主义城镇是佛罗里达州的Seaside,由建
用心专注
服务专业
筑师安德烈斯·杜安伊和伊丽莎白·普拉特+兹伊贝克设计。施工开始于1981年,然后几乎一夜之间,它由于其建筑、公共空间和街道质量而变得非常有名。
在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的斯台普顿社区是美国另一个实现新城市主义理念的例子。原址是斯台普顿国际机场,新建设始于2001年。这一区域规划包括住宅、商业和办公室,将成为丹佛最大的社区。像Seaside一样,它也会积极削弱汽车的重要性,但也会有公园和开放空间。
对新城市主义的批判
尽管新城市主义在近几十年内很流行,但针对其设计方法和原则还是有一些批判的声音。首先是其城市的密集性导致了居民隐私的缺乏。一些批判者声称,人们希望有独立的、带院子的房屋,以远离邻居。但由于混合密度社区本身及居者间可能共享车道和车库的行为,这种隐私就不复存在了。
批判者还说新城市主义的城市感觉是不真实的和孤立的,因为它们并不代表美国住宅模式的“规范”。许多这类批判者经常指向Seaside,因为它曾用来拍摄影片《楚门的世界》,并作为佛罗里达庆
用心专注
服务专业
典、迪斯尼社区的一个典范。
最后,新城市主义批判者还认为,新城市主义社区并没有促进多样化和社区发展,相反由于这类社区往往非常昂贵,它们仅仅吸引了富有的白人居民。
然而尽管有这些批判声音,新城市主义理念正在成为一个日益受欢迎的社区规划形式,并且随着对混合使用建筑、高密度住宅和步行城市的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原则将持续发展。